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物流设施布局规划分析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在新的地区建设工厂。
在新建工厂之前,物流规划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以2000字左右,就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进行详细阐述。
一、物流规划1. 确定物流目标:在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中,首先需要确定物流目标。
物流目标是指企业在建设新工厂时所期望达成的物流效果,其可以包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等。
通过确定物流目标,可以为后续的物流规划提供指导。
2. 确定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是指企业在建设新工厂时所设立的供应链网络。
在确定物流网络时,需要考虑供应商、配送中心、仓库等众多因素,并且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制定合理的物流网络。
3. 确定物流流程:物流流程是指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整个物流活动的过程。
在确定物流流程时,需要考虑各环节的时间、成本和效率等因素,并且需要保证物流流程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4. 选择物流技术:在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中,物流技术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物流技术可以包括信息系统、设备设施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物流技术,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 确定物流组织:在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中,物流组织的建立是重要的一环。
物流组织包括物流部门的设立、物流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
通过建立合理的物流组织,可以提高物流的协调性和效率。
二、物流建设1. 地点选择:物流建设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地点。
地点选择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人力资源等因素,并且需要根据企业的物流需求来确定地点。
2. 建设设施:物流建设的第二步是建设设施。
设施建设包括建立配送中心、仓库等,以及购置相关设备和工具。
通过合理的设施建设,可以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
4. 人员培训:物流建设的第四步是进行人员培训。
物流人员是物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进行人员培训,可以提高物流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5. 监督管理:物流建设的最后一步是进行监督管理。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物流规划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的供应以及成品的配送等诸多环节,而物流建设则需要考虑到道路、仓库、运输工具等设施的建设和布局。
只有合理的物流规划和建设,才能有效地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物流规划在进行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
工厂所需的原材料通常是从供应商处采购,而供应商的选定需要考虑到距离、供货能力、质量、价格等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距离较远的供应商将会导致较高的运输成本和较长的供货周期,而距离较近的供应商则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供货周期。
为了使原材料采购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合作,并对供应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原材料能够按时到达工厂,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零部件的供应和生产线的布局。
零部件的供应需要根据生产计划来进行,保证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能够及时供应。
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在进行生产线布局时,需要考虑到零部件的供应路径、生产线之间的联动关系、设备的摆放位置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在成品的配送环节,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仓储和配送。
仓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仓库的容量、位置、设施等多个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
在产品配送方面,需要考虑到配送路线的选择、配送方式的确定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送达客户手中。
二、物流建设在进行新建工厂的物流建设时,需要考虑到道路、仓库、运输工具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道路建设,需要确保道路顺畅、便捷,以确保原材料和产品能够顺利地运输。
还需要考虑到停车场、装卸区、道路标识等设施的建设,以确保运输过程能够顺畅进行。
其次是仓库的建设,需要考虑到仓库的布局、设施、设备等因素。
仓库的布局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存放、产品的分拣、仓储设备的摆放等因素,以确保仓库能够高效地进行物流操作。
精益工厂布局及精益物流规划

第一部分:工厂(车间)布局设计
工位设计人机工程应用
工作区域空间 照明 温湿度 符合人体尺寸-工作台高等 物料、工具摆放等
16
第一部分:工厂(车间)布局设计
工位设计人机工程应用-物流空间
装配
批次离散流
某饮料生产线工艺布局
Material handling --
优点:
适用于设备投资额高的生产布局。 充分利用设备,减少设备投资。 可提高广义OEE。 柔性化,适合产能扩张或缩小。
缺点:
物料搬运距离大。 在制品库存高,不符精益模式。 可能产生批量报废。
Flexibility ++
Employee satisfaction +
9
第一部分:工厂(车间)布局设计
生产线常见布局类型
产品式布置:按产品生产作业顺序进行生产线布局。
混合
发酵老化
优点:
缩短物料搬运距离。
减少在制品库存,符合精益理念。
发货
包装
盖瓶
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
装瓶
单件连续流
Material
Flexibility Employee
X
1.工程部 2.接收和发运部门 3.财务部 4.原料及包装仓库 5.生产车间 6.危险品库 7.成品库
12 O3
E 1,5 X 6
