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疼痛预防与处理规范1. 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 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刺激。
3. 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
4. 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5. 注射在待皮肤消毒剂干燥后方可进行。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与处理规范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嘱患者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2467.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避免抓、挠,用皮肤消毒液棉签擦拭。
8.局部皮肤有水疱者,用皮肤消毒液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
9.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应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虚脱预防与处理规范1.注射前做好有效沟通,消除紧张心理。
2.询问患者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4.对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5.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并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如虚脱,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少数病人通过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症状可逐渐缓解。
(四)过敏性休克预防与处理规范1.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则停止该项试验。
2.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可随意离开。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
3.备好 0.1%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等急救药品及器材。
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按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进行抢救。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疼痛(一)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二)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三)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备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 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一)发生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四、虚脱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精】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四、虚脱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四、虚脱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1.原因(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
(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O.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亦能减轻疼痛。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O.1ml)。
(6)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7)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8)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二)局部组织反应1.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有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等表现。
3.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医学课件)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1. 发生原因 (1)针头本身有质量问题,如针头过细、过软、
针头钝、针尖有钩等。 (2)穿刺部位有硬结、瘢痕。 (3)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使局部肌张力高。 (4)注射操作不规范。 (5)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不匹配,刺入
过深等,均可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32
2. 临床表现 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断在患者体内,注 射无法继续进行。
注射部位过浅。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4
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可扪及明显的硬结,伴有局部肌 肉萎缩、疼痛。
3. 预防 (1)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
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
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射深度。
注射推药时阻力大,无法将注射器内的药液 注入体内。
30
4. 预防 (1)抽吸瓶装药物时,以45°的角度穿刺进入橡
胶塞,可减少橡胶塞堵塞针头。 (2)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针头,对黏稠药
液、悬浊液应充分溶解并选择合适的针头抽 吸药液。 5. 处理流程 拔针更换针头→向患者说明原因并致歉→重新 选择注射部位→另行注射
28
3. 处理流程 患者主诉注射区麻木或放射痛立即拔针→停止 注射→通知医生→遵医嘱局部理疗热敷→给予 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严密观察肢体运动功能状 态→ 记录
29
(三)针头堵塞
1. 发生原因 (1)抽吸药瓶时瓶塞橡胶造成针头堵塞。 (2)注射药物过于黏稠、药液未充分溶解、悬
浊药液、针头过细等均可造成针头堵塞。 2. 临床表现
25
(3)对于一些难吸收的药液,注射后及时给与局 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 收。
医院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医院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1.疼痛(1)预防措施。
①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配合。
②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③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④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
⑤针头型号选择正确,选择锋利的针头进行注射。
⑥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2)通常不用处理。
2.局部组织反应(1)预防措施。
①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
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③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④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2)处理规范。
①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②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棉签擦拭;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0.5%碘伏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3.虚脱(1)预防措施。
①注射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心理。
②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③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患儿,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2)处理规范。
①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②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③如病人发生虚脱,取平卧位,保暖,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口服糖水等。
4.过敏性休克(1)预防措施。
①皮试前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尤其是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中者则应禁止该项试验。
②嘱病人皮试观察期间,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反应。
③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
④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等急救药品和物品。
(2)处理规范: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按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进行抢救。
皮内注射技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技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入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一般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通常是0.1ml)。
(4)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5)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2)正确制药液、推注药液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面增加局部组织反应;(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做好解释工作,不可随意播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5)详细询间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处理:(1)局部瘙痒者,勿挠抓;(2)局部水疱者,先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3)注射部位溃烂、破损,按外科换药;(4)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三)虚脱预防:(1)注射前向忠者做好解释工作,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思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间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有绿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放还是虚脱如病人发生虛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病人通过给氧或呼吸新年空气,症状可逐渐解。
(四)过敏性休克预防及处理:(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散史,尤其是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者则停止该项试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皮试观察期间病人不可随意开,注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注射盘内备抢救盒。
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的准备:-充分洗净双手,并佩戴无菌手套,以确保注射环境的卫生。
-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药物或疫苗、酒精棉球和适当的容器用来处理废弃物。
2.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可以选择上臂三角肌、臀部上外侧等部位。
避免注射在有疮口、瘀血或皮疹处。
-不要在疼痛、红肿或受损的皮肤上进行注射。
3.皮肤准备:-清洁注射部位的皮肤,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擦拭,从注射部位的中心向外擦拭,以确保皮肤清洁。
等待酒精完全干燥后进行注射。
4.注射角度和深度:-注射时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
通常情况下,皮下注射要将针头完全插入皮下组织中。
5.针头位置:-确保针头进入皮下组织。
如果针头进入肌肉组织,可能会发生不适或疼痛。
如果注射的是疫苗,不正确注射可能会导致注射效果不佳。
6.缓慢注射:-在注射过程中要缓慢注射药物,以减少不适感和可能的局部反应。
7.技术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1.疼痛和刺痛:-操作时要注意缓慢注射,避免药物过快进入组织引起疼痛。
-确保药物是在室温下,并且不要过冷或过热,以减少注射时的刺激感。
2.局部不适:-操作后可以用冰块或冷敷物缓解局部不适。
-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区域注射,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3.局部出血:-注射时要注意避开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避免局部出血。
-注射后用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止血。
4.局部感染:-注射时要确保注射器、药瓶、瓶塞等都是无菌的。
-在注射之前和之后要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
5.针头断裂:-使用质量可靠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过度使用力量。
-如果发现针头断裂,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将断针头取出。
总结起来,预防和处理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准备工作、正确的注射技术和细心的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时刻注意患者的反应和注射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以确保注射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皮内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皮内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皮内注射并发症:
