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中降雨致灾营力的处理与应用——以山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例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中降雨致灾营力的处理与应用——以山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例

二 r
发 灾
灾 点 害 及当日 0 一 广 — 2时 次 — j 一 o 3 0 5 1 ] 0 … 一 1 f i . i . 广 9 — . T —_ — . o 0 o 4 一 2 4 8 = 日8 降 量 料 全 0时 雨 资 齐 r… ■ 面W ~ — . 广 o — —0 r _ 『 o _ . 一 () 广 1 1 l T . 3 . 6 — 5 _ _
年发 的 害 … … … 一… 墨 部地降 灾力 性析值 一 来 生地 灾 要 一 一 …一 ~表 塑 雨窒 相竺 塑 表 一… 一 :? 按 奠 质 1 分区堕 塑 室厂 坌 致营 关分取 厂

灾 、 时 建 了 l本 — — 竺 1—… 3 —oO_00m ! m 种发 间 立 数 一— — 旦 灾 量 _ -… - 5lm_一 m m 1m 0 l_—一00 兰m 3m 0 O — — 12 m - o
用降雨量表 示 , 但从时 间上是不 一致 的。为此 需要进行 时间 上致灾营力 的归一处理 。 数学概念模型为 : :
(. 1山东省 地质 环境 监测 总 站
山东
济南
2 0 1 2 山东省 城 乡建 设勘 察 院 5 0 4; .
【 要】 摘 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和关键的 自 然因素入手, 通过大量的地质灾害和气象资料, 探讨地质灾害发生与
降水过程之 间的关 系, 步得 出了山东省地质 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中降水致 灾营 力的取值方法和范 围, 初 为进行地质 灾害的实时预 警提 供 了气象依据和方法。
I j
S in e& Te h oo y Vi o cec c n lg s n i
科教前 哨
科 技 视 界
21年 0 月第 0 期 02 2 6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初步分析研究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初步分析研究


第一 ,区域性特点。通常在数百或者数 平方公里 出现 ;第二 , 群 发性特点 ,在某一 区域 中崩塌 、 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灾种呈一种 群体方式 出现 ;第二 ,同时性 ,即灾难在数 十分 钟或 者或 者数小 时 内同时 出现或 者先 后 出现 ;第四 , 暴 发性 , 在地质灾害 中,泥 石流 、 滑坡 的发生具有 突然 的暴发性 。 第五 , 具有一定的后续性 , 大型的滑坡通常出现在 降雨后 , 甚 者在 降雨后 的数天持续发生 ; 第
四 、注 意 事 项
第一 , 区域性的暴雨或者持续的降雨造 成松散堆积层处于一种过 于饱 和的状态 ,同 时成灾地区 自身的地形较 为陡峻, 其坡 型的 变化较为复杂 , 坡度较大 。第二 , 植被 的覆 盖率 比较高 , 在长时间的强烈暴 雨作用 下就 会 出现滞水 现象 ,从而 造成地 质灾 害 的发 生。第三 , 人们 的防灾意识 比较差 ,缺乏相 应的防火基本知识 , 其房屋结构较为简易 , 其 自身的抗灾强度 比较差等 。 二、实施地质 灾害气象预警 的目的 在 日常生活 中, 对地质灾 害实施气象预 警 工作 不仅 能够有 效地减 少 以及 预 防地质 灾 害所造成 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增强人 们 的防灾 和减灾 的意识 ,为全社会地质灾害 的防治提供相应 的信息服务 。 其预警 的重点 区域 主要在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威胁重要 的工程 比如水坝 、 电站与桥 梁等地 区; 第二 , 威胁线状工程 ,比如输 油 、 输气管线 、输电 线路 、水上交通线 、 公路 、铁路等地区 ;第 三 ,威胁 山区 乡镇和居 民无 搬迁 能力等 地 区; 第四, 重要 的 自 然保护区 、人文景观地 区、 自然景观地 区、经济发达 区、农业 区、 工 况区等 , 同时还有区域 生态地质环境较 为 薄弱但又必须要开发 的地 区。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作者:黄晓露谭侨焦阳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地质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气象局做好各项防治措施就显得很关键,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可将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重点分析气象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危险关系,也就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

新疆因地质构造较复杂,且内外动力作用较强,属于中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一个地区,因此,本文重点对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引言当前,在人类活动越来越加剧的大环境下,新疆地区地质灾害发展频率不断提升,主要由局部独立朝着群发成片发展,空间方面从中低山区朝高山区发展,从时间方面由汛期发育慢慢朝汛期发展。

