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对应防灾措施一览表【模板】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级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级

一、引言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等级。

二、预案等级划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1. 一级响应(1)适用范围:发生特大级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响应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二级响应(1)适用范围:发生重大级地质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响应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三级响应(1)适用范围:发生较大级地质灾害,造成一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一定影响。

(2)响应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四级响应(1)适用范围:发生一般级地质灾害,造成少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较小。

(2)响应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根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区域做好防范工作。

2. 应急启动: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送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

5. 应急结束: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结束应急响应。

四、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应急指挥部,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说明表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说明表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说明表附表一区(段)代号主要分布区面积(km2)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及主要危害唐湾—黄甲—龙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包括唐湾、黄甲两镇的全部及龙眠、文昌、青草、范岗、吕亭、大关等镇(街道)的部分地区。

392.75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39起,泥石流灾害2处,造成10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56.0万元,现有隐患点85处,目前仍威胁人口2308人,威胁资产2970.9万元。

文昌—吕亭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 包括文昌、龙眠、吕亭等镇(街道办事处)的部分地区。

35.58发生滑坡地质灾害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5万元,现有隐患点3处,威胁人口30人,威胁资产98万元。

大关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C 大关镇的部分地区。

60.75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3起,直接经济损失15.5万元,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威胁人口124人,威胁资产252.5万元。

孔城—吕亭—文昌—青草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低易发区D包括孔城、吕亭、大关、青草、范岗、新渡、双港、文昌、龙眠等镇(街道办事处)的部分或局部地区286.41区内重要的交通干线( G206、合安高速、沪蓉高速)沿线及居民住房存在一定的切坡现象,一般高度较小,已砌石护坡,边坡稳定性较好。

在强降水及人为等因素作用下诱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双港、练潭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低易发区E 该区位于双港镇的南部。

12.32区内共有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仍威胁人口6人,财产20.0万元。

新渡—嬉子湖—孔城—青草地质灾害不易发区F包括新渡、双港、金神、范岗、嬉子湖、孔城、青草等镇的大部分或局部。

780.65 区内未发现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

鲟鱼地质灾害不易发区G 该区为桐城市鲟鱼镇,位于枞阳县境内,为桐城市所属飞地。

2.52 区内未发现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

吕亭以及孔城河中游河岸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段f1 孔城河水系的中游,包括杨河、双龙河、新店河、鲁王河等4条主要支流现有岸崩段8处,全长1544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3万元,仍间接威胁人口139人,资产1723.0万元。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格模板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格模板
监测措施
□有□无
类型
□雨情□泥位□专人值守
威胁危害对象
□城镇□村寨□铁路□公路□航运□饮灌渠道□水库□电站□工厂□矿山
□农田□森林□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险情等级
影响范围
灾害史
发生时间(年/月/日)
死亡人口
(人)
牲畜损失(头)
房屋(间)
农田(亩)
公共设施
直接损失(万元)
□稳定性差
今后变化
趋势
□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差
已造成
危害
死亡人口(人)
损坏房屋
毁路(m)
毁渠(m)
其它危害
直接损失(万元)
灾情等级
户间
影响范围
潜在危害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险情等级
监测现状
防治现状
监测建议
□定期目视检查□安装简易监测设施□地面位移监测
防治建议
□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

4

3

2

1
N:
乡(镇)村
最小标高
水系
名称
坐标
X:
Y:
周边交通情况
泥石流沟与主河关系
主河名称
泥石流沟位于主河的
沟口至主河道距离(m)
流动方向
□左岸□右岸
泥石流沟主要参数、现状及灾害史调查
水动力类型
□暴雨□冰川□溃决□地下水
沟口巨石大小(m)
Φa
Φb
Φc
泥砂补给途径
□面蚀□沟岸崩滑□沟底再搬运
补给区位置
□上游□中游□下游

2024年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范本(5篇)

2024年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范本(5篇)

2024年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范本矿井灾害是指在矿井内发生的各类事故和灾害,包括矿井顶板坍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火灾等。

为了预防和应对矿井灾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秩序,制定一份详细的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至关重要。

下面是2024年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的范本,供参考。

一、矿井灾害预防目标本计划的预防目标是减少矿井灾害发生的概率,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秩序。

