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浣溪沙》原文注释及简析
![《浣溪沙》原文注释及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27fb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6.png)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背景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
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
性刚简,自奉清俭。
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
●注词释义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古诗今译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名句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经典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cf321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7.png)
【经典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经典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译文]花儿胡了,想要使它刘扬只是枉然;燕子去了,似的还是去年的飞燕。
[出自]晏殊《浣溪沙》《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有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解:①浣溪沙:唐教坊曲句,“沙”或作“纱”。
又名《小庭花》、《玩丹砂》、《减字浣溪沙》、《醉木犀》等。
②去年天气旧有亭台:就是说道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并作“池台”。
去年天气,就是说道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有亭台,曾经至过的或熟识的亭台楼阁。
旧有,旧时。
③夕阳:落日。
④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
⑤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⑥无可奈何:不得已,没办法。
⑦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启程: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启程,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⑨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译文1: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零。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飘返回旧有巢去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野的小径上伤感地停留出来。
译文2:在去年的旧亭台上贴了一曲新词,好像了一杯酒,我趴在那看著夕阳西下,忽然想起夕阳西下存有多少时间已过去,已没了?看著那花掉在风中左右摇摆而落到地上,感觉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去了永远也没了了,使我们更加珍视时间,因为我们晓得找不着最帅的时光。
燕子飞回来了,可以到底是不是去年的燕子呢?谁也不晓得,只是真的似的。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伤春之情与人生哲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伤春之情与人生哲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097b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2.png)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伤春之情与人生哲理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宋词,全词以伤春为主题,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哲思。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2、注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三、创作背景此诗一般认为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知应天府时所作,根据是“张寺丞”与“王校勘”应为晏殊在应天府时的下属张公寿与王君玉,以及《能改斋漫录》《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上所载的,“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扬,憩大明寺,瞑目徐行。
使侍史诵壁间诗板,戒其勿言爵里姓名,终篇者无几。
又使别诵一诗云:‘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沈影,鸣蛙只沸羹。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
召至同饭,又同步游池上。
时春晩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5f3a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0.png)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去年”句:语本唐·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言天气、亭台和去年一样,含感今怀旧之意。
【译文】赋一曲清丽的新词,饮一杯芳香的美酒。
又是去年此时暮春的晴和天气,依然是精美雅致的亭台阁楼。
夕阳缓缓地沉落下去,几时再重新回来映照人间? 无可奈何,繁花一片一片,无声地飘离枝头;似曾相识,燕儿翩然归来,寻觅着往日的栖处。
岁月流转,思绪悠悠,踏着飘香的花瓣,我独自徘徊在园内幽静的小路。
【集评】明·杨慎:“‘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词品》)明·卓人月、徐士俊:“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古今词统》) 明·沈际飞:“‘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
”(《草堂诗余正集》卷一)清·王士祯:“或问诗词、词曲分界。
予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
”(《花草蒙拾》)清·胡薇元:“晏元献殊《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
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于此参之,则他词亦可由此会悟矣。
”(《岁寒居词话》)清·张宗橚:“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
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词林纪事》卷三)清·永瑢等:“集中〔浣溪沙·春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乃殊《示张寺丞王校勘》七言律中腹联,《复斋漫录》尝述之,今复填入词内,岂自爱其词语之工,故不嫌复用耶?考唐·许浑集中:‘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二句,亦前后两见,知古人原有此例矣。
古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赏析
![古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979eab3968011ca2009145.png)
