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灯光

合集下载

【精选课堂】11 《灯光》精品教案

【精选课堂】11 《灯光》精品教案

11.灯光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本课,充分感受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本文作者,学习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具体分析,深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自主探究知识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自我感悟的综合水平。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写作方法,学习并掌握抓住主要线索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阅读方法。

3.深入探究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学课时一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充分感受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由具体事物而引发联想的写作方法,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郝副营长舍身引路的壮举,感受革命先烈的宽广胸怀,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本课朗读录音,作者简介的录音,天安门广场迷人的夜景的图片投影。

一板书课文题目,激发兴趣1.板书:灯光王愿坚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革命战斗英雄的感人故事。

可是为什么课文题目叫《灯光》呢?这个战斗故事跟“灯光”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解答这些疑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作者。

2.了解作者。

(播放录音)王愿坚(1929~1991),山东人,当代作家。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

3.投影天安门广场迷人夜景的图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笔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笔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灯光》笔记
一、生字生词
应掌握的生字包括:郝、霄、役、龄、挽、悼、卜、勋、倾、诺、惠等;应掌握的生词包括:豫皖苏、围歼战、歼灭战、电文、暴露、沉着、准确、憧憬等。

二、重点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突然,一个红灯顷刻间疚愧地熄灭了,湿风雪随着黄昏的地平线消失了。

3.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感动了,流下了第一滴热泪。

4.交通沟里的路很窄,即使肩膀擦着肩膀走过,也别想抓住死者的手送别他。

5.在我们这个部队里,“胡子”也就像革命战士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

三、段落划分
本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1.第一部分(1-2):描述了作者对灯光的感受和回忆,点明了题目。

2.第二部分(3-11):描述了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围歼战中,用生命去换取胜利的经历。

3.第三部分(12-13):表达了作者对战友的怀念和感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四、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述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围歼战中,用生命去换取胜利的经历,表达了对战友的怀念和感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同时,通过赞美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强调了革命传统的重要性和传承的价值。

11灯光(导学案)

11灯光(导学案)

11*.灯光课题灯光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灯光》一文,可以从郝副营长战斗前的神情、言行中,感受英雄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体会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中,要抓住“灯光”和“多好啊”这两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促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

在教学中应该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陶冶情操。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王愿坚及其作品。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学习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用时:5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板书课题。

2.教师引导质疑: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怎样?课文题目是“灯光”,有什么深刻含义吗?1.学生读题,交流搜集的资料。

2.思考:课文的题目是“灯光”,有什么深刻含义吗?3.再读课题。

1.写出三种自己知道的灯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及理解。

1.学生默读。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是往事。

2.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词语意思。

憧憬:向往。

璀璨:形容光彩夺目。

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书,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而他自己则因被火光暴露而英勇地牺牲了。

)2.根据意思写成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11《灯光》

11《灯光》

第一次: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 游人观灯时发出了赞叹。
第二次: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 中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光下聚精会神地读 书而陷入沉思,自言自语道。 第三次: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深情地说。
第一次:看到天安门广场千万 盏灯照耀着其周围的宏伟建筑、衬 托出首都的壮美,他可能会想到, 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的国家里是多 么温暖,多么幸福,多么自豪啊! 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课文思路与写法:
事物 看(灯)
听(“多好啊” 回想 往事 事物 想(战友)
同学们,看着这美丽的灯光,你想到哪些 与灯光有关的成语? 光彩夺目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张灯结彩 、灯火辉煌、火树银花Fra bibliotek灯 光
王愿坚:中国当代 著名作家。 1945 年 参加八路军。在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中,当过随军记者, 解放后创作了不少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主要作品:《七根 火柴》《闪闪的红 星》《草》等。
讨论:
(4)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觉 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我觉得灯光最基本的意象特征就是希望,在你 前进的道路上的些许期待 还有就是温暖,在你孤寂的时候是一种慰藉.
(5)本文是用什么方法记叙的,这 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好处: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 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 结尾又回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首尾 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 刻。
找出描写“灯光”的句 子,用笔勾画下来。
精读往事部分,找出描写“灯光”的句 子,用笔勾画下来:
•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 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 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 着。 •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 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 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 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 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 战友来。

11《灯光》ppt优级课件(1)

11《灯光》ppt优级课件(1)

灯光
看(灯) 事物 听(“多好 联想 啊”) 往事
事物 想(战友)
本文记叙了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回忆
起战争年代,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 引路的壮举,歌颂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
身的精神,说明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 来之不易,激励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发奋学习。
读课文填空:
1 、 战 斗 间 隙 , 郝 副 营 长 划 着 ( 火柴) , 借 着 ( 微弱的亮光) 看 一 本 书 , 书 上 的 插 图 画 的 是 (一盏吊着的电灯 )。他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 缺口),突击连马上 (冲了进去),后续部队在黑暗里( 找不到突破口 ), 在这( 千钧一发 )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 了(那本书 ),(火光 )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 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 电灯底下 ) 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
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 明,感到温暖。
“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 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
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 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 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插图, 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
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 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 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 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 对未来的憧憬里
向往 、 期望
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 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
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 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 见一见电灯。

