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复习填空背诵 2013新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修正版
七年级下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动物和人的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卵黄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和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精子、卵子的遗传物质和体细胞不同)5、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也是胚胎开始发育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6、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意: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新的生命体(只有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发育,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注意: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7、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8、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9、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10、试管婴儿:人工在试管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11、女孩的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12、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若切除睾丸或卵巢后就会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体重不是第二性征)13、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男遗精、女初潮14、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浙教版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浙教版本文将对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1. 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关注生命体系的科学,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系的结构、功能、发展等。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学的基础概念,包括如下内容:1.1 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质中还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由细胞构成。
1.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指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变异的过程。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人类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内。
进化是生物种类和生物特征随时间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世界上的生物都是从一个最初的共同祖先发展而来的,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和适应。
1.3 植物学植物学研究的是植物的分类、结构、功能、遗传和进化等问题。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机制,如适应水域生活的水生植物、适应广阔土地面积的草原植物等。
2.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结构与演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科学。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地球的三大圈层结构、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污染等知识点。
2.1 地球的三大圈层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组成。
地核层是地球最核心的部分,由铁和镍构成;地幔层是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较为厚实,由硅、铝、镁等多种元素构成;地壳是包裹在地球表面的一层,主要由岩石组成,是人类生命最终存在的地方。
2.2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运动的过程,它由蒸发、凝结、降雨、地下水和河流流动等环节组成。
水循环的正常运作对维护地球健康环境和人类生存非常重要,但是人类活动也会对水循环造成影响。
2.3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的状态,严重影响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行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油烟等。
3. 化学化学是探究物质变化规律和组成结构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原子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
新浙教版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浙教版
19.月经: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大约每一个月有1个成熟的卵从卵巢中排出。如果卵没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月经,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一般在10~16岁,周期约为28~30天。月经周期与卵巢排卵周期一样,但不同时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20.遗精: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排出精液,这种现象叫遗精。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遗精。
21.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22.延缓衰老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生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适当运动锻炼等。
23.衰老最终结果是死亡,特征: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最主要特征)。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知识点速记
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知识点速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的知识点,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速记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自然选择的过程,适合环境的生命形态能够生存下来并通过繁殖传递物种的基因信息。
人工选择是指人类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中对生命形态进行的选择和培育。
2.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包括生物发生、连续进化、适应进化与自然选择等。
其中,生物发生是指生命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连续进化指的是生物分类中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趋势;适应进化是指生物的形态和行为具有适应环境的特点;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更适合生存和繁衍的生物趋于更普遍的过程。
第二单元:地球与太阳系1. 天文观测天文观测包括裸眼观测、望远镜观测和射电天文观测。
其中望远镜是天文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形成大约在46亿年前,演化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固体地球、液态地球和地球的大气层五个阶段。
3. 日地月的运动日地月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太阳也在自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同时自转。
第三单元:细胞及其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由细胞膜、胞浆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膜,起到维持细胞形态和调控物质进出的作用;胞浆是细胞内液态环境,包含了许多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内的信息中心,存储着细胞的遗传信息。
2. 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功能可以分为新陈代谢、生长与分裂和遗传三个方面。
其中新陈代谢包括细胞的营养生长、呼吸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生长与分裂指的是单个细胞生长并分裂成两个细胞;而遗传则是细胞核内含有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第四单元: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 生态系统的三要素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态位和食物链、网构成。
其中生物群落就是由一群生物体组成的生物群体;生态位是一个生物种群并与其他生物种群共同占据一定区域资源的方式;食物链/网则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两种。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填空背诵-2013新浙教版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发育而来。
2、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
3、是人体中的细胞,呈球形,()较丰富,为提供营养4、有尾巴,能够游动。
呈蝌蚪形5、属于,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
6、人的生殖系统(1):由、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的器官为;睾丸的主要功能:。
(2):由、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的器官为;卵巢的主要功能:。
成年女性大约会排出成熟的。
是,是。
7、受精与妊娠(1):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
