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5
现场查看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3.病区设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呼吸道传染病房应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各病室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5
现场查看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4.不同种类传染病人应分室安置,条件受限时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间距应≥1。1米,室内设卫生间。
5
现场查看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3.必需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手套等。呼吸道发热病人外出检查时戴口罩.
5
现场查看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4.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除特殊感染病原体污染外,均应在标准预防的原则下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被服等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扎紧袋口并注明“传染"字样交洗浆房消毒后清洗.
5
现场查看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存在问题已向科主任□、护士长 □反馈,限天整改,写出书面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申请医院感染管理科检查验收.
科主任签名:
护士长签名:检查者:日期:
30
实地查看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传染病
管理
15分
1、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齐全、保存良好;
2、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准确,按时限报告;传染病漏报率为零。
3、法定传染病患者按规定转转科或专科医院治疗。
4、疑似传染病患者按规定隔离留观。
3
4
4
3

抽查门诊日志
执行不好
不得分
医疗废物管理
5
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处置.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系统消毒处理后排放,医疗废物、生活废物均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感染性疾病科标准解读

感染性疾病科标准解读
◆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配合感染管理科进行各种医院感染的常规监测和调查。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 伤。
使用专用登记册
▲ 使用全省统一的门诊日志 ▲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 ▲ 出入院登记本 ▲ 肠道病人登记本,要求记录有病人流向.
应急物资储备登记
有应急物资储备登记本 有与工作相适应的物资,数量与登记本相符,
通风、排风、消毒
▲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有条件可设负压病房 ▲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 ▲各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
备用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配 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 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和卫生设 施。
呼吸道发热门诊的具体要求
◆设独立诊室、厕所、挂号、收费、取药、 治疗室、留观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
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6)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
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 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7) 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 措施;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 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8) 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 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 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且有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 工作。
4 感染管理科每月汇总分析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 发流行时,感染管理科人员深入临床调查分析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感染性疾病科的业务及 行政领导工作。
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感染性疾病科各项 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努力提高科室各级人 员的业务水平。
4、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现医院感 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并协助调查。

最新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

最新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

最新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感染性疾病科作为一门专业医学科目,旨在研究和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科室之一。

为了提高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建设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最新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的详细内容。

一、科室设立和功能布局科室应设立在医院的合适位置,确保与其他科室之间的交流便捷,并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控制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室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科室内部应根据不同工作需求进行科室布局,包括诊室、病房、护理站和医护人员工作区等。

二、人员配置和培训要求科室应具备合适的医护人员配置,包括感染性疾病学专家、住院医师、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

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以及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

此外,还应有感染性疾病科的科研团队,以推动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

三、设备设施建设科室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工具,确保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实验室设备、内窥镜、超声设备和全自动化检测仪器等。

此外,还应建立标准的感染控制区域,确保感染性疾病的隔离和治疗环境符合规范要求,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临床工作流程和指南科室应制定科学的临床工作流程和指南,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隔离和预防等方面的流程和标准。

同时,科室应建立完善的病历和数据管理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病历查询和数据分析功能,以促进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开展。

五、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科室应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定期评估和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统计、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处理、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此外,还应建立感染性疾病科的质量评估和审计机制,确保科室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六、科研和学术交流科室应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科室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科室应建立科研项目评审和资助机制,支持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质量改进项目。

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已达标
感染病科
3.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设单独入、出口,病区还应有入、出院处理室。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
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
现场查看
无制度扣3分,人员出入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
管理不严格
感染病科
8.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病遵守无菌操作、环境卫生、消毒灭菌与隔离、职业防护、手卫生、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医疗废物处理等规定。
已达标
感染病科
病室采用负压通风,上送风、下排风;病室内送风口应远离排风口,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10cm。门窗应保持关闭。
负压病室内应设置独立卫生间,配备室内对讲设备。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理,每h换气6次以上。
无负压病房;但重庆市设为专项收容,其余已达标
感染病科
1.查阅规章制度等有关资料、实地查看工作流程。
1.未设感染性疾病科不得分。
2.无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任一项扣5分。
3.建筑设计布局不符合要求扣5分。
4.不同传染病人做不到分开病室安置扣5分。
5.病区、病房内未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液扣6分。
6.未提供“标准预防”防护用品扣5分。
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
考评内容
分值
考评办法
评分方法
得分
整改建议
落实部门
1.二级以上的医院应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

