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说课教案

合集下载

子宫肌瘤教案

子宫肌瘤教案
3、诊断:病史、体征、B超、MRI等。
七、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
2、卵巢肿瘤
3、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病史
4、子宫恶性肿瘤
(1)子宫肉瘤:好发于老年妇女,生长迅速,多有腹痛、腹部包块及不规则阴道出血。
(2)子宫内膜癌: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诊断性刮宫有助于鉴别。
(3)子宫颈癌:TCT、活检、宫颈管搔刮、分段诊刮有助于鉴别。
五、分类
1 浆膜下肌瘤
2肌壁间肌瘤
3黏膜下肌瘤
4宫颈肌瘤和阔韧带肌瘤
六、临床表现:
1、症状
(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
(2)下腹包块
(3)白带增多
(4)压迫症状
(5)其他:下腹坠胀、腹背酸痛,经期加重。
2、体征
(1)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相关。
(2)大肌瘤可在下腹部扪及实质性不规则包块。
(3)妇科检查扪及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
三、病理:
1、巨检:肌瘤为实质性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层硬,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存在一疏松网状间隙,故易剥离。
2、镜检: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成漩涡状或棚状,核为杆状。
四、肌瘤变性:
1、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最常见。肌瘤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由透明样物质取代。
医 院三台县人民医院
所在科室妇产科
课程名称子宫肌瘤
授课教师张小燕
职 称住院医师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子宫肌瘤
授课形式
理论
授课时间
2016年06月25日
授课学时
50分钟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发病率

子宫肌瘤优秀教案

子宫肌瘤优秀教案

课题:子宫肌瘤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子宫肌瘤的病因分类、临床症状(2)理解子宫肌瘤的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3)了解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能力3.德育目标积极宣传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关爱教学重点:子宫肌瘤的病因分类、临床症状教学难点:子宫肌瘤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案例分析:女性,51岁。

因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2年余就诊入院。

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自认为是“更年期月经紊乱”而未进行治疗。

近半年来经量较前增多,常伴头晕现象。

查体:轻度贫血貌,其余检查无明显异常。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宫颈光滑、肥大,子宫体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无压痛,活动度稍差。

双附件无明显异常。

问题:(1)考虑该病人患何种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2)结结合该病人的情况,应进行哪些相关知识的介绍?(3)如何护理这类病人?【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请学生来诊断,把学生带入课题中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新知讲授:一、 病因分类1.病因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妇女。

请同学自学课本回答:为什么说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呢?因为:30岁以上妇 女约20%有子宫肌瘤。

1/5 肌壁间肌瘤(最常见) 浆膜下肌瘤【设计意图】看图指位置,让学生更形象的学习子宫肌瘤的分类,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勇气。

二、临床表现症状: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最常见) 3.压迫症状4.贫血体征:1.体积大肌瘤→下腹部扪及肿块2.青春期前少见3.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萎缩2.浆膜下肌瘤→子宫旁触及球形包块3.黏膜下肌瘤→子宫均匀增大三、辅助检查1.B超检查:最常用、最简便、首选2.其他检查:如腹腔镜、宫腔镜等四、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知识缺乏2.焦虑3.潜在并发症4.活动无耐力5.舒适的改变6.有感染的危险【设计意图】由临床症状得出护理诊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临床症状,加深印象,初步建立护理程序的框架。

子宫肌瘤教案

子宫肌瘤教案

课题:子宫肌瘤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子宫肌瘤的病因分类、临床症状(2)理解子宫肌瘤的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3)了解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能力3.德育目标积极宣传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关爱教学重点:子宫肌瘤的病因分类、临床症状教学难点:子宫肌瘤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案例分析:女性,51岁。

因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2年余就诊入院。

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自认为是“更年期月经紊乱”而未进行治疗。

近半年来经量较前增多,常伴头晕现象。

查体:轻度贫血貌,其余检查无明显异常。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宫颈光滑、肥大,子宫体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无压痛,活动度稍差。