为此,进一步分析及研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就显得很关键。

1、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筛选此次研究选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筛选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预警指标,地质灾害发育内/外因素包含: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降水、风化作用、地表水体运动、剥蚀作用、人类活动、冰川运动等。

筛选核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指标、降雨预警指标,而后构建相应的预警指标体制,按照不同指标所起到的作用,根专家经验进行排序,而后将指标权重值确定下来。

由于新疆范围非常广,地貌单元较多,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所以经内/外动力指标筛选应根据目前提供的数据分析[1]。

比如,坡体结构与斜坡地貌、地形有直接关系,可选斜坡坡度、海拔高程、斜坡坡向三个地貌、地形指标分析坡体结构,加之新疆岩土体类型非常多,分布很多水体、冰川雪被、可把地层岩性指标慢慢概化成第4系岩体、堆积物、雪被区、水体等四类。

地质构造治疗易受断层、新构造运动影响,但地震属于地壳内部全新的地质构造运动表现,地震参数中显示的地震动峰值的加速度较大的地方,地质灾害发生会很严重。

为此,全面考虑整个断层的活动性、场地特性等指标,选地震动峰值的加速度参数代表地质构造指标。

针对外动力的地质指标,重点需考虑河流和降雨的切割作用,筛选水系密度、年均降雨量当作外动力的地质作用指标,因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内陆,降雨量和中部、东部相比相对小,将7日内的有效降雨量代表降雨渗入破坏最佳。

吉林省长白县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效益评估

吉林省长白县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效益评估
地质 灾 害 四级 预警信 息 , 并在电台、 电视 台对 广 大 公众 发 布 ,同 时利用 手机 短信平 台 向各 级应 急指
挥人员和气象信息员发布,由于预报预警准确及 时, 以上 1 4处 灾 害 点有 专 人 监测 , 避免 人 员 伤亡 3 O余 人 。
3 长 白县 崩 塌 地质 灾 害 案例 气 象 监 测预 警 服 务
崩塌 , 崩塌堆积物约 1 7 4 0 m 。 , 十二道 沟镇 十三道 沟段发生 9 处崩塌 , 崩塌堆积物约 5 4 5 0 m , 此 次
崩 塌导 致直 接经 济损 失 为 3 4 4 . 5 4万元 。 2 . 3 气象 预警 服务 情况 针 对此 次 明显 的灾 害性天气 ,吉林 省气 象 台 和 白山市气 象 台及 时发 布 了暴 雨蓝 色预 警信 号 和
雨和暴雨 ,其 中长 白县 出现大暴雨 ,降雨量为
1 0 0. 4mm 。
2 . 2 灾情
据统计 , 本次暴雨天气对吉林省 的城市建设 、 农业 、 交通 、 建筑 、 林业 以及水利设施等诸多方面 造成了严重影响,其 中长 白县共发生 1 4 处崩塌 :
长 白至八 道 沟 公 路 马路 沟 沿 江段 发 生 2处 崩 塌 ,
崩 塌 堆积 物 约 5 0 0 m s ,十 四明 显的 经济 和社会 效 益 ,得 到
了社会 各 领域 专 家一 致肯 定 。 关 键词 : 地质灾害; 崩塌 ; 气象监 测预 警 ; 效益评 估
1 引言
地 质灾 害是 指 自然 作用 和人 类活 动 造成 的恶
化地质环境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和生态的 良性发 展 , 给社 会生 产建 设造 成 损失 的地 质 事件 。
吉林 省 长 白县位 于 吉林 省东 南部 、长 白山南 麓 的 地 质灾 害频 发 区 , 其 地质 灾 害特 点是类 型多 、 分 布 广、 突发 性 强 , 随着 经 济 发展 和人 类 活 动加 剧 , 该

