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校验方法
地质雷达检测原理及应用
1.5 地质雷达探测系统的组成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SIR-20主机、电缆、400M 天线、电池和充电器、打标 器、测距轮
1.6 地质雷达天线分类
空气耦合天线:主要用于道 路路面检测(具有快速便捷 的特点,但受到的干扰较 大);
地面耦合天线:主要用于地 质构造检测,检测深度较深 (地面耦合天线能够减少天 线与地面间其他因素的干扰, 检测效果较为准确)
2.2 现场检测工作 2.2.1 仪器设备启动与参数设置 ① 连接主机与电源和天线 ② 打开主机电脑,进入采集软件 ③ 采集方式:时间模式time(也称为连续测量、自由测量)、距离模式
distance(也称为测距轮控制测量、距离测量)、点测模式point ④ 采集关键参数 (1)频率:发射天线的中心频率越高,则分辨率越高,
与探空雷达一样,探地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的反射来探测目标体,根 据接收到的反射波的旅行时间、幅度与波形资料,推断地下介质的结构与分 布。
1.2 地质雷达的工作频段
1~100MHz, 低频,地质探测1-30米 100~1000MHz,中频,构造结构探测,2米 1000~5000MHz,高频, 浅表结构体探测, 50厘米
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越大,反射 信号越强
(7世界中粒子呈无序排列的 状态,当外界电磁波穿透该 物质时,微观世界中的粒子 就会成定向排列状态,此时 会形成一个电容板,对外界 穿过的电磁波形成一定的阻 碍作用,而每种物质粒子的 排列规律不同,形成电容板 时阻碍外界电磁波穿过的能 力不同,因此各种物质的介 电常数也不同
(9)在“表格”窗口中点“剖面”选项,设置起始里程,如果里程向右减小,选中 “区域减量”。
三、地质雷达典型缺陷图形判定
地质雷达法中的四大测量方法
地质雷达法中的四大测量方法地质雷达法呀,那可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呢!这里面有四大测量方法,就像四个身怀绝技的大侠。
咱先来说说这个剖面测量法,就好像是拿着一把神奇的扫帚,在大地上来来回回地扫,把地下的情况一点一点地都给“扫”出来啦!你想想,是不是很有意思?它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地下的各种结构,就像是给大地做了一次超级详细的“体检”呢。
要是没有它,我们怎么能知道地下都有些啥呀!然后呢,就是这个点测法啦!它就像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侦探,在一个一个的小地方仔细观察、探测。
一点点的小细节都逃不过它的“法眼”。
它能在关键的地方给我们提供最准确的信息,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那个连续测量法呀,简直就是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
它不停地工作呀工作,把一大片区域都仔仔细细地探测个遍。
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张详细的“地图”,让我们对整个区域的地下情况都了如指掌。
有了它,我们就像有了一双能看穿地下的眼睛一样。
最后说说这个三维测量法吧,哇哦,这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它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能把地下的情况变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去分析,就好像我们真的在地下世界里遨游一样。
这感觉,是不是超棒的?你说,要是没有这四大测量方法,我们在面对那些复杂的地质情况时该怎么办呀?它们就像是我们的得力助手,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它们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地下的秘密,让我们的工程建设更加安全、可靠。
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地质雷达法中的四大测量方法哦!它们可是有着大本事的呢!它们能让我们在探索地下世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下次当你再听到地质雷达法的时候,可一定要想起这四个厉害的“大侠”呀!。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1、规程说明本规程适用于探地雷达的所有试验检测过程。
2、参数设定1)将电池装到主机上,选择与检测任务相适应的天线,将光纤分别与主机和天线连接。
2)打开主机,选择与主机所接天线相对应的天线频率。
3)扫描速度:根据测试需求进行设定。
4)时窗设置:根据探测深度进行设定(双时程),900M天线时窗一般设为30~40ns,400M天线时窗一般设为60~80ns,100M天线时窗一般设为500ns 左右。
5)采样点数:此参数一般使用默认设置。
6)信号位置:一般把第一组较大的波形调至单道波形显示区的第2格。
7)增益调节:对采样的波形信号进行放大或缩小,一般调节增益至满格的60%左右,禁止将波形信号调节至饱和,以避免信号失真。
8)滤波设置:在采集过程中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过滤,去除干扰信号。
9)介电常数:根据所探测的物体通过介质对照表选择相应的介电常数。
10)保存参数:把所调节好的参数进行保存,方便下次在相同环境或介质下测量时节约调节参数的时间。
11)调入参数:把调节好的参数进行调入。
12)连续测量:采集数据时,主机和天线一直进行数据采集(适用于初支、二衬、路面测试)。
13)人工点测:采集数据时,进行人工触发,点击一次采集一道信号,适用于超前地质预报数据的采集。
14)实时处理;一般不设置为默认参数。
15)保存设置:根据需求把采集的数据保存至相应的存储器中。
3、数据采集:仪器参数设置完成后进行数据的现场采集。
4、保存采集的数据,并进行下一循环的数据采集。
5、数据采集完成并保存后,关闭主机电源,将光纤和主机与天线分离。
6、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的地方,应立即停止使用。
待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7、地持雷达未经校验合格或超过校验周期,均不得使用。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之欧阳学创编
地质雷达法检测操作规程1、地质雷达法适用范围地质雷达法可用于地层划分、岩溶和不均匀体的探测、工程质量的检测,如检测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地下管线探查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
