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经验教学理论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个案研究

合集下载

简述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的方法

简述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的方法

简述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的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杜威那有趣的思维与教学方法。

这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思维冒险之旅呢!杜威的思维方法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破案的过程。

他觉得思维是从疑难的情境开始的,就好比你突然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满是迷雾的迷宫里,周围全是问号。

这个疑难情境啊,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怪兽,突然出现在你的学习或者生活小天地里,让你措手不及。

那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开始进行所谓的“暗示”啦。

这暗示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出现的一点点小烛光,给你指引方向。

你可能会突然想到,“哎,我之前好像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我听说过某个方法可能有用。

”这就像是你的大脑在翻箱倒柜,找那个能打败小怪兽的法宝。

然后就是“理智化”这个环节啦。

这就好比你把找到的那些零零散散的线索拿出来,放在放大镜下仔细研究。

你得把那些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有条理,就像把一堆乱麻一根一根地捋顺。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和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做游戏,你得抓住它们,让它们听话。

在教学方法上呢,杜威主张从做中学。

这可太有意思了,就像你学游泳,不是光听教练在岸上哇啦哇啦讲理论,而是直接跳进水里扑腾。

学习就像是一场欢乐的大冒险,教室不再是那个沉闷的小盒子,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惊喜的游乐场。

他的教学还强调儿童的中心地位。

这就像是一场儿童为主角的超级大电影,老师不再是那个在台上唱独角戏的大明星,而是变成了幕后的导演和助手。

孩子们就像一群充满活力的小猴子,在知识的森林里自由探索,老师在旁边保驾护航,防止小猴子们掉坑里。

这种教学方法下的课程也是很有特色的。

课程不再是那种干巴巴的大馒头,而是像一个装满各种美味点心的大礼盒。

里面有各种有趣的活动、实验,就像礼盒里的巧克力、小蛋糕一样吸引人。

而且啊,杜威的思维与教学方法注重经验的连续性。

这就像你在搭积木,一块积木接着一块积木,不断地往上堆,最后搭出一个超级酷炫的城堡。

每一次的学习经验都是一块小积木,慢慢地积累起来就成了知识的大城堡。

整个杜威的思维与教学方法就像是一场充满欢乐和惊喜的魔术表演。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引言:杜威(JohnDewey)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思想。

概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倡导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学习,并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重视个体差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发。

正文: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基于经验的学习:杜威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因此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经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杜威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1.学以致用:杜威认为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2.强调社会互动:杜威认为学生通过与社会互动来构建知识和价值观,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境。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尊重个体差异:杜威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都不同,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2.学生参与决策:杜威主张学生参与学校和课程决策的过程,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民主精神。

四、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强调创造性思维:杜威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他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见解。

2.问题解决能力: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问题并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五、教育的社会意义1.参与社会改革: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为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公民,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

杜威研究报告

杜威研究报告

杜威研究报告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杜威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杜威的主要理论,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杜威的教育理论学生中心的教育杜威倡导学生中心的教育,他主张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并支持个体化学习的概念。

他认为,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人差异应该被充分尊重和关注。

他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主张教师应该成为指导者和合作者,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权威。

实践与经验的重要性杜威认为,实践和经验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主张通过实际经验与教科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他主张学生应该通过实际参与和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问题解决中。

实践经验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培养。

社会互动与合作学习杜威强调社会互动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可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知识。

他主张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合作和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教育与民主社会的关系杜威认为,教育与民主社会是密切相关的。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民主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以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责任公民。

他认为,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杜威的影响杜威的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这一理念在当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许多学校中,教师们采取了与学生互动和个体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实践与经验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实践中也得到了重视。

学校越来越注重提供学生实际参与和实践活动的机会,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互动与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教室中。

教师们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研究

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研究

龙源期刊网 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研究作者:宋雨婷来源:《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年第07期【摘要】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做中学”为教育理念,以思维的五个步骤提出了教学的五个阶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问题教学思想。

厘清杜威问题教学思想的思路,解读杜威问题教学思想,探究其背后的教学意蕴,对于研究杜威问题教学思想的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杜威;问题教学思想;解读;依据;价值杜威认为问题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要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通过内化经验成为经验的主体。

杜威强调思维在问题教学中的作用,他认为思维是教育方法的构成要素,所以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就是促进思维产生、发展的各种条件。

只有更加理解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深入理解其教学思想的精髓,才可全面挖掘其教育价值。

一、杜威问题教学思想解读(一)杜威问题教学理论基础1.实用主义哲学。

杜威认为人类的经验是客观存在的,需要人类主动地探索,而这些经验是造就社会环境的重要资源。

他认为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培养儿童的目的也是让儿童顺应社会,所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要有一定的衔接,学校应该让学生学到今后在社会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和不断地学习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心理学。

杜威认为儿童的各项活动都建立在其乐趣、需要和习惯等本能成长的基础上。

他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个体身体本能的需要,满足本能的过程必须要参加到活动中。

他提出,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据儿童天性的需求划分成不同的阶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材料和组织活动使儿童的本能需要得以发展。

这也成为杜威问题教学思想的心理学依据。

(二)杜威问题教学思想理念杜威的问题教学理念主要是“做中学”,杜威认为之前学校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的作用,知识常常就变成目的,这种堆积知识的情况会使学生对于知识产生抽象的、陌生的感觉,而无视知识真正的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杜威的反省思维与教学理论探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杜威的反省思维与教学理论探析