感染性疾病科标准解读

感染性疾病科标准解读
二级综合医院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处置室:划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洗手设施。
抢救室:仪器及物品摆放固定,标志醒目。设有抢救床、抢救车、氧气瓶、 氧气袋、血压计、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专用呼吸机、吸引器、插管物品 等,备有常用抢救药品及一次性消耗品如吸痰管、吸氧管、导尿管、采血 针、试管、一次性手套等。 处置室、抢救室应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具备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
艾滋病门诊的具体要求
参照肠道、肝炎门诊。但要满足艾滋病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保 护隐私以及健康宣教等要求。
必备的医疗设备
⑴检验设备:血、尿、便检测仪(肠道门诊有能够进行霍乱弧菌检测 的设备和试剂)。 ⑵放射设备:X线检查设备。 ⑶基本急救设备:氧气瓶、简易人工呼吸器、急救药箱等。
三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选 址
⑴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风。建议 间距25m。
⑵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 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 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
布 局 ▲呼吸道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检查标准解读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汪亚玲
建设医院感染性 疾病科的意义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门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结合各地实际,将发热门 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 并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纳入当地医疗救治体系。同时,卫生行政 部门要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监督、管理。
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分设呼吸道发热病人、肠道病人、肝炎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 员专用通道。应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 醒目标志。 ▲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有醒目标志。 ▲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指标的适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适用范围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 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应用价值
通过实施质量控制指标,医疗机构可以评估自身在感染性疾病诊疗方面的优势和 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提高诊疗质量。同时,这一指标也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 供了监管依据,有助于加强对感染性疾病诊疗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3年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1-15
目录
•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概述 • 感染性疾病诊断质量控制指标 • 感染性疾病治疗质量控制指标 • 感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质量控制指标 • 指标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改进建议
01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 控制指标概述
02 感染性疾病诊断质量控制 指标
诊断标准与流程
标准化诊断流程
制定规范化的感染性疾病诊断 流程,确保医生在诊断过程中 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减少诊断
差异。
精确的诊断标准
建立准确、清晰的诊断标准,使得 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实验室结果,对感染性疾病做出准 确判断。
诊断方法更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跟进新 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提高诊断的准 确性和效率。
指标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规范诊疗行为
制定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 制指标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机 构的诊疗行为,确保感染性疾病 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有效
的治疗。
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质量控制指标的实施和监管 ,医疗机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
高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保障患者安全
质量控制指标的实施将有助于降 低感染性疾病的误诊率、漏诊率 ,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感染性疾病科卫生标准

感染性疾病科卫生标准

感染性疾病科卫生标准一、前言感染性疾病科卫生标准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保障患者、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感染性疾病科卫生管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管理、运行和监督。

二、感染性疾病科设置与管理2.1 感染性疾病科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应具备独立的开阔空间,并根据医疗机构规模和服务需求设置床位。

科室内部应合理划分诊疗区、留观区、隔离区等功能区域,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

2.2 感染性疾病科管理2.2.1 感染性疾病科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感染性疾病的管理、预防、控制、监测、报告等工作流程。

2.2.2 感染性疾病科应设立感染性疾病管理组织,明确职责,负责本科室的感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2.2.3 感染性疾病科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和技能。

2.2.4 感染性疾病科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2.2.5 感染性疾病科应定期对环境、设备、物品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并做好记录。

三、感染性疾病科诊疗操作规程3.1 接诊3.1.1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和分类。

3.1.2 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3.2 诊断与治疗3.2.1 医务人员应按照诊疗规范进行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确保诊断准确。

3.2.2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

3.2.3 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3 留观与隔离3.3.1 医务人员应对疑似或确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实行留观或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3.3.2 医务人员应做好留观区、隔离区的环境消毒和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四、感染性疾病科监测与报告4.1 感染性疾病科应建立感染性疾病监测制度,定期收集、分析、报告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

感染性疾病科考核质量标准(新)

感染性疾病科考核质量标准(新)
5
14、肠道门诊有专用厕所,并能正常使用。
5
15、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5
10实地Βιβλιοθήκη 核及现场提问一次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有健全的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且职责明确。
5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防护制度、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等。
10
4、严格执行预检分诊与转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有去向登记,确诊的传染病人要及时转出
感染性疾病科感染管理考核质量标准
考核对象
质量标准
分值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独立挂号收费、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患者各自的候诊区和诊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药柜)、专用卫生间、处置室和抢救室等。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要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区清楚,有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诊流程,便于患者就诊,并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5
10、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保存。
10
11、医务人员采取标准预防,掌握传染病传播途径并针对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备有一定数量的个人防护设施。
10
12、留观床位间距至少1米,儿童和成人输液场地应分开。
5
13、肠道门诊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
10
5、有职能部门间协调机制和协调流程,共同支持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5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这些疾病,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一、细菌培养法细菌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等)放置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之后,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

