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佛教的关系
第九章 佛教文化对汉语和汉语言学的影响
1.音译词
音译词是直接从语音上把外语词汇记录下来 形成的词。汉语由于没有使用拼音文字,所 以音译词也只能是用汉字去对应。举例如下:
【佛】“佛陀”的简写,也写作“勃塔、勃塔耶、 步他、布达、普陀、浮屠、浮图”,是梵文 Buddha的对译,是“智者、觉者、悟者”的意思, 指佛教中最高境界的得道者。
精品课件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 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 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 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 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 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 度众。
精品课件
【劫】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音译劫波、 劫跛、劫簸、羯腊波。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 一白昼,或一千时,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 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 世界。
佛座四禅本清浄,阿谁要你扫金
床!”
精品课件
第三女道:“世尊!世尊!奴家年幼,父母偏怜。 端政无双,聪明少有。帝释梵王,频来问讯,父母 嫌伊门卑,令不交(教)作新妇。我见世尊端正, 又是浄饭王子,三端六艺并全,文武两般双备。是 以抛却父母,故来下界阎浮,不敢与佛为妻,情愿 长擎座具。”
女道:“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容出水宾(滨)。
苦海之中为船筏,阿谁要你作夫妻!”
精品课件
第二女道:“世尊!世尊!金轮王氏,帝子 王孙,把(抛)却王位,独在山中寂寞。我 今来意,更无别心,欲拟伴住山中,扫地焚 香取水。世尊不在之时,我解看家守舍。”
女道:“奴家爱着绮罗裳,不勋(熏)沈麝 自然香。
我舍慈亲来下界,誓将纤手扫金床。”
佛道:“我今念念是无常,何处少有不烧香。
佛拆开的18个常见字
佛拆开的18个常见字(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佛教以及本文的主题2.佛教与汉字的关系3.佛教对 18 个常见字的解读4.结语:总结文章,强调佛教对汉字文化的影响正文佛教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传播至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探讨佛教对 18 个常见字的解读,以展现佛教对汉字文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教与汉字的关系。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传播教义,需要将梵文的经典翻译成汉字。
这个过程中,汉字不仅承担了翻译的任务,还吸收了佛教的许多思想和理念,使得汉字的内涵更加丰富。
同时,佛教也借助汉字,成功地将教义传播给了广大的中国民众。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佛教对 18 个常见字的解读。
这 18 个字分别是:心、性、善、恶、业、因、果、空、有、无、真、假、苦、乐、生、死、涅槃。
这些字眼在佛教教义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用来解释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1.心:佛教认为,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是善恶、苦乐的出发点。
心的本质是清净的,但受到烦恼和执着的污染,导致人们陷入痛苦和困扰。
2.性: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内在的觉悟和智慧。
通过修行和觉悟,众生可以找回自己的佛性,最终达到解脱和涅槃。
3.善恶:佛教认为,善恶取决于人的行为和动机。
善行可以带来善果,恶行则会招致恶果。
4.业:业是佛教因果报应的核心概念,指人在过去世和现在世所积累的行为和因果。
业的善恶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和来世。
5.因果: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
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
人们应该行善积德,以获得美好的人生和来世。
6.空:空是佛教对万物本质的阐述,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而生,没有固定的实体。
空并非虚无,而是强调事物的无常、无我和无苦。
7.有:有是佛教对事物存在的肯定,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有与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佛教的缘起观。
8.无:无是佛教对事物无常、无我和无苦的阐述。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地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地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地词.其中,来自佛教地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地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地密切关系.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地:“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地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我们先举三个成语地例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地四种痛苦.《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地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地群众打成一片”.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地真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地关键.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地来源了,例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方便:梵语āā地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语自《法华经·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大藏法数》:“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方便”为菩萨十度之一,是大乘佛教地一大特色.