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

合集下载

国办发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国办发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

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

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

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定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定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定地质灾害是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一种严重威胁,其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广泛存在。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各国普遍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旨在提前识别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灾害应对的准确率和效果,制定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一、前言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地质体破裂、滑动或崩塌等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定的制定旨在全面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预测模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以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能力和灾害应对的准确性。

二、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由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监测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组成。

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包括地面监测站点和卫星遥感监测,通过布设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的地面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地表裂缝、土壤位移等指标;卫星遥感监测则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信息。

监测设备包括地面监测仪器、卫星传感器等,用于获取地质灾害监测数据。

信息传输系统用于将监测数据传输到地质灾害监测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

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和地质灾害发生的统计规律,结合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建立的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可分为统计模型和机理模型。

统计模型是通过分析历史地震、降雨、地质结构等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建立统计模型进行预测。

机理模型基于地质灾害发生的物理机理,通过模拟地震、降雨等外部刺激条件下地质体的变形、滑动等过程,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四、地质灾害预警级别划分地质灾害的预警级别是根据监测数据和预测模型的结果,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进行划分。

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级别:低风险预警、中风险预警、高风险预警和临界风险预警。

低风险预警表示地质灾害可能性较低,对人民生命财产影响较小;中风险预警表示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但对人民生命财产影响尚可控制;高风险预警表示地质灾害可能性很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临界风险预警表示地质灾害可能性极高,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威胁。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技术规程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技术规程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目标任务、技术方法、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预警对象为降水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他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预警和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预警可参考。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工作,蓟州区区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0112-20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6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 000)QX/T 5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8部分:降水观测QX/T 6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 487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T/CAGHP 039-2018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基于前期过程降水量和预报降水量,开展的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及成灾风险的预警预报工作。

3.2预警等级 early warning grade未来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低的一种量度。

3.3预警区域 early warning area未来一定时段内,达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的区域。

3.4预警区划 early warning area mapping根据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地质灾害孕灾背景、气候特征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选取定性、半定量或定量评价方法,对工作区开展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评价及预警区域划分工作。

3.5预警模型 early warning model基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条件、人类活动、降水与地质灾害关系等分析研究,建立的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价模型。

陕西降雨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陕西降雨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GI S要 求 的数 据 格 式 将 数 据 推 送 给 GI S显 示 模
块 ,以图形方式 显示 。系统数 据 流程如 图 1 示 。 所
图 1 地 质灾 害气 象预 报 预警 业 务 平 台流 程
2 2 系统 模 块 .
2 2 3 乡镇 降水 量插 值 模 块 由于 目前 陕 西 已 . .
式中, 志表 示 站点 ( 国家 自动气 象观 测站 和乡 镇 雨量 观测 站 ) 号 ; ( )为第 k点降水 影 响系 序 是 数 ,是 与地质 、地 形地 貌 、水 文 、植 被 、气候 背 景 、社 会 经 济 及 人 口状 况 等 因 素 有关 的 量 ;R
( )为第 k点 日综 合 降雨量 [ ;R 点 志 1 f( )为第 k点 ]
G 足 一口 ( )[ ( ) +R 正 。 f( ) 尺 k t( )
的临界 降雨量 。陕 西省气 象 部 门应 用 不同地 域 的
临界雨 量进行 预警 系统 的研 发L ,但 是仅 仅从 降 8 ] 水 角度 确定 临界雨 量 ,而没 有考虑 不 同地域 的地
质 灾 害发生 的风 险区划 。在 杜继 稳 等I 提 出的 降 1 雨 型地 质灾 害气象 预报 预警模 型 的基础 上 ,综 合 考 虑气 象和地 质灾 害风 险的耦 合 ,建立 陕西 省 降 雨型地 质灾 害气象 预报 预警 系统 。
基 于 降雨观 测 , 采用 数理 统计方 法 , 研究 降雨 量 、
降雨强度 和 降雨 过程 与地质 灾害在 空 间分布 、时
间上 的对 应 关系 ,建立 滑坡 灾害 的时空 分布 与降 雨 过程 的统 计关 系 ,确定宏 观上 的统计关 系 ,以 达 到预 警 预 报 的 目的[ 1 。两 种 研 究 途 径 各 有 侧 重 ,前 者强 调地质 灾 害的机理 研究 ,后 者强 调地 质 灾 害受 外 界触 发 因素影响 的统计 学研究 。 杜继 稳 等[不 仅从 雨量 统计 和雨 强 的分 析来 1 ] 预 报预警 地 质灾 害 ,还 将降 雨量和 雨强 同落 区的 地 质地貌 及 自然 生态环 境条 件结合起 来 ,建立 滑

