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明写石潭 ,一个 怎
石岸 ; “ 如鸣佩环 ”写出 了水 击 石声 的清越 , “ 影布石 上”衬 托 出了水 的清澈 ; “ 神寒骨 ”不 凄 仅写石 的冰凉 ,还含 蓄地表现 出
作者 的悲凉心情………
样 的冬天 ?能不能用一个 词来概 括 ,还要 能简述理 由 ,而且后 面 发表见解 的同学不 能重复前面 同
二 . 键旬切入 关
进 行 提 问 :使 命 的起 因是 什 么
( 国 以五 百里 地 易安 陵 ,实则 秦
余 映潮 老师 在教 学 (J 潭 记》 (、 /石 时 ,布置学生 同学们从标题 中任 选 一个 字 ,说说 课文是如何 突出
表 现这个字 的 ,自选 内容 , 自由 品析。这一教 学设 计 ,给学 生深
从课 文标题设计 主问题可 以调动
() 拟 副标 题 。如 《 滨 4 海 仲 夏 夜》,我 们 可 以 用 “ 个 一
的夏夜 ”的形 式给课 文加一 个 副标题 。学生会依据 此标题读
… …
矛 盾 重 重 、 自身粗 鲁蛮 横 等 弱
点 ) 三 个 问题 涉 及 了 主 要 矛 盾 的
这些语 句包括 :
() 集 中 表 达 文 章 主 要 内 1 容 主要思想 的概括语 。如 《 与朱
生 把握课文 的某些联 结点 ,诸 如
课文 中有一些非 常重要 的句 子 ,这 些 句 子 负 载 着 重 要 的信 息 ,在教学 中如果 紧扣这些 句子 设计 主问题 ,将会 起到牵 一发而 动全 身的作用。
吞 并 安陵) ?不 辱 使命 的过 程 怎 样 ( 受任 于先王不敢 易 ;天下 缟 素就 在此 时 ;秦 王色 挠) ?再结
关键 词 :语 文教学 主 问题 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1. 引言1.1 导言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合适的“主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主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主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2. 正文2.1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阅读是学习的入口,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接触到各种文字,了解各种知识。
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词汇,提高语感,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通过阅读不同的文本,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语文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发展、情感体验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的必备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善于思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字数: 285】2.2 “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目 前 的 中学 语 文 阅读 教 学设 计 环 节 为 : 、 趣 导 一 激
入 , 、 读 课 文 , 、 体 感 知 , 、 作 探 究 , 、 点 二 朗 三 整 四 合 五 美
味 . 话也一般比较有感染力 , 交谈 、 言 、 述 、 说 对 发 复 演 讲 、 辩 、 持 、 商 等 多方 面 语 文 能 力 的形 成 和 优 化 论 主 协
都 有一 定 的 作 用 。 综 上所 述 .朗 读 不仅 仅 只 是 活 跃 课 堂 和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 不仅 仅 是课 堂 教学 中 的 点缀 和 穿 插 , 也 更
重 要 的 是它 让 学 生 充 分地 利 用学 习时 间 。得 到 充 分 的 语 言和 技 能 训 练 。 以 我 们说 , 感 培 养 有 着 丰 富 的 内 所 语
师 。 两 百 多 篇 ‘ 文 ’ 以 说 是 我 真 正 的启 蒙 先 生 。 这 古 可 我
后来写了 2 0本散 文 .跟 这 个 启 蒙 先 生 很 有 关 系 ” 不 。 过 .今 天提 倡 的诵 读 训练 与 古 代 私 塾 所 采 用 的 诵 读 训 练有所不同。 洪镇 涛 先 生 说 :我们 今 天提 倡 诵 读 , “ 不但 是 为 了让 学 生 在 理 解 的基 础 上 记 背 适 量 的 文 言 文 , 而 且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诵读加深 对文章或作 品的理解 , 把 握 文 言文 的一 般特 点和 规 律 ,提 高 文 言 文 的 阅读 能 力 . 此 我们 提倡 的 诵 读 , 采 用 普 通 话 的语 音 , 出 因 要 读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备课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主问题”设计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主问题”呢?它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主问题”的定义我们需要明确“主问题”的定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通常指的是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篇课文时,教师针对文本内容、意义、结构等方面提出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人物性格、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和启发的重要工具。
“主问题”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主问题”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工具。
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到文本内容中,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意义。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主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思辨和推理的问题,引导他们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和证据,进行推理和总结。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巧妙设计“主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一些新颖的、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到愉悦和乐趣。
