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6237e62d2f60ddccda38a070.png)
民主政体最优论 天赋人权论 三权分立学说 人民主权论
一、民主政体最优论
1.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治制度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 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由于 荷兰省在联省中的经济和政 治地位最重要,因此亦称荷 兰共和国,简称荷兰。共和 国的政权被富人特权阶级垄 断,人们没有获得充分的民 主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尼德兰革命
17 世纪的荷 兰实行宗教宽 容,新教徒、 天主教徒和犹 太教徒可以和 平相处。
阿姆斯特丹繁华景象
当时的荷 兰有一定的自 由,但并不民 主。 ——斯宾诺莎
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议政场景
2.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
巴 鲁 赫 • 斯 宾 诺 莎 (1632--1677) 出 生 在 荷 兰 犹 太教家庭,年轻时就对《圣 经》提出种种疑问,后来匿 名发表了《神学政治论》, 遭到当局查禁。于是他靠研 磨镜片为生,同时创作他最 著名的《伦理学》。他开启 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
三权分立学说示意图
立法权
贵族院 众议院
行政权
国王
司法权
人民法官
四、人民主权论
让 · 雅 克 · 卢 梭 (1712— 1778) 出生在日内瓦的一个钟表 匠家庭。他是一位激进的民主 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 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他 坚持自然神论,反对无神论。 他的主要论著有《论人类不平 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绮 丝 》《 爱 弥 儿 》《 社 会 契 约 论》。
汉译洛克传记
洛 克 的 分 权 说
立法权
议会享有
行政权
君主享有
外交权
三、三权分立学说
1.启蒙运动的深入展开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 18 世纪 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 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 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 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伏尔泰。 他的思想对 18 世纪的欧洲产生 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 曾这样说:“ 18 世纪是伏尔泰 的世纪。”此外,与伏尔泰齐 名的启蒙思想家还有孟德斯鸠、 卢梭、狄德罗等人,他们都被 认为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 思想先驱。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 国的影响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 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5356a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9.png)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给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塑造了中国的现代面貌。
在政治思想方面,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传入中国。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他们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落后,开始倡导改革和变法。
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试图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富强。
虽然这次变法最终失败,但它传播了西方的政治思想,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则是在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借鉴了西方的民主理念,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一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西方的法治思想也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法律往往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缺乏公正性和普遍性。
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人们开始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秩序。
在经济思想方面,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开始发展。
西方的市场经济理念、工业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经验逐渐被引入中国。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中国得到传播和应用。
例如,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等,都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吸收了西方市场经济中的有益成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文化思想方面,西方的文化思潮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观念。
近代西方哲学史
![近代西方哲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467151e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9.png)
近代西方哲学史
近代西方哲学史是指从 16 世纪到 20 世纪的哲学发展。
在这个时期,哲学不再是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古典哲学,而是转变为现代哲学。
以下是一些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主要思想:
1.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如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尊严。
2. 17 世纪的哲学家,如约翰·洛克和伊拉斯谟,他们的思想强调了理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思想。
3. 18 世纪的哲学家,如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卢梭等,他们的思想强调了理性、科学和自由民主的重要性。
4. 19 世纪的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他们的思想在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康德的思想强调了理性和自由意志,黑格尔的思想强调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和理性主义,马克思的思想则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5. 20 世纪的哲学家,如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如西塞罗、海德格尔、萨特等,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尊严。
此外,分析哲学和实证主义等哲学思潮也在 20 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个充满着争议和挑战的时期,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件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课件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24054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0.png)
3.内容: (1)社会契约论:人民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 保护人们生来就有的各种_自__然__权__利__;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人 民赋予的,因而应当实行_君__主__立__宪__制度。 (2)分权学说:国家存在着三种权力,即_立__法__权__、行政权 和对外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于国王。 (3)人民主权说: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如果国王或政府违背 了人民意志,违反了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使用武力推翻 其统治。
