氧疗的详细介绍
家庭氧疗的2种方式
家庭氧疗的2种方式作者:朱庆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第9期在患者缺氧或将要缺氧的时候,通过使用制氧机供氧来增加其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提高其动脉中的氧含量,改善其组织细胞供养状况的疗法,就叫做氧气疗法,简称氧疗。
氧疗的常用吸氧方式包括鼻管吸氧法、经气管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电子脉冲吸氧法、机械通气吸氧法及高压氧吸氧法等。
其中,鼻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适合人们在家中使用。
人们在采取鼻管吸氧法时,吸入的氧浓度仅为3 0 % ~ 4 0 %。
但这种吸氧法舒适方便,较适合冠心病患者、肺心病患者及健康的老年人使用。
人们在采取面罩吸氧法时,吸入的氧浓度最好可达到80%以上。
这种吸氧方式适合心绞痛和哮喘病患者在病情发作时使用。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2种比较简单的吸氧方法:(1)鼻管吸氧法。
这种吸氧方法所需的设备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鼻管吸氧法可分为2种,即单塞法和双塞法。
单塞鼻管吸氧法的操作方法为:选择一款型号适合的鼻管,将其塞于患者一侧的鼻腔内,并于鼻腔紧密接触,以便吸入浓度较高的氧气(另一侧鼻孔可正常呼吸空气)。
人们在使用这种吸氧法时,吸入氧气的浓度很稳定。
双赛鼻管吸氧法的操作方法为:将两个较细小的鼻管肺部置于双侧鼻孔中,鼻管和鼻腔之间应留有空隙,以便在吸氧时能够同时呼吸空气。
人们在使用双塞鼻管吸氧法时会感觉更加舒适,但吸氧的浓度没有单塞鼻管吸氧法稳定。
(2)面罩吸氧法。
面罩吸氧法可分为开放式面罩吸氧法和密闭式面罩吸氧法。
开放式面罩吸氧法就是将面罩置于距口鼻1~3厘米处进行吸氧。
这种吸氧法不会给使用者造成任何不适。
密闭式面罩吸氧法是就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应使用松紧带进行固定)进行吸氧。
人们在使用这种吸氧法时,吸入氧气的浓度可达4 0 % ~ 5 0 %,感觉也较舒适,一般不会出现黏膜刺激或“干吹”的感觉。
氧气治疗简介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哮喘、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 病,氧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延缓病程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 脑卒中等,氧气治疗可缓解缺血
缺氧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运动领域
01 02
高海拔适应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长期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人在到达 高海拔地区时容易出现高原反应,通过吸氧可帮助人体更快适应高海拔 环境。
氧气治疗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 氧气治疗概述 • 氧气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 氧气治疗的应用领域 • 氧气治疗的研究和发展 • 氧气治疗的实践和体验
01 氧气治疗概述
定义与分类
• 氧气治疗是指通过给患者提供氧气来改善其缺氧状况的治疗方 法。根据治疗目的和方式的不同,氧气治疗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长期家庭氧疗、高压氧治疗和便携式氧治疗等。
持血氧饱和度。
氧气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
氧气治疗能够迅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 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氧气治疗的设备越来越轻便,使用越来越方便 。
缺点
长期使用氧气治疗可能会导致氧依赖性,使得患者离不开氧气。此外,氧气治 疗的价格相对较高,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承担得起。另外,对于某些疾病如肺 栓塞等,过度使用氧气可能会加重病情。
氧源选择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氧源,如压缩氧气瓶、液态氧罐或家用制氧机等。
实践体验分享
01
02
03
改善呼吸
吸氧可以改善呼吸功能, 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提 高活动耐力。
缓解疲劳
对于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 ,吸氧可以缓解因缺氧引 起的身体疲劳,提高生活 质量。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护理疗法及健康宣教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护理疗法及健康宣教介绍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疗法。
它通过给患者提供高浓度湿化的氧气来改善氧合情况,并提供一定的正压支持,以减轻呼吸困难。
HFNC的操作步骤1. 患者需要戴上合适大小的鼻导管。
2. 打开氧气流量控制器,确保氧气流量的设置符合医嘱要求。
3. 调整温度和湿化器,以确保提供给患者的氧气湿度和温度是适宜的。
4. 检查氧气浓度是否符合医嘱要求,并注意监测患者的氧合情况和呼吸频率。
5. 在使用过程中,对湿化器和导管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HFNC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 HFNC提供的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
2.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并及时调整氧流量和吸入氧浓度。
3. 定期检查鼻导管的位置和舒适度,确保其正确安装且不会引起不适。
4.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SpO2数值和一般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交流。
5. 在使用HFNC时,遵循医生的指示和操作规范,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健康宣教1.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HFNC的详细说明,包括操作步骤、优势和注意事项等。
2. 强调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合作,注意规律呼吸,并随时与医生和护士沟通。
3. 提醒患者及时更换鼻导管,保持导管和面罩的清洁。
4. 如果出现过度咳嗽、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5. 介绍其他辅助疗法和自我管理措施,如正确坐姿、保持身体活动等。
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和呼吸困难。
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以促进病情康复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氧疗名词解释
家庭氧疗名词解释
家庭氧疗是指在家中进行吸氧治疗,以缓解慢性低氧血症患者缺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常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心绞痛、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家庭治疗。