在解读细菌培养结果时,需要注意细菌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如果在血液培养中观察到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并且患者有发热、寒战等症状,那么这很可能是一种细菌性感染。

二、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从患者样本中提取病毒的核酸,然后通过扩增和检测病毒核酸序列来确定病毒的存在与否。

在解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时,需要注意扩增曲线和阴性对照的结果。

如果扩增曲线呈指数增长,并且阴性对照为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患者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此外,还可以根据特定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测序比对,以确定病毒的种类和变异情况。

三、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病毒感染的诊断。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判断是否已经感染了某种病毒或其他病原体。

在解读抗体检测结果时,需要关注抗体的种类和水平。

例如,IgM抗体通常表示近期感染,而IgG抗体则可能表示既往感染或免疫保护。

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细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细菌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的荧光探针与细菌的核酸序列结合,形成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规范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规范

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第一节轮状病毒感染【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北方以寒冷季节1~3月份为主,南方以春夏季为主,可以通过水污染暴发流行,亦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2.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一周。

(1)起病急,腹泻为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便,腹泻每天5~10次不等,伴恶心,呕吐,腹痛及乏力。

(2)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3)体温正常或低热,病程数日或稍长,预后良好。

3.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致正常或稍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大便外观稀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

(2)粪便中病毒抗原检测。

1)电镜检查:粪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检出轮状病毒颗粒。

2)单克隆法或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后者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强。

3)用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恢复期有4倍以上的增高则有诊断价值。

4)病毒核酸电泳图分析:提取病人粪便中的病毒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其他腹泻性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隔离病人,防止食物和水的污染,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二节手足口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多发于4—9 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可有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手足口臀部红色斑丘疹,疱疹,部分重症患儿可有易惊,肢体抖动,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大多数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

部分患儿可有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

,,,—升高等【治疗原则】1. 行消化道,呼吸道隔离1—2 周,卧床休息。

流质,半流质饮食。

皮肤粘膜皮疹护理。

2. 可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5—7 天,根据病情酌情应用痰热清,喜炎平,甘利欣等。

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加强龙,丙种球蛋白等。

3. 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不能进食者给予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输液对症治疗。

感染科(传染科)住院治疗标准

感染科(传染科)住院治疗标准

感染性疾病入院标准
1.鼠疫、霍乱、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登革热、
伤寒、副伤寒、登革热、疟疾、炭疽病、细菌性阿米巴痢疾;
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住院;
2.艾滋病
艾滋病期,有机会感染或其他内科情况需住院治疗;
3.病毒性肝炎
有明确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肝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患者,病毒标志物阳性需住院治疗;
4.肝硬化
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等各种并发症患者需住院治疗;
5.手足口病
持续高热、精神差、皮疹明显需住院治疗;EV71-IgM阳性患者需住院治疗;
6.水痘
持续发热或皮疹明显且合并皮肤感染患者需住院治疗;
7布鲁氏菌病
持续发热、关节症状明显、病程持续2周以上患者需住院治疗;
8结核性胸膜炎
有发热及明显呼吸道症状者需住院治疗;
9肺结核
在疾控中心治疗效果欠佳及合并各种严重并发症患者需住院治疗;
10.流行性腮腺炎
持续高热、合并睾丸炎、脑炎、胰腺炎等并发症患者需住院治疗;
11.药物性肝炎
肝功能中度以上异常者需住院治疗;
12.不明原因发热者且不能排除感染性疾病者需住院治疗;
13.其他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市专家组会诊确定需要收住院患者;。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讲解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讲解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艾滋病门诊等。

一、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其业务用房应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感染性疾病科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感染性疾病科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业务工作要求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技工作人员。

5、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二、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一)1、必须设立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有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员更衣、洗手间。

2、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

4、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二)1、选址⑴为控制交叉感染,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风。

建议间距20~25m。

⑵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

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

2、布局⑴呼吸道发热门(急)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标准[详]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标准[详]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院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艾滋病门诊等。

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编辑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其业务用房应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感染性疾病科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感染性疾病科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业务工作要求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技工作人员。

5、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编辑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1、必须设立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有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员更衣、洗手间。

2、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

4、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1、选址⑴为控制交叉感染,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风。

建议间距20~25m。

⑵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

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

2、布局⑴呼吸道发热门(急)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学习解读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讲义)

