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的护理与管理

合集下载

危重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危重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01
02
03
个体化护理方案
根据每个危重新生儿的病 情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 护理方案,包括喂养、清 洁、疼痛管理等方面。
预防性护理
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如 定期口腔清洁、皮肤护理 等,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 症的风险。
康复性护理
针对危重新生儿可能存在 的神经发育问题,开展早 期康复性护理,如抚触、 被动体操等。
血气分析
检测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指标, 了解酸碱平衡状态和氧合情况 。
病原学检测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病原 学检测,如细菌培养、病毒检
测等。
02
危重新生儿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确保新生儿处于舒适的环境中,防止过热或 过冷。
喂养管理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 喂养时间和量,保证营养供给。
胀等症状。
皮肤颜色
注意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 出现青紫、苍白等异常及时处
理。
大小便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次数、颜 色、性状等,出现异常及时处
理。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常规
定期检测新生儿的血常规指标 ,了解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血小板等情况。
生化指标
检测新生儿的肝肾功能、电解 质、血糖等生化指标,了解身 体各系统功能状况。
疼痛管理
对于需要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新生 儿,要采取措施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并发症预防
预防感染
预防褥疮
严格遵守消毒和隔离制度,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定期给新生儿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 同一部位。
预防低血糖
预防高胆红素血症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 糖。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疾病概述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了重大发现,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中心的地区性新生儿医疗救护网和转运系统的建立,保证了危重儿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

危重新生儿包括:(一)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者。

(二)重症休克。

(三)反复惊厥。

(四)重度窒息。

(五)极低出生体重儿。

(六)某些外科手术后,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食管气管瘘等。

(七)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种生理功能受影响以及需全静脉营养、换血者、严重心律失常、重症败血症、脱水、酸中毒等。

一般护理1.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患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定时为患儿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3.专人看护,心电监护,重点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

4.保证患儿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吸收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及鼻饲的护理。

5.每日为患儿清洁口腔2次。

6.保护眼睛,必要时按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眼睑不能闭合着,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

7.每日为患儿晨间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必要时每2小时为患儿翻身1次,预防压疮。

8.观察排便情况,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形状。

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质等。

必要时可留置尿管,做好会阴部护理。

9.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

10.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1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患儿的保温。

专科护理1.入院前的准备预热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床,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2.入院前的措施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动脉插管给药等)。

不需要紧急处理或经过紧急处理后的患儿,医生立即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安排各种化验和辅助检查。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识别和评估:对高危儿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

2. 监测和治疗: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糖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 呼吸支持: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患儿,应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确保充分的氧合和通气。

4. 营养支持: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儿,应根据其体重、年龄等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5.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6. 家庭护理指导:为患儿的家庭提供相关的护理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照顾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多学科协作: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儿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概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危重、早产、低体重、先天性疾病等新生儿提供综合护理和治疗的医疗部门。

为确保NICU的顺利运行,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展,制定并执行NICU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入院管理1. 入院评估:新生儿入院时,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以确定入院诊断和治疗计划。

2. 入院准备:在新生儿入住前,必须做好病房准备工作,包括床位消毒、设备检查、备齐相关药品和物品等。

3. 入院登记:对每位新生儿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院日期、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三、护理管理1. 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并及时更新。

包括喂养计划、体温监测、监护仪器监测等。

2. 护理记录:每位新生儿的护理过程都要详细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喂养情况、药物使用等。

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3. 家属教育:与新生儿相关的家属需进行相关教育,包括喂养注意事项、洗护技巧、应急处理等。

四、设备管理1. 设备运行检查:对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消毒:根据标准操作程序对设备进行规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3. 设备保养: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五、感染控制1. 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定期进行手部消毒培训和考核。

加强病房内外的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2. 感染监测: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对新生儿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

3. 感染处理:若发生感染疫情,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六、医疗协作1. 团队协作:NICU涉及多学科合作,需要建立和谐、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方协作。

2. 多学科会诊:对于疑难复杂的病例,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培训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培训