陕西降雨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陕西降雨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GI S要 求 的数 据 格 式 将 数 据 推 送 给 GI S显 示 模
块 ,以图形方式 显示 。系统数 据 流程如 图 1 示 。 所
图 1 地 质灾 害气 象预 报 预警 业 务 平 台流 程
2 2 系统 模 块 .
2 2 3 乡镇 降水 量插 值 模 块 由于 目前 陕 西 已 . .
式中, 志表 示 站点 ( 国家 自动气 象观 测站 和乡 镇 雨量 观测 站 ) 号 ; ( )为第 k点降水 影 响系 序 是 数 ,是 与地质 、地 形地 貌 、水 文 、植 被 、气候 背 景 、社 会 经 济 及 人 口状 况 等 因 素 有关 的 量 ;R
( )为第 k点 日综 合 降雨量 [ ;R 点 志 1 f( )为第 k点 ]
G 足 一口 ( )[ ( ) +R 正 。 f( ) 尺 k t( )
的临界 降雨量 。陕 西省气 象 部 门应 用 不同地 域 的
临界雨 量进行 预警 系统 的研 发L ,但 是仅 仅从 降 8 ] 水 角度 确定 临界雨 量 ,而没 有考虑 不 同地域 的地
质 灾 害发生 的风 险区划 。在 杜继 稳 等I 提 出的 降 1 雨 型地 质灾 害气象 预报 预警模 型 的基础 上 ,综 合 考 虑气 象和地 质灾 害风 险的耦 合 ,建立 陕西 省 降 雨型地 质灾 害气象 预报 预警 系统 。
基 于 降雨观 测 , 采用 数理 统计方 法 , 研究 降雨 量 、
降雨强度 和 降雨 过程 与地质 灾害在 空 间分布 、时
间上 的对 应 关系 ,建立 滑坡 灾害 的时空 分布 与降 雨 过程 的统 计关 系 ,确定宏 观上 的统计关 系 ,以 达 到预 警 预 报 的 目的[ 1 。两 种 研 究 途 径 各 有 侧 重 ,前 者强 调地质 灾 害的机理 研究 ,后 者强 调地 质 灾 害受 外 界触 发 因素影响 的统计 学研究 。 杜继 稳 等[不 仅从 雨量 统计 和雨 强 的分 析来 1 ] 预 报预警 地 质灾 害 ,还 将降 雨量和 雨强 同落 区的 地 质地貌 及 自然 生态环 境条 件结合起 来 ,建立 滑

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临近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临近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表 2 高 易发 区地质 灾害 隐患 点气 象 预 警等 级 判 别 标 准
3 3点对 点 实时预 警发布 技术 实现 . 随着 通 讯 技 术 的 发 展 , C MA, S 以 D G M/
GR P S网络 为 基 础 形 成 的数 据 服 务 , 受 地 理 环 不
境 和天气 条件 的限 制 , 资 和 运行 费 用 低 , 据 投 数 传输 准确 , 安全 可靠 性 高 , 时效 性 和带 宽 满 足地 质灾 害预 警短信 的传 输 要求 。根 据地 质 灾 害预
2 22 R . . s等 级 划 分
2 预 警 模 型 的建 立
2 1临 界 降 雨 量 判 据 研 究 . 根 据 有 关 研 究 积 累 和 历 史 经 验 ¨。 , 坡 滑
短 时降雨 强度 是指 1h 2h 3h和 6h的 , , 降雨 量 , 系统 所 指 的短 时 降 雨 强 度 及 其 对 应 雨 量根 据经 验制 定 I级 到 V级 , 具体 标准 见表 1 。
Ar M I c S
应 用服 务器 ( 图、数 据、应 用) 地
二 二
图片 、数
据文件
W EB
二 二
WAP
服务器
1 总 体 思 路
降水是 滑坡 、 崩塌 、 泥石 流 等 突发 性 地质 灾
害 的 主 要 诱 因 , 于 临 界 雨 量 开 展 地 质 灾 害 预 基
最 近 5d有 效 降水量 ( ) 短 时降雨 强度 ( ) 勘 、 s 。
221 R . . v计 算 方 法
能性依 次 增 大 , 明确 响 应 预 警 等 级 的 防 范 对 并
策 建议 。在实 际 预 警发 布 中 , 1~2级 不 对 外 发 布预警 , 3级 或 以上对 外 实时发 布 预警 。地 质 灾

地质灾害预警通知范文

地质灾害预警通知范文

地质灾害预警通知范文尊敬的居民:根据近期气象和地质监测信息,我们收到了有关地质灾害的预警通知。

为了确保您和您的家人的安全,特向您发出以下预警通知。

请您务必注意以下事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可能的危险。

一、背景信息根据地质勘测部门的数据分析,我们地区近期遭受到了连续的暴雨侵袭,并且地质构造的盆地地貌也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当前,气象部门预测了较大降雨的可能性,并且地质监测指示存在地滑和滑坡的风险。

确保您了解当前局势,可以帮助您做出正确的决策,以保护您自己和您的家人。

二、危险性预警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程度,我们将地质灾害分类为三个级别:高、中、低。

1. 高级别:滑坡、泥石流等危险性较高的地质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交通中断和人员伤亡。

在高级别预警下,您应立即采取行动,确保迅速撤离至安全的地区,并且避免进入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

