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级中学化学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以 化 学 探 究 小 组 的 方 式 让 学 生 在课 余 时 间 完 成 自己设 计 的 实 验 , 补充 课 堂 上 时 间 和 设 备 的 不 足 。 这 样使 每个 学 生 都 能 亲 以 自动 手 操 作且 独立 完成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 提 高 学 生 的实 验 能 力
在 日常 教 学 工 作 中 , 师 要 认 真 学 习 新 课 程 理 念 . 会 其 教 领
精 神 实 质 . 心 挖 掘 教 材 . 对 现 行 教 材 实 验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大 潜 并 胆改 进 。如 按 现 行 教 材 中 的装 置 进行 红 磷 燃 烧 的实 验 时 . 生 产 的浓 厚 的烟 会 对 教 室空 气 造 成 严 重 的 污染 。 为改 变 这 种 状况 笔 者把 燃 烧 匙 插 入 一 个 塑 料 广 口瓶 中 . 盖 的 中 间 部 分填 入 吸满 瓶 浓碱 液 的海 绵 . 部 钻 一 小 孑 以此 来 吸 收 浓 烟 五 氧 化二 磷 。实 底 L 验 装 置 改 进 后 现 象 生 动 直 观 . 强 了学 生 的 环 保 意 识 . 潜 移 增 在 默 化 中启 迪 了学 生 的智 慧 . 活化 了学 生 的 创 新 思维 。 5渗 透 环 保 意识 . 现 化学 实 验 的 绿 色 化 . 实 在使 学 生 了解 化 学 实 验 重 要 性 的 同 时 . 应 使 他 们 认识 到 还 实 验 也 可能 给 社 会 带 来 不 好 的 影 响 . 环 境 污 染 绿 色 化学 是 如
够 自己想 的应 该 让 他 们 自己去 想 ” ,教 师 应该 为学 生提 供 实 验 的 平 台 . 力 创 造 各 种 实 验 条 件 . 可 能 地 让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能 努 尽 主 动去 学 习 和 探索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2 . 线 路 的 走 向
比赛一般提供两种型号的电缆 , 分别为强电信号线 ( 粗 线) 和弱电信号线 ( 细线 ) , 为了避免强弱电信号互相干扰 , 所有的弱电信号从右边接线槽引至接线区,所有 的强点信号 从左边接线槽引至接线区。 四 、系统检查
1 . 冰 箱 系统 的检 查
( 1 )在断电的情况下 ,将压缩机 、电磁阀,传感器 以 及门灯的接线柱分别与实训台上对应的接线柱相连接 ,然后 接通电源 , 压缩机起动 , 在电磁阀的控制下给冷冻室供液 , 同时冷藏室传感器检测冷藏室温度 ,当高于设定值时,电磁 阀断电,开始给冷藏室供液 。即检查时需要看到电磁 阀能够 不断地在通电与断电状态之间转换 , 若不能切换则存在问题。
一
、
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 1 )抽真空的方法普遍采用低压单测法 ,这种方法工 艺简单 、操作方便 , 但 高压测 的气体受 毛细管 流动 阻力 的 影响 ,高压测的真空度会低于抵押测的真空度 , 所 以整个 系统达到所要求 的真空度 的时间会 比较长 ,为保证抽 真空 的质量 ,也可采用二次抽真空法 ,在一次抽真空结束后 , 向系统 内注入一定量 的制冷剂 ,使其与系统内残留的空气 混合 ,待排 出后 ,在进行第二次抽真空 , 从 而达到减少残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文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文兵发布时间:2021-01-13T14:21:30.33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作者:高文兵[导读] “创新能力”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关键,即学生创新能力越强则化学学习有效性越高,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及实验操作水平就越。
高所以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主要目标及任务,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安徽省桐城市孔城初中高文兵 231430摘要:“创新能力”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关键,即学生创新能力越强则化学学习有效性越高,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及实验操作水平就越。
高所以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主要目标及任务,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能力;重要性及措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孕育而生,并被应用到各教育领域,同时还促使人们提高了对初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即要求在强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所以下文先简单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要性,然后在该基础上分析了具体的培养措施。
1培养重要性首先,是开阔学生视野和强化学生思维的关键。
因为创新能力本身就是利用创新思维对事物进行重新组织的能力,所以能够强化学生思维和开阔视野;其次,符合新课改教育要求。
新课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要求;最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并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多老师都会基于新课改不断引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操作性及创新性,使得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得到化学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提高了整体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及效率[1]。
2培养措施2.1创新课堂导入方式利用网络收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图像、视频等,然后整合并编制成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教案,如故事、游戏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创新化学学习方法,进而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1-2]。
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策略
浅谈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下 的备课策 略
◎桑建锋