02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基本技能
基础护理技能
01
02
03
04
体温调节
掌握如何调节新生儿体温,预 防低温和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以及混
合喂养。
皮肤护理
掌握新生儿皮肤清洁和护理的 方法,预防皮肤感染和湿疹。
日常观察
学会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 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培训效果满意度
通过考核评估,了解护理人员对新生 儿危重症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培训 效果的满意度,包括对培训内容、培 训方式、培训师资等方面的评价。
实践操作考核成绩
通过考核评估,了解护理人员对新生 儿危重症护理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和 实际操作能力。
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新生儿的疾 病类型和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治疗与护理计划
治疗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护理计划
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等方面。
实施与监控
实施
按照治疗和护理计划,对新生儿进行 规范化的治疗和护理操作。
监控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呼吸困难。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生存率
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能 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的生存 率,减少死亡风险。
促进生长发育
良好的护理能够帮助患儿 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减 轻患儿家庭的经济和心理 负担,提高患儿及其家庭 的生活质量。
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危重症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院成立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2. 产科、新生儿科、护理部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

三、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要求1. 分娩现场配备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确保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2. 分娩室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产科医护人员定期接受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培训,提高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水平。

4. 新生儿病房(室)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5. 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

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

6. 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鼓励产妇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7. 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8. 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9. 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

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10.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11.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12. 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及时报告公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

四、监督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 对在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高危新生儿监护护理

高危新生儿监护护理

高危新生儿监护护理(一)概述什么是高危新生儿(high-risk newborn infants),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总的来说,对高危新生儿的辨识,应建立在对围产期危险因素认识的基础上。

为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新生儿的识别越早越好。

高危新生儿应该由有经验的医师和护士给予密切的观察,可能需要观察几小时到几天。

国外有些医疗机构在产科建立了与NICU类似的观察单位,但又不与母亲分开。

(二)围产期影响新生儿的危险因素1.人口社会学因素怀孕年龄<16岁或>40岁,吸毒、酗酒、吸烟,贫穷,非婚怀孕,精神和体质的应激状态等。

2.母亲既往病史遗传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无症状性菌尿、风湿性疾病、长时间服药史等。

3.怀孕前因素胎儿宫内死亡史、新生儿死亡史、早产史、胎儿生长受限(FGR)史、先天畸形、子宫颈功能障碍、血型不合、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水肿、先天性代谢障碍等。

4.怀孕时阴道流血、性传播疾病、多胎、先兆子痫、胎膜早破、胎次间隔时间短、羊水过多或过少、急性疾病、围产期保健不当、家族性或获得性高凝状态等。

5.分娩时早产、过期产、胎儿窘迫、不成熟的L/S比例、臀位产、羊水粪染、脐带绕颈、子宫切除、Apgar 评分少于4分、钳产等。

6.新生儿自身体重<2500g或>4000g、出生时胎龄<37周或>42周、小于或大于胎龄儿、呼吸急促、发绀、先天畸形、苍白、紫癜、多血质等。

(三)监测1.呼吸新生儿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40~60次/分,应密切注意有无出现进行性新生儿呼吸窘迫、呼吸暂停等。

此外,肤色是否红润也是呼吸功能的一部分表现,可以使用脉搏氧饱和度计动态监测。

2.循环新生儿正常心率120~160次/分,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可监测血压、肤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3.体温早产儿容易出现体温不升或新生儿硬肿症,出现原因不明的体温波动变化应警惕感染的存在甚至新生儿败血症。

4.新生儿兴奋度的观察正常新生儿较活泼,可出现打哈欠、伸懒腰等动作,吸吮好。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由于新生儿各个系统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对处于生命垂危状态或具有潜在威胁生命疾病的新生儿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评估高危因素1、母亲疾病史:孕母有严重疾患,包括心,肺,肝,肾疾病,血液病,糖尿病,结核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如胃肠道或尿路感染,传染性疾病,有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

2、孕母高危因素:如年龄超过40岁或小于16岁;有妊娠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肺部疾病、糖尿病、贫血、血小板减少;胎盘早剥出血;羊膜早破和感染。

3、分娩过程高危因素:如早产或过期产,急产或滞产,胎位不正,先露异常,羊水粪染,脐带过长(大于70cm)或过短(小于30cm),脐带受压,剖宫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剂或止痛药物史。

4、胎儿及新生儿高危因素:如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胎儿心率或心律异常,宫内感染和严重先天畸形等。

