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降噪方案
减振降噪工程方案

减振降噪工程方案引言减振降噪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程,它的目标是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下,减少或排除噪声,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减振降噪工程的实施需要对噪声源、噪声传播路径和受体进行认真分析,并根据特定条件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
本文将从减振和降噪的角度出发,探讨减振降噪工程方案实施的关键问题。
一、噪声源分析减振降噪工程的第一步是对噪声源进行分析。
噪声源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噪声和结构噪声等。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运行和振动是机械噪声的主要来源,由于机械部件的运动而产生的摩擦、碰撞和震动会导致机械噪声。
空气噪声是由风、雨、雷电以及空气振动等引起的噪声,结构噪声是由建筑物、管道、桥梁和其他工程结构的运动振动所引起。
针对不同的噪声源,需要采取相应的减振和降噪措施。
二、减振措施1. 机械噪声的减振机械噪声的减振措施主要包括降低机械设备的振动传播、减小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改变机械设备的结构或工况等。
对于机械设备的振动传播,可以通过安装减振器、使用吸振垫、改变机械设备的位置等方式来减轻振动传播,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
减小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可以通过润滑、减少机械零部件的运动摩擦面、减小传动链的张紧力等方法来实现。
改变机械设备的结构或工况需要对机械设备的设计进行优化或改造,以减小机械噪声的产生。
2. 空气噪声的减振空气噪声的减振措施主要包括声音吸收和隔声、改变声源的位置或方向、加装隔音屏障等。
声音吸收和隔声是通过在声音传播路径上加装吸音材料或隔音墙、板等结构来吸收或反射声波,从而达到降低空气噪声的目的。
改变声源的位置或方向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物的朝向、布置新的隔音设施或几何造型来减小声源产生的噪声传播。
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和受体之间设置隔音屏障,阻碍声波传播,达到减振的效果。
3. 结构噪声的减振结构噪声的减振措施主要包括减小结构振动、改变结构的设计和工艺等。
减小结构振动可以通过加装隔离器、增加结构强度和刚度、采用减振支座等方式来实现。
设备减振降噪的几个措施

设备减振降噪的几个措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噪音,不仅对设备本身有损害,还会给周围环境和人员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采取一些减振降噪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设备减振降噪的措施。
1. 设备减振措施设备减振是指通过改变设备本身结构或增加减振装置等方式来减少设备振动的措施。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设备减振措施:1.1 增加减振装置对于振动较大的设备,可以在设备的底部或其他适当位置安装减振装置,如橡胶减振垫或弹簧减振垫。
这些减振装置可以吸收设备振动的能量,从而减少振动传递。
1.2 设备结构改进在设备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设备的结构来减少振动。
例如,增加设备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少共振频率的发生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采用阻尼材料或结构来降低设备的振动。
1.3 减少不平衡质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振动往往是比较明显的。
因此,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不平衡质量的限度,如使用高精度加工设备和精确的装配工艺等,以减少不平衡质量对设备振动的影响。
2. 设备降噪措施除了减少设备振动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设备产生的噪音。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设备降噪措施:2.1 声音隔离采取措施将设备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以减少噪音的传播与扩散。
例如,在设备周围加装声音隔离罩或使用隔音材料包覆设备,以阻挡噪音的扩散。
2.2 声波吸收通过在设备周围设置吸音材料,如吸音海绵或吸音板等,来吸收噪音的能量。
这样可以降低噪音的强度和传播距离。
2.3 声波消除采用声波消除技术,对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反向干扰,以达到消除噪音的效果。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噪音频率较单一的设备。
2.4 噪音控制技术借助噪音控制技术,对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主动控制。
例如,通过调节设备的工作参数、改变运行状态或改进工艺等手段来降低噪音的产生。
结语设备减振降噪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几个常见的设备减振降噪的措施,包括增加减振装置、设备结构改进、减少不平衡质量等减振措施,以及声音隔离、声波吸收、声波消除和噪音控制技术等降噪措施。
设备减振和减噪措施

布置水泵房、空调 机房的有利位置
地下室设备房不紧邻商业、卡厅、 影院等运营功能的房间
地下室设备房远离住宅或有静音、 办公等有静音要求的房间
裙房屋面的设备,尽量远离 对噪声敏感的住宅塔楼
布置水泵房、空调 机房的不利选址
住宅或办公室等静音要求高 的下面一层正对应位置
天棚吸音
• 露天设备降噪:
• 一般采用隔音屏的方式,情况严重时可采用隔音罩但必须处理好设备散热进风等关
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0厚苯板隔音 屏
内;消防水系统因是灭火时才使用,可以不考虑流速而重点考虑水流量的问题。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对生活给水和空调水流速的要求:
公称直径(mm) 水流速度(m/s)
15~20 ≤1.0
生活给水流速要求 25~40 ≤1.2
50~70 ≤1.5
≥80 ≤1.8
公称直径(mm) 水流速度(m/s)
行噪声从来未投述;
A区下层为中餐店
B区下层为UME
空调水泵位置
B区空调水系统减振措 施:管道和水泵全部增 加阻尼金属减震器,运 行时夜间测试放映厅内 噪声基本达到35db, UME认可
A区空调水泵直接 用厂家配送的橡胶 减震垫,无投诉, 就没有整改
• 裙房屋面安装的风机和空调模块机的运行噪声, 在周围环境安静时会引起较强烈投述,但周围 环境嘈杂时基本无投述。