化学新课程走进 了课 堂 , 给 广大化学 教师 施展才 华 、 发 挥潜 能提供 了平 台, 同时也必然面 临着严峻 的挑 战。新 课程给我 们带来 了全 新的教 育理念 , 传统 的教学方式 已不能适应 现代 教学 改革 的需要 , 因而必 须从 教学 的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 。新课程 实施 的主阵地是课堂教 学 。 而 备课 就是 为课堂 教学做 准备 的过程 , 它能 够加 强教学 的计 划性 和预见 性, 因此 , 备好课是上好课 的基本条件 , 也是 做好全 面教学工作 的重要前 提。面对化学新课程 , 教师该如何备课 呢?笔 者是化学新 课程 的实践教 师, 下面就几年来 自己在教学实践中 的经验 与体会 , 谈 一些浅显 的看法 , 权当抛砖引玉吧。 说到备课 , 马上使人想起写教案 , 那是它 的书面表现形 式 , 以往许 多 教师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 , 这 在化学 新课程 的教 学 中是 很不科 学 的 , 化 学新课 程中的备课的外延应该还有许多。 钻研教材 。 多 渠 道 开 发 教 学 资 源 钻研 教材 , 即备教材 , 但在 新课 程背景 下 , 绝 不是仅 仅局 限于教 材 , 它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 1 . 解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 准是化学 教学 的基 本依据 , 每 一位化学 教 师必须认 真学 习和领会 , 反复阅读 、 琢磨 , 熟知化 学课程性质 、 理念 、 设计 思路及课程 目 标( 教学 的镜子 ) 、 内容标准 ( 教学 的尺子 ) 、 实施 建议 ( 教 学 的参 照系) 等 。铭记在心 , 备课时才能运用 自 如。 2 . 解读教 材 无论何 时 , 教科 书是 学生获得知识 的主要 载体 。教师 应是教材 的理解者 、 参 与者 、 实践者 。备 课时 , 教师 要通读 全套 教材 , 了 解整套教材 的整体结构 , 分 清重点单元 、 章节和各个 章节 的重 点、 难点及 各章节之 间的内在联 系, 要 充分挖 掘教 材 内容 的思 想性 , 要 有 自己的解 读和思考 , 成为使用教材 的创造者 。 3 . 阅读教 学参考 书和观 看教 学配套 光盘 教参 中指 出了教 学的 目 标、 重点 、 难点 , 对教材进行 了细致 的分析 , 提出 了教学 的实施建 议 , 提供 了丰富 的同步课外知识 , 备课前 的阅读 , 可避免我们少走 许多弯 路 , 教师 可从 中选择合适 的材料来充实教材 的内容 , 使得教学 内容生动 、 丰 富。 4 . 超越教材 , 多渠道开发 与利用课 程资 源 “ 教材无 非是个 例子 。 ” ( 叶圣陶语 ) 既然是 例子 , 说明教 材并非是 教学 的全部 , 教 师要摒弃 那种 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 , 灵活变通教材 中与学生的认 知水 平不相符 或滞 后于学生发展的 内容 , 及时从 网络 中搜集相 关 的化学教 学资 源 , 关 注化 学学科发展的新动 向, 吸 收生活 中鲜 活 的素材 ( 如教 师 、 学 生 的生 活体 验、 阅历 , 周围的 自然界甚至于周边的工厂 、 超市 等社 区资源 ) , 充 分利用 学校的教学设备 ( 如实 验室 、 多媒体设 施 ) , 利用 身边 廉价 的器 具、 材 料 ( 如废 弃的饮 料瓶 、 吸管等 ) 。广 泛搜集与 教学 内容 相关 的课 程资 源 , 及 时地处理 、 筛选、 整合 , 创造性地应用到 自己的教学中。 学 校所在的地区是鱼米 之乡 , 因而在学 习溶 液的酸碱度 时让学 生 自 己带上 试 纸到附近的鱼塘分 析池水 的酸碱度 , 教 师适 时引导 提 问让 学 生们 提出 自己的看法 , 整个活 动学生 兴致 盎然 , 不 仅 知道 了酸碱度 的 含义 , 还学会 了 试纸 的使用方法 , 更激 发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 。在 学习 食 品中所 含营养成份 时 , 我从学 生的生活实 际出发 , 调查家 中食品 、 学 校 超 市食 品的包装标识 或 产品说 明书 , 以养成 “ 不仅 要 吃饱还 要 吃好 ” 的 意识 。 总之 , 教 师在备课 时 , 既要钻研 教材 , 又不 能拘泥 于教材 。以《 化学 课程标准》 为准绳 , 广泛搜集 、 挖掘多种课程 资源 , 高居教材 之上审视 、 解 读, 从 中萃取 出对本课题 有用 的 内容 来发展 完善 教材 内容。 只有这样 , 把 自己变成教材 的主人 , 教师才能跳 出教材 , 而不 囿于教材之 中。 二、 面 向全体学 生. 以学 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 的教学 以传授知识为 中心 , 因而 备课 的重点往 往放在知 识 的习 得、 技能的训练上 。新的课 程改革 要求教 师 以人为本 , 呼唤 人 的主体精 神, 所 以备课 的重点应 由重知识传授转 移到学生 的发展上来 。教 师备课 时不仅要有明确 的知识 、 能力 目标 , 还要洞 悉学生 的身心特点 , 确 立每节 课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 目标 , 并琢磨 出达标的可 能途径 。在 学习“ 质量守恒定律” 时, 通过阅读 短文《 质量守 恒定律 的发现 与发展》 , 我确立了这样的情感 目标 : ①关 注化 学发展 对社 会 的影 响 ; ② 学 习科学 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 ③确立勇于探索 、 实事 求是的科学 态度 ; 由于 目标具 体, 途径可望可及 , 所以学生 既可掌 握知识 , 又可 得到情 操 的陶冶 、 智力 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 同时又可形成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新课程改革倡导 全 面、 和谐 发展 的教 育 。学生 个体 之 间存 在着 差 异,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 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 、 每个学生 的每个方面 都按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 日制义 务教 育课程 标准 》 以下简 称 《 课标 》 与原教 全 ( 新 )
学 大纲相 比,加强 了实验 教学 , 以前很 多 的演示实 验改 为 “ 把 活 动探 究 ” ,并 增添 了许 多家庭 小实 验 ,其 目的是 为 了突 出学 生 的 实 践活动 , 充分 发挥 学生学 习 的主体性 。新课 程改革 的重 点之 一 是 在实践 中培养 学生 的科学 探究能 力 , 习新 知识 、 能 和方法 , 学 技
生 的科 学 素养 、创 新 精 神和 创新 能 力 已不相 适 应 。 因此 ,在 实 验 教学 中 ,努 力深 化 实验 改 革 ,倡 导科 学素 质 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谈谈 自己
的认识 和做 法 。
一
新课 程标准对 化学 实验教 学 的要求
是初 中化 学教 师面临 的新 问题 。本 文结合 新课标 对化 学 实验 的要 求和 当前实 验教 学的现 状 ,认 为更 新教 师的教 学观念 、改 革验证 性实 验和 封 闭式实验 、改进 实验及 其手 段 、培 养 学生合作 精神是 有效 的途径 。
【 关键词 】新课标
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4 80( 00)1 —03 —0 17 —4 1 2 1 2 14 2 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 记录实验现象 , 讨论得 出正
二 初 中化学 实验教 学 的现状分 析
传 统的教 学方 法不仅 造就 了大批 缺乏创 新意 识 的学 生 , 使 也
教师惰 于创造 。因此 ,我在教 学 中从 自我 做起 ,潜心较大 的比重 , 而实 验教学是 极其 薄弱
的环 节 ,目前普 遍存在 着 以下几方 面 的问题 : 1 传 统的实 验教 ()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渗透
责 州省 余 庆 县 实验 中学 覃 爱 明
长期 以来 , 中化 学教学 中的实 验往往是 理 初 论知识 的“ 副产品”照方抓药 , , 以验证为主 。学生 在做实验时 , 经常是按部就班地按 照老师讲解 的 实验步骤 去做 。久而久之 ,学生 的思维受到 了限 制, 不再 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 不会 主动去思 更 考换一种方法实验 。这与培养 学生的科学素 质 、 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已不相适应。 针对 以上弊端 , 笔者认为 , 在初 中化学实验教 学 中应努力 渗透新 课程理念 。 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新课程 的培养 目标是培 养学生 的创新 精神 、 实践能力 、 科学 和人文素养 以及环境意识 , 使学生 具有适应 终身学 习的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和方法 。 这 就要求 我们改 变过去实验 教学 依 附于理 论教 学, 只注重 理论知识 的验证 及基本实验 方法与技 能训练的培养模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特别要 注 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 、 喜欢背 实验的学 习习 惯, 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和 自主性 , 使实验教学 成 为他们 质疑 、 信息 收集 和处理 、 探究 的实 践 活 动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将学生的发 展放在 首 位, 引导学生积极的参 与科学探究 。 二、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试验 现行 教材 中有 的实验是验证性 实验 , 我们在 教学时要改变传统 的实验模式 , 让学生主动操作、 探索 ,得 出结论 。如在学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 法时 , 教材中指 出: 实验 室里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 ( 或石灰石 ) 反应 来制取二 氧化碳气体 , 能否用浓
