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索引综述
纳兰性德研究综述
纳兰性德研究综述姓名:彭景班级:社会工作(本科)A1002班学号:0141100229摘要:一1: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2: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菩萨蛮》3:人生只若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令》4: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哭《蝶恋花》5: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采桑子》6:一生一代一双人,争叫两处销魂《画堂春》7: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8: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临江仙》9: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恋花》10: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虞美人》11: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浣溪沙》12: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如梦令》二关键词:忧郁多情高洁正直他是北宋以来的第一人。
他的生命短暂,却让无数人渴望穿越三百年的风风雨雨,亲自站在他的面前品读他的心。
他的词,疲惫而不狼狈,清逸而不空洞;他的人,淡雅而不做作,位高而不自恃。
正是他的出尘,使我读他千遍也不厌倦。
他,就是纳兰性德。
这是一个绝对传奇的人物。
相国公子,御前侍卫,是他最基础的身份。
他不屑,他孤高,他发出“不是人间富贵花”的感叹。
人人歆羡他的位高权重,他却只在那出世中做着入世的梦。
他也正如陶潜一般,是一只误落尘网的白天鹅吗?向往自然,摒弃身份,隐居田园,可他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遂也只能郁郁寡欢,落疾而终。
他的生命短暂,却成了无数人心中永恒的美。
月下轻叹,登高怀人,是他最喜爱的事情。
他总是一个人伫立在高楼墙角的阴影之下独自想念,望尽天涯路,却望不到心中渴求已久的容颜。
他多情而不滥情,他伤情而不绝情。
他只是很孤独,亦很偏执,一直默默守候,即使知道心中的人永远回不到自己身边,也不愿舍弃两人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
只在那昏黄的月光下把自己宝贵的回忆拿出来品尝,回味此中的辛酸与甘甜。
广交朋友,为人奔走,是他最博大的情怀。
他身为满人,却融入汉族,与汉人成为亲密的朋友。
顾贞观,陈维崧,都是他一生的知己。
纳兰词全书简介
纳兰词全书简介一、纳兰性德生平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出生于满洲正黄旗,父亲是康熙朝的重臣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自幼聪颖好学,长于书画、古文,尤其在诗词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创作了大量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词,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二、纳兰词创作背景纳兰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背景:纳兰性德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历经了朝代更迭、战争频仍的时期。
这种社会环境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2. 家庭背景:纳兰性德出生于一个富有而显赫的家庭,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
他的父母关系不和,加之父亲忙于政事,导致他缺乏关爱。
这种家庭背景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3. 个人经历:纳兰性德的经历十分坎坷。
他曾数次失去挚爱亲朋,这些经历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三、纳兰词的艺术风格纳兰词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质朴自然:纳兰词的语言简练明快,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他的作品常常用平实的语言表现深沉的情感,令人感慨万千。
2. 意境深远:纳兰词的意境高远深邃,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历史场景来寄托情感,引人深思。
3. 手法多样:纳兰词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多样,既采用了传统的赋、比、兴手法,又融入了新的表现方式,如长调慢板等。
这些手法使他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四、纳兰词的思想内容纳兰词的思想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对真挚情感的追求:纳兰词中有很多作品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他追求爱情、友情和亲情中的真挚与美好,这种追求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
2.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纳兰词中也有很多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死、荣辱和名利的看法,揭示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3. 时代与历史的反思:作为一位生活在动荡时代的文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纳兰词》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纳兰词》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纳兰词》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纳兰词》是一部清代词别集。
浅谈纳兰词
浅谈纳兰词前人论词时曾说道:“主情之词,贵得其真。
”“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
”说到“真纯”,不能不提纳兰性德之词。
我国古代的词始兴于隋,经唐、五代,至宋代达于鼎盛,到元明时,小说、戏曲成为文学代表,词道衰微,词作庸繁平淡,直至清朝,文坛涌现出了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等杰出词人,词学方出现中兴气象。
其中,尤以纳兰性德的词令最为深婉、真纯,一扫元明以来浮艳颓靡之风,为沉落多年的词坛,注入了一股生气活力。
纳兰主张:“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
”正如王国维赞叹的那样,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情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词的魅力在于“情真”,然而整部《纳兰词》所蕴含的凄美,却又令人不解:纳兰出身贵胄,其父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宰相,其本人二十二岁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一等侍卫,深得皇帝宠信隆遇——试问,以他这样的身世、地位,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怎么竟吟出了那么多凄清断肠的愁曲呢?莫非是应了辛弃疾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要了解纳兰词的真纯,就必须揭开纳兰性德的“哀戚之谜”。
不妨先举一首他的《长相思》为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理,跟随天子出巡,那是人人求之不得的光宗耀祖之事,纳兰竟却只感到懊恼苦闷!更无奈的是,他既然厌倦这种生活,却又改变不得,实在是一个极大的矛盾。
事实上,纳兰的一生,正是处于许许多多的矛盾之中,诸般矛盾汇集一身,形成了他解不开的愁怨。
最令他刻骨铭心的是他的缱绻深情与无奈分手、生离死别之间的矛盾。
相传,纳兰有一令他钟情的才貌双全的表妹,与他情趣相投,并曾有婚约,不幸的是,那女子后来被选入宫中。
有缘无份,有情人被拆散,这创痛太深太重了,实是永远的隐恨。
尽管有过“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台城路·上元》)的凄伤往事,他的婚姻总算是幸运的,他娶了一位娇柔多情的美丽妻子,两人情浓款款,幸福温馨。