第42卷第3期教学研究Vol.42No.32019年5月Research in TeachingMay 2019如何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杜威的反省思维与教学理论探析聂㊀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㊀[收稿日期]㊀2018-11-20㊀㊀㊀[基金项目]㊀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P012)㊀[作者简介]㊀∗聂娇(1992-),女,河南南阳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哲学㊂㊀㊀[摘㊀要]㊀杜威认为反省思维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㊁连续不断的㊁严肃的深思,并对反省思维的内涵和特质㊁独特价值㊁反省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反省思维与教学理论㊂这些理论对现代教师的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设置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合理利用暗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三是安排合理的游戏和教学活动,促使儿童的好奇心向理智化方向转化;四是选择具备秩序性和连续性的作业,保持学生思维的秩序性;五是教师要提高讲课的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㊂㊀㊀[关键词]㊀学生;反省思维;杜威;探析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 459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9)03-0001-060㊀引言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近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㊂其中,反省思维与教学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观点成果主要集中在1910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针对当时一些学校存在的课程繁多的弊病和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杜威曾明确表示: 如果不找出某些统一的线索,不找出某些简化的原理,那么事先就注定必然会导致混乱的结局 ㊂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态度和思想习惯,并将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上述学校教学面临的危机[1]㊂1㊀反省思维的内涵和特质1.1㊀反省思维的内涵杜威所提倡的最好的思维方式 反省思维,实际是思维的一种最优形式,是一种能够对思维本身进行注视和控制的科学思维态度和思想习惯㊂它与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㊂杜威把思维分为四类:第一类,指的是头脑中漫无目的的想法和毫无关联的 闪念 ;第二类,指的是对没有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想法;第三类,指的是未经个体探究证实的信念;第四类,指的是经过个体考察㊁检验和探究所得出的信念㊂杜威认为,第四类思维才是真正的思维,即反省思维㊂在他看来, 反省思维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㊁连续不断的㊁严肃的深思㊂ [1]这里的 反省 是指贯穿于科学思维过程中的理智的持续的探究活动㊂与其他的思维方式相比,反省思维的特点有:一是受意识的控制㊂反省思维是有意识的㊁有目的的㊁受个体控制的㊂二是连续性或因果性㊂反省思维的各个连续的部分相因而生㊁相辅相成,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运动㊂三是反省思维以信念为基础㊂信念指的是个体对某种事物做出的判断,而这些判断未必都有充分的证据,反思过程中个体会不断对自己提出的信念加以证实㊂四是受目的的控制㊂在杜威看来,在反省思维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是 解决疑惑的需要 ㊂如果没有解决疑惑的需要,则暗示将会沦为胡思乱想㊂1.2㊀反省思维的五大基本特质 暗示㊁理智化㊁假设㊁推理㊁检验假设㊀㊀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杜威把反省思维分为暗示㊁理智化㊁假设㊁推理㊁检验假设五个阶段㊂这五个阶段 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是反省思维不可缺少的几个特质 [1]㊂因此,这五大阶段也可以称为反省思维的五大特质㊂第一阶段:暗示㊂. All Rights Reserved.2㊀教学研究2019暗示指的是心智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㊂ 它凭靠人们以往的经验和可供自由使用的相关知识的储备㊂如果没有某些类似的经验,那么,疑难终究是疑难㊂ [2]第二阶段:理智化㊂理智化就是使疑难或困惑理智化,让它们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㊂杜威认为,想要使反省思维容易进行,就要明确疑难在何处和疑难的性质是什么㊂第三阶段:假设㊂假设是对前面暗示的修正,能够逐步改正或扩展原来发生的暗示㊂杜威认为,对疑难有明确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得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观念,最终能够对暗示加以控制㊂第四阶段:推理㊂即对一种概念或者假设从理智上加以认真的推敲㊂通过推理,在最初看来,遥远的和不着边际的假设有可能转变成恰当的和有效的假设㊂第五阶段:检验假设㊂即通过设置种种情境验证观念或假设的理论解释在实际上是否有效㊂杜威认为,验证假设是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㊂如果这种假设被证实,并且没有相反的事实证明这种假设需要修正,那么它就是确定无疑的结果㊂虽然杜威把反省思维的过程分为了五个阶段,但是这些阶段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㊂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有时可以把两个阶段合并起来,有时可以快速略过某一阶段㊂此外,五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均可展开㊂ 在复杂的情况下,五个阶段中的某些阶段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们内部又包含着几个小阶段㊂在这种情况下,哪些较小的功能被看作是一个部分或被列为独特的一段,都是任意的 [1]㊂与此同时,杜威还谈到, 反省的思维包括对未来的探查㊁预见㊁预测或预言,这应当列为第六个形态或阶段 [1]㊂这表明五个阶段在实际的教学中是灵活多变的,教育者可凭借个人的理智和敏感性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安排㊂1.3㊀反省思维的三大核心特质 问题㊁探究㊁逻辑性㊀㊀在1991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杜威曾明确提出: 反省思维包括两个过程,一指出现困惑㊁踌躇和疑惑的状态;二指寻找或探究的活动,以进一步确证或否证假设,求得解决疑难问题的实际办法 [1]㊂这两个过程分别指涉 反省前 和 反省后 的情境㊂反省思维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㊂可见 问题 和 探究 是反省思维的核心特质所在㊂他进一步谈到: 思维源于疑惑㊁迷乱与怀疑㊂凭借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人在困难面前可以得到暗示㊂但这时的思维未必就是反省的,因为人们可能没有对所得观念进行充分的批判 [1]㊂也就是说,问题和探究是反省思维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条件㊂但是,仅有 问题提出 和 探究行为 仍然是不够的,从 问题 到 探究 的过程,思维必须是合乎逻辑的㊂因此,杜威提出了衡量反省思维的标准,即逻辑性㊂他认为, 一个思维合乎逻辑的人,他在自己的思维中是细心的,他尽心竭力地把他所凭借的证据搞清楚,在他取得结论之后,他用征集来检验结论,看其是否能够站得住脚㊂总之,把逻辑应用在思维过程中,就意味着思维的过程是反省的 [1]㊂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逻辑性是对反省思维之过程与环节的一般说明和规范,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就成为了检验反省思维是否真正发生的标准㊂2㊀反省思维之于学生的独特价值2.1㊀反省思维能够使学生的行为脱离冲动,使其行为更具理智性㊀㊀在杜威看来,是否具有反省思维能力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㊂反省思维的价值在于使人们的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㊂他举例认为,动物没有反省思维能力,往往是依据本能的冲动而采取行动,对自身行动的后果毫无预见能力,而反省思维能力可以使人不凭借本能,而是通过思维和判断采取行动㊂一个具有反省思维能力的人还可以给客观的事物增加额外的机能,而且会以特定的方式控制和使用这些事物,达到自己的目的㊂因此,反省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的行动进行调控与规划,促使其行动向更为合理的方向努力㊂2.2㊀反省思维能够使学生避免盲目从事,帮助其合理规划人生㊀㊀杜威通过野蛮人和文明人做事的对比,说明了反省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并编造符号,作为达到某种结果或者避免某种结果的方式,具有很强的预见功能和准备功能㊂也就是说,反省思维能够促使个体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设想多种可达目地的措施,更大程度地设防在自然情况下的不好的事情发生㊂因此,反思性思维的培养会使学生从小养成为未来做准备的意识,从先人的经验㊁个. All Rights Reserved.