4.影响: (1)把自由看作政治目的,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 _理__论__上的论证。 (2)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背景:英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动荡,最终实现了资产 阶级与_封__建__势__力__之间的政治妥协。 2.目的:为了捍卫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背景: (1)18世纪初,法国的_封__建__专__制__制__度__根深蒂固,存在着等 级森严 的社会制度,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 (2)法国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启蒙 运动发生。
2.内容: (1)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_平__等__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 的权利。 (2)社会契约: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与法。 (3)主权在民:认为_人__民__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人民以暴 力推 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3.特点: (1)抨击和批判_封__建__专__制__理论,批判神学经典,主张哲学
摆脱宗教的控制。 (2)包含着_天__赋__人__权__思想和社会契约论色彩。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民主和民主思想? 提示: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指的 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 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 民主思想是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趋势
![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c79db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e.png)
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趋势近代西方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主导性的趋势可以辨识出来。
以下是我对近代西方思想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
首先,自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西方思想逐渐接纳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理念。
通过观察和实验,人们开始寻求能够通过证据验证的真理,而不能依赖于信仰或者传统的权威。
这一趋势导致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思维方式的兴起,同时也促使了对宗教和神学的批判。
第二个重要的趋势是近代西方思想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关注。
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个人权利的主张,要求政府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这一思想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成为后来民主制度的基石。
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念在西方思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第三个重要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社会不平等和劳动条件的恶化成为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主张通过革命手段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对于20世纪的西方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对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反思和变革。
第四个趋势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20世纪后半叶,对于现代理性主义的质疑和批判在西方思想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后现代主义主张相对主义和多元化,否定一切固有的真理和价值观。
这一思潮对于知识和权力关系、文化和身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导致了对于传统权威和现代意识形态的拒斥。
最后,全球化是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重要背景。
近代以来,世界逐渐趋向全球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愈发频繁。
这促使了西方思想与其他地区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也使得西方思想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地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
总而言之,近代西方思想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趋势。
科学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全球化等趋势无疑深刻地塑造了近代西方思想的面貌。
这些趋势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18af1a8a76e58fafbb0032d.png)
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山东安丘第一中学王德明李智元1.重商主义(16至18世纪)(1)背景:15 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2)内容:认为金银就是货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利用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
(3)作用: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2.自由放任主义(18世纪——20世纪30年代)(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增强,资产阶级反对政府的条条框框看的限制。
(2)内容: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如英国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等贸易保护主义法律等。
(3)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扩大;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加剧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社会矛盾。
3.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主义无力解决。
(2)内容:主张政府运用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经济手段干预经济。
如罗斯福新政实行全面的国家干预经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3)影响:有利于缓和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良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的主要依据;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4.新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1)背景: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涨”现象;凯恩斯主义政策失灵。
(2)内容: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减少政府干预,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影响:逐步走出滞涨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8fd186525c52cc58bd6be88.png)
--理论形式
一、斯宾诺莎“天赋人权”思想
1、背景
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 ②荷兰: 政治:尼德兰革命成功,面临国内外威胁
时间:1566年 背景:民族意识觉醒,反抗西班牙统治 资本主义发展 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荷兰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基督神学思想束缚。
2、思想 (1)出发点:人性论 (2)内容: ①天赋人权说:最高权利——生存权 ②社会契约论:建立国家目的——保障生存权 ③最佳政体观:民主政体 ④思想自由原则:政治的目的——自由 3、意义 ①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先驱。 ②人权、国家、自由等学说影响深远。
资本主发 展受到封 启蒙运动 建专制阻 在法兴起 碍,特别 是思想禁 锢
自由、 平等
核心 思想
天赋人权
权力分立 主权在民
斯宾诺莎
洛克
卢梭
共同点
影响
西方民主思 想的先驱; 对后世影响 深远
实践
两个第一 ,两个影 响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美国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临时 北美独立战争 约法》
反封建的思 想武器;指 批判封建 导法国大革 专制主义 命、美国独 暴政,成 立战争 为资产阶 级革命斗 争思想武 法国大革命 器
12
民主思想
天赋人权、自由、 主 平等、法治、主 权在民 权
专制思想
