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艺术【开题报告】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的塑造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的塑造《三国演义》历史人物的塑造《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内涵十分丰富。
其中,历史人物的塑造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人物的描写、形象塑造以及心理刻画等方面,深入探讨《三国演义》历史人物的塑造。
一、历史人物的描写在《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的描写是通过对其言行、性格、形貌等方面的描绘来完成的。
例如,在小说中,诸葛亮的儒雅风度、刘备的仁义之心、关羽的义气、张飞的豪爽、曹操的智勇等特点都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揭示。
同时,在呈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也描写了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这样,读者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表现,来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二、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对其言行举止、形体特征、服装着装等细节描写的塑造。
这些细节描写能够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曹操的眉宇间的威严、赵云的虎背熊腰、关羽的长须流霜等等,使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形象,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三、历史人物心理刻画在《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的心理刻画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完成的。
例如,在小说中,诸葛亮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苦心孤诣;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择手段;刘备为了建立蜀汉,不断奋斗;孙权为了维护江东的利益,不断发动征战。
这些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下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的塑造涵盖了描写、形象塑造以及心理刻画等多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性,更是我们了解三国时期历史风貌、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重要途径之一。
浅谈小说《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谈⼩说《三国演义》中⼈物形象的塑造2019-10-12摘要:豫剧是华夏⽂明传承的载体媒介之⼀,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化,是在中华⽂化的⼟壤⾥发芽⽣根的,⼜是伴随着民族⽂化成熟和发展的,本⽂浅谈豫剧⼩说《三国演义》中⼈物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豫剧;《三国演义》;⼈物形象;塑造众所周知,中国的戏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世界戏剧⽂化中也占有独特⽽⼜重要的地位,它是融⽂学、⾳乐、舞蹈、美术等为⼀体的⾼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它犹如⼀种⾎脉,融化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肌体⾥,烙印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中,舞台上的豫剧《三国演义》根据不同年代,不同性格,不同⾝份的⼈物,利⽤优美飘逸的⽔袖技巧,表现⼈物的风流倜傥,利⽤造型丰富的扇⼦组合,衬托⼈物的内⼼秀玲,利⽤灵巧儒雅的台步功夫,体现⼈物的超凡脱俗,塑造出了栩栩如⽣的⼈物形象,使每个⾓⾊都个性鲜明,有⾎有⾁,神态鲜活,光彩照⼈。
⼀、豫剧中⼈物的定型化表现(⼀)曹操的奸雄形象塑造在创作《三国演义》时,清楚地明⽩⼩说中的⼈物塑造,是不可能⼀次性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叙事,以多⾓度、多层⾯的叙事风格才能够把⼀个⼈物的形象进⾏强化与定性。
这也是在《三国演义》中,主要⼈物在出场时,需要利⽤情节的渲染来配合对⼈物形象的塑造。
这样的⼀种⼈物塑造技巧,不仅能够让⼈物的基本性格与故事的发展情节表现⼀定的联系,同时也能够增强其⼈物形象在读者⼼⽬中的印象。
⽐如:在⼩说的第⼀回合中,就有关于许劭对曹操的相⾯中指出了曹操在乱世中是⼀代奸雄。
这也为后续对曹操⼈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定的叙事铺垫,让作者能够通过叙事层⾯来对曹操的⼈物形象进⾏强化。
在⼩说中,许多情节的叙事描写都表现出了曹操在封建统治者中所具有的奸诈、残暴、不仁不义,⽽且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篡权谋逆者。
(⼆)诸葛亮名⾂贤相形象的塑造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个较为重要的⼈物――诸葛亮。
这个⼈物在真实历史中是⼀名杰出的出将⼊相⼈物。
【开题报告】《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
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大众对于陆逊的了解与研究主要来源于《三国志·陆逊传》与《三国演义》,其主孙权赞他“怀文武之才”、“有超世之功”,朱子彦在《论陆逊》一文中道“陆逊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由此可以看出,其眼中的陆逊对于吴的作用不亚于诸葛亮对于蜀的作用。
金庸评价陆逊是“陆逊文武全才、政治上能忍辱负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流人物”。
目前国外对于《三国演义》中陆逊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较少,在此不作介绍。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首先自身对于《三国演义》的兴趣,并且比较关注陆逊这一人物,再者在“三国”中,陆逊的军事才华和治国能力都是顶尖的,在我看来在三国时期能与之媲美的也只有诸葛亮和郭嘉了,但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近乎被神化形象太过耀眼,反而让我望之却步,而郭嘉是英年早逝,其对三国整体局势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我选择了陆逊作为研究对象。
2、整部《三国演义》,由于全书的核心围绕在蜀,诸葛亮那被神化的文才武略,关羽是同样被神化的道德忠义化身,似乎桃园三结义,五虎将才是人们讨论《三国演义》的重点;就算在东吴,陆逊的功绩和才华被太多的掩盖,《三国演义》的最重要一战赤壁之战功劳在周瑜,甚至还被在战前无甚作为的诸葛亮一个“借东风”抢去了太多功劳;夺荆州,擒关羽本是出自陆逊的计谋,但是一个白衣渡江,将功劳缺都归到了当时的东吴大都督吕蒙名下;直到一把“火烧连营”才让陆逊这位才华横溢的将领被人们所惊叹,可以说陆逊是左右三国中期发展的关键人物,也正是他的火烧连营让当时国势如日中天的蜀汉走向衰弱,而其在刘备兵败后的及时撤军更是用他那杰出的洞察力使东吴免去了一场覆国之灾。
分析=陆逊对于战场的把握能力,他对于战局的认知能力,以及他获得这些战场功绩的原因。