由此可见,“主问题”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进行“主问题”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设计出的问题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主问题”设计的原则:1. 问题要贴近文本设计的问题应该贴近文本内容,与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相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加深对文本的把握。
2.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
在某些作 品中, 人物性格 特点 的赏 析必不 可少 。但 是若单刀直入设 问, 未免过 于生硬 , 且对 于学生来说 , 也 不易找到从 所述 事件 中把 握人 物性格 这一 突破 口。我 在教《 我 的母 亲 》 时, 就设 计 了这样 一个 主 问题 : 你认 为 胡适母 亲的教子 方法 好不 好?请 联 系 自己的 生活 实际 畅所欲言 。一 石激起 千层 浪 , 学 生 的看法 莫衷 一是 , 讨
果 良好 。
5 . 从 关 键 词 句 入 手
文章题 目往往包 含着不 少信息 , 而且它可 以说是文
字 中视 觉 冲击 最 大 、 吸引力 最强 的, 从 开 端 人 手 应 该 会
让学生的思维 活动 保持 在较好 的层 面上 。如 : 对《 济南 的冬天》 一文的教学 , 在学生充分预 习后 , 我提 出 了主 问 题: 济南的冬天有怎样 的特点 ?作者 从哪几个 角度具 体
1 . 从 文章 的题 目入 手
读 书应结合 自己的阅历和现 实感受与 书相融相 通 , 认真体会后作 出更深 层次 的探求 。适 当运用这 样 的读 书方式 , 可引导学生将书本 知识 内化 为 自身感 悟 。此种
情况下 , 主问题设计 的切入点就 巧妙地 扣住 了学 生的情 感点 、 兴趣点 , 学生 自主研读活动于是得 以高效的开展 。 如在一次省级公 开课 上 , 一 位教 师执教 沈复 的《 童 趣》 一文 ,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 兴趣为切 人点 , 根据七 年级
写 出济南冬 天暖 和安适 的特 点?作者 对济 南 的冬 天 抱 着什么感情 ?你 是从 哪些 词句 可 以看 出来 ?学生 就 此 深入 阅读课文 , 通过个人 自学和小组 讨论后一 一得 到解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论文: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论文: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所谓“主问题”是和阅读课堂教学中随意发问、简单追问和惯性碎问相对的一种问题形式,是指根据文本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那种高屋建瓴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种“一击空谷,八方皆应”的问题,那种“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问题,并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主问题,这不仅能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文阅读课中的主问题设计要着眼于能够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问题的设置都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下面就从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从情感的聚焦点切入,设置主问题。
语文课本教材中,很多不同文体的文章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思想。
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和文笔构思美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领悟的是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更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优秀的叙事抒情散文往往用最动人的故事感动人,用最真诚的情感感染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浓浓的情愫里使学生体会生活的喜怒哀乐,思索人生的哲理境界。
小说是生活的影子,更是思想的宝库。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到古今中外不同社会时代的缩影,挖掘到成千上万的思想珍宝。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以把重点放在情景交融的体会上面。
设计的问题如下:1、济南其实并不美,但作者笔下的济南却是一个令人神往、令人难忘的好地方,究竟是为什么呢?2、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请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3、这些美丽的景色能体现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设计更易让学生进入文本,走进作者,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感情,领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境界。
语文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形象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选取一篇适合本年级学生的课文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阅读,发现问题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深入分析,总结归纳1.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讨论结果,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五)拓展延伸,提升素养1.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纲举目张设计语文课堂“主问题”