主要内容
• 振动源和噪声源 • 噪声控制国家标准 • 重庆公司已建工程中几个典型的设备振动和噪声案例 • 减振降噪的方式
振动源和噪声源
• 振动和噪声的关联度较高,对水泵等设备来说,常常是 振动和噪声同时产生。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二)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绿色、高效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然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与应用势在必行。
二、工作原理1.减振技术:通过研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产生机制,开发出具有优异阻尼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的减振材料。
利用这些材料对轨道进行改造,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2.降噪技术: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源,通过声学原理,设计出具有优异隔音效果的降噪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隔音板、隔音墙等,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产生机制、影响范围和程度。
2.技术研究:开展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室测试,确定技术方案。
3.材料与设备研发: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的结果,研发出适合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减振和降噪材料及设备。
4.现场试验:选择典型站点进行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现场试验,验证技术的实际效果。
5.全面推广:根据试验结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减振和降噪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轨道、桥梁、隧道等结构。
同时,也可应用于其他交通领域,如高速公路、机场等。
五、创新要点1.材料创新: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减振和降噪材料,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技术集成:将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全面治理。
3.智能化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减振和降噪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了应用效果和维护效率。
六、预期效果1.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减振和降噪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列车运行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了生活质量。
2.提升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有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
降噪减噪整改措施方案

降噪减噪整改措施方案降噪减噪整改措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噪音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针对现有的噪音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降低噪音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以下是针对不同方面提出的降噪减噪整改措施方案。
一、交通噪音交通噪音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噪音污染来源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噪声减低能力,例如采用噪声屏障、路面降噪材料等技术手段;2. 控制交通流量,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减少交通拥堵情况,进而降低交通噪音;3. 鼓励和支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人车辆数量,降低交通噪音的产生;4. 加强对交通工具和发动机的噪声排放标准管理,推广低噪声车辆和电动车辆的使用。
二、建筑施工噪音建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造成很大的困扰。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噪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时间,限制施工噪音在夜间和居民休息时间的产生;2. 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减少噪音产生的机会,如采用静音设备、减振技术等;3. 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噪声控制标准,减少噪音污染;4. 鼓励施工单位与周边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施工噪音引起的纠纷。
三、工业噪音工业噪音是城市噪音污染的另一大来源。
为了减少工业噪音的产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更加严格的工业噪声排放标准,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和噪声遥测监测;2. 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噪音产生的机会;3. 对工业企业设置噪声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距离;4.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噪声整治工作,对违规企业采取处罚措施,提高整改的意识和主动性。
四、社会噪音社会噪音是一种人为产生的噪音,如广播、音乐、广告等。
减少社会噪音对居民的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规范娱乐场所、商业场所的音量控制,并加强对场所的监督检查;2. 加强对广播、音乐、广告等相关噪音的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保护公共环境的安静和整洁;3. 提倡文明礼貌,宣传居民文明减噪的意识,减少社会噪音对家庭的影响。
