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19---化学平衡常数(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19---化学平衡常数(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1.温度为T1时,将气体X和气X (g) + Y(g)2Z(g),一段时t /min 2n(Y)/mo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0 ~ 4 min的平均速率B.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C.其他条件不变,9 min后再次达到平衡时X的浓度减小D.其他条件不变,降温到2.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应:2A(g)+B(g) 2C(g) ∆种说法: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②达到平衡状态时,升高温度2s ③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达到平衡状态时,增加A 物质⑤当各物质浓度满足()A c c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② 3.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242C H (g)+H O(g)O 关系[起始242(C H ):(H 1n n A.Y 对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分数B.X 、Y 、Z 对应的反应速率C.X 、Y 、Z对应的平衡常数数的平均速率为0.3mol·L -1•s -1温度,则该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同时化学平衡常数70% 物质的量,A 和B 转化率都提高()()2B C c ==时,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②③D.③④原料,可由乙烯水合法生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25C H OH(g)。

如图为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O)1: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量分数为19速率:(X)(Y)(Z)v v v >>常数数值:X Y Z K K K <<衡常数K 也减小程式如温度(T )、压强(p )的D.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均可提4.已知气相直接水合法制取乙积为3L 的密闭容器中,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两点平衡常数:b>aB.压强大小顺序:123>>P P P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起始投5.已知:()332CH COCH l 0℃和20℃下反应,测得其转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Ⅱ表示20℃时的转化反B.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物的平C.在a 点时,曲线Ⅰ和Ⅱ表示反D.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6.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22N g S l 4H O g ++ A.当()()22H H O v v =时,达到平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D.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7.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A.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进行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转化反应 物的平衡转化率表示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相等 顺序为:d>b>c脱硫的反应 ()()()224H g 2NO g SO g ++0H ∆< 。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D 、蒸气压下降)2、血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溶液中将会引起皱缩现象?( A 、15g ·L -1 NaCl 溶液)3、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分子量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则测得的分子量(B 、偏高)4、人的血浆在-0.56℃凝固,则37℃血浆的渗透浓度为(已知Kf =1.86)(B 、301mmol.L -1)5、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 ,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的浓度为(D 、0.301mol ·L -1)6、质量浓度为50.0g ·L -1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B 、278m mol ·L -17、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B 、c os 相同8、下列溶液中,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D 、0.015 mol/LBaCl 2)。

9、有三份溶液:a 、0.1mol ·L -1 C 6H 12O 6;b 、0.1 mol ·L -1 NaCl ; c 、0.1mol ·L -1 CaCl 2。

在相同温度下,三份溶液蒸汽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 、a>b>c10、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D 、渗透压力法11、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C 、0.1 mol ·L -1C 6H 12O 6)12、下列各物质均配成0.10mol/L 的溶液,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 、Al (NO 3)3,MgCl 2,KNO 3 )13、医药上关于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概念正确的是(C 、蒸气压范围在719.4—820kPa 的溶液称等渗液如0.9%生理盐水)。

14、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根据ΔT f ≈K f m 判断测得的ΔT f 值比不含杂质时为(B 、小)。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b 、c 点均为平衡点,a 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 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 3的体积分数越高D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H>0,测得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123()2n H /mol0.060.10.1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s)+H 2O(g)CO(g)+H 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 (g ),在2000℃时,K =6.2×10-4。

无机化学答案

无机化学答案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6-1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2(g) = 2SO3(g)(2)NH4HCO3(s) = NH3(g) + CO2(g) + H2O(g)(3)CaCO3(s) = CO2(g) + CaO(s)(4)Ag2O = 2Ag(s) + 1/2 O2(g)(5)CO2(g) = CO2(aq)(6)Cl2(g) + H2O(l) = H+(aq) + Cl-(aq) + HClO(aq)(7)HCN(aq) = H+(aq) + CN-(aq)(8)Ag2CrO4(s) = 2Ag+(aq) + CrO42-(aq)(9)BaSO4(s) + CO32-(aq) = BaCO3(s) + SO42-(aq)(10)Fe2+(aq) + 1/2 O2(g) + 2H+(aq) = Fe3+(aq) + H2O(l)6-2已知反应ICl(g) = 1/2 I2(g) + 1/2 Cl2(g) 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Kθ=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ICl(g) = I2(g) + Cl2(g)(2)1/2 I2(g) + 1/2 Cl2(g) = ICl(g)6-3 下列反应的Kp 和Kc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4H2(g) + Fe3O4(s) = 3Fe(s) + 4H2O(g)(2)N2(g) + 3H2(g) = 2NH3(g)(3)N2O4(g) = 2NO2(g)6-4实验测得合成氨反应在500℃的平衡浓度分别为:[H2]=L ,[N2]=L ,[NH3]=L ,求标准平衡常数K θ、浓度平衡常数Kc以及分别用Pa 为气体的压力单位和用bar为气体的压力单位的平衡常数Kp。