家庭氧疗有多种形式,包括长期氧疗、间歇性氧疗等,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建议采用不同强度的家庭氧疗。
吸氧时间一般每天需要超过15小时,而维持性的吸氧治疗并不意味着需要时刻不停地吸氧。
进行家庭氧疗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氧时间、吸氧流量和吸氧浓度,并确保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氧中毒等不良反应。
同时,家庭氧疗只能作为医院外治疗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急性病症患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
氧疗的知识
氧疗的知识
氧疗是一种通过向患者提供额外的氧气以增加血液中氧浓度的治疗方法。
它通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或在其他情况下提供额外的氧气支持。
以下是与氧疗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
适应症:氧疗通常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在某些手术、外伤或急性疾病时。
氧浓度:氧疗涉及提供高于常规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氧饱和度测定来确定需要的氧浓度。
氧气途径:氧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包括鼻导管、面罩、气管插管等。
选择适当的途径取决于患者的情况和治疗需求。
流量:流量是指提供给患者的氧气体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氧气流量。
氧气设备:医用氧气通常存储在气瓶中,通过氧气流量计和调节器控制流量。
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氧气发生器或液氧系统。
监测:在进行氧疗时,需要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呼吸频率、
心率等生理参数,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氧疗时需要注意防止氧气浓度过高,以避免氧中毒的风险。
此外,应防止氧气与易燃物质接触,以减少火灾风险。
长期氧疗:在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可能需要进行长期氧疗,以维持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延缓疾病进展。
在使用氧疗前,应该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指导,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氧气疗方法概论范文
氧气疗方法概论范文氧气疗法是一种通过提供高浓度氧气来改善氧供给,改善人体各系统功能的治疗方法。
氧气是生命所必需的气体,它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
氧气疗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创伤后恢复等。
氧气疗法的原理是通过提供高浓度氧气来增加血液中氧气的浓度,从而改善组织细胞的氧供给。
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然后被运输到组织细胞中进行代谢。
而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组织细胞将无法正常进行代谢,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氧气疗法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是氧气吸入疗法。
在氧气吸入疗法中,患者通过口、鼻或面罩吸入高浓度氧气。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提高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从而改善氧气供应不足的症状。
氧气吸入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特别重要,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
另外,氧气疗法还可以通过将氧气输送到患者体内的其他部位来实现。
其中一种方法是经皮输氧疗法,通过将氧气经过皮肤输送到患者体内。
这种方法适用于局部组织缺氧的情况,如创伤后恢复、烧伤和坏疽等。
氧气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心肌缺血,导致心肌供氧不足。
通过氧气疗法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帮助心肌恢复功能,减少心肌损伤。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氧气疗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风患者常常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氧气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量,减轻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此外,氧气疗法还可以应用于创伤后恢复。
当身体受到创伤后,组织供氧不足会严重影响伤口的修复和康复。
氧气疗法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来促进创伤的愈合,加速康复过程。
总的来说,氧气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氧气供应不足的症状,促进组织细胞的恢复和修复。
但是,氧气疗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氧中毒、燃烧等,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ICU患者氧气疗法管理
ICU患者氧气疗法管理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指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重症患者的区域。
在ICU中,氧气疗法是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氧气疗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和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ICU患者氧气疗法管理的内容。
一、氧气疗法的原理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予患者纯氧或高浓度氧气,以满足机体组织对氧的需求,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体内氧分压增高,从而增强氧在体内的弥散,提高氧供氧需比,改善机体组织的缺氧状态。
通过氧气疗法,可以有效缓解ICU患者因病情导致的低氧血症症状,提高机体对氧的利用效率,促进病情恢复。
二、氧气疗法的临床应用氧气疗法在ICU中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低流量氧疗法:适用于轻度缺氧患者,通常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患者低流量的氧气,以提供合适的氧浓度,维持氧合状态。
2. 高流量氧疗法:适用于中度至重度缺氧患者,通常通过高流量氧疗装置(如高流量鼻导管)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
3. 高压氧疗法:适用于严重低氧血症和组织缺血缺氧的患者,通过将患者放置于高压氧舱内,给予高压氧气治疗,以提高组织的氧合水平。
4. 氧合器辅助通气治疗:适用于呼吸功能衰竭或氧合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机械通气结合人工氧合器的使用,实现对患者呼吸和氧合功能的辅助治疗。