(二)护理常规1、执行一般新生儿护理常规。

2、置于远红外辐射台或长颈鹿暖箱中保暖,腋温保持在36.5℃-37.5℃. 3﹑呼吸道管理(1)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舒适体位头稍后仰或偏向一侧,肩下垫软枕,避免颈部弯曲,保持气道平直。

(3)合理用氧,监测吸入氧浓度,早产儿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8%—92%,以减少ROP、BPD的发生。

(4)积极纠正呼吸衰竭,对于Ⅰ型呼衰,有自主呼吸的患儿给予闭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选择大小适宜的鼻塞,注意保护鼻部及上唇皮肤,防止压伤;用CPAP病情加重,可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做好气管导管的有效固定,及时倾倒冷凝水,保持气路通畅,密切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注意有无肺出血倾向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4、保持气道固定通畅a) 胃管每次注奶前保证胃管在胃内,同时观察有无残存的奶量。

b) 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理想位置为支气管隆突以上1-2cm或胸片X片中第2胸椎水平。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重症新生儿护理是指对处于危重病情或需要综合护理的新生儿进行专门护理,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以下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一般规范。

一、环境准备:1. 护理室要保持安静、温暖、干净,光线要柔和。

2. 护理室要装备完善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护理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3. 护理器具要严格消毒并放置整齐,方便使用。

4. 床铺要平整、干净,为新生儿提供有舒适感的睡眠环境。

二、新生儿的观察:1.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随时记录。

2.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意识、反应、色泽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口腔、肛门等部位的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三、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预防并治疗呼吸道感染。

2.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呼吸窘迫等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循环系统护理:1.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随时监测心电图和心功能。

2. 做好新生儿的血液检查、输血等操作,注意护理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五、消化系统护理:1. 对于需要喂养的新生儿,要根据医嘱进行喂养,保证喂养的时间和量。

2. 对于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要进行光疗和监测血清胆红素。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吐奶情况,及时清理口腔和保持干净。

六、感染预防与护理:1. 严格做好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2. 定期进行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和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3. 注意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传播。

七、心理护理:1. 给予新生儿足够的爱与关心,保持亲密接触,增强亲子关系。

2. 尊重新生儿的个人习惯和需求,适当给予安抚和悉心照顾。

3.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为其提供温情呵护。

综上所述,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是保证重症新生儿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病人的保暖。

2、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液体和药物。

3、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5、准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6、专人看护,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各项生命体征、尿量、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

7、保证病人足够的摄入量,遵医嘱给予合理的喂养方式或遵医嘱补液,做好鼻饲的护理。

8、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包括口腔、脐部、臀部皮肤的护理。

9、观察大小便情况。

10严格执行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早产儿智力特点·智力低下(MR)小早产儿智商(DQ)比正常儿低2/3个标准差。

37周出生的早产儿2岁时智力低下发生率为7.8%。

·心理及行为问题小早产儿在儿童期发生多动症、情感问题、焦虑、内向和社会适应性差的风险较高。

·学习障碍小早产儿成年早期的受教育程度、就业和独立生活稍低。

有调查发现,胎龄越小完成高等教育的越少。

早产儿预防1.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发生早产的各种原因中,大部分为母亲因素,其中除了先天性生殖畸形外,大都可以通过孕期保健来预防。

2.产前检查应予重视,尤其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

例如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发现前置胎盘后要及早治疗,纠正贫血。

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要加强管理,普及孕期保健常识,有避免感染等预防措施。

3.使用分娩松解法阻断早产。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

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二、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

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

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

对下级医院转入的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1、医生在孕早期建卡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史,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

按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登记及高危标记,并进行高危妊娠的专册记录,实行专案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追综随访。

2、严格执行高危门诊诊疗常规,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主动请上级医师会诊。

3、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交流管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生儿护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新生儿得到了有效的救治和康复成长。

然而,危重症新生儿的识别和处理仍然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保护水平。

一、新生儿危重症的特征和常见病情新生儿危重症通常表现为生命体征异常、呼吸困难、发育迟缓等病情。

其中,婴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等是常见的疾病。

婴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婴儿生命的情况。

呼吸窘迫综合征则是一种由于肺功能不完善而导致的常见危重症,表现为呼吸困难、氧气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新生儿感染则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危重症,表现为体温异常、黄疸、呕吐等症状。

二、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方法针对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观察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如果婴儿的心率过快或过慢、呼吸困难、体温异常,可能是危重症的表现。