3、《三国演义》中陆逊出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名儒将,但是他的儒将才华不仅在于常胜的战场,同样的,在治国之道上,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塑造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罗贯中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其中包括了刘备、关羽、张飞等众多历史人物。
本文将从他们的品德特点、智勇才能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应变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三国演义》中英雄形象的塑造。
首先,在品德特点方面,《三国演义》所描绘的英雄人物具有崇高的道德标准和坚定不移的原则。
刘备被描述为仁爱慈善、宽厚待人;关羽忠诚正直、重视义气;张飞则勇猛果敢,并且豪爽直率。
他们都秉持着高尚品质,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清正廉洁的立场,并得到了广泛赞誉与支持。
其次,在智勇才能方面,《三国演义》展现了这些英雄人物非凡的智谋和战略眼光。
刘备虽然出身寒微却机智聪明,善于结交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关羽勇猛善战,以一敌百、出奇制胜;张飞则以其威武霸气和无畏精神成为军队中的顶梁柱。
他们在充满变幻和阴谋诡计的三国时期展现了非凡的智勇,并且通过各种手段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
最后,在对时代背景的应变能力方面,《三国演义》中英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具体。
这些英雄人物都能够根据当时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做出相应调整,灵活适应并取得成功。
刘备在失去荆州后转而依附曹魏,最终建立蜀汉;关羽被困守于樊城之际,放弃个人恩怨选择投降敌方保住性命以图复仇;张飞虽然始终忠诚于刘备却在情况紧急之下效忠曹魏取得重要地位。
他们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策略,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中存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总结起来,《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塑造体现了他们崇高的品德、非凡的智勇才能以及对时代背景应变能力。
这些英雄人物既具有理想主义精神和坚定信仰,又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执行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们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描绘历史人物形象的作品,更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正直、忠诚与勇敢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从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明清说书艺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三国演义》为例【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明清说书艺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三国演义》为例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书”一词,在我国出现很早,如《墨子·耕柱》篇中就有“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的记载,但那还是属于瞽矇之伎,主要是指引经据典,为君王提供历史借鉴,不完全与后世说书相同。
唐代出现“说话”之称,宋代出现了不同的家数(是否有“说书四家”暂且不论),但一直未再见“说书”的提法(宋代民间虽有“讲史书”与此有些相似,但不是对说话的泛指),在这样的基础上,经过在民间多年的发展,至金代又重新出现“说书”之称(如《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三引《神麓记》中有“有说书者刘敏,讲演书籍至五代末帝以弑逆诛友珪之事”),元代以后与现代意义相似的“说书”在各地流行,自元末明初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形成以来,又为民间说书艺人提供了规范的演出蓝本,促进了说书艺术向“归路”发展。
但由于清代以前资料较少,只在有些当时人的笔记中能见只言片语,对其说演的具体情况无法知详;自清初以来,在这方面陆续有了一些记载,使我们能够了解比较具体的一些情况。
在说书表面“火爆”的背后,说书艺术的濒危,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他们把说书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
王晨波的《当评书成为往事》描述了评书危机的现状,现在的评书演员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从事评书工作,有的评书演员甚至改行,冲进影视圈,评书的断层不只断了一代,而且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执着态度也很罕见。
王晨波的另一篇文章《田连元:“评书不会死”》B46则让人稍微有点乐观,田连元认为评书主要通过一个人、一人多角的形式讲述故事,这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没有的,因而评书具有不可取代性,评书自有它固定的受众群,只要人类存在,评书就会存在,因为人不能不听故事。
吴文科的《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认为缺少具有经典品格的新节目、缺少高素质的创演人才、艺术传承的传统机制被破坏、对曲艺传统的误读和专业知识的缺失、对曲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不够、曲艺理论和评论的薄弱等是包括评书在内的曲艺目前面临的大问题,并提出了国家政策扶持、兴办各级各类曲艺学校、营造正确舆论等一系列的措施。
试论《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试论《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三国演义》是一本以写政治、军事斗争为主,以描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为中心的男性小说,但也描写了不少女性人物,其中明确记录的有八十多位。
可是一直以来在对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过程和研究历史中,我们可以明确的发现,在各时期的众多研究著作和研究成果中,大多数是以研究、探讨或者分析《三国演义》中男性形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而对于有关女性形象的研究著作和研究成果却少得可怜,特别是以《三国演义》中全部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与以其他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和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就显得更加稀少。
正如清代毛宗岗所评的一样“人但知《三国》之文是叙龙争虎斗之事,而不知为风、为鸾、为莺、为燕,篇中有应接不暇者,令人于干戈队里时见红裙,旌旗影中常睹粉黛,殆以豪杰士传与美人传合为一书矣。
”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和人们对人性认识的加深,对有关文学作品中女性的研究也随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故本文将综合叙述前人对《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分类;对《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评价、看法和观点,以此为自己的论文做好基础,并为将来之所用。