泉 水 声 音 的 多 样 性 。学 生 提 出 这 样 写 作 不 仅 新 颖 独 特 , 而 且 能 更 好 地 展 现 泉 水 的 特 点 , 更 具 有 形 象 性 。 在 教 授 一 些 题 目 较 有 特 色 的 文 章 时 , 教 师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题 目 的 特 点 设 置 主 问 题 , 让 学 生 围 绕 主 问 题 展 开 思 考 , 了 解 文 章 的 中 心 , 尝 试 分 析 文 章 的 结 构 。 二 、 品 咂 句 子 , 以 点 连 线 一 篇 文 章 是 由 若 干 句 子 组 成 的 , 这 些 句 子 有 的 起 到 了 点 明 主 题 的 作 用 , 有 的 起 到 了 延 展 说 明 的 作 用 , 也 有 的 起 到 了 承 上 启 下 的 作 用 。 在 教 学 中 若 能 让 学 生 尝 试 抓 住 文 章 中 的 主 要 句 子 进 行 提 问 ,则 也 能 找 到 阅 读 文 章 的 突 破 口 , 能 令 学 生 的 学 习 产 生 更 好 的 效 果 。 《 捕 蛇 者 说 》 是 一 篇 耐 人 寻 味 的 文 章 , 教 师 在 教 授 这 篇 课 文 时 , 可 以 让 学 生 抓 住 文 章 中 的 中 心 句 进 行 分 析 , 探 究 文 章 如 何 通 过 层 层 深 入 的 分 析 阐 明 自 己 的 观 点 。教 师 可 以 让 学 生 尝 试 品 味 句 子 : “孰 知 赋 敛 之 毒 有 甚 是 蛇 者 乎 ” , 然 后 分 析 作 者 为 何 认 为 赋 敛 之 毒 比 毒 蛇 之 毒 还 要 厉 害 , 作 者 在 文 章 中 如 何 巧 妙 地 论 述 , 证 明 了 自 己 的 观 点 。学 生 从 中 心 句 子 入 手 , 细 细 品 味 文 章 , 然 后 又 找 到 了 上 文 中 介 绍 蛇 毒 的 句 子 , 并 找 到 了 作 者 论 述 蛇 毒 不 如 赋 敛 之 毒 的 句 子 , 将 这 些 句 子 连 成 线 , 便 对 整 篇 文 章 的 论 述 有 了 更 为 充 分 的 理 解 。 有 学 生 在 分 析 后 尝 试 回 答 教 师 提 出 的 主 问 题 , 认 为 这 篇 文 章 将 “ 蛇 ”作 为 文 章 的 主 要 线 索 , 一 步 步 深 入 地 展 开 文 字 分 析 , 先 讲 述 了 该 地 区 产 蛇 的 基 本 情 况 , 然 后 又 讲 到 了 募 蛇 、 捕 蛇 , 论 说 了 捕 蛇 的 危 险 性 , 但 是 在 这 样 危 险 的 情 况 下 , 捕 蛇 者 还 是 会 去 冒 险 , 因 此 证 明 了 赋 敛 的 残 酷 性 。这 样 便 用 蛇 毒 起 到 了 衬 托 的 作 用 , 为 蛇 毒 与 赋 毒 的 比 较 埋 下 了 伏 笔 。
主问题和分问题的设计方案
阅读教学做到纲举目张——主问题和分问题的设计方案.王前保一、认识“主问题”和分问题的教学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首先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散的、短暂的浅层的问答式提问而言的。
它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具有指向语文学科的向心力。
这种作用是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型阅读教学、问答式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分问题是为解决主问题,将其分成几个步骤进行。
分问题是围绕主问题而逐步深入地解决主问题。
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纲与目的关系。
因此我们教学就要做到抓纲举目,纲举目张。
二、设计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多种角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对于不同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入手。
1、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
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
例如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接着通过几问来提示学生:1、如何“智”用天时;2、如何“智”用地利;3、如何“智”用矛盾;4如何“智”用计谋。
老师通过提示几个分问题,,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
2、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方面入手。
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可以设计这个主问题: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那几次变化?为快速理解,老师可以将其主问题分为:1、于勒在家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什么样?2、于勒到美洲发财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什么样?3,于勒变成穷水手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什么样?老师将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灵活地分解成几个分问题,就可以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
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重要途径有:第一,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疑点,让学生自己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去 解答问题。第二,教师通过对课文内容和教 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进行教 学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让学 生在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学习的 课题,以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 究性、探索性学习。 本次讲座重点谈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 “主问题”创新设计。
(3)自由生成。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 以居高临下的条分缕析“讲深讲透”为已任,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主问题”学 习体现了一种“尊重学生”创新的教学关系, 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文 学习中的求知感、创造感、成功感。