5 6 7
A
1,2
4 I5
3,4
表示重要的原因
I
6
7 重要程度原因代码
A
4,7 2
1 代码 原因
3 4
1
材料供应
2
设备维护
3
技术支持
4
信息沟通
5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PPT课件

03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关系
设施规划对物流分析的影响
物流效率
设施规划决定了物流的起 点和终点,合理的设施布 局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时 间,提高物流效率。
库存管理
设施规划影响库存的存储 和管理,良好的设施布局 有助于实现库存的最小化, 降低库存成本。
物流成本
设施的规模和位置决定了 物流成本,合理的设施规 划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
挑战1
需求变化频繁。解决方案:加强与 业务部门的沟通,定期评估和调整 设施规划,以满足业务变化需求。
挑战2
场地限制。解决方案:合理利 用现有场地,优化布局设计, 提高空间利用率。
挑战3
投资成本高。解决方案:进行全 面成本预算和投资回报分析,合 理分配资源,控制建设成本。
挑战4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解决方案: 加强环保和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
数据分析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提供更精准的数 据支持,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决策准确性。
可持续发展对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影响
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物流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设施规划 需考虑环保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循环经济
设施规划需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合理的物流设计,实现废旧 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
设施规划的重要性
设施规划对于企业或组织的运营效率 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设 施规划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流 成本、提升企业形象和员工满意度。
设施规划的流程与步骤
需求分析
了解企业或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 求,分析现有设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02
场地选择与评价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场地, 评估场地的环境、地理位置、基础设 施等条件。
(仅供参考)工厂中的物流布局规划

工厂布局中的物流管理第一节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一、厂址选择所谓工厂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工厂的地理位置,使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一) 选址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厂。
第二是定址。
地区选定之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
(二)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选择地区时的影响因素有:1. 是否接近于市场这里的市场概念是广义的,也许是一般消费者,也许是配送中心,也许是作为用户的其他厂家。
接近产品目标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品的迅速。
投放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应考虑尽可能接近原材料供应地,特别是与产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更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3. 运输问题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特点,考虑应接近铁路、港口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
4. 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5. 劳动力资源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受教育状况等都不同。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区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等。
6. 基础设施条件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有五项基础设施是需要在选址时予以认真考虑的:供水;电;煤气;排水;“三废”处理。
某些企业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制造、电镀等;而另一些企业如化学加工的工艺过程则需大量的电。
对这些基础设施如不在选址时予以充分考虑,则会造成成本上升和带来不便。
7. 气候条件根据产品的特点,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候因素,如精密仪器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
8. 政策法规条件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建厂,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优惠待遇,如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某些低税率国家等。
这也是当今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条件选址时对于一些涉及政治、少数民族政策、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否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物流规划与建设。