目前学界对于《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评价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悲剧否定说、积极肯定说、矛盾说。
悲剧否定说的观点认为《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是充满悲剧性的,是可悲的,是不被人所认可赞颂的,只是让人觉得惋惜。
正如梁燕、于蕴华在《失去自我的生灵——论<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女性》中所说“在父系文化意识的支配下,作家按照他们的想法塑造了女性形象,当我们撩开加在她们头上的各种面纱之后,发现无论是高贵的皇族成员,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还是温柔美丽的小女子,她们的命运都是悲惨的,完全迷失了自我,或成为男子的附属和泄欲的工具,或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她们的生活中毫无人格、人权、人道可言,只有悲剧,没有喜剧,生存在男权统治的重重樊篱之中,完全失去了自我。
关于《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
课题组长: 张云龙
课题成员:张云龙、黄云飞、洪明杨、许铭涔、陈江垚、曾熠鹏
课题名称:《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
指导老师:林燕抄
研究目的:研究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研究价值:通过对《三国》人物的研究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使同学们更了解自身的性格特征。
研究背景:《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
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
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及事例。
(二)采访法:对一部分老人和同学进行采访。
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进行讨论进行分工,并制定一套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各成员根据方案了解相关信息研究总结,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总结阶段完善,总结并写出最后的研究报告。
成员分工:总负责:张云龙计算机上网:张云龙、洪明杨、许铭涔
资料保管分析:黄云飞、陈江垚、曾熠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意见:
审批意见:。
浅析《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以诸葛亮为例
《戏剧之家》2019年第25期 总第325期219文化天地浅析《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以诸葛亮为例潘 宁(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作者简介:潘 宁(199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摘 要】《三国演义》中的诸多人物都被大家所熟知,作者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他们,从而刻画出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除了展现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外,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也是十分巧妙,该文选取了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形象来作为参照,从出场定型、追叙补充、反复强化、侧面展示这四个方面着重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诸葛亮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219-02《三国演义》反映了从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到太康元年吴主降晋这长达九十多年的历史,其中描绘了数以千计的三国人物形象以及数不胜数的精彩战争场面。
这部小说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各种影视剧也翻拍了不少,可见人们对这部小说的喜爱。
周婧(2018)指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①,有如此广泛的受众,《三国演义》的成就才能如此之高。
关于《三国演义》中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塑造,关四平先生曾提出“多层展现”的塑造手法。
他曾提出,“所谓多层展现的人物性格表现法,其内涵包括互相关联、融为一体的出场定型、追叙补充、反复强化、侧面展示这四层含义。
”②小说中大部分的人物形象都是依据这四类手法塑造而成,尤其是一些主要人物。
笔者选取了《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号谋士,同时也是小说中形象刻画得最为丰满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作为例子来分析《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他是小说中的主角之一,更是正面形象的代表。
由于罗贯中个人的情感取向是“拥刘反曹”,所以他在诸葛亮身上花费的笔墨最多,更是神化了诸葛亮,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三国演义》中学习名著的人物塑造教学设计
名著引读
——从《三国演义》中学习名著的人物塑造
一.自主学习,展人物形象
1.优秀学生代表展评“三国”人物。
2.分小组自主交流讨论展评的“三国”人物。
3.同学点评。
二、合作探究,谈塑造方法
什么情节+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什么性格
例如:《空城计》通过神态、语言、环境描写展现了诸葛亮的镇定自若,神机妙算。
《煮酒论英雄》通过神态、语言、环境描写刻画了曹操的奸诈、阴险和刘备的隐忍和随机应变。
三、精讲点拨,人物形象分析
1、在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
2、从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中分析。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总结研究,人物塑造方法
1.肖像描写—形神兼备
2.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彰显个性
3.心理描写—细腻传神
4.环境描写—烘托氛围
5.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五.拓展延伸,读“舌战群儒”析人物塑造
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了孔明的什么个性特征?
答题格式:什么句子或什么内容+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什么形象特征(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篇一: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作者:尼泊尔水果刀创建时间:20XX-6-516:34:00《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历史小说。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选择了名为《的研究》的课题,。
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硕果累累,成果如下。
一.作者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