第3期聂㊀娇如何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 杜威的反省思维与教学理论探析3㊀人的体验出发,不断反思,更好地揭示那些隐蔽的㊁不完善的和遥远的事物㊂但是,反省思维不会自己形成,它需要受到教育的指导,机能才有可能发挥,否则思维有可能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㊂2.3㊀反省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各种事物和现象㊀㊀有反思能力的人善于挖掘事物所隐含的价值和象征意义㊂譬如,同样的事物对于拥有反省思维的人来说,它们的意义会远远超越事物自然存在的意义㊂正如杜威举例,一块石头对于没有反思能力的人就是一块石头而已;而对于有反思性思维的科学家㊁考古学家,这块同样的石头会蕴含其矿物特质或者是几百万年前的地质状况等信息㊂因此,通过反省思维的训练,学生将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最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分析对比各类经验,并对将来的可能经验做出推理,从而得到尽量好的成果并防止坏的结局㊂3㊀反省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3.1㊀正确处理学校情境的影响杜威把学校情境的影响分为他人习惯的影响㊁学科性质的影响㊁当前流行的错误的观念㊂他人习惯的影响指的是 别人的心理习惯对受教育者的态度的影响 ㊂杜威主要强调了教师的个人特质对儿童的思维态度产生的影响㊂如果教师接受儿童胡扯的语言习惯㊁草率的推理,就相当于教师认可儿童的这种倾向,实际上这不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㊂对于学科性质的影响,杜威认为,训练性学科㊁技能性学科㊁知识性学科这三种学科都存在特殊的弊病㊂训练性学科可能脱离实际;技能性学科有可能变成纯机械式的,会限制学生理智的能力;知识性学科可能无助于智慧的发展㊂杜威认为, 我们真正急需的是在获得学识或技能的同时,也得到了思维的锻炼 [1]㊂当前流行的错误的观念指的是教学中重视表面标准㊂表现为迫于家长和学校当局的压力,教师经常把教学生正确的诵读功课作为教学目的,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㊂3.2㊀适时对儿童的兴趣进行引导和转化杜威认为,儿童一时的兴趣可能会有激励其学习的作用,但是却不能弥补理智积累的不足㊂兴趣是为儿童更好地发展服务的,不能让儿童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兴趣层面,而是要引导儿童把自己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理智的问题上,运用自己的兴趣去实现更好的㊁向上的发展㊂因此,他指出:安排儿童的教育活动,应当使这种活动能够引起儿童注意于只同原来活动有联系的㊁间接的和理智的问题㊂ [1]比如,可以把儿童对烹饪的兴趣发展到儿童对于蔬菜营养的兴趣上㊂3.3㊀注重儿童的概念的积累杜威认为,概念是人们建立起来的可靠的㊁有根据的观念㊂概念是判断的工具㊂概念能够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分类,概念可以使事物变动的方面得到确定,概念还能够帮助人们认识未知的事物,拓展原有的知识㊂在杜威看来,概念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㊂儿童的概念可以代替儿童一时的兴趣,弥补儿童理智积累的不足㊂如果没有概念的积累,儿童将不能更好地理解新的经验㊂因此,杜威主张,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㊁每一节课上,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就应该引导他们获得一定数量的概念化的印象和观念 [1]㊂3.4㊀在儿童早期的游戏时期应该逐渐引入工作的因素㊀㊀杜威区分了游戏和工作的不同之处㊂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是偶然性的或者受到教师偶然的指派;在工作中,活动因为有目的㊁有成就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㊂基于此,杜威批判了幼儿园把游戏和工作截然分开的做法㊂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在游戏的名义之下,幼儿园的作业表现得过于幻想和任意;在工作的名义下,幼儿园的作业包含了太多儿童不能理解的外部指派的任务㊂杜威认为, 儿童到了一定时期,必须扩展和更精确地认识现存事物;必须充分确定地设想目的和结果,以作为行动的指导,必须获取某些熟练的技巧,来选择和支配各种方法,用以达到这些目的 [1]㊂而以上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逐渐达成㊂因此,他主张在儿童早期的游戏时期应当逐渐引入工作的因素㊂3.5㊀观察要有目的和结果杜威认为,观察和思维是同时进行的,思维离不开观察,观察也离不开思维㊂因此,学生反省思维亦或是理智的培养都离不开有目的的观察㊂在他看来,渴望扩充认识范围的兴趣可以推动观察㊂ 这种兴趣是满足的兴趣,是社会的和美感的满. All Rights Reserved.4㊀教学研究2019足,而不是认识上的满足㊂ [1]对于如何观察,杜威强调,观察要有目的和结果㊂他认为,在学校中,观察没有产生理智效果的原因是在观察的过程中没有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㊂只是为了观察而观察,没有把观察当作一种获取资料㊁验证观念㊁解答难题以及指导思维的方法㊂杜威十分赞同科学工作者的观察,即把观察当作取得理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把累积观察本身当作目的㊂他认为,如果在教育领域中不能做到这一点,观察就只是乏味的作业和获取技能的形式,没有理智的价值㊂3.6㊀知识传授要联系学生的经验知识的传授是培养学生反省思维的重要途径㊂知识传授的过程就是利用传授的教材获得理智的财富的过程㊂杜威认为,首先,传授的教材应该是一种刺激,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考的兴趣㊂其次,杜威在统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传授的教材应当与学生经验中的关键问题有密切的联系㊂教材要尽可能地以学生直接的亲身经验作为统觉的基础㊂如果学校中的教材与学生在学校外已取得的经验相脱离,那么儿童所形成的知识就不能指导其校外的生活㊂4㊀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目前,国内教育依然面临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难题㊂但是如果学生学会反省思维,能够对已有的结论㊁认识㊁观念或者它们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其思维将会更加地开阔㊁灵活㊂结合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围绕 问题 探究 逻辑性 三个反省思维的核心特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㊂4.1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古人云: 学贵善疑㊂ 所谓 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㊂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会思考㊁会提问是至关重要的㊂杜威说过, 在整个反省思维的过程中,居于持续的和主导地位的因素是解决疑惑的需要 [1]㊂所谓问题,是个体对现有条件与目标实现之间的一种心理体验,是研究讨论并需加以解决的矛盾㊁疑难[3]㊂需要强调的是,设置问题情境不是教师的特权㊂杜威在其 教学五步 中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准备一个真实的㊁经验的情境,因此,这使很多人产生了误解㊂事实上, 反省思维教学固然需要教师给予问题引导或创设问题情境,但并不一定必须给定具体的问题㊂学生完全可以以自学或体验生活来发现㊁生成问题 [4]㊂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的个性㊁独立性㊁能动性得到彰显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互动探究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难题,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教师要适时给予相应的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让学生沿着思路继续前行㊂而且 这种多向交流既能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又有利于相互启发㊁相互弥补和借鉴,学生不断地追问㊁思索,感受着自我价值的完善,体验着自我创造带来的快乐 [5]㊂4.2㊀合理利用暗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㊀㊀暗示指的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种机能,它是自发产生的,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先前经验和现时经验中相似的部分㊂杜威把暗示分为了三个维度㊂一是难易度,指的是从事物和偶然事件得到暗示的难易程度㊂一般来讲,聪明的人容易得到暗示,愚笨的人需要有强烈的刺激才会得到暗示㊂因此,杜威认为,在教育领域中,教师不能根据儿童对教科书上的知识或者教师提供的知识未做出反应,便简单地认为其愚笨㊂杜威以 无希望 的学生遇到校外活动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为例指出,如果学校课程和教学可以重新组合和分配,使之适合不同爱好㊁不同程度㊁不同特长的学生,就可以打动孩子的心扉㊂二是广狭度,指的是暗示数量的多少程度㊂杜威认为,暗示数量过多,彼此杂糅,会导致头脑思绪的杂乱无章以及行动上的无所适从㊂暗示过少,思维贫乏,会成为书呆子㊂暗示要在过多㊁过少间保持平衡,才是最好的思维习惯㊂三是深浅度,指的是思维的深远或浅薄程度㊂杜威认为,有时反应的迟缓是和深入的思考相关联的,许多儿童由于不能迅速回答问题而受到斥责,这是不科学的㊂教师应该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去积聚力量思考,而不是鼓励儿童迅速地做出反应,因为这会助长儿童浅薄的思维习惯㊂4.3㊀安排合理的游戏和教学活动,促使儿童的好奇心向理智化方向转化㊀㊀反省思维的形成要求个体具备连续的㊁有目的的深度思考习惯㊂杜威认为,为了儿童在建构. All Rights Reserved.第3期聂㊀娇如何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 杜威的反省思维与教学理论探析5㊀自己的想象世界时能认识现存的世界㊁真实的世界,有必要把儿童游戏的态度转为工作的态度㊂因为儿童如果一直沉浸在这种假装游戏中就会渐渐脱离自己生活的世界,其思维是不可能到达一个新境界的㊂这种观念在现代教学中仍具合理性㊂首先,作为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念㊂儿童游戏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既要注重儿童好奇心和游戏兴趣的保护,又要引导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向更高层次的理智水平转化㊂例如,幼儿园在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鼓励儿童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和服饰搭配;另一方面又要鼓励儿童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售票员㊁司机㊁交警等人物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打通儿童的想象世界和真实世界,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儿童心智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㊂其次,教师要创设富有教育性的游戏活动㊂游戏活动要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既不能过于繁琐复杂㊁难以操作,又不能沦为单纯的娱乐玩耍㊂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激发儿童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经常巧妙地加强对儿童意志与信心的培养,引导其在意志㊁信心的支持下将兴趣发展为爱好㊂4.4㊀选择具备秩序性和连续性的作业,保持学生思维的秩序性㊀㊀秩序性是反省思维的一个重要特质,反省思维是有秩序的连续的思维㊂思维的连续意味着材料的灵活多样,并且在方向上是单一和固定的,即是有秩序性的㊂这也回答了教师时常遇到的问题: 如果这个孩子可以沉下来,学习成绩很快就可以上去㊂ 沉下来 实质上就是保持思维的秩序性㊂因此,杜威认为,要发现和安排最有价值的作业,它们应该是最适合儿童发展阶段的㊁对未来最有希望的㊁对形成敏锐的观察习惯和连续推理的习惯具有最大限度的影响力㊂首先,教师要澄清学生与成人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同㊂成人对事物的观察和联想往往基于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等明确的需求目标,其思维的线索会更清晰㊂而学生缺乏这种环境来形成连续且明确的行动方式和目标,经常会产生短暂与多样性的判断与想法㊂因此,教师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和安排适当的思维活动㊂这些活动既要适合未成年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还要考虑活动对于其当前生活和将来责任的教育意义,要具有持续性㊁条理性的内在特征㊂其次,教师自身的思维和言行也要具备秩序性和连续性,为学生做好榜样㊂因为无论在人格方面还是在课业方面,教师对事物所持有的信念和采取的方式会引起学生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形成某种态度㊂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避免对问题持 一知半解 或 浅尝辄止 的态度和倾向㊂最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㊂杜威强调思维的发展一定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就期待学生立即做出回答㊂教师在课堂上最主要的工作是了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和运用的学习方法,并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㊂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 质疑问难 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激疑 引疑 设疑 解疑 存疑,一步步地诱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思考㊁探索㊂4.5㊀教师要提高讲课的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㊀㊀杜威谈到,反省思维是一种严肃的深思㊂因此,教师要通过提高自身的讲课水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连续的㊁周密的㊁严肃的深思㊂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讨论法㊂杜威非常赞成将讨论作为讲课的方式之一㊂他强调,课堂讨论要围绕着中心思想或几个要点,其他的知识都要围绕要点进行组织,这种讨论才能够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或反思他人的经验来对问题进行判断㊂其次,重点概念的讲解要注意从 抽象 到 具体 ㊂例如,在化学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碰到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的问题㊂因此,教师在讲授化学概念时,可以通过图表法㊁模型法㊁多媒体动画展示法等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㊁具体化㊂再次,教师适度的课堂参与㊂ 教师如果参与过多,会使儿童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感;参与太少,则学生碰到疑难与困惑时会止步不前 [6]㊂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能讲解得太少和浮于表面,也不能过于详细全面,这两种做法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当导演,必要时又要当演员㊂要善于调控学生之间㊁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营造一种积极思考的情境,抓住良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㊂最后,教师钻研教材的同时也要了解和洞察学生的想法㊂在杜威看来, 教师愈是了解学生以往的经验,了解其希望㊁理想和兴趣,就愈能更好地理解为使学生形成反省思维所需要加以指导和利用的各种工作动力 [1]㊂在教. All Rights Reserved.。