5.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的氧疗:适用于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氧气疗法,以提供机械通气和合适的氧合。
三、氧气疗法管理良好的氧气疗法管理对于ICU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要点:1. 氧气浓度的监测:在进行氧气疗法时,要定期监测患者的氧气浓度,确保其在治疗期间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常见的监测手段包括血气分析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2. 患者状况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氧中毒、呼吸抑制等。
氧气治疗技术介绍
• 氧气治疗技术概述 • 氧气治疗技术的原理与机制 • 氧气治疗技术的分类与比较 • 氧气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氧气治疗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氧气治疗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氧气治疗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氧气治疗技术是指利用氧气来治 疗疾病的方法,包括高压氧治疗 、低流量氧气疗法等。
吸入氧治疗
总结词
吸入氧治疗是通过吸入高浓度氧气来提高血氧分压和组织氧储备的方法。
详细描述
吸入氧治疗通常使用氧气面罩或鼻导管进行,通过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使血液中 的氧气含量增加,从而改善缺氧状态。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等引起的缺氧。
富氧治疗
总结词
富氧治疗是通过吸入富氧空气来提高 组织氧储备的方法。
氧气治疗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如高压氧治疗、氧 气面罩或鼻导管吸氧等。这些方法能够增加血氧分压,提高 组织氧合水平,改善缺氧状态。
氧气治疗机制的生物学基础
增加氧供
氧气治疗能够提高血氧分压,增 加组织氧供,缓解缺氧状态。这 对于缺血、缺氧性疾病以及创伤
等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细胞代谢
氧气是细胞进行有氧代谢的必需物 质,充足的氧气供应可以促进细胞 正常代谢,产生能量,维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高压氧舱等设备的改进 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氧气治疗技术在 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某些 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20世纪中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氧气治疗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02
氧气治疗技术的原理与机制
氧气治疗技术的原理
氧气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等重 要生理过程。氧气治疗技术通过提高组织氧合水平,改善缺 氧状态,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氧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
氧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氧疗,即通过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来帮助改善机体缺氧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为了确保氧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氧疗操作流程,并参考相关的评分标准来进行护理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疗的操作流程,并解释常见的评分标准。
一、氧疗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氧疗之前,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1)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确保医嘱中明确指示了氧疗,并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病历号等。
(2)检查氧气设备:检查氧气瓶的氧气储量,确认管路连接是否牢固,检查氧气流量计的设置是否正确。
(3)清洁操作环境: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确保无尘、无杂物。
2. 应用氧气设备正确使用氧气设备是氧疗操作的关键。
操作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佩戴口罩或手套:为了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操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和手套。
(2)连接氧气瓶:将氧气瓶与氧气流量计连接,确保连接紧固,防止氧气泄漏。
(3)调节氧气流量: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状况,调节氧气流量计,使其达到适当的流速。
(4)选择适当的氧疗装置: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氧疗装置,如鼻导管、面罩等。
(5)放置氧疗装置: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操作要求,正确放置氧疗装置,确保其与患者的口鼻密合。
3. 监测氧疗效果为了监测氧疗的效果,操作人员应当进行以下观察和评估:(1)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音等,以评估氧疗的效果。
(2)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和皮肤颜色是否变得红润,以判断氧疗是否有效。
(3)记录相关数据:及时记录患者的呼吸数据和氧疗效果,以便后续护理评估和疗效判断。
二、氧疗评分标准为了对氧疗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临床上常常采用评分标准来进行护理评估。
以下是常见的氧疗评分标准:1. 氧饱和度评分通过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来评估氧疗的效果,常用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正常范围:氧饱和度≥95%。
氧气吸入疗法、雾化吸入技术介绍
• 氧气吸入疗法概述 • 氧气吸入疗法的方法与设备 • 雾化吸入技术介绍 • 氧气吸入疗法与雾化吸入技术的比较
与选择 • 氧气吸入疗法与雾化吸入技术的临床
实践
01
氧气吸入疗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氧气吸入疗法是指通过给氧装置 ,将氧气输送给患者,以增加其 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缺 氧状态的治疗方法。
氧气吸入疗法与雾化吸入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01
成本较低:氧气来源广泛,成本 相对较低。
02
氧疗浓度和流量难以精确控制: 可能导致氧中毒或氧依赖。
氧气吸入疗法与雾化吸入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 无法提供药物治疗: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单纯的氧 气吸入可能不够。