以后,被引申为随机应变或与人便利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安详:隋·吉藏义疏:“安详者,示大人之相.欲明大法,故先示大人相.又安详者,动寂无碍也.故论云:显如来定力自在,无人惊动,故称安详.”后,人们以安详表示稳重,从容不迫,言行自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譬喻,是佛教施教地重要方式,据说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佛陀因人、因时、因地而采用不同地譬喻方法,有顺喻(随顺俗理),逆喻(逆于俗世之理),现喻(用眼前之事譬喻),非喻(以假设非现实之事譬喻),先喻(现设譬喻,后用道理应之),后喻(先讲道理,后用譬喻显之),先后喻(先后所说均为譬喻),遍喻(从头至尾均用譬喻).这些,大大丰富了中国地语言表达方式.中国上古就有譬喻造词,佛教传入中国后,大大促进了譬喻造词地发展.例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田:佛教认为,心是善恶之苗生长地源头,故称心田.心地:佛教认为,心如滋生万物地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众生成佛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火坑:譬喻五欲(贪财、贪色、贪食、贪名、贪睡地欲望)之可畏.五欲能燃烧人地身心,犹如火坑.智力:由智慧而生地力量.一说佛特有十种智慧力;二说菩萨十种力量(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愿力等)之一.还有,佛教以莲花譬喻清净、吉祥.据说释迦牟尼降生时,有莲花相伴.《大乘密严经》:“如莲出淤泥,见之生爱敬.如是佛菩萨,出于生死泥,成佛体清净,诸天所欣仰.”宋代周敦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爱莲说》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受佛教思想地影响而生成.当时有“周茂叔(周敦颐地字)、穷禅客”一说,据说是指他与佛教参禅地僧人辩论,把后者说地没话说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佛教故事,也丰富了中国地日常对话用语.如:借花献佛,常被人们日常应用.它是出自《过去现在因果经》上地关于善慧仙人用从青衣人处受赠地七茎莲花献佛地故事.祸国殃民,人们常用它来骂“四人帮”.这是依据《旧杂譬喻经》上地关于祸母(一个像猪非猪地东西)造成人民动乱、无法安居乐业,它被烧又造成全国火灾地故事提炼出来地成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佛教传入中国还带来用反切给汉字注音地方法.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中国上古给汉字标音,一般是使用假借字.如:借“风”为“凤”;借“羽”为“昱”等.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是用“读若”等方法标音,如:“瑂,石之似玉者,从玉,眉声,读若眉”(《说文解字·玉部》).上述注音方法有很大地缺陷.佛教传入中国,对汉语语音学研究,发挥了巨大地促进作用.古印度地梵文是拼音文字.翻译佛经者受之启发,就把汉语地语音分为声母和韵母.据说,反切是由三国时代魏国地孙炎在总结东汉中叶以来民间创造地基础上发明地,即取反切上字地声母、反切下字地韵母和声调,拼合成为被反切字地读音.例如:“昌真”切“瞋”,即取“昌(ā)”地声母“”和”“真(ē)”地韵母和声调“ē”拼合成“瞋”地读音“ē”.反切法给中国古代人们读书识字带来很大方便.(当然,它还不够科学.中国近代以来,就采用音素字母为汉字注音了.当代,我们用地就是《汉语拼音方案》.)掌握了字音地分析方法,中国古代学者就将汉字按音韵系统分类,编纂成各种韵书,其中,最有影响力地有隋代地《切韵》、宋代地《广韵》、元代地《中原音韵》等.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些韵书,对古代诗、词、曲地创作有很大帮助,也为後人研究古代不同时期地语音面貌保存了完整而详细地资料.上面说地,是佛教对中国汉语言文字地影响,佛教对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地影响就更大.藏文,就是公元世纪在翻译大藏经时,依据梵文而创立地.到了元代,八思巴用梵藏文字创制了八思巴蒙古文字.傣族过去地老傣文,也是由佛教文献地传入而产生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 2 ) 意译的造词方法。如应用修辞学上的比喻方法来创造汉译佛 教词语。例如以“爱”为本体的意译词有“爱火” , 情爱如火, “爱河” , 情欲为害, 如河水之溺人。
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 3) 合璧词的创造。由音译和意译两部分组成的一个译词称为合璧词。汉 译的佛教词语中, 有不少是一半为音译梵文的汉字, 一半是意译的汉字。例 如音译的“魔”与汉字“王”合璧为“魔王” , 意为鬼怪头领。还有诸如 “禅宗” 、“佛法” “僧人” 等词成批产生, 其能产性是惊人的。这种方 法由于能够标识出一个物体和概念的种类, 易于理解, 因此在对西方语言的
四、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 影响
佛教在翻译方法上给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
遗产。在十九、二十世纪, 西方文化入侵中国, 这是继吸收念和术语。
西方的宗教、科技、政治理念需要用中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
来表达,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汉语在与印度 语言打交道的几个世纪中所积累起来的资源。
一、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其次, 在汉语的发展史上, 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 促进了汉 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再次, 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 节化进程。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一方面, 历代佛 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 词。仅刘正琰、高名凯在《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收集的梵文佛教词语 就有1050 条。这些词中有������ 塔������ 、������ 魔������ 、������ 刹那 ������ 这些我们今天仍常用的词。另一方面, 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 赋予了佛教的意义, 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 如:空������ 、解脱������ 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 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 如������ 昙花一现������ 、������ 天花乱坠������ 、������ 作茧自缚������ 、不可思议������ 、������ 五体投地 ������ 、������ 百尺竿头������ 、������ 点石成金������ 等。此外, 汉语的谚 语中也有一些是来自佛教的, 如������ 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 、 ������ 无事不登三宝殿������ 、������ 临时抱佛 脚������ 等, 有不少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中国人的语言增添了许 多色彩。