双附件无明显异常。

问题:(1)考虑该病人患何种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2)结结合该病人的情况,应进行哪些相关知识的介绍?(3)如何护理这类病人?【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请学生来诊断,把学生带入课题中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新知讲授:一、 病因分类1.病因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妇女。

请同学自学课本回答:为什么说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呢?因为:30岁以上妇 女约20%有子宫肌瘤。

1/5【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探索问题答案,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2.分 类1.按肌瘤生长部位可分为: 子宫体部肌瘤(90%) 子宫颈部肌瘤(10%)2.按肌瘤与子宫肌瘤的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最常见) 浆膜下肌瘤 黏膜下肌瘤 多发性子宫肌瘤【设计意图】看图指位置,让学生更形象的学习子宫肌瘤的分类,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勇气。

二、临床表现症状: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最常见)2.下腹部包块3.压迫症状4.贫血体征:1.体积大肌瘤→下腹部扪及肿块2.浆膜下肌瘤→子宫旁触及球形包块3.黏膜下肌瘤→子宫均匀增大三、辅助检查1.B超检查:最常用、最简便、首选2.其他检查:如腹腔镜、宫腔镜等四、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知识缺乏2.焦虑3.潜在并发症4.活动无耐力5.舒适的改变6.有感染的危险【设计意图】由临床症状得出护理诊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临床症状,加深印象,初步建立护理程序的框架。

子宫肌瘤教学设计(教案)

子宫肌瘤教学设计(教案)
2.四个组列出各种治疗方法选择的情景案例
3.两个组模拟情景,角色扮演进行健康指导
【踊跃参与】
【完成全体任务】:
1.积极预习课本、云班课观看视频资料,获取经验值。
2.学生登录学习通,进入做题练习,完成与该节有关的知识,并获得相应得分。
【完成分组任务】:
1.三个组派成员绘制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图
2.四个组派成员扮演护生、病人,练习情景案例,上课时演出。
3.通过过程评价(经验积
分)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愿意去尝试和参与,提高积极性和自信心。



(5min)









环节二:
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导
【组织情景模拟】
教师组织小组学生扮演病人和护士角色,进行子宫肌瘤的健康指导。
【归纳讲解、评价】
教师对学生所模拟的情景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讲解,加深印象。根据表现,对完成任务的小组奖励积分。
3.两个组派成员模拟情景,角色扮演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意图】:
1.透过网络平台视频,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对子宫肌瘤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会去主动思考,熟悉了解。
2.透过学习平台测试,即让学生复习了以往所学知识,又能便捷获取学生掌握预习知识情况,为授课做准备。
3.以小组形式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各组,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根据自己特长分配任务,各行其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责任感。
【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并和教师一起总结视频中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意图】:
1.透过视频让学生感知子宫肌瘤的表现,更形象,贴近实际,学生容易理解;
2.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建立临床思维;

子宫肌瘤讲稿

子宫肌瘤讲稿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透明变性——最常见,肌瘤剖面旋涡状结构消失,由透
明样物质替代。
❖ 囊性变:肌细胞坏死形成囊性变,子宫肌瘤变软, 与卵巢囊肿不易区分。
❖红色变(red degeneration):
❖ 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患者常有急性腹痛、发热,检查发现肌瘤迅速增 大。
肌壁间肌瘤
(60%~70%) 浆膜下肌瘤
(20%) 黏膜下肌瘤
(10~15%)
病理(难点)
❖ 巨检: ❖ 肌瘤为实质性球形包块,
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 层硬,压迫周围肌壁纤维 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 膜间有一层疏松网状间隙, 故易剥出。
❖ 肌瘤长大或多个相融合时, 呈不规则形状。切面呈灰 白色,可见漩涡状或编织 状结构。颜色和硬度与纤 维组织多少有关。
病理(难点)
❖ 镜下所见 ❖ 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
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成 漩涡状或棚状,核为杆状。 ❖ 极少情况下组织形态学具 有特征的特殊类型:富细 胞性,静脉内平滑肌瘤和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
肌瘤变性(难点)
5种 (难点)
玻璃样变
囊性变
钙化
类型
肉瘤样变
红色样变
临床表现(重点)腹部肿块源自B经量增多及经期 A
延长
症状
C
白带增多
其他
E
D
压迫症状
体征
决定于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
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
黏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者子宫均匀增大, 脱出于宫颈外口者,窥器检查即可看到 子宫颈口处有肿物,粉红色,表面光滑, 宫颈四周边缘清楚