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标准

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标准

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标准一、引言山洪和地质灾害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

面对这些灾害,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保护公众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警信号标准迫在眉睫。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关于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标准。

二、预警信号标准的设计思路1. 根据过去山洪、地质灾害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设立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等级应明确表示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方便公众理解和应对。

2. 采用统一的颜色、图标和声音标志,使其易于识别和区分。

预警信号的图标应具有直观性,使得人们能够迅速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与相关部门合作,将预警信号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广泛传播,包括电视、广播、短信等,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

三、山洪气象风险预警信号标准山洪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等级:1. 蓝色预警信号:指示山洪可能性较低,公众需要保持警惕,但未来一段时间内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防范措施。

2. 黄色预警信号:指示山洪可能性较高,公众需要加强防范措施,如关闭河流和山区旅游景点,提前疏散易受山洪侵袭的地区。

3. 橙色预警信号:指示山洪可能性非常高,公众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如疏散至安全地带,暂停户外活动等。

4. 红色预警信号:指示山洪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公众需要立即迁往高地或就近的安全场所,避免危险。

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标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等级:1. 蓝色预警信号:指示地质灾害可能性较低,公众需要保持警惕,但未来一段时间内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防范措施。

2. 黄色预警信号:指示地质灾害可能性较高,公众需要加强防范措施,如迅速撤离易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区域。

3. 橙色预警信号:指示地质灾害可能性非常高,公众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如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地质灾害的威胁。

4. 红色预警信号:指示地质灾害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公众需要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规范标准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规范标准

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增强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和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定义)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是在灾害风险普查、确定致灾阈值和预警等级指标基础上,依据降水实时监测、预报,评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适时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第三条(管理原则)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应遵循需求牵引、开放集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根据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统筹利用部门和社会资源,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业务原则)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应建立分工负责、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

第五条(内容)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包括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和灾害信息管理、致灾阈值确定、精细化降水估测和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检验、效益评估等内容。

第六条(时段)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主要时段为每年5月1日-9月30日,在其他时段内,可根据降水强度和服务需要,适时开展此项业务。

第七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国家级、省级气象部门。

省级气象部门依据本规范指导所辖地市、县级气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

第二章业务内容第八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时调查和灾害信息管理根据《泥石流、滑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普查和灾害信息管理工作,内容包括:1.普查地质灾害灾情点特征信息、地理信息资料、水文信息、气象信息、承灾体信息、灾情信息、预警指标和防灾措施数据等;实时调查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规模、具体地点、受影响的村镇、户数和人口、死伤人数、经济损失、致灾降水量,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质环境等信息。

2.对普查和实时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更新修订。

3.依托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实时和历史灾情信息的收集管理、质量控制、统计评估及服务应用工作。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关于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随着地质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气象局做好各项防治措施就显得很关键,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可将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重点分析气象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危险关系,也就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

新疆因地质构造较复杂,且内外动力作用较强,属于中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一个地区,因此,本文重点对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作深入研究。

标签: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引言当前,在人类活动越来越加剧的大环境下,新疆地区地质灾害发展频率不断提升,主要由局部独立朝着群发成片发展,空间方面从中低山区朝高山区发展,从时间方面由汛期发育慢慢朝汛期发展。

为此,进一步分析及研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就显得很关键。

1、中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筛选此次研究选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筛选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预警指标,地质灾害发育内/外因素包含: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降水、风化作用、地表水体运动、剥蚀作用、人类活动、冰川运动等。

筛选核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指标、降雨预警指标,而后构建相应的预警指标体制,按照不同指标所起到的作用,根专家经验进行排序,而后将指标权重值确定下来。

由于新疆范围非常广,地貌单元较多,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所以经内/外动力指标筛选应根据目前提供的数据分析[1]。

比如,坡体结构与斜坡地貌、地形有直接关系,可选斜坡坡度、海拔高程、斜坡坡向三个地貌、地形指标分析坡体结构,加之新疆岩土体类型非常多,分布很多水体、冰川雪被、可把地层岩性指标慢慢概化成第4系岩体、堆积物、雪被区、水体等四类。

