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初三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初三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鸦片战争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个对欧洲的火器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A. 哥白尼C. 爱因斯坦D. 哥伦布A. 割让台湾B. 割让香港C. 割让澳门D. 割让辽东半岛A. 王守仁B. 李时珍C. 徐光启D. 郑和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章太炎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A. 文化大革命B. 十一届三中全会C. 五四运动D. 辛亥革命A. 杜甫C. 李白D. 王维A. 唐寅B. 文征明C. 张择端D. 赵孟頫A. 王夫之B. 黄宗羲C. 戴震D. 王守仁A. 林则徐虎门销烟B.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C. 鸦片走私D. 南京条约的签订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唐朝。

()2. 乾隆皇帝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

()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

()4.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皇帝。

()5.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6. 诸葛亮是唐朝的著名政治家。

()7.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

()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9. 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

()10. 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

()1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12.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

()13.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1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清朝被废除。

()15.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上历史人教版模拟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上历史人教版模拟考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A. 蒸汽机的发明B. 电气时代的到来C. 铁路交通的发展D. 互联网的普及A. 分封制B. 均田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A. 周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A. 凡尔赛宫的建成B. 巴士底狱的攻占C. 拿破仑的加冕D. 欧洲联盟的成立A. 孔子B. 苏格拉底C. 释迦牟尼D. 阿维森纳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路线。

()2. 汉武帝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3. 罗马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4.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是______文明。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______制。

3. 唐朝的首都是______。

4. 法国大革命期间,巴士底狱的攻占标志着______。

5. 古希腊的哲学家______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3. 简述唐朝的繁荣时期和主要成就。

4. 简述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5. 简述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思想。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郡县制。

3.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唐朝的繁荣时期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古希腊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2. 分析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包括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变革。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典”亮中国,“籍”取力量。

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在字里行间汲取思想智慧。

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中汲取的智慧是( ) A.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B.崇尚“自然”,主张“无为”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法治”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请侯畏惧。

”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4.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

这一遗址的挖掘有助于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A.西域B.西藏C.台湾D.青海5.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盛世滋生图》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四个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B.唐朝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C.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清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7.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A.12世纪后期B.12世纪70年代C.13世纪初期D.13世纪70年代8.济南市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长790 米。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条街道名字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注意:以下是一篇帮助你准备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的文章,根
据你的要求,我使用了试题格式来书写。

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试题一:现代史
一、选择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伦敦空袭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珍珠港事件
D. 德国入侵波兰
2. 以下哪个国家是二战盟军的一员?
A. 德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日本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是:
A. 1945年
B. 1939年
C. 1941年
D. 1943年
4.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以下哪个事件?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淞沪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5. 解放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解放南京
B. 解放北京
C. 解放西安
D. 解放大连
二、简答题
1. 简述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 请解释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加入。

3. 试述二战期间中国的抗战策略。

4. 请阐述解放战争的重大意义及影响。

5. 以“大反攻战争”为关键词,谈谈中国在二战期间的胜利。

三、论述题
请以“二战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为题,结合二战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二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改变。

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组织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注意:以上试题仅供模拟考试使用,不代表历史事实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请参考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铁器A. 分封制B. 县制C. 封建制D. 郡县制A. 开疆拓土B. 推行儒学C. 加强地方官吏的监督D. 实行轮作制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肃宗A. 人头税B. 户税C. 丁银D. 地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3.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的统治时期。

()5. 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指人头税制度。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______的统治时期。

5. 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指______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3. 简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4.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及其对唐朝的影响。

5. 简述明朝的“一条鞭法”及其对明朝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3. 分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4. 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对唐朝的影响。

5. 分析明朝的“一条鞭法”对明朝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山东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山东地区)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6.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他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A.张骞出使西域B.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C.文成公主入藏D.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A.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B.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C.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D.美国,苏联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A.航空航天技术发展B.生物科学技术发展C.交通运输技术发展D.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选择题部分共5分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解析1.B2.B3.C4.D5.C6.C7.C8.A9.A 10.A 11.B 12.B 13.B 14.A 15.C 16.D 17.A 18.A 19.D 20.B 21.D 22.B 23.C 24.D 25.D26.(1)说明图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在争霸过程中,分封削减瓦解,一些弱小诸侯国被灭掉.图二: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展开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2)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变法:商鞅变法27.(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开放(2)实施:经济特区主张:利用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发展经济,争取外援的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8.观点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论述:略29.原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的发明和革新特点:大机器生产成就: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车影响:①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第一个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选择正确的图片与历史事件匹配。