二、矿井灾害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1) 矿工入职前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包括矿井安全操作、危险识别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 矿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更新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矿井设施(1) 定期对矿井的支护设施、通风设备、排水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 对矿井的设备、机械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1) 根据不同的作业环节和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矿工严格遵守。

(2) 严禁违规操作,加强对矿工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4.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1) 在矿井的关键部位安装监测设备,对地质活动、瓦斯浓度、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2) 建立矿井灾害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发现灾害隐患,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 健全矿井应急救援体系(1) 成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2)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应对措施。

三、矿井灾害处理计划1. 灾害发生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灾害扩大。

2. 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3. 启动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4. 组织事故调查,查清灾害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5. 对受灾设施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

四、矿井灾害应急演练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矿井灾害应急演练,测试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与协作能力。

地质灾害22种表格、卡片

地质灾害22种表格、卡片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斜坡稳定性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9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调查单位: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填表说明:1.此表按第一塌陷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塌陷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塌陷区的填写代表性陷坑1-3个;有2个以上陷坑者,须填写陷坑群体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

地裂缝调查表地裂缝调查表调查单位: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填表说明:1.此表按第一裂缝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裂缝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裂缝区的填写代表性单缝1-3条;有2条以上裂缝者,须填写群缝(组合发育)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填表人:检查人:审核人:照片编号:年月日填表人:检查人:审核人:照片编号:年月日村(居民点)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统计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统计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此卡发放至受灾害威胁的群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表

区段编号II III危险性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该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红河水系。

地形地貌复杂程度该区地形地貌复杂程度中等。

出露第四系残坡积层( Q4d l+el),下伏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J2h),岩土工程地中等。

出露新生界第四系残坡积层( Q4 d l+el),下伏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质条件中等。

评估区内断层不发育,区域地质构造中等( J2h),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评估区内断层不发育,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墨江-江区段特征中等复杂,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墨江- 江城稳定区。

城稳定区。

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和破坏程度较小。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境扰动和破坏程度较小。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件复杂程度综合判定为中等。

综合判定为中等。

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潜在不稳定边坡、现状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潜在不稳定边坡、地裂缝、地面沉地裂缝、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降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区内不良评估地质作用只要表现为坡面侵蚀和风化,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区内不良地质作用只要表现为坡面侵蚀和风化,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场地整平挖方范围内挖方边坡在降雨情况下容易产生表层土体或强风化层失稳现象,诱发挖方边坡坍塌、滑坡,由于场地开挖深度较大,地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及危害性中等。

质工程建设时开挖,将产生开挖弃渣,若处置不当,降雨条件下可能灾预测产生小型渣体坍滑或坡面泥石流,可能对场地下缘道路、耕地掩埋等危该区域未设计工程建设活动,加之均远离拟建场地,害,其危害性及危险性中等。

工程建设挖方或填方施工均会破坏坡面植工程引发、加剧地质灾害或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害评估危被,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破坏坡体应力平衡,导致坡体失稳,引发坍性小,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表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表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表
备注:体系表包括镇(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地灾防办主任和办事人员,村、组防灾人员和监测人员电话号码。

附件2: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表
附件3:
明白卡领取登记表
填表说明:1、统一编号填写:为原来发现的填写其统一编号,新发现的填写新增;
2、单位名称(住户)填写:XX镇XX村村委会或XX镇XX村XX组XX房后;
3、此表为防灾避险明白卡和防灾工作明白卡领取登记表,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给受威胁住户,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给当地村委会。

备注:此卡发放给受威胁住户
附件5: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附件6:
地质灾害灾情速报表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附件7:
年月达到标准的地质灾害灾情报告表
填报单位填报时间:年月日
年月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月报表
填报单位:填报时间:年月日
附件9:
年1-月份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汇总表
附件10:
年月地质灾害成功预报实例报告表
填报单位:填报时间:年月日
附件11:
年1-月份地质灾害成功预报统计汇总表填报单位:。

地质灾害稳定性、危害程度判别和危险性分级表

地质灾害稳定性、危害程度判别和危险性分级表

地质灾害稳定性判别、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分级表
1、地质灾害稳定性分为稳定性差、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好三级。

2、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按灾情和险情分为小、中、大、特大四级;当需要按三级划分时,可将大和特大均视为大。