6-5已知HCN = H+ + CN- K1θ= ×10-10NH3 + H2O = NH4+ + OH- K2θ= ×10-5H2O = H+ + OH-K3θ= ×10-14求反应NH3 + HCN = NH4+ + CN-的平衡常数Kθ。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6章酸碱平衡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6章酸碱平衡

第6章 酸碱平衡6.1以下哪些物种是酸碱质子理论的酸、哪些是碱,哪些具有酸碱两性?SO 42-、S 2-、H 2PO 4-、NH 3、HSO 4-、[Al(H 2O)2OH]2+、CO 32-、NH 4+、H 2S 、H 2O 、OH -、H 3O +、HS -、HPO 42-、SO 42-解:酸:NH 4+、H 2S 、H 3O +碱:SO 42-、S 2-、CO 32-、OH -酸碱两性:H 2PO 4-、NH 3、HSO 4-、[Al(HO)2OH]2+、H 2O 、HS -、HPO 42-6.2 为什么pH = 7 并不总是表明水溶液是中性的?解:只有在常温下,K w =1.0×10-14时,pH = 7表明 [OH -]=[H +],而K w 是温度的函数 (注:在非常温下测量pH 的电子仪器具有自动校准pH 至常温值的功能)。

6.3 本章表示电解质及其电离产物的浓度有两种,一种如 c (HAc)、c (NH 4+ )。

另一种如 [HAc] 、[NH 4+ ]等,它们的意义有何不同?什么情况下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可以用诸如以c (HAc) 、 c (NH 4+ )等代替诸如 [HAc] 、[NH 4+ ] 等?有的书上没有诸如 c (HAc) 、c (NH 4+ )这样的浓度符号,遇到浓度时一律用诸如 [HAc] 、[NH 4+ ] 等来表示,这样做有可能出现什么混乱?解:用 [ ] 表示的浓度是达到平衡状态下的浓度,简称平衡浓度,未达到平衡的浓度不能用 [ ]表示,c (HAc) 、c (NH 4+ )等通常称为分析浓度,是对溶液的浓度进行测定或计算确定的浓度,例如对于醋酸溶液,c (HAc)=[HAc]+[ Ac -]。

只有当[HAc] >>[ Ac -],c (HAc)≈[HAc],计算有效数字允许时,才能不会造成混乱,例如缓冲溶液计算pH 。

6.4 苯甲酸(可用弱酸的通式HA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22 )的酸常数K a =6.4×10-5 试求:( 1 ) 中和1.22 g 苯甲酸需用0.4 mol ·dm -3 的NaOH 溶液多少毫升?( 2 ) 求其共轭碱的碱常数K b 。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2Br2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1-4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1-5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1-6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

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1-7有A,B,C,D四种元素。

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

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

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

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

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

(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

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2-1键可由-、-p和p-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构建而成,试讨论LiH(气态分子)、HCl、Cl2分子里的键分别属于哪一种?2-2NF3和NH3的偶极矩相差很大,试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分析原因。

2-3一氧化碳分子与酮的羰基(>C=O)相比,键能较小,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得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得X与Y气体,达到新得平衡后Z得浓度为原来得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得大小关系就是( )A.K1<K2ﻩB.K1=K2ﻩC.K1〉K2D。

无法确定2.在300 mL得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得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得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上述生成Ni(CO)4(g)得反应为放热反应B。

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得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得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得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

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得平衡常数K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得含量越高得到得混合气体中SO3得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得转化率最高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得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得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得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得物质得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1 2 3A。

