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滑轮组不但能够的方向,而且能够,滑轮组
中越省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斜面能够省力。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实验器材:斜面仪一套、1盒钩码、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1根导线 、指南针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使指针保持正常。
3、做一个线圈(10圈左右在)。
4、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
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课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课
在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课中,您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内容:
1、实验设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实验,包括指定实验目的、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以及设置对照实验等。
2、实验操作: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包括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等。
3、科学方法:学生需要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分类、归纳和演绎等方法。
4、科学探究: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和交流结论等。
关于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课,我建议您:
1、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2、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数据分析能力。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与科学原理之间的关系。
4、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和进行探究。
5、注重与生活实际的,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选择题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 显微镜、放大镜B. 放大镜、放大镜C. 显微镜、显微镜D. 放大镜、显微镜2.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③④②B. ②④①③C. ②③①④D. ③④②①3.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
①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③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
④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⑤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A. ③⑤②①④B. ③②⑤④①C. ③②④⑤①D. ③⑤④①②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5.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A. 罗伯特•胡克B. 列文虎克C. 贝克兰6.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 洋葱叶B. 洋葱根C. 洋葱表皮D. 任意部位7.看图回答问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 细胞核B. 细胞膜C. 液泡D. 细胞质8.()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二、填空题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0.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用________观察时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
11.请在下图中填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2.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实验过程,请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填空。
盖玻片镊子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清水载玻片第一步:先用________把洋葱切开。
第二步: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第三步: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中间表皮。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1、将一个铁钉放在第一个盘子中,用水淋湿。
将第二个铁钉放在第二个盘子中,涂上一层菜油。
将第三个铁钉放在第三个盘子中,不做任何处理。
2、将三个盘子放在同一环境下,观察一段时间后铁钉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第一个铁钉开始出现生锈,第二个铁钉也有少量的生锈现象,而第三个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而且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加速铁的生锈。
同时,菜油可以防止铁钉生锈,因为它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分的接触。
1、将不同大小的球分别沾上泥沙,然后用不同速度投掷到一块平整的土地上,观察留下的坑洞大小和深度。
2、记录每个球的大小、投掷速度和留下的坑洞大小和深度。
实验结果:实验表明,球的大小和投掷速度对留下的坑洞大小和深度有影响,越大或投掷速度越快的球留下的坑洞越大且越深。
结论:环形山的直径大小和深浅与撞击物体的大小和速度有关,撞击物体越大或速度越快,留下的环形山越大且越深。
月食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时,太阳的光线被地球的大气层折射,照射到月球上,使月球变暗的现象。
月食分为全食、偏食和半影食。
全食是指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偏食是指月球只进入地球的半影区,半影食是指月球只进入地球的半影区,但月球的一部分仍处于地球的本影区中。
一、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二、除了污染地下水,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在建垃圾处理场时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
而不用放大镜却看不清楚;
3、用放大镜观察照片: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鸟的照片,可以看到鸟的羽毛上的小绒羽,而
只用肉眼看,却不能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屏幕上的图像,发现图像都是由红、蓝、绿三种
色点组成的,单看屏幕的一块地方,根本就不是画面。
观察到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肉眼看的清晰,原来不能看到的细微之处也能看清了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2012.02.28
实验名称
制作晶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
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
我的猜测: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
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
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
有较大差异。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
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
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实验模拟肺的呼吸过程实验材料:2升塑料瓶、透明胶带、小气球、橡胶皮膜、剪刀。
实验方法:1.制作肺的模型:用剪刀将塑料瓶的底部剪掉,再用橡胶皮膜把瓶底盖严,并用透明胶带固定;把小气球从瓶口放入,并将气球开口处套在塑料瓶口上。
2.用左手握住瓶身,右手捏住橡胶皮膜向下拉;松开右手,瓶内气球恢复原状。
实验现象:向下拉橡胶皮膜,气球膨胀;松开手,所以气球缩小。
实验结论:向下拉橡胶皮膜,相当于人在吸气(隔膜下降,使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入肺),所以气球膨胀;松开手,相当于人在呼气(隔膜上升,胸腔容积变小,气压增大,气体排出肺),所以气球缩小。
实验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假设:心跳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
实验材料:秒表、小体操垫等。
实验方法:先测量平静时心跳的次数,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运动1分钟后的心率。
实验探究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实验目的:了解吹气量的大小与火箭飞行高度的关系实验材料:自制的小火箭气球实验方法:1.向气球内吹气到1/4处时,观察火箭飞行的高度;2.向气球内吹气到1/2处时,观察火箭飞行的高度;3.向气球内吹气到气球满时,观察火箭飞行的高度。
实验记录:火箭越飞越高。
实验结论:吹气量越大,火箭飞行的越高。
实验模拟同步卫星的运动实验材料:木棒绳子火柴棍塑料球(模拟地球)乒乓球(模拟卫星)实验方法:1.在塑料球上扎一个孔,把木棒插入孔中。
2.在塑料球的侧面和乒乓球上各扎一个小孔,将火柴棍系在绳子两端,并将两根火柴分别送入乒乓球和塑料球的小孔内。
3.拉紧绳子,手握木棒使“地球”旋转起来,观察“卫星”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看到在“地球”旋转过程中,“卫星”也在绕“地球”转。
实验结论: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即24小时转一圈,所以在地球上看同步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上空。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记录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记录单任课教师***任教班级六年级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课题月相实验目的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实验准备材料记录纸、铅笔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
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份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备注任课教师***任教班级六年级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课题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目的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
实验准备材料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图一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备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1.在我国分布着很多濒危的动植物,其中一种就是亚洲象,它们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云南西双版纳中的15头亚洲象集体向北迁徙,一路经过人们的生活区域,破坏农作物庄稼。
有人分析大象迁徙的很大原因是食物数量减少,而自然保护区也已被人们的村庄所包围,一条条公路将保护区割裂开来。
(1)亚洲象体型巨大,按照身体内有无脊柱,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 )。
A.无脊椎动物B.脊椎动物C.陆生动物(2)如今中国只有在云南南部才有少量大象分布。
其实,在古代,大象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
相较于古时候北方的大象,生活于南方的大象耳朵相对会更_____(填大或小),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的很大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比如在野外一些鸟类的尸体内发现了很多的垃圾,面对这些垃圾问题,我们从源头上处理垃圾问题最好的处理办法是_______________。
在垃圾产生后,我们可以____________,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最后剩余垃圾我们进行_______和_______处理。