2. 注意观察外观:危重症新生儿通常有较明显的病容,如皮肤苍白、黄疸加重等。

此外,观察婴儿的活动度和反应性也是识别危重症的重要指标。

3. 评估婴儿呼吸情况:呼吸是新生儿危重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婴儿呼吸节律是否正常、胸廓异物有无异常、肺部听诊是否有异常音等方式进行判断。

4. 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尿液分析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三、新生儿危重症的处理方法一旦识别出新生儿危重症,及时有效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不同病情,处理方法可以有所不同:1. 婴儿窒息的处理:对于婴儿窒息,应立即采取复苏措施,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同时,及时纠正因窒息导致的低血氧和酸中毒状态,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

2.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处理: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一般采取支持性治疗,包括给予氧气供应、机械通气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是医治新生儿危重疾病的集中病室,是为了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病情的持续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而成立的,其目的是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增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一)监护对象一、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进行呼吸衰竭,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小时内的患儿。

二、病情不稳固、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

3、胎龄<30周、生后48小时内,或胎龄<28周、诞生体重<1500g的所有新生儿。

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如先本性心脏病、食管气管漏、膈疝等。

五、严峻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换血者。

(二)监护内容危从头生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除须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外,还应利用各类监护仪器微量快速的检测手腕,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护,以便及早发觉病情转变,给与及时处置。

1、心脏监护持续监测危重儿的心电活动,发觉心率、心律及波型改变。

如心率急剧增加或下降、各类心律紊乱等。

2、呼吸监护呼吸运动监护:常常利用阻抗法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波型,发出呼吸暂停报警等。

某些呼吸暂停监护仪带有唤醒装置,在发生呼吸暂停报警的同时冲击婴儿足底,刺激呼吸;通气量和呼吸力量监护:应用双向流量和压力传感器连接与呼吸机管道,持续监测机械通气患儿的气体流速、气道压力,以便指导通气参数的调节,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皮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瞄记议:同步记瞬时心率、呼吸、经皮氧分压曲线,并以数字显示心率和呼吸,有报警系统。

3、血压监护包括直接测压法和间接测压法。

直接测压法是经动脉(脐动脉)插入导管,并接通传感器,有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经处置在荧光屏上持续显示压力波及电压平均值。

间接测压法用传统的气囊袖带束缚上臂,接传感器,经处置显示收缩压;或利用Dinamap血压测定仪,以特制袖带束缚上臂,测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心率。

4、体温监护将新生儿置于以预热的红外线辐射台或温箱内,以体温监测仪监测患儿体温。

危重新生儿救治人员管理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确保救治质量,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医护人员。

二、人员配置与职责1. 人员配置(1)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小组,由新生儿科主任担任组长,儿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救治小组下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负责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工作。

2. 职责(1)救治小组负责制定救治方案,组织协调救治工作,对救治过程进行监督。

(2)新生儿科主任负责救治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和修订救治制度、流程及规范。

(3)儿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在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4)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负责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护理、监测及病情报告。

三、救治流程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具备危重新生儿的早期识别能力,对疑似病例及时报告救治小组。

(2)救治小组对疑似危重新生儿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救治级别。

2. 抢救与治疗(1)医护人员应根据救治级别,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救治小组对危重新生儿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

(3)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 转诊与随访(1)对需要转诊的危重新生儿,医护人员应及时与上级医院联系,确保安全转运。

(2)救治小组对转诊后的危重新生儿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及救治效果。

四、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危重新生儿救治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水平。

2. 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救治能力。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补考或培训,直至合格。

五、质量与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救治质量。

2.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操守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定期对救治工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救治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新生儿科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规范危重新生儿救治流程,提高救治质量,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断喂养
优点:操作简便,能诱发胃肠激素的周期性释放,较快 的促进肠道成熟; 缺点:注入奶液时可引起胃过度扩张、脑血流波动和低 氧血症
持续喂养


采取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入奶 液,提高喂奶量,减少吐奶,每4小时更 换奶液和所用的耗材,管路必须要有明 显的标识 缺点:喂养不耐受、胃潴留的发生率高、 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较长和生长速 率较慢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