物流规划与建设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物流设施、运输方式、仓储管理等,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尤为重要,它关乎工厂的运营效率、生产成本和客户满意度,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物流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新建工厂物流规划的步骤和内容、以及物流建设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1.提高物流效率物流规划与建设可以通过合理的物流布局和设施设置,减少货物在仓库内的搬运次数和距离,提高货物流转的速度和效率。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可以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供应链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物流规划与建设,可以降低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等,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
合理规划物流设施和设备的投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优化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物流规划和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供应链反应速度,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响应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规划建设先进的物流设施和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提高客户满意度合理的物流规划和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交货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升产品的可及性和可靠性,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1.调研分析在进行新建工厂物流规划之前,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物流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企业的规模、产能、产品特点、客户需求等基本情况,确定物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确定物流布局根据企业的生产布局、产品流程和物流链条,确定工厂内的物流设施布局,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进出仓流程、仓库布局、生产线布局、工艺流程等,合理规划货物和信息的流动路径。
3.选择运输方式根据货物的种类、重量、体积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确定运输线路和节点。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建工厂的规划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物流规划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厂的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和客户满意度。
在新建工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物流规划与建设,以确保工厂的顺利运营和持续发展。
一、物流规划物流规划包括物流网络规划、物流体系规划和物流流程规划。
在新建工厂的规划中,必须对物流环节进行全面的规划,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运输、成品的仓储和配送等环节。
需要确定工厂的物流中心,即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配送中心。
需要设计合理的物流体系,确定物流的传输方式(如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并建立相应的物流网络。
需要设计合理的物流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流程、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运输流程、成品的仓储和配送流程等。
二、物流建设物流建设包括物流设施建设、物流运输工具建设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在新建工厂的规划中,必须合理安排物流设施的建设,包括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运输设施等。
需要购置合适的物流运输工具,如货车、叉车、吊车等,以保证物流的顺畅进行。
还需要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以实现对物流作业的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物流的高效运作。
三、物流技术物流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包括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等。
在新建工厂的规划中,必须充分应用物流技术,以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ERP系统、WMS系统、TMS系统等,用于实现物流作业的信息化管理和监控;物流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仓储设备、自动化输送设备等,用于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物流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用于实现物流作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物流风险管理在新建工厂的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物流的风险管理。
物流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运输风险等。
在规划中,需要对可能出现的物流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某企业物流规划案例分析

某企业物流规划案例分析摘要:本案例分析聚焦于某企业的物流规划。
通过对该企业的背景、物流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物流设施布局、库存管理、运输配送等方面的规划与决策过程。
运用相关的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如设施选址模型、库存控制策略等,对企业的物流规划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企业背景某企业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该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并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成本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决定对其物流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和优化。
二、企业物流现状(一)物流设施布局1.工厂布局企业拥有两个生产工厂,分别位于不同的城市。
工厂内部的仓库布局较为分散,原材料仓库、半成品仓库和成品仓库分布在不同的厂区位置,导致物料搬运距离较长,效率低下。