氧气吸入疗法与雾化吸入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
原理
通过提高患者吸入气体中的氧气 浓度,增加氧气在血液中的溶解 度,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 态。
氧气吸入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氧气吸入疗法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 ,但直到19世纪末,随着工业制氧 技术的发展,才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
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氧气吸入装置 不断改进,从简单的面罩吸氧到先进 的无创呼吸机,使得氧气吸入疗法更 加安全、有效。
02
氧气吸入疗法的方法与设备
氧气吸入的方法
01
02
03
04
鼻塞法
通过鼻塞给氧,适用于张口呼 吸的病人。
面罩法
适用于将头罩罩于患儿头部给氧,多 用于婴幼儿。
氧气帐法
将氧气通过帐过滤后吸入,但 现已少用。
氧气吸入的设备
氧气瓶
氧气流量表
湿化瓶
通气导管
家庭医用氧
家庭医用氧氧疗在家庭医疗中的应用氧疗是一种通过给予患者纯氧来改善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在医院、诊所和家庭等场所使用。
在家庭医用氧中,患者可以使用便携式氧气机或其他设备接受治疗。
本文将介绍家庭医用氧的类型、适应症、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家庭医用氧的类型1.液态氧:液态氧是将空气压缩并冷却至极低温度(-183°C)而得到的,具有高浓度和纯度的优点。
由于其体积小,因此可方便地储存和运输。
2.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是通过将空气压缩成液体,再将其加热蒸发而得到的。
它具有较低的浓度和纯度,但价格相对较低。
3.便携式氧气机:便携式氧气机是一种电动设备,能够从周围空气中提取出纯净的含有高浓度纯净氧气的气体。
它的优点是便携,可随时随地使用。
二、家庭医用氧的适应症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氧疗可改善呼吸困难和缓解其他相关症状。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不足的情况,导致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
通过家庭医用氧治疗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3.肺部感染:如肺结核、肺炎等,因为这些感染会影响到呼吸系统正常工作,导致身体缺乏充足的氧气。
三、家庭医用氧的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设备: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设备。
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则液态氧可能更合适;如果需要便携,则可以选择便携式氧气机。
2.设置正确流量:根据医生建议设置正确流量。
过高或过低的流量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3.正确使用设备:正确使用设备,包括正确连接氧气瓶和调节流量。
4.注意安全:使用氧气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火源和其他危险物品接触。
同时,要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四、家庭医用氧的注意事项1.不要改变流量或停止治疗,除非得到医生的指示。
2.避免吸烟或在有火源的地方使用氧气。
3.定期更换氧气瓶,并确保其储存在干燥、通风和安全的地方。
4.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维护保养。
5.如果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问题,请及时就医。
常见病氧疗法及吸氧浓度的计算
常见病氧疗法及吸氧浓度的计算氧疗是一种通过给予高浓度氧气以改善患者体内氧供需平衡的治疗方法。
氧疗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治疗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氧疗方法及吸氧浓度的计算。
1.面罩吸氧法面罩吸氧法是氧疗中最简单常用的方法之一、吸入面罩可以覆盖患者的口鼻,给予高浓度的氧气。
根据面罩的设计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提供不同的吸氧浓度。
常见的面罩包括普通面罩、鼻塞型面罩、带高氧浓度储氧袋的面罩等。
在使用面罩吸氧法时,需要根据患者需要吸入的氧浓度和流量来选择合适的面罩类型和吸氧浓度。
一般来说,普通面罩可以提供28%-35%的吸氧浓度;鼻塞型面罩可以提供24%-36%的吸氧浓度;带高氧浓度储氧袋的面罩可以提供40%-60%的吸氧浓度。
吸氧浓度的计算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吸入氧浓度(%) = 吸入氧流量(L/min) × 100 / 吸入总流量(L/min)2.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法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法是通过鼻导管给予高浓度氧气和较高的流量。
相比于面罩吸氧法,高流量鼻导管能够提供更高的吸氧浓度和更高的流量,适用于需要更高吸氧浓度的患者。
一般来说,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提供30%-100%不等的吸氧浓度。
吸入氧浓度(%) = 吸入氧流量(L/min) × 100 / 吸入总流量(L/min+ 脱落的气体流量(L/min))3.面罩加人工湿化器吸氧法面罩加人工湿化器吸氧法是在面罩吸氧基础上,增加了湿化器来防止氧气过度干燥对上呼吸道的刺激。
湿化器可以增加吸氧的舒适性,减少不适感。
在面罩加人工湿化器吸氧法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
一般来说,湿化器的加湿流量应与吸氧流量相等或稍大,以确保湿化器能够提供足够的湿化气体。
吸氧浓度的计算方法同面罩吸氧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氧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进行吸氧浓度和流量的调整。
吸氧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进行合理的监测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临床氧疗相关指南简介及解读(最全版)
临床氧疗相关指南简介及解读(最全版)临床氧疗一直以来都是治疗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人们很少会想到氧疗也会有副作用,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近20年来,氧疗的安全性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其中高氧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危害成为了关注的热点。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流量吸氧与高氧血症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其发生机制也为临床和动物实验所揭示。
然而,国内临床氧疗基本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氧疗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氧疗适应证、氧疗的目标血氧饱和度、不同疾病和状态氧疗的区别以及氧疗是否有副作用等含混不清。