杜威眼中的教学实践问题(3篇)

杜威眼中的教学实践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提出的教育理念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杜威眼中的教学实践问题。

二、杜威教育思想概述1. 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生命现象,教育过程就是儿童生长的过程。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2. 教学以儿童为中心杜威强调教学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从做中学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认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杜威眼中的教学实践问题1.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脱节杜威认为,教学内容应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脱节。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杜威倡导“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性教学。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 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杜威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过分强调权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杜威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杜威进步教育的案例(3篇)

杜威进步教育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进步教育之父”。

他在20世纪初提出了进步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芝加哥实验学校(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是杜威进步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基地,本文将以芝加哥实验学校为例,探讨杜威进步教育的具体实施。

二、芝加哥实验学校概况芝加哥实验学校成立于1896年,由杜威创办。

该校以杜威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旨在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学校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杜威进步教育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具体实施1. 教育目标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身体等方面。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方法(1)项目式学习: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学方法以项目式学习为主。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在“环境保护”项目中,学生可以参与实地调查、设计环保方案等。

(2)讨论式教学: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自主学习: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 评价方式芝加哥实验学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学生自评: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学习制定目标。

(2)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帮助彼此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案例启示1.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践表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摘要文章从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思维训练说、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等三方面探讨,以期为研究性学习实践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杜威理论支撑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以及《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2003年)中新设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研究性学习吸引了研究者很多的目光,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展开讨论,其有效实施有待于实践的深入探索及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完善。

本文试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

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自然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

在杜威的教学理论中,“从做中学”是他全部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从这一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建立了系统、完整、有独创性的教学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传统学校中的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见解。

1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说:“现在课程最大的弊端是与儿童的生活不相沟通。

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按照成人的目的设计课程,与儿童生活的目的不相同;根据科学发展的逻辑设置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但儿童的生活连贯而一致,这不符合儿童的经验;课程所展示的知识世界是抽象的、逻辑的、符号式的,儿童的生活则是具体的、丰富的、多样的。

”因此,杜威主张改造课程,使其真正适应于儿童的生活。

1896年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具体实践了他的以儿童的社会实践为中心的课程编制论。

布鲁纳对于杜威思想的总结和评价

布鲁纳对于杜威思想的总结和评价

布鲁纳对于杜威思想的总结和评价布鲁纳对于杜威思想的总结和评价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他的思想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o Bettelheim)是他的忠实追随者之一,他对杜威的思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布鲁纳认为,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理和观点,对于推动儿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布鲁纳对于杜威思想的总结和评价的1000字阐述。

首先,布鲁纳认为,杜威对于教育的核心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释。

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他提出了“经验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实践和实际经验来学习和发展。

布鲁纳认为,这种教育理念的意义在于,它使得教育真正成为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素养,使其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其次,布鲁纳认为,杜威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杜威提出了“问题解决式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布鲁纳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布鲁纳强调了杜威的社会教育观。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个人内在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缩影,提供多元化的社会体验和交往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布鲁纳认为,杜威的这种社会教育观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公民责任感非常重要。

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需要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而杜威的社会教育观为这方面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布鲁纳也指出了杜威思想的一些局限性。

他认为,尽管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很多优点,在教育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现实中,这些理念的实施并非易事。

杜威五步法

杜威五步法

杜威“思维五步法”新探刘新科杜威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革新家。

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猛进、知识倍增的局势,他反对专以积累知识为教育目的;认为“科学”日益增加。

若不讲方法,而专以积累知识为教育目的,则不免挂一漏万,徒劳无功。

殆无疑义”。

他提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灵敏、缜密而透彻的思维习惯,把知识当作思维训练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当作根本目的,从而形成了他的思维训练的教学思想。

“思维五步法”就是体现他的这一教学思想的重要方法。

对于这一方法,我国哲学界和教育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毁誉并陈,遂使这一方法成为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在此,笔者不揣浅陋,依据杜威提出这一方法的原著——《思维与教学》[1],对这一方法的哲学基础、具体内容及评价,谈一点看法,以求教于教育史学界的师长及同仁。

一大凡一种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思想,除了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反映一定阶级和时代的需要之外,还有其一定的哲学、心理学基础。

在这方面。

杜威尤显很突出。

国外有学者说:“从智者派学者以来,没有一个人象杜威那样,把哲学和教育学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杜威“思维五步法”是有其哲学基础的。

在论述这一哲学基础时,杜威先提出了一个“实在思维”的概念。

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旧的形式逻辑而言的。

他赞同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对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的批判,认为这种逻辑“充其量不过是教授既知事物的逻辑”,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超然于思想者的态度、欲望或意愿之外”;二是“永恒不变”;三是“不管事实背景”。

例如“凡人皆有死。

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必死”,这种三段论的思维形式只能让人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论证已知的知识,只能挫抑研究精神.束缚人心,但它不能越出传统的学习范围,因而不能适应发现新事物,新真理,彻底探索自然秘密的时代要求。

而“实在思维”具有与此相反的三个特点:一是它要“依靠思想者的习惯、态度和思想准备”;二是“发展变化的”;三是“要参照着背景”,“它本来是从思维本身以外的不安定的情境而发生的”。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赫尔巴特与杜威,前者被称为“传统教育学之父”,后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两人在教育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也不是截然不同的。

读过相关的书籍后,笔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

杜威在批判地继承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

他强调:“作为能动的主体的儿童,同对于儿童的社会要求的外部世界如何结合起来的问题,乃是教育理论与时间的中心课题。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

它们平列并重,不能偏废。

一切教育的终极问题,就是将心理因素同社会因素统一起来。

这就是贯穿于杜威教育学说的一根主线。

杜威抨击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和缺少组织,远离儿童的经验。

他所强调的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强调课程的儿童经验化。

一、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1.杜威的经验说。

“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与课程理论,对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连续地改造和建构经验。

教育是通过经验谋求经验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因此,经验是教育的目的,同时是教育的方法。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其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教育作为过程就是“不断改组经验,重新组织经验”,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

一方面,经验是主体与客体间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经验教育的本质。

(2)经验就是培养思维,锻炼思维的过程。

经验对训练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验的实验性给思维的训练提供了空间。

(3)知识是在经验的过程中习得的。

杜威认为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充满活力和可证实的意义。

简述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的方法

简述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的方法

简述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的方法杜威,那可是教育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啊!他的思维与教学方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让学习变得超级有趣。

杜威强调的思维方法,可不是死记硬背哦!他觉得我们得像个好奇的探险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疑问。

遇到问题别着急下结论,要多观察、多思考,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从各种细节里寻找线索。

这不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解决难题的方式吗?比如说,你看到天上的云变了形状,你就可以好奇一下为啥会这样呀,然后自己去琢磨琢磨。

在教学方法上,杜威那可是有独特见解的。

他主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就好比一场精彩的舞台剧,学生是舞台上的演员,老师呢,则是导演。

老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尝试。

想象一下,如果课堂就像个死板的工厂,老师把知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那多无趣呀!但杜威的方法就不一样啦,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索、讨论,从彼此的想法中获得启发。

就像一群小伙伴一起去冒险,充满了惊喜和发现。

杜威还特别重视实践。

他觉得知识不仅仅在书本里,更在我们的生活中。

所以呀,我们不能只是坐在教室里空想,得走出去,亲身体验。

比如说学物理,光是背公式有啥用呀,得自己动手做做实验,看看那些神奇的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他的这些方法,不正是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吗?让我们不再害怕学习,而是享受学习的过程。

就好像我们不是在爬山,艰难地往上爬,而是在坐过山车,一路充满刺激和欢乐。

而且呀,杜威的思维与教学方法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呢!很多老师都在尝试用他的方法,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更有积极性。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总之呢,杜威的思维与教学方法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学习的道路。