2、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1)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2)信噪比不低于60dB;(3)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5ns、A/D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4)计时误差小于1ns;(5)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连续测量时,扫描速率大于64次/秒;(6)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实时滤波、时窗、增益、点测与连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功能;(7)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实时检测与显示功能,具有多种可选方式和现场数据处理能力。
3、地质雷达应符合下列要求:(1)探测体的厚度大于天线有效波长的1/4,探测体的宽度或相邻被探测体可以分辨的最小间距大于探测天线有效波第一聂菲儿带半径。
(2)测线经过的表面相对平缓、无障碍、易于天线移动。
(3)避开高电导屏蔽层或大范围的金属构件。
4、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为:(1)具有屏蔽功能;(2)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3)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5、现场检测(1)测线布置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的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道底部各布置一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
一般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6点。
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一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和测点。
3、三线隧道应在隧道拱顶部位增加2条测线。
4、测线每5~10m应有一历程标记。
(2)介质参数的标定:检测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且每座隧道不少于一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
某隧道地质雷达检测
04
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检测
检测目的 通过地质雷达对隧道掌子面前方进行扫描,预测并识别前 方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体,如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
检测方法 在隧道掌子面布置测线,使用地质雷达进行连续扫描,获 取反射信号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识别出前方 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和范围。
检测结果 成功预测并识别出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为后续施工 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避免了潜在的施工风险。
案例二:某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检测
检测目的
01
利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背后进行扫描,检测是否存在空洞、
不密实等缺陷,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检测方法
02
在隧道衬砌表面布置测线,使用地质雷达进行扫描。通过对反
工作。
现场测线布置
按照检测方案在隧道内布置测线, 确保测线覆盖整个检测范围。
数据采集
启动地质雷达设备,沿着测线进 行连续扫描和数据采集,记录反 射波的振幅、频率和旅行时间等
信息。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 括去噪、滤波、增益等操作,提高数 据质量。
图像生成
利用专业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成 像处理,生成雷达剖面图或三维图像。
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建议
改进数据采集技术
针对耦合不良问题,可以优化雷达天线设计,提高 天线与隧道壁的耦合性能;针对采样频率问题,应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以保证数据分 辨率和处理效率。
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
结合地质资料、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方法,对雷达 数据进行综合解释,提高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在隧道仰拱表面布置测线,使用地质雷达进行扫描。通过对反射信 号的分析,判断仰拱下方的虚碴情况和堆积厚度。
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
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地质雷达是一种基于电磁波原理的探测设备,可以用于地下勘探、寻找地下水资源、检测地下管线等。
为了确保地质雷达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性,制定一份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非常必要。
以下是一份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的范例,供参考。
一、总则1.地质雷达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安全、高效完成任务。
2.地质雷达检测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现场管理规定,保持现场整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所有参与地质雷达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熟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二、前期准备1.在进入检测区域前,要事先了解区域地质环境、地下情况,并掌握相关图纸和资料。
2.在进行地质雷达检测时,应将现场电磁干扰源清除,以保证成果质量。
3.进入检测现场前,要对地质雷达仪器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电池。
三、操作要点1.地质雷达应正确设置参数,包括频率、波速、取样距离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进行地质雷达扫描时,应保持仪器的平稳移动,避免晃动或颠簸,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3.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存现场照片和记录数据的时间、坐标等关键信息,以备后期分析和比对。