学发展的规律。 四、 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 识 的学生 , 也使教师惰 于创造。因此 , 在教学中应 该从 自我做起 , 潜心挖掘教材 , 教材 中实验存在 对 的缺陷大胆改进。如沪教版教材第 6 0页“ 活动与 探究 ” 安排了“ , 水与酒精 混合的体积变化 ” 实验 。 原文 是 : 取一 根 约 3 c “ 0 m长 一端 封 口的细玻 璃 管 , 图进行实验。” 按 这个实验 , 效果并不很理想 。 是 向细玻管 中加入 液体太费时 ;二是 3 c 0m长 的细玻璃管 中的液体混合 ,出现的液体 间隙并不 够大。若改用容量瓶做这 一实验 , 效果会好得多 。 容量瓶 的底部膨大 , 可以装较多的液体 , 能形成较 大体积 的间隙 。而容量瓶细长的瓶颈可 以将间隙 以很长 的距离表现出来 , 具有放大功能。 其具体操 作是 : 倾斜容量瓶 , 沿瓶内壁缓缓倒入约半瓶 的清 水, 再沿瓶 内壁缓缓倒入染红 的酒精 , 液面升至 让 瓶颈中上部 , 用橡皮筋作 好标记 , 盖上瓶 塞 , 双手 持瓶上下颠倒几次 ,即可看到液面比实验前有 明 显下降 。 通过实验改进 , 不仅激发 了学生探求科学
化学新课程论化学教育新理念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 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 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 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 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 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 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 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 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 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 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 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 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 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 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 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 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 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 “平台”。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y Pedagogy
第一章 化学新课程论
第一节 化学教育新理念
一.初中化学课程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 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 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 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 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 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 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 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 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 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高杰秀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高杰秀摘要: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的要求和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重点强调了化学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安全和实验教学意识等环节,提出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验证性实验和封闭式实验、改进实验及其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有效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偏偏忽视了这一点。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实验的认识《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新课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1.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管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是客观事实。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实验教学管理的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
新课程实施后所谓的“质量”已不再是纸笔测试的成绩,而是指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高质量”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除了教材改变外,具体我们该怎样做呢?化学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可以给我们启示:(1)确立实验教学的目标;(2)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3)明确实验教师的定位;(4)做好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
2.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安全化学实验与其它实验的最大不同在于:实验时,实验者接触到的大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和易裂、易碎的玻璃仪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仪器破损,轻者影响实验顺利进行,重者会造成实验人员的人身伤害。
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赵娟. 浅谈 中职 生化学 学习策略 培养 [ J ] . 中国集体 经济 , 2 0 1 l
实验教学是 不可或缺 的教学 环节 , 教 师要尽可能地 为学生创设实 ( 1 o ) .
