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灯光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灯光
11* 灯光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三、同学交流,读写结合1、围绕自学内容,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
(可从内容上交流,也可从表达方法交流)读郝副营长的话。
2、课件出示:郝副营长和“我”的对话,同学自读、指读,体会此时对“多好啊!”这句话理解。
3、教师依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课堂动态生成。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三次,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4、读完此文,我和同学们一样深深被郝副营长那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或同学们说点什么呢?赶快拿起笔把它记录在课文插图旁。
四、领悟表达,课外拓展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邱少云》、《黄继光》、《小兵张嘎》等书籍。
板书设计现在(1--2):漫步广场“多好啊”战前憧憬灯光英勇献身回忆往事(3--11)战中点燃书本换来战后长眠沙柳丛幸福生活现在(12):华灯璀璨想起战友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知识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课文知识点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
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
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词句知识点【词】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
皖:安徽省的简称。
苏:江苏省的简称。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教材解读(2)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教材解读(2)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灯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学习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理解先烈无私的精神。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机、若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灯光在我们的生活中再普通不过了。
但是,你们见过哪些灯光呢?(请同学举手回答)好了,让我们来观看几张图片吧!(请学生简要谈看法,师作肯定和纠正。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灯光》的文章,请打开课本。
二、让学生齐读课文阅读提示老师交待学习任务:认真读课文一遍,然后自读,要求学生自读时画出“多好啊”的句子。
并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可能会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汇报学习成果1、师用幻灯片交代学文的字词任务:⑴解词:挺进、围歼战、交通沟、突击连、胸墙、千钧一发、豫皖苏。
⑵读字并组词:郝、皖、憧、憬、魆。
⑶师用幻灯片介绍作者。
2、让学生汇报在读课文中的收获,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呢?具体讲讲文章的大体内容。
3、师作修正。
4、师提问: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多好啊”?每次都是在什么情下说的,讲这话时心里会想到些什么呢?四、师集中纠正1、“多好啊”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
2、第一次是作者在天安门广场,听游人说的。
游客在夜里看到广场的灯光,可能想到是今天的生活幸福了。
第二次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光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
第三次是在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时说的。
他说这句话时,看到的还是那本破书上的插图。
可能想到了,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过上幸福的生活。
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成长。
五、分段师提示,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课文的意义段,并总结段意。
六、体会让学生欣赏幻灯片,重点体会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无限羡慕。
六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1灯光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1灯光_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1灯光人教新课标【解词造句】[高悬] 高挂。
例:清风习习,明月高悬,好一个迷人的夜晚![豫皖苏] 豫:河南省。
皖:安徽省。
苏:江苏省。
[宏伟] (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例: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桥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漫步]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例:漫步在林荫路上,我们心中舒畅极了。
[围歼战]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 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也叫交通壕。
[倚] 靠着。
[胸墙] 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憧憬] 向往。
例:孩子们听着老人的话,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千钧一发]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
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例:敌人越来越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战士勇敢地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世纪] 100年为一个世纪。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例:一颗颗钻石在灯光下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近义词】宏伟(雄伟)赞叹(称赞)沉思(深思)沉寂(沉静)暴露(显露)憧憬(向往)浓密(茂密)倚(靠)【反义词】挺进<撤退> 漆黑<雪白> 沉寂<喧闹>短暂<漫长> 暴露<隐蔽> 浓密<稀疏>【难句讲解】1.“多好啊!”这一声平常的赞叹,使我心里微微一震。
第二段(第3—12节):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段(第13节):讲“我”想起“往事”,含着不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中心思想】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
表现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欢乐,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写作特点】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灯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
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教学重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
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引导理解。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课堂练习:“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
是()在()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第二次是()在()时的自言自语,第三次是()跟()谈话时说的。
扩展训练:以灯光为题,写一写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古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灯光
广场灯光一声赞叹
(多好啊)幸福生活
阵地火光憧憬未来
(多好啊)生命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