4.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应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对数据进行合理解释,提取有用信息,绘制相关图像和报告。
5.在地质雷达检测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及时更换电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措施1.发现雷电或其他极端天气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地质雷达检测,保证人员的安全。
2.在使用地质雷达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压线路或临近高压线路,确保人员安全。
3.在不同场地进行地质雷达检测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数据处理和应用1.地质雷达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2.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质检,对数据进行筛查和清理,排除异常数据和干扰信号。
3.在数据应用中,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据解释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雷达校准方法
雷达校准方法1. 雷达校准方法包括机械校准、电子校准和信号校准三种主要方式。
机械校准是通过调整天线和其他雷达部件的物理位置,以确保雷达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子校准是通过调节雷达接收机和发射机的电子部件,以确保雷达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信号校准是通过向雷达系统发送已知频率和幅度的校准信号,以校准系统的测量和分析功能。
2. 机械校准通常需要使用天线转台和高精度仪器进行定位和调整,确保天线的指向准确,并保持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精度。
3. 电子校准涉及调节雷达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增益、频率响应、带宽和脉冲宽度等参数,以确保雷达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信号校准涉及使用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标准信号源来验证雷达系统的接收和处理能力,同时对系统的非线性和失真进行校正。
5. 雷达校准的一般步骤包括系统初始化、测试执行、数据分析和调整确认等环节,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和精确的操作。
6. 雷达校准的目的是确保雷达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提供准确、稳定、可靠的性能,以满足具体应用的要求。
7. 在雷达校准中,常用的测试工具包括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功率计、脉冲发生器等设备,用于测量和调试雷达系统的各项参数。
8. 在机械校准中,需要考虑天线的指向误差、机械偏差、机械振动等因素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校准措施。
9. 电子校准通常包括对收发模块、调频模块、滤波器、放大器等组件的校准,以确保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10. 信号校准通常需要使用标定信号源对雷达系统进行灵敏度、线性度、带宽等方面的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测量和分析能力。
11. 雷达校准的关键参数包括天线增益、方向图、波束宽度、脉冲宽度、系统灵敏度、动态范围、杂散回波抑制比等。
12. 机械校准需要考虑雷达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机械装配精度、机械零件磨损等因素,采取相应修正措施以确保准确的测量。
13. 电子校准需要对雷达系统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噪声系数、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进行校准,以保证系统的性能稳定和一致性。
地质雷达校验方法
地质雷达校验方法
1、概述
地质雷达用于检测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及超前地质预报。
2、技术要求
1.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
2.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3.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4.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5.信噪比不低于60 dB;
6.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
7.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3、方法
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影响测量结果。
选定一个场地,用地质雷达测出其厚度。
4、比对
用由计量机构检定的钢卷尺在与地质雷达相同的部位测量出其厚度,与地质雷达测出的厚度相对比,其误差允许±2cm。
5、校验仪器
钢卷尺5m。
6、校验结果的处理及判定
以比对的结果不超过误差值为合格。
7、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二年。
8、附录
地质雷达比对校验方法记录。
9、校验方法及依据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校验结论:
校验员核验员
校验日期:年月日有效日期:年月日
校验用设备:钢卷尺仪器编号:
校验周期:2年
地质雷达记录。
地质雷达校验方法
地质雷达校验方法
1、概述
地质雷达用于检测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及超前地质预报。
2、技术要求
1•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
2. 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3. 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4. 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5. 信噪比不低于60 dB ;
6. 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
7. 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3、方法
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影响测量结果。