(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 自 治县凤山第二 中学)
候, 所 以, 在这个 时期 , 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 , 化学教学 生 学 习 。
也需如此。在与学生交流 的过程 中,可 以使一堂化学课知识 系统
总之 , 对 初 中化学课堂教学进 行改革与创新是新课 程改革 的
化, 并 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的程度 , 从而可 以帮助学生 必然要求 , 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发展 的必然趋势 , 为了让我们 的学生 提高学习效率。
运 用到实践 中 , 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 。
( 作者单位
赵 阳: 浙江省 台, k l 1 市仙居城峰 中学
李
只要我们认真研究 , 善于动脑 , 勇于探索 , 勤 于实践 , 这些低成 伟芬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横溪 中极的影响 , 但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理念 , 教师在实行 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 习效率 。
一
过程 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 ,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 我们所 要做的 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 根据教学内容 的不 同, 采用各种新型的教学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 减轻学 习负担
有 关( 支撑 面不一定等 于接 触面) ; 可以让学生举 出这 个影响 因素 本试验 与设计资源随手可得。在低成本通用技术实践活动 的开发 的例子 ( 如, 照相机 的三脚 架……)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摘要: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认真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转变实验教学观念;通过多种实验模式,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合作创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跟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验对化学科学来说不可缺少,对化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
化学实验(包括对实验的描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方法、形成实验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等。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认真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作了规定: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近几年我市将化学实验操作列为中考考试加分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这样通过实验不仅达到学科教学目标或应试目标,同时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展开,一个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的教学理念的热潮正在兴起。
“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这是广阔教师的一个根本共识。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把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很好的贯穿到教学当中,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结合教学谈谈在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以学生开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开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而新型试题只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形式,构建“以学生的开展为本〞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堂模式,关键还要靠我们的教学主阵地——课堂。
新的理念成了我们课改教学的巨大驱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
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忧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
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
因此,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开展的教学情境。
就要在平时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但凡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和他们谈理想、谈生活、谈兴趣、探究知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根底上,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质疑、勇于求异,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对敢于质疑的学生应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努力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敢于质疑。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咿荤绝第亮礁耘第l四眇O江苏省苏州中学徐艳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终身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真切的感受,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当今这个透着新课改蓬勃气息的研改氛围中,重新认识中学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及实验教学的目的、形式,可促使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层次,更好地使新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中。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能力化学实验能力可以定义为运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在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时,当然离不开化学知识.而这些知识长期以来主要被理解为是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实验操作知识。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主要被理解为是实验的动作技能。
这种实验能力的理解和定位是较狭义的。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含有更广、更深的含义,而技能仅属活动方式的范畴,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因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能力内涵的构成,除了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还应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思维能力等。
在实验能力的多层构成因素中,提出问题、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是首要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只有提出了问题,选择和明确了实验课题后。
以后的实验活动才能进行下去。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科学地选择实验方法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是构成化学实验能力的另一个较重要的因素。
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的选择和安排,关系到实验的效果和成败。
好的实验法和实验案,往往同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周密性和技巧性,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方案是解开疑难问题的钥匙,一个好的方法或方案常常可使一盘“死棋”变活,使复杂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 的化 学课 堂教学 , 既要有 教 师 的“ 教
案” 也得要有学生 的“ 案” 既有写 教师 要讲 的 , 有 , 学 ; 更 写学生要练 的。要 精心设计 , 学生 自主地参与知识 的 让 获取过程 , 中找 出规 律 , 从 探索 性 地追 求 知识 , 握 知 掌
转变教学方式 , 就是 要改 变那 些不 利于 学生 成长 、 不合乎时代需 要 的教 学行 为和教 学手 段 以及 相应 的思 维方式 及态度 , 整师生 教学活 动的整体 结构 , 调 创设 有 利于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 教学活动 能够更 使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逐步建立起 “ 以学生发展 为本 , 促 进 学 生学 习方 式 的转 变 ” 的课 堂模 式 。 1认 真进行调研 , 以学生发展 为本” . 将“ 的教 育理念
2 培 养 学 生基 本 化 学 素质 .