三、设计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多种角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对于不同 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入手: 1、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 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 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例如在《智取生辰纲》教学 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 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通过阅读圈点 文章,真正走进文本,把晁盖、吴用等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智用计谋等很好地探究出来。 这种提纲挈领的“主问题”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 显现了重要作用。
当前,某些典型课堂模式的流程及羁绊
◆“问题教学”的课堂模式:
☆自读课文,生成问题(独立阅读,小组交流) ☆提出问题,分析价值(各组板书,师生研讨) ☆围绕问题,深入探究(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解答问题,整合提炼(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拓展延伸,情感体验(阅读交流,共享成果) (教学现场的课堂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 ◆问题教学的功能: 突出学生主体 呈现教学开放 提高学习效度 促成教学对话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主问题设计
[] u at I, t e R. . 19 ) niv s n 7 br, . L &Se  ̄, J (9 5. n et t mb A me
a p o c o c e t i .I . .S t T W ad, n A. p r a h t r ai t n S M vy mi h, B. r a d R.
vn . co a setto fh i iest , ig Do trl sraino teOhoUnv ri UMI co Di y r— Mi
fr No 0 0 3 】2 0 . om[ . 4 7 6 ,02 3
本研究将运用顿悟问题解决的源事件激活实验范型, 对顿
悟 问题 的解决 是否 与个 体认 知方式 有 关 的假设 进行 检验 , 以进
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种种 目标, 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部, 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如此 方能改变 目前对文本语言浅尝辄止、
浮 光掠影式 的阅读 弊端 。 以为对 每一篇课 文或每 一节课 作一个 精当 的主 问题 设计是 可 以起 到以一驭 十、 我 提挈 全篇 的作 用 的。 阅读教 学 中的“ 问题” 是相对于课 堂教学 中这些过 多、 主 , 过细 、 浅、 过 过滥 的提 问而言 的 , 是指在 课文 阅读 教学 中“ 起主导 作用 , 能 能在整 体参与性 上
感熏陶 , 获得思想 启迪 。而要达 到这一 目标 教学中主 问题的 设计是否 恰当起着 至关 重要的作 用 。 关键 词 中图分类号 : 6 3 G 2. 2 文献标 识码 : A
阅读 教学在 中小学语 文教学 中 占有举 足轻重 的地位 , 其课 时比重是 比较大 的。 是 因为 , 这 中小学 教学仍 然是 以基础知 识的积累 , 基本
主问题设计让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
() 视 角的广 度上 有所 不 同。 3 主 问题的视角是面 向整篇文章 的,具 有 “ 牵一发动全身”的特点 , “ 从课 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 引发思 考 、讨论 、理解 、品味 、探 究 、欣赏的重要提 问或问题” 。而平 常问题 的角度是为完成一个局部 的问 题 或者是一个小方面 问题 而设 计的 。
础, 才会出现应有的效果。反之 , 如 果不按照教学 目标,那么就会出现南
过种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从不
垒 15 01 0 6 10
阅 读 指 津
辕北 辙 的偏 颇 ,产 生 事与 愿 违 的结
果 ,主问题设 计无从 谈起 。
2应该从 “ . 大局 ”出发
主问题设 计的方法:
题 ,他 的特点是 能突破 陈规 ,更灵 活 ,更有弹性 , 更赋予挑战性,可 以 说主问题是实现教学 目 标的重要途径 和有效抓手 , 将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
积极 的意义和影响 。 主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 . 对教学 目 标的准确把握
人深 逐步 进入 文本 ,然后 教 师 “ 带
标偏离方向 , 么课堂教学一定是低 那 效 ,无效甚 至是负效 的。但是在现实 的教学过程 中 , 普遍存在的这样一个
文本的讨论 中来 ,也可以实现整篇课
块比较明确。缺点是 :现在的学生越 来越追求新奇,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 产生疲惫感 ,削弱语文学 习的冲动和 热情 , 而渐渐丧失对语文 的兴趣。 从
领”学生走 出文本 ,学生的思维被教 师紧紧牵 制着 ,缺少文本之 间的彼此
学生不明 白或者不放心 , 便从 良心上 去 提醒或 者 “ 照顾 ”某些 问题 ,这
样 的教 学的线 条较 为停滞 ,较 为生
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区, 是一个死 亡之地 , 为什 么却仍 叫做仙 湖?” 作者 为什 么要介 绍 “ 消逝前 的罗布泊 ?” 围绕着这两个
问 题 , 生 深 入 到 课 文 内部 , 到 学 看
例如 , 八年级上册 《 背影》 朱 (
自清 )一文 的行文线 索是父 亲 的 背影 。教学中 , 教师可 以依据这一
事 件 可 以 看 出 ? 问题 提 出后 , 生 学 探 究 和 阅 读 的兴 趣 一 下 子 就 被 调 动 了起 来 , 们 各 抒 己见 : 的 认 他 有
学生从 相对更 高 的层 次理解 文章
的 内 涵 , 同 时 还 可 以 让 学 生 从 中 学 习和 借 鉴 行 文 的方 法 和 技 巧 。
善 良的例 子 , 同时 , 找 出 了不 少 能 说 明 作 者 对 老 王 很 关 心 和 照 顾 的 也
例子 。 教师再问 :既然作者 对老 王已经很好了 , 了他那么多帮助 , “ 给 为 什么还要感到愧怍呢? 学生在这个问题 的驱使下 , ” 继续对文章进行深 入的解 读 , 终于读 出了隐藏在字里行 间的深层 次内涵 : 老王非常真诚 地给作者杨绛送鸡蛋和香油 , 而作者却坚持要 付钱——这实 际上 是对
设 置 主 问 题 进 行 教 学 ,既 可 以让
又如 , 在八年级下册《 罗布泊 ,
消逝的仙湖 》吴 刚 ) 教学 中 , ( 的 教 师 在 学 生 预 习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问 题 : 罗 布 泊 ,是 一 个 生 命 的禁 “