古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晏殊。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前言】《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古诗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理解赏析
![【古诗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理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da451dc8d376eeafaa31ca.png)
【古诗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理解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无奈地看着那花在风中飘荡、落在地上,燕子归来的样子也是似曾相识。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一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一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晏殊(991-1055)字同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翻译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133154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9.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意思是: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
(二)【原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三)【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四)【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五)【词作赏析】这首词以工丽的语言描写景物,情文并茂,音调和谐,创造了情致缠绵,凄婉隽丽的意境。
这首词抒写怜惜春残花落、好景不长的愁怀,又暗寓相思离别之情。
全词通篇虽无一字直接表现思情别绪,但从“去年天气旧亭台”、“燕归来”、“独徘徊”等句,蕴含“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之义。
含蓄蕴藉,婉曲深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流丽,风韵天然,向称名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全词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全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1fb78e05087632311212ed.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全词赏析
浣溪沙作者:晏殊年代: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这首词写作者在花园饮酒,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
虽说词的情调不太高,不过,写得情景交融,艺术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晏殊太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了,后来他在一首七言律诗里,又用了这两句。
这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还是不多见的。
《宋史》本传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
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间或流露出旷达的情怀,概括出对人们有启迪的人生哲理。
艺术风格和婉明丽,清新含蓄。
所作善于即景抒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构成形神兼备的意境,写景重其精神,前人评为「更自神到」。
语言精炼浑成。
这是他的词作内容虽一般却能万口流传的主要原因。
在小令的写作技巧上,晏殊有所发展,且使之日臻纯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6篇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4777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7.png)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6篇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1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词的大意是:填一曲新词听丽人演唱,倒一杯美酒仔细品尝,只觉得非常惬意而宠辱皆忘。
时令气候依旧,亭台池榭依旧,都与去年没有什么两样。
夕阳已经西下,什么时候才能回转再现光芒?无可奈何啊,百花总是要凋零;那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画檐。
美丽的事物总是无法挽留,即使再现也与先前决非一样,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
想到这些怎不令人感伤,于是“我”独自在充满花香的幽径里徘徊彷徨,思量追忆。
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抒写的是伤春、好景不常的愁怀,又暗寓相思离别之情。
它的语言圆转流利,明白如话,意蕴却极宽广,能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
上片的起首,“一曲新词酒一杯”,以赋笔起,平平叙来,以淡墨点染,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次句“去年天气旧亭台”暗点题,“去年天气”、“旧”,时间概念;“亭台”,空间概念,一起合成物是人非的“怀旧”境界,情深似海,凄婉动人。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在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地触发出对“去年”所经历的类似情形的回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以比兴之笔再渲染怀旧深悲。
“夕阳无限好”,暗喻去年的赏心乐事;“西下”喻都成过去;“几时回”,作“何时可再回”解。
从夕阳西下这眼前景起,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冀。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的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理念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7b31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3.png)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晏殊《浣溪沙》的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1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
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
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
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文作者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8f845ea45177232f60a2d9.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花儿谢了,想让它不谢只是枉然;燕子来了,好像还是去年的飞燕。