让我们用好奇的心去探索,用实践的手去触摸知识,在学习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这就是杜威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呀,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呢!。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个案研究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个案研究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个案研究近年来,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系统、严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通过一个个案研究,探讨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背景在一所普通学校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我选择了一位学习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小明进行个案研究。

小明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常常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困惑。

个案介绍小明在学习三角函数时,遇到了困难。

他很难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个案干预步骤为了帮助小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步骤:1. 目标设定:确定小明的学习目标,例如能够正确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并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2. 概念解释:对于三角函数的概念,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解释,包括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三角函数的应用,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形表示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讲解,帮助小明建立起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3. 练习巩固:在概念解释后,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以帮助小明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练习题分别涵盖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旨在让小明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4. 个案反思:在辅导结束后,我与小明进行了个案反思。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我了解到他对于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然而,他在解题过程中仍然有时会遇到困难。

我提供了一些建议,鼓励他多做练习,并积极尝试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

个案效果评估通过对小明个案干预后的效果评估,我发现小明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他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用逻辑严密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对于三角函数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能够独立完成与之相关的练习题。

结论与启示通过这次个案研究,我得出了一些结论与启示:1. 个案研究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杜威经验教学理论现今,大部分教育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研究者们开始研究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

其中,John Dewey发表的《经验教学法》(Experience Teaching Theory)一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杜威经验教学法。

杜威认为,学习的意义、过程和结果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他提出了教学应遵循“感知-理解-行动”的“三段式”模式,即感知不同的经验,理解发生的事情,进而实施行动。

杜威认为,在教育中,学习者需要有真实的体验,有效的分析和反思才能学到知识。

因此,他建议在教学中,多以实际活动为基础,让学生了解经历,开放性思考,以实现概念的全面理解。

二、上下文融入思考能力杜威认为学生应当通过实践经验来培养思考能力。

杜威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上下文融入思考”,即在教学中,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环境真实联系起来,使学习感知、理解、想象、运用问题解决等综合思考能力得以训练,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考思路。

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形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建筑物的形状,同时让其思考这种形状有什么用处,是否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不同的经历,思考和分析原因,及其上下文,以引发思考活动,理解经历、形成见解、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实践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实践是杜威经验教学理论的核心。

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加深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多元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物和地理时,可以通过外出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物及其地理环境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生活,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如何做出适宜的决策,获得实用性的知识及经验。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论文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论文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论文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以下是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全文如下:摘要:“经验”一词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关键词,杜威理解的经验概念与传统哲学中的经验概念截然不同,他不仅重新定义了经验的内涵,拓宽了经验的外延,而且强调了经验中人的主动性。

因此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经验”具有连续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这也是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改造思想的前提。

关键词:杜威;经验;连续性;交互性;经验改造20世纪初,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以其独特的“经验”概念批判了传统的经院式教育,确立了独特的经验自然主义思想,成为现代西方教育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因此,把握杜威的“经验”概念,是我们理解其整个教育思想和哲学的关键。

一、经验的内涵杜威的经验概念既不同于古代的经验,也不同于现代的经验。

传统经验论,如柏拉图把经验等同于“习以为常”的、“过去”的、“偶然”的、“尝试”性的、“保存”性的,从而贬低它;爱尔维修的感觉主义基础上的“教育万能”和“直观教学”,是把经验局限在人的主观、被动感受。

无论“贬低”经验还是“抬高”经验,都把经验与真知识对立起来。

杜威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经验’中缺乏科学或理性,所以难以使它保持最好的状态”。

[1] 而只要经验与知识、理性的对立以科学实验与反省思维的方法介入其间,问题就得到了克服。

所以杜威在《经验与自然》一书中这样写道: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就是人和环境打交道的自然的社会的过程。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季正松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第08期新一轮课改正在全国中学推进。新课改的目的是推行素质教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如何进行课改,如何冲破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教学过程轻思维方法的惯性教育模式,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新课改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经验教学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杜威的经验教学理论实用主义是近代史上的一个哲学流派。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教育,形成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对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70年代再度兴起。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其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验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他认为纯粹的经验是最基本的东西,教育作为过程就是“不断改组经验,重新组织经验”。一切学习来之于经验,从经验出发的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杜威认为经验具有连续性和相互作用的特点。一方面,经验就是尝试或实验,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过程;另一方面,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经验、行动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使主体产生一定的感受,于是“我们就学到了一点东西”[1]。这就是经验教育的本质。2.经验过程是培养、锻炼思维的过程。发展中的经验就是思维,思维是经验中的智慧的表现。经验的过程又是思维的过程,经验对训练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被烧伤的儿童惧怕火焰,这种疼痛的后果比有关热力性质的博学演说,更能显示出正确推论的需要。”[2]离开了经验,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培养正确思维能力的真正机会。3.知识、理论只有在经验活动中才能获得深刻理解。传统的教学就是抛开经验来学习知识、理论,认为没有经验同样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果知识、理论没有现实感,不仅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养成了纸上谈兵的习惯,而且也不能深刻理解、掌握所学习的内容。所以,杜威强调“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的理论”[1],因为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二、经验教育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理论化。人类认识的辩证法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中国古代就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代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也是强调了实践在学习、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修身、学习当先行后知、行而后知。在经验中学习知识,与知识本身的形成过程完全一致,更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经验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又是一个认识、学习的过程,目的和过程合二为一。经验教学的特点在于从经验出发,通过探究经验事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教育目的或结果与教育过程统一。这样活动就是生动的,有目的的,而且是变化的,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反之,活动就不能在特定情况下激发智慧,就是盲目的、机械的和有害的。从经验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的认识过程。学习、认识过程是不断升华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基础,没有理性认识固然达不到认识的目的,但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就难以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就整个教学而言,这一过程包含了经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最后又回到经验或实践。从书本到书本的过程只存在理性认识,不存在感性认识和实践,传统教育模式的最大缺陷抹杀了感性认识,由于破坏了认识的发展规律,当然就不可能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经验教学的优点:一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智慧,三是从经验出发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三、如何利用经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如何培养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是我国新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应试教育忽视了经验、情境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杜威认为思维习惯和能力必须从经验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提炼出了经验教学的五大步骤,对我国新课改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1.教师根据学生的经验和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情境。既然经验或情境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就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设置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的能力。怎样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糅合起来,科学设置情境是教学改革能否实现其目标的关键。教学中要营造把活动和教学内容、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的情境,是一个被教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有效的方法,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到内容的意义及其与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直接的生活经历和学生对间接经验的理解水平。适合教学的情境有三种形式:其一是真实的实践环境。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是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最有效途经。这就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关心社会和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应用知识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是与学生的经验基本吻合的实验环境。它保留了真实情境的主要成分,弥补实践情境的不足。其三是学生能够理解的间接情境。通过记忆、阅读、传达所得到的间接经验构成了间接情境,虽然不是主体自身经历的,但是主体能够理解。其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免了真实实践、实验条件的制约,又能较好地使情境与教学要求相结合,可以防止实践本身对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对学生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实效性。2.教师提出的情境中的问题必须自然、难度适当。一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自然,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问题的难度要恰当。困难是引起思维的不可缺少的刺激物。但是,问题的难度太低不足以刺激学生的思维,太难又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两者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新课改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难度恰当的问题。杜威认为真正的教学艺术不是老师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足以激发思想或由于提供新的因素,引起疑难,从而使学生得到启发,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不是怎样传授现存的知识,而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经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新课改成效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艺术的提高。3.教师通过各种途经提供解决问题的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效思维的过程,但“思维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各种行动、事实、事件和事物的种种联系。”[1]即必须具有的许多经验。杜威提出获得经验的途经是多方面的,除了实践中观察以外,记忆、阅读和传达等都是提供思维材料的途经。总之,只要使学生能够熟悉事物、独立回忆事实的途经都是合理的。利用别人的间接经验可以弥补直接经验的狭隘性。但是,教师的职责是提供思维的材料,而不是代替学生思维。4.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已经获得的各种材料还不是答案,要找到问题的答案,还要进行设计、发明、创造和筹划。运用各种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才算是真正在思维”,这一过程是教育的必要过程,也是学习的必要过程。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1]因为,不经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极有可能“窒息他的理智和兴趣,压制他开始思维的努力”[1],最终培养的是“书橱式”的“人才”。经验教学的重要原则是指导学生探索学习,而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更不是提供唯一的答案。经验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由于体验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同一问题的答案可能具有多样性。因此,自主学习代替了被动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代替了知识灌输;个性化人才代替了标准件式的人才。5.答案、观念必须通过行动来检验。答案、观念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中间物”。观念必须用行动来检验。传统教育的错误在于把知识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把学生当作吸收知识的海绵,而被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当然的正确性,无需检验,致使整个教学过程严重脱离实际,其后果:“一是平常的经验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营养,这种经验并不因为学习而丰富;二是因为学生习惯于一知半解和生吞活剥地把教材装到脑子里去,养成了一种态度,削弱思想的活力与效率。[1]思想、观念本身是不完全的,必须得到检验。其一,只有通过检验,才能使思想观念具有充分的意义和现实性;其二,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现思想、观念的正确性;其三,检验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能获得更多的运用知识的技能。参考文献[1]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责任编辑付一静)。