学习解读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讲义)
意义:反映健康体检机构对重要异常结果随访的规范性和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附件3
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指标一、疼痛科医师床位比(PM-SI-。l) 定义:疼痛科医师人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 计算公式: 说明:本指标中疼痛科医师是指在本医疗机构注册,全职从事疼痛科治疗工作的执业医师。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疼痛科医师资源配置情况。 指标二、疼痛科护士床位比(PM-SI-02) 定义:疼痛科护士人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疼痛科护士资源配置情况。 指标三、住院患者入院8h内疼痛程度评估完成率(PM-SI-03) 定义:入院8小时内完成疼痛程度评估的住院患者例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入院8h内疼痛程度评估完成率
第三部分:《指标》的贯彻落实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质控指标和各种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自我管理,不断 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并按要求做好相关指标信息的上报工作。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要根据质控工作需要,在国家发布的质控指标基础上,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 ,进一步完善、细化、扩充相关质控指标,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强化指标应用,促进医疗机构高 质量发展。
指标七、重要异常结果随访率(HCHM-0U-02)
定义:完成重要异常结果随访的人数占同期检出重要异常结果总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重要异常结果随访率
完成重要异常结果随访人数 同期检出重要异常结果总人数
说明:本指标中重要异常结果参考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制订的《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 ,涵盖高危异常结果指标。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相关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精 细化水平。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相关专业质控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采用信息化手段 加强指标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感染性疾病科设置标准

感染性疾病科设置标准

感染性疾病科设置标准感染性疾病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设置标准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质量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为了规范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提高感染控制水平,以下是感染性疾病科设置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科室设置。

1. 感染性疾病科应当设立在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科室相互配合。

2. 科室应当设有专门的感染控制团队,包括感染病医师、感染控制护士、感染控制专家等,确保科室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3. 科室应当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包括洁净手术室、消毒设备、隔离病房等,以确保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二、医疗服务。

1. 感染性疾病科应当提供全面的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抗感染治疗、预防控制等。

2. 科室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和报告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 科室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三、质量管理。

1. 感染性疾病科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感染病例的追踪和分析、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改进等,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2. 科室应当积极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工作,配合医院开展各项感染控制工作。

3. 科室应当加强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

四、科研教学。

1. 感染性疾病科应当积极开展感染性疾病的科研工作,推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

2. 科室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科室应当积极参与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综上所述,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标准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质量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医院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感染控制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感染性疾病门诊感染控制质量评价标准

感染性疾病门诊感染控制质量评价标准
5分
特殊感染患者按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标识。
5分
七、传染病管理(20分)
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齐全、保存良好。
5分
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准确,按时限报告;传染病漏报率为零。
5分
法定传染病患者按规定转专科或专科医院治疗。
5分
接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患者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5分
八、医疗废物管理(5分)
2分
棉签开启后注明时间,有效期24小时。
皮肤粘膜消毒剂注明开启时间,每周更换2次。
3分
1分
1分
五、手卫生(5分)
手卫生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完好。留观病人每床配置手消毒剂。
1分
能够规范洗手或手消毒,手卫生时机正确;知晓手卫生知识。
2分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有记录。
2分
六、操作规程管理(10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类防渗放置,锐器入利器盒。
2分
医疗废物容器周围清洁,没有超量盛装,封口方式正确。
2分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
1分
九、标准预防实施及职业防护(5分)
工作中自觉实施相应的标准预防措施。
2分
职业暴露处置箱配置符合要求。
1分
发生意外职业暴露,按程序处理、上报。
感染性疾病门诊Leabharlann 染控制质量评价标准时间:评价项目
分值
扣分
备注
一、组织管理(5分)
每月科内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学习,要求有记录,签名。
2分
提问时能够正确回答学习内容。
3分
二、病人管理(5分)
不同种类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一室。

全科医学概论中的感染性疾病

全科医学概论中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感染性疾病
02
呼吸道感染
01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鼻塞、咳嗽、喉咙 痛等。
02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状较感冒严重,包括 高热、头痛、肌肉疼痛等。
03
肺炎
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症状包 括咳嗽、咳痰、胸痛等。
消化道感染
胃炎
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症状包括胃痛 、恶心、呕吐等。
0苗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
免疫预防策略
03
通过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包
括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提高接种率等。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 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
饮食安全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食品, 预防食源性疾病。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多样,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鉴别诊断时需考 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以及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抗感染治疗策略
早期经验性治疗
全科医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角
06