问题 , 要求学 生分析 和思考 : 我 ” “ 的母 亲是 个什 么样 的人 ,从 哪些
线 索 首 先 提 出 下 列 问 题 : 文 中 写 “ 了几 次 背 影 ? 分 别 是 在 什 么 情 况 下 的背 影 ? ” 生 带 着 这 样 的 问题 学 分 析 课 文 ,很 容 易 就 可 以从 文 章 中 归 纳 出 “ 忘 背 影 一 刻 划 背 难 影 一 再 现 背 影 ” 的叙 述 线 索 。然 后 , 师再 问 : 你 认 为 , 几 次 对 教 “ 这
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语文课堂中主问题的设计
≯
0 ,
、 、
l一 一 l、 。
。。
。■ 一
发 而动 全 身
文课 堂 中主问题 的设计
严 久它
“ 问 ” 顾 名 思 义是 “ 提 , 提 问 题 ” 。或 教 师 提 出 ,
或 学 生 提 , 往 教 师 提 问居 多 。 提 问 的 目的是 为 了 往 “
满堂问, 实质上仍为满堂灌: 随意即兴的追问。有 的教师为了追求 师生对话 ,
课 堂 上 抓 住 一 个 学 生 , 停 地 追 问 , 视 该 生 的解 答 不 无
( ) 中哪几个关键词牵动着情节发展, 3文 表现了人物性
格 。这 里 的 目标 涉及 文言 文 的 知 识 ( 通 文 句 )能 力 疏 、
这 个 主 问题 , 际 上 指 向 了 明确 的教 学 内 容 : 文 描 实 散
接…个 , 生不假思 索 , 木偶般机 械回答。在教师 学 如 高明 的引导下 , 云流水般地 完成 了教 学任务 。有 行
研 究 ‘ ’ 艺术 很 有 必 要 问题 本 身 要 有 启发 性 , 问 的 要
激 起 学 生思 维 的 火 花 。 ”
龙、 余映潮等提 , 它是在传统课堂提问研究基础上的
创 新 。主问题 的核心意 义是“ 用精 、 、 、 的提问激 活 少 实 活
课堂 、 创新课堂”笔者认为它有深层次的教学价值。 ,
题 ; 造 性 问 题 ; 价 性 问 题 。 国 内 的语 文 教 师很 多 创 评 只 停 留 在 事 实 性 问 题 。 如 问作 者 I J 人 、 名 叫什 IL 原 么 、如 此记 忆 性 提 问 充斥 课 堂 , 不但 没 有 激 发 学生 思 考 , 而 削 弱 了学 生 原 有 的 思 考力 。这 种 表 面 热 闹 的 反
现代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以散文《秋天的怀念》为例
疑解疑、合 作 交 流 等 过 程 中 进 行 文 本 深 度 阅 读,切实成 为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的 主 体,才 能 达 到 高 效 阅 读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
《秋天的 怀 念 》文 章 中 主 要 是 表 达 对 母 亲 的深切怀念,所以 教 师 应 当 先 引 导 学 生 初 步 解 读文本,在 此 基 础 上 设 计 主 问 题,引 导 学 生 更 好地进行思考交 流。 例 如,教 师 可 以 先 要 求 学 生分析文 本 写 的 什么内容?为 什 么 这 样 写? 怎样写 的? 然 后 再 设 置 教 学 目 标,提 出 问 题。 引导学生 根 据 文 本 解 读 进 行 分 析。 通 过 文 本 解读,使学生了解 到 史 铁 生 的 写 作 背 景 以 及 思 想情感变 化、文 章 的 具 体 经 历、对 主 人 公 的 描 写 ,等 等 。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 " 主问题 "的设计策略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想搞阅读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征。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积累,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综合运用。
阅读教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根据《教学与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小学中年级是义务教育进入第二个学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已从幼童时代进入了孩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也在增强。
对一些问题升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解,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
在文化知识方面,他们有了第一学段学习的积累。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了一定的改观,其中主问题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老师更要着眼于主问题设计策略的环境选择,抓住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之中的核心要求,围绕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落实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的技巧和精髓,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
一、中年级语文阅读中的主问题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主问题主要以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提出的关键语句为主题,而这一主问题能够有效地构建完善的课堂框架,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爆整个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活力的进一步提升。
主问题是教师在反复实践和动手过程中所提炼出来的教学核心,在该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积极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由浅入深地了解语文课文中的重点和核心要求,不断掌握问题分析的价值和内涵,从而实现自我调整。
“主问题”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设计
“主问题”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主问题”是近几年提出的适用于阅读课堂教学的一个概念,它的提出与设计运用,出发点在于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设问,剥夺学生思考权利的状况,起到“牵一线而动全局”的作用。