杜威的教学实践(2篇)

杜威的教学实践(2篇)

第1篇一、引言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学实践,分析其核心教育理念,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其实践探索。

二、杜威的教学实践核心教育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造。

2. 实践性教学杜威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主张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杜威认为,教育应关注历史与现实,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他主张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教育,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综合性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杜威的教学实践探索1. 蒙台梭利教学法杜威曾深入研究蒙台梭利教学法,并借鉴其理念。

蒙台梭利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杜威认为,蒙台梭利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 项目式学习杜威提倡项目式学习,即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教学案例:芝加哥实验室学校芝加哥实验室学校是杜威教育理念的典型实践案例。

该校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实验室学校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4. 教学案例:杜威与儿童图书馆杜威在儿童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1、音乐表演实践:通过参加歌唱、演奏等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 握音乐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2、音乐创作实践:通过创作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创作过程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音乐教育实践:让学生参与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音乐会、参加音乐 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杜威所提出的“经验”概念,既包括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中所获得的感觉和认 知,也包括在这些互动中产生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经验具有两个基本特 征:一是行动,二是反思。行动使得经验得以产生,而反思则是对行动的总结 和提升,进而形成更具指导性的经验。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主要学生如何获得经验以及如何评估经验的质量。他认 为,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造力。在课程设计中,杜威主张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 和动手操作获取经验。此外,他还强调了反思在经验积累中的重要性,学生应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并总结经验,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性和实践性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审美性是指对美的感受和表达, 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形式、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欣赏和评价。实践性则是指在音 乐表演、创作和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加深对音乐作 品的理解和感受。在音乐教育中,审美性和实践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审美性缺失和实践性 不足。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校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审美方面 的教育;同时,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有限等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实践 机会,无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审美 性与实践性融合。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案例(3篇)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1. 学生中心论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

他认为,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潜能。

2. 活动课程论杜威主张以活动课程为主,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活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和身体发展。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4. 教师的角色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较高的教育素养。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案例1. 案例一:幼儿园教育在杜威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美国幼儿园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活动课程为主。