6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练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6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练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譟 譟
H

H2 S
2+
H 2 O K = 1/ K w
譟 譟
K = 1/ K ( H 2 S)

(2) (3)
ZnS ( s) + 2 H
[4]

, 则
Zn
+ H 2 S K sp a ( ZnS)
K sp a ( ZnS) =
譟 spa
出 ,K 的确定和使用确实避开了 K ( H 2 S ) 。 M yers 还指出 , K sp a ( M S ) > 10 时 ,M S( s)在酸中是可溶的 ,K spa 在金属硫化物的分离中也是适用的 。

2 s1
5畅 1 × 10 液平衡系统 , 因此 c( M g (3) 平衡时 cB / c
譟 2+
K ( M g ( O H )2 ) = [ c( M g
- 12 2
2+
= { s1 }{2 s1 } s1 = 1畅 1 × 10
)/ c ][ c( O H )/ c ]
譟 - 譟 - 4 2+

mol· L
-1
, c( O H ) = 2 s1 = 2畅 2 × 10
- 2+
mol· L
- 1
Mg
{ s2 }
- 12
( aq) + 2 O H ( aq)

0畅 010 + 2{ s2 }
- 8
{ s2 }(0畅 010 + 2{ s2 }) = 5畅 1 × 10
, s2 = 5畅 1 × 10
2 -1 -
(2) M g( O H )2 饱和溶液即为 M g( O H )2 ( s) 与 M g ) = s1 = 1畅 1 × 10

第四版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四版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Z=33)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 3d104s1(f)[Ar]4s24p3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

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 )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

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 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2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1 2 3()n H/mol0.060.10.1 2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 (s )+H 2O (g )CO(g )+H 2(g )的平衡常数(K )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g),在2000℃时,K =6。

无机化学第六章 练习答案

无机化学第六章 练习答案

第六章 练习 一、选择题1. 从含有0.10 mol·L -1 Ag +的溶液中除去90%的Ag +,平衡时[24CrO -]等于( D )。

[K sp (Ag 2CrO 4)=2×10-12](A)2×10-12 (B)2×10-l1 (C)2×10-10 (D)2×10-82. 已知K sp :AgCl(1× 10-10),Ag 2CrO 4 (9 × l0-12),Ag 2C 2O 4 (3×l0-11)和AgBr(5×10-13)。

在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 +浓度最大的是( C )。

(A)AgCl (B) Ag 2CrO 4 (C) Ag 2C 2O 4 (D) AgBr3. 下列有关分步沉淀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溶度积小者一定先沉淀出来 (B) 沉淀时所需沉淀试剂小者先沉淀出来 (C) 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 (D) 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4.在下列试剂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

(A) 0.10 mol·L -1 HAc (B) 0.10mol·L -1Sr(NO 3)3 (C) 纯水 (D) 1.0mol·L -1 Na 2CO 35. 欲使CaCO 3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D )。

(A) 加入1.0 mol·L -1 Na 2CO 3 (B) 加入1.0 mol·L -1NaOH (C) 加入0.10mol·L -1CaCl 2 (D) 降低溶液的pH6. 向饱和AgCl 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AgCl 的溶解度增大 (B) AgCl 的溶解度,均不变 (C) AgCl 的增大 (D)AgCl 的溶解度,增大7. 欲使,转化为必使( D )。

(A) (B)(C) (D)二、填空题3SrCO sp K θspK θspK θ()12238.310SP Ag CO K θ-=⨯()12224 5.310SP Ag C O K θ-=⨯()()22_2430.64c C O c CO -<()()22_2431.6c C O c CO ->()()22_2431.6c C O c CO -<()()22_2430.64c C O c CO ->1. 某难溶强电解质M 2A ,在纯水中它的溶解度S =__________。

无机化学试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第一章气体填空题:1、某广场上空有一气球,假定气压在一日内基本不变,早晨气温15℃时,气球体积为25.0L;中午气温为30℃,则其体积为 26.3 L;若下午的气温为25℃,气球体积为 25.9 L。