(5题)2. 选择正确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匹配。

(5题)3. 选择正确的历史事件描述。

(5题)4. 选择正确的历史时间顺序。

(5题)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 根据历史事件,填入正确的词语。

(5题)2. 根据历史人物,填入正确的称号。

(5题)3. 根据历史时间,填入正确的时间点。

(5题)4. 根据历史事件,填入正确的地点。

(5题)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1. 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5题)2. 判断历史事件是否真实。

(5题)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1. 简述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4题)2. 简述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4题)五、论述题(共30分,每题10分)1. 论述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景。

(3题)2. 论述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主张。

(3题)3. 论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3题)解析:一、选择题1. A2. B3. C4. A5. B二、填空题1. A2. B3. C4. A5. B三、判断题1. 正确2. 错误四、简答题1. 答案:略2. 答案:略五、论述题1. 答案:略2. 答案:略3. 答案:略八、材料分析题(共20分,每题5分)1. 分析历史材料的背景和内容。

(4题)2. 分析历史材料中的观点和论据。

(4题)3. 分析历史材料中的因果关系。

(4题)4. 分析历史材料中的历史意义。

(4题)九、历史地图题(共10分,每题2分)1. 根据历史地图,选择正确的地理位置。

(5题)2. 根据历史地图,选择正确的历史事件。

(5题)十、历史图表题(共10分,每题2分)1. 根据历史图表,选择正确的数据。

(5题)2. 根据历史图表,选择正确的历史事件。

(5题)十一、历史文献题(共10分,每题2分)1. 根据历史文献,选择正确的历史事件。

(5题)2. 根据历史文献,选择正确的历史人物。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统一度量衡B. 创立县制C. 焚书坑儒D. 削藩置县2. 唐朝盛世时期,实行“贞观之治”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厚照4. 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罗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秦朝。

()2. “杯酒释兵权”是宋朝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

()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5.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有:儒、道、墨、______、法。

2. 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3.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我国疆域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了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告成立,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2. 唐朝盛世时期,实行“贞观之治”的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3. 简述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2. 请结合唐朝盛世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 请结合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其对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初三历史模拟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2.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内容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C.奖励农耕 D.奖励战功3.“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

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A.说汉语B.穿汉服C.改汉姓D.向西方学习4.图1是一种荣誉,它与我国古代选拔官吏有关。

它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科举制图15.下列四大发明中,由北宋毕升发明的是A.造纸术???? ????????? B.火药???? ????????? C.指南针????? ????? D.活字印刷术6.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的清末状元是A.魏源B.严复C.康有为D.张謇7.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报导了一则消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其反映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一五计划”实施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颁布了《共同纲领》9.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时代印记,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

依此类推,1966—1976年出生的孩子可能取名A. 建国B. 解放C. 跃进D. 文革10.与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B.申报1990年亚运会取得成功C.申报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D.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图2《乔的笑》1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经济特区相比,“特别”在A.社会制度不同B.地理位置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受西方影响程度不12.我国战略导弹部队,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A.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1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国“科教兴国”的基础工程是A.学前教育B. 中等职业教育C. 九年义务教育D. 高等教育14.图3是一根古代石柱的部分,该石柱上刻有约8000字的法律条文,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是A.种姓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金字塔D.司母戊鼎图315、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其中激烈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莎士比亚16.据新华社伦敦5月12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

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这种政治制度源于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人民宪章》17.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利比亚的轰炸,和科索沃战争如同一辙。

这些做法都体现了美国的A. 人文主义B.殖民主义C.人权主义D. 霸权主义18. 学生小明假期随爸妈去某地区旅游,发现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南亚B.西欧C.北美洲D.南非19.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

“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政治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文化多元化D.区域集团化20. 下列图片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成果的是A B C D图4二、改错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一24小题各3分,每小题1处错误,写出错误并改正;第25小题4分,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共16 分)(一)改错题:21.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割台湾给英国,并开放沿海五市为通商口岸。