本文简要阐述了主问题设计之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意义,并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文体如何设计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什么是主问题1.最早提出“主问题”这一概念的,当属湖北荆州的余映潮先生。
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借用余先生的说法就是:“能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2.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从课堂面貌看,师生之间的对话多起来了,互动多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活跃。
然而这种活跃相当多地直观表现为大量的师问生答,一节课下来,老师提出三四十个问题,学生面对问题的狂轰滥炸,只有招架之功,并没有思考之余地,为什么?因为老师的问题虽然多,但几乎都浮在表面,琐碎而缺乏深度和张力,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对答如流。
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很符合课改精神,其实教学效率并不高,学生从中也难以学到什么,对语文素养的达成所起作用十分有限。
3.面对如此现象,提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主问题之于阅读教学的意义,从余先生的界定来看,主问题设计的立足点是整个文本和全体学生,它的针对性在于阅读讲析过程中琐碎的“满堂问”,学生的“流水答”。
主问题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是关键问题,主问题提得好,以一两条主线带动全文的解读,足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所以,设计主问题,既是对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也不啻是对阅读教学中课堂活动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二、其对阅读教学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简化课堂结构,突出教学重点传统的语文课堂,甚至在新课程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还存在着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环节设置过多,从解题开始,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情节分析、人物归结、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主旨探究、延伸拓展……十分繁琐,一环接一环,四十五分钟下来,老师忙忙乎乎,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疲于奔命。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所谓 阅读教学 中的“ 主问题 ”就是在 阅读教学 中能 , 从课文整体 的角度或学生 的参与性 引发思考 、讨论 、 理 解、 品味 、 探究 、 创编 、 欣赏 的重要提 问或 问题 。也 叫“ 中 心式 问题” “ 或 上位 问题” 。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 中那些
零碎 的 、 肤浅 的 、 生活动短 暂的应答 式提 问或问题 而 学
得 可悲的下场 。这其 中蕴含着深 刻的含义 。 3 . 在课文教学 的深化阶段 , 设计 安排 了这样一个“ 主
般来说 ,主 问题 ” “ 的设置 与运用有 以下几 个方 面
‘
的基 本 规 律 :
1 . 在课 文教学 的初级 阶段 , 往用一两个 “ 问题 ” 往 主
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 , 从而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 文 的能 力 , 凝聚学 生的阅读注 意 力 , 加深 学生 思考 的层
次。
问题 ”谈谈孔 乙己这个人 。 : 这里要 求学生 能够根据 自己
的理解对孑 乙己这个人发表看法 。此 问题 的抛 出 , L 在课
2在语文教学 的进行 阶段 , . 往往用一 两个 “ 主问题” 形成课 堂教学 的重要 活动板块 , 形成生 动活泼 的学生呈
堂上又形成 了一个学生发表见解 的新高潮。 学生或从身 份、 肖像 、 言 、 语 动作 上谈对孑 乙己的直接认识 , L 或从 习
【 教改创新 】
例谈语文 阅读教学 中的“ 问题 ” 计 主 设
谢 荣 浙 江 省 平 阳县 实 验 中学 浙 江
平 阳县 3 50 2 00
摘要 : 新课 程 阅读 教 学 中对 语 文教 师 的课 堂提 问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 它要 求教 师 能 够 通 过 对 课 文 内容 和 教 学
语文教学避免碎片化: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特征及设计策略
语文教学避免碎片化: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特征及设计策略一、“主问题”的基本特征余映潮老师提出“主问题”是少、精、活、实的关键性问题,颇有见地。
从教学层面来看,“主问题就是从教学核心知识,完成教学主要任务或学生的高度参与度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重要问题,它是从正面直接关联与解决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
”(一)目标性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回答空泛,与教师设置主问题时大而空有关。
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让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积累知识,是本课的目标任务。
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地球近?什么时候离地球远?”展开探讨,显然,这样的“主问题”目标泛化,甚至脱离了文本价值,南辕北辙,学生也很难体会两个小孩细心观察、勇于质疑的精神。
因此,“主问题”应紧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聚焦、更集中,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便于学习活动有序、有层次地展开。
(二)整体性主问题的整合性特征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一是主问题的内容,从文本的全局、整体内容上提炼,涵盖的信息量大,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另一方面,主问题的内容不仅来自书本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还包括社会和自然中的各种境况,教师相机将教材内容和相关拓展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统筹本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锻炼思维。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主动链接生活,使学习的内容进入更广阔的生活天地。