地质构造治疗易受断层、新构造运动影响,但地震属于地壳内部全新的地质构造运动表现,地震参数中显示的地震动峰值的加速度较大的地方,地质灾害发生会很严重。

为此,全面考虑整个断层的活动性、场地特性等指标,选地震动峰值的加速度参数代表地质构造指标。

针对外动力的地质指标,重点需考虑河流和降雨的切割作用,筛选水系密度、年均降雨量当作外动力的地质作用指标,因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内陆,降雨量和中部、东部相比相对小,将7日内的有效降雨量代表降雨渗入破坏最佳。

宁波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趋势预测报告

宁波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趋势预测报告

宁波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趋势预测报告(年)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增强全市防灾避灾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升“预防为主”的导向作用。

根据全市气象形势年度预测,以及地质灾害联合技术会商,形成年宁波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趋势预测报告。

一、地质灾害现状我市丘陵山区较多,地质构造发育,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强。

根据《宁波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市共划定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个中易发区,面积约平方公里,高易发区包括余姚马家坪杜徐岙、钱库岭车岗头、鄞州塘溪童村、宁海岔路西山桑洲黄罗洋等地区;中易发区包括慈溪南部丘陵区、余姚西部低山丘陵区以及宁海县西部、南部低山丘陵区。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以及人为活动强度,划定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均为城镇周边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主要包括余姚马家坪杜徐岙、北溪溪山、宁海梁坑俞陈野猪坑、黄罗洋白溪、城关周边地区、奉化溪口长龙头、象山石浦东南部、鄞州塘溪童村、慈溪匡堰乾炳。

截至年月,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崩塌处,滑坡处,泥石流处),其中,威胁到常住人口的隐患点有处,受威胁常住人口户,威胁人数人。

二、防治形势我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从低山区近千米,到市区平原区约米。

西部属四明山东麓山区,东南系天台山北东余脉。

全市隶属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构造以断裂为主,以北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褶皱不明显。

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平原、沟谷以及坡麓地带。

丘陵山区由于地质构造发育,岩石较为破碎,或上覆松散堆积物层较厚,地质灾害分布广泛。

当前,我市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期,作为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综合试点城市,非平原区土地开发力1 / 8度不断加大,低山丘陵地质环境条件将面临密集人为活动的持续较大影响;加之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导致极端性灾害天气相对频繁,地质灾害风险显著提高。

在汛期,特别是月的梅汛期和月的台汛期,我市山区存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现状与效果分析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现状与效果分析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现状与效果分析作者:刘红涛苏俊辉乐静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3年第08期摘要当前,县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虚警现象,精细到乡镇街道的难度更大。

为更好地了解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现状与效果,通过分析鄠邑区过去2年预警信号的发布情况和服务受众体反馈情况,挖掘县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气象预警信息在精细到镇街服务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以期进一步增强鄠邑区气象预警发布效果。

关键词预警信号;发布现状;效果评估;鄠邑区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8–0160-03气象灾害预警是氣象部门为社会公众提供应对重大气象灾害、指导开展灾害风险防范,从而规避灾害损失的一项重要服务。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预报技术的提升,气象预警信息准确度明显提高,而预警信号发布数量也持续增加,尤其是2021年河南郑州“7·20”暴雨事件后,各级政府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

为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各地纷纷采取“以预报为令”、将各类应急预案与气象预警信号“硬挂钩”的措施,这就需要预警信号的发布尽量准确、及时。

但受科技水平和自然规律复杂性的限制,气象预警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情况,如虚报、空报、漏报等。

当前,发布到县的预警信号已经不可避免出现虚警的情况,精细到乡镇街道的难度更大。

国内学者杨荣芳等[1]利用2015—2018年河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资料,分析得出了近4年河北省各类预警信号发布的时空分布特征、发布频次。

陈周旺等[2]采用逐年数据纵向对比和市内县域横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2013—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类发布次数、不同等级发布次数和县域时空分布。

乐静等[3]以鄠邑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例,分析了县级气象预警等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将气象预警发布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等建议。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年度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年度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年度工作方案1. 背景故事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我们要提前关好窗户、做好防护一样,我们需要提前对地质灾害进行气象预警。

这个工作方案就是为了更系统、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让我们能在灾害来临之前,尽可能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1.1计划框架这个方案的核心逻辑就像一场接力赛。