说课子宫肌瘤培训课件

说课子宫肌瘤培训课件
,恢复较快,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一周左
右就可以出院。
病例三: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子宫肌瘤手术
病例概述
一位女性,因子宫肌瘤导致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等症状,同时合并有子宫腺肌病、子宫 内膜增生等疾病,医生建议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过程
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医生在显示屏的引导下,精确地操作器械,将子宫完全切除,取出 。
抗肿瘤药物
如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副作用较大。
中药治疗
采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症状。
保守性手术治疗
01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通过开腹方式切除子宫肌瘤,保留子宫,适用于年轻患者,要求保留
生育功能。
02
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通过宫腔镜技术切除子宫肌瘤,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黏膜下肌瘤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病情观察
0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
及手术切口的渗血、渗液情况。
疼痛护理
02
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疼痛护理措施,如使用止痛药、镇痛泵等
,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康复指导
03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早期下床活动、盆底肌肉锻
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预防子宫肌瘤复发的措施
02
说课子宫肌瘤的病因病理
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
1 2
性激素影响
女性在育龄等时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子 宫肌瘤组织局部生长活跃,导致肌瘤增大。
遗传因素
有家族聚集现象,且与种族差异有关。
3
细胞因子与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与细胞信号转导参与子 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

子宫肌瘤说课教案

子宫肌瘤说课教案

《子宫肌瘤》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子宫肌瘤》是乐杰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七版)第31章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妇科疾病常见症状,这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学好这一节对临床医生诊断及鉴别诊断妇科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病理变化及变性。

(3)了解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2、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推理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为医学献身的精神和治病救人的医德医风。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为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分类及有无变性密切相关,治疗原则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有无变性等情况全面考虑。

难点:为子宫肌瘤的病理、变性、鉴别诊断。

二、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问答法及讨论式:在讲授法的同时运用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自学法:一般了解的内容同学自学。

三、学法指导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指导观察图片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及病例分析,学生学习教材,主动思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使知识之间形成链条,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分类及有无变性密切相关。

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为子宫肌瘤主要的诊断方法。

[整理版]子宫肌瘤教案

[整理版]子宫肌瘤教案
请提出:(1)初步诊断,诊断依据
(2)进一步检查
(3)如何治疗处理
(一)临床特点
1.症状(Symptoms)
1)月经改变(Change of menorrhea)最常
见,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是典型症状;浆膜下肌瘤及壁间小肌瘤月经无改变;月经改变和肌瘤大小不成正比。
其原因有如下4点有关:①宫腔扩大致子宫收缩力下降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②子宫内膜增生过长;③粘膜下肌瘤伴坏死感染时,可有持续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血样脓性排液;④浆膜下肌瘤无月经改变,因此与类型有关。
病理(Pathology)(3分钟)
(利用图片形象解释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
1、巨检(Anatomy)(图3)
实质性球形结节,表面光滑,呈白色,质硬,切面呈漩涡状结构。
外面有假包膜,假包膜血管呈放射状,易受压致肌瘤发生各种退行性变。
典型的球形、实质性、漩涡状结构,假包,大者几十斤,小者几毫米。2、镜下特征(Histological features)
子宫切除手术适用于肌瘤较大,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不保留生育功能;疑有恶变的患者。50岁以下,卵巢外观正常的患者,可保留卵巢。
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要做细胞学涂片排除宫颈癌
②肌瘤摘除术(Myomectomy),经阴道或经腹。
③腹腔镜手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④其他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手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停药易复发
2)用药
雄激素(Androgen)副作用较大,目前少用。雄激素<300mg/月。
雌激素对抗剂,三苯氧胺10mg tid。
中药,桂枝茯苓胶囊。
孕激素受体争夺剂:米非司酮(mifepristone)10mg Qd