1.注射失败
2.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
1.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2.操作前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3.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可随意离开,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4.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急救药品。
三.处理措施:
1、注射失败时(无皮丘或皮丘过小),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2.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抢救:
(1)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酌情减量。
(3)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XXX等呼吸兴奋剂。
必要时予以插入气管导管,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4)根据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
(5)血压低患者,根据医嘱应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
(6)若心跳骤停,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患者呼吸、脉博、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1:疼痛预防与处理规范: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亦能减轻疼痛。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6、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7、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8、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并发症2:局部组织反应预防与处理规范: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或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局部皮肤瘙痒者,嘱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外科换药处理。
并发症3:虚脱预防与处理规范:1、注射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晕针、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正确判断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如发生虚脱现象,将病人平卧,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静脉推注5%葡萄糖等措施,症状可逐渐缓解。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四、虚脱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一)疼痛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合作。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断做皮试,亦能减轻疼痛。
4、熟练掌握注射技术,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5、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二)局部组织反应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注射后禁止搔抓或揉搓局部皮丘,以避免因揉搓局部皮肤导致血管扩张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局部皮肤瘙痒者,嘱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0.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的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外科换药处理。
(三)虚脱1、注射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
2、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适合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4、对以往晕针或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取卧位。
5、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正确判断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如发生虚脱现象,将病人平卧,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等措施,症状可逐渐缓解。
(四)、过敏性休克1、皮试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在皮试观察期间,嘱咐病人不可随意离开。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结果为阳性者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
皮内注射发生局部组织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皮内注射发生局部组织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预防与处理:
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泡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二、处理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目的】
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部位】
1、皮肤试验:取前臂内侧下段。
因该处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前臂屈侧中、下或腕横纹上6cm ±均可)。
2、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3、局部麻醉:需要麻醉的局部皮下注一皮丘,然后进行局麻。
【核对】
核对医嘱
【评估】
一、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近
期病情变化);近期生命体征情况;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
有无药物过敏史、既往史。
二、到病房评估患者
1、评估病房环境:光线充足,病房安静、舒适、整洁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自我介绍,反核对患者。
4、如果做药物过敏试验,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对需要注射的药
液有过敏史,则不能作皮试,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更换其他药物后
再作试验。
如没有该药物过敏史,向患者告知操作的目的、擦作方法,
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同意。
5、询问患者有无酒精过敏。
6、检查被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治疗车、快速手消、棉签、酒精(患者对酒精过敏应准备盐水)、治疗巾、无菌1ml注射器、2ml注射器、垃圾桶、锐器盒;
皮试药液、肾上腺素(核对药品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瓶身有无破损、裂痕;药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铺无菌盘。
3、药液准备:皮试药液应现用现配药液;抽取0.2ml药液,取药应准确(抽药时标签应面向自己,自查核对);第一次排气至乳头,放入无菌巾内。
4、输液贴敷盖皮试药物瓶口;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有效期,放入冰箱保存,24小时过期,及时丢弃。
【操作】
一、再次核对患者,告知患者操作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拉围帘,保护患
者隐私;协助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皮试选择掌侧,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使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 15度刺入皮内。
二、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注入药液0.1ml, 药量要准确,使
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三、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揉
四、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五、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应躺下,不可离开病房;切勿抓绕、按压
注射部位;如果感到胸闷、皮肤瘙痒、恶心、头晕等症状,要及时按呼叫器,护士会立即到病房;皮试结果要等20分钟,时间到护士会到病房观察皮试结果,感谢患者的配合。
六、洗手,再次核对患者,记录注射时间时间,清晰的签全名于治疗单上。
七、到时间后,两位护士到病房观察皮试结果。
【操作后】
处理用物,洗手。
皮试结果要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上。
如果为阳性,结果记录在护理病历;并记录在病历体温单右侧“华氏”上方(红色笔,竖行写)、病历夹封面右上角、床头卡右下角、患者一览卡上方;及时告知医生皮试结果。
【注意事项】
1、忌用碘酒消毒皮肤。
2、注射后嘱病人勿用手揉擦射部位,以免影响反应的观察或致针刺处渗血,感染。
3、如需做对照试验,须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相同部位,注入0.1ml 等渗盐水,20分钟后,对照观察反应。
4、注入勿过深,量要准确。
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疼痛预防及处理】
一。
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二、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三、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四、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五、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0.1ml)。
六、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七、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八、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
一、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二、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四、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六、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
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
一、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二、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三、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
四、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五、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虚脱预防及处理】
一、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计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三、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四、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作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如病人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要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针刺人中、合谷得穴位,病人清醒后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少数病人通过给养或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静推5%葡萄糖等措施,症状可逐渐缓解。
【过敏性休克预防及处理】
一、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链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使者则停止该项实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二、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
三、注射盘内备有0.1%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机等。
四、一旦发生立即抢救: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
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5nl,直至脱离危险期。
3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症状。
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
有条件可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米5-10mg或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异丙嗪25-50mg。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
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如为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同时应用钙剂,以10%葡萄糖酸钙或稀释一倍的5%氯化钙溶液静脉推注,使链霉素与钙离子结合,从而减轻或消除链霉素的毒性症状。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
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疾病传播预防及处理】
一、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不可共用注射器、注射液和针头。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要求。
二、使用活疫苗时,防止污染环境。
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及用剩的疫苗要及时焚烧。
三、操作者为一个病人完成注射后,报告医生,对症治疗。
如有感染者,及时抽血化验检查并及时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