因此,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国际上制定的氧疗指南,以指导临床氧疗的规范化实施。
在临床氧疗应用的200多年实践中,氧气的治疗作用从未被怀疑过。
然而,近年来高氧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引起了临床的重视。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流量吸氧与高氧血症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因此,国内临床氧疗需要更加规范化,包括氧疗适应证、氧疗的目标血氧饱和度、不同疾病和状态氧疗的区别以及氧疗是否有副作用等问题。
1991年,XXX(AARC)在RespirCare上发表了最初的氧疗指导性文件,该指南首次对氧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定义、适应证、局限性、资源(设备、人员)、监测(患者、设备)等。
指南还提到了氧疗的并发症,指出高流量吸氧的危害,包括可能发生的吸收性肺不张、氧中毒、白细胞功能下降等。
该指南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2001年,英国西北区氧疗协作组发布了针对呼吸困难患者的急症氧疗指南。
该指南包含院前处理、急诊科及住院前和住院早期不同阶段的氧疗规范。
院前处理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氧合,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
对已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患者,SaO2不应超过93%。
急诊科阶段则强调了血气分析检测及持续血氧测定,并根据血气结果调整氧疗的流量。
住院前和住院早期阶段,强调患者需要根据有无慢阻肺进行详细分层。
指南指出慢阻肺患者维持SaO2>93%没有明确的价值,反而可能导致或加重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即使是二氧化碳正常的慢阻肺患者SaO2也仅维持在90%~92%,而高碳酸血症患者除了SaO2要求外,还应该注意pH值水平。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案例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案例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案例介绍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简称HFNC)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氧疗方法。
它通过将高浓度的氧气输送到患者的呼吸道,提供恢复正常呼吸功能所需的氧气供应。
特性HFNC具有以下特性:1. 高流量输送:HFNC能够以高流量输送氧气,通常在30至60升/分钟的范围内。
这种高流量能够提供出色的氧合和洗肺效果。
2. 温暖和湿化:HFNC通过加热和湿化输送的氧气,能够减少呼吸道的脱水和黏稠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3. 正压效应:HFNC通过给予呼吸阻力,产生正压效应,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效果。
4. 氧浓度可调节:HFNC的氧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节,以达到合理的氧合水平。
临床应用案例HFNC在多种临床情况下都有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重症呼吸道感染:HFNC可用于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支持,帮助改善氧合和通气。
2. 心力衰竭:HFNC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减轻心肺负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促进氧合和血液循环。
3. 术后恢复:HFNC可用于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期,通过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康复。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HFNC可用于COPD患者,提供较高浓度的氧气和支持,改善通气功能和缓解呼吸困难。
总结: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具有高流量输送、温暖和湿化、正压效应和可调节的氧浓度等特性。
它在各种临床情况下都有应用,可以提供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氧疗支持。
然而,在使用HFNC时应仔细考虑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氧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氧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氧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缺氧症状,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以下是氧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详细介绍如下:一、氧疗的原则:1. 确定适当的氧疗目标: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和症状,确定氧疗的目标。
常见的目标包括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改善或缓解疾病的症状,促进康复等。
2. 确保合适的氧疗设备和供氧方法:选择适合患者需求的氧疗设备,常见的包括氧气罐、流量计、呼吸机等。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供氧方法,如鼻导管、面罩等。
3. 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脏指标:在进行氧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脏指标,及时调整氧疗的浓度和流量,确保达到治疗效果,并避免低氧或过氧的危险。
4. 婴幼儿和儿童的氧疗特点:对于婴幼儿和儿童,应特别注意氧疗的使用方法和控制。
鼻导管和面罩的尺寸应适合他们的面部大小,流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同时注意防止窒息和过度供氧。
5. 氧疗的适时与适量原则:在进行氧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氧疗的浓度和流量,保证氧疗的适时和适量,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二、氧疗的注意事项:1. 遵医嘱使用氧疗:氧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决定使用或调整氧疗浓度和流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来决定合适的氧疗方案。
2. 防止感染:氧疗设备和供氧管道应保持清洁,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
患者使用氧疗时应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同时避免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在使用氧气罐或其他加压氧疗设备时,应注意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使用氧气的场所应通风良好,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氧气罐或设备。
4. 注意火源安全:氧气具有促进燃烧的特性,使用氧疗时应注意火源的安全。
禁止在氧疗设备附近吸烟、点火,同时要远离明火和易燃物品。
