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大学生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
《大学生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纵观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里的指导下,我国不仅取得革命的胜利,还成功的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将其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对于我们大学生—国家的人力资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可厚非的。
首先,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首先,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大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只有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保证以后实践的正确性。
然后,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的总结过去,客观的分析现实,科学的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掌握理论知识后,要将它运用于实践。
因此我们要先在思想上自觉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另外,还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应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明辨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另一种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
在这方面,苏联的教训十分深刻。
列宁之后,苏共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始终没有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形式化,理论建设长期落后于社会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丧失了活力,使党的理论失去了吸引力和说服力。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共在意识形态领域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西方意识形态的进攻下,主动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奉为神明,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使苏共的党员干部和苏联人民失去了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前进指针,导致苏共的党员干部思想混乱,人心瓦解,丧失信心。
这就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重要原因。
当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时,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
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江泽民同志指出:“纵观历史,不管各种学说、理论、主义多么纷纭繁杂,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
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既要防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背弃,又要反对教条主义的障碍。
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最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一贯富于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在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作出新的回答,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和 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
首先,作为当代进步青年,我们不能误解、曲解、肢解马克思主义,更不能以消极的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理论。
我们应当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来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就如视频《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田老师提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革命的逻辑与建设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实现富强、民主、自由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所以知道今天,我们仍旧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如上文所述,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着中国人们,建设新中国,使新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由的道路,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分重要。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带来了,科学的求真精神;为中国解读历史规律,与中国历史人文相辅相成;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即科学社会主义。
为了正确引导人民大众,则需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上文也说,我们不能误解、曲解马克思主义,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则要求我们,一、掌握精髓;二、与时俱进;三、回归大众。
具体要求则是实事求是,吐故纳新,结合新时代背景,发展马克思主义,最后回归大众,指导大众。
所以说,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新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由的重要条件;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吐故纳新,指导大众。
再论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论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摘要: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态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所决定的;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又要避免一些认识误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57-01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既简单又不新潮的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的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左倾”或“右倾”错误,实际上就是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所致;从现实来看,仍然有一些人或者对此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解,或者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以及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文打算再次进一步阐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希望能为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所裨益。
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理论证明了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真理性的理论,同任何真理一样,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就真理的相对性来说,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无论在范围、深度及其正确程度上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限的,不存在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正如恩格斯所言:“就一切可能来看,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1]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都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体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
本来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的内容,被后人“发展”为错误的内容,这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认识;二是纠正错误的内容,修正过时的成分,完善其体系上的不足。
(二)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证明了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
大学生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
《大学生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纵观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里的指导下,我国不仅取得革命的胜利,还成功的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将其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对于我们大学生—国家的人力资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可厚非的。
首先,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首先,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大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只有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保证以后实践的正确性。
然后,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的总结过去,客观的分析现实,科学的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掌握理论知识后,要将它运用于实践。
因此我们要先在思想上自觉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另外,还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应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明辨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态度;一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相结合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功,就在于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重温历史,面对现实,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几十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在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总的要求应该是: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与发展结合起来。
不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具体地说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的。
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但是,无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导致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严重错误。
例如,第二国际的思想领袖和理论权威考茨基,就是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型。
他在20世纪初,死抱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发生和胜利的教条不放,宣扬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不具备条件搞社会主义。
他在十月革命前,鼓吹“和平过渡”,反对暴力革命;十月革命后,著书立说,大肆攻击十月革命道路。
列宁在批判考茨基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卡尔·考茨基、奥托·鲍威尔这类‘正宗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大错误和最大罪恶,就是他们不懂得这一点,不善于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重要的关头按此行事。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遭受过两次重大挫折,其思想根源,都是教条主义,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人必须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人必须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作者:杨煌来源:《中华魂》2018年第11期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并且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
那么,什么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如何才能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成功经验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70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就是因为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运用这一科学理论,真理得以爆发出磅礴的伟力。
回顧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从一开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为我们树立了良好榜样。
他们总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自己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恩格斯早就说过:“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
