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课题《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的实验与研究》反思

马会芳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以几何级数激增。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仅靠老师的传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必要的补充,而自学是一种最佳的途径。“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它影响其它能力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数学有其学科点:逻辑性、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学好数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还要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并把它和实践相联系。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这就要求学生手揣“一把万能钥匙”,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来学好数学。

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激发自学动机,提高自学兴趣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让学生战胜自我,投入进去,坚持到底,争取成功。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

例子来说服学生。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低能儿”的爱迪生,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发明大师;著名数学大师华庚,出身贫寒,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这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

教师还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力宣传倡导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学,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以便形成正确的自学动机。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二、进行自学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

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1、培养课外预习习惯

课外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首要环节。它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预先对有关内容进行自学,以掌握知识,了解重、难点,为上好新课作准备阶段。通过课外预习可以将要听课的内容有初步领会,扫除知识障碍,对难点和重点经教师的讲解,启发指点能更深刻的领会,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不同学科的预习方法不同,本文介绍数学的几种课外预习方法:

(1) 读

读:就是阅读课文,学生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明确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概念、计算方法、解题方法等),从总体上作概要性把握。

(2)查

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查阅有关内容搞清楚,力争经过自查不留问题。或者根据老师提供的“预习提示”查阅有关资料。

(3)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预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对于它们的进率与长度单位的进率为什么不同有疑问,这时,学生预习的时候应当暂放下课本,思考如

何推导对照,或在课堂上和教师推导的过程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有无推导错的地方。当然,对于课本中的其他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再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一题多解),如此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总之,预习的时候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总问号。

(4)记

对于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结合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思考,若寻求出答案的,可把答案记下来,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应把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老师讲的相对照,看自己有没有理解错的地方。若想不出答案的,也要把问题记下来,待老师讲课时,再听其所以然。

(5)练

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之所以说试做,是因为并不强调定要做对,而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效果好,一般书后所附的练习是可以做出来的。

2、重视课内学法指导

从哲学角度看,“自学”是学生的内因,教师的引导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及时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只是空谈。我们通过潜心钻研,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不同年

段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系列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3、注重让学生质疑问难

教育过程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鼓励诱导学生质疑问难。

(2)、提示质疑问难的思路。

(3)、教给释疑的方法:找一找,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和工具书;想一想,联系新旧知识思考;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分析、理解问题,尝试着解决问题;问一问,问老师、同学、家长或周围的人;听一听,同学发言和讨论的内容是否自己的思路一致;做一做,动手摆一摆,动手画一画,写数学小日记(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感受)等。

(4)、教师对学生质疑问难处理: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实验操作,组织讨论;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开拓思路;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老师适时评论。

三、实行分层自学,增强自学信心

1、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差异较大,造成自学能力有很大差距。对于优秀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强,理解能力强,掌握知识快,能顺利完成自学;而对于有些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弱,理解能力差,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学不得法,思想不灵活,在自学中困难较大,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