论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对汉语的影响?1 佛教文化的传入及发展:佛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
它源于古印度,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交替时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我国内地"佛教在我国影响颇大,不仅波及政治与经济领域,而且广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极其深远,佛教翻译自东汉到唐代,近千年达两万卷,造成汉语的重大变化。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汉语语音理论的影响。
二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极其深刻。
三对汉语的文体和修辞也有一定影响。
一对汉语语音理论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汉语语音的影响很大,汉魏以后,中国音韵学上所受外来拼音学理论的影响可谓至深。
东汉人们发明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唐朝人发现了汉语的三十六母(指辅音声母),建立了声母概念,这些都和佛教文化有密切关系。
佛家对中国音韵学的影响主要有四声、字母、等韵图表、反切等。
1反切:古代注字解经一般是用“譬况,读若”的直音方法,不是用两个字切成一个音。
反切的方法,是到了汉代末年才形成的。
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人以后,逐渐在民间流传起来。
许多印度高僧也来到中国传经说法。
佛经是用梵文写成,而梵文是一种拼音文字。
中国人要学习佛经,首先要学会梵文,印度高僧要宣讲佛经,也要学习汉语。
在这种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沙门和学者在印度梵文拼音方法的启发和影响下创造了反切法。
2、四声:四声、当然是中国语言固有的特点,但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明确地定为平、上、去、入,则是受了印度的影响,四声学说起于齐梁之间.《南史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
……汝南周歇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
”陈寅洛先生《四声三问》认为:在南齐永明年代,住在建康(今南京)的外国人很多.他们用自己本来娴习的声调来转读佛经。
建康的土著和尚学习了这一套本领.成为善声沙门。
同时在建康居住的审音文士也受了这种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沈约和周歇·而他俩恰是四声的确定者。
汉语词汇反映佛教文化:语言反映宗教信仰
汉语词汇反映佛教文化:语言反映宗教信仰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汉魏至隋唐期间,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有巨大的影响,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词汇更加的丰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使用与佛教相关的词语或成语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下面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用的词汇,数量之多,难以尽述。
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如果彻底掘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
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水到渠成、拖泥带水、将错就错、七手八脚、半斤八两、千奇百怪、粉身碎骨、胆战心惊、感天动地、雪上加霜、剑树刀山、灰头土脸、斩钉截铁、众口难调、心猿意马、头头是道、安身立命、一心一意、心猿意马、去伪存真、人间地狱、借花献佛、天龙八部以及大开方便之门、解铃还需系铃人等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中国是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古代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影响十分广泛,其对中国的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入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最早的传入时间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是通过航海传入的。
后来的东汉时期,佛教在中原地区逐渐得到传播,受到了当时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在唐朝的时期,佛教达到了巅峰,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信仰和文化,佛教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
二、佛教在中国的影响佛教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是对语言的影响。
佛教在传播中,重视用汉语进行传讲,也是为了更好的与中国民众进行沟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佛教术语及相关翻译,包括“佛教名词”,“佛教典籍”,“佛经”。
这些术语、典籍对汉语的发展与丰富也产生而极大的贡献。
佛教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佛教思想中,强调心灵的平静和自我修养,这种思想形成了中国佛教禅宗,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佛教还强调“因果报应”的观念,在中国的道德观念、法制建设和社会文化中也有良性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佛教对中国的绘画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建筑既有大型庙宇,也有普及化的妙相塔和石窟寺等传统建筑,这些建筑在设计与建造中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同时融入了佛教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教艺术还深入到中国的绘画领域,佛教造像、佛教壁画、佛教石刻等作品,成为了中国的重要艺术财富。
三、佛教在中国的现状在现代中国,佛教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信仰和文化,有很多人都是佛教徒。