2. 中级别:地表塌陷、土壤液化等危险性较中等的地质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可能导致道路塌陷、管道破裂等潜在危险,并且对交通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中级别预警下,您应谨慎行事,避免进入已经受到影响的区域,并遵守相应的交通管制。

3. 低级别:裂缝、岩体滑坡等危险性较低的地质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可能对建筑物和道路有轻微的影响,但对人员的危害较小。

在低级别预警下,您应保持警觉,密切关注最新的气象和地质信息,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预防措施1. 提前了解情况:及时关注地质灾害预警通知,并且及时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风险等级。

查看地质和气象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以确保您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理解。

2. 增强警觉:如果您所在地区处于高风险地带,请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警觉。

注意观察周围土壤和岩石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地面裂缝、裂隙等征兆。

3. 安全撤离:在高风险地带,当收到预警通知时,请立即采取行动,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提前规划好撤离路线,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并遵循相关的疏散指示。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

基于ArcObjectss的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GHR1.0薛群威[1]张徽[2][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2](南京邮电学院,南京,210003)一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概况中国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的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从2003年6月1日起启动。

每年汛期(5-9月份),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时段向社会发布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中国大陆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制约着许多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特别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常造成重大损失。

据统计,近年来,除地震以外的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财产损失上百亿元。

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将充分利用两部局在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方面的技术力量及成果,提高中国大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的科技含量和预测预报精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由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部门联合署名发布,通过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有线广播等新闻媒体在气象预报节目中播报。

预报等级统一划分为5级:1级为可能性很小、2级为可能性较小、3级为可能性较大、4级为可能性大、5级为可能性很大,其中,3级在预报中为注意级,4级在预报中为预警级,5级在预报中为警报级。

二系统框架基于ArcObjects的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GHR1.0完成对雨量监测数据、雨量预测数据、地质灾害区划数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地形数据、地貌数据等的实时获取,并利用相应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地质灾害预警等级。

系统的目标是实时生产出中国大陆地质灾害预警等值线。

系统由数据层、分析层、表达层构成,如图2-1。

图2-1 系统结构基于ArcObjects的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GHR1.0运行中涉及的数据源众多、数据流量大,运行时产生的数据流如图2-2。

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模型设计与应用

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模型设计与应用

传输和缓存等 ; 资源层 是数据资源和数据处理 分析 资源; 虚拟层 也称为资源虚拟层或资源池 , 实现资源虚拟化和路 由 ; 汇集层也 称为任务池 ; 描述应 用层 的任 务流 程 , 应用 层指 客户 端用户 和
工具 。
预警 数据分布在各级预警机构 , 主要数据类型是空 间数 据 , 以商业 G S 式为主 , I格 共享与交 流比较 困难 。
Ab t a t sr c
Nain l r i — d c d g oo ia a a d a l a n n e vc s mo e s a s — y r mo e a e n s ai li fr t n g i t a an i u e e lgc lh z r s e r w r ig s r ie d li i l e d lb s d o p t n o ma i rd o n y x a a o
范的资源请求 ; 虚拟层还 能够根据 资源描述 和调度算 法实现 资 源调用 , 从而获得预警数据 和预警数据处理分析程序 , 并进行 实
42 8 M, 间叠 加计 算次数 是 4 .6 , 8 .0 空 4 5 T 预报 雨量要 素数 2 4小
时平均 为 1 .0 2 27 ,4小时空 间叠加计 算次数约 为 1 1 G, . 7 气象 实 况雨量要 素数 为 2 4小时 平均 6 7 9 ,4小 时空 间插值 次数 约 5.02 为 6 . 1 那么 , 0 7 G, 每年计算次数约为 5 .5 。省级 、 66T 市级和县级
第 8期
薛群威 等 : 国家级 地质 灾害 气象预 警服 务模 型设计 与应 用
9 1
年度 预警产品 ( C V发布( )网络发布 ( NR发布( 份)C T 次 次)c 次)

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能源的迅速增长以及经济活动的大规模扩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科学划分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建立可持续性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应从国家层面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划分与治理措施。

虽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地质灾害和气象风险造成的影响仍旧不容忽视。

因此,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本文基于多信息融合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以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这里应用的多信息融合是一种对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需要的判断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探测、连接、估计和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和资料,从而可以得到精确的状态和估计。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引言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山地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5%,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防范难度大。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33万多处。

其中特大型1751处,大型4795处,主要以滑坡、泥石流为主。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地形切割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强烈、岩性为易风化及软弱岩层、降雨集中的山区。

1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地质灾害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是指拥有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场所。