11《灯光》完整课件

11《灯光》完整课件

本文记叙了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回忆起战争 年代,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 歌颂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精神,说明了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激励我们更加珍 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 要 思 想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 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 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 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 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 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 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 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 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 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作者对灯光往事的回忆。
一件值得永远回忆的往事,即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
作者面对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又缅怀起这位先烈。
“多好啊”
• 倚:靠着。 •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 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的灯 •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 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 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 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 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读读记记
• 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皖: 安徽省的简称。苏:江苏省的简称。 •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há o )、 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 通壕。

11.灯光

11.灯光

白果小学

王愿坚(1929—1991)当 代作家,解放战争期间,在 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 任编辑和记者。1956年至 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 《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 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 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 的故事》《七根火柴》《普 通劳动者》《足迹》《路标》 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 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学习要求:
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 文围绕“灯光”主要写了一 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样想起 这件往事的?
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 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 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 是写往事?
文章结构:
第一段(1-2)由天安门广场的 灯光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灯光的回忆。 第二段(3-11)一件值得回忆的 往事,即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 第三段(12)作者面对天安门前 璀璨的灯光,又缅怀起这位烈士。
探讨:
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 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 画出有关语句 。你体会到了什么?
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过上有电灯的幸福 生活不惜牺牲自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 易 。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 我们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 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事物
看(灯)
听(“多好啊”) 联想 往事 事物 想(战友)
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什么?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 又 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 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 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 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他在憧憬什么呢?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 灯光(说课 稿)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 灯光(说课 稿)人教版

11.《灯光》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

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

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1)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灯光》课件

《灯光》课件

课外延伸
面对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你想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课文导入
1、文章的“文眼”是什么? 2、“多好啊”出现几次?各在什么情 况下出现的?
字词学习
歼灭 柳树 夹住
凑合
电钮 爆炸 焦急 璀璨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字词学习
词语解释
•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 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 [憧憬] 向往 • [千钧一发] 钧=30斤(古代重量单位),指千钧的重量 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 [世纪] 100年为一个世纪 •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 灯光耀眼
战 中 火光 一片喊杀声 无私奉献
课文探究
理解“灯光”的深刻含义。 含义: 灯光使人感到光明和温暖。作 者通过对战争往事的回忆,通过对灯光 的描写来表达对光明的渴望。我们都要 为理想而献身。

课文探究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 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 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 之不易。
字词学习
①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 ②“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 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 可能想到的是什么?
课文探究
这篇课文写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看 到千万盏灯引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的
回忆。
找出课文哪些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 往事的?
第11课 灯光
课文导入
字词学习置
课文导入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1944年 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军区宣传队 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一个纵队 的报社任编辑。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 《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 《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 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11《灯光》教学设计.pdf

11《灯光》教学设计.pdf

解东二小2016年六年级(下)语文编号:11《灯光》本周习惯:班级:姓名:课时一课时课型略读课文主备闫海琴审核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难点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辅助教学信息技术ppt其它搜集战争时期的相关资料学情分析基础由于本课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因此,在课前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资料,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

能力“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由于学生想象能力较差,教师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帮助他们正确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感知人物形象。

预习设计1.熟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漫步赞叹围歼战胸墙微弱电钮漆黑黑魆魆憧憬璀璨聚精会神自言自语震天动地千钧一发2.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灯光的什么感人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4.自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想一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学习过程教学策略(学习方法)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

(出示几组关于“灯光”的图片。

)师介绍。

2.这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3.的确,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时;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时,你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这一切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笔记课题:11.灯光一、生字豫(yù):河南省的简称。

皖(wǎn):安徽省的简称。

鄂(è):湖北省的简称。

滇(diān):云南省的简称。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统一指挥若干军队进行的战斗。

稍(shāo)息:命令队伍(的人)整齐一致地、短促而有力地站着。

二、多音字担负(dān) 重担(dàn)扁担(diàn) 担子(dàn zi)三、近义词挺进—前进倚—靠沉着—镇静憧憬—向往激烈—猛烈茂密—茂盛四、反义词挺进—撤退沉着—慌张激烈—平静茂密—稀疏暂时—长久暴露—隐蔽五、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如:“交通沟是没有顶的,而‘我’所在的野战医院设在老百姓的屋子里,和师部的院子隔着一道河沟,还有一条没有完全炸掉的大桥。

”这段话中“交通沟”指的是前线战士们联系各部队的通道,是战场上战士们唯一的生命线,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因此,“交通沟”在这里的含义是指战士们用来联系各部队的通道,是战场上战士们唯一的生命线。