乐府隐语,极为清晰。
与余为忘年之交。
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致正甲辰复会,别后又四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
——贾仲名《录鬼簿续编》罗贯中(约1330年—?年)名本,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鲁迅推断他生活的年代为1330年—1400年。
二.艺术成就1.《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手法
浅析《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手法姓名:寇楠学院:工学院学号:31409222 联系方式:158******** 摘要:《三国演义》全书写了千余人,其中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刘备的仁义、曹操的奸诈、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周瑜的忌才妒能、孙权的委曲求全、袁绍的优柔寡断等等。
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罗贯中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注重人物相貌、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使用对比、衬托、夸张的方法展现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实见其作为文学艺术大师之深厚功底。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一使用相貌、神态、语言等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作者使用白描手法,借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勾勒出一位位鲜活的人物形象。
既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从而塑造出成功而丰满的人物形象。
首先,《三国演义》中人物出场便通过相貌的描写来展现了人物性格,如第一回中张飞的出场,“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便将威武,莽撞的张飞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通过对人物细致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对人物个性特征加以渲染、突出。
从《三国演义》中张飞鞭打督邮的场面,读者可以清晰明澈地了解张飞直爽火暴的性格;又如“赤壁之战”前,作者连续用了几处神态描写来表现孙权的优柔寡断性格。
二、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综观《三国演义》,作者特意布置了诸多对比情节,用来烘托英雄人物伟岸神情。
《三国演义》中,对比方式是一种主要的塑造手段。
有时候在人物言语中给予对比;有时是在激烈的战争、矛盾中进行对比;有时是一个画面中的两个人物行为的对照。
言语的对比在《三国演义》里多次都有记录。
比如,郭嘉在分析袁、曹双方实力时,就有相当精彩“十胜十败”论的对比言语。
是《三国演义》里的经典之一。
字里行间把曹操和袁绍的形象做了全面、深刻的对比。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探究
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生动的人物 形象,弘扬了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
增强文化认同感: 通过深入的人物 塑造,使读者对 中华文化产生更 强烈的认同感和 自豪感。
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演义》中的 人物形象塑造对于 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具有重要意义。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巧塑人
第 四
造物 章
的形
技象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在《三国演义》中用于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如刘备的仁慈与曹操的残忍。
通过对比手法,可以强调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如赵云的无畏与吕布的懦弱。
对比手法有助于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周瑜的嫉妒狭隘。
在《三国演义》中,对比手法不仅用于人物性格的塑造,还用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如赤壁之战 中曹操的骄傲自大与诸葛亮的谨慎周密。
伏笔手法的作用:增强情节的连贯性和可信度,使读者对后续情节产生期待感。
伏笔与悬念的区别:伏笔是暗示,而悬念则是引起读者好奇心,使情节更加扑朔迷离。
细节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通过人 物的语言展示其性 格和内心世界
动作描写:通过人 物的动作展示其行 为特点和性格特征
神态描写:通过人 物的神态展示其情 感变化和心理状态
其内心活动
对比反衬:通 过对比和反衬 手法来突出角 色的心理特点
肖像描写手法
直接描写: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直接刻画,突出其特点 间接描写:通过他人的评价或比较来展现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对人物的服饰、姿态、表情等细节进行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比喻描写: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物形象与事物进行类比,形象生动地展现人物特点
塑造了一系列 具有鲜明个性 和深刻内涵的 人物形象,丰 富了文学形象
的画廊。
《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
《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里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其中刻画出的英雄人物形象深深打动了中国人民的心。
它的创作者罗贯中,以非凡的想象力,借助文学的手段,营造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并在其中塑造出了具有极具魅力的人物,如刘备、曹操、司马懿等等,而这些人物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罗贯中以《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既有直接的刻画,又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以生动的描写,准确的把握人物性格,通过精心勾勒的英雄形象,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人物的形象特质。
比如在书中,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刘备的谦虚谨慎、曹操的英雄气概、司马懿的智慧睿智等,他们的性格特征违反了一般形象,用普通文字无法表达,但罗贯中凭借着文字巧妙结合,精彩地表达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这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深刻的印象。
此外,罗贯中用《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还包括以外界刺激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即采用潜移默化的手法,营造出特定的风气、特定的历史情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命运变迁。