君权神圣 君权神授 阿奎那、 詹姆斯一 世 封建 势力
斯宾诺莎、 洛克、孟德 斯鸠、卢梭 资产 阶级
朕 即 在 国 民 家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根本区别
13
第2课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课标要求: 1)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 内容。
2)理解民主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 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1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fbd786d172ded630a1cb604.png)
▪ A.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A
当时的荷兰有一定的自由,但并不民主。
——斯宾诺莎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 自由发表意见。
——斯宾诺莎
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斯宾诺莎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 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 没有自由。
——洛克
基础》等
A资产阶级革
背景
命胜利 B资本主义迅
A政治妥协 B捍卫革命
A矛盾尖锐; B“启蒙运动”
速发展
成果
兴起,
C基督教神学
的统治
斯宾诺莎
洛克
卢梭
思 A人性论; A 社会契约论:A天赋人权:人
想 B通过契约建 通过社会契约 生而平等的
内 立国家; 组成政治社会 B主权在民:人
容 C最佳政体民 和政府
国家产生 政府职责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 维护自由平等
政府运作 君主立宪、民主制度
西方专制理 论
君权神圣 君权神授
民主思想
主 天赋人权、权 权 力分立、主权
在民
在 斯宾诺莎、 民 洛克、卢梭
专制思想
朕 君权神圣 即 君权神授 国 阿奎那、 家 詹姆斯一世、
资产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封建
阶级
根本区别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 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 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 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 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 辱。 ——卢梭
以下的话是出自哪位思想家的口?
“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 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 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 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概述总结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概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e11c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f.png)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概述总结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是指从17世纪到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政治思想流派和理论体系,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人类政治进步和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一派。
其核心理念是个人自由和自由市场经济。
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认为政府的职责是保护个人自由,主张有限政府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亚当·斯密、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等。
他们对于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和个人权利的探讨为现代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保守主义是反对革命和急进政治改革的思想体系。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价值观、权威和秩序。
保守主义认为社会是有组织的整体,政府应该保持秩序和稳定,反对改革的急进主义。
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爱德蒙·伯克、亚历山大·黑格尔等。
保守主义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为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社会秩序提供了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是一种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改革的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主张消除社会不平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社会主义认为经济应该为全体人民服务,主张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卢梭、圣西门、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社会主义对于经济公平、社会正义和人民福祉的关注为后来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分支,主张彻底消除私有制,实现共产社会。
共产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
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
共产主义的思想对于20世纪共产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来说,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些思想流派对于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fefd6016c175f0e7cd13777.png)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中世纪
①内涵: 特指欧洲的封建社会时代; ②时段: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 始的一千多年时间(结束无特定标志);
③特点: 天主教神学统治下的黑暗时代
一、洛克的思想 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 思想家。洛克生活经历了英国革命的全 过程,而其主要活动则是在革命后期。 最著名的政治哲学著作则是《政府论》 和《论宗教宽容》两篇。
2、《人权宣言》
①思想基础: “自然法”、“社会契约论” ②基本原则: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权利、主权在民等
三)《独立宣言》历史意义
进步性:1)宣告美国诞生;
2)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
共和国的原则(第一个人权宣言); 3)推动了欧美、亚洲、拉丁美洲人民的
独立运动。
宣言中谈到“人人生而平等”,它所说的“人人”, 实际并不是指生活在北美大陆的每一个人。它不包括黑 人和印第安人,宣言的起草人是后来担任美国总统的托 马斯· 杰斐逊。宣言的初稿中,最初曾有一段谴责美洲奴 隶贩卖和奴隶制度的文字,其中写道:“奴隶制度是向 人性本身进行的残酷战争,它侵犯黑人最神圣的生命和 自由的权利。”但由于南方奴隶制各州代表的反对,在 最后定稿时这段话被删去。这一历史性错误以后长期影 响着美国的人权观念,使得美国所说的人权主要是白人 的权利,黑人乃至有色人种的人权不断遭到破坏。(从 1776年到1865年)美国实行奴隶制长达89年之久,
1、提出的背景
①英国革命成功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 提出理论论证。
②为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主要思想
1)、天赋人权说:生命权、自由权、财产 2)、社会契约论 3)、分权学说:为防止君主专制,国家 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 4)、人民主权说:人民有反抗暴力的权力
近代西方经济政治思想总结
![近代西方经济政治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2238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1.png)
近代西方经济政治思想总结近代西方经济政治思想包含了多个流派和理论,在这700字的篇幅里,无法对所有的思想进行详细描述,因此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进行总结。
1.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这是近代早期的一种经济思想,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和保护主义政策来实现经济发展。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财富的增长取决于贸易顺差和金银储备的积累。
他们主张通过增加出口和限制进口,加强国家的贸易地位,并通过通过殖民地掠夺资源来增加国家的财富。