该区域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是一种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活于其中的动、植物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尽管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但仍旧难以避免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多项因素相关。

气象灾害预警由低到高的颜色是

气象灾害预警由低到高的颜色是

气象灾害预警由低到高的颜色是“气象灾害预警”这一术语,有个统一的标准: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和蓝色。

“气象灾害预警”的含义是,当自然灾害或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时,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启动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向社会公众发布,引导公众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气象灾害发生后,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立即启动相应防灾减灾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提升中国气候预测和气候预警能力水平,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气象台台风和暴雨预警》地方标准(编号为SLD5-2009)。

这是我国首个地方标准。

一、台风指直接或间接受热带气旋影响而造成的灾害,包括风灾、暴雨、台风、强台风和龙卷风等。

以强热带气旋产生的风速、暴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指标。

对热带气旋而言,其风力一般是由海面的气压、平均风速和平均降雨量决定的。

以台风强度为指标的热带气旋分类方法和时间有:热带气旋出现之前;热带气旋最强时;生成以后;对台湾群岛造成威胁的热带气旋在其最强时期形成;登陆后继续发展的热带气旋;经过华南前发展的热带气旋等等。

台风从形成到结束一般持续时间为2天至4天;登陆前后持续时间为3天至5天;登陆后继续发展的热带气旋为5天至7天;热带气旋影响结束时间不确定。

台风强度等级代表台风对我国大陆及南海地区风雨天气的严重性,也能反映我国沿海台风强度和分布情况之一——超强台风和特别强台风之间有明显区别:超强台风通常会出现局部暴雨、强风雨及特大暴雨(最大累积雨量一般超过300毫米)等破坏天气;而特别强风力有时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并伴有冰雹等灾害。

二、暴雨1.发布标准:气象部门根据暴雨实况发布天气预报。

2.预警级别:黄色、橙色、红色、蓝色四个级别的发布标准。

3.影响区域和时间:暴雨发生区域的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就要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息了。

基于3S技术的贵州省农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基于3S技术的贵州省农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环 境耦 合 的 预 警 法 。地 质 灾 害的 发 生是 多重因素共 同作 用的复杂物 理过 程 ,受内外因素控 制。 内因包 括地 形
地 貌 、地 质 构 造 、地 层 、 水 文 地 质 、 植 被 覆 盖 等 : 外 因包 括 自然 因 素和 人
降雨类 型下灾害 的发 生情况也存在 明
下 自动播放 。解决信 息传播和 自动 播
放后, 系统安全性 问题可利用信息数 字签名技术过 滤非法信息攻击 , 保证 系 统 的运 行 安 全 可 靠 。增 加 语 音 回 拨
展 多 因素 的 预 报 方 法 比单 因素 的 预 报
更有针 对性 和 更高 的成功 率, 于3 基 s 技术的地质灾 害气象预警 系统简单 明
“ 模块 三 ”为农村现有 的大喇叭 功放 设备 ,实现预警 信息 的播放 ,该系统
研 究修正预 报预警工 作中使用 的评 判 标 准 和 方 法 ,提 高预 测 预 警 的 可信
度 。进一步研 究适合贵 州地质环境特
通过短 信 自动 开启大喇 叭功放开关 ,
实 现 了 无 人 值 守条 件 下 预 警 信 息 的 自 动 播 放 , 节 省 人 力 资 源 的 投 入 , 时 同
德患执

新霄院众
失羧 镄 繁 秘 攮 壤 鬻 嚣 耩
图1贵州省农村地质灾害农村预警发布 系统
总 第1o ̄ 2 1.0 } 《 围减 灾 9 1 021。: 小 1 4 5
地 质 灾 害 易 发 程 度 分 区 图 ; 确 定 各 易
好 。因此 ,我们 选取 了3 实况 累计 天 雨量和2 d 时预报雨量 作为地质 灾害 4x
气 象 预 报 预 警 的气 象 指 标 。 在 贵 州 省 农 村 地 质 环 境 和 地 质 灾 害 调 查 及 区划 成 果 基 础 上 , 将 地 质 环 境要 素在G S 进行 数值处 理和 综合 I中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20-10-26T01:46:52.714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19期作者:刘卫宁[导读] 加强气象格点数据的应用能够提升预警的精度和准确度,基于此,本文就该问题进行分析。

梅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广东省梅州市 514071摘要:“预警系统”的建设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即向上对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上报有关地质灾害监测信息、预警信息、统计数据和重大项目资料,贯彻执行国土资源厅有关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等;向下则要完成对全市各县(市、区)地质灾害数据的汇总和管理,并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而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气象格点数据的应用能够提升预警的精度和准确度,基于此,本文就该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格点数据1、研究背景梅州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03~2019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4000多起,造成92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