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统御才能、曹操的军队纪律、司马懿的政治智慧,这都与他们周围的乱世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乱世的饥荒和战乱对人物的形象和命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书中罗贯中描写了刘备历尽挫折,但仍未泯灭君志,最终走向了伟大的拯救天下的宏图,这样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罗贯中以《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最为显著的特
点,即具有直接的刻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罗贯中准确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借助外界刺激表现出人物的特质,这使得所塑造出的人物有着极具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开题报告--《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
1、以《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该形象的理解进行深入解读,寻找共性和差异。
2、根据规划,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论述我的观点:
第一部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其他文献的参考,深入探究曹操的“奸诈”
第二部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其他文献的参考,深入探究曹操的“残暴”,中间适当穿插其他学者的观点,加以比较分析。
2、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的曹操人物形象研究
在这一时期,《三国演义》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学者们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致力于探讨作品中对人民有认识和教育意义的东西,而分析和评价曹操形象也是为了发掘其包含的思想和认识价值。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郭沫若、翦伯赞等。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曹操形象研究。
[10]黄钧.真假曹操辨[J].北方论丛.1982,(3)
四、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一﹚、实行方案:
1.搜集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书写材料,包括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籍、教育教学刊物以及通过网络而获得的一些有关论文等。
2.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以求了解一些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据此理清行文思路。
在分析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
20世纪以来,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研究大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曹操形象研究
在这个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逐渐经历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涉及了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表述等多方面。表现在对曹操形象的研究上,学者们在继承传统批评方式的同时,运用西方现代的理论来分析、评价曹操等人物形象。代表人物有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胡适、李辰东等。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探析研究性课题报告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探析研究性课题报告D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乃至今后华容道“义”释曹操。
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地扭曲了。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白帝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
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
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
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
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
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
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
张飞: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赵云: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研究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曹操)、蜀(刘备,诸葛亮)、吴(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魏的替代者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一统。
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
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
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
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式上有所不同。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
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
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三国演义》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它通过对史实、传说等进行融合,以历史的真实背景为基础,加上虚构的方式,描绘恢宏的战斗场面,刻画众多人物形象,为人所称道。
论《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的塑造
摘要:人物性格的塑造除了通过作者直接的描述展现人物性格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法从侧面来显示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就塑造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创造。
小说善于用战争场面来烘托人物性格,用故事的描述展示人物不同的形象,用对比的手法从侧面彰显人物个性。
关键词:典型环境;典型性格;人物《三国演义》用相貌、神态、语言等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作者的笔下很鲜明的展示出来。