子宫肌瘤教案模板范文

子宫肌瘤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类型:妇产科学授课对象: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时间: 2学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子宫肌瘤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 了解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 熟悉子宫肌瘤的预防措施及康复护理要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的能力。

-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女性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关爱。

-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内容:一、子宫肌瘤概述1. 子宫肌瘤的定义及病因2. 子宫肌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3. 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二、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1. 药物治疗2. 手术治疗3. 其他治疗方法三、子宫肌瘤的预防及康复护理1. 预防措施2. 康复护理要点3. 心理护理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子宫肌瘤的预防措施及康复护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有哪些常见症状?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1. 子宫肌瘤概述: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2.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讲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

3. 子宫肌瘤的预防及康复护理:介绍预防措施、康复护理要点及心理护理。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四、讨论1. 子宫肌瘤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 子宫肌瘤康复护理的关键点是什么?3. 如何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讨论、提问等表现。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子宫肌瘤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健康教育手册等。

子宫肌瘤说课稿

子宫肌瘤说课稿

子宫肌瘤说课稿一说教材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子宫肌瘤》护理专业的《临床护理》书中的第九篇妇产科护理中第十二章第二节内容。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护理程序,能对子宫肌瘤的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并能够制定出护理措施,通过以上的整体护理,使病人能健康出院。

并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本次课内容,并能将本次课内容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中。

2 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的共性一般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差,因此要用一些临床事例来激发她们的积极性,引起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来适当地改变深度与难度。

3 学习目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及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掌握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及治疗原则★(2)掌握子宫肌瘤的护理评估▲(3)掌握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4)熟悉子宫肌瘤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5)了解子宫肌瘤的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准确判断出子宫肌瘤,并能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情感目标: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沉着冷静,护理病人细致有序4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及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子宫肌瘤的定义和护理评估。

2)教学难点: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

3)教学关键:能准确判断出子宫肌瘤二说教学方法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根本转变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以我在教法的选择中主要突出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授知识环节中,对难点问题进行精讲,点拔,使学生在自学中无障碍。

2、病例讨论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后,马上应用于病例去解决问题,加深印象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子宫腺肌瘤优秀教案

子宫腺肌瘤优秀教案

子宫腺肌瘤优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提供给医学专业的学生,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子宫腺肌瘤的相关知识和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子宫腺肌瘤的定义和病因。

2. 掌握子宫腺肌瘤的常见症状和临床表现。

3. 熟悉子宫腺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选择。

4. 掌握预防子宫腺肌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子宫腺肌瘤的定义和病因- 子宫腺肌瘤的定义和概述。

- 子宫腺肌瘤的发病原因和常见病因。

- 子宫腺肌瘤的分类和分期。

2. 子宫腺肌瘤的常见症状和临床表现- 子宫腺肌瘤的症状和体征。

- 不同大小子宫腺肌瘤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常见并发症和并发症预防措施。

3. 子宫腺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选择- 子宫腺肌瘤的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子宫腺肌瘤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 子宫腺肌瘤的治疗选择和治疗原则。

4. 预防子宫腺肌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控制激素水平和维持健康生活惯。

- 子宫腺肌瘤的预防策略和注意事项。

- 子宫腺肌瘤患者的生活调护和心理支持。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解说、演示等方式,介绍子宫腺肌瘤的相关知识。

-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和交流个人经验和观点。

-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实践,如模拟诊断和治疗过程等。

评估方法- 功课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讨论题,供学生独立完成。

-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 考试评估:组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子宫腺肌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

- 多媒体资料: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幻灯片、视频等。

参考文献1. 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5):456-461.2. 子宫腺肌瘤及其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53(1):78-83.以上是《子宫腺肌瘤优秀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希望能够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教学指导给学生们。

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

最新子宫肌瘤教案模板

最新子宫肌瘤教案模板

最新子宫肌瘤教案模板一、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基本知识,掌握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并提供预防子宫肌瘤的建议。