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

如:“‘今天夜里要通过三所桥。

’师长说。

”这句话中“通过”是指利用某种手段或方法达到某种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意思。

在字典中,“通过”的意思是通过某个地方或某种方式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

因此,“通过”在这里的含义是指利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在某个时间点内通过某个地方完成任务。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如:“交通沟是没有顶的,黑沉沉的夜晚,只有一点亮光。

”这句话中“只有一点亮光”指的是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说明当时的环境非常黑暗,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可以提供照明。

因此,“只有一点亮光”在这里的含义是指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可以提供照明。

小学六年级下册11课《灯光》讲解

小学六年级下册11课《灯光》讲解
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 可能想到了什么?
谁说的 什么情况下 说的
会想到了什么
第 游 看到广场上 过去的困苦生活和现
一 次

欢乐的人们 在人们幸福的生活。

看到书上的 胜利以后人们过上幸
二 次
郝副 营长
一幅插图
福生活,人人都能够 在灯光下看书、学习。
第 三 次
f.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 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第11自然段)
g.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第12自然段)
灯光1 阅读提示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广场周围的宏伟建 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 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希望下一代在电灯下学习, 过上幸福生活。
阅读提示
灯光4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 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 得及见一见电灯。
郝副营长为了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 英勇献身。
阅读提示
灯光5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 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 第二段(第3—11自然段):叙述 关于灯光的往事。 (写过去)
• 第三段(第12自然段):讲“我” 想起“往事”,缅怀先烈。含着不 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 扬光大的意思。 (写现在)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 (倒叙 )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 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
这么多灯发出的光芒,说明祖国建 设突飞猛进,使人们感到温暖、明亮。

11灯光预习清单

11灯光预习清单

11* 灯光〔预习清单〕
一、根底知识
1.抄写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2.多音字:
划〔〕〔〕
3.理解文中四字词,并按要求仿写。

聚精会神〔神态〕:
自言自语〔ABAC〕:
千钧一发〔夸大〕:
二、自读感悟
1.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勾画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并标上序号。

4.感悟:
〔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画,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吗?
5.理解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说说你读文后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 灯光(相关资料)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 灯光(相关资料)人教版

11.灯光一、王愿坚简介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

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

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

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

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

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

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

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

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第11课《灯光》课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11课《灯光》课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11课《灯光》课文革命先辈心胸崇高的理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下方这篇课文也讲述了一位革命兵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

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甚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分,看到了甚么,会想到甚么?11 * 灯光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特别是早晨。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暖和。

清明节前的一个早晨,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轻轻一震,是甚么时分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之前了。

因而,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

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

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天亮的时分,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旁。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役英雄,虽然只需22岁,曾经打过不少仗了。

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

大约一切预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①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便宜的烟卷,一手重轻地划着火柴。

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凝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喃喃自语。

忽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

”我说的是真话。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成功了,我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堕入了对将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役就打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光》教学设计
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小学陶有芬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重点:
⑴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⑵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2.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灯光王愿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文章《灯光》。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革命战斗英雄的感人故事。

可是为什么课文题目叫“灯光”呢?这个战斗故事跟“灯光”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解答这些疑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作者。

2.教师简介作者王愿坚。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

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等。

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

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3.投影天安门广场迷人夜景的图片,教师引导看图,引入课文学习。

二.讨论拟定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3.理清课文结构,分析课文写法。

4.探究重点词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根据拟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疑,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三.精讲点拨
1.提出问题,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引导理清顺序,依序回答问题:
(1)“我”怎么回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的?
(2)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3)围歼战开始前,“我”见到郝副营长正在干什么?
(4)围歼战开始后,出现了怎样的紧急情况?突击战结果是怎样的?
2.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分析特色
(1)划分段落,理清结构。

第一段(第1、2节):讲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段(第3—12节):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段(第13节):讲“我”想起“往事”,含着不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的往事?
3.探究重点词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标画出文中三次“多好啊“及重点词句,以此为线索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进一步感悟人物的精神境界。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学生先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然后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2)教师引导理解,感悟,小结: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他的美好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

这句话贯穿全文,是连接全文的纽带,令人回味无穷。

四.拓展练习,感悟提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努力学习,发愤图强。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作业。

我打开门,雾便窜了出来。

我站在门口,好像从天空降下了一个既厚又宽的大布帘。

我的视线被雾挡住了,好像空间只有眼前这么大。

大雾在天地间弥漫着,我如同置身于茫茫的雾海中,又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雾越来越浓了,真像一位仙女披着洁白的纱裙。

雾在我周围缭绕,浸润着我的脸。

啊!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舒服。

这茫茫的大雾,真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啊!
(1)画出作者描写的具体事物。

(2)画出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板书:灯光
王愿坚
倒叙联想照应
引起回忆——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