5. 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和症状:氧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症状变化。
常见病氧疗法及吸氧浓度的计算
常见病氧疗法及吸氧浓度的计算病氧疗法是指通过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气来治疗一些因缺氧引起的疾病或病情加重的疾病。
在常见的病氧疗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低流量吸氧和高流量吸氧。
低流量吸氧是指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将氧气输送给患者,按照患者的需要控制氧气流量。
常见的低流量吸氧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nasal cannula)、鼻腔氧囊(nasal cannula oxygen reservoir)、面罩吸氧(face mask)和飞行管(Venturi mask)等。
1. 鼻导管吸氧(nasal cannula oxygen):通过鼻腔将氧气输送给患者,适用于氧气流量需求较低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吸氧浓度为24%到44%,流量在1到6升/分钟之间。
吸氧浓度的计算方法为:(吸氧流量/总流量)×100%。
2. 鼻腔氧囊(nasal cannula oxygen reservoir):是一种在鼻导管末端设置蓄气囊的装置,可以提供更高的吸氧浓度。
一般情况下,吸氧浓度为22%到60%,流量在1到6升/分钟之间。
3. 面罩吸氧(face mask):是一种覆盖鼻子和口部的装置,可以提供较高的吸氧浓度。
一般情况下,吸氧浓度为30%到50%,流量在6到10升/分钟之间。
4. 飞行管(Venturi mask):是一种通过可调节孔径的飞行管进行气体混合调节的装置,可以提供精确的吸氧浓度。
吸氧浓度可调节在24%到60%之间,根据不同型号的飞行管的孔径设置来调节浓度。
高流量吸氧是指以更高流速输送氧气,以帮助患者保持静息时的通气。
常见的高流量吸氧方法包括高流量鼻导管(high-flow nasal cannula)和非侵入性呼吸机。
1. 高流量鼻导管(high-flow nasal cannula):提供高浓度的暖湿化氧气,以及辅助呼吸支持。
一般情况下,吸氧浓度可调节在21%到100%之间,流量可以达到60升/分钟。
2.非侵入性呼吸机:通过一个面罩或者鼻罩输送其所需要的较高的氧气浓度,同时也提供了呼吸机辅助。
常见的氧疗吸氧方式有哪几种
常见的氧疗吸氧方式有哪几种家庭吸氧和医院吸氧的原理不同。
这个健康知识在德大之前就提到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氧疗的方法也不一样。
这里德大君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氧疗方法。
1、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
这种吸氧方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
鼻塞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合适的模型,放在一个鼻前庭内,与鼻腔紧密接触(另一个鼻孔打开)。
吸气时只取氧气,所以氧气浓度比较稳定。
双塞法是将两个较小的鼻塞同时放入两个鼻孔内,鼻塞周围仍有空隙,可以同时呼吸空气。
病人比较舒服,但是氧气浓度不够稳定。
鼻导管法是通过鼻孔将导管插入鼻腔顶部的软腭后部。
氧气浓度恒定,但时间长了会不舒服,容易被分泌物堵塞。
鼻塞和鼻导管吸氧一般只适合低流量供氧。
如果流量大,会因气流冲击而难以承受,容易导致气道黏膜干燥。
2、面罩吸氧法。
可分为开放式和密闭面罩法。
开放式是将面罩置于距病人口鼻1~3厘米处,适用于小儿,无任何不适感。
密闭面罩法是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并用松紧带固定,适宜较严重缺氧者,吸氧浓度可达40%~50%,感觉较舒适,无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觉。
但氧耗量较大,存在进食和排痰不便的缺点。
3、经气管导管氧疗法。
是一种通过鼻腔将细导管插入气管的供氧方法,也叫气管内氧疗。
主要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间质纤维化引起的慢性呼吸衰竭,需要长期吸氧,一般氧疗无效的患者。
由于采用导管直接向气管供氧,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只需要较低的氧气流量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效果,耗氧量很小。
4、电子脉冲氧疗法。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电子脉冲装置,在吸气时自动输氧,呼气时自动停止输氧。
这样更符合呼吸的生理状态,大大节约氧气。
适用于鼻塞、鼻导管和气管内氧疗。
5、机械通气给氧法。
即在用各种人工呼吸器进行机械通气时,利用呼吸机上的供氧装置进行氧疗。
浓度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氧气瓶一般作为氧疗的氧源,安装有压力表指示气瓶内储存的氧气。
供氧时,安装流量计以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现在大部分医院都用中央供氧,开关设在墙上,比较方便。
纯氧饱和治疗介绍
纯氧饱和治疗介绍
1、什么是纯氧饱和治疗
纯氧饱和治疗是指在常压下吸入纯氧的治疗方法,是中老年人保健治
疗的适宜方式。
而今MRI问世后发现,一大批中老年人脑MRI有脑白质变性的表现,这
其实是长期慢性脑白质缺血缺氧造成的后果。
因此定期科学吸氧是极
其重要的保健手段,可以预防或减慢脑缺血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一般在病房吸氧,吸入的氧浓度只有30%左右。
纯氧饱和治疗采用特殊
装置,可以吸入100%的氧气,能提高血液氧分压6~8倍,具有很好的
保健和治疗作用,是平时病房所用的鼻导管及开放式面罩吸氧所不能
替代的。
纯氧饱和治疗方便舒适,无副作用,可以随到随做,作为一
种保健治疗手段是特别适宜的。
荆州市中心医院高压氧科喻道元
传统的吸氧观念,认为人只有生命垂危时才给予吸氧治疗,其实不然,氧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把其当做药物对待,以冠心病为例,
口服扩血管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血流量改善缺氧,吸氧则是直接增加
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缺氧,途径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善缺氧。
而且后者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及依赖性,如果坚持每日吸氧15~30分钟,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甚至更优于服用扩血管
药物。
2、哪些情况适合纯氧饱和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
●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白质缺血,脑血管病●“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
●疲劳综合征,包括脑疲劳
●学生考前氧疗
●亚健康状态
●中老年人保健氧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疗氧疗指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外,均可给予吸氧治疗。
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
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缺氧的分类】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的变化,一般分为4种类型。
一、低张性缺氧1、基本概念: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的缺氧。