①呕吐、腹胀;②胃残余被胆汁污染; ③胃残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 ;④大便 潜血阳性;⑤大便稀薄;⑥呼吸暂停或 心跳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⑦奶量不增 或减少,体重不增。以上都是早产儿喂 养不耐受的症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1.胃肠道动力不成熟:①胃肠蠕动弱,早产儿胃肠动力不成熟,胃肠 蠕动往往很弱。 ②胎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小肠蠕动幅度低,收缩无规 律,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只有随着胎龄的增加、胃肠功能的成熟,蠕 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才能将食物向下推动。 2.早产儿消化酶类分泌少,且活性低,对于营养素蛋白、脂肪、糖的 吸收和消化有一定影响。 3.胃容量很小及胃食管返流:早产儿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也不成熟, 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因此,早产儿胃的排空慢,更易发生胃食管 返流。 4.肠道免疫功能差:正常胃肠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以防止细 菌侵入,早产儿胃酸低、肠黏膜渗透性高、肠道抗体能力弱,因此早产 儿容易发生感染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疾病与治疗的因素: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与体重、胎龄相 关,体重低、胎龄小,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高。在医源因素中,使用激 素、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等,均可导致早产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高。 新生儿窒息造成心血管、神经、消化和泌尿系统损害,出现胃潴留、应 激性溃疡、腹胀、便秘等胃肠道紊乱,使喂养困难发生率高。
NICU消毒隔离措施

提高洗手依从性的措施 创造便利条件,减少手卫生时间 重点位置张贴警示标语,如暖箱 加强教育培训和检查 加强外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的督导

研究表明:洗手率48-60%,感染率 16.9-9.9%
NICU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加强手卫生的有效性
选用有针对性的手消剂:3M面洗手消毒手液(0.55% 洗必泰;77%乙醇)有报道认为75%的酒精棉球擦手 可使肺炎克雷伯菌的定值率由21.5%下降至3.25%
降低NICU死亡率的护理对策


加强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在 不断提高 但院内感染也呈上升趋势(0.5-1.7%&20-56%) 早产儿打达19.3%-25.9%。并构成对住院患儿 的严重威胁;已成为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 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院内感染是所有NICU面临主要问题
NICU的日常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患儿保持安静,清洁舒适,取侧卧位,各种治疗护理 尽可能集中进行,动作轻巧,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孔内分泌物,并按需吸 痰 口腔护理 脐带护理 皮肤粘膜:护理保持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 。每次大
便后清洗臀部,并涂尿湿粉。勤换尿布,防止臀红。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内在因素 · 免疫屏障
· 生物屏障 · 胎龄和出生体重 · 病情严重程度
☆外在因素
· 静脉内置管 · 全肠外营养 · 机械通气 · NICU环境


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组织落实 监测得当


措施有效
加强以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NICU消毒隔离措施(四大环节) 工作人员 NICU病室 患儿自身 医疗器械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与管理
田青
NICU的发展概况
原始期 → 雏形期
40年代以前————————40—50年代
欧美国家已有新生 儿治疗服务
欧美国家开始建立 早产儿中心 NICU有了基本雏形
无特殊组织或机构
NICU的发展概况

→意识增强期→转变期
———
60年代
70年代 美国妇产科学会发表《 争取改善妊娠预后》 NICU开始壮大,开始成 立三级医疗机构
新生儿院内感染特点


容易暴发流行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事件中有半数以 上发生在产科及儿科新生儿室,尤其是病毒感染



不容易早期发现
新生儿的感染早期表现非特异性 化验检查出现变化所需时间相对较长


病死率高
细菌感染(肺炎克雷伯-达46.9%,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沙门氏菌等)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 真菌
NICU抢救的准备工作



抢救辐射台 氧气及负压吸引设备 心电监护仪、呼吸机 抢救药品、物品、 婴儿包被、尿裤的预热
危重新生儿护理项目及处理
高危因素 监护项目 处理措施
早产
T P R SpO2 Bp 黄疸 体重
T P R SpO2 Bp 瞳孔 肤色 肌张力 神 经反射 前囟 惊厥 血糖 惊厥 肌张力 黄疸 血糖 畸形
给氧指征 临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 血氧分压<5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85% 者 治疗目标是维持PaO2 50-80mmHg,经皮血氧 饱和度88-93%