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从战争场面、故事情节的展开、衬托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一、激烈战争中塑造人物性格《三国演义》善于在激烈的战争中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展示人物形象性情的独特性。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大小战役不下四十次,而曹操的“奸雄”形象在战争中更为突出。
作者在描写战争时,往往将人物的形象通过在战争中的不同表现而展示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曹操以他独有的个性在战争中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处事方式,将其奸诈、英勇的多面性淋漓尽致的突显出来。
例如小说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中有这样一个战争场面:操兵大败。
西凉兵来得势猛,左右将佐,皆抵当不住。
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
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
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在这段战争场面的描述中,作者通过描写紧张的战争场面展现出曹操在生死一刻的机智勇敢、诡计多端。
当西凉军发现穿红袍的是曹操时,他就立刻脱掉红袍。
当有人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时,他就立马挥刀断髯,动作迅速,毫不犹豫、惊慌。
最终躲过致命的一枪,化险为夷。
项羽的性格,后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
然而在楚汉战争中,当项羽被刘邦打败后带领八百人马突围来到乌江江畔,当众人都规劝项羽赶快渡江,以便东山再起时,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艺术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直为历代人们所传颂。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起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它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历史小说蔚然成风。
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这其中不无罗贯中的功劳。
近年《三国演义》的研究,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研究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某些单一方面,视野更加广阔,学者们纷纷主张从整体上系统的研究《三国演义》第二,研究的系统性、综合性逐步增强。
例如关四平的《〈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将《三国演义》的成书、文本与传播作为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考察与研究,探求这一文学和社会精神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与美学特质,进而总结中国长篇小说演进的某些规律性东西。
这样的著作,就是在吸收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本人潜心钻研而得,反映了研究水准的整体提升。
第三,《三国演义》数字化工程已经初见成效。
几年来,这一方面的实际研究工作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一、实现了毛本、嘉靖元年本、叶逢春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评本、钟伯敬评本、黄正甫本、李渔评本等八个重要版本的数字化,包括文字版、图像版和图文对照版三种形式。
其中文字版采用文本方式,可用于检索。
二、出版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
三、建立了初步的《三国演义》电子史料库,包括上述八个重要版本和有关文献四、绘制了比较系统的《三国演义》地图。
这些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欢迎和好评。
第四,学风比较端正。
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能注意掌握资料,实事求是,避免凿空之论。
尽管在许多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争鸣不断,但多数学者都能遵循学术规范,互相尊重,平等讨论,并能注意吸收对方意见的长处。
这种求实、创新的学风,使整个研究发展比较平稳,很少有游谈无根、哗众取宠的所谓“热点”,很少有逞才使气、惟我独尊的无谓之争。
尽管《三国演义》研究的成就突出,但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相当明显的。
主要有:第一,研究的系统性、深刻性仍嫌不足。
例如:尽管有关毛宗岗父子和毛评的研究比之过去大有进步,但至今尚无一部全面研究毛宗岗父子和毛本《三国》的专著;尽管已有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进行研究,但至今尚无一部全面梳理《三国演义》接受史的专著。
第二,题目陈旧、内容浮泛、缺乏新意的平平之作相当多。
一些文章,一望而知是“炒冷饭”,作者既无卓异的见解,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他人的启示意义。
平庸之作之所以频频出现,原因当然很复杂:有的是由于学术功力不足,有的是由于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或为了评职称而临时拼凑,或为了取得某次学术会议的入场券而草草应付,或对论题浅尝辄止,率尔操觚);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了解。
第三,研究的思路不够开阔,方法不够多样。
例如:母题学的方法、原型批评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就使用得不够。
第四,部分学者的思想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在考察取证材料的时候往往主观性较强,因而使研究工作出现问题。
第五,中外学者的交流渠道仍然不够畅通,有效的合作更是少见。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我国学界对于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的研究,近年来呈现繁荣和多元的趋势,全国众多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和研究者都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研究论文,在《三国演义》研究的许多方面都有所进展和突破,并且出现了研究界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商榷的良好气氛,为《三国演义》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三国演义》研究发展健康,成绩突出,为整个古代文学研究界所瞩目。
其主要标志是:其一,学术成果大量涌现。
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公开出版《三国演义》研究专着、专书上百部;发表研究文章大约上千篇。
其中包括一批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成果。
其二,学术会议接连举行。
全国性的,地方性的,区域性的有关《三国演义》的研讨会不断。
这些会议,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的发展。
其三,学术团体纷纷成立。
继1984年4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之后,一些省、市、县级学会也陆续成立,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