2、发生原因: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如高原.高空等。
2)喉头水肿等呼吸道狭窄或阻塞疾病,胸膜炎等胸腔疾病,肺炎等肺脏疾病,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性疾病。
3、发生机制: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造成肺通气。
换气功能障碍及呼吸膜面积缩小,引起低张性缺氧。
4、病理特征:动脉血分压.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氧容量一般正常,因组织利用氧的功能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或变化不明显。
低张性缺氧(严重通气障碍)时,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并反射地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代偿性呼吸增加。
二、血液性缺氧1、基本概念: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和红细胞数减少,使动脉血氧含量降低或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不足,引起的供氧障碍性缺氧。
2、发生原因:由于贫血,血红蛋白性质改变引起的。
贫血常见于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再生性贫血。
血红蛋白变性常见于亚硝酸盐,过氧酸盐氧化剂,磺胺类药物,硝基苯化合物等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
3、发生机制:1)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减少,使其携带氧的数量减少,毛细血管处氧分压降低,导致氧向组织弥散速度减慢,供给组织的氧减少。
2)血红蛋白性质改变a.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等的中毒时,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在氧化剂作用下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价铁血红蛋白症。
一方面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剩余低价铁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造成缺氧。
常见的大量食用含硝酸盐腌菜中毒,正是因为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所致。
(称为肠源性紫绀)b.一氧化碳中毒,Hb+CO->HbCO,HbCO失去携带氧的能力,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数量减少。
另一方面,一氧化碳抑制正常红细胞的糖酵解,使2,3-DPG生成减少,HbO2结合的氧不易释出。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10倍,而HbCO解离速度却是HbO2的1/2100。
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既妨碍Hb(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力,又妨碍氧气的解离,从而造成严重的缺氧。
4、病理特征:贫血性缺氧时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均正常,而动脉血管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均降低,静脉血液的血氧含量,血氧容量,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均降低。
贫血时动脉血氧分压虽然正常,但是在毛细血管中的平均血氧分压低于生理常数,当血液在毛细血管床通过时,血氧分压下降较快,氧向组织弥散速度减慢,导致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血红蛋白变性发绀(煤气中毒时,皮肤,可视黏膜呈桃红色;严重中毒时,因毛细血管收缩,可视黏膜呈苍白色)三、循环性缺氧1.基本概念:由组织器官血液量减少或流速减慢而引起的细胞供氧不足,称为循环性缺氧。
包括缺血性缺氧和淤血性缺氧。
2.发生原因: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见于心衰竭,休克等。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见于栓塞,血栓形成,动脉狭窄,局部淤血等血管病变。
3.发生机制;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时,心脏输出血量减少,导致全身性缺氧,严重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组织缺氧,功能衰竭可导致动物死亡。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时,单位时间内从毛细血管流过的血量减少或变慢,弥散到组织细胞内的氧减少。
4. 病理特征: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的变化为,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容量和动脉学氧含量正常,由于血流速度缓慢,一方面血在毛细血管床通过时间延长,氧向组织弥散的量增多,氧被细胞利用,而静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导致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另一方面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流的总量少,氧向组织弥散的总量少,导致组织缺氧。
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皮肤、黏膜发绀。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病变,甚至导致死亡。
四、组织性缺氧1.基本概念:组织性缺氧指组织细胞生物氧化过程障碍,利用氧能力降低引起的缺氧。
2.发生原因:见于组织中毒,细胞损伤,维生素缺乏等。
3.发生机制:1)组织中毒。
如氰化物中毒时,各种氰化物进入人体内,氰基迅速与线粒体中氰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上的三价铁结合,形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不能在接受并传递电子给氧原子以形成水,呼吸链中断,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硫化氢,砷化物等中毒也主要由于抑制该氧化酶而致缺氧。
2)细胞损伤。
当大量辐射或细菌毒素作用时,线粒体损伤而导致细胞利用障碍。
3)维生素缺乏。
例如硫胺素(维生素B1),尼克酰胺(维生素B5)和核黄素(维生素B2)都是多种还原酶的辅酶,参与体内生物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维生素严重缺乏时线粒体功能障碍,呼吸酶合成障碍,导致细胞利用氧障碍。
4)组织需氧量过多。
如剧烈运动时,心肌耗氧量和需氧量增加而引起相对缺氧。
5)总之,组织性缺氧是外呼吸,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携带氧过程正常,但细胞不能利用氧,内呼吸环节发生障碍引起缺氧。
4.病理特征:组织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变化为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容量和动脉血氧含量正常,但细胞不能利用氧,导致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因为静脉,毛细血管中氧含血红蛋白浓度增加,所以动物皮肤,可视黏膜呈鲜红色或玫瑰红色。
【综述】缺氧虽分为上述四类,但在临床上所见的缺氧常为混合性。