另一方面 , 新教材中的很 多“ 演示实 验” 内容都设置 成 以“ 思考与交流” “ 、科学探究 ” 等具有 发现学习特征 的 形式 呈现 , 导 的是 一种全新 的教 与学 的思 想 , 倡 强调 的
是在获取知识 过程 中发 现、 探究 、 动 与合作 。这 些都 互 符合科学发展和认知的规律 。因此 , 我们 的教学活动一 定要 遵循教 材 的指 导思想 , 条件允 许 的情况 下 , 在 教师 要尽可能用实验来说 明问题 , 实验既是提 高学 生学习兴 趣的最有效途径 , 也是突破 难点 的最好 方法 。多采用预
一
3 灵 活 运 用各 种教 学 方法 .
新课 程背景 下 的化学课 堂教学 需要灵 活运 用各 种 教学方法 , 以提高学习兴趣及学 习效率 。初 中化学教 学 应该根据 学生在不 同学 习阶段应用相应 的教学方法 : () 1创设情境 ,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充满浓厚 的兴趣 , 满足他们 的好 奇心 , 教师首先要成功创设 问题情 境 。问题设计既要考 虑学生 的年 龄特 点 , 又要考 虑教学 内容 的实 质 , 从情感 上 能激发兴 趣 , 从智 力上 富有挑 战性 , 从实践 上具有 可
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新理念
2 0 年 9月 09
西昌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u ao i ag ol e N t a Sine dt n o r lf c n lg ・ au l cec io n X h C e r E i
v 13N . 0. . O3 2
Sp,0 9 e . 0 2
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新理念
陈 冰 心
( 内江市第 六 中学 , i 四JI内江 6 10 ) 4 00
【 摘 要 】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全面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 的一场深刻变革。新课程给教师带来新理念 :
学习方式的变革、 以人为本思想、 课程观 念、 全新 的教 材观 等。
【 关键词 】 新课 程; 体验; 转变 ; 等; 平 身体力行
【 中图分类号] 63 【 G 3. 文献标识ti 【 8 i A 文章编号】63 19 (090— 120 b 17—8 120 ) 04—3 3
全 面实施 素 质教 育 , 面实 施 基础 教 育课 程 改 全 革 是 当前 教 育 领 域 的一 场 深刻 变革 。新 一 轮 的课 改更 明确 更 有 力 地 体 现 出 了学 生 的主 体 地 位 。教 育 的主 体是 学 生而 不是 教 师 , 教师 只是 学 生学 习的
活 动 , 们 几 乎 都 有 自己 的看 法 。没有现成的经验 , 当问 但 题 一 旦 呈 现 在 面 前 时 , 们 也 可 以基 于 相 关 的 经 他 验 , 靠 他 们 的认 知 能 力形 成 对 问题 的某 种 解 释 , 依 这并 不 是胡 思 乱想 , 而是 从他 们 的经 验 出发来 推 出 的合乎 逻 辑 的假设 。新教 材 根据 学 生 的这些 特 征 , 在 内容 安排 上 摆脱 了“ 学科 中心 ” , 除 了偏 、 、 论 删 难 繁 、 的知识点 , 旧 增加 了许 多 探究 性 实验 与调 查 ; 教 材 图 文并茂 , 可读 性强 , 激 发学 生 的兴 趣 ; 后 设 易 课 计技 能训 练易 操作 , 利 于培养 学生 的能力 。 有 这 样 的教 材要 求 教师 从 学生 的 经验 出发 , 近 贴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 问 题情 境 出发 , 导学 生 探 究 从 引 学习 、 体验 学 习 。这 样 的课 堂学 习才 有 的放 矢 。然 而 这种 全新 的编排 体 例和 教 学要 求 上 的变化 , 与教 师 教 学 习惯产 生 强烈 的 冲突 , 盾 日益 突 出。教 师 矛 的教 学 理 念 与教 学 方 式 必 须 跟 随 新 教 材在 新 课 改
浅谈如何在化学课堂上落实新课程理念
2008年3月·长春教育学院学报M a r.2008复;2垒主壹箍!翦』Q坠皿垦l Q££ba盟g£h坠B曼亟丛£丛i Q n!n窭i地!£№!:2垒丝Q:!浅谈如何在化学课堂上落实新课程理念迟彦香(长春市第十六中学,吉林长春130031)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师走进新课程,步入新课堂,转变教学观念的主渠道。
那么,课改理念如何落实在化学课堂?化学课堂怎样进行教学才算是走进新课程了呢?这是摆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依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思想——坚持“一个为本”,搞好“四个调整”,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浅谈一下在化学课堂上如何落实新课改理念问题。
首先,化学课堂上要落实课改理念,就应该每堂课都要面向全体。
注重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因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坚持“一个为本”,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有两重含义:一是对全体学生来说,全面性主要指全员性,即全体学生;二是对学生个体来说,全面性主要指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谓个性发展就是根据学生个体在心理、知识、技能等诸方面除了共性以外的不同的个性差异,发现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程度,使其分层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的教育任务不是培养专门人才,而是为成才打基础。
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其他要素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进取,自觉自愿地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把这几点特征统筹起来考虑,从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等各方面贯彻落实课改理念。
’因此,化学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学内容是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过程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个性特点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析: 教材分析 , 学生分析 , 相关课程 资源 , 背景资料 等。2教学 目 . 标: ①情感态度 目标 ; ②知识技能 目标 ; ③过程与 方法 目标 。 目 的的确定要从学生 、 学校 、 地区的实际出发。3教学重点 、 . 难点 、
育理论指导和反思教育实践 的意识和 能力 ,丰富教育思想 , 使 我们 的化学教学更趋合理和有效 。
・
17・ 1
教 学 过 程 是 教学 相 长 的过 程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 师 起 主 导 教
作用 , 引导 学生积极 思考 , 动探求知 识 , 要 主 培养 学生分 析 问 题、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以问题为引线 , 实施启发教学 , 疑问最能 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 , 引发学生 的好 奇心和创造性 , 变被 动接 受知识为主动吸取知识 。 在课堂教学中 , 创设 问题情境 , 使学生 带着 问题和好奇心听课 , 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以问题为基础 , 倡导 自主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是 以 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过程教学 ,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先进行 自学 , 在 自学过程 中提 出问题 , 然后在课堂中讨论 、 释疑 , 整个过程是 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由学 生积极参与而进行的。 在教学 中 , 们选 择几个章节 内容安排课堂讨论 , 我 在上讨 论课 之前 , 求学生进行 自学 , 要 教师则 以问题的形式列 出 自学 提纲 , 学生 围绕提纲 中所提 问题展 开学习 , 告知在讲 台上进 并