至2019年底,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288处,受威胁人员33746人,潜在经济损失9.8亿元。

此外,还有8万多处农村削坡建房群众受地质灾害威胁。

地质灾害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梅州市国土资源局为了适应梅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投资建设了“梅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

当前,梅州市气象局的精细化格点预报系统已正式在全市范围内气象部门业务化运行。

系统正式业务化运行后,有效地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细化预报服务需求,为山洪灾害、交通气象、水文气象等领域提供精细化、定量化的技术支撑。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精度和准确度,研究采用梅州市气象局格点数据参与地质灾害预警分析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2、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维持现有体系结构、保护原有系统和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精细化格点预报系统”的数据成果,探索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分析的新技术方法,提高预警分析的精度和准确度,实现系统的典型示范应用。

2021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

2021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1.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人为活动背景条件下,基于前期过程降水量和预报降水量,对某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成灾大小的预测。

参考《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中“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如下:P=v*R式中:P——预警综合指数;v——易发指数,对应前面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成果;R——有效降水量;在该预警模型中最重要的是探究**市高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降水量数值。

所谓前期有效降水量,是指前期降水进入岩土体并一直滞留至研究当日的降雨量,国内外学者已做过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进入岩土体雨量的经验公式:R=k r1+k2r2+…+k n rn式中:R——前期有效降水量;k——有效降水系数,一般取0.84;r n——前n日的日降水量;2.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原理及阈值(1)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原理在综合考虑地质、地貌、构造、岩性等控制因素外,还应着重分析研究降雨量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

由于滑坡、崩塌多发生在前期降雨充沛、松散固体物质处于充分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再遇到短时特大暴雨就可激发滑坡、崩塌。

因此,进行滑坡、崩塌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时,其临界降雨量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前期降雨量以及未来日降雨量。

通过采用一定的数学决策模型,对降水数据进行集成,将研究区的降水集成结果及前期降雨量分布与临界雨量指标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滑坡、崩塌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2)滑坡预警阈值根据前人的研究,国内外采用了许多与滑坡发生的关系密切的降雨特性参数,包括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累积雨量、当日降雨量及临界降雨量等。

其中,当日降雨量为滑坡发生的激发因素,而前期降雨量则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潜在因素。

前期降雨量的多少,不仅会影响坡体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进而还会影响激发滑坡所需的当日降雨量。

根据大量学者研究成果表明:降雨诱发滑坡与前期降雨以及当日降雨关系密切。

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Ab s t r a c t:Ra i n f a l l i s a k e y f a c t o r t h a t t r i g g e r s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 a n d i t i s a l s o o ne o f t h e mo s t a c t i v e p r e d i s p o s i n g f a c t o r s .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e a r l y wa r n i n g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a t ho me a n d a b r o a d,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mo d e l s( me t h o d s )u s e d b y t h e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e a r l y wa r n i n g o f
足, 但 目前 还 处 于 探 索 阶 段 , 仅 局 限于 个 别 地 区 , 未 能 得 到 更 广 泛 的 应 用 。 为 了提 高 预 警 系统 的 预 警 能 力 。 指 Ⅲ


代 预 警 模 的 耦合 预警 将 是 今 后 重点 研 究 的发 展 方 向 。 关 键 词 :区域 地 质 灾 害 ; 气 象 预 警模 型 ; 降雨 ; 发 展 趋 势
g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e a r l y wa r ni n g mo d e l f o r e a c h c a t e g o r y . Th e r e s u l t s s ho w t h a t i mp l i c i t( f i r s t g e n e r a t i o n)a n d e x p l i c i t( s e c o nd g e n e r a t i o n)e a r l y wa r n i n g mo de l s . wh i c h a r e b a s e d O n t h e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随着地质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气象局做好各项防治措施就显得很关键,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可将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重点分析气象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危险关系,也就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

新疆因地质构造较复杂,且内外动力作用较强,属于中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一个地区,因此,本文重点对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作深入研究。

标签: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引言当前,在人类活动越来越加剧的大环境下,新疆地区地质灾害发展频率不断提升,主要由局部独立朝着群发成片发展,空间方面从中低山区朝高山区发展,从时间方面由汛期发育慢慢朝汛期发展。

为此,进一步分析及研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就显得很关键。

1、中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筛选此次研究选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筛选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预警指标,地质灾害发育内/外因素包含: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降水、风化作用、地表水体运动、剥蚀作用、人类活动、冰川运动等。