2、某真空集气瓶的质量为134.567g。

将一温度为31℃,压力为98.0 kPa的气体充入其中,然后再称其质量为137.456g,则该气体的质量m= 2.889g。

如果集气瓶中装满31℃的水,其总质量为1067.9g(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0.997g·mL-1),集气瓶的容积为0.936 L;该气体的密度ρ= 3.09 g.·L-1,摩尔质量M=79.6g·moI-1。

3、恒定温度下,将1.0L 204kPa的氮气与2.0L 303kPa的氧气充入容积为3.0L的真空容器中,则p(N2)= 68 kPa; p(O2)= 202 kPa; 容器内的总压力p=270 kPa。

4、在温度T时,在容积为c L的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和氩气。

容器内压力为a kPa,若p(N2)=b kPa, 则p(Ar)= a-b kPa; N2和Ar的分体积分别为 bc/aL和 (a-b)c/a L; n(N2)= bc/RT mol,n(Ar)= (a-b)c/RT mol。

5、在相同温度、压力、体积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试比较:n1 = n2, m1> m2; Ēk,1= Ēk,2; v1< v2; ρ1>ρ2。

若体积增大,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则ρ1, ρ2都不变。

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量的H2,O2,N2与He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组分是………………………………………………………………( B )(A)N2 (B)O2(C)H2(D)He2、某温度下,一容器中含有2.0mol O2,3.0mol N2及1.0mol Ar。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2012.9)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2012.9)
6.00×10-2
2.43
1.47
1.85
0.75
1.27
0.376
6.08×10-2
5.93×10-2 平均值 6.0×10-2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aA + bB 平衡时:
gG + hH
K 称为经验平衡常数或实验平衡常数。
上述的结果可表述为:在一定温度下, 可逆反应达到 平衡时, 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连乘积与反应物浓度 系数次幂的连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当(g+h)-(a+b)≠0时,实验平衡常数的量刚不等于1, 或者说它有单位。 K 的单位是: (mol· -3)(g+h)-(a+b) dm
二. 化学平衡及其特点
1、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个热力学概念,是指系统 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既没有向正向进行的自发 性,又没有向逆向进行的自发性时的一种状 态。 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浓度或者分压都不再随时间延长而改变。 由此可知,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 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如果:反应(3) = 反应(1) + 反应(2)
则:K3 K1 K2
q
q
q
如果:反应(4) = 反应(1) - 反应(2)
则:K4 K1 / K2
q
q
q
例:
2NO (g) + O2 (g) 2NO2 (g) 2NO2 (1) K1Ө N2O4 (2) K2Ө
(1)+(2)=(3)
2NO (g) +O2(g) K3Ө=K1Ө K2Ө N2O4 (g) (3)
平衡常数的获得除了由热力学计算 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实验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 —— 由实验得到的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含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含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含解析化学平衡常数精选习题含解析1 1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实验平衡常数表达式。