选定一个场地,用地质雷达测出其厚度。
4、比对
用由计量机构检定的钢卷尺在与地质雷达相同的部位测量出其厚度,与地质
雷达测出的厚度相对比,其误差允许土2cm
5、校验仪器
钢卷尺5m
&校验结果的处理及判定
以比对的结果不超过误差值为合格。
7、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二年。
8、附录
地质雷达比对校验方法记录。
9、校验方法及依据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一、外观
是否完好
二、、比对
实测数据(cm) 误差(cm) 结果地质雷达
钢卷尺
项目校验数据结果校验结论:
校验员
校验日期:年月日
校验用设备:钢卷尺
校验周期:2年核验员
有效日期:年月日仪器编号:
地质雷达记录。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法检测操作规程1、地质雷达法合用范围地质雷达法可用于地层划分、岩溶和不均匀体的探测、工程质量的检测,如检测衬砌厚度、衬砌暗地里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地下管线探查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
2、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1)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2)信噪比不低于60dB;(3)采样间隔普通不大于0.5ns、A/D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4)计时误差小于1ns;(5)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连续测量时,扫描速率大于64次/秒;(6)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实时滤波、时窗、增益、点测与连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功能;(7)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实时检测与显示功能,具有多种可选方式和现场数据处理能力。
3、地质雷达应符合下列要求:(1)探测体的厚度大于天线有效波长的1/4,探测体的宽度或者相邻被探测体可以分辨的最小间距大于探测天线有效波第一聂菲儿带半径。
(2)测线经过的表面相对平缓、无障碍、易于天线挪移。
(3)避开高电导屏蔽层或者大范围的金属构件。
4、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为:(1)具有屏蔽功能;(2)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3)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5、现场检测(1)测线布置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的拱顶、摆布拱腰、摆布边墙和隧道底部各布置一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
普通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6点。
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者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摆布拱腰和摆布边墙各布一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和测点。
3、三线隧道应在隧道拱顶部位增加2条测线。
4、测线每5~10m应有一历程标记。
(2)介质参数的标定:检测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且每座隧道不少于一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
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是一种应用电磁场变化,以辅助在地下测量并立体显示的地质勘探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一个区域内以一定的间隔沿一个方向施加一个抛物线型电磁波,然后依次接收地底反射回来的电磁信号,从而克服了地下可视化现象的局限,获取地下地质构造、地层变化、地下水活动及各种地质信息的技术方法。
地质雷达方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关键环节是原始记录的重建与识别。
从元数据中获得初步信息,经过自动处理,生成处理过的图像,再根据地质结构特征,恢复中、100、500m反射板深度,同时对深度、光滑度及灰度进行扫描,定位精度达到1-2m,用反射率度量地质层析成分;用低频带限制来展示非反射强度;用梯度角度度量中、小尺度的构造变化;用梯度值测量总体反射板形态及反射率的强弱;用反射板深度、梯度值和强度的变化来度量板的形状和大小等。
地质雷达方法对地质调查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在事先没有地质资料的地区快速预测大致的基本地质条件,二是可以在内部结构和成分不明显表现的单无岩体调查中准确分辨,从而发现低频反射深度特征,三是可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精细地质调查,从而提高对岩性结构及地下水活动特征的认识,以及深入了解地质背景。
地质雷达检测
地质雷达检测
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地质勘探手段,它可以对地下深处的地质成分、地形特征和地下水进行详细的研究。
地质雷达技术利用电磁波将地球上深层的地质信息探测后传输回控制中心,用于地质结构的识别与勘探。
地质雷达技术的操作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设计等,工作流程如下:
1、对地层设施及设备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确定勘探地点地层设施及其参数,如岩性、岩溶类型、岩溶形态以及孔洞类型、大小和深度等等,以确定雷达探测的参数和施工条件。
2、地层勘探。
利用雷达装置进行地层探测,以掌握地层的现状,确定其地质结构及剖面,以便进行分析和预测。
3、深度探测。
根据地层勘探结果,把雷达装置放置在一定深度,进行深度探测,以确定地层结构特征。
4、探测资料处理。
将探测所得数据及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准确的地质结构及剖面,对其形态和结构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
地质雷达技术在采矿、勘探、地质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深入快速地精确检测出地层的结构、构造、岩性特征及地下水的位置和状况等,为开发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建设设施、发掘旅游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地质雷达检测沥青路面厚度误差分析及校核方法(精)
2009年02期(总第50期作者简介:李志强(1979-),男,山西沁县人,工学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公路工程研究工作。