二、教学内容1. 子宫肌瘤的定义和分类2. 子宫肌瘤的症状和常见体征3. 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4.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5. 预防子宫肌瘤的建议三、教学流程1. 引入子宫肌瘤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2. 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基本知识。

3. 分析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帮助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4. 介绍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如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5. 介绍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6. 提供预防子宫肌瘤的建议,如保持健康生活惯、定期体检等。

7. 总结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和巩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相关知识。

2. 实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真实的病例,帮助学生理解子宫肌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子宫肌瘤的理解和看法。

五、教学评估1. 学生问题解答:提供问题,让学生回答与子宫肌瘤有关的问题。

2.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于子宫肌瘤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子宫肌瘤的定义、症状等信息。

2. 病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子宫肌瘤病例分析材料,供学生讨论和分析。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掌握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并提供预防子宫肌瘤的建议。

教学方法的设计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子宫肌瘤教案模板

子宫肌瘤教案模板

子宫肌瘤教案模板第1篇:子宫肌瘤教案(理论教学)课程名称:妇产科学课程类型:(1)1、必修;2、选修;3、其它授课对象: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授课时间: 2007至 2008 学年下学期计划学时: 102 学时(其中:理论 55,实验: 48)任课教师:所属学院:临床学院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妇产科课程名称:妇产科教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编著,2004年第 6 版讲授人: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学历:本科学位:学士讲授题目:子宫肌瘤所属章节:第31章计划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子宫肌瘤的分类、病理、肌瘤变性、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子宫肌瘤的病因。

3、了解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教学重点:子宫肌瘤的分类、病理、肌瘤变性、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教学难点:子宫肌瘤的分类、病理、肌瘤变性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教具:多媒体思考题:1、按子宫肌瘤发展过程与肌壁的关系可将子宫肌瘤分为哪几类?2、肌瘤变性有哪些?3、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实用妇产科学》、《妇科肿瘤学》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50岁。

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女约20%发生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能发现,临床上报告肌瘤发生率仅在4~11%之间。

一、病因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一)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二)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三)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四)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五)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二、病理可生长于子宫任何部位,主要由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及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交叉组成。

其周围有一层被压缩的肌纤维所形成的假包膜,手术时易于将肌瘤自假包膜内完整挖出。

肌瘤多为实质性球形肿瘤,切面呈灰白色,具有不规则旋涡状纹理。

子宫肌瘤优秀教案

子宫肌瘤优秀教案
1. 体积大肌瘤 →下腹部扪及肿块
2/4
2. 浆膜下肌瘤 →子宫旁触及球形包块
3. 黏膜下肌瘤 →子宫均匀增大
三、辅助检查
1.B 超检查 :最常用、最简便、 首选
2. 其他检查:如腹腔镜、宫腔镜等
四、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 知识缺乏
2. 焦虑 3. 潜在并发症
4. 活动无耐力 5. 舒适的改变 6. 有感染的危险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知:识作业:
教学反思1:. 子宫肌瘤的病理分类是什么? 第二节子宫肌瘤
本节课讲2了. 子子宫宫肌肌瘤瘤的的临病床因表一分现.类、有临病哪床因些表分?现类、辅助检查、四护、理护诊理断诊、断护理措施等知识 内容。在讲解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问题时有教师精讲、有学生思考,让 学生动脑3、. 子动宫手肌,瘤效的果护良理好诊二。断.在及讲合解临作护床性理表问诊现题断有、哪护些理?措施五时、让护学理生措以施此推测、得出结
子宫颈部肌瘤 (10%)
2. 按肌瘤与子宫肌瘤的关系可分为: 2. 青春期前少见
肌壁间肌瘤 (最常见 ) 浆膜下肌瘤 3. 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萎缩
黏膜下肌瘤
多发性子宫肌瘤
【设计意图】看图指位置,让学生更形象的学习子宫肌瘤的分类,同时增加学生学习 的兴趣和勇气。 二、临床表现 症状:
1. 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最常见) 2. 下腹部包块 3. 压迫症状 4. 贫血 体征:
因为: 30 岁以上妇 女约 20% 有子宫肌瘤。 1/5
讨论:根据课本 202 页探究子宫 肌瘤的病因及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探索问题答案,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病因 :与女性性激素长期刺激有关,尤其是雌激 素
2. 分 类 依据:

子宫肌瘤 教案

子宫肌瘤 教案

子宫肌瘤教案教案 - 子宫肌瘤一、教学目标:1.了解子宫肌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学习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子宫肌瘤相关的问题和疑虑。

二、教学内容:1. 子宫肌瘤的定义及分类。

2. 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4. 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

5.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分类。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异常、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并介绍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如不规则月经、腹痛、腹胀等症状。

3. 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和诊断。

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诊断方法,如超声检查、MRI等。

4. 治疗讲解(15分钟)讲解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方法。

详细介绍每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5. 疑难问题解答(15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虑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子宫肌瘤相关知识。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估本课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诊断能力。

3. 学生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和解决能力。

五、教学材料与资源准备:1. 子宫肌瘤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2.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 学生的教科书和笔记。

六、教学方式:1. 讲解教学:通过讲解相关知识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反思,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学术研究和讨论,深入了解和探索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说课文稿

子宫肌瘤说课文稿

子宫肌瘤》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子宫肌瘤》是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八版)第30章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妇科疾病常见症状,这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学好这一节对临床医生诊断及鉴别诊断妇科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妇产科学这门新开的专业学科充满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病理变化及变性。

(3)了解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2、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教学处理: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通过案例、讨论、提问强调内容的重要性。

难点教学处理:思路由各种类型图片变抽象为直观、简单。

通过老师讲解难点,病案讨论、提问、总结来强调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法指导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会写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指导观察图片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及病例分析,学生学习教材,主动思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使知识之间形成链条,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分类及有无变性密切相关。

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为子宫肌瘤主要的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有无变性等情况全面考虑。

子宫肌瘤教案

子宫肌瘤教案

子宫肌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子宫肌瘤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掌握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了解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子宫肌瘤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过程:1.子宫肌瘤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子宫肌瘤的定义和病因,以及子宫肌瘤的分类,包括子宫内膜下肌瘤、子宫肌膜下肌瘤和子宫浆膜下肌瘤。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0分钟)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相关视频,了解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学生通过讨论和百度搜索,了解子宫肌瘤的常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如异常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腹部肿块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3.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25分钟)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相关视频,了解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学生通过讨论和百度搜索,了解子宫肌瘤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详细介绍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3.观看视频: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价:1.通过教师的提问,检测学生对子宫肌瘤的定义、病因及分类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检测学生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理解情况。

3.通过小组讨论,检测学生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的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由于时间限制,对于一些复杂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没有进行深入学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教学时间,加强对其他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讲解,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全面。

妇产科学《子宫肌瘤》的说课设计

妇产科学《子宫肌瘤》的说课设计
课 的主题 内容 。这样设计 的 目的是为 了
宫肌瘤 的临床 表现 、诊 断和 治疗 方法 。
教学难点 :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2 . 说 学 生
[ 1 ] 张廷均 . 怎样撰写说课稿 [ J ] . 教学与
管理 ( 中学版) ,2 0 0 2( O 8 ) :3 1 —
3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难懂 的知识
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结合板 书突 出 重难点 ,显示知识点之间 的联系 。 业素质和严
谨的工作作风。 ( 4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点 :子
见 的妇科肿瘤有 哪些” “ 子宫肌 瘤患者 有什 么样 的症 状”,诱 导学 生进入 本节
卷 :①妇科病人最常见 的女性生 殖系统
肿瘤是什么?②子宫肌瘤患者 月经改变
情况如何 ?③若为子宫肌瘤 患者 ,做过 何种治疗 ?要求学生通过查 阅相 关资料 对教材 的内容作适 当的补充 。这样设计
的 目的是 扩大学 生学 习 的范 围及视 野 ,
成作业促进 学生 复 习和巩 固所 学知识 , 突 出本次课重难点 ,使学生牢 固掌握 。
使 同学们对 子宫 肌瘤形 成感 观 的认识 , 并展开讲授 ,把子宫肌瘤病 因 、病理联 系起 来 。第 二 步 引导 学 生 根据 调 查 问 卷 ,总结子宫肌瘤 的临床 表现。同时通 过 图片演示 来讲解 ,加深 学生 的 印象 , 突出重点 。再用精讲和列表 比较法来 突
破子宫肌瘤 的鉴别诊 断这 个难点 。第三
( 5 )布置作业 ,复 习巩 固。通过完
第二十章第 一节 内容 ( 需 1学时 ) 。子
宫肌瘤 是 女性 生 殖 器最 常 见 的 良性 肿