)8、―――主要在(发育时间约或)注:第2周:出现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第3周:出现,胚胎通过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与是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的食品14、: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本质上是,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
,)第二节、走向成熟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16、女孩一般,男孩比女孩左右;17、::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18、生殖器官发育的:19、:。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
呈蝌蚪形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少年期成年期胚胎幼蛙—成蛙25、蝌蚪与成蛙的比较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水中躯干和尾部游泳鳃成蛙水中与陆地四肢游泳、跳跃肺和皮肤26、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和卵细胞1)新生命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的.3)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而呈蝌蚪形.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征.2、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器官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3、受精与妊娠1)受精: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构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候女性就有身了也称为妊娠.注意: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1)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66天或约九个月).2)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母体.3)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4)在胚胎中,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个樊篱使得胎儿和母体的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进行物质交换.如许就能制止母体身上的一些病原体沾染给胎儿.6、人的生长时期1)人的一生大致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2)婴儿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人的第一次快速生长的时期.少年期的生长相对比力平缓.芳华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期间,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成年期,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截止增长。
各个器官巳发育成熟,人的体能也逐渐达到高峰状态,然后将开始逐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7、芳华期发育的特点1)外表变化:男性和女性除生殖器外,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就是第二性征。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内容综述翻开七年级下的《科学》课本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一学期我们将学习许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知识点。
我们先从生活中的科学开始,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我们会在秋天感受到凉爽的秋风?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而这本书会给我们答案。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明白风、雨、雷、电是如何形成的,感受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物质世界的探索之旅,我们会了解物质的性质,比如它的硬度、颜色、气味等。
还有有趣的浮力、重力等物理原理也会逐渐揭开面纱。
每一个发现都会让我们为之兴奋。
1. 概述七年级下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嘿,同学们你们好呀!七年级下的科学课程,那可真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钥匙。
说到生活里的一些奇怪现象,比如天为什么会下雨、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背后可都藏着科学的道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不仅咱们考试时会更有把握,生活中也会更加聪明有趣。
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就是咱们与大自然交流的桥梁,通过它咱们能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学习科学可不能死记硬背哦,得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得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每次上课都要带着好奇心去听讲。
然后课后得及时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勤问老师或同学。
做实验的时候更要认真,亲手操作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培养动手能力。
还有个小秘诀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学习科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开启我们认识世界的眼睛。
大家要用心学,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啦!2. 引出本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首先得说说为什么要做这份总结,不是吗?大家都知道,七年级下的科学课程,知识点繁杂且丰富,很多孩子学习起来有时候会感到有点吃力。
那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大家梳理、总结这些知识点,让大家能更轻松地掌握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结构安排上呢,本文首先会简要介绍课程的大致内容,让大家有个整体了解。
然后我们会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逐个展开详细的知识点解析和总结。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
七年级下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
呈蝌蚪形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七年级科学浙教版知识点下
七年级科学浙教版知识点下七年级科学浙教版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通过学习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世界。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科学浙教版的重点知识点。
一、物质与分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物质的性质和分子的结构有关。
常见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分子运动的方式有扩散、扩散速率和渗透等。
二、热学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状态的表现,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的转换有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温度尺度扩大与缩小等。
热的传递方式有导热、传热和对流等。
三、光学与光光线是由许多光子组成的。
光线的传播方式有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等。
光的色散是指不同颜色的光线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通过棱镜等物体时偏折的现象。
镜子的反射特性可用于制造望远镜和显微镜等。
四、力学与运动物体的变形与运动有关系。
力是使物体变化的原因,力的单位是牛顿。
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是力学中的基础内容。
摩擦力是制约物体运动的因素之一。
五、电学与电电荷是电学中的基本概念,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电流是指电子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电流强度的单位为安培。
电势差是指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电学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电池、电线、电机等。
六、生命科学与健康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体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人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
营养、运动和休息是健康的三个基本方面,维持健康需要长时间的积极努力。
结语以上就是七年级科学浙教版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科学知识层层递进,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建立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善用这些知识,拥有更广阔、更完整的世界观。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必备知识点
【生物】1.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前者常见于有细胞核的细胞,而后者常见于无细胞核的细胞。
3.生物的遗传:遗传是指生物体内的性状在繁殖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遗传物质是DNA。
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进行的一种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5.其他生物过程:如呼吸作用、消化作用、排泄作用等。
【物质】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
3.物质的分子:分子是物质中最小的具有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物理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5.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外观或性质上的改变。