[出典]晏殊《浣溪沙》注: 1、《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注释:①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纱溪》。
有平韵、仄韵两体,均为双调四十二字,后用为词牌名。
②“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已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③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④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3、译文1: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译文2: 在去年的旧亭台上写了一曲新词,倒了一杯酒,我坐在那看着夕阳西下,突然想到夕阳西下有多少时间已过去,已回不来?看着那花在风中摇摆而落在地上,感觉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我们知道留不住最美的时光。
燕子飞回来了,可到底是不是去年的燕子呢?谁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好像。
这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时光。
我站在花园里飘着落花香味的小路上,一个人还不时地走来走去。
我知道花落还有花开的时候,可我们的生命却不会从生。
译文3: 听一曲新词,饮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看到的依然是往日的亭台楼阁。
夕阳西下,失去的时光还能回来吗?花儿谢了,令人无可奈何,春燕归来,却似去年的相识。
我只能小园香径独自徘徊。
4、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
他自幼聪明,七岁能文,十四岁经人举荐参加进士殿试。
晏殊是个非常诚实的人,他发现考试题目不久前做过,就请宋真宗赵恒另出题考他。
真宗很吃惊,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个难度很大的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思及赏析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思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74f4000912a2161479294b.png)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思及赏析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全词如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什么意思?翻译:无可奈何啊,百花总是要凋零;那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画檐。
美丽的事物总是无法挽留,即使再现也与先前决非一样,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
要表达的情感:感叹时光的流逝,无可奈何人却在这中间衰老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好在哪里?1.对仗工整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都是凄惨,离别,难以割舍。
花落对燕归。
也都是说的悲欢离合之事。
去对来。
也是说物是人非。
一个来字,更反衬了去。
更将让人心酸难耐。
2.较典型抒发暮春的伤感。
3.“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可谓妙对。
将本来很难对仗的句子对得异常工巧,妙手偶得之。
四、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浣溪沙晏殊的赏析和译文
![浣溪沙晏殊的赏析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b7be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2.png)
浣溪沙晏殊的赏析和译文
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
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
径独徘徊。
填一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天气亭台都如旧似去年,西下的
夕阳几时才能回转对百花凋谢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归来,独自在花
香小径里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字面
是伤春惜时之意,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感伤年华飞逝。
全词语言圆转,通
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填一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天气亭台都如旧似去年,西下的夕阳几
时才能回转
对百花凋谢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赏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字面是伤春惜时
之意,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感伤年华飞逝。
全词语言圆转,通俗晓畅,清
丽自然,意蕴深沉。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
为人称道。
晏殊《浣溪沙》古诗翻译与赏析
![晏殊《浣溪沙》古诗翻译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b81e37a2161479171128ae.png)
晏殊《浣溪沙》古诗翻译与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①浣溪沙
:唐教坊曲句,“沙”或作“纱”。又名《小庭花》、《玩丹砂》、《减字浣溪沙》、《醉木犀》等。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赏析:
这是一首春恨词。“去年天气旧亭台”说明时间在重复,空间也在重复。就在这单调乏味、作诗饮酒的重复生活中,夕阳西下了,何时能回来呢?表现出词人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无可奈何花落去”,为“夕阳西下”之“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c28ccf284ac850ad024276.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②。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同叔。
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北宋前期着名词人。
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他以词着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一一。
有胡亦堂辑《晏元献遗文》一卷。
他的词作很有成就,虽然内容上不过是歌儿侍女、风花雪月的,而且充满了富贵气息,但表现手法很含蓄,用词造句工稳,意境优美高雅,风格蕴藉绮靡。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浣:音(huàn) ②香径:散发着花香的小路。
旧亭台:昔日的亭台楼阁。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译文] 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
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