筛选核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指标、降雨预警指标,而后构建相应的预警指标体制,按照不同指标所起到的作用,根专家经验进行排序,而后将指标权重值确定下来。

由于新疆范围非常广,地貌单元较多,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所以经内/外动力指标筛选应根据目前提供的数据分析[1]。

比如,坡体结构与斜坡地貌、地形有直接关系,可选斜坡坡度、海拔高程、斜坡坡向三个地貌、地形指标分析坡体结构,加之新疆岩土体类型非常多,分布很多水体、冰川雪被、可把地层岩性指标慢慢概化成第4系岩体、堆积物、雪被区、水体等四类。

地质构造治疗易受断层、新构造运动影响,但地震属于地壳内部全新的地质构造运动表现,地震参数中显示的地震动峰值的加速度较大的地方,地质灾害发生会很严重。

为此,全面考虑整个断层的活动性、场地特性等指标,选地震动峰值的加速度参数代表地质构造指标。

针对外动力的地质指标,重点需考虑河流和降雨的切割作用,筛选水系密度、年均降雨量当作外动力的地质作用指标,因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内陆,降雨量和中部、东部相比相对小,将7日内的有效降雨量代表降雨渗入破坏最佳。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技术规程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技术规程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目标任务、技术方法、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预警对象为降水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他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预警和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预警可参考。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工作,蓟州区区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0112-20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6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 000)QX/T 5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8部分:降水观测QX/T 6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 487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T/CAGHP 039-2018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基于前期过程降水量和预报降水量,开展的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及成灾风险的预警预报工作。

3.2预警等级 early warning grade未来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低的一种量度。

3.3预警区域 early warning area未来一定时段内,达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的区域。

3.4预警区划 early warning area mapping根据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地质灾害孕灾背景、气候特征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选取定性、半定量或定量评价方法,对工作区开展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评价及预警区域划分工作。

3.5预警模型 early warning model基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条件、人类活动、降水与地质灾害关系等分析研究,建立的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价模型。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是指根据地质灾害区域的特点和气象条件,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因素进行预测和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在气象影响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例如强降雨、暴雨、台风等都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因此,在地质灾害区域内,需要及时监测气象信息,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1.气象预警等级:通常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对
应着不同的风险等级。

2.气象预警时效:根据对气象状态的分析,制定出预警时间和
范围,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气象预警内容:即告知地质灾害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因素
和预计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4.气象预警指令:即指导地质灾害区域内应急机构和群众根据
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的制定,在地质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准确的预警,可以有
效降低地质灾害对人员、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规范标准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规范标准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增强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和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定义)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是在灾害风险普查、确定致灾阈值和预警等级指标基础上,依据降水实时监测、预报,评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适时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第三条(管理原则)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应遵循需求牵引、开放集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根据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统筹利用部门和社会资源,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业务原则)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应建立分工负责、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

第五条(内容)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包括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和灾害信息管理、致灾阈值确定、精细化降水估测和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检验、效益评估等内容。

第六条(时段)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主要时段为每年5月1日-9月30日,在其他时段内,可根据降水强度和服务需要,适时开展此项业务。

第七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国家级、省级气象部门。

省级气象部门依据本规范指导所辖地市、县级气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

第二章业务内容第八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时调查和灾害信息管理根据《泥石流、滑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普查和灾害信息管理工作,内容包括:1.普查地质灾害灾情点特征信息、地理信息资料、水文信息、气象信息、承灾体信息、灾情信息、预警指标和防灾措施数据等;实时调查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规模、具体地点、受影响的村镇、户数和人口、死伤人数、经济损失、致灾降水量,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质环境等信息。