【力与能】1.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或物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方向。
2.力的效果:力可使物体受力而变形、运动或改变速度、改变方向等。
3.功和能: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而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能分为动能和势能。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力的情况下,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地球与宇宙】1.地球的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转使得地球有昼夜和季节变化。
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环境造成破坏。
3.空间探索:人类通过航天器进行对太空的探索,如人类登月、卫星发射等。
以上是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的一些必备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复习第一章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
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
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
5.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
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米。
7.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8.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双耳效应)9.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1.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必备知识点
1.1新生命的诞生一、知识点1.人的生殖细胞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精子和卵细胞细胞核内均携带遗传信息,决定新生命的主要特征)2)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营养物质丰富,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3)精子是有尾巴,能够游动。
称蝌蚪状。
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人的生殖系统4)男性生殖系统:最主要器官为睾丸(功能为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5)女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功能为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其中输卵管是受精场所。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和妊娠6)受精:卵细胞和精子在卵细胞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注:受精卵是最早生命体不是生殖细胞)7)妊娠:受精卵从输卵管向子宫移动,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于子宫壁上,女性怀孕,也称为妊娠。
4.胚胎的发育(9个月)1)早期营养来源于卵细胞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于母体2)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3)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
(有一层膜为屏障)。
胎盘的血液与母体血液是分开的。
阻断传染病,但是一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等)4)分娩:宫颈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5)分娩几秒钟后婴儿会哭或者咳嗽,除去口鼻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
)5.试管婴儿: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1.2、走向成熟一、知识点1.人的一生1)婴幼儿期:出生前三年,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2)少年期:减慢生长3)青春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第一特征的发育和成熟)。
女生一般11岁之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4)成年期:体重或升高逐渐停止增长,各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5)衰老期:结果是死亡(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2.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差异,出生就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归纳梳理
震
中
震中距
地震的预防
震源
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
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
返回主页
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地区
复习要点梳理2 火山
地球内部灼热岩浆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
危害:毁灾坏、交甚通至、危埋及没人农类田生、命引起火
火山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好处:火无山机灰肥和料火,山并尘火可山为口农可田富提集供大
速度与温度
三、 1、声源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
和介质有关 (鼓膜振动
人耳听
听小骨等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到声音 2、声源振动
头骨、颔骨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光沿直线传播和光的色散原理
概念
现象
说明
图示
一、光 的直线 传播原
光在同种均 匀介质中沿 直线传播
日食、月食、小 孔成像、影子
光在真空中 的传播速度 为
白屏
三棱镜
光的色散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返回副页
原理:如图所示,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 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 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 孔 成 像
返回副页
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原理
一、平 面镜成 光的反射 像规律
返回主页
复习要点梳理5
方向: 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从地轴北端或北 极上方观察,地 球逆时针方向旋 转。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 观察,地球顺时针方向 旋转。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1章知识要点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温度觉或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当食物进入口腔,其中一些物质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味觉。
干扰)。
8、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9、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1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13、耳的结构:P10 图1-1814、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的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5、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16、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17、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18、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9、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1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20、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21、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2、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23、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能影响音色。
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6、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达到3×108米/秒27、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人的感觉:视觉光线==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听觉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震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脑部(各种感觉形成部位)双耳效应: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与晕车晕船有关嗅觉形成:气味==鼻腔==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末梢、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感冒没胃口味觉味蕾(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四种基本味觉:酸(两侧靠中间最敏感)、甜(舌尖)、苦(舌根)、咸(两侧靠前)触觉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2.声音产生条件物体震动传播条件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同一温度下,气体中传播最慢,固体最快)。