错误:改正:22.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错误:改正:23.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维护了美国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错误:改正:24.1942年,苏军取得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错误:改正:(二)辨析题25.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重视生产,并确立儒家思想为封建正统思想,使国家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

错误:理由: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l0分,共22分)26.(12分)材料一图5(1)材料一(图5)是考古学家在古丝绸之路上发现的部分遗物,请说出都有什么?它能够证明什么问题?(4分)新疆民丰出土汉葡萄纹毛织物新疆库车汉代冶铁遗址出土的陶制鼓风炉部件新疆罗布泊淖尔楼兰墓中出的有希腊罗马式绘画的毛织物材料二原产于美洲玉米、马铃薯、烟草等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

非洲所产的咖啡、欧洲的棉花等传到美洲。

(2)美洲开始与其他洲的物种交流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还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4分)材料三一个英国政论家这样描述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他们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

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备的机器,把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

……我们的船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3)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处在国际分工的什么地位?(1分)(4)你怎样理解材料中“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3分)27.(10分)材料一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95%以上的男子,90% 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日本和英国的铁路里程差距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000倍缩小为不到4倍。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日本哪一重大变革有关依材料说说这次变革对日本产生哪些影响?(4分)材料二维新派与洋务派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原因并不只是在于他们在“技器”方面比较先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优良的政治制度,以及自由、民权观念。

因此他们不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制度变革……——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2)据材料二,概括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他们又如何付诸实践的?(4分)(3)依据以上材料,说说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有怎样的共同点。

有何不同结果?(2分)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小题9分,第29小题l3分,共22分)28.(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关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的一组材料。

例:瑞金中央大礼堂——共和国的摇篮八一起义纪念塔共产党的摇篮延安宝塔革命的摇篮嘉兴南湖游船人民军队的摇篮(1)请将材料一相关联的内容对应连线。

(直接画在材料中即可)(3分)材料二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诗:“军叫工农红军,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2)根据材料二,毛泽东写这首诗反映的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发动的哪一次起义?(2分)材料三毛泽东于1949年4月23日在西柏坡接到陈毅的报捷电报后,亲笔手书《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一首:“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3)诗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什么事件?(2分)(4)从大革命失败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分) 29.(13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所示历史人物是谁?框中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3分)材料二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

千百万人只是因为像牲畜一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

假如我们明智地勇敢地去做,这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

(2)材料二报道的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指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认为要解决什么问题?(4分)材料三(3)材料三中彩车上牌子所示的“联产承包”方式,与我国实行哪个政策有关?这种方式“好”在哪里?(4分)(4)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1--5 DBDDD 6--10 DBADA 11—15 ABCBA 16—20 ADBBD 二、改错辨析题(共16分)(一)改错题:21.错误:台湾改正:香港岛22.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改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3.错误:维护了美国统一改正:取得美国的独立24.错误:诺曼底登陆改正:斯大林格勒战役(二)辨析题25.错误:并确立儒家思想为封建正统思想理由:确立儒家思想为封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而不是唐太宗三、材料解析题(共22分)26.(12分)(1)新疆出土的汉葡萄纹毛织物、冶铁用的陶制鼓风炉部件、希腊罗马式绘画的毛织物。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时期中原地区就和新疆地区、地中海地区有密切的经济文化的往来。

(2)新航路的开辟。

将美洲和其它各州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人民的交往。

(3)(世界工厂的地位)。

(4)英国通过武力征服亚洲、美洲、非洲的落后国家,使之成为其殖民地满、半殖民的国家;对殖民地的财富、原料的掠夺(如在美洲、中国、印度)、通过三角贸易获得巨额财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种植棉花,甘蔗等种植园基地运往世界各地,利用各种工业和商业优势将商品推销到世界各地。

所谓的“用原料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完全是为殖民者开脱罪名。

27.(10分) (1)日本明治维新。

影响:日本 95%以上的男子,90% 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近代教育;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急速发展。

(2)维新派认识:西方强大不仅是技术先进,还在于有先进的制度和思想观念,要学习西方进行制度变革。

实践: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3)共同点:学习西方进行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不同结果:中国改革最终以保守派发动的政变而失败。

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