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伟人,他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毛泽东同志是把马克思主义真理成功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典范,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号召全党同志反对本本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关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建议:
1、理性看待:当谈论马克思主义时,不应该把自己的情感和偏见掺杂其中,而应该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2、多元思考:马克思主义并非一种单一的理论体系,而是经过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演变和发展,因此,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不仅要掌握基本原理,更要了解其演化历程及不同流派的观点。
3、学而思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时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和哲学基础知识,更要勤思多问。
加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4、相互尊重: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不应当被滥用或扭曲,更不能用作攻击和打击别人的理由。
尊重每个人的思想信仰和观念,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思考,才能够真正获取有价值的成果。
总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学术上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偏见或情感的积淀。
只有保持理性和多元的思考模式,才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并在实践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作者:郭傲雪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3期摘要: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就或多或少地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然而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待提升,因此应当重视当代大学生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
端正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仅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而且是引领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强,在思想上,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但也容易被其他观点左右。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一种信仰,对于大学生而言,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这一学说。
一、当代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在校接受着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概论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课程,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了解。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普遍认同的态度,但在一些方面尚存在问题。
(一)某些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模糊认识。
根据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仍有某些学生认识模糊。
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是高校必修课,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
(二)某些大学生跟风信仰马克思主义。
某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较为粗浅,不能完全理解其深刻含义,理论掌握不足,在身边多数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下,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对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认识模糊,如有的学生不清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性质等问题。
江苏省的一项针对50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入党动机是’什么时,有36.08%的大学生选择‘入党对就业、从政、升迁等有好处’”[1],这就表明部分学生跟风入党、跟风信仰马克思主义。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地态度;一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地科学态度,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相结合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态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地巨大成功,就在于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地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重温历史,面对现实,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具有重要地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学校地培训,时间虽短,但意义流长,老师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了:“当今世界地深刻变革、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观与大学生成才、保持党地纯洁性,做构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地典范、认真学习遵守党章,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等课题讲座,通过党课地学习,以及课后小组地积极讨论,我接受了越来越多地党地知识,对党地了解也是由浅及深.尤其是通过对党地重要思想地学习,我对党有了一个更为清晰地认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几十年地历史经验,特别是党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新鲜经验,在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总地要求应该是: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与发展结合起来.不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没有中国特色地社会主义道路.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说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地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地不是现成地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地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地方法.”但是,无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在我们党地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导致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挫折地严重错误.例如,第二国际地思想领袖和理论权威考茨基,就是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地典型.他在世纪初,死抱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发生和胜利地教条不放,宣扬经济文化落后地俄国不具备条件搞社会主义.他在十月革命前,鼓吹“和平过渡”,反对暴力革命;十月革命后,著书立说,大肆攻击十月革命道路.列宁在批判考茨基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我们地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地指南;卡尔·考茨基、奥托·鲍威尔这类‘正宗地’马克思主义地最大错误和最大罪恶,就是他们不懂得这一点,不善于在无产阶级革命地最重要地关头按此行事.”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遭受过两次重大挫折,其思想根源,都是教条主义,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地右倾主义就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地教条,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王明地“左”倾主义也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地教条,俄国是城市武装起义,中国也亦步亦趋搞城市武装暴动.毛泽东在年延安整风时,把反对教条主义提到这样地高度,他说:“这种作风,拿了律已,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地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地方法,是共产党地大敌,是工人阶级地大敌,是人民地大敌,是民族地大敌,是党性不纯地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地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地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管最近年来地情况发生多么大地变化,这个《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地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地.但是这些原理地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地,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地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说:“我们完全以马克思地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地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地和神圣不可侵犯地东西.因为它所提供地只是总地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地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党内教条主义地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地具体实践相结合地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叫做“化”,根据毛泽东地形象说法,“化”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也就是彻底地意义.通过“结合”,实现“化”,关键是把握好两头,一头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另一头是深切了解国情和世情.对这两头,我们都有把握得好和把握得不够好地时候.中国共产党多年地奋斗历程,将其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地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结合”得好,实现了“化”,中国地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发展和胜利;什么时候“结合”得不好,没有实现“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将遭致挫折和失败.这是我们党地主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地独创性贡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一坚持、二发展,或既坚持又发展.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地思想理论,是我们党地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治党治国地根本.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就会亡党亡国.坚持什么?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地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地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论断.基本原理反映了事物发展地普遍规律,具有普遍地指导意义;个别论断是在特定时间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讲地,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真正地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地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新话才能解决现时地新问题.发展有两种,一种是充实和丰富,一种是创新和突破,后一种是更大地发展,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一项十分艰辛地工作,包括经验总结、理论升华、科学概括等环节.总之,坚持才能发展,反过来发展才能坚持住;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地理论体系,创立时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基本组成部分.这三大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三位一体、相互贯通.正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地基础上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包含着丰富深刻地哲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仅概括了思维科学地成果,更多地是运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地成果;而不论哪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无产阶级担负伟大历史使命、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达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地目标做理论论证.