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地推动佛教的发展和保护佛教的遗产。
与此同时,中国的佛教道场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现代以来,创设了一些佛教团体和佛教非政府组织,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四、结语佛教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文化,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不仅仅是在宗教信仰领域,还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思想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关注佛教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doc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据梁启超先生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用语“三万五千余语”。
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佛教语言,就不能说中国话!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当中有许多宗教术语和古印度的词汇。
佛教的经籍被翻译成汉语后,这些外来语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份。
除了“菩萨”、“罗汉”、“夜叉”“、舍利”等词外,还有“恒河沙数”、“回头是岸”等成语。
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估计够您大吃一惊了吧。
【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佛。
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
“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茉莉】梵语“Malika ”的音译简称,是产于印度的一种花。
佛经里最初翻译成“抹莉”。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 (dhata) 的别称。
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
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浅析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浅析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到了汉语常用语和熟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标签:佛教汉语词汇汉语常用语汉语熟语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在此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
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佛教的传入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佛教甚至成了一种后起的传统文化的象征。
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
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
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
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
这一类音译词还有“菩萨”“魔”“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等。
(二)意译词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
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意为印度古代国王继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贺。
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由国师用水或醍醐灌顶。
中华文化与佛教的结合与发展
中华文化与佛教的结合与发展中国文化和佛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之后,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佛教作为外来文化的一部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广泛的宇宙观和生命意义的价值特征。
在过去的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化和佛教的结合和发展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佛教传入中国产生于公元前二世纪,据现在发掘的文献资料,印度的佛教僧侣和商人经过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将佛教带到了中国。
自唐代以后,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在唐代达到了鼎盛的时期,这使得佛教成为一种在中国广泛的信仰。
佛教的学说和美学观念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广泛的文化传统。
这些文化传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中华文化和佛教结合发展的核心价值。
二、中华文化和佛教结合及其历史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为一种具有自主特点和文化底蕴的文化。
在其发展过程中,佛教的思想和美学观念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中的观念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佛教结合发展的核心价值。
比如,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舍己为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报应必在”、“仁爱中华”有很大的联系。
佛教的“菩提心”和“普度众生”,也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化自然”、“仁慈天下”密切相关,这些相互贴合的思想和美学观念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佛教中的禅宗和中国的武术、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三、中华文化和佛教结合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化和佛教结合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于人类未来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向性意义。