空调机组减振降噪设计方案及实例

空调机组减振降噪设计方案及实例空调机组噪声治理技术和空调机组隔音降噪要点,苏州塞莱斯减振器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噪声治理和隔音降噪,空调机组的噪声主要由以下3个方面组成:1,空调机组空传噪声:机组设备、电机及风机形成风扇旋转噪音、机械噪声、电磁噪音、气流运动形成的气旋涡流噪音在机房内墙壁多次反射,造成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再次叠加致使声能量增加的混响噪音。
而目前的隔墙多为轻质墙体,隔音效果较差,空传噪声透过墙体对相临区域都造成了噪声污染。
2,空调机组进出风噪声:由于空调机组必须要引进新风进行循环,因为空气动力性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所以空调机组或机房的进出风口会造成透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空调机组振动:通常空调机组在最初安装时没有考虑减震处理或是没有根据机组设备的重量、振频和振幅来进行专业隔振设计和选型,所以当机组设备作业时,设备振动通过各管道及配件与设备主体结构框架沿着与之相连的所有钢性构件形成结构传声,这种噪声具有低频、传播远、衰减小的特点。
并且通过楼房结构传播,对楼上,楼下及相临区域都造成了噪声污染。
空调机组噪声治理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一、机房隔音二、进出风消音三、空调机组及冷却水循环水泵及管道系统减震减震处理对于空调机组降噪很重要,必须要根据机组设备的重量、振频和振幅来进行专业隔振设计和选型。
空调机组噪声及震动综合治理方案,要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和要求如:设备安装位置,声源类型,噪声级和频率,环境环保要求,通风散热要求,降噪目标等,来进行针对性的技术设计。
最好在设备选型、安装之前就要考虑噪声控制问题。
这样,可以降低噪声治理的经济成本,施工方便,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噪声和震动治理效果。
空调机组减振降噪实例某海洋石油平台中央空调系统采用CJKR-100船用组装式空调装置,是以氟利昂R-404A为制冷工质的制冷设备。
该装置用于石油平台的空气调节,作为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
空气的过滤、冷却处理在装置内进行,处理后的空气经风管送往生活楼各舱室内,调节舱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和清洁度。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优点,然而,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旨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与转型。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振动控制:通过优化车辆动力学性能,采用先进的振动抑制技术,例如主动控制振动(ACV)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振动信号,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主动调整,从而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
2.噪声控制:针对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采用声学设计、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相结合的方法。
在轨道、车辆和建筑物等关键部位进行声学包装,如吸声、隔声、减振等措施,同时利用先进的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如自适应噪声消除(ANC)系统,实现对噪声的有效抑制。
3.智能化监控:通过建立全面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对轨道、车辆、站场等关键部位的振动和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减振、降噪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明确减振、降噪的目标和需求。
2.技术研究:开展振动控制、噪声控制和智能化监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制定技术方案。
3.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结果,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
4.试验验证: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方案试验验证,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
5.方案实施:根据试验验证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然后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进行全面实施。
6.效果评估:在方案实施后,对减振、降噪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和应用,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工程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按照《“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贯彻落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及部门分工》的工作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目标通过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基本掌握全市重点噪声源污染现状,逐步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有效落实各部门污染防治责任,稳步提高噪声治理水平,有力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共同缔造“宁静”。
到2025年,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力争达到85%o二、完善声环境管理,夯实噪声污染防治基础(一)科学调整声环境功能区1 .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区划调整工作。