首先是数据收集阶段,这就像接力赛的第一棒选手起跑前的准备工作,要收集地质和气象相关的数据。

然后是分析处理阶段,就像接力赛中的交接棒环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因素。

最后是预警发布阶段,这就如同最后一棒选手冲刺,把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出去,让相关地区的人们能够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 实施步骤2.1分阶段行动2.1.1启动阶段(1月1日 - 1月15日)2.1.1.1责任人安排这个阶段主要由地质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他们需要熟悉地质数据收集的流程和相关技术。

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参与进来,他们要有解读气象数据的能力。

由项目负责人协调两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确保信息共享和沟通顺畅。

2.1.1.2具体工作地质部门工作人员开始整理已有的地质数据,比如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信息。

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则收集过去多年的气象数据,像降雨量、气温变化等数据。

2.1.2分析处理阶段(1月16日 - 2月28日)2.1.2.1责任人安排由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负责,团队成员需要具备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以及气象学知识。

项目负责人要监督工作进展,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2.1.2.2具体工作数据分析团队把地质和气象数据整合到一起,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建立模型,分析降雨量达到多少时,特定地质构造区域可能会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2.1.3预警发布阶段(3月1日起长期执行)2.1.3.1责任人安排由预警发布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他们需要熟悉各类信息发布平台的操作,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是指根据地质灾害区域的特点和气象条件,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因素进行预测和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在气象影响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例如强降雨、暴雨、台风等都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因此,在地质灾害区域内,需要及时监测气象信息,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1.气象预警等级:通常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对
应着不同的风险等级。

2.气象预警时效:根据对气象状态的分析,制定出预警时间和
范围,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气象预警内容:即告知地质灾害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因素
和预计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4.气象预警指令:即指导地质灾害区域内应急机构和群众根据
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的制定,在地质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准确的预警,可以有
效降低地质灾害对人员、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疏散通知范文

地质灾害疏散通知范文

地质灾害疏散通知范文尊敬的市民:近日,我市出现了频繁的地质灾害,为了确保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此发布地质灾害疏散通知。

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通知内容,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疏散准备。

一、灾害类型和预警信号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和监测,我市目前存在以下地质灾害风险:1. 地震:预警信号为地震烈度等级,当地震烈度等级达到三级及以上时,请立即采取疏散措施;2. 泥石流:预警信号为降雨量,当连续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请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并根据指示采取必要的疏散行动;3. 地面塌陷:预警信号为地面塌陷报警器的警报声,请在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采取疏散行动。

二、疏散准备1. 家庭疏散包的准备:每个家庭应准备好一份疏散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品:食物、水、急救药品、照明设备、重要文件、应急联系方式等。

同时,应将疏散包放在易于携带的地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随时带走;2. 家庭防护措施的落实:每个家庭应检查并修复屋顶、墙体、门窗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在预警信号发布后,及时关闭燃气、电源等设备,确保家庭安全;3. 疏散路线的规划:请家庭成员提前规划好从家庭到疏散点的最短、最安全的路线,并牢记该路线。

三、疏散行动1. 听从组织和指挥:一旦接到疏散通知,市民应当主动听从组织和指挥,遵循疏散路线,确保迅速、有序地撤离;2. 保持冷静和谨慎:在疏散过程中,市民应保持冷静和谨慎,尽量避免恐慌和踩踏事故的发生;3. 帮助弱势群体:市民应尽量帮助老人、孩子、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疏散,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请广大市民牢记地质灾害疏散通知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和行动,确保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大家也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常识,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社区。

感谢各位市民的支持与合作!愿大家平安!此致敬礼。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承担单位情况2二、项目研发情况及市场分析 41.市场分析 42.项目研发情况 6三、项目内容及重点解决问题、目标71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72 地质水文管理系统83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84 灾害数据管理系统85 灾害预警分析系统96 预警成果签批系统97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98 远程数据传输系统109 地环信息服务系统1010 用户信息管理系统1011 数据备份同步工具1112 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11四、项目实施方案(简要)121、项目实施方法原则122、项目组织结构133、项目人员安排表154、实施进度计划表16五、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171.项目投资估算172.资金筹措183.投资使用计划18六、项目计划进度 19七、经济、社会效益分析201、经济效益202、社会效益24一、项目承担单位情况柳州市萃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IT企业。

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性质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拥有员工50人,其中教授2人,中高级技术人员27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总人数的65%。

公司下设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研发部、市场部、工程项目部、客户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