佛教强调自我塑造和内心的修养,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视修身和谦虚有很大的联系。
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佛教结合发展的核心价值。
这种文化传统有可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它应该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投机”:彻悟的意思,合乎佛祖的心机谓之投机。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不依经论文句,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
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天花乱坠”: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天上纷纷落下花来。
现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
“顽石点头”:指说理透彻,使没有悟性的人也心悦诚服。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Samādhi”音译词,意为“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
先比喻奥妙之处。
“法宝”: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
“天龙八部”:原为佛教用语,指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
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
后被金庸用作书名。
“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
日本作为风俗画、版画的名称。
“小品”:本属佛教用语。
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
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
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智慧”: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
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真心”:佛教用语。
谓真实无妄之心。
(文:佚名)。
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词语是来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通过汉语佛佛教典籍的传译,佛教词语作为外来语向汉语第一次大规模地输入,它们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随着佛教典籍的大量翻译和广泛影响,以及佛教长久的深入人心的传播,佛教中的许多有新意、优美的语汇被吸引收到汉语的语汇之中,佛教词语也因此大大地丰富了汉语语汇,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广泛地译介佛典,产生了大量的新词。
增加的新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一些中国固有的词语,被移用来表达佛教的概念,由于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应看作是新词,如心、空、真、观、定等。
这些都是表现佛教教义的专有的名词;二是为翻译新传入的概念而创造的词,如四谛、五蕴、真如、法界、缘起等,创造这些词语多考虑到汉语构词结构并利用汉语原来构成词语的词素,反映的是外来概念,但并不给人留下“外来”的感觉,能很快融入汉语;三是根据佛教观念而重新创造的词语,如判教、狂禅、照用、万劫难复、回光返照、头头是道、本来面目等。
创造这些词语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往往是在许多异名中经筛选才固定下来。
因为其中的许多词语具有准确鲜明的表现力,渐渐融入一般用语当中,成为汉语的常用词,如实际、唯心、正宗、思议、忏悔、因缘、真谛、法门、世界、觉悟、刹那、正当、本峰、烦恼、出现、出息、方便、相对、绝对、知识、大千世界、本来无事等。
其对汉语词汇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了汉语双音词与多音词的创造。
中国上古语言以单音词为主,逐渐向复合词发展是语言的进化。
翻译佛典大量使用双音词和多音词,对词汇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例如赞助、希望、意识、烦恼、机会、结集、道场、火宅、假名、戏论、种子、习气等,这些词语本身以及在构词上的特点对此后汉语词汇发展影响很大。
二、佛教典籍中大量使用音译词,并总结了音译的原则。
作出完整总结是唐代玄奘的“五不翻”,即五种情况下要使用音译,一是“秘密故”,如经中的陀罗尼即经咒;二是“生善经”,如“般若”可译为智慧,但为表达尊敬,故译“般若”;三是“此所无故”,即中土原来没有的事物或概念,如阎浮树、迦陵频伽等;四是“顺古故”,如“菩提”可译为“觉”,但已经约定俗成,也就相延不改;五是“含多义故”,如“薄伽梵”有六义。
浅论现代汉语词汇中蕴含的佛教文化
语言理论研究M582006.11是由于缺乏古汉语修养误用典故限于篇幅训诂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之间的确存在紧密联系缺乏古汉语修养就可能因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用词不当作为一位作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做到这一点懂得一点训诂学知识文化时这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语言理论研究M592006.11境界境界即是摄取了佛教的免除之义不再拘于束缚发展出生活中常用的意义类似的词语如熟语中的佛教文化熟语在汉语词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流传佛偈的大量渗入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由佛组成的就有借花献佛烧香拜佛一尘不染声触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当头一棒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时向师傅请教佛理以后相沿成法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如它也反映了许多佛教文化就源于佛教就是指佛指若有事求佛如忽而登佛殿则存不敬之心打入十八层地狱一层比一层罪大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和尚无儿孝子多但却有许多善男信女像孝子一样孝敬供养他们它既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如都是劝人改邪归正的佛语恶有恶报是佛教基本思想之一源于佛门护生和尚在钵盂在它形象饶有趣味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过江时容易被江水冲刷溶化并不理解经义所以他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佛教文化已渗入到汉语词汇系统的角角落落这些蕴含佛教文化的词语是如何形成的呢佛教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直接输进了汉语词汇系统之中天花乱坠感动天神成佛渡世菩萨精神慈悲的主要特征大智度论今当更略说味同嚼蜡楞严经空中楼阁百喻经井中捞月自作自受金口难开苦海无边唯我独尊等等但究其语源从佛教生活中衍化出来的词语越来越多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受磨练不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歪曲了原意的比喻总归逃不脱的比喻互相推诿的 三个和尚没水吃江湖湖南有石头希迁便简称为汉民族是一个很开放的民族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所以汉语词汇中保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1] 梁晓虹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语文学刊23。