(本小题选词填空:填埋、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数量、焚烧)(4)人类的活动不仅仅会加速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和产生垃圾问题,还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 (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到2021年我国对宇宙的研究取得重要发展。
2020年12月我国的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并取回了月球表面土壤标本。
同年5月我国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它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表面。
(1)与火星相邻的两个行星,一个是地球,另一个是_______。
(2)祝融号火星车上面装着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再转化为______,从而运动起米。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4单元实验操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4单元实验操作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实验操作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池塘水、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实验过程:1、制作装片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3)在池塘水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4)轻轻盖上盖玻片;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2、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清楚的物体影像;3.辨别是否是生物;实验结论:水中有微生物。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实验操作一:白糖的加热实验实验材料:汤匙、蜡烛、火柴、糖实验过程:1、取一小匙白糖用蜡烛加热;2、白色固体颗粒白糖先化成液体白糖;3、继续加热颜色逐渐加深,直至炭化,闻到焦味,甚至燃烧;实验结论:白糖加热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然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操作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实验材料:小苏打、白蜡、玻璃杯、小勺、木条、火柴、蜡烛实验过程:(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3)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1)匙小苏打;我们会听到(嗤嗤的响声),看到( 冒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凉);(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火焰熄灭);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可以(灭火);(4)、杯中的液体是(醋酸钠);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实验操作三:铁生锈实验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实验现象:铁钉在空盘子中有点生锈,在油盘子中没有变化,在水盘子中锈更多;实验结论: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原因分析:空气中有水分,水中也有空气,铁钉在空盘子和水盘子中都生锈了,所以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NEW)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六年级实验实验一:杠杆的秘密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3、实验结论: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4、整理器材。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
实验步骤: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
实验步骤: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4、整理器材。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方法一: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
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2分)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一)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四)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一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刀片、吸水纸。
实验步骤: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叶;用刀片在鳞片表面轻轻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在“井”字中间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叶的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将经过上述步骤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6.利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实验二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实验器材:方座支架、摆(或者细线、螺母或钩码)、橡皮泥、秒表。
实验步骤:实验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绳长短不变)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实验2: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不变。
)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实验3: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1.做好一个摆。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下册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实验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二、实验要求: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3、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4、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5、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6、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缘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7、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要尽力选薄一些的洋葱表皮,制成临时切片。
B、为了看得清楚,可用红墨水染色。
方法是: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盖玻片的边上。
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
红墨水就被吸了过去,表皮就被染色了。
2、观察口腔粘膜细胞一、实验题目:观察口腔粘膜细胞。
二、实验要求:说明动物身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食盐水溶液、滴管、牙签、高锰酸钾溶液、镊子、纱布。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食盐水溶液。
3、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壁上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一些口腔粘膜细胞)。
4、把牙签上附的口腔细胞在载玻片食盐水中涂一下,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口腔粘膜切片。
5、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好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3、测定食物营养成分一、实验题目:测定食物营养成分。
二、实验要求:认识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三、实验器材:米饭、瘦肉、肥肉等多种食品。
纸、镊子、小刀、火柴、酒精灯、污物桶、稀释的碘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某食品用小刀分割成三小块。
3、第一块滴上碘酒;第二块放在纸上,用小刀用力向下碾压;第三块放在火上烧。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1]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1]](https://img.taocdn.com/s3/m/cb7cf83a5727a5e9856a6133.png)
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新版

7.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2、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树叶、报纸、纸等物体,直至树叶、报纸、纸等图像大而清楚。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
实验成绩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7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仪器器材
7 如果这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外侧继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注:只能让塑料球的一面面向圆心的同学。
提示:也就是说,月球始终只以一面朝向地球的,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
实验成绩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7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日食和月食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仪器器材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观察混合前的小苏打和白醋各有什么特点,记录在教材上的指定的表格里。
2、取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仔细观察他们混合后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六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0分)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1分)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1分)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2分)
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2分)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3分)
6、整理器材。
(1分)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20分)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
1、说出小苏打和白醋的使用比例约为1:3。
(2分)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缓慢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4分)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玻璃杯。
(2分)
4、多角度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很多气泡冒出,杯壁变凉等等。
(4分)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熄灭。
(4分)
6、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2分)
7、整理器材。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