萃丰作为柳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重视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多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科研工作,在GIS、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公众信息化应用、信息集成、网络多媒体应用、智能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承担了柳州市国土、规划、交通、水力、信息产业、医疗卫生、司法、农业、旅游等多个局部委办的信息化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公司不仅在综合实力上极大提升,而且与政府和行业著名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部分案例:柳州市110指挥中心GPS转接警系统开发;柳州市防汛信息PDA查询系统建设;来宾市民政局、农业局(含各县)综合办公信息专网建设项目;柳州市“五五”普法在线考试评测系统开发;柳州市文昌综合楼智能化网络工程,包括智能消防系统、智能广播系统等项目;数字柳州三维虚拟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系统;柳州市交通局GPS车辆监控调度管理系统,包括全市出租车、长途客运车、货运车及各种特种车辆GPS监控调度系统;柳南区政府办公大楼网络工程项目;柳州市教育局网络工程项目,包括广西商校、一职校等校园网工程;柳州市卫生局农村信息调查决策系统;柳州市客运站站场监控项目,包括柳州汽车总站、白莲站、南站、白沙站等汽车客运站的站场监控系统;五一广场安防监控及地下停车场智能收费管理系统;柳州市欧维姆企业网络工程项目;柳州市电厂智能监控系统;柳州市卫生局“爱卫网”、柳州市司法局“龙城普法网”等网站建设项目;柳州市“天鹅湖”小区智能化建设项目;柳州市民政局、农业局等单位综合办公信息专网建设项目;柳州市数字地震指挥中心综合系统建设;来宾市数字地震指挥中心综合系统建设;……二、项目研发情况及市场分析1.市场分析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在内动力、外动力和人类程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阻碍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不幸事件。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20-10-26T01:46:52.714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19期作者:刘卫宁[导读] 加强气象格点数据的应用能够提升预警的精度和准确度,基于此,本文就该问题进行分析。

梅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广东省梅州市 514071摘要:“预警系统”的建设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即向上对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上报有关地质灾害监测信息、预警信息、统计数据和重大项目资料,贯彻执行国土资源厅有关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等;向下则要完成对全市各县(市、区)地质灾害数据的汇总和管理,并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而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气象格点数据的应用能够提升预警的精度和准确度,基于此,本文就该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格点数据1、研究背景梅州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03~2019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4000多起,造成92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

至2019年底,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288处,受威胁人员33746人,潜在经济损失9.8亿元。

此外,还有8万多处农村削坡建房群众受地质灾害威胁。

地质灾害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梅州市国土资源局为了适应梅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投资建设了“梅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

当前,梅州市气象局的精细化格点预报系统已正式在全市范围内气象部门业务化运行。

系统正式业务化运行后,有效地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细化预报服务需求,为山洪灾害、交通气象、水文气象等领域提供精细化、定量化的技术支撑。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精度和准确度,研究采用梅州市气象局格点数据参与地质灾害预警分析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2、气象格点数据应用分析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维持现有体系结构、保护原有系统和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精细化格点预报系统”的数据成果,探索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分析的新技术方法,提高预警分析的精度和准确度,实现系统的典型示范应用。

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方法

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方法

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方法孟茹;郑薇薇;胡江波;黄泽群;孟凯【摘要】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meteorological risk early warning products , quality inspection, tracking service effect in Hanzhong City during 2011-2014,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geological hazard meteorological risk early warning service was discussed, four evaluation factors including forecast accuracy, forecast service coverage, forecast service limitation, possible preventive a-bility were adopted to set up evaluation model.By an example evaluation of Hanzho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early warning service bene-fit was 72%, indicating risk early warning accuracy and service efficiency are two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improve service level of geological hazard meteorological risk early warning.%在统计2011—2014年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检验质量、跟踪服务效果的基础上,探讨定量评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的方法,提取预报准确率、预报服务覆盖率、预报服务时效、可能预防能力4个评估因子建立评估模型。

双鸭山市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

双鸭山市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以下简称“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提升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水平,增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和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是在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确定致灾临界雨量和风险等级指标基础上,根据降水实时监测、预报,确定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面向各级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开展的气象预警服务。

第三条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工作应遵循需求牵引、开放集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各级气象部门应根据当地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统筹利用部门和社会资源,提高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各级气象部门从事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应遵循本规范。

第二章业务内容第五条根据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准确、全面地收集、整理、更新灾害风险资料,包括:中- 1 -小河流水利水文资料、山洪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地理信息数据、经济社会与灾情资料等信息,制定数据格式规范,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