的欲望 , 科 书中未提及的问题。 并
二、 以学 生为 中心 。 好教 学设 计 搞
参与意识 、 决策能力 、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 从而提高 了学生 的
综合能力。 四、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社会 生产 和人 的需要是产生兴趣 的源泉 。 学习化学是 为了 更好地为 日常生活 、 工农业生产 以及科技服务。 因此 , 在授课时 教师要有 意识地介绍 日常生活 、 社会环境和建筑 中所用到 的化 学知识 , 使化学贴近生活 ,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 学有所用 。 例如 , 大气层里 的臭 氧可以阻挡紫外线 , 以避免太 阳直射 人体 , 造成伤害。那么 , 臭氧还有没有其他 的功效 呢?依据科学 实验 , 中臭氧浓度达 到 5 — %时 , 水 1 8 X0 只需一两分钟处理 , 就 可以杀死 9 %以上 的细菌 。空气和水 中所含 的有毒物质 , 9 如一 氧化碳 、 农药 、 金属 、 重 肥料 、 机物等 , 有 只要用臭 氧加 以处 理 后, 都会分解成对人体无 害的物质 。 目前 , 国外根据臭氧 的这个 特点 , 把臭氧产生机 安装在太空舱 、 潜水舱 内 , 以增加舱 内氧气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的特点
初 中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目标 的 达 成 和 教 育 教 学 功 能 的发 挥 , 必 须 通 过 具 体 的 化 学 都 实 验来 实现 。 择 什 么 样 的 实验 内容 , 怎 选 以 样 的 形 式 来 呈 现 这 些 内 容 , 何 贯 彻 化 学 如 新 课 程 的 基 本 理 念 , 现 实 验 对 于 发 展 学 体 生 的 实 验 探 究 能 力 、 高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的 提 重 要 价 值 , 初 中 化 学 新 课 程 实 验 改 革 的 是 重要内容 。
Q: !
SCi i en Te er ce d chn o I novat0n ol gy n i Her d al
创 新 教 育
新课程理念下初 中化学实验 的特点
王 艳 平
( 河北 乐亭 县王 滩初级 中学 河北乐亭
031) 6 6 0
摘 要: 新课程理念 下初 中化学实验的特 点: 生活化 , 趣味 性 , 具体 化 , 色化 , 型 化 , 绿 微 定量 化 等 等 。 关键词 : 中化 学 实验 特点 初 中 图分类 号 : 2 G6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4 0 8 ( 0 0 () 1 0 0 1 7 - 9 X 2 1 ) 3a一0 - l 2 8
Hale Waihona Puke 1生活化 初 中化 学 是 一 门 应 用 性 和 实 践 性 很 强 的 科 学 , 与 学 生 生 活 实 际 的 联 系非 常 密 它 切 , 课程 强调 将 “ 近 生 活 、 近 实 际 ” 新 贴 贴 的 理 念 渗 透 到 初 中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 初 中 使 化 学 实验 的 改 革 向 着 生 活 化 的 方 向 迈 进 。 ( ) 教材 中安 排 了学 生 熟 悉 的生 活场 1在 景, 以创 设 实 验情 境 。 ( ) 教 材 中安 排 了众 多 的 学生 熟 悉 的 2在 物 质 作 为 实 验 的原 料 进 行 实 验 , 学 生 感 4绿 色化 使 到 化 学 并 不 神 秘 , 在 得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及 这 针 对 化 学 给 环 境 带 来 的 诸 多 负 面 影 探 究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 响 , 们提 出了绿色化学的新理念 。 今 , 人 如 () 取 众 多生 活和 社 会 中的 初 中化 学 绿 色 化 学 的 理 念 已 经 成 为 国 内 外 化 学 改 3选 现 象 作 为 实 验 内 容 , 学 生 更 多地 感 觉 到 革 的 重 要 指 导 思 想 , 发 绿 色 化 学 实 验 让 开 化 学 就 在 我 们 的 身 边 , 生 要 更 加 努 力 学 已经 成 为 化 学 实 验 改 革 的一 种趋 势 。 色 产 绿 好化 学的热情 。 化 学 实 验 是 指 实 验 所 用试 剂 、 验 进 行 的 实 条 件 、 验 产 物 对 环 境 的 负 面 影 响 很 少 或 实 2趣昧性 根 本 没 有 影 响 的 实 验 。 此 , 进 反 应 因 改 初 中 化 学 实 验 作 为 增 强学 生 学 习化 学 物 、 制 反 应 条 件 、 低 生 成 物 的 危 害 程 控 降 兴趣 的 一 种 手 段 是 其 他 方 法 无 法 比 拟 的 。 度 是 化 学 实验 绿 色 化 、 究 减 少 实 验 室 污 研 初 中化 学 实 验 兴 趣 是 促 进 学 生 探 究 物 质及 染 的 一 条 重 要 思 路 。 中 化 学 新 课 程 在 设 初 在课 程 其变 化 规 律 性 的 一 种 重 要 的 内 在 动 力 , 具 计 上 十 分 注 重 体 现 绿 色化 学 思 想 。 有较强的动机 功能 。 当学 生 具 有 浓 厚 的 化 编 排 中 , 成 绿 色 化 学 观 念 , 形 已作 为 一 项 学 实 验 兴 趣 时 , 中枢 神 经 处 于 兴 奋 状 态 , 重 要 目标 。 材 中既 有 集 中 式 绿 色 化 学 实 其 教 能够 认 真 操 作 锐观 察 , 进 化 学 实 验 顺 验 又 有 分 散 式 绿 色 化 学 实 验 。 要 是 通 过 敏 促 主 利 进 行 , 在 实 验 活 动 中 产 生 愉 快 、 足 、 改 进 反 应 物 , 择 并 控 制 反 应 条 件 , 低 并 满 选 降 喜悦 、 奋 等 情 感 体 验 , 兴 从而 使 化 学 实 验 兴 或 除 去 有 害 生 成 物 等 具 体 方 法 实 现 实 验 趣得 到 进 一 步 的 强 化 。 为此 , 中化 学 新 课 的 绿 色 化 。 初 程 力 求 实 验 的 趣 味 性 , 而 激 发 并 保持 学 从 生 对 化 学 学 习 的兴 趣 。 5微 型化 在 初 中化 学 教 学 中 引 入 微 型 化 学 实 3具体 化 验 , 仅 能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学 生 更 不 使 实 验 探 究 是 指 通 过 实 验 来 进 行 的 一 种 好 地 理 解 理 论 教 学 内 容 , 且 能 培 养 学 生 而 探究活动 , 它是 科 学 探 究 在 初 中化 学 实 验 的 实 验 操 作 、 自主 学 习等 多 方 面 能 力 , 培 对 教 学 中 的具 体 化 , 是 化 学 教学 中最 常 见 、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素 养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谓 也 所 最 主 要 的 探 究 活 动 。 究 性 实 验 是 相 对 于 微 型 化 学 实 验 , 是 以 尽 可 能 少 的 化 学 试 探 就 验 证 性 实 验而 提 出 的 , 由学 生 自己 运 用 剂 来 获 取 所 需 化 学 信 息 的 实 验 方 法 与 技 是 实验手段, 探索 未 知 领 域 的 探 索 过程 , 术 。 然 它 的 化 学 试 剂 用 量 一 般 只 为 常 规 自己 虽 进 行 实验 操 作 和 验 证 , 极 地 去 思 考 去 探 实验 用 量 的 几 十 分 之 一 乃 至 几 千 分 之 一 , 积 索 , 中 进发 出更 多的 智 慧 和 灵 感 。 果 坚 但 其 效 果 却 可 以 达 到 准 确 、 显 、 全 、 从 如 明 安 方 持不断地 加以训练 , 那就 十 分 有 利 于 学 生 便和 防 止 环 境 污 染 等 目的 。 型 化 学 实 验 微 创 造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 中化 学新 课 程 对 可以 就 地 取 材 , 地制 宜 , 可 能 使 用 身边 初 因 尽 探 究 性 实 验 的 编 写 作 了 很 多有 益 的 尝 试 , 价 廉 易 得 的 物 品 作 为 替 代 品 , 自制 改 装 实 改变 了以往以验证 性实验为主 的状况 , 主 验 食 品 , 集 实 验 药 品 , 收 自主 开 展 实 验 , 从 要 从 以 下 几个 方面 进 行 了 调 整 : 而 实 现 自 己动 手 创 造 条 件 开 展 实 验 , 效 有 ( ) 加 了探 究 性 实验 的 比 例 。 然 在 解 决 实 验 资 源 短 缺 问题 。 1增 虽