2.配送中心在全国设有多个配送中心,但配送中心的选址缺乏系统性规划。
部分配送中心距离主要市场较远,增加了运输成本和配送时间。
(二)库存管理1.库存水平企业采用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为了避免缺货,各仓库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
这导致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同时也增加了库存管理成本,如仓储费用、库存盘点成本等。
2.库存控制策略缺乏科学的库存控制策略,没有根据产品的需求特性和供应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对于一些滞销产品,库存积压严重;而对于畅销产品,有时又会出现缺货现象。
(三)运输配送1.运输方式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对于长途运输和海外运输,运输成本较高。
在运输路线规划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运输成本和时间的优化,存在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2.配送服务配送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由于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和运输计划不完善,导致部分订单不能按时交付,影响了客户满意度。
三、企业物流规划面临的问题(一)成本控制1.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等在内的物流总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
变速箱厂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上海震威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减速器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2.设计要求:(1)厂物流分析。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分析。
(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分析。
(5)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设计,且不少于三套。
(6)评价选优,选出最佳平面布置方案。
3.设计任务:(1)设计并画出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2)设计并画出总平面布置图三张。
(3)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少于8000字。
4.进度安排:(1)基本要素分析,物流分析3天(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综合关系分析1天(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面积相关图,布置相关图2.5天(4)编写设计说明书2.5天(5)答辩1天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主管院长:目录1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工作原理及应用1ﻩ1.1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的基本情况 (1)2工厂概况 ............................................................................................................... 32.1上海震威传动机械有限公司3ﻩ2.2部门(车间)简介3ﻩ3系统布置设计(SLP) (4)3.1产品P分析 (4)3.1.1 零件图和装配图4ﻩ3.1.2零部件明细表4ﻩ3.2产量Q分析 (5)3.3工艺过程分析 ................................................................................................. 53.4辅助服务分析 (13)3.5时间分析................................................................................................... 134 物流分析 .. (14)4.1从至表14ﻩ4.2物流强度分析 .......................................................................................... 144.2.1计算物流量 (14)4.2.2划分物流强度等级14ﻩ4.2.3物流相关表 (17)5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18ﻩ5.1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决定因素18ﻩ5.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的划分 (18)5.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评价 ................................................................................. 196 作业单位综合关系分析 ................................................................................ 216.1作业单位间总和相互关系计算21ﻩ6.2作业单位综合相关表24ﻩ7 工厂平面布置 (25)7.1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25ﻩ7.2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6)7.3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27ﻩ7.4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图28ﻩ8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29参考文献............................................................................................................. 301 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工作原理及应用1.1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的基本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 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产品简介:一、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特点: ﻫ1、R系列斜齿轮减速机,结合国际技术要求制造,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ﻫ2、节省空间,可靠耐用,承受过载能力高,功率可达132KW; ﻫ3、能耗低,性能优越,减速机效率高达95%以上;ﻫ4、振动小,噪音低,节能高;5、选用优质锻钢材料,钢性铸铁箱体,齿轮表面经过高频热处理;6、经过精密加工,确保轴平行度和定位轴承要求,形成斜齿轮传动总成的减速机配置了各种类电机,组合成机电一体化,完全保证了产品使用质量特性。