2. 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古典自由主义发展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欧洲,是对重商主义的反对。
古典自由主义者相信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可以带来经济繁荣。
他们主张限制政府干预经济,保护私人财产权利,建立一个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3. 马克思主义(Marxism):马克思主义发展于19世纪中叶,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和反思。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斗争,主张通过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导致了周期性经济危机,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4. 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新古典经济学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是一种对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微观经济学分析,认为个人理性行为是市场经济成功的基础。
他们主张自由竞争、个人自由和产权保护,认为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增长。
5.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凯恩斯主义发展于20世纪中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反思。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经济波动和失业问题,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调节经济和提供社会福利。
他们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的经济增长。
这只是对近代西方经济政治思想的部分总结,每种思想都有其复杂和多样性,没有一种思想可以完全概括全部的西方经济政治思想。
近代西方思想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近代西方思想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feb8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2.png)
近代西方思想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思想的引入为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的观念和理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学术思潮、政治制度、教育改革和文化领域等方面,探讨西方思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一、学术思潮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和研究西方思想,将其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学术思潮。
例如,"实用主义"提倡将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价值;"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推动科学发展;"进化论"提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演化和发展;"民主主义"倡导人民的自由和权力分立。
这些思潮的引入,拓宽了中国学者的思维空间,推动了中国学术界的发展。
二、政治制度西方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也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近代化的浪潮,西方民主制度成为中国吸引和借鉴的对象。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醒悟到,要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
于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运动发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教育改革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领域,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传统的科举制度被动摇,西方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模式,开设西方学科,培养西方化的人才。
这些改革为中国的近代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文化领域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也对中国的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融合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
中国学者开始翻译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引进西方哲学、艺术和科学的理论,扩宽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
这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总结: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7讲_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科学及文学艺术
![第7讲_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科学及文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e837b7af46527d3240ce07a.png)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经济及 阶段 重大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历史影响 特征 事件 社会根源 萌芽阶 普罗泰格 “人是万 经济根源:雅典 拉、苏格 物 的 尺 段(公 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 工商业的发展; 智者 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 拉底、柏 度 ” ; 元前 5 运动 社会根源:雅典 鉴经验 拉图、亚 “美德即 世纪中 民主制的繁荣 里士多德 知识” 叶) 经济根源:资本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 主 义 萌 芽 的 放;为新航路的开辟 复兴阶 但丁、彼 肯定人性 产生;社会根源: 和宗教改革提供了精 段 (14 文艺 特 拉 克 、 和人的价 天 主 教 会 神 神动力;推动了文学 -16 世 复兴 薄 伽 丘 、 值 学世 界 观 对 人 艺术的发展和近代自 达· 芬奇 纪) 们思想的束缚 然科学的产生
美 术
浪漫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 主义 革命和资产阶级性质 音乐 的改革的进行;资本 印象 主义经济的发展 派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 发展;社会发展变化 影视艺术 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 以及商业利润的驱使 等
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提供一种暗 法国德彪西的《牧 示或心境 神午后· 前奏曲》等 ①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 白到彩色,从小规模、低技术到大 卓别林的《城市之 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的转变 光》等 ②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 场感强的特点
(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
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 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 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等,这些都推动了近代科学的 创立和发展。
(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 想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扫清了精神枷锁。 (4)面向现实,重视实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有利于 科技的发明和发展。 (5)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01aa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2.png)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是指18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中涌现的一系列理论与观念。
这些思想的出现标志着西方教育由传统的宗教教育向为全民普及的国家教育体系的转变。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哲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社会进步的需求等。