2.对普查和实时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更新修订。

3.依托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实时和历史灾情信息的收集管理、质量控制、统计评估及服务应用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强台风(SuperTY)
≥51.0
16或以上
1.2大气环流系统与天气演变
• 天气系统是指具有一定的温度、气压或风等气象要素空间结构特征的大 气运动系统。如有的以空间气压分布为特征组成高压、低压、高压脊、 低压槽等,有的则以风的分布特征来分,如气旋,反气旋,切变线等,有 的又以温度分布特征来确定,还有则的以某些天气特征来分,如雷暴, 热带云团等。每天的天气变化都是由各种天气系统造成的,如高压脊带 来好天气,低压槽带来阴雨天气,冷锋带来降温等。天气系统随着季节 的变化而不同,春季湖南多受变性冷高压脊、静止锋、低压槽等天气系 统影响,夏季的锋面、低槽、热带云团、台风等天气系统常给我省带来 明显降雨,秋冬季节通常在高压脊的控制下,出现晴朗少雨的天气。
公里/时 小于1 1-5 6~11 12~19 20~28 29~38 39~49 50~61 62~74 75~88 89~102
103~117 118~133 134~149 150一166 167~183 184~201 202~220
相当风速 米/秒 0~ 0.2
0.3~1.5 1.6~3.3 3.4~5.4 5.5~7.9 8.0一10.7 10.8~13.8 13.9~17.l 17.2~20.7 20.8~24.4 24.5~28.4 28.5~32.6 32.7~36.9 37.0~41.4 41.5~46.1 46.2——50.9 51.0~56.0 56.1——61.2
成分
氮(N2) 氧(O2) 氩(Ar)
二氧化碳(CO2) 氖(Ne) 氦(He) 氪(Kr) 氙(Xe)
氢(H2) 甲烷(CH4) 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碳(CO)
臭氧(O3) 水汽(H2O) 二氧化硫(SO2) 硫化氢(H2S) 氨(NH3)
气溶胶
大气组成
体积混合比
0.78083
0.20947
寿命
~105年 ~5×103年 ~107年
5-6年 ~107年 ~107年 ~107年 ~107年 6-8年 ~10年 ~25年 0.2~0.5年 ~2年 ~10年 ~2年 ~0.5年 ~5天 ~10天
பைடு நூலகம்
地球气候系统
大气垂直结构
大气环流平均水平流状况(1地面冬季气压、风)
大气环流平均状况(2夏季地面气压、风)
热带气旋等级标准
热带气旋等级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m/s)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级)
热带低压(TD)
10.8-17.1
6-7
热带风暴(TS)
17.2-24.4
8-9
强热带风暴(STS)
24.5-32.6
10-11
台风(TY)
32.7-41.4
12-13
强台风(STY)
41.5-50.9
14-15
24小时 降雨量(MM)
0.1~9.9 5.0~16.9 10.0~24.9 17.0~37.9 25.0~49.9 39.0~74.9 50.0~99.9 75.0~174.9 100.0~249.9 175.0~299.9
≥250.0
降雪 量级
小雪 小到 中雪 中雪
中到 大雪
大雪 大到 暴雪 暴雪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与区划方法
湖南省气象台 黎祖贤
2012.10
提纲
• 1 气象基础知识简介 • 2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方法
1 气象基础知识
• 1.1 天气现象及其等级划分 • 1.2 大气环流系统与天气演变 • 1.3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 1.4 气象业务与服务梗概
1.1天气现象及其等级划分
垂直环流(1北半球冬经向)
垂直环流(2北半球夏经向)
气团、锋、切变
气旋(低涡)华 北 冷 涡
台 风
长波、槽、脊活动(08年01月28日00时高空实况资料)
1.3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 气象灾害 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 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 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 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 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降雨 量级
小雨
小到 中雨
中雨
中到 大雨
大雨
大到 暴雨
暴雨
暴雨到 大暴雨
大暴雨
大暴雨到 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
12小时 降雨量(MM)
0.1~4.9 3.0~9.9 5.0~14.9 10.0~22.9 15.0~29.9 23.0~49.9 30.0~69.9 50.0~104.9 70.0~139.9 105.0~169.9 ≥140.0
0.00934
0.00035 1.82×10-6 5.2×10-6 1.1×10-6 0.1×10-6 0.5×10-6 1.7×10-6 0.3×10-6 0.1×10-6 10-50×10-9 2-1000×10-6 0.03-30×10-9 0.006-0.6×10-9 0.1-10×10-9 1-1000×10-9
12小时
24小时
降雪量(MM) 降雪量(MM)
0.1~0.9 0.5~1.9 1.0~2.9 2.0~4.4 3.0~5.9 4.5~7.4
≥6.0
0.1~2.4 1.3~3.7 2.5~4.9 3.8~7.4 5.0~9.9 7.5~14.9
≥10.0
风力等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气现象是发生在天空和地面的由大气性状及其变化所引起的、人们
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一些自然现象的统称。如降水现象、空气流动、 视程障碍、声光电现象等。气象业务和科研实践中,形成了全球统一的 对各种天气现象标示符号,也要求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等级标准来描 述其强度等特征。
天气现象列表
降水(降雨、降雪)等级标准
风力等级表
陆地地面物体征象
静,烟直上。 烟能表示风向。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动。 树叶及微技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全树动摇,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草房遭受破坏,大树枝可折断。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陆上少见,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破坏。 陆上绝少,其催毁力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