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上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2025年12月底前组织启动调整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2 .开展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2024年启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研究工作,依据《噪声法》并结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布局等,推动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1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其他负有制定相关规划职责的所有部门、各区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配合)(二)细化声环境管理措施3 .发布噪声污染防治信息。
定期发布全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2025年起,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编制年度市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向市生态环境局提交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报告。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职责分工配合)4 .开展噪声应用试点工作。
以香洲区为重点,鼓励各区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噪声地图应用试点研究,探索综合服务型噪声智慧平台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空调设备层减振降噪工程方案
一、单位名称:*******
二、工程描述:
1、设备层VRV及全新风空调的摆放状况: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原老楼和新楼三层的空中连廊,在其顶部进行设计和处理后使其成为了空中设备层。
连廊的长度为21M,宽度为6.9M,在此范围内靠近老楼一侧的约三分之一部分拟摆放VRV空调4台及新风机1台。
空调机组的机械减震基础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减振基础为g=20mm厚的丁腈耐油橡胶隔振垫,通用尺寸为170X170mm。
该该隔震垫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但它更加适用于冲床、锻床等直接冲击型机械的高频隔振,对于空调机组的低频特点它的隔振效果不太理想。
另一种减震的形式为近年来比较普遍使用的阻尼弹簧减振器的减振形式:该减振器充分利用了钢质弹簧的柔性支撑原理,经过精确的计算可将低频振动的物体正好悬浮在预压与极限之间,让该物体产生所讲的阻尼效应。
它对降低固体传声的空调机组的振动噪声更为有效,因为它真正的让空调机组合理的避开了与基础之间的直接接触,消除了振动物体本身固有的共振振幅激振现象。
3、该空调设备层降噪形式的选择:
目前对于空调机组的降噪方式主要也是有两种形式,一是隔音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对于1000Hz的中频区域降噪效果比较有效,而且对空调设备的风量吸收和交换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不足之处是对于低频区域的降噪效果不太有效。
另一种形式是全封闭的降噪室,它的主要特点是降噪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从63Hz---8000Hz之间所有频带的噪声。
但它也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施工复杂造价昂贵,其次是因为封闭自然会影响到设备的风量交换,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充分保证空调设备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需要增加一些辅助的通风设备,这对日后的日常维护也会带来很多麻烦。
该空调设备层上拟选用的新风机和VRV的空调外机,产品样本上的噪声数据都是在60dB左右,但这都是它们在500---1000Hz中频区间的单台数值,它们实际的8倍噪声频谱为:8000Hz时40dB,而在63Hz的低频频带时一般都在75dB 至78dB之间(而且只是单台机组运行),28台叠加之后的噪声应该高于80分贝以上。
综合考虑之后,认为还是隔音屏的降噪形式比较可行一些,暂且按照这一形式草拟此方案。
4、该项目噪声源污染状况及主要噪声源基本特性:
①总计16台VRV室外机和11台新风室外机及1台屋顶机安装在两幢大楼的架空连廊上及屋顶上,其运行时所产生的主要噪声源为电机电磁噪声、机械噪声、排风噪声,噪声特性是以中频和低频为主,传播距离较远。
②机组运行时的振动通过作为支承结构传递给空中连廊、原老楼和新楼的直接迎面墙体以及新老楼的建筑结构;机组运行时的振动通过楼板结构所产生的共振振幅激振力,足以引起楼板的二次微振动,形成很强的固体传声,沿建筑结构传递、扩散和蔓延,致使两幢大楼的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该项目具体的减振降噪控制措施:
根据设计目标和基本情况,本着有效、经济、合理和可靠的原则,提出如下具体的减震降噪控制措施:
1、为了有效的控制机组运行时的振动通过作为支承结构传递给楼板、墙体等建筑结构;采用两级隔振措施,把机组运行振动的传递率控制在2%以内,同时尽可能减小单位激励力,避免和减少支承结构二次微振动的发生。
每台机组配
置低频率阻尼弹簧隔振器。
2、为减少VRV室外机组和新风室外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两幢大楼与机组同一水平处的环境影响,在机组的东、西两侧安装隔声屏障,高度为2.5M,为了保证VRV机组正常运行时的通风、散热,北面和南面只能局部安装隔声屏障,屏障高度一样,宽度为四角与东西隔音屏圆弧连接各2M。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尽量使东西两面的三楼和四楼办公室减少噪声。
考虑到隔音屏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架空高度并且处于两栋楼的夹道之间,迎风面积大支撑强度高,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时需要对支撑架的型钢和消音材料以及镀锌板的规格加以控制:
1、隔音屏的立柱必须选用100mm以上的H型钢,间隔距离限制为2M。
2、隔音板必须选用规格为g = 0.75mm以上的2000 X 1000mm的优质国标镀锌板。
3、隔音屏的内置板材必须根据声学原理冲压成型,能够防雨防锈和消音,外置板材能够防雨防锈和隔声,中间填充料必须是高絨量的优质消音棉。
隔音屏总体厚度不得低于80mm。
另:阻尼弹簧隔振器因为是成品订购,所以选择生产厂家必须是业内比较成熟的厂家,如上海静源、青浦超净或环美等同类知名品牌。
四、施工周期:
本方案的实施,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安装,场外准备约需15个工作日,现场施工约需20个工作日,调整测试、清理退场1个工作日。
五、质保期:
安装结束后18个月或者验收合格使用后一年,以先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