3、下表适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估。

表1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表
表5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
注:①灾情分级——灾情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②险情分级——险情采用“受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表7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表8 地质灾害危性分级表。

气象灾害事件防范和应对情况一览表

气象灾害事件防范和应对情况一览表

- 1 - 气象灾害事件防范和应对情况一览表灾害 类别 响应等级响应标准 分部门响应暴 雨Ⅳ级响应 72小时我市3个(含)及以上国家站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或将达到120毫米以上,或有6个(含)及以上国家站已经达到或将达到60毫米以上。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

防汛抗旱部门进入相应应急响应状态,组织开展洪水调度、堤防水库工程巡护查险、防汛抢险及灾害救助工作;会同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和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应急部门协调做好防汛和救灾物资保障。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指引、指示,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行监控,及时开展电力应急处置工作。

公安、交通部门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民航部门做好重要设施设备防洪防渍工作。

农业农村部门针对农业生产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和生产自救。

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应急 、防汛抗旱、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Ⅲ级响应 72小时我市3个(含)及以上国家站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或将达到150毫米以上,或有6个(含)及以上国家站已经达到或将达到90毫米以上。

Ⅱ级响应 72小时我市3个(含)及以上国家站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或将达到200毫米以上,或有6个(含)及以上国家站已经达到或将达到100毫米以上。

Ⅰ级响应 72小时我市3个(含)及以上国家站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或将达到300毫米,或有6个(含)及以上国家站已经达到或将达到200毫米。

灾害类别 响应等级 响应标准 分部门响应- 2 -暴 雪 Ⅳ级响应 72小时我市3个(含)及以上国家站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或将达到20毫米以上,或有6个(含)及以上国家站已经达到或将达到10毫米以上。

地震应急预案表格模板

地震应急预案表格模板

地震应急预案表格模板- 目的: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员工和设施安全。

- 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预案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 联系方式:2. 应急预案执行组成员及联系方式- 姓名:- 联系方式:3. 应急逃生通道和避难场所设置- 逃生通道:- 避难场所:4. 应急物资储备及应急设备- 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设备:5. 应急演练计划安排- 演练时间:- 演练内容:6. 应急救援渠道及协调机制- 救援渠道:- 协调机制:7. 应急通信联络方式- 通信方式:- 联络方式:8. 应急处置流程- 处置流程:- 处置责任人:9. 应急协助方案- 协助方案:- 协助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10. 应急后勤保障措施- 勤保障措施:- 后勤支持方式:11. 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评估方式:- 改进措施:-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1. 接到地震预警或地震发生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责任人通知执行组成员;2. 检查并确认逃生通道和避难场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员工安全;3. 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设备处于可用状态,进行必要的应急准备工作;4. 根据预案安排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地震的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5. 与救援渠道和协调机制保持联络,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救援工作;6. 保障应急通信联络畅通,确保信息传递和调度指挥的准确性;7. 根据应急处置流程,分工明确,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8. 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外部支援协助,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9. 地震发生后,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内容。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网 网
网 网 一般损失 一般损失 一般损失 一般损失 一般损失 网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 级别 适宜 分级说明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 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 能性小,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易 于处理。 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工 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发、加剧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中等, 危险性中等, 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软弱结构成发育区, 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引发、加剧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防治难度大。
基本 适宜 适宜 性差
(2)分级管理体系: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作用 任务 骨干领导作用 制定法规、规划、规范、标准、组 织勘察、检测预报、防治、科研等 行业、企业及个人 实施 承担防治工作、减灾 工作(实施、融资)
定性 基础
基础
核心
应用
地质灾害经济损失构成图 房屋、铁路、 公路、桥梁、 航 生命线工程、 道 水利工程、 构 筑物 网 网 网 网 一般损失 网 一般损失 一般损失 网 网 设备、 材料、 室内财 产 网 网
灾害种类
农作物、 林木
土地资源
地下水 资源
崩塌-滑坡 泥石流 岩溶塌陷 地裂缝 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膨胀土
相对量化
内容 危险性 评估 易损性 评价 破坏损 失性评 价 防治工 程性评 价 孕灾的自然 条件,灾变程 度分析 孕灾的社会 经济事件,受 灾体分析 生命财产损 失分析 防灾抗灾工 程分析
基本任务 分析地质灾害的活动条 件,确定受灾活动强度、 频度、密度、危害范围 划分受灾体类型,流动分 析损失数量、损毁程度、 损失价值 核算人口伤亡、经济损失 程度、评价灾害和风险等 级 分析地质灾害的可预防 性,评价防治工程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2021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