(三)活动性主问题的活动性特征是指主问题具有开放性,难易程度符合学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展探究学习。
主问题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在课堂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智慧生成与身心发展打下基础。
(四)层次性“阅读教学的思路和线索应该是一个问题链,环环相连,丝丝入扣,使课堂显得很紧凑,从而构建有序的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摘要: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个关键。
它是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
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高度,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乃至多向交流的过程。
交流,自然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题法”,即设计一些阅读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我在教学实习期间教学《春》这篇课文的时候,延用传统的方法,按照课文顺序,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品析。
这样,虽然“美点”也品析出来了,但总觉得把春天整体的美“肢解”了,而且,用这样的方法来品析课文,就得依靠琐碎的“问”来推进学生活动,指导教师批评我是“满堂问”,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
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
所设计的一个个细碎的问题,看似启发,实则让学生穷于应付,不便于把握阅读要领,难以拥有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我国古代提倡“善问”与“善待问”,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
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能革除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能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谈话式、答问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课中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
“主”据字典释义为“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即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
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主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能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遏制教师的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与课堂教学中一般的“碎问”相比,余映潮先生认为:“主问题”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点: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第三,“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
所以,“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问题的优化设计呢?“优化”是指教者将研究文本、研究学情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科学化、简单化,使它省时、高效,具有指向性、层次性、生发性。
主问题的优化设计,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遵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
一般来讲,“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如下方面的基本规律:1.在阅读教学的初读阶段,用“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注意力集中到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上,力求形成总体印象,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2.在阅读教学的进行阶段,用最为精粹的“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拉出课文教学的明晰线条。
主干问题不仅是文本解读的重点,还是一堂课的脊柱,能使课堂核心部分充盈饱满。
3.在阅读教学的深化阶段,用“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
如《心声》的提问设计:1、课文初读阶段:要与课文有血肉的联系,能够牵一发而动课文全身。
课文题目是《心声》那这“心声”事谁的心声,他有怎样的“心声”呢?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知。
这个问题将支撑整个教学板块,呈现出线索美。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说说李京京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李京京”与”老师”进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理解。
为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人物形象而进行圈点勾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参加讨论、辨析、评说等课中表达活动,课堂上由于这一个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的板块。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心声”有几层含义?即文章的主旨。