1雷达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雷达作为一种快速无损检测工具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公路建设中。
1.1结构组成SIR-20高速地质透视仪由喇叭探头、高度地面电磁探测仪、探头控制电缆、测距系统、支架及固定装置等部分组成。
1.2工作原理探地雷达方法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以宽带短脉冲形式由地面通过发射天线送入介质内部,经目标体的反射后回到表面,接收天线接收回波信号。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及波形随所通过介质的电性性质及物性体界面几何形态而变化,根据接收的反射回波的双程走时、幅度、相位等信息,对介质的内部结构进行判断、解释。
路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遇到介电常数突变的界面发生反射这一现象进行工作的。
当向路面发射一系列脉冲电磁波时,电磁波在空气与路表面发生反射,另一部分能量透过该界面折射到路面中,在面层与基层处再次进行反射和透射,如图1所示。
图1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当接收天线接收到发射波,并形成时间序列后,此时可得到各反射脉冲的时差。
当已知电磁波在某结构层的传播速度后,便可以利用公式(1),计算出各层的厚度。
而电磁波传播速度与该层介电常数有关。
h i =v iΔt i,v i =c /ri 姨(1)式中,h i 为各层厚度,cm ;v i 为电磁波在该层传播速度,cm/ns;c 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30cm/ns;εri 为各层相对介电常数。
2误差来源与分析地质雷达在几十公里至上百公里的公路检测中所提供的路面厚度与路面的真实厚度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分析误差来源对减少误差是十分必要的,误差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2.1测点位置上的偏差由于公路设计是按中心线标定距离,并对路段有弯度要求。
雷达连续检测中,在弯曲路段,测量轮测量的距离与标段距离不等,雷达检测面层厚度结果中按桩号提供的厚度不一定是该桩号处的真实厚度。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方案隧道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方案(隧道) 1检测目的: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 筋等分布,评价隧道衬砌施工质量。
2检测仪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用美国SIR-4000型地质雷达系统(见下图), 其特点与路基挡墙检测雷达相同。
2.1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信噪比不低于60dB ;模/转换不低于16位;信号叠加次数可选择;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 5ns ;SIR-4000便携式高性能I S 地质透视仪I美国SIR-20型地质雷达系统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2. 2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天线组合,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屏蔽功能;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o3检测方法及原理:地质雷达是采用无线电波检测地下介质分布和对不可见目标体或地下界面进行扫描,以确定其内部结构形态或位置的电磁技术。
其工作原理为: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脉冲形式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经目标体反射或透射,被接受天线所接收。
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和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集合形态而变化,由此通过对时域波形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确定地下界面或目标体的空间位置或结构状态。
地质雷达具有高分辨率、无损性、高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现场检测时地质雷达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密贴于待检表面,雷达波通过天线进入混凝土以及相应介质中,遇到钢筋、钢质拱架、材质有差别的混凝土、混凝土中间的不连续面、混凝土与空气分界面、混凝土与岩石分界面等产生反射,接收天线收到反射波,测出反射波的入射、反射双向走时,就可以算出反射波走过的路程长度,从而求出天线距反射面的距离D。
D= V ×∆t∕2式中:D——天线到反射面的距离;V一一雷达波的行走速度;∆t一一雷达波从发射至接收到反射波的走时,用ns计。
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
相位为衬砌混凝土和围岩之间界面的反射波 。
5 结 语
综上所述 ,在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 上 ,地质雷达能较好地对隧道衬砌的实际情况作出 除强度外的检测 ,但由于其探测精度与所取的波速 有关 。因此 ,需要在现场测取足够点数的雷达波 ,而 混凝土中的雷达波有一定的离散性 ,有时可达 5 % ~10 %。因此 ,在注意波速测取的情况下 ,计算出的 衬砌厚度误差可在 2~4 cm 。若要精确得出实测厚 度 ,需作发 - 收距的校正 ,工作量很大 。对于脱空 区 ,由于其中充满潮湿的空气 ,含水率不可知 ,其波 速也不可测 ,因而无法准确确定脱空的高度 ,只能给 出一个概略值 。这些都是方法本身客观存在的问 题 ,需进一步地进行完善 。雷达检测不仅用于铁路 隧道 ,对于公路路基和隧道 ,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 、 交通洞 、引水隧道 ,地下管线 ,地基加固效果检测 ,岩 溶 ,滑坡 ,探测和维护古建筑物结构及进行考古研究 等方面也同样可以应用 。
测深度的 50 % ,那么地质雷达方法就要被排除 。 分辨率决定了地球物理方法分辨最小异常介质
的能力 。分辨率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 。研
究表明地质雷达在垂直方向可探测到目标体的厚度
为雷达子波波长的 1/ 4 倍 。可用下式估算测试成果
的垂直分辨率 :
b
=
λ 4
=
v 4f
水平分辨率与测点距离 、Fresnel 带直径有关 。
图 7 脱空体的地质雷达剖面图
(3) 衬砌混凝土厚度的解释 :一般情况下 ,雷达 波经发射天线发射后 ,最先到达接收天线的雷达波 为空气直达波 ,紧接着为表面直达波 ,再为混凝土和 围岩胶结面的反射波 。反射波能量与围岩和衬砌混 凝土之间的物性差异有关 ,两者物性差异越大 ,反射 波能量就越强 ,反之 ,其能量就越弱 。图 8 为判定的 厚度典型地质雷达剖面图 ,图中存在多条连续的同 相轴 ,沿时间轴方向 ,11~13 ns 处强能量连续的同