150C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温度升高10C,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m传播方式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回声,可测距离)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如:声音尖细刺耳或低沉响度: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如:震耳欲聋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如:闻其声知其人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人的发生频率范围:65Hz到1100Hz可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到20000Hz超声波:频率>20000Hz次声波:频率<20Hz减弱噪音的途径1.声源处减弱2.传播过程中减弱3.人耳处减弱3.光的传播光源发光的物体:自然光和人造光源传播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105千米/秒。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有关的现象: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太阳光(白光)由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质:由物体表面反射决定透明物质:由透射的色光来决定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同的色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
咸
敏感区域 舌侧(中) 舌尖
舌根
舌侧(前)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
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声音
在
。
2、声音发生的条件:
;声音传播的条件:
;
声音传播的方式:
。
3、在
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
;
②中耳包括
;
③内耳包括
。
2、耳的主要功能:
和
。位觉感受器在
和
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
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
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
收)
决定(其他色光被吸
注意:白色物体
,黑色物体则
。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
光会改变
,又返回到
中。
β α
2、光的反射定律:
①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β=α )
观察
细菌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
;
的细胞有
,但
,称为
。有的细菌外
还有鞭毛、荚膜;细菌
,一般
;细菌通过
;为
53、细菌有对人类
:嗜酸乳杆菌帮消化,能生产药品,制造食物,分解尸
:肺结核、炭疽病、鼠疫、霍乱等
54、
的细胞结构有
,称为
为
和
;
,依靠
,
;如
等
。一般分
。
属于
,通过
55、微生物
的条件:
。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人们研究出
:被子植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
能否成活的
是
。接穗与钻木上长的植物种类不
:1)
;(2)
。
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注:①
也为植物的
第六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的结构需要借助于高倍
或
;
概念:一个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
合体称为菌落。一个菌落约有百万个细菌。可用
光线的作用)
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
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 一对虚焦点)
的有
等,特点:一
的有
等,
(2)胚胎发育方式:
的动物有
等;
它们的
,
是
。
的动物有
,
在
,
: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
的动物很少,如
精卵在
发育,但
与
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 ),而是来自
胚胎发育方式发育场所 营养来源
代表动物
卵生
体外 卵细胞中的卵黄昆虫,类鸟),注爬:行有类孵,蛋鱼、,产鸭卵嘴行兽为(哺乳
②
α
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β
法线
,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 。
③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
。
④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
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
,从水中看河岸上的
树觉的
。
γ
空气 水
第六节眼和视觉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
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
。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
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
率大约在 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 赫兹之间。高于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
的声波叫做
,一般在10~16岁,
约为
周期与
排卵
,但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
,这种现象叫遗精 。即男孩生殖器官
的
。
: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22、延缓衰老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生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适当运动锻炼等。
23、衰老最终结果是死亡,特征:
(
)。
第三节、动物的生长时期
: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
,
: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一般
,男孩比女孩
左右;
:
:
比较典型
的青春期第二性征:
;
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
;
18、生殖器官发育
的
:
:
。大约每一个月有1个成熟的卵从卵巢中排出。如果卵没
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月经,即女孩生殖器官
是出现
。第一次来月经叫
。有些
(如:
等):经历
。(无蛹期)
: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是生
命运动的重要形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就是这种动物的
。会受到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
素的影响。
:通过
,形成
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
的生殖方式
30、 动物生殖的多样性
(1)受精方式不同
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后,将会死亡。植物的种族是在生长时期的循环运动
中得以延续的。
:①植物
从
开始,不是种子
主要食用
,由
④注意区分
(种子的结构)与
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内有卵细胞)
第五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植物的有性生殖:主要为被子植物 :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
传粉的方式主要有
:由
、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
的器官为
;卵巢的主要功能:
。成年女性大约
会排出
。
是
,
是
。
7、受精与妊娠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
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
发育而来。
由雄性生殖细胞
和雌性生殖细胞
结合产生。
是人体中
的细胞,呈球形,
பைடு நூலகம்
(
)较丰
富,为
提供营养
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属于
,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
。
6、人的生殖系统
:由
、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
等器官组成。
的器官为
;睾丸的主要功能:
→
接收刺激)→
(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
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
而闻不出这种味
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
,
和
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
味觉的形成:
上都有 →
和
。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
唾液)→
(接受刺激)→
(将信息传递到大
脑)→
(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味道 酸
甜
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
以白光是
,由 等多种
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
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 a) 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
收)
决定(其他色光被吸
b)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
。
漫反射:电影屏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
,
(光的反射现象) 像和物离镜面的
,
像与物体的
,
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
。
像和物体以
【注意】平面镜中所成
只和
有关,和
没有关系
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
是从
出来的。
6、凸面镜:对光线有
如: 。凹面镜:对光线有
如: 。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
24、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25、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
蝌蚪
水中
躯干和尾 部
游泳
鳃
成蛙
水中与陆 地
四肢
游泳、跳 跃
肺和皮肤
26、
: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
上要发
生
的发育。如
(
),
(如:
等):经历
。(有蛹期)
: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
胎生 母体子宫内(胚主胎要早为期母为体卵黄) 哺乳类(鸭嘴兽除外)
卵胎生 母体体内卵中卵黄(极少母体)
鲨,蝮蛇
:
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分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