厂内物流规划方案

一、物流整体运作流程五、分拣作业九、入库作业二、补货作业六、装车作业十、顺引作业三、包装转换作业七、配送作业十一、顺引配送作业四、投料作业八、收货作业十二、不良品处置厂 内 物 流 规 划 方 案主机厂物流中心生产顺序生产实际补货单补货作业包装转换指示单包装转换作业看板分货单分货作业分拣单分拣作业配送单配送作业纳入P-Lane顺引指示顺引作业上线上货架入库空箱返回不良品返回进度计算信息员出库微机员微机员进度计算信息员补货单ABCABC先发先发①②③④⑤⑥补货:以整箱为单位,从仓PC 储区(Reserve Area )将货物按计划移到包装转换区(Packaging Change Area )的作业。
①仓储区布局:仓储区按作业方式分为手搬件存放区和叉车作业区,双层托盘码放形式。
同一区域内相同厂家存放在同一区域,厂家排布顺序与包装转换区厂家排布顺序相同,同一厂家包装形式相同的相邻存放。
②制作《补货单》:依据生产计划与BOM 制作物料需求计划;将物料需求计划转换为原包装箱数,并依据补货员工作区域进行分份;导入库位、包装转换区库位等信息;依据库区布局对《补货单》进行排序。
③将《补货单》投入相应区域的单据存放盒中。
④补货员持《补货单》按其上的物料顺序及库位信息进行顺序捡取,需捡取二层物料时移动登高车进行捡取。
⑤捡取完毕后填写《物资标识卡》,根据物料捡取方向悬挂先发牌。
⑥补货员依据《补货单》中包装转换区位置将物料依次码放于托盘上(库位与包装转换区库位一致,码放时逆向码放)。
进度计算信息员包装转换指示单看板①②③④⑤⑥包装转换:为提高生产线体的工作效率、保持生产线侧整洁,将零部件原有纸包装倒换成EU 箱或专用工装的作业。
①制作《包装转换指示单》:依据生产计划与BOM 制作物料需求计划;根据作业区域的不同对物料需求进行分份;引入包装转换区库位、用箱规格、收容数、用箱数量等信息;依据库区布局对《包装转换指示单》进行排序;使用看板打印机打印相应数量的看板。
工厂整体物流策划书3篇

工厂整体物流策划书3篇篇一《工厂整体物流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工厂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整个物流流程,特制定本工厂整体物流策划书。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1. 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货物在库时间和运输时间。
2. 降低物流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3.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原则:1. 合理性原则:确保物流方案符合工厂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2. 高效性原则:追求物流运作的高效率和高速度。
3.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小化。
三、物流现状分析1. 仓库布局:现有仓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空间浪费或物流不畅的情况。
2. 运输方式:目前采用的运输方式是否最优,是否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3. 库存管理:库存水平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积压或缺货现象。
4. 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系统是否完善,能否及时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
四、物流改进措施1. 仓库布局优化重新规划仓库布局,根据货物类别和出入库频率进行分区,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2. 运输方式优化3. 库存管理优化建立科学的库存控制模型,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合理确定库存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
4. 物流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共享,提高物流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完成物流现状分析和方案设计。
时间:[具体时间段 1]2. 第二阶段:实施仓库布局优化和运输方式优化。
时间:[具体时间段 2]3. 第三阶段:推进库存管理优化和物流信息化建设。
时间:[具体时间段 3]六、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需要配备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2. 资金投入:用于仓库改造、设备购置、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
3. 时间投入:确保各个阶段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施和调整。
七、风险评估与应对1. 可能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物流效率下降的风险。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之: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

物流设施布置概述
生产物流,是生产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 生产物流的合理性与生产系统的设计有着直接的重 要关系。
生产系统中的设施布局,包括: 工厂总平面布置、 车间内部作业单位平面布置 生产线设备布置
制造系统与物流含义
制造系统,就是若干硬件的统一集合体,包括工人、生产设 备、物料搬运设备和其他辅助设施。
加权因素法评价等级及分值
等级 优 良 中
尚可 差
符号
含义
A
近于完美
E
特别好
I
达到主要效果
O
效果一般
U
效果欠佳
评价分值 4 3 2 1 0
目
录
一、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概述 二、系统布置设计 三、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四、自动化仓库布置设计特点 五、SLP在物流设施规划中的应用实例
AS/RS 总体物流模式
学习目标及要求
1、了解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范围;
2、认识物流在工业企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人、机、物 等基本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初 步具备以系统物流分析和系统布置设计为核心的规划与设计 的能力,能利用系统布置设计的SLP法,进行物流设施布置 与设计。
目
录
一、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概述 二、系统布置设计 三、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四、自动化仓库布置设计特点 五、SLP在物流设施规划中的应用实例