(1) 2SO 2 (s) + O 2 (g) = 2 SO 3 (s)(2) Ag 2 O(s) = 2Ag(s) + 1/2O 2 (g)(3) CO 2 (g) = CO 2 (aq)(4) Cl 2 (g) + H 2 O ( l ) = H+ (aq) + Cl - (aq) + HClO(aq)(5) Ag 2 CrO 4 (s) = 2 Ag+(ap)+CrO 2-4 (aq)(6) 2NH 3 (g) = N 2 (g) + 3H 2 (g)(7) Fe2+ (aq) + 1/2O2 (g) + 2H+ (aq) = Fe 3+ (aq) + H2 O(l)2 2已知下列反应平衡常数:p O p p SO pp SO pK/ ) ( / ) (/ ) (__p O p p SO pp SO pK p/ ) ( / ) (/ ) (__ 2 / 12/ ) (p O p K 2 / 12 )(O p K p CO pc CO cK/ ) (/ )(22p CO pc CO cK P/ ) (/ ) (22p Cl pc H c c Cl c c HlO cK/ ) (/ ) ( / ) ( / ) (2) () ( ) ( ) (2Cl pH c Cl c HlO cKc CrO c c Ag c K / ) ( / ) (242 ) ( ) (242p p N pK 2332 2) () ( ) (NH pH p N pK P2 / __/ ) ( / ) ( / ) (/ ) (p O p c H c c Fe cc Fe cK 2 / 1223) ( ) ( ) () (O p H c Fe cFe cK CH 2 (g) + S(s)H 2 S(g)S(s) + O 2 (g)SO 2 (g)问反应H 2 (g) + SO 2 (g)O 2 (g) + H 2 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无机化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EMF
E
MF
0.0592 2
lg
[Fe3 ]2 [I [Fe 2 ]2
]2
0.535
0.770
0.0592 2
lg
(10 4 )2 (10 4 )2 12
0.239 (V )
(2)正极:Cu2+(0.1 mol/L) + 2e == Cu 负极:Zn2+(0.1 mol/L) + 2e == Zn
负极:Zn2+(0.0001 mol/L) + 2e == Zn
电池总反应:
Fe2+(0.01 mol/L) + Zn == Fe + Zn2+(0.0001 mol/L)
EMF
E
M
F
0.0592 2
lg
[Zn 2 ] [Fe2 ]
0.4402
0.762
0.0592 2
lg
0.0001 0.01
50题:设Ag++e==Ag为正极;AgBr+e==Ag+Br-为负 极;则电池总反应:Ag++Br-==AgBr
lg K nEM F 1 (0.7996 0.07137 ) 12.30
0.0592
0.0592
∴ K平=2.01×1012 Ksp=1/K平=4.98×10-13
同理:设Ag++e==Ag为正极;AgI+e==Ag+I-为负极; 则电池总反应:Ag++I-==AgI
0.0592
0.0592
x= -1.015(V)
EθMF= -0.257+1.015 = 0.758(V) 由于形成Zn(NH3)42+配离子,导致负极的电极电 势减小,所以电池电动势增加。

化学平衡习题及解答

化学平衡习题及解答

第六章化学平衡习题及解答(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 习题及解答1.反应CO(g)+H 2O(g)CO 2(g)+H 2(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p K =2150K/,当CO ,H 2O ,H 2,CO 2的起初组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和,总压为时,问在什么温度以下(或以上)反应才能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解 设反应体系的总量为1000g ,已知M(CO)=28g·mol -1, M(H 2O)=18g·mol -1,M(H 2)=2g·mol -1,M(CO 2)=44g·mol -1, 则 n(CO)=(300/28)mol=n(H 2O)=(300/18)mol=n(H 2)=(200/2)mol=100mol n(CO 2)=(200/44)mol= Σn=++100+mol= mol x(CO)= mol= x(H 2O)= mol=x(H 2)=100mol/ mol= x(CO 2)= mol=222(CO )(H )0.03450.7850 2.6408(CO)(H O)0.08120.1263x x x Q x x ⨯===⨯因为本题ΣνB =0,所以p K =K x ,要使反应向生成产物方向进行,须 Q x < K x ,即2150K/>,解得2150K815.1K 2.216lg 2.6408T <=+,即在温度以下反应才能向生成产物方向进行。

2. PCl 5的分解作用为 PCl 5(g)PCl 3(g)+Cl 2(g)在、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m -3,试计算(1) PCl 5(g)的离解度。

(2)该反应的p K 和r m G ∆。

解 (1) PCl 5(g)PCl 3(g)+Cl 2(g) 设α为解离度,开始 n 0 0平衡 n(1-α) n α n α 平衡时物质的总量为n(1+α)平衡体系中pV= n(1+α)RT ,从反应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分子数虽然增加了,但总质量没有变(即质量守恒),故555PCl PCl PCl M W M W n 混==又W Vρ=混所以 8.01)523)(314.8)(695.2(102.2081013251113135=-⋅⋅⋅⋅⨯⨯=-=-----K K mol J m kg mol kg Pa RT pM PCl ρα (2)以1mol PCl 5为基准3252111PC Cl p PCl p p p K p p p αααα⎛⎫⎪⋅+⎝⎭==-⋅⎛⎫ ⎪+⎝⎭当p = p, α= 时1.778p K =11ln (8.314)(523)ln1.778r m p G RT K J mol K K --∆=-=-⋅⋅1502.2-⋅-=mol kJ 。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其平衡常数为K譟sp①,M yers借用了R畅M畅Smith[4]的相关数据。