第六条加强辖区内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典型案例收集与分析,按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有关技术方法,研究确定辖区内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致灾临界雨量指标体系。

第七条结合辖区内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影响程度,研究辖区内气象风险预警等级标准,确定辖区内气象风险预警等级指标体系。

气象风险等级按四级划分,即Ⅳ级(有一定风险)、Ⅲ级(风险较高)、Ⅱ级(风险高)、Ⅰ级(风险很高)。

第八条开发制作满足气象风险预警所需的精细化定量降水估测、定量降水预报产品。

第九条以SWAN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系统为基础,结合本地实际业务需求,融合本地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基础信息、本地化预警预报技术等进行二次研究开发,建立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本地化平台,并在辖区内推广应用。

2021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

2021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议1.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人为活动背景条件下,基于前期过程降水量和预报降水量,对某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成灾大小的预测。

参考《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中“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如下:P=v*R式中:P——预警综合指数;v——易发指数,对应前面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成果;R——有效降水量;在该预警模型中最重要的是探究**市高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降水量数值。

所谓前期有效降水量,是指前期降水进入岩土体并一直滞留至研究当日的降雨量,国内外学者已做过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进入岩土体雨量的经验公式:R=k r1+k2r2+…+k n rn式中:R——前期有效降水量;k——有效降水系数,一般取0.84;r n——前n日的日降水量;2.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原理及阈值(1)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原理在综合考虑地质、地貌、构造、岩性等控制因素外,还应着重分析研究降雨量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

由于滑坡、崩塌多发生在前期降雨充沛、松散固体物质处于充分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再遇到短时特大暴雨就可激发滑坡、崩塌。

因此,进行滑坡、崩塌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时,其临界降雨量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前期降雨量以及未来日降雨量。

通过采用一定的数学决策模型,对降水数据进行集成,将研究区的降水集成结果及前期降雨量分布与临界雨量指标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滑坡、崩塌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2)滑坡预警阈值根据前人的研究,国内外采用了许多与滑坡发生的关系密切的降雨特性参数,包括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累积雨量、当日降雨量及临界降雨量等。

其中,当日降雨量为滑坡发生的激发因素,而前期降雨量则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潜在因素。

前期降雨量的多少,不仅会影响坡体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进而还会影响激发滑坡所需的当日降雨量。

根据大量学者研究成果表明:降雨诱发滑坡与前期降雨以及当日降雨关系密切。

常见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

常见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

常见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灾害,如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干旱等。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发布预警信号来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预警信号通常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代表着不同程度的灾害风险和应对措施。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

一、地震预警信号级别1. 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大地震,需要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公众应迅速躲避到开阔场地或避难所,尽量避开高楼大厦和易坍塌的建筑物。

2. 橙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中等地震,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公众应尽快撤离高楼大厦,寻找安全地带躲避。

3. 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小地震,需要加强安全意识。

公众应注意避开易坍塌的建筑物,保持警惕。

4. 蓝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微震,需要留意震感。

公众应密切关注地震动态,做好预防措施。

地震预警信号的发布,有助于提醒公众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二、台风预警信号级别1. 红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已经或者即将登陆,风力较大,破坏性较强。

公众应在家中闭门闭窗,避免外出。

2. 橙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接近,风力较强,破坏性较大。

公众应尽量不要外出,加固房屋,做好避风措施。

3. 黄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可能接近,并伴有风力较大。

公众应做好防御准备,避免户外活动。

4. 蓝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影响较小,但仍需注意防范。

公众应做好风雨防护,注意安全。

台风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有助于公众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暴雨洪水预警信号级别1.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表示暴雨强度较大,可能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

公众应注意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涉水。

2.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表示暴雨可能引发洪水,需要加强防范。

公众应注意避开易涝地区,不要涉水。

3.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表示暴雨可能引发一般性灾害,需要注意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电话:3863933)
2013年12月13日
(仅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内部参考)
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由于前期我市降雨持续偏少,土质疏松,请注意防御由局地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城乡积涝等灾害。14日至16日,我市局部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蓝色预警,气象因素等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请各地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雨情动态变化,加强地质灾害的排查和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做好地质灾害各项防范工作。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
[20134-16日我市将有一次较明显降雨降温天气过程
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
一、雨情及天气预报
目前,北方有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南下,同时孟加拉湾地区有南支槽加强东移。受南支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14-16日,我市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雨、降温天气过程,各地气温下降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