地质雷达测量技术
地质雷达测量技术内容提要:本文在简述地质雷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工作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实际资料计算、实测效果等方面说明采用地质雷达技术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地质雷达测量技术1 前言地质雷达(Geological Radar)又称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是一项基于不破坏受检母体而获得各项检测数据的检测方法,在我国已在数百项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随着交通、水利、市政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对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工程实施过程中仍急需用物理勘探的手段解决大量的地质难题,因此,地质雷达极其探测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地质雷达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具有非破坏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采用便携微机控制,图象直观;工作周期短,快速高效。
它不仅用于管线探测,还可用于工程建筑,地质灾害,隧道探测,不同地层划分,材料,公路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考古等等。
2 地质雷达技术原理地质雷达是运用瞬态电磁波的基本原理,通过宽带时域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窄脉冲电磁波,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界面时产生反射,由接收天线接收介质反射的回波信息,再由计算机将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和成像处理,即可识别不同层面反射体的空间形态和介质特性,并精确标定物体的深度(图1)。
图1 地质雷达检测原理图3 雷达的使用特性3.1无损、连续探测,不破坏原有母体,避免了后期修补工作,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3.2 操作简便,使用者经过2-3天培训就能掌握。
探测时,主机显示器实时成像,操作人员可直接从屏幕上判读探测结果,现场打印成图,为及时掌握施工质量提供资料,提高了检测速度和科学水平。
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了解道路的结构情况,发现道路路基的变化和隐性灾害,使日常管理和维护更加简单。
3.3 测量精度高,测试速度快。
地质雷达检测方法
地质雷达检测方法
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是一种通过研究高频脉冲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以及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等,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地震勘探法,也是基于研究波在地下的传播时间、传播速度与动力学特征。
按检测时地质雷达仪器的发射和接收天线所处相对位置,可以选用剖面法、宽角法和共深度点法等观测方法,亦可根据检测需要选用透射法和单孔法、跨孔法等观测方法。
地质雷达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隧道围岩、模筑和喷射混凝土、钢筋、钢架等方面内容,主要包括隧道模筑和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内部和背后(下部)的不密实、空洞、脱空、注浆效果、钢架和钢筋的安装配置、保护层厚度等检测项目。
世隆科普:探地雷达计量校准方法和流程
世隆科普:探地雷达计量校准方法和流程
世隆科普:探地雷达计量方法和流程探地雷达是一种探测地下目标的有效手段,是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介质内部物质特性和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探地雷达又称地质雷达、透地雷达,环保行业暗管探测仪。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探地雷达省级计量院的计量方法和流程
第一步,我们需将探地雷达设备带到省计量院,到大厅按要求填写《检定和校准服务委托单》。
第二步,在智能排队叫号机上选择“送检仪器”,取号等待工作人员叫号。
第三步,当工作人员叫到号时,将设备带至工作台由工作人员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检定。
第四步,在技术人员带领下,将设备带至雷达校准实验室,按照工作人员要求开机实地测试。
第五步,探地雷达通过标准反射板测试,校准测试探测深度
第六步,等待计量院通知对公缴纳计量费,次日去计量院排队打印发票,领取计量证书和产品合格证(也可以选择付费邮寄)。
计量校准证书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雷达校验方法
1-(77)
一、概述
地质雷达用于检测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及超前地质预报。
二、技术要求
1.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
2.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3.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4.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5.信噪比不低于60 dB;
6.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
7.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三、方法
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影响测量结果。
选定一个场地,用地质雷达测出其厚度。
四、比对
用由计量机构检定的钢卷尺在与地质雷达相同的部位测量出其厚度,与地质雷达测出的厚度相对比,其误差允许±2cm。
五、校验仪器
钢卷尺5m。
六、校验结果的处理及判定
以比对的结果不超过误差值为合格。
七、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二年。
八、附录
地质雷达比对校验方法记录。
一、校验方法及依据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公路试验检测仪器自校
仪器名称设备编号
生产厂家规格型号
项目校验数据结果一、外观是否完好
二、、比对
实测数据(cm) 误差(cm)结果地质雷
达
钢卷尺
校验结论:
校验员核验员
校验日期:年月日有效日期:年月日
校验用设备:钢卷尺仪器编号:1-C-28
校验周期:2年
地质雷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