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脑、 口等 多 种 感 官 共 同参 与知 识 的 内 化 过
程 , 有助 于 知 识 的掌 握 , 培 养 了学 生 的 既 又 动 手 能 力和 探 索 精 神 , 足 学 生 作 为 个 体 满 的 人 的需 要 , 中 学生 的注 意 力 , 动 学 生 集 调 学 习兴 趣 , 励 学 生 去 努 力 成 为 一 个 发 现 激 者 、 究者 、 索 者 。 研 探 例 如 , 讲 解 如 何 开 展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在 时, 向学 生 介 绍科 学 始 于 问题 , 果 没 有 了 如 问题 , 科学 的 发 展 就走 到 了尽 头 。 学 也 是 化 如此 , 正是 在 不 断 的 发现 问题 、 决 问题 的 解 过 程 中 , 学 科 学 才 不 断的 向前 发 展 。 了 化 为 鼓励 、 发 、 启 引导 学生 大 胆 发 现 问 题 、 出 提 问题 , 学 生 体 验 如 何 发 现 问题 , 出 问 使 提 题 , 师补充演示下列实验 : 教 ( ) 两只 高 低 不 同 、 细 不 同 、 1将 粗 质地 不 同的 蜡 烛 分 别 点燃 , 后 用 同 样 大 小 的 烧 然 杯罩住 , 察现象。 观
ii : .。 。 i i II — f 。。 。
科 教 创 新
论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初 中化 学 的教 学 策 略
朱 泽 宽 ( 四川峨眉 山市第四 中学 四川峨眉 山 61 2 6) 0 4
摘 要: 走进 新世纪 , 中国教 育改革的大手 笔就是 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 。 从课程理 念到教 学实践之 间, 广大中小学教 师来讲 必然要经过一 对 个艰 难的转化 历程。 笔者 结合 多年 的实践教 学经验 , 就新课 程理念 下初 中化 学 的教 学策略 , 了自己一 下看法 和建议 , 谈 仅供参 考。 关键 词 : 新课 程 初 中化 学 教 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 3 8 G6 . 3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9 ( o 9 1 () O 2 一 1 1 7 - 2 0 ) 1 c- o 4 o 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级中学化学新课程理念一、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理解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合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合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水平。
○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理解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动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准,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和实践水平,还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说明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对课程的理解,体现了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文化观和课程的设计观等诸多方面。
国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理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提升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思想;“提升科学素养”是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基础;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升科学素养是目的;着眼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根本。
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应该是课程的落脚点。
⑴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
“面向学生”包含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
三是强调促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注重、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⑵新课程强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简单的讲就是公民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总目标,它根据学校教育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是使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东西很有趣,这样在将来他们才会继续正式或非正式地学习科学知识。
在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对科学素养的内涵做出非常明确的界定,仅仅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科学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实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科学素养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
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注重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个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⑶新的课程规定了全体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课程的内容在量和难度上有所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绝大部分学生走向学业成功。
⑷新课程增强了选择性,注重学生个性。
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时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留下很多空间,不但降低必修课程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学习时间,还在必修课程中提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如阅读材料)。
对于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决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所以,教师要注意准确处理选学的内容,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分层教学。
⑸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资源,展开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教材中大大增加和增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尤其是那些最新的技术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