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我们先举三个成语的例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的四种痛苦。
《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
”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的真性。
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的关键。
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
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的来源了,例如:方便:梵语pā yā的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
语自《法华经·方便品》。
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在古代中国,汉语言文学与宗教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宗教文化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和意识形态,对于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一、宗教文化对汉语言词汇的影响古代汉语言文学中的词汇,往往反映了当时宗教文化的存在与影响。
例如,佛教的传入使得许多佛教名词逐渐被汉语言所吸收,如“菩萨”、“佛陀”等。
此外,道教、儒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通过其相应的术语渗透到古代汉语言文学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
二、宗教文化对汉字的影响宗教文化对汉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宗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兴起,大量外来文字被汉字吸收与借用,这使得汉字形态逐渐丰富多样。
此外,宗教文化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原本不常用的古汉字重新被使用,以表达宗教文化的特定概念和意义。
三、宗教文化主题在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宗教文化主题在古代汉语言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通过赋予文字以宗教内涵,古代文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与思考。
例如,《诗经》中的《鲁颂》通过歌颂祖先宗庙的建设与守护,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祖先崇拜的虔诚之情。
类似地,诸如《道德经》、《金刚经》等经典著作,以及许多佛教寺庙碑刻文字,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
四、宗教文化对文学创作技巧的影响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启发与影响。
宗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等,对于文人的创作思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佛教的智慧启示了许多诗人的境界转变与文学风格的改变,道教的养生修行则影响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与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宗教文化密不可分。
宗教文化通过影响汉语词汇、汉字演变、文学主题与创作技巧等方面,与汉语言文学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古代文化遗产。
通过对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宗教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深远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汉朝文化的交流
佛教的传入与汉朝文化的交流在汉朝时期,佛教这一东方古老宗教传入中国,与当时的汉朝文化展开了深刻而有趣的交流。
这段历史时期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对中国文化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一同探索佛教传入汉朝以及与汉朝文化的交流。
佛教传入汉朝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朝初期,当时由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佛教带入中国。
最早传入的是小乘佛教,后来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
汉武帝时期,印度僧人耶舍曾来到中国传教,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正式传播开来。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与汉朝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汉朝后,并不是简单地取代了当地文化,而是与汉朝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在艺术方面,佛教艺术与汉朝传统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
在哲学思想上,佛教的空、无常、因果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交融,对中国哲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佛经的翻译促进了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的传入与汉朝文化的交流,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段重要而丰富的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以及佛教与汉朝文化在艺术、哲学、文学等领域的深刻交流。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一过程中,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将东方智慧带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启发。