子宫肌瘤教案

子宫肌瘤教案
(二)、难点
1. 子宫肌瘤的分类和相应的临床表现 以一则病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讲解不同部位、大小的肌瘤所引起的不 同的临床表现。 2.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和指征 通过病理分析(如何帮病人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图片、手术录像来讲解复习治疗原则 药物及手术治疗指征;不同部位、类型肌瘤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三)、名词解释及问题:
1. 名词解释:red degeneration/hyaline degeneration 2. 子宫肌瘤常见变性有哪些? 3. 子宫肌瘤临床表现有哪些?
3
4. 子宫肌瘤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 PPT 教学:以 PPT 讲解为主,结合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肉瘤有形 象生动的理解。
六、教材及参考书
1. 谢幸 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8 版

2. 丰有吉主审 沈铿 马丁 主编《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3 版 2015 年
3. Berek JS. 主编《Novak’s Gynecology》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第 15
2. 囊性变 (Cystic degeneration) : 瘤 的 各 种 变 性 及
3. 红色变 (Red degeneration ):
其临床特点,重点
4. 肉 瘤 变
(Sarcomatous 介 绍 红 色 变 性 和
2
degeneration ): 5. 钙化(calcification): [子宫肌瘤和妊娠的关系] 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 [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子宫肌瘤》是乐杰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七版)第31章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妇科疾病常见症状,这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学好这一节对临床医生诊断及鉴别诊断妇科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病理变化及变性。

(3)了解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2、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推理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为医学献身的精神和治病救人的医德医风。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为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分类及有无变性密切相关,治疗原则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有无变性等情况全面考虑。

难点:为子宫肌瘤的病理、变性、鉴别诊断。

二、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问答法及讨论式:在讲授法的同时运用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自学法:一般了解的内容同学自学。

三、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
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指导观察图片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及病例分析,学生学习教材,主动思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使知识之间形成链条,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分类及有无变性密切相关。

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为子宫肌瘤主要的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有无变性等情况全面考虑。

四、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上节讲过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从而提出问题: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什么?引出本节的主题——子宫肌瘤。

2.提出子宫肌瘤的病例及问题,请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听课(3分钟)3.介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发病年龄及发病因素与雌激素的关系和其他发病相关因素,国际最新的病因学研究(15分钟)
4.重点讲述子宫肌瘤的分类,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

关于子宫肌瘤的三种分类,提问1-2名学生。

5.介绍病理改变及变性种类,提供图片,举例临床所见病例。

并提问1-2名学生。

(30分钟)
课间休息
6.重点讲解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40分钟)
7.总结本课重点,加深印象。

(5分钟)
8.病例分析及复习思考题。

(5分钟)
病例1:患者女,32岁,婚后四年未孕,月经周期正常,量多.有血块。

妇检:宫体如孕10周,前壁稍突出,有鸡蛋大的质硬隆突区,双附件(-)。

问题:诊断是什么?如何处理?
病例2:患者,35岁,已婚,因“月经过多10个月,头痛头晕心悸3个月”,入院后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无异常;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小,呈均匀性,质中,活动可,轻压痛;双附件未及包块,无压痛。

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大小8cm×8cm×7cm,宫腔内可见一5cm×5cm×4.8cm大小的肌瘤,宫腔镜检查示粘膜下子宫肌瘤,实验室检查:Hh:52g/L,目前诊断及治疗方案?
复习思考题
1.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分类的关系?
2.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3.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及其适应症是什么?
4.常见的子宫肌瘤变性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