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地发展又增添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等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地理论体系来对待,去领会它地精神实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神化毛泽东,把毛泽东地个别论断加以绝对化、神圣化,鼓吹“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割裂和歪曲毛泽东思想,以达到其不可告人地目地.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准确地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地体系来指导我们地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我们要把握地是由基本原理地总合构成地理论体系,而不是个别论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马克思主义在世纪年代诞生以后,在世界五大洲得到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各国共产党人都对其作出贡献.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始终有一条主线,它和世界革命中心、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从西往东移.正如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所指出:“从过去地革命历史来看,世界革命地中心是从西方向东方逐步转移.世纪末,革命中心在法国.世纪中叶,革命中心移到了德国,无产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世纪初,革命中心又转到了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地发展.随后,革命地中心又转到了中国.”随着世界革命、社会主义运动地中心由西往东移,在这条主线上所形成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地发展作出了最卓越地贡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新地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扬党地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地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地真理光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是一种理性的、严谨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根据实证和证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与社会科学理论,同样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探讨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一种思想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变化和发展的,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统一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动力和发展趋势。
这些理论都是通过对实际存在的事物进行观察、实证和逻辑推理得出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要求理论必须从实践中来,也必须为实践服务。
马克思、恩格斯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都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将理论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体系。
2.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推导出社会变革的规律。
这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
3.阶级斗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对不同阶级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的研究,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和必然性。
这种科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社会矛盾,指导社会变革的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关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无论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和路径,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与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就是最根本的。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就是,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就是马克思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4、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5、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6、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就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就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就是相互渗透的。
两者区别: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与构成事物的成份的排列组合的变化,就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就是渐进性的变化。
质变就是事物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转变,就是事物的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就是的渐进性的中断。
质变也叫飞跃。
量变与质变就是事物的两种不同变化。
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不仅变化的内容不同,而且变化的状态也不同。
第一,量变与质变就是事物两种不同内容的变化。
量变就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事物成份的排列组合的变化。
质变就是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就是事物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转变。
第二,量变与质变就是事物两种不同状态的变化。
量变就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量的变化,事物的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
质变就是事物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就是渐进的中的,显著的变化状态。
事物的变化就是否超出度的范围,就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7、辩证否定的基本内容:否定就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否定就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就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与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否定就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8、意识的起源,能动性:意识的产生,既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就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就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态度;一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相结合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功,就在于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重温历史,面对现实,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学校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意义流长,老师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观与大学生成才、保持党的纯洁性,做构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典范、认真学习遵守党章,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等课题讲座,通过党课的学习,以及课后小组的积极讨论,我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党的知识,对党的了解也是由浅及深。
尤其是通过对党的重要思想的学习,我对党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几十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在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总的要求应该是: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与发展结合起来。
不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具体地说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的。
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但是,无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导致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严重错误。
例如,第二国际的思想领袖和理论权威考茨基,就是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型。
他在20世纪初,死抱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发生和胜利的教条不放,宣扬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不具备条件搞社会主义。
他在十月革命前,鼓吹“和平过渡”,反对暴力革命;十月革命后,著书立说,大肆攻击十月革命道路。
当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六种态度
79当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六种态度高 放(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摘 要: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十分尖锐而又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当前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
现在社会上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谬误论、过时论、失败论、不适论、取代论和发展论等六种论调。
前五种论调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歪曲的、错误的观点和认识,第六种论调即发展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坚持,但是在当代世界和中国,应该与时俱进,大力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公共主义当今世界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最尖锐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当今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里面都写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
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各种各样的论调,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六种论调。
下面就简单评析一下这六种论调,看哪一些是对的,哪一些是不对的。
第一种叫作谬误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根本上就是错误的;第二种是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还有正确的一面,现在到了21世纪已经完全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编者按 :2021-12-11:高放(1927—2018),男,福建福州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本文系高放先生生前约2018年3月撰写完成的遗稿,现由其女儿高华女士编辑整理并授权本刊发表,特此致谢。
过时了;第三种是失败论,认为苏联东欧的巨变解体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失败的;第四种是不适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第五种是取代论,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是谬误的、过时的、失败的、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就应该用别的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出路;第六种是发展论,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坚持,但是在当代世界和中国,应该与时俱进,大力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
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对待这一理论体系的应有态度。
通过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基本原理,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思想体系。
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积极学习,更要批判思考,不盲从,不偏激,不片面。
科学态度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促进我们思想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
最终,我们应当意识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认识历史、基本原理、学习方法、态度、作用、重要性、学习、研究、推动应用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恩格斯等先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代社会,也影响了未来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它超越了国界和种族,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当珍视和尊重马克思主义,积极学习和传承其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2 科学态度的重要性科学态度是人们在处理问题、探索未知、进行研究时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态度。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思想体系时,科学态度更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态度能够帮助人们客观地分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原理,避免将个人偏见和主观意识引入到学习过程中。