如果再写出下列两个离子平衡方程式:H++O H-H2O K譟=1/K譟w(2)H++H S-H2S K譟=1/K譟a1(H2S)(3)将反应式(1),(2),(3)相加得到ZnS(s)在酸中的溶解反应式:ZnS(s)+2H+Zn2++H2S K譟spa(ZnS)如果取p K譟a1(H2S)=7.02[4],则K譟spa(ZnS)=K譟spK譟w K譟a1(H2S)≈1021K譟sp(65)式(65)表明M S(s)型硫化物的K譟spa是K譟sp的1021倍。

从上述推导过程可以看出,K譟spa的确定和使用确实避开了K譟a2(H2S)。

M yers还指出,K譟spa(M S)>10-2时,M S(s)在酸中是可溶的,K譟spa在金属硫化物的分离中也是适用的。

主要参考文献 [1]Myers R J.The New Low Value for the Second Dissociation Constant for H2S.J Chem Educ,1986,63:687. [2]Yagil G.The Effect of Ionic Hydration on Equilibria and Rate in Concentrated Elec唱trolyte solutions.Ⅲ.The H-Scale in Concentrated Hydroxide Solution.J Phys Chem,1967,71:1034. [3]Meyer B.Second Dissociation Constant of Hydrogen Sulfide.Inorg Chem,1983,22:2345. [4]Smith R M.Critical Stability Constants Vol4.Inorg Complexes.New York:Plenum,1976.三、习题解析 1(63)畅放射化学技术在确定溶度积常数中是很有用的。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1)2SO2(g) + O 2(g) = 2SO 3(g)(2)NH4HCO3(s) = NH 3(g) + CO 2(g) + H 2O(g)(3)CaCO3(s) = CO 2(g) + CaO(s)(4)Ag 2O = 2Ag(s) + 1/2 O 2(g)(5)CO2(g) = CO 2(aq)(6)Cl 2(g) + H 2O(l) = H +(aq) + Cl -(aq) + HClO(aq)(7)HCN(aq) = H +(aq) + CN - (aq)(8)Ag 2CrO4(s) = 2Ag +(aq) + CrO 42- (aq)(9)BaSO4(s) + CO 32-(aq) = BaCO 3(s) + SO 42-(aq)2+ + 3+(10)Fe 2+(aq) + 1/2 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 2(g) + 1/2 Cl 2(g) 在 25℃ 时的平衡常数为 K θ = 2.2 ×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ICl(g) = I 2(g) + Cl 2(g)(2)1/2 I 2(g) + 1/2 Cl 2(g) = ICl(g)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4H 2(g) + Fe 3O4(s) = 3Fe(s) + 4H 2O(g)(2)N 2(g) + 3H 2(g) = 2NH 3(g)(3) N 2O 4(g) = 2NO 2(g)6-6: 反应 CO (g ) + H 2O (g ) = CO 2 + H 2(g ) 在 749K 时的平衡常数 K θ=2.6 。

设 (1)反应起始时 CO 和 H 2O 的浓度都为 1mol/L (没有生产物,下同);(2)起 始时 CO 和 H 2O 的摩尔比为 1比3,求 CO 的平衡转化率。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

6-2平衡常数
已转化了某反应物的量
反应前该反应物的量
3.转化率 a= 为平衡转化率)
×100%(工业上为实际转化率本书
6-2平衡常数
K与转化率a的关系 1.化学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某反应 物在给定条件下,平衡时具有最大转化率。平衡转 化率即指定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2.两者都可表示反应的程度,但K抽象、a具体,
求在 1073 K (800°C)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6-2平衡常数
解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 H = 6×(–241.82 ) + 4×90.25 – 4×(-46.11 ) – 0 = – 905.48 kJ· -1 mol S = 6×188.72 + 4×210.65 – 4×192.3 – 5×205.03 = 180.57 J· -1· -1 mol K G = H – T S = – 905.48 – 1073 ×180.57 ×10-3
Kp
[ p NH 3 ]2 [ pH 2 ]3 [ p N 2 ]
1.56 10 15 ( Pa 2 )
K