患者教育与健康指导
提供关于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
全科医生应向患者普及感染性疾病的成因、传播途 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指导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 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
宣传疫苗接种
向患者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疫苗 接种的建议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若自然通风不良,应安装 足够的机械通风设施,有条件的医院应采取措 施形成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室内空气压力梯度。 每周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1-2次,对空调冷却 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
⑴肠肠道道门诊、内肝污染炎区门主要诊包的括肠具道体病人要诊求疗室、病人专用厕
所(应设病人专用蹲式坐便器)、观察室;半污染区包括 挂号收费、治疗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库房等。
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
◆ 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分区。 ◆ 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人员及清洁工。 ◆ 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
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
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 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 员更衣、洗手间。 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 污染区。 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 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 消毒.
通知强调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 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感染性疾病科设计和建设。
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挂号 收费室、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 候诊区、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 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让发热门诊成为常态的呼吸道 门诊筛查关口
感染性疾病管理要求
●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 ●加强污水、医疗废物的处理 ●加强手部卫生 ●坚持终末消毒原则 ●坚持随时消毒原则 ●强调双向防护
开展工作资料
● 感染科各项规章制度 ● 传染病知识培训和考核登记本 ● 物品消毒登记本 ● 医疗废物转运交接登记本 ● 传染疫情登记本 ● 传染病宣传教育栏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检查标准解读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汪亚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医院感染性 疾病科的意义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 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结合各 地实际,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 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并将感染性 疾病科的建设纳入当地医疗救治体系。同时,卫 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监督、管理。
艾滋病门诊的具体要求
参照肠道、肝炎门诊。但要满足艾滋病诊疗过程 中的人文关怀、保护隐私以及健康宣教等要求。
必备的医疗设备
⑴检验设备:血、尿、便检测仪(肠道门诊有能够 进行霍乱弧菌检测的设备和试剂)。
⑵放射设备:X线检查设备。 ⑶基本急救设备:氧气瓶、简易人工呼吸器、急救
药箱等。
三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二级综合医院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处置室:划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洗手设施。 抢救室:仪器及物品摆放固定,标志醒目。设有抢救床、
抢救车、氧气瓶、氧气袋、血压计、除颤器、心电监 护仪、专用呼吸机、吸引器、插管物品等,备有常用 抢救药品及一次性消耗品如吸痰管、吸氧管、导尿管、 采血针、试管、一次性手套等。 处置室、抢救室应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具备卫生部批 件的空气消毒器械。
肝炎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病人诊疗室、抽血室;半污染 区包括挂号收费、治疗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 库房等。
⑵肠道门诊诊疗室、观察室、肝炎门诊的诊疗室应分别独立 设置,挂号收费、发药室应分设窗口,确保肠道病人与肝 炎病人就诊路线不交叉。
⑶肠道门诊观察室应设置1张及以上观察床位,并配备必要 的急救药械。
人员配置要求
一级综合医院: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 二级综合医院:一名中级职称以上 三级综合医院:一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
有传染病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担任主任,负责 科室全面工作,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医护人 员 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感染疾病科要设置专用隔离病 房
◆应设单独的出入口 ◆设单独的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有隔离区。 ◆隔离病区内应设ICU病房或具备抢救条件的病室, 病室中应备抢救车、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急救药 品、氧气设备,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等设备 ◆有条件应设负压病房,进风口设在顶部。
▲通所风有、外排窗风可、开消启毒,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有条件可设负压病房 ▲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 ▲各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
备用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配 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 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和卫生设 施。
呼吸道发热门诊的具体要求
◆设独立诊室、厕所、挂号、收费、取药、治疗 室、留观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
呼吸道发热 病人出入口
肠道感染 病人出入口
肝炎病人 出入口
医护办公室 休息间 卫生间 更换工作衣
卫生通过间 二次更衣处
候诊区 卫生间
发热诊室
候诊区 卫生间
候诊区 卫生间
肠道诊室 肝炎诊室 分设观察室 分设
观察室
医务人员出入口
污物出口
标识明确、分区合理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实行“四固定、 六分开”的方针。 “四固定”:物品、人员、诊室、就诊时间 “六分开”:挂号、就诊、收费、取药、化验、 卫生间等(X),要和普通门诊分开。
隔,呼吸道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分设呼吸道发热病人、肠道病人、肝炎病人的专 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清洁物品和 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
▲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有醒目标志。
▲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
清洁区
污染区分设
半污染区分设 留观室、
挂号、收费、取药、治检疗验室室、、放射检查室、卫生间
(1)感建立染健科全工各作项规制章度制度并落实。
(2)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 培训。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 治措施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选址
⑴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 确保通风。建议间距25m。
⑵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 发热病人与其他病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 标识。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设有引导标 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
布 局 ▲呼吸道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