将TRij表按A、E、I、O、U 5个等级表示,即是作业单 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提示: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比值m:n 由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确定。 一般来讲,若物流对生产影响较大时,则比值m;n取值较大。一般m:n取值不超过1: 3 ~ 3:1 。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工厂设施规划中的物流分析与仿真研究

感谢观看
2、物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物流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 性分析涉及对工厂生产过程的详细了解,以及与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的交流;定 量分析则涉及运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工厂物流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例如运用ABC 分类法、线性规划等。
3、物流分析的应用实例:某汽车制造厂通过物流分析发现,由于零部件供 应商分布较散,导致运输成本较高,且部分零部件库存积压严重。通过优化供应 商选择、调整采购策略以及改进库存管理等方式,最终实现了降低运输成本、提 高库存周转率的目标。
3、生产制造企业设施规划的原 则
生产制造企业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设施规划应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 实现整体最优。
(2)效率原则:设施规划应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宗旨,优化生产流程,减少 生产环节,提高设备利用率。
(3)灵活性原则:设施规划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 发展战略的调整。
3、相互支持与优化。生产制造企业应在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通过设施规划来支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利用物流分析的 结果对设施规划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整体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案例分析
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车间和生产线。过去, 各车间的物料流动和生产计划由人工安排和管理,导致物流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 为了提高竞争力,该企业决定进行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的优化。
结论
物流分析和仿真研究在工厂设施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工厂设 施进行有效的物流分析,可以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运营成本;借助仿真研究,可 以在规划阶段预测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工厂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为了进一 步提高物流分析和仿真研究在工厂设施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改进策 略:
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其地位和重要性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物流行业也逐渐成长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和新兴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物流也终于2009年政府工作会议上,被列为十大振兴行业之一[1]。
在整个物流行业供应链条上,物流中心是整个供应链体系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在现代经济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其通过对货品进行在库管理、配运作业管理、信息流管理等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操作人员工作的强度,减少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货损,提高货物的周转率,从而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
同时,物流中心又是实施货品运输所必备的环节之一,因此很多新兴行业,如高技术附加值企业,跨国销售企业以及进行专业化物流服务业务的公司纷纷建立了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很多跨国公司在商品销售业务仅仅依赖很少的配送中心,由此可见物流中心是影响公司效益的关键因素,是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实体[2]。
因此,将物流中心的设备和操作区域进行合理设计,对改善物流中心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流场所设施布局的基本要求设施布置设计的原则对于不同系统的布置有着不同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于系统的主要目的。
在生产系统方面,必须以产品工作流程为主线,确保产品高效有序生产,降低设施设备投资成本。
(2)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操作。
可有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消耗。
(3)保证系统柔性。
使系统有进一步改进、发展的空间。
(4)获得完整的系统优化。
既要进行总体布局,又要进行详细布局,二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得到一个全面、合理、高效的系统。
(5)充分利用空间。
尽量因地制宜的使用整个系统的空间面积。
(6)注意人为因素。
特别是对于服务系统来说,人的效率决定了系统的效率。
布局应提供舒适、安全、舒适的环境(例如房间大小、温度、湿度和其他一些支持房间),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提高系统的效率[3]。
二、S L P法概述在理查德缪斯提出的S L P(系统布置设计)中,把产品、产能、生产工艺、协助服务部门以及生产进度等作为已知的基本要素或者初始材料来处理.(1)产品p r o d u c t。
如何进行智能工厂物流规划

在价值链运营环境下,物流已经成为智能工厂的核心要素,工厂规划和运营管理必须要具备“流动思维”和“供应链交付思维”。
“大交付、大物流、小生产”、“制造工厂物流中心化”的工厂规划和运营理念,在制造业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实践。
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智能交付体系中,生产被认为是物流过程的一个节点,是在供应链、物流过程嵌入一个符合供应链价值导向和运作要求的工厂、车间或产线。