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佛教在汉朝的传入与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
这段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以及推动当代文化交流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这主要表现在词汇上。
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中国古代汉语言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汉语词语佛教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见之于《吕氏春秋·君守》;《汉书古今·人物表》则说明仓颉是黄帝的史臣;民间传说更把仓颉神话,说他有四只眼睛;《说文解字》则说仓颉是受鸟兽足迹的启发而创造出了文字。
由文字而构成词汇,再形成语言,便成为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延续至今。
可以说汉语言是构筑灿烂中华文明的基石。
汉语的发展,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别的文化因素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汉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
在汉语发展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一是近代由对日本文字的转译而吸收、接受西方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诞生;另一次就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文化的吸收融合。
根据统计,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词语。
而正如梁启超所言:“夫语言,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
由此观之,则自译业勃兴后,我国语实质之扩大,其程度为何如者。
”自汉代译业初兴到宋代大规模译经活动结束,近一千年间经过像竺法护、昙无竭、道安、鸠摩罗什、慧远、菩提流支、玄奘等大师的先后努力,佛教文化被整体移植到中国。
早期的翻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固有名词音译,抽象名词大多沿袭中国旧有词汇,尤其是借用老庄者为多,如道安法师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就是注重解决佛经翻译中的“当代化、地域化、大众化”的问题;但随着译经业的逐渐发达,为准确翻译佛经的义理,译者结合汉语特点及佛经义理,创造出了大量新词语;而且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在日常交际与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词汇。
到宋代赞宁便在《宋高僧传》里总结出了翻译“六例”,如方立天先生所说:“六例总结了汉译佛典的来源、语本、翻译方式和译文差异,区分了译本的语言类别,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翻译中语言问题的重视。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汉语,对其整体面貌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主要有以下途径:直接自佛教经典撷取汉民族文化以儒家为代表,与古代印度以佛教为代表的文化相比较,汉民族偏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对精神的超越需求不是很强烈,所以反映在语言上非常朴实,相对而言缺乏想象力。
佛教经典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空间。
随着隋唐时代佛教在社会上影响的日渐深远,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输入进了汉语词语系统之中,尤其是几部普及较广、影响较大的经典,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让25位圣者各自讲述自己的悟道经验,以便使后来“行者”能够“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
”这一句话中就有两个成语“一门深入”和“六根清净”进入汉语言词汇体系,当然其含义是随着在社会上的应用而逐渐“世俗化”的。
该卷还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的说法,“爱河”一词是佛经比喻极其丰富的表现,但中国人却不愿使之干枯,便创造出了“永浴爱河”之类的词语,用于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该书卷八还有“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味同嚼蜡”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比喻,借用到汉语中就成了比喻内容枯燥乏味到极点的意思了。
《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赞扬各位菩萨功德时说:“众所知识,为护法城。
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为大医王,善疗重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其中有多个成语进入汉语词体系:“名闻十方”、“不请之友”、“应病与药”还有“狮子吼”。
本来“狮子吼”是说诸佛菩萨能够以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后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歌赠给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狮吼”借用此处“狮子吼”的部分含义,说朋友妻子声音特大,对丈夫管教很严,后来便成为妒悍妇女的代名词。
《法华经方便品》中说:“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后来便出现了“昙花一现”一词。
在该品中还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其中“聚沙成塔”后来比喻积少成多。
“女大十八变”则是《法华经》八岁龙女转眼成佛故事的借用。
《百喻经》中衍生的成语也很多,像“一厢情愿”、“空中楼阁”等,都是由佛陀讲述的譬喻故事而变成成语的。
另外像“盲人摸象”、“井中捞月”、“认贼为子”、“不即不离”、“一瓣心香”、“一心不乱”、“自作自受”、“自欺欺人”、“无恶不作”、“金口难开”、“不知不觉”、“不可思议”、“不二法门”、“泥船渡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唯我独尊”、“放下屠刀”等等,都是直接撷取自佛教经典。