鼓励学生有不同看法,说出自己的“心声”,广泛交流。
再如《羚羊木雕》之“主问题”设计1、课文初读阶段:导入——以生活中的小事件引发学生的争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故事梗概。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浏览课文找出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内容?请概括出来。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插叙)送木雕——“我”要回木雕这个问题既把握了文章内容,同时又体现出了文章的巧妙构思。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精读精彩片段,批注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的再现是建立在事件的把握之上的,可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全方位看问题。
再如鲁迅《祝福》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看法。
“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样一条阅读线索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让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这个主问题下,同学们迅速充分展开活动,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精妙的主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有独到见解的研读与教学处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避免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活活肢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问题还可从主题、意境、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设计,因为一篇阅读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爱国情怀,或表达对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
这些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提问设计:《故乡》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孔乙己好喝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也揭露了当时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昧的劣根性,表达了作者要唤醒和“改造国民精神”这样的一种写作目的。
主题是极其深刻的,是发人深省的。
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偷”、“酒”、“笑”、“打”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展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什么深意?能否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谈一谈?通过这些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二、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设计。
语言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
一篇文章的写作,体现了作者一定的语言风格,或生动形象,或清新自然,或通俗易懂,或含义深刻,或幽默风趣,或富于人生哲理等等,从而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为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领悟生动的语感,品味、赏析、学习、借鉴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孔乙己》中的提问设计:课文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试找出来分析一下,作者用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再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含义深刻,富于人生哲理。
为此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品味“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句话,试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句话有什么深意?由此引导学生领悟:文章通过描述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同时也暗示爸爸的离世,英子在风里、在雨里、在爱的港湾里漂流,在一次次的磨练中也长大了,坚强了。
语言含义极其深刻,富于人生哲理。
三、从文章结构脉络方面: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
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
如《我的叔叔于勒》问题设计: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
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①原因→结果(逻辑层次);②期待→破灭(心理角度);③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④悬念→结局(技巧运用);⑤侧面→正面(手法变化)。
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本文结构的巧妙之处,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四、从人文思想教育方面: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斑羚飞渡》一文后,对老斑羚为了挽救种群的不被灭绝,做出了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抉择,对此你有何感受?同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怎样处理人与动物的和谐生存?请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