危重新生儿监护项目及处理



早产儿氧疗 给氧方式:
头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 鼻旁吸氧、氧帐吸氧 机械通气cpAp: 表现重度呼吸窒息,FiO2 >0.5时,PaO2< 50mmHg,PCO260mmHg或其他通气指征
逐渐认识到医疗单 位对提高早产儿存 活率的重要性 建立床位,少量的 医护人员
NICU的发展概况
发展期
80年代

90年代至今
NICU环境设计向能够促进早 产儿康复和发育方向发展,NICU 将成为早产儿的发育理想地
美国NICU平均床位可达 20—30张 ,是个巨大的 开放空间 ,内部明亮嘈 杂,开始限制外人进出

危重新生儿护理项目及处理



早产儿氧疗 注意事项 履行告知
眼底筛查标准:
出生体重<2000g和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ROP筛查, 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降低NICU死亡率的护理对策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一般情况,特别注意有无新生儿感染的(非特异 性)表现 生命体征的监测 惊厥的监测:由于本身的高危因素或继发代谢紊乱, 极易发生惊厥,是许多严重疾病的一个症状 呕吐的观察:注意有无脱水征 注意药物反应:如脱水剂、布洛芬、药物间的配伍禁 忌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对策

1.保暖;为早产儿保暖是治疗喂养不耐受的有效途径。由于早产 儿体温调节困难,因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非常高。我院早产儿 现首选暖箱保暖 2.喂养① 喂养原则:尽早开始喂养,>1000g,病情稳定,生后 12小时内喂养。2-3周达到全肠道喂养 。<34周或体重<2000g,胃 管喂养。﹥34周或体重﹥2000g,奶瓶喂养。避免使用无菌水、 糖水喂养。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血流供应,刺激血 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动力,因此在给予静脉营养的同时应 该早期开奶﹙24h以内为宜﹚。 ② 喂养的种类:早产儿母乳、早产儿配方乳。 ③ 途径:经口喂养、微量间断胃管喂养、滴服喂养>34w无 喂养禁忌症、病情稳定、R<60次/分、吸吮、吞咽功能较好者, 可用滴管或奶瓶经口喂养。奶瓶喂养应选择合适的奶嘴防呛奶, 以奶瓶倒置不流奶为宜,使奶液充满奶头,避免吸入过多的空气, 喂奶后置右侧卧位,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呕吐时吸入的机会。喂 奶后几分钟内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32w,或吸吮和吞咽功 能不全,因疾病或治疗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可用鼻饲喂养。
NICU的日常护理





做好喂养工作——监测是重点 常规监测:体温、呼吸、肤色、喂养、肌张力及有无 惊厥等 机械性:包括体位(有无胃食道反流)、喂养管的位 置、口鼻腔护理 胃肠道:包括胃残留量、有无呕吐、腹胀、腹围及大 便情况。警惕NEC的发生 代谢:包括液体入量、热卡和蛋白质摄入、尿量、尿 比重、血糖、电解质、血气、肝肾功、血常规 生长参数:包括体重、身长、头围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与管理

NICU日常护理 NICU抢救的准备 危重新生儿监护项目及处理 针对影响NICU死亡率的因素的护理对策 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NICU的日常护理


维持正常体温——保暖为重点 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 备,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 根据体重调节暖箱温湿度,硬肿患儿可涂维生素E油

NICU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加强对奶具的消毒与管理
奶嘴彻底清洗后煮沸消毒30分钟 奶瓶送至营养室清洗并高温消毒 奶瓶、奶嘴存在病房干燥柜中,并定期干燥 每日对干燥柜进行擦拭消毒 每季度定期对奶具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NICU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加强对暖箱的消毒与管理
严格掌握入住适应症 每日对暖箱进行清洁 每月更换空气净化材料 每7天对暖箱进行终末消毒 每季度对暖箱表面、暖箱水槽、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NICU的基本组建


NICU病房与床单元的设置
室温24~26℃,湿度55%~65%,分三个等级护理区 加强护理区 6~12张床为宜,主张集中式安排。另设1~2间隔离病区供特殊使用。 抢救床位应具备的基本设施:暖箱或辐射台、监护仪、呼吸机、负压吸 引器、测氧仪、输液泵、复苏用具等。每抢救单位占地面积10~12m² 中间护理区 又称恢复区,当危重新生儿经抢救好转后转入本室继续 治疗床间距60~9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