它们是《三国演义》研究事业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中国《三国演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有下列几个问题:第一,关于罗贯中的生平籍贯。
这个问题,以往研究不多。
80年代以来,人们对罗贯中的籍贯、交游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主要围绕其籍贯问题的“东原”、“太原”两说展开争鸣。
第二: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
一些学者不满足于“元末明初”的笼统提法,对《演义》的成书年代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说。
此说完全忽视了《三国演义》吸取元代《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三国戏内容的明显事实,难以成立,因而至今无人赞同。
二、“成书于元代中期”说。
三、“成书于元末”说。
四、“成书于明初”说。
五、“成书于明中叶”说。
面对上述诸说,著名学者沈伯俊曾经提出:要确定《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对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经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第二,确认作品的原本或者最接近原本的版本。
上述诸说,大部分把嘉靖壬午(元年,1522)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壬午本”)视为最接近原本面貌的版本,甚至径直把它当作原本,在此基础上立论。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嘉靖壬午本乃是一个加工较多的整理本,这样,以往论述的可靠性就不得不打一个相当大的折扣。
第三,对作品(包括注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直到今天,我们尚未充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因此,要真正形成令绝大多数学者信服的结论,仍有待于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研究。
第三:关于《三国演义》版本的整理与研究。
1、版本的整理。
《三国》版本的整理出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按照出版形式,可以分为影印、排印两大类别。
关于影印本,比较系统地影印《三国》版本者主要有四家:一、台湾天一出版社影印的《明清善本小说丛刊》。
其中的“《三国演义》专辑”共收书8种,二、陈翔华主编,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的《三国志演义古版丛刊》。
三、中华书局影印的《古本小说丛刊》,包括6种《三国》版本。
四、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古本小说集成》,包括2种《三国》版本。
此外,还有一些出版社影印了某些《三国》版本,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书店分别影印的《增像全图三国演义》。
2、关于排印本。
《三国》的各种排印本纷纷问世,其中相当一部分并未经过认真整理,缺乏学术价值。
不过,确有一些排印本贯注了整理者的研究心得,在底本选择、整理方法、整理质量等方面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其中值得注意的有这样两类:一、底本具有较高价值者。
除了毛本《三国》已有多种标点本、校注本之外,若干重要版本都已有了标点本或校注本。
如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有汪原放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沈伯俊校注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周曰校本(有刘敬圻、关四平点校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有宋效永、奚泉民整理本,黄山书社1991年版;沈伯俊校理、李烨注释本,巴蜀书社1993年版)、《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有李灵年、王长友校点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二、在整理方法上有所开拓者。
如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了《校理本三国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毛本《三国》整理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以很大力量校正底本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得到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第四: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有关讨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关于《三国》主题的多种概括。
一些学者先后提出了“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等十余种观点。
二、关于主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由于对主题的概括一时众说纷纭,曾有学者对此表示怀疑和否定,认为主题根本就不存在,对主题的研究毫无意义。
三、关于主题的观念和研究主题的方法。
沈伯俊认为:“主题乃是作者通过作品内容所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因此,我们对主题的概括既要提挈作品的全局,又要反映作者的思想。
”“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读者心中所唤起的感受,往往是大相径庭的。
人们可以阐发自己各不相同的感受,却不应该把这些感受都称为‘主题’。
欧阳健则认为:“主题这个概念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模糊概念,它既可以指作家想告诉人们什么,也可以指作品实际上提供了什么,还可以指读者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以及这三者的统一。
”“主题探究的模糊性就相应地造成了主题研究成果的相对性。
”“从这个意义说,对于《三国演义》主题的说法的五花八门,正标志着研究的深入。
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第五: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总共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大约一千人,堪称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其中,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家喻户晓的人物就有几十个,而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形象更是文学史上所公认的典型。
80年代以来,《三国》人物形象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范围明显扩大。
对过去很少论及的人物,如刘备、张飞、赵云、魏延、庞统、司马懿、孙权、周瑜、鲁肃、陆逊,以及谋士、使者等群体形象,出现了一批专题论文。
二、研究的深度、角度、方法都大大拓展,新见迭出。
如刘上生运用系统论方法分析曹操的性格结构,认为它是由相互联系的追求、掩盖和调节三种机制和相互渗透的心理、伦理、政治三个层次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以追求机制为轴心的性格机制相互作用的平衡和失控,形成性格基本稳态特征和动态变化的矛盾统一,便颇有新意(《试论曹操性格的整体结构及其意义》,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