这些词语都或多或少偏离了佛经的本意,但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却是不争的事实。
由佛教观念演变而成佛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的很多观念随着佛教在古代中国社会的普及而逐渐为人们接受。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接受思想与接受语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于是很多佛教特有的名词进入汉语词语体系当中。
如佛教基本思想是讲“缘起”法的,于是像“因果”、“缘分”、“有缘”、“随缘”、“广结善缘”、“报应”等词语,都成为中国民间常用的词汇。
关于时间,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
因为佛教用“成、住、坏、空”四劫来说明宇宙世界从成立到破坏的过程,其中“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刀兵”三小灾,在“坏劫”中有“水、火、风”三大灾,所以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常常用“劫”来表示“灾难”,比如“浩劫”、“在劫难逃”、“劫后余生”、“逃过一劫”等等。
而极短时间佛教则用“刹那”表示,一刹那大概有几百分之一秒,因为人的一个念头从生起到谢灭就有九十个刹那,而一刹那人的念头又有九百次生灭。
据此汉语言就有了“一刹那顷”、“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
关于空间,佛教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大千世界”现在是说形形色色的人世间景象了。
另外像“十方世界”、“娑婆世间”、“森罗万象”等都是由佛法观念演化而来的。
关于生命,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根据各自的生命特点,像“轮回”、“菩萨心肠”、“慈悲”、“修罗场”、“饿鬼投胎”、“人间地狱”等词语纷纷诞生而进入汉语表意体系。
佛法的修持自成完整体系,像“注意”、“留心”、“三昧”、“方便”、“一念万年”、“一心一意”、“心猿意马”、“抖擞”、“忍辱”、“精进”、“勇猛”、“神通”、“入流”、“道具”、“忏悔”、“解脱”、“五体投地”等等都可以说是这一体系古人修行习用的词语,进入世俗社会后随应发生变化而成了现在的含义,其中很多意义变化还很大。
如“三昧”本指修持中的禅定境界,现在引申为事物的妙处或诀窍;“抖擞”是指僧侣用“头陀行”来断除烦恼执著,如同抖去衣服灰尘一样,故称“抖擞”;“入流”本指初入圣人之流;“道具”本是指僧侣随身携带的资具,如“三衣”、“坐具”等。
另外像“妄想”、“烦恼”、“罪过”、“习气”、“绝对”、“相待”、“普遍”、“极乐”、“谛听”、“戏论”、“手续”等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了。
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产生中国禅宗应该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标榜的中国禅宗,却留下了数量极为庞大的禅宗语录,而且大都在当时社会上影响极大,禅师的机锋及开示可以说都是汉语极为灵动的应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词语流传到社会语义系统中来。
如“江湖”一词唐代是指江西和湖南,因为当时江西有马祖道一,湖南有石头希迁,此二人为大禅匠,学人多参游两位大师门下,便简称为“走江湖”。
又如辑录禅师语录的《五灯会元》中就有很多语词广为流传而进入汉语词汇系统。
如该书《育王德光禅师》卷便有“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逆,打成一片。
”,其中“七手八脚”、“打成一片”现在还用,当然意义有很大变化;该书十二卷还有“埋兵掉斗,未是作家,匹马单枪,便请相见”的说法,“匹马单枪”语义也有很大变化;“拖泥带水”出自该书十六卷“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其他像“单刀直入”、“心心相印”、“火烧眉毛”、“回光返照”、“一刀两断”、“入海算沙”、“灰头土脸”、“一丝不挂”、“本来面目”、“水到渠成”、“雪上加霜”、“同床异梦”、“隔靴搔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骑驴觅驴”、“水涨船高”、“当头棒喝”、“头上按头”、“鹦鹉学舌”、“头头是道”、“衣钵相传”、“佛头著粪”、“开花结果”、“自家活计”、“腊月三十”、“美食不中饱人吃”等等词语都由禅师创造,随语录传播而影响扩大进入汉语词汇系统。
佛教传播到民间,逐渐进入百姓生活,于是很多关于佛教的俗语、谚语大量出现,可见当时佛教在古代庶民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分量。
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裳”、“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人方便”、“送佛送到西天”、“佛度有缘人”、“消灾延寿”等,都是佛教在民间传播时而产生的。
另外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由僧众讲法时灵活运用一些词语,而增加、改变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如“商量”本来是指商贾买卖物品时互相议价,后来被禅门引用成今义;“老婆”本意为老妇人,佛门慈悲为怀,大开方便法门,与心肠慈软、话语啰嗦的老妇人有类似之处,故称“老婆”,“到家”在禅宗里指的是识见本性,达到开悟的境界。
如《五灯会元》卷十七记载:(黄)庭坚问:“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晦堂答:“只要公到家耳!”这是禅宗对古汉语词语的活用。
其他像“棒喝”、“头头是道”、“火烧眉毛”、“安身立命”、“和光同尘”、“瓮中捉鳖”、“以毒攻毒”、“逢场作戏”都是禅宗的“同行语”,经过佛教的改编而丰富了词语的含义。
每一个词语都有它产生、使用和消失的历程,更多的词语在此历程中有着意义方面细微的变化。
而禅宗文献中类似这样的口语用例,为现在我们考察语词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所以讲汉语文献学也是离不开佛教史籍的。
另外中国禅宗“不立文字、不离文字”的风格,创造出的机语、玄言、公案、偈颂、话头等“互相重叠、交叉的语言类型、方式,构成了一座灿烂辉煌的语言殿堂,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迷宫。
可以说,禅宗把中国的艺术语言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禅宗语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艺术语言的宝库。
”其他像对中国音韵学发展的推动、对文体形式改变的影响、对唐宋诗歌意境、明清小说内容的开拓等等,也都是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对汉语的发展的巨大影响之所在。
主要由上面三种途径,大量佛教用语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对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佛教词语的“浅化”、“世俗化”是不可避免的,即很多词语在日常生活运用时逐渐失却其本义,而被世俗含义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