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各省市专利申请量
2012年防城港市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防城港市城市经济在经过连续7年的高速发展(GDP年平均增速超过18.9%)后进入平稳较快发展期,城市规模初步形成,各种设施逐步完善,人们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一、城市发展现状(一)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质量稳步提高1.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随着东兴试验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三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钢铁项目2012年5月获国家核准开工建设;金川项目40万吨铜冶炼主厂房设备开始安装,配套供电供水工程建设加快;红沙核电项目1、2号机组穹顶吊装完成,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正式开学,防城港市外来经商、务工、就学人数持续增加。
2 012年防城港市市辖区常住人口达到53.15万人,同比增长1.06%,比2011年增加5000多人。
城区城镇化率达到57.8%,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2.城镇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
2012年城镇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带动作用显著加强。
城区城镇从业人员结构比由2011年的8.29:33.29:58.43调整为7.95:33.56:58.49,一产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提高0.3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占比达到92.1%,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多出24.9个百分点,三产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快速增长,2012年达到9.58万人,增加6835人,同比增长13.8%。
全年城区共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0万人,下岗再就业741人。
20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57人,比上年同期少651人。
居民教育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建成招生,实现了防城港市全日制高校零的突破。
招生人数达到1800多人。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包括大专、本科)在校学生数达3271人,同比增长37.0%。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高达91.3%。
合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5142件,其中发明专利4748件,增长31.2%;授权专利9639件,其中发明专利1242件,增长63.4%。
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160项,成交金额42.3亿元,增长26.9%。
全市有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18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2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5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
图书馆总藏量697.05万册(件),其中图书325.10万册,比上年分别增长42.0%和4.6%。
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214.42万卷,增长67.9%。
电影院26家,全年票房收入1.85亿元,增长41.2%。
各类动漫企业85家,具有原创能力和代表作品的企业35家。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21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6个。
卫生机构床位数3.7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3.47万张。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0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3万人,注册护士1.82万人。
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33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4.58张。
婴儿死亡率5.93‰,产妇住院分娩率99.98%。
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达95%,城乡居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37%。
全年成功组织2项大型赛事和18项市级体育赛事。
我市体育健儿参加各种赛事获得13枚金牌、5枚银牌和7枚铜牌。
全市完成2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70个全民健身苑工程建设。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57.2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
城镇化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3年3月18日)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2012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5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5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72亿元,增长3.3 %;第二产业增加值4713.16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8617.33亿元,增长11.1%。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3∶34.78∶63.59。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5.2%和64.3%。
财政收支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00亿元,增长8.1 %。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533亿元,增长6.7%;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219亿元,增长6.2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102.25亿元,增长12.5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343.76亿元,增长13.3%。
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3%,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2%。
表1:2012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2-22164-1-26-134678910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增长1.8%。
全市污水处理厂31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13.7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04%,下降0.76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数11.51万宗;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2.96万宗。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455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889人,损失折款1081.12万元,分别下降7.9%、4.4%和上升18.7%。
2012年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沧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在调整中求发展、在逆境中求突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沿海强市建设,整体经济实现了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的发展目标。
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利税突破500亿元大关。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3.5%,比2011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一、综合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811.9亿元,同比增长10.6%,分别高于全国(7.8%)和全省(9.6%)2.8个和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18.6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79.0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4.17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为11.3:52.6:36.1。
从整体经济构成看,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1.6%、消费贡献率37.6%、净出口贡献率0.8%;投资、消费、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6.5、4.0、0.1个百分点。
全年消费价格趋势上涨。
全市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0%。
从结构看,八大类价格全部上涨,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累计上涨6%、6.2%、2.5%、1.8%、2.9%、0.2%、0.3%和2.8%。
二、农业随着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76亿元,同比增长4.2%。
其中,种植业产值312亿元,增长3.3%;畜牧业产值163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4.2亿元,增长3.5%;渔业产值23亿元,增长0.62%。
全年粮食总产量483.66万吨,比上年下降2.15%;油料总产量9.71万吨,下降0.28%;棉花总产量12.34万吨,下降10.63%;蔬菜总产量585.76万吨,增长5.38%;肉类产量46.73万吨,增长2.5%;禽蛋产量33.54万吨,增长0.1%;水产品产量12.35万吨,增长1.2%;牛奶产量10.82万吨,下降3.2%。
201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3.03.29•【字号】•【施行日期】2013.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1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2013年3月29日)综合初步统计,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速连续7年达到12%以上。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6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16.99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933.65亿元,增长10.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7:45.8:45.5调整为8.7:45.5:45.8。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56.8%和39.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个、6.8个、4.8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597.39亿元,增长18.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2.01亿元,增长19.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4.84亿元,增长13.4%,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2.4%。
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34.80亿元,增长19.5%;营业税110.25亿元,增长23.1%;企业所得税50.78亿元,增长25.6%;个人所得税19.11亿元,增长0.5%。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09.37亿元,增长12.7%。
农业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4.9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62.1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16.9亿元,增长1.2%;牧业产值73.7亿元,增长4.6%;渔业产值352.5亿元,增长5.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6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56.0万吨,下降6.7%。
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福州茉莉花茶被授予“世界名茶”称号,福州荣膺“中国鱼丸之都”、“中国纯天然远洋捕捞产品产销基地”称号。
2015年525内蒙古事业单位ABCDE类考试真题(2)

2015年内蒙古省直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0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 )A. 邀请招标应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B. 在招标采购中,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应予以废标C. 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有疑问的,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D. 各级人民政府审计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2.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不能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是( )。
A.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B. 住院伙食补助费C. 营养费D. 劳动能力鉴定费3.关于城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尚不足50%B. 城市群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C. 我国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D. 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是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4.根据居民身份证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民丢失居民身份证后申请补领,不用登记指纹信息B. 小明今年8岁,可自愿申请领取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C. 张大妈是低保户,在其换领居民身份证时,应免收工本费D. 某公司非法扣押员工的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可处五百元罚款5.下列不属于我国刑罚种类中的主刑的是( )。
A. 管制B. 拘役C. 无期徒刑D. 没收财产6.下列四对商品中,在需求方面的相互影响关系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对的是( )。
A. 燃气灶和抽油烟机B. 鸡肉和牛肉C. 汽车和汽油D. 饮水机和桶装水7.下列中国近代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法运动B. 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C. 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D.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8.关于名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旧称广陵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楼‛指的是岳阳楼C.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描写了秦岭的景象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攀登泰山的感受9.关于中国周边岛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事业单位招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根据材料。
回答问题。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
从月份比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
l~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
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幕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
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
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
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
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
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
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1.下列选项中,价格同比上涨比率最高的是( )。
福建省莆田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福建省莆田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04-19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莆田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按照国家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实现一二三一五、突破项目促跨越”的目标,积极应对外需不足等困难,持续打好“五大战役”,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大实体企业帮扶力度,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2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18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95.36亿元,增长10.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957元/人,比上年增长12.2%。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有所调减,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4:58.4:32.2调整为8.9:58.2:32.9。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见表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3.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5万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6.9%。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99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2.8%。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83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6.0%。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8%,控制在预期目标3%以内。
财政总收入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7.45亿元,增长21.1%;财政支出119.60亿元,增长25.4%。
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医疗卫生、节能环护、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39.29亿元,增长17.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2.9%。
全市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75.92亿元,增长30.7%,其中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75.91亿元,增长30.7%;全市地税各项收入76.47亿元,增长21.0%,其中税收收入(含耕契税)58.05亿元,增长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