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黄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

-------黄梅丛林兴衰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传入中国,东晋时传入黄梅。东晋咸和年间(326—334),高僧支遁(204—366,陈留在今河南开开封市南)游历江南后,来黄梅蔡山首建江心寺和摘星楼,并在寺前栽种白梅一棵(世称“晋梅”,又称“二度梅”)。东晋著名高僧慧远(334—416,佛教净土宗创始人)在主持庐山东林寺时,曾与大诗人陶渊明结友渡江北上,到黄梅创建张家湖柘林寺。梁武帝时,印度高僧菩提流支来黄梅广福山董家城创建“菩提寺”,后卓锡于多云山广福寺。不久印度高僧千见报宝掌和尚来黄梅紫云山创建道场,后人称为“老祖寺”。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继承三祖僧粲衣钵,于唐武德七年(624)春,来黄梅双峰山(亦称西山)创建“幽居寺”,现称“四祖寺”。在道信住持下,修建殿堂阁楼达800多间,名胜古迹80多处,僧众一千多人,是当时中国佛教寺观规模最大、僧徒最多、香火最旺、声誉最高的名刹之一,也是全国首聚僧众集体定居传法,过团体生活,实行农禅双修的典范寺院。历代有许多大德高僧、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浏览朝拜,并留下无数题额和诗篇。禅宗五祖弘忍,承四祖道信衣钵于唐永徽五年(654),从西山来到东山,创建“禅定寺”,后名“东山寺”(亦称东山禅寺,现称五祖寺)。在其极盛时期,修建殿堂楼阁达1000多间,僧徒1300多人,轰动华夏,“四方清益,日逾千计”,香火十分旺盛。

黄梅佛教最盛时期是唐、宋。唐代全县各地大兴土木,立宇造像,出现“十里三座庙,无路不逢僧”的盛况。全县有寺、庙、庵、堂、阁等约400座,(其中黄梅县城周围就有30多座),僧尼2000多人。全县2.9万多人,约有2万人信奉佛教。宋代,黄梅佛教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宋高宗赵构称帝,大力弘扬佛教,大光宝刹,黄梅庙宇亭阁,星罗棋布。据统计,全县有大小寺庙500多座,僧尼3000多人,庙田、山林8万多亩,收藏佛经典籍3000多卷。宋末因遭兵灾,寺庙毁坏严重,香火萧条。元朝崇尚佛教,黄梅佛教又获生机,各地被毁的庙宇重新修复,法席再振。元末遭兵灾,大部分殿堂被毁,僧尼被迫还俗或流落他乡。明朝,太祖常称释迦之道,佛教再度兴起。全县被毁的庙宇大部分又修复一新,计400多座,僧尼2000多人。正德年间(1506—1521),部分寺庙又遭兵灾被毁;嘉靖年间(1522—1566),又整修一新。特别是万历年间(1573—1619),佛教出现兴旺景象,各地寺庙不仅得到修复,不少进行了扩建,后又被毁。崇祯初年,各地寺庙,再次修复。明末战争频繁,几经劫火,香火萧条,僧尼逃散。清朝既崇儒重道,又尊崇佛教,全县各地庙宇又得到修复。其中康熙年间比较兴盛,计有大小寺庙460多座,常住僧尼3000多人。咸丰四年(1854),各地寺庙又遭兵灾。同治年间又陆续重建,到清末香火还比较旺盛。民国年间,全县庙宇几经劫难,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屡遭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仅存破旧不堪的寺庙的寺庙100多座,常住僧尼约500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先拨款维修一些重点寺庙。佛教界人士提出爱国爱教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主张,组织僧人开展学习和生产运动。经地土改,寺庙废除了地租剥削,有劳动能力的僧尼,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或社会服务工作,逐步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经过民主改革,寺庙废除了封建特权,使很多僧尼陆续返回,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1958年“大跃进”

时,全县有些寺庙、庵堂被改为工厂、学校、医院、商业用房或职工和居民宿舍,寺庙个数减少。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城内有寺庙庵堂8处,僧尼6多人,至60年代仅存3处。这些寺庙的老幼僧尼,均依靠国家付给的寺庙房租定息维持生活。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思想干扰,正常的宗教活动被禁止,部分寺庙被封闭,不少佛像、经典、法器被砸烂或焚毁,大部分僧尼被迫还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又得到落实,僧尼纷纷返回寺庙,修复庙宇,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黄梅五祖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国家先后拨款500多万元,募化1000多万元,修复和兴建了一批殿堂楼阁,使五祖寺、四祖寺等一批寺庙面貌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工作基本由县委统战部管理。1984年8月,成立“黄梅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管理全县宗教事务。

禅门法要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史称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但是禅宗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印度佛教中并没有一个禅宗的派别,也没有哪一个派别在思想和实践上与禅宗一样,禅宗完全是中国佛教的产物。达摩传道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一直是采取“一僧一庵,一衣一钵,随缘而住,不恒其所,行无轨迹,动无彰纪,诲以禅教”的游化乞食为生的传统戒行方式修炼。这个时期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宗派,从禅学理论和教派源流上说,只能虽中国禅宗的前身。禅宗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有影响的宗派体系,则是从四祖道信晚年住西山时开始的。道信改革达摩以来的传统戒行禅法,推动印度禅中国化,并逐步发展成为宗派,使西山成为声誉最高的名刹之一,出现了“诸州学道,无远不至,日以数百,月以数千”的辉煌局面。为了保障僧众集体修禅,他极力创导农禅并重的禅风,告戒弟子“努力而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肠”。这充分说明道信大师及门徒,不是靠官府供给或施舍来维持生计,而是自耕自给,自食其力,这样,不但解决了僧众吃饭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僧众养成劳动习惯,锻炼体质,弱化对社会的依赖意识,减轻百姓负担。道信的禅学理论高深。他积极主张戒修相兼,楞伽经和般若经相解,渐修与顿悟相连,从而把禅宗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使其门徒渐渐地发展形成为一个僧众团体,具备一个宗派的基本条件。

道信在选择法席继承人问题上,慧眼识中眼随他二十多年的弘忍。唐永徽二年(651),道信将衣钵传给弘忍,是为禅宗五祖。弘忍是一位富有很深禅学理论造诣而又重于实践的禅门大师。他继承和发扬了四祖道信提倡的定居传法,农禅并重的禅风,广开禅门,接引众品,集徒数千,影响很大。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对达摩的禅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唁张“即心即佛”、“见性成佛”的顿司修持观。改革传统的繁琐禅修方式,创造出一套最易为下层人民接受的简易通俗的禅学理论。他的专著《最上乘论》是中国禅宗第一部理论著作,为开创“东山法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禅宗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禅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禅门后继将他的禅法称为“东山法门”。“东山法门”是禅宗形成的标志,在佛教史上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座里程碑。

“东山法门”的禅学理论和实践的特征是

1. 有独特的理论基础。“东山法门”时期的禅学理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其独特之处,一是深化了“心传”理论。“即心即佛”,“无须外求”“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这是弘忍禅学思想的基础。二是发展了禅修理论。弘忍的《最上乘论》,对禅修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他认为禅修过程是一个不断舍妄归真的过程。他只强调守心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他把“行住坐卧”,一切劳作都看成是禅的修行。“守本真心”,万变不离其宗,是他教人入道的要门,也是他禅学思想的核心。三是革新了顿悟的理论。他指明顿悟是探索持的必然归宿,没有顿悟,修持就失去目标。顿悟的目标是“得自本心”,“见自本性”,因此东山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