[ p NH 3 / p ]2 [ pH 2 / p ] [ p N 2 / p ]
3
1.56 10
5
标准平衡常数无量纲,数值上与经验平衡常数 往往不同。
内容:如果某反应可以由几个反应相加(减)得
到,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几个反应平衡
常数之积(商)。
证明:反应(3)=反应(1)+反应(2)
6-2平衡常数
rG3 rG1 rG2
RT ln K RT ln K RT ln K
3 1 2 3 1 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 2(g) = 2SO 3(g)
(2)NH4HCO3(s) = NH 3(g) + CO 2(g) + H 2O(g)
(3)CaCO3(s) = CO 2(g) + CaO(s)
(4)Ag 2O = 2Ag(s) + 1/2 O 2(g)
(5)CO2(g) = CO 2(aq)
(6)Cl 2(g) + H 2O(l) = H +(aq) + Cl -(aq) + HClO(aq)
(7)HCN(aq) = H +(aq) + CN - (aq)
(8)Ag 2CrO4(s) = 2Ag +(aq) + CrO 42- (aq)
(9)BaSO4(s) + CO 32-(aq) = BaCO 3(s) + SO 42-(aq)
2+ + 3+
(10)Fe 2+(aq) + 1/2 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
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 2(g) + 1/2 Cl 2(g) 在 25℃ 时的平衡常数为 K θ = 2.2 ×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ICl(g) = I 2(g) + Cl 2(g)
(2)1/2 I 2(g) + 1/2 Cl 2(g) = ICl(g)
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4H 2(g) + Fe 3O4(s) = 3Fe(s) + 4H 2O(g)
(2)N 2(g) + 3H 2(g) = 2NH 3(g)
(3) N 2O 4(g) = 2NO 2(g)
6-6: 反应 CO (g ) + H 2O (g ) = CO 2 + H 2(g ) 在 749K 时的平衡常数 K θ=2.6 。

设 (1)反应起始时 CO 和 H 2O 的浓度都为 1mol/L (没有生产物,下同);(2)起 始时 CO 和 H 2O 的摩尔比为 1比3,求 CO 的平衡转化率。

用计算结果来说明勒 夏特列原理。

6-7: 将 SO 3 固体置于一反应器内,加热使 SO 3 气化并令其分解,测得温度为 900K ,总压为 p θ时 ,气体混合物得密度为 ρ=0.925g/dm 3
,求 SO 3 的(平 衡)解离度 α 。

6-5: 实验测得合成氨反应在 [N 2]=0.75mol/L ,[NH 3]=0.261mol/L 以
及分别用 Pa 为气体的压力单位和用 6-
5 已知 HCN = H + + CN - NH 3 + H 2O =
NH 4+ + OH -
+- H 2O = H + + OH - 500 ℃
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H 2]=1.15mol/L , 求标准平衡常数 K θ、浓度平衡常数 Kc bar 为气体的压力单位的平衡常数 Kp 。

求反应 NH 3 + HCN = NH 4+ + CN
1θ = 4.9 ×10-10 2θ
= 1.8 ×10-5 3θ = 1.0 ×10-14 的平
衡常数 K θ。

6-8: 已知反应 N 2O 4(g) = 2NO 2(g) 在 308K 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K θ
为 0.32 。

求反 应系统的总压为 p θ和 2p θ,N 2O 4 的解离度及其比。

用计算结果来说明勒夏特列 原理。

6-9: 为使 Ag 2O 在常温下分解,真空泵需将氧的分压降至多大?
6-10: 求 10 -5Pa 的高真空中分解 CuO 的最低温度。

6-12: 对比 NH 4HCO 3 在总压为 p θ 与各组分气体分压均为 p θ
时分解温度的差
别。

哪一种情况符合试管内该物质分解的实际情况?
6-12: 在 693K 和 723K 下氧化汞分解为汞蒸气和氧的平衡总压分 5.16*10 和
1.08*10 5 Pa ,求在该温度区域内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和标准摩尔熵变。

6-13: 查阅热力学函数表估算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在
400℃ 、600℃ 和 800℃ 下的平衡常数。

由 400℃ 至 600℃ 和由 600℃ 至 800℃ 都是 200 ℃ 的温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变化是否相同?若不同,又如何解释其差异?
6-14: 雷雨导致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为 NO 是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主要反应之一。

经热力学计算得知,在 2033K 和 3000K 下该反应达平衡时系统中 NO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0.8% 和 4.5% ,试问(1)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计算
2033K 时的平衡常数。