而物流和物流管理贯通供应链始末,成为端到端协同打通的有效承载,对于工厂而言,生产只是过程,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目的。
一、智能工厂物流规划的总体逻辑智能工厂规划应以智能工厂物流规划为主线,对基建、产品、制造、信息等进行统筹和协同规划,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拉通,从而确保工厂规划满足企业运营的需求。
制造工厂物流规划包含到货、卸货、包装、存储、搬运、配送、工位使用、拣选、发运等物流节点的统筹规划,涉及生产与物流全过程的用地、建筑、面积、设施、物料及产品、人员、时间、信息等诸多要素。
基于智能工厂系统性和一体化规划的诉求,智能工厂物流规划主要包括物流、基建、产品、制造、信息五个维度。
智能工厂规划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提炼出五个维度的相关要素,并以物流为规划的主线,协同联动其他规划线路,综合考虑,系统设计,从而达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
制造工厂的使命是满足产品的快速交付,物料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流动过程中实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
在智能工厂规划过程中,五个规划维度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作,不能单独推进各自的相关事务。
比如:1.某一类物料流转载体的选取,决定了“物流维度”中流转环节的存储形式、空间面积、配送频次,以及是否需要立体库存储、自动化配送等;2.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产品维度”重视标准化、模组化的研发,每一种物料的包装是否便于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和配送,降低产品、物料、工艺的复杂度,从而对其他维度产生积极的影响;3.对于“基建维度”而言,如果这个物料流转载体需要在立体库存储,载体的长宽和存储类型(单深或者双深)决定了立体库巷道的宽度,结合物流的存量、流量和建筑消防规范,决定了立体库的建筑主体长宽高尺寸、载荷、平整度等参数。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
一、物流网络规划
首先要确定工厂所在的位置和物流分布网络,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车间、仓库和配送中心等位置。
考虑运输距离、交通流量、运输模式和仓库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物流网络。
二、物流设施建设
建设物流设施包括车辆、仓储设施、货架和物流设备等。
需要根据物流网络规划确定车辆类型、分布数量和仓库设施布局,以保证物流流程的高效性和物资的安全性。
三、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底层物流信息采集设备、中间层物流处理平台和上层物流信息应用系统。
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管理和预测,提高物流运作的可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物流组织管理
物流组织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人员的组织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建立。
需要制定合理的物流组织架构,确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建立物流监督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提高物流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度。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规划和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
需要精细管理物流成本,并制定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政策,通过创新物流方式,优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总之,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组织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等,以保证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营与服务质量。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综合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综合1.试述仓库规划目的以及合理布置的要求。
答:仓库规划目的:①空间应用最大化。
②设备应用最大化。
③休息力应用最大化。
④一切物料最容易接近。
⑤一切物料失掉最好的维护。
仓库内合理布置的要求如下:①应该依照仓库作业的顺序作出布置,便于提高作业效率。
②延长货物与人员移动距离,浪费仓库空间,也便于提高消费效率。
③应便于仓库各种设备、各种搬运和贮存设备、各种机具都能充沛发扬效率。
④充沛应用仓库的空间,提高仓库应用率。
⑤保证仓库平安,要契合防火、防水、防盗和防爆的各种要求。
2.试论DRP和MRP的关系。
答:DRP和MRP一样都是需求管理的一局部,不同的是,DRP是由顾客的需求所决议,企业无法或许很少能加以控制;而MRP是消费方案所决议的,消费方案是由企业决议和控制的。
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来思索,制造和装配之前的库存管理是由MRP停止的,而一旦制成品到了工厂的仓库,就由DRP来管理存货了。
3.试述SLP法中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剖析的详细步骤。
答:1、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的绘制:首先对用对应的物流剖析方法对实践设备间的物流量停止统计,然后依据划分的物流强度等级绘制出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2、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相关表的结构:依据阅历也就是定性剖析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亲密水平后,应用与物流相关表相似的表格方式,树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3、树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首先是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取值〕。
然后,依据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亲密水平等级的上下停止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
最后对综算计算结果经过等级划分,树立与物流相互关系表相似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4.试从系统整合方面论述物料搬运系统的原那么。