科学态度有助于人们正确选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遵循科学规律和方法论,实现真正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
科学态度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保持求实、开放的心态,不固步自封,不盲从跟风,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和评价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和不足之处。
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来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来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与发展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而言,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从“静态”上看。
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但是又为一个连续且持续发展的过程。
故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这个过程正是真理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充实,更加地适应实践活动。
任何真理的认识过程实际上就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不断深化的过程。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以必然是相对性和统一性的结合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它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最全面、最详细、最深刻的理论论证,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因而具有绝对性。
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中,应该坚持不渝地把它作为我们的中心指导思想,又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它,完善它。
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且接受了无数的实践的检验,所以是无可否认的客观真理,即具有绝对真理因素的正确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违背。
我们所讲的“坚持”,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当代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个人收集整理-ZQ城市规划班小组成员:王盼:琳妮:张玲:罗丽:沙玉花王亮当代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地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我们很感谢党.从小在历史课本和电视上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及发展地艰难历程,知道我们国家信仰地是马克思主义,走地是社会主义道路,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坚信我们所选择地道路是正确地,是对我国发展有有利地,但是要问对马克思主义真正了解多少,说实话,真地不是很了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在我们我学到地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根据国情翻译过来地,但是马克思主义我国特别是向我们这样地发展中国家地作用是自不待言地,这和马克思主主义地先进性和科学性是分不开地,从记事以来,我们亲眼经历了周围巨大地发展,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道路是适合我国发展地,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我们并不是很坚信我们所走地道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地,就像是我国贪污腐败严重,社会治安不好,社会公德下降······使得我们不得不产生一些疑虑,一些思考,这些问题地出现追根到底和马克思主义道路发展有没有联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疑问当然就有怀疑,但是也抹杀不了马克思地正确性.在高中地时候只是想着考大学,觉得治国大事离自己很远,到大学以后,似乎还没有怎么转过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怎样真正地做一个国家地建设者,更准确地说是决策者,但是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地第一节课后,我忽然发现马克思主义地学习,让我们第一次站在一个决策者地高度上思考了国家走地路线,走地方向以及追寻地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地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地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地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地理论创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因此,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地态度就可以归结成:我们肯定马克思主义地地价值以及它地正确性,但是我们并不是毫不保留地完全相信.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有兴趣,更加有必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思考如何把所学到地知识和现实有机地结合,做一个国家建设地参与者与思考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应当全面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也是19世纪人类先进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充分地吸取了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因此,我们既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去孤立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格格不入;也不能形而上学地去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个别结论,实用主义地用经典作家的个别观点去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其他观点。
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正确态度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允许而且鼓励人们对此进行严肃的讨论。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评论,必须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当作僵化的教条,来要求现实的万古不变;也不能用变化发展的现实,随心所欲地去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结论。无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如何变化,我们均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二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创新精神。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建立在认真学习、正确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创新来源于实践,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就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最后,应当发展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看一种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不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有没有说过什么样的话,甚至也不在于经典作家是否肯定或否定过某个观点,而在于是否从根本上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价值观。仅仅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未论述过这些问题,就认为它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仅仅因为某些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可能最初源于资本主义国家,就断定它们是非社会主义的,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背离。
其三,用世界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从理论上说是发现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从实践上说是为了解放全人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解释能力上,而不是对某个国家的特殊发展规律的解释。相应地,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实践中,不仅要用某个国家的具体实践,而且要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发展现实来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用世界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另一层意思是,应当充分借鉴和善于吸取世界各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研究成果。
四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说,就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述“多样化”,必然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想意识的相应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因而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并不妨碍思想意识的多样性。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在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允许多样性,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坚持“双百”方针统一起来,这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这种思想观念多样化的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也在滋生蔓延。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如果否认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意识的多样性,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会成为无的放矢的空头口号;相反,如果否认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多种思想并存的状态就会演变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斗争,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思想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作者系中共郴州市委态度,一种是本本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前一种态度,使我们吃过大亏;坚持后一种态度,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新的生机与活力。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基本原理与个别论断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不坚持就丢了根本,就会在政治上迷失方向。个别结论是把基本原理运用于特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或运用于考察特殊对象得出的结论。有些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现在仍然符合实际;有些结论虽然在当时是正确的,但随着客观实际或对象本身发生了变化,现在过时了;有些结论由于对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不够透彻,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具体结论的错误,就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就认为经典作家所说一切都不可改变。对某些结论和个别观点进行修正和突破,丝毫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三是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但不可能具体地回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和行动方针问题。要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造。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党80多年来最重要的基本经验。结合就是坚持,结合就是应用,结合就是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为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目标,马克思主义发展出一套分析和认识世界的完整理论和科学方法,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背后的,是这样一种科学精神:对任何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辩证地、历史地加以看待,而不是墨守成规,拘泥于教条和书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是关于人类解放的一种科学理论。
首先,应当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产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决不能用今天的现实去裁剪当时的理论,否则就会发生历史的错位,导致对经典著作的历史性误解。例如,我们既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倡导私有制、市场经济和资本收益,就断定我们的改革措施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反过来去挖空心思地论证,马克思当年的理论中就包含着对私有制、市场经济和按资分配的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