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
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 这首词抒写光阴流逝的感伤。
词人以有限的生命来体察无穷的宇宙,把人生放到时空这一广大范畴中来进行思考,于是,这首词便具有某种厚重的哲理韵味了。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751ff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3.png)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翻译】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赏析】古代高级士大夫的优雅的生活情趣跟现代人的生活相隔很远,要十分真切地理解它恐怕是很困难的。
不过,在古诗词中我们对此尚能有所感受,虽然不必视之为效仿的对象,却可以从中体味到一种特殊的人生经验。
晏殊的《浣溪沙》词便是一个恰好的例子。
晏殊的一生可以算是特别顺达。
他自幼就是有名的神童,14岁中进士,在仕途上不断升迁,历任要职,53岁时官居宰相(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晏殊不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而北宋前期政局也较为平稳,于是他就成为一位典型的“太平宰相”。
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突出的建树,但在选贤任能方面很受人称道,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宋祁等名臣均曾受到他的赏识。
同时晏殊又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富于才华的词人,他的府第一度成为高雅之士汇聚的文艺沙龙。
对古代读书人来说,这样的人生经历应该说是可以感到满足了吧。
由于这种特殊的经历和温文尔雅的个性,晏殊的诗词形成一种明显的风格,就是在清淡雅致的面貌下蕴涵着富丽之气,温润圆融,雍容华贵。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文作者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6046a42cc58bd63186bd6e.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花儿谢了,想让它不谢只是枉然;燕子来了,好像还是去年的飞燕。
[出典]晏殊《浣溪沙》注:1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注释:①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纱溪》。
有平韵、仄韵两体,均为双调四十二字,后用为词牌名。
②“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已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 ③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④ 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3 、译文1: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译文2: 在去年的旧亭台上写了一曲新词,倒了一杯酒,我坐在那看着夕阳西下,突然想到夕阳西下有多少时间已过去,已回不来?看着那花在风中摇摆而落在地上,感觉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我们知道留不住最美的时光。
燕子飞回来了,可到底是不是去年的燕子呢?谁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好像。
这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时光。
我站在花园里飘着落花香味的小路上,一个人还不时地走来走去。
我知道花落还有花开的时候,可我们的生命却不会从生。
译文3: 听一曲新词,饮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看到的依然是往日的亭台楼阁。
夕阳西下,失去的时光还能回来吗?花儿谢了,令人无可奈何,春燕归来,却似去年的相识。
我只能小园香径独自徘徊。
4、晏殊(公元991-1055 年),字同叔。
他自幼聪明,七岁能文,十四岁经人举荐参加进士殿试。
晏殊是个非常诚实的人,他发现考试题目不久前做过,就请宋真宗赵恒另出题考他。
真宗很吃惊,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个难度很大的考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a78a5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c.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浣溪沙晏殊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导读】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
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幼年聪慧,七岁能文,十四岁时,以神童被召试,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
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谥元献。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
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得名。
【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①。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②。
【注释】①去年天气旧亭台:语出唐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意谓天气、亭台与去年一样。
亭台:一说为池名。
②香径:指散发着落花香味的小路。
【译诗】赋一首新词饮一杯酒我触景伤怀,眼前仍是去年的天气去年的楼台。
看夕阳已经西下不知几时再回来?眼前无可奈何的花儿已纷纷凋落,那些似曾相识的燕子又翩翩飞来。
我独自在花园小路上徘徊,徘徊。
【赏析】这首词是晏殊的名作,主要抒写作者新词对酒的优雅闲适的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光阴易逝、人生易老、富贵难久的“闲愁”,表现作者物质生活的优裕和精神生活的寂寞空虚,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达官显贵们的精神状态。
词的上片主要写持酒吟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感到光阴的流逝,不可追问,虽有富贵,犹有不足,因而深深叹息景物未变而人在变,表达一种惜春叹老之情。
下片主要抒发对春残花落、美好事物的衰亡不可抗拒的无可奈何之情。
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依恋旧巢,又引起作者对青春的分外珍惜和留恋。
叹惋的是青春一去不归,只能怀着无穷的惆怅和莫名的闲愁在园中小路上徘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花儿谢了,想让它不谢只是枉然;燕子来了,好像还是去年的飞燕。
[出典]晏殊《浣溪沙》注: 1、《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注释:①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纱溪》。
有平韵、仄韵两体,均为双调四十二字,后用为词牌名。
②“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已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③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④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3、译文1: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译文2: 在去年的旧亭台上写了一曲新词,倒了一杯酒,我坐在那看着夕阳西下,突然想到夕阳西下有多少时间已过去,已回不来?看着那花在风中摇摆而落在地上,感觉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我们知道留不住最美的时光。