答:〔1〕指点原那么:在停止方案之前,应对效果实质彻底研讨,以便明了现有的处置方法为何在经济上和实务上有何限制,同时可树立未来的需求内容和设计目的。
〔2〕方案原那么:制定一个全体方案,应包括基本需求内容、方案的选择范围,以及对一切物料搬运和贮存活动的权宜思索。
某公司生产车间物流设施规划布局【范本模板】

某公司生产车间物流设施规划布局一:案例背景车间设施布局对整个生产系统的物流、信息流、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安全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车间布局不仅可以优化资源,节省物料搬运费用,降低设施维护及运作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以加快生产流程和流动资金周转。
有统计资料表明,在物料形成产品的总生产时间中,真正的加工时间只占10%~20%,其余时间消耗在物料运输和等待上,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企业车间设施布置进行分析并改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某制造厂主要生产桥梁式起重机和百米钢轨转向架两大类产品,有两个生产加工车间。
其中百米钢轨转向架的产量较大,该生产车间的设施布置很好的解决了生产问题。
二:案例分析1. 车间作业单位划分车间作业单位划分根据百米钢轨转向架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划分为15 个作业单位(区域) ,即:1、原材料库2、划线切割区3、车床加工区4、滚丝加工区5、涂漆区6、半成品区7、成品储存区8、数控切割区9、剪板机10、铣床加工区11、钻床加工区12、焊接作业区13、槽钢切割区14、百米座架焊接区15 和百米座架储存区。
2. 产品工艺过程图根据产品的制造工艺要求以及现场数据记录,可得其各主要组件的加工流程,百米钢轨转向架生产工艺过程图如图1 所示,图1 中“○”中的数字表示作业单位,“▽”中的数字表示存储区。
百米钢轨转向架的使用方法是:分别将百米座架和锁紧装置运输至轨梁厂,与钢轨在搬运至火车车厢时配套使用,保证钢轨的运输质量和运输安全.所以百米座架储存区15 和锁紧装置储存区7 可以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图1中的数字0 表示不存在的虚拟仓库,主要是使绘图的结构完整; 流动线上的数值为物流量,t。
图1 百米钢轨转向架生产工艺过程图3. 运用SLP法对车间设施布局进行分析和设计3。
1 物流强度等级根据对工艺过程图分析,统计存在物料搬运的各作业单位对之间的物流总量.系统布置设计( SystematicLayout Planning,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 表示,物流强度逐渐减少,并按照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各作业单位对的物流强度及等级如表1 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物流设施布局规划分析
一、设施布局规划概述
所谓设施布局,是指在选定的设施区域内,合理安排组织内部各生产作业单元和运输设施的相对位置和面积、设备的布置,使之构成一个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要求的有机整体。
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职工的工作环境、物料的运输流程以及企业的应变能力等。
企业进行设施布局,必须根据选定地址的地形地貌,对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确定其平面或者空间的位置,并根据物料的流程确定内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天行健咨询根据这个步伐,建议企业要进行设施布局,必须首先确定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成情况,以及生产单位内部采用的专业化形式。
二、设施布局规划的目标
1、产品单位成本最低
这是制造或服务系统具有高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需要在设施规划设计的每一阶段高度注意。
2、优化质量使顾客满竞
质量成本也是竞争中的关键,需要将质量和成本进行平衡,也需在设施规划设计的每一
步中高度关注。
3、有效利用人力、设备、空间和能源
这是一条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径,设施布局中有关服务设施的位置如休息室、衣帽间、餐厅、工作室等均会影响雇员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工作地布置能充分利用空间,也易于节省能源。
4、为雇员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
如果设施布置对职工服务不方便,等于管理层不关心职工群众,饮水处、停车场、职工人厂处、小卖部以及厕所必须对所有职工都方便。
保证职工的安全是设施布置人员应有的道义和法律责任。
工其和产品的质量、过道和走廊的宽窄、工作地设计等都可能影响职工的安全。
工业设施布置中的每项决策和物料搬运设计必须考虑安全因素。
但是物料搬运设备也可能是危险的,工业安全统计表明,80%的工伤发生在搬运物料时的发运和收货站,必须在每项搬运工作中为减少工伤而努力。
5、保证生产连续、产品(服务)及时可得
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将产品及时送到市场,及时提供服务,特别是对季节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圣诞书和春节,这都是4年才有一次的大好机会,错过这一季节等于错过整年。
6、其他目标
取决于管理从提出的要求,例如要求零库存,要求实施准时制生产等。
三、设施布局类型
设施布置问题不仅是新建制造或服务系统。
还有现有系统的扩建、联合、修改的问题。
根据统计资料,即使是建成的制造工厂,每2-3年就需要改变设施布置一次。
设施布置问题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类问题。
1、服务系统布置
服务系统布局主要有:餐厅中桌、椅、厨具的布粉,飞机场的人行通道,旅馆的应急设施,政府办公室和公共图书馆的布置,都是服务系统中布置设计问题很好的例子。
就物流节点中的物流园区而言,它是综合性的基础服务设施,面向全社会,其有综合运输、多式联运、干线终端等大规模处理货物和提供服务的功能,因此其设施布局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如厂商信息发布、交易大厅之类的服务系统,在系统布置时要考虑到。
2、制造系统布置
制造系统布置和服务系统的布置完全不同,例如办公室的布置要强调便于联系和减少人员来往的拥挤,以及有私人会晤的场所。
而在制造系统布置中,将技术检查以及物料搬运成本降至最低、为职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以及便于管理人员的监管则是主要的考虑。
制造系统的布置问题包括确定机器设备的位置、设置工作地及其他,要达到以下目标:使原材料、零件、工具、在制品及最终成品的运输成本最低,人员来往交通流动方便轻松;增加职工士气和纪律,将个人工伤、事故和损失降至最低。
3、仓库布置
随着物流量的日益增加,仓库布置越来越重要。
一个良好的仓库布置应在有效利用现有存储空间的同时,将存储和物料搬运的成本降至最低。
仓库设计中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仓库的高度,过道或走廊的形状和大小,装卸区位置和方位,货架的类型,物品存储和检索的自动化程度等。
来源:天行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