以下将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1. 教育的普及和平等:18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启蒙思想家如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理性和平等的权利,并主张以教育来培养人的智慧和品德。
因此,教育不再仅限于贵族和富人阶层,而应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2. 社会效益:洛克、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个体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强调教育应培养公民的理性、自治和批判思维能力,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3. 个性发展: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教育的关注主要是个性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智力、道德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自由和独立的个体。
4. 实用主义:19世纪后期的实用主义者们强调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关。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技能和有用知识,以满足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5. 学生中心:乔瓦尼·金贝诺和约翰·杜威等教育家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他们主张教育应该是个体化的、体验式的,并提倡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6. 社会工程:在20世纪初,教育成为塑造社会的工具之一。
教育家如爱德华·李·思克曼认为,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可以改变社会的结构与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变革和进步。
7. 多元文化主义:20世纪后期,随着移民和全球化的加剧,教育的多元文化主义受到更多关注。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总结起来,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教育的普及和平等,到个性发展、实用主义、学生中心,再到教育成为社会工程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转变。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7af9f65c1c708a1294a4479.png)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提出的背景
①英国革命成功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②为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主要思想
①天赋人权说: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
②社会契约论:议会集体约束下的君主政体
③最佳政体论:君主立宪政体
④分权制衡论:立法权(属议会)、行政 权和对外权(属国王)
⑤人民有反抗暴力的权力
2、斯宾诺莎的主要思想
①天赋人权(自然权利)说:生存权是最高权 利,人的本性是 趋利避害,自我保存
②社会契约论:国家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③最佳政体观:民主政体是最优政体
④、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3、意义
①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 ②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对后来西方 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深远。
一、近代欧洲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
1.古希腊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 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 3.中世纪封建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
实现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 何谓民主?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 指的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 民有权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
级急需在思 想理论上反
经济: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对封建专制,
思想:基督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捍级卫的资利产益阶。
当时的荷兰有一定的自由,但并不民主。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出 生于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家庭。深受笛卡尔 哲学、霍布斯等思想家影响,形成了唯物 主义哲学。
1656年,他因坚持思想自由,怀疑灵 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怀疑上帝的存在, 被犹太教革出教门,后被市政当局逐出阿 姆斯特丹,后靠磨镜片为生。 1670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发表《神学 政治论》,该书以无神论被查禁。1675年, 完成其哲学代表作《伦理学》,出版受阻 挠,不得不放弃。
西方近代思想基础知识点
![西方近代思想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3adea6d4d8d15abe234e5b.png)
西方近代思想知识点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发源地:意大利)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借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继承),反对西欧封建天主教神学权威,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发展)。
2、核心:人文主义。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文学艺术科学领域。
4、代表人物:(1)薄伽丘(1313—1375),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1265-1321)和彼特拉克(1304—1374)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1452-1519)、拉斐尔(1483~1520)、米开朗基罗(1475-1564)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英)莎士比亚、(法)拉伯雷、(德国)伊拉斯谟、(西)塞万提斯、(波兰)哥白尼、(德意志)开普勒、(意大利)伽利略、(意大利)布鲁诺、(英国)培根等。
★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
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三、宗教改革(16世纪发源地:德国)1、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517年)(1)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不是靠善行来赎罪。
强调《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并将《圣经》翻译成德文;(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13130bf51e79b8968022668.png)
议会
三 权 分 立 图 解
行政权
国王
立法权
平衡 与 制约
司法权
法院
威廉· 华莱士被砍头之后,他的身体被 切成好几块。他的头颅被挂在伦敦塔桥上, 官方鼓励过往的人来嘲笑这个曾经带给英 国人极大恐惧的人。他的四肢则被送到大 不列颠的4个角落,警告一些想叛变的人。 同时英王爱德华大肆屠杀和镇压参加反抗 的苏格兰人,更加残暴的统治苏格兰。
中世纪
①内涵: 特指欧洲的封建社会时代; ②时段: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 的一千多年时间(结束无特定标志);
③特点: 天主教神学统治下的黑暗时代
●思考一:近代欧洲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
1.古希腊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 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 3.中世纪封建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 实现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①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 ②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对后来西方 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深远。
二、洛克的思想
洛克(1632---1704年)
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 洛克生活经历了英国革命的全过程,而其主要 活动则是在革命后期。洛克曾因政治原 因而逃往荷兰,在荷兰期间深受他亲跟所见 的荷兰人的自由精神和英雄气概所感染, 代表作有:《论宗教宽容》被认为是对思想 和信仰自由的最早的系统阐述。最著名的政 治哲学著作则是《政府论》两篇,成了英国 革命最系统、最深刻的理论表述。