6-15: 下面各种改变对反应 2SO2(g) + O 2(g) = 2SO 3(g) (△ rH mθ =198kJ/mol ) 中的SO3 的平衡分压有何影响?
A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倍。

B保持体积而增加反应的温度。

C加多氧量。

D保持反应容器的体积而加入氩气。

6-16: 下面的反应在一个 1L 的容器里,在 298K 下达成平衡:
C( 石墨) + O 2(g) = CO 2(g) △rH mθ =-393kJ/mol
以下各种措施对氧气的平衡分压有何影响? A增加石墨的量。

B 增加 CO2 气体的量。

C增加氧气的量。

D降低反应的温度。

E加入催化剂。

6-17 : PCl 5(g)分解成 PCl 3(g) 和 Cl 2(g) 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以下各种措施对于五氧化磷的解离有何影响?
A压缩气体混合物。

B增加气体混合物的体积。

C降低温度。

D保持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向气体混合物添加氩气。

6-18: 在 200℃ 下的体积为 V 的容器里,下面的吸热反应达成平衡态:NH 4HS(g) = NH 3(g) + H 2S(g) 通过以下各种措施,反应再达到平衡时, NH3 的分压跟原来的分压相比,有何变化? A增加氨气。

B增加硫化氢气体。

C增加 NH4HS固体。

D增加温度。

E. 加入氩气以增加体系的总压。

F. 把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加到 2V。

6-19: 已知氯气在饱和食盐水里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里的溶解度。

试从平衡移动
的原理加以解释。

6-20: 实验测得氯气溶于水后约有三分之一的 CL2 发生歧化转化为盐酸和次氯酸,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93K 下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0.09 mol ·L-1。

6-21: 自然界里氮的固定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在闪电的作用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
成 NO ,然后 NO 和氧气继续反应生成 NO2 ,后者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热力学研究证明,在通常条件下氮气和氧气的反应的转化率要低于闪电条件下的转化率(在催化剂存在下,克服动力学的障碍,氮气和氧气在常温下也能反应的话) 。

问:氮气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闪电造成的气体体积膨胀对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
6-22: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放出的燃烧尾气中的 NO 会通过下列反应破坏其中保护我们免受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线辐射伤害的臭氧 :
NO(g) + O 3(g) = NO 2(g) + O 2(g)
a.如果已知 298K 和 100kPa 下 NO、NO2和 O3 的生成自由能分别为 +86.7 、
+51.8 、+163.6kJ ·mol-1,求上面的反应的 Kp 和 Kc 。

b.假定反应在 298 K 下发生前,高层大气里的 NO、O3和 O2 的浓度分别为2× -9 -1 -9
-1 -3 -1
10-9 mol·L-1,1×10-9mol·L-1,,2×10-3 mol· L-1,NO2的浓度为零,试计算 O3的平衡浓度。

c.计算达到平衡时 O3 被 NO 破坏的百分数。

附注:实际上上述反应的速度不很大,反应并不易达到平衡转化率。

6-23 : 通过热力学的研究求得反应:
CO(g) + 1/2 O 2(g) = CO 2(g)
在 1600℃ 下的 Kc 约为 1×104。

经测定汽车的尾气里的 CO 和 CO2 气体的浓度分别为 4.0 ×10-5 mol·L-1和 4.0 ×10-4 mol·L-1。

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增加一个1600℃的补燃器,并使其中的氧气的浓度始终保持 4.0 ×10-4 mol·L-1,求 CO 的平衡浓度和补燃转化率。

6-24 : 在 23 题的系统里,同时发生反应:
SO 2(g) + 1/2 O 2(g) = SO 3(g) Kc=20
经测定,汽车的尾气原有 SO2 气体的浓度为 2.0 ×10-4 mol·L-1,问 SO3 的平衡浓度。

6-25: 汽车的尾气里有 NO 气体,他是汽车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的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N 2(g) + O 2(g) = 2NO(g) Kc=0.10(2000 ℃时 ) 在一个 2L 的容器里进行实验,起始时,氮气和氧气的浓度分别为 0.81 mol· L-1,求达到平衡时 NO 气体的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