燕子飞回来了,可到底是不是去年的燕子呢?谁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好像。
这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时光。
我站在花园里飘着落花香味的小路上,一个人还不时地走来走去。
我知道花落还有花开的时候,可我们的生命却不会从生。
译文3: 听一曲新词,饮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看到的依然是往日的亭台楼阁。
夕阳西下,失去的时光还能回来吗?花儿谢了,令人无可奈何,春燕归来,却似去年的相识。
我只能小园香径独自徘徊。
4、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
他自幼聪明,七岁能文,十四岁经人举荐参加进士殿试。
晏殊是个非常诚实的人,他发现考试题目不久前做过,就请宋真宗赵恒另出题考他。
真宗很吃惊,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个难度很大的考题。
结果,晏殊当堂挥笔疾书,立即成章。
真宗大喜,赐他进士出身。
晏殊中进士后,便在朝廷任职。
当时大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经常宴饮游乐,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
但晏殊办完公事,总是回家闭门读书。
真宗知道后,点名提拔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最合适的人选。
”谁知晏殊谢恩后却说:“我也是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我是有愧皇上夸奖的。
”真宗听后对晏殊更加宠爱。
宋仁宗时,晏殊官至宰相,他非常重视任用贤士,范仲淹、欧阳修、张先、宋祁、富弼、梅尧臣等名臣都得到过他的培养与提拔。
晏殊作词,非常讲究遣词造句,常为一词一句的得失煞费苦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饱含人生哲理的名句就是晏殊琢磨了好几年才偶然得到的。
当时,晏殊路过扬州大明寺,寺墙上的诗引起了他的兴趣。
晏殊发现江都县尉王琪的一首诗写得非常不错,便把他找来,两人一起到后花园散步。
当时,正是晚春时节,满地都是落花,一阵风儿吹过,花瓣随风飘舞。
晏殊随口说道:“我有一联,‘无可奈何花落去',苦思许多年也未能想出下联。
”.王琪沉吟片刻,说:“是否可以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拍手叫好,连声说:“妙,妙,太妙了!”这既是传说,当然未必可信。
后来,晏殊在花园中宴饮时,想起去年的一次歌宴,也是在这样的暮春,也是这样的楼台亭阁,这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背后,分明又感受到一种难以逆转的哀愁,一种挥之不去的寂寥。
于是,晏殊便将这两个句子引入词中,提笔写下这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淡淡的忧伤,轻轻的孤独,词人捕获了刹那间的感受,没有悲戚却有闲愁,没有离恨却有隐忧。
这些非常普通的语言,经晏殊精雕细琢,将他对美好事物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晏珠将自己的词集定名为《珠玉词》,大概有字如贯珠,阙若美玉之喻。
他的词中,有许多经过苦心刻画而又不显斧凿痕迹的名句,如“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等。
他的闺思名篇《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则被王国维引用,作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种莫名的伤感,轻轻在胸前荡漾。
花儿残落,春天消逝,片片落红飘坠在晏殊多愁的心头,扰动着词人细腻的情思。
虽然四季轮回中,美丽仍会悄然归来,唤醒我们沉睡的期待。
可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似曾相识的归燕,还是去年离巢的双燕吗?青春的流逝令人伤悲,短暂的喜悦过后是新的惆怅。
区区十四个字,竟是这样一波三折,蕴含着宇宙人生的哲理,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
读了这首词后,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首婉约词,但又超越了婉约词。
晏殊,北宋前期词坛开风气的重要人物。
他一生沉浸于舞塮歌筵、花前月下,满眼歌舞升平的盛景,生活如锦缎般柔美华丽。
他听着晨钟暮鼓,赏着春花秋月,一草一木都能激起他的无限遐想。
他的词含蓄婉丽,不染俗尘,字里行间透着君子风、富贵气。
他也有感伤,他也有悲慨,但他不是李后主,他也不是秦少游,只是将自己的哀伤,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让读者细细品味,静静思索,默默感悟。
5、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被称为“千古奇偶”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此词之所以流传千古,精华还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
这一联基本上用虚字构成。
人们都知道,用实字作成对子比较容易,而运用虚字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卓人月在《词统》中论及此联时,说“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说,所谓“律之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
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这就更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了。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底所无的细腻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
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
“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了。
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
“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
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
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
“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
“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
“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
“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青春如花不会第二次开放,但我们的心永远象春天暖巢,等待燕子栖息。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不仅仅是对仗而优美的两句诗,也是人生道途中常会遇见的风景。
我们总难免要为那些已经远去的幸福感到惆怅,却又不是彻底的失望,因为那些熟悉的美好感觉偶尔仍会回来,敲醒我们的喜悦与期待。
只是,这样的安慰中又有着另一种怅惘,即使是曾相识,却再也不是当日的情景了。
有些人低下头看见了花落去,有些人抬起头望见了燕归来,词人在香径上独步徘徊,思索的不也就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吗?你的选择会是什么呢?我,选择了那个深爱自己的人…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确很美,一种伤感,一种无奈齐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