• 何谓民主?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 指的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 民有权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
民主思想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1、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A.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B.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C.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D.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2、欧洲近代的虔敬主义强调宗教的要旨不在于外在的、教条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
虔敬主义的代表是()A.苏格拉底B.薄伽丘C.马丁·路德D.伏尔泰3、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及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4、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
”在此卢梭强调A.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要求 B.以民主对抗专制和独裁C.挣脱宗教对人身的束缚 D.法律是保障人权的前提5、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6、“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7、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沉重打击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精神动力8、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
马克思在谈到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B.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C.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9、“启蒙思想家手中所持有的武器同样是传统里面的东西……是借助于远古的传统反对近世的传统。
”“近世的传统”是指A.古希腊罗马思想传统B.神权思想与拜金主义C.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D.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10、“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是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
下列言论与该墓志铭最为接近的是()A.“信徒皆为祭司”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C.“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D.“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11、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B.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1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13、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14、有人批评天主教士:“你们曾经利用无知、迷信和疯狂的时代,来剥夺我们的地产,把我们践踏在你们的脚下……现在你们发抖吧,理性的日子到来了。
”这个人最有可能是A.苏格拉底B.薄伽丘 C.伏尔泰 D.马克思15、“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
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
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
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
它的思想在驰骋。
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16、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 “美德即知识”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17、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19、“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下列文化现象与所反映政治经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B.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卢梭倡导君主立宪制C.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启蒙及生物进化思想形成D.大一统时代,市民阶层壮大——句式灵活的楚辞产生20、吴于廑在《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中说到:“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
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
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B.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拥有一切权力C.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D.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的君权始终受制于教权21、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
”在此,孟德斯鸠认为()A.法律有阶级性 B.法律地位至上C.司法必须公正 D.法律并非万能22、1900年,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后来冯自由称译书汇编社“所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神》……厥功甚伟”。
下列对“厥功甚伟”的阐释最确切的是()A. 引导国人关注世界B. 为戊戌变法创造了理论依据C. 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D. 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23、卢梭指出,“主权本质上是由公意所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代表的”;“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
他们并不能做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对这段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卢梭( )A.强调立法权属于人民B.倾向于直接民主C.认为政府是人民行使主权的工具D.主张订立契约限制政府权力24、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
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A.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D.体现出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25、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26、欧洲宗教改革理论中,激励人们不断奋发进取,勤劳坚强,不畏艰难和挫折,努力争取成功,使世俗生活本身成为宗教实践,而宗教实践全部融入了世俗生活,基督教的传统美德忍耐、谦恭、虔诚、鄙视钱财等不再被提倡。
此理论是A.因行称义B.信仰得救C.教随国定D.信徒皆为祭司27、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
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
“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 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 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28、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9、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
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
”材料体现了A.信仰得救 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 D.个性自由30、18世纪一位法国思想家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思考问题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 B.提倡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 D.反对君主专制31、思想解放运动有利于社会转型,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