例如感染性休克时主要是循环性缺氧;但微生物所产生的内毒素还可以引起组织细胞利用氧功能障碍而发生组织性缺氧,当发生休克肺时可出现低张性缺氧。
失血性休克既有血红蛋白减少所致的血液性缺氧,又有微循环障碍所致的循环性缺氧。
心力衰竭时既有循环障碍引起的循环性缺氧,又可继发肺淤血,水肿而引起呼吸性缺氧。
因此,对具体病情,要全面分析。
组织性缺氧时,供氧一般虽无障碍,而是组织利用氧的能力降低;通过氧疗提高血浆与组织之间的氧分压梯度,以促进氧的弥散,也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氧化碳中毒者吸入纯氧,使血液的氧分压升高,氧可与一氧化碳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加速HbCO的解离,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故氧疗效果较好。
【机体代谢】缺氧对机体影响,取决于缺氧发生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和机体的功能代谢状态。
一、功能变化1.呼吸系统变化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吸入氧增加。
1)呼吸系统的代偿性反应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其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加深。
胸廓呼吸运动的增强使胸内负压增大,促进静脉回流,回心血量多,增加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
但过度通气使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减低了二氧化碳对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可限制肺通气量,导致呼吸碱中毒,使呼吸减弱。
低张性缺氧所引起的肺通气变化与缺氧持续的时间有关。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急性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性反应。
2)呼吸功能障碍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急性高原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出血性泡沫痰,皮肤黏膜发绀等,肺水肿能导致中枢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1、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低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输出量增加,血流分布改变,肺血管收缩与毛细血管增生。
2、循环功能障碍严重的全身性缺氧时,由于肺血管收缩增加了肺循环的阻力,是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肥大;严重缺氧能引起能量代谢障碍和酸中毒,心肌变性,坏死,心律失常;甚至严重而持续的脑缺氧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
三、血液的变化缺氧可使骨髓造血增强及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从而增强氧的运输和释放。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主要是当慢性缺氧的低氧血流经肾脏近球小体时,能刺激近球细胞,生成并释放。
2、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DPG是红细胞内糖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缺氧时它的数量增加,导致氧离曲线右移,即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易于将结合的氧释出供组织利用。
研究发现低张性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同时血液PH也降低,可使氧与血红蛋白容易解离。
3、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当毛细血官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患畜可视黏膜呈现发绀现象。
但贫血或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则不出现发绀。
4、血容量变化急性缺氧时,因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慢性缺氧时,因红细胞生成增多,血容量增加。
四、组织细胞变化供氧不足时,组织细胞可通过增强利用样的能力和增强无氧酵解过程以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达到细胞代偿性适应的目的。
1、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增强慢性缺氧时,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膜的表面积,呼吸链中的酶增加,使细胞的内呼吸功能增强。
2、无氧酵解增强严重缺氧时,ATP生成减少。
控制糖酵解过程最主要的限速酶是磷酸果糖激酶,缺氧时其活动增强,促使糖酵解过程加强以补给能量不足。
3、肌红蛋白增加慢性缺氧可使肌肉中红蛋百含量增多,可能具有储存氧的作用。
【注意事项】一、副作用1.氧中毒: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
主要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
(1)氧中毒有两种类型:肺型和脑型1)肺型氧中毒:发生在吸入氧之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少,氧分压下降,肺部呈炎性病变,有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出血和肺不张。
2)脑型氧中毒:吸氧的短时内出现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和死亡。
故氧疗时应控制吸氧的浓度和时间,严防氧中毒的发生。
(2)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及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肺不张: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主要症状: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昏迷。
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应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
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
主要症状: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
预防措施: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此减轻刺激作用。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
主要症状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出现不可逆转的失明。
预防措施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呼吸抑制:见于Ⅱ型呼吸衰竭者(PaO2 降低、PaCO2增高),由于PaCO2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主要症状呼吸抑制。
预防措施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维持PaO2在8kPa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