另外,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水平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情境或实际问题时首先能够判断:这个问题与所学过的哪些知识相关,能够应用哪些所学知识来加以解决。
二、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思想1.确立新的课程观传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是在教育过程之前和教育情景之外预先规定的。
教育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理应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课程与教学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因而,教学只会持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虽然是教学的中心,但往往仅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仅仅在教授课程、教材,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准确价值观的过程;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水平、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所以,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要求学生满足于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应试水平,而是重在开启学生心智,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个性优势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新课程标准打破以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改变课程过于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教师、学生及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创造性的“用教材教”。
这样,新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
所以,教学就不但仅忠实地“照本宣科”,而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获得解放、追寻主体性的过程。
没有这种课程观点的更新,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基于以上理解,可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入了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的现象和事例,把书本中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使学生在化学课中学习的知识是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想探究的化学知识。
2.转变课堂运行机制旧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存有着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老师教学生什么,学生就必须会什么,无须考虑为什么。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作用已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变成了“激趣、启思、导疑”。
化学课应该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水平、综合分析水平、创造水平等新的化学教学功能。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充足的实践活动和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形成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科学探究的气氛,将水平培养按学段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教师密切联系实际,从化学角度,利用化学现象使学生主动掌握一些先进的、基本的科学观点;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发展,反复加深他们对科学观点的理解,最后达到使用反映自然界本质和联系的科学思想去观察自然,从而使学生把学到的化学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科学思想,进而转化为科学信念,产生准确的对待自然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行为。
⑴交互式教学模式。
所谓交互就是教与学的交互,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观点上的交换,思想理解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互相感染。
交互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是教师讲完规定的教材内容,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什么,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会学什么。
交互式教学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完善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来整合教材、处理和完善教材。
交互式教学不但要学生思考书本知识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未来关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理论联系实际,在此基础上注重水平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学好中学生自身成长过程所需要的化学知识,把青少年的个人价值需求与社会价值需求统一起来。
交互式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满足于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应试水平,而是重在开启学生心智,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个性优势的发展。
为了突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来阐述他们的看法、观点,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让学生教学生,互相启发、促动。
此外,教师还应着力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容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让学生有机会、有勇气说出他们的看法和观点,有水平实行反思和体验。
⑵注重对学生收集和分析、统计资料、分析处理数据的水平的培养。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具有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收集和分析、统计资料、分析处理数据的水平的培养。
⑶重视对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创新水平的培养。
针对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合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老师注重了对学生科学精神、实践水平、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