2021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1.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人为活动背景条件下,基于前期过程降水量和预报降水量,对某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成灾大小的预测。

参考《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中“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如下:P=v*R式中:P——预警综合指数;v——易发指数,对应前面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成果;R——有效降水量;在该预警模型中最重要的是探究**市高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降水量数值。

所谓前期有效降水量,是指前期降水进入岩土体并一直滞留至研究当日的降雨量,国内外学者已做过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进入岩土体雨量的经验公式:R=k r1+k2r2+…+k n rn式中:R——前期有效降水量;k——有效降水系数,一般取0.84;r n——前n日的日降水量;2.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原理及阈值(1)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原理在综合考虑地质、地貌、构造、岩性等控制因素外,还应着重分析研究降雨量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

由于滑坡、崩塌多发生在前期降雨充沛、松散固体物质处于充分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再遇到短时特大暴雨就可激发滑坡、崩塌。

因此,进行滑坡、崩塌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时,其临界降雨量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前期降雨量以及未来日降雨量。

通过采用一定的数学决策模型,对降水数据进行集成,将研究区的降水集成结果及前期降雨量分布与临界雨量指标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滑坡、崩塌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2)滑坡预警阈值根据前人的研究,国内外采用了许多与滑坡发生的关系密切的降雨特性参数,包括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累积雨量、当日降雨量及临界降雨量等。

其中,当日降雨量为滑坡发生的激发因素,而前期降雨量则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潜在因素。

前期降雨量的多少,不仅会影响坡体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进而还会影响激发滑坡所需的当日降雨量。

根据大量学者研究成果表明:降雨诱发滑坡与前期降雨以及当日降雨关系密切。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常用表格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常用表格

说明:一式三份,送承包单位、业主单位各一份。
表2-7
工程复工指令
工程名称合同号NO:监
致施工承包单位:
鉴于监理[20 ]复号停工指令中所述工程暂停的因素已经消除,请你单位于年月日时对工程恢复施工。
请贵部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对各个工作环节严格把关,做到按章作业,文明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监理单位:(公章)
承包单位:(公章)
技术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工程部位
和编号
测量
单位
施测项目
□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变形测量
□剖面测量□收方测量□
施测内容
测量说明
承包单位复检记录
复检人:
复检日期:年月日
报送附件记录
1.
2.
3.
4.
5.
6.
监理单位审签意见
结论:□合格
□纠正差错后合格
□纠正差错后再报
承包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索赔原因
□工程和合同重大变更□新发现的地质问题致使设计及工程量发生重大变化
□未按规定向承包单位付款□因工程设计不当而给承包单位造成损失与损害
□违约使合同中途终止□延误提供图纸、签发图纸、指令
□要求进行合同、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中未规定的检验
□负责提供的书面数据不准确而给承包单位造成损失

监理单位:(公章)
审签人:
日期:年月日
说明:一式三份,监理单位审签后,返回申报单位一份,送业主单位一份。
工程测量记录
承包单位合同号NO:施
工程名称
图纸编号
工程部位
测量项目
使用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街)、村(居)防灾负责人组织危险性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所有群众转移,易发区受威胁人员根据当地雨情险情适时转移。
乡(镇、街)、村(居)防灾负责人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域加密巡查。
三级
黄色预警
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
县(市、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根据雨情做好值班工作。
按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
乡(镇、街)、村(居)防灾负责人立即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所有群众转移。
乡(镇、街)、村(居)防灾负责人组织对山边河边、沟谷沟口、工矿厂区等易发区域进行巡查和监测。
二级
橙色预警
地质灾害发生风险高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县(市、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险情及时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村(居)汛期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对应防灾措施一览表
级别
地质灾害可能性描述
值班要求
预案启动
转移对象
巡查
一级
红色预警
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很高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
县(市、区)应及时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做好应急准备,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包村干部驻点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启动《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根据险情转移受威胁群众。
乡(镇、街)、村(居)防灾负责人根据雨情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