教师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制作手工艺品”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2. 案例二:小学教育在美国小学教育中,杜威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科学规律,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起到脚手 架的作用,帮助学生通过探索式、合作式的学习和自主学习方式 寻求问题的答案。杨老师把他的课堂称为“十八层地狱”,要想学 到东西,必须经过炼狱般的痛苦,才能升到天堂,即老师不会直 接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要想得到直谛,必须自己去求索。 这个 过程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同时 学生从中获得了收获的欣喜。在他的课堂上,不鼓励整齐划一的 标准答案,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因此经常会在课堂上爆发一场 又一场辩论,在辩论中,一个个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学生从中 学习到很多知识。 3.5 答案、观念必须通过行动来检验
答案、观念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中间物”。 观念必须 用行动来检验。 传统教育的错误在于把知识作为学习的最终目 的,把学生当作吸收知识的海绵,而被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当然 的正确性,无需检验,致使整个教学过程严重脱离实际,其后果: “一是平常的经验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营养,这种经验并不因为学 习而丰富; 二是因为学生习惯于一知半解和生吞活剥地把教材 装到脑子里去,养成了一种态度,削弱思想的活力与效率。
很好的效果。大学的课程改革也在同步进行,杭州师范大学英语 己的经验,进行小组讨论,做出本章的概念图(即将文章中的主
专业教师杨小洪在杜威经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进行了大胆的 要概念进行提炼,并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来。例如,概念图一、概
课堂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一些在新课程 念图二所示。 )同时,要求该组同学结合自己已有经验和本章内
杨老师是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得到
学生的广泛好评;并且他知识渊博,科研能力强。 他主要研究的
方向是教育哲学,精通各家教育思想。杨老师的任课班级为英语
-141-
第6卷 第1期
Vol. 6 No.1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09 年 1 月 January 2009
经验或情境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 设置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的能力。 教学中要营造把教学内容与 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糅合起来、把活动和教学内容、目标 有机结合起来的情境, 是一个被教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有效的 方法,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 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到内容的意义及其与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 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直接的生活经历和学生对间接经验的理解水 平。
在杨老师的课堂,大部分时间他只是坐在教室的一角,默默 地看着学生的表演。只有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才会 进行引导,引导大都以提问题的形式进行的。 例如,他会指着概 念图上的某些概念问学生:“你能指出这个概念和那个概念之间 的 联 系 吗?”或 者 “你 能 从 你 过 去 的 经 验 中 找 到 例 子 解 释 这 个 概 念吗?”然后,就会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很多情况下,杨老师就 是靠着这些小问题,启发学生从混乱的思绪中理出一条线,然后 学生通过思考,能很快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3.3 教师通过各种途经提供解决问题的材料
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其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同意见。同时,杨老师会把多年教学积累的和本章内容有关的学
1.1 经验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习资料发给学生共享。
他认为纯粹的经验是最基本的东西,教育作为过程就是“不
上课时,陈述组展示概念图,对本章内容做陈述。 完成陈述
断改组经验,重新组织经验”。一切学习来之于经验,从经验出发 后根据概念图对班上其他同学进行提问, 或接受其他同学的提
杨老师要求学生每个月上交一篇反思, 内容可以是学习中 遇到的困难、取得的进步;可以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 以是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反思需要上交,杨老师进行点评后返还 给学生,并收录到学生课堂档案袋中。然后档案袋中的资料发给 全班学生或下几届学生共享。 通过反思,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 将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课本经验、他人经验将结合,对课本知识能 够更好的体会,最终内化成自己新的经验。 用这种方式,他们真 正学会了东西。 4 对杨小洪老师的课堂效果评价
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为目的,实行了创造性的课堂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经验教学 思维 创造性
中 图 分 类 号 :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1578(2009)1-0141-02
新一轮课改正在全国推进。新课改的目的是推行素质教育, 专业一年级,课程为选修课《西方神话》。西方神话主要介绍西方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是我国新课改的重点和难 点。 应试教育忽视了经验、情境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杜威认为 思维习惯和能力必须从经验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提炼出了经验 教学的五大步骤,对我国新课改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杨老师正 是很好的贯彻了这五步教学法,才取得良好的成绩。下面我们根 据杜威的教学思想对杨老师的课堂进行简要分析: 3.1 教师根据学生的经验和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情境
一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 问题的难度要恰当。 困难是引起思维的不可缺少的刺激物。 但 是,问题的难度太低不足以刺激学生的思维,太难又会使学生丧 失信心,两者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新课改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提出难度 恰当的问题。 杜威认为真正的教学艺术不是老师怎样把知识传 授给学生, 而是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足以激发思想或由于提供 新的因素,引起疑难,从而使学生得到启发,进行创造性思维,培 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每个月写一篇个 人反思。 内容可以是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取得的进步;可以是对 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 反思需要上交,杨老 师进行点评后返还给学生,并收录到学生课堂档案袋中。然后档 案袋中的资料发给全班学生或下几届学生共享。 3 如何利用经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效思维的过程,但“思维的材料不是 思想,而是各种行动、事实、事件和事物的种种联系。 ”即必须具 有的许多经验。杜威提出获得经验的途经是多方面的,除了实践 中观察以外,记忆、阅读和传达等都是提供思维材料的途经。 总 之, 只要使学生能够熟悉事物、 独立回忆事实的途经都是合理 的。利用别人的间接经验可以弥补直接经验的狭隘性。教师的职 责是提供思维的材料,而不是代替学生思维。
同样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果知识、理论没有现实感,不
仅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养成了纸上谈兵的习惯,而且
也不能深刻理解、掌握所学习的内容。所以,杜威强调“一盎司经
验 胜 过 一 吨 的 理 论 ”,因 为 只 有 在 经 验 中 ,理 论 才 具 有 充 满 活 力
和可以证实的意义。
2 杨老师的课堂教学改革
应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促进者。 新课程理念中有个核心内 下面是杨老师的西方神话课堂的教学流程:
容,就是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
将 全 班 分 成 小 组 ,每 组 五 个 学 生 。 每 组 负 责 《西 方 神 话 》中 的
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各位一线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中去,并取得 一章,有一周的时间准备,要求对本章进行认真理解,并结合自
的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杜威认为经验具有连续性和相互作 问。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在此期间,教师退
用的特点。 一方面,经验就是尝试或实验,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居幕后,坐在一旁倾听,只有当学生讨论、提问遇到无法解决的
过程;另一方面,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经验、行 问题时,才进行启发性提示,但并非而直接给出答案。 本堂课结
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著名的神话故事,大部分和圣经有关,此门课程蕴含了很多文化
如何进行课改,如何冲破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教学 知识,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很好的途径,同时神话故事趣味性
过程轻思维方法的惯性教育模式, 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 很强,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课堂的教师讲、学生
学 生 要 想 进 入 杨 老 师 的 课 堂 ,要 做 很 多 的 准 备 工 作 。 比 如 陈 述组, 为了做出概念图, 杨老师要求他们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资 料,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杂志书籍,同组之间交流看法;同时杨老
师会把自己手头的资料发给学生,供他们参考。有时为了将一个 概念准确的放置到概念图中, 陈述组会花几天的时间。 在课堂 上,同学之间通过讨论,甚至是辩论的形式,通过引用自己以往 的知识经验,来求得一个问题的答案。 当学生遇到问题,杨老师 会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举例子、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 在这里 我们看到,杨老师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以 帮助他们通过思维解决问题。 3.4 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第6卷 第1期
Vol. 6 No.1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09 年 1 月 January 2009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 个案研究
王红梅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新课程改革挑战传统的的高校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杭州师范大学英语教师杨小洪根据杜威的经验教
的过程又是思维的过程, 经验对训练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被烧伤的儿童惧怕火焰,这种疼痛的后果比有关热力性质
的博学演说,更能显示出正确推论的需要。”离开了经验,也就意
味着失去了培养正确思维能力的真正机会。
1.3 知识、理论只有在经验活动中才能获得深刻理解
传统的教学就是抛开经验来学习知识、理论,认为没有经验
杨老师的《西方神话》课堂很好的贯彻了这个原则,取代原 有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了全新的课 堂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成 为课堂的主人。 他通过课本这个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 醒他们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生通过作概念图,将书本上的 知识体系化逻辑化,改变了以往学习知识囫囵吞枣的状况,更好 的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做陈述的形式, 学生又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在这个课堂里,教师退居 幕后,学生走上台去,教师只是组织者。 每个学生都带着一个世 界进课堂,在这里,思维的碎片自由撞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2 教师提出的情境中的问题必须自然、难度适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