纳兰容若词40首赏析
纳兰容若词40首赏析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
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
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
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
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
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
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
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
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
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
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
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著,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
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著称于世。
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研究综述
纳兰性德研究综述纳兰性德是清朝满族著名的词作家,初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著有《侧帽集》(后更名《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曾辑刻《通志堂经解》。
夏承焘《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前言》称:“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他的令词是五代李煜、北宋晏几道以来一位名作家,那是他可以当之无愧的。
”(1)纳兰性德其人其事及其文学艺术成就,在有清一代曾引起诸多学者文人的关注,而在民国及解放初期,则相对受到冷落。
研究者对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1.这和民族偏见及晚清的腐败政治有关;2.由于受“左”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对纳兰性德作品的思想内容产生偏见和误解,对其文学成就估价不足;3.人民群众对纳兰性德及其作品了解甚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和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进步,纳兰性德及其作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纳兰性德的专著、文章逐渐增多,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也不断得到加强。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多为散金碎玉似的点滴感悟与评价。
与此相关,清代对纳兰其人其作的评价也多见于序、跋、词话、词论、诗论、碑文等形式中,一般只是只言片语的评论。
解放前关于纳兰性德的研究文章与专著很少,20世纪上半叶涉及纳兰性德的论文不足40篇;但这些研究虽少而精,诸如张阴《纳兰性德传》(2)、陈铨《清代第一词家纳兰性德传及其著作》(3)、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4)、徐裕昆《纳兰容若评传》(5)、张裕京《满洲词人纳兰成德丛录》(6)等等,对纳兰性德的家世、生平、著作都有有力的考证及论述,是后人进行深入研究的珍贵参考资料。
解放初期,研究纳兰性德的人可说是了了无几,《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62)(7)中收入建国后十三年中研究纳兰性德的文章只有两篇,到1979年,对纳兰的研究也只是增加了两篇论文和出版了《通志堂集》(四卷)。
近20年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纳兰性德及其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仅重要的研究专著就有近十部,下文将对此作简要介绍。
纳兰词 解读
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集,收录了纳兰性德创作的300多首词。
纳兰性德的词以清新脱俗、自然婉约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爱情、友情、离别等情感主题,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解读纳兰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情感真挚:纳兰性德的词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题材,表达对爱情、友情、离别等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2.
意境深远:纳兰性德的词意境深远,常常以景入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其词中的景色描绘细腻入微,给人以美的享受。
3.
语言优美:纳兰性德的词语言优美,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其词中的语言简洁明了,质朴自然,充满了诗意。
4.
主题多样:纳兰性德的词主题多样,涉及爱情、友情、离别、人生等多个方面。
其作品既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纳兰性德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思考。
在解读纳兰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背景:在解读纳兰词之前,需要了解纳兰性德的生活背景、时代背景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2.
注重细节:在解读纳兰词时,需要注重细节,仔细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意境,以便更好地领悟其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3.
尊重原作:在解读纳兰词时,需要尊重原作,不要随意修改或删减其中的内容。
同时,也要尊重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解读和理解。
纳兰词全集资料
纳兰词全集【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
满族正黄旗(今内蒙古吐默特)人。
自幼勤于修文习武。
康熙十五年(1677)应殿试,赐进士,任殿前侍卫。
曾随从康熙巡游北方。
为人谨慎,避涉世事。
工于诗词,擅长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词作自然流丽,凄婉蕴藉,郑振铎称"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形式上以小令见长,语言清淡素朴不尚雕饰。
抒情状物不落俗套,以白描手法写眼前景物,自然流露出真挚之情。
王国维评价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内容上题材范围狭小,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很少接触社会问题。
著有词集《饮水词》、《侧帽集》,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
纳兰词卷一《忆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赤枣子》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
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
读离骚。
愁似湘江日夜潮。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遐方怨》欹角枕,掩红窗。
梦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
湔裙归晚坐思量。
轻烟笼翠黛,月茫茫。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
春睡起,斜日照梳头。
欲写两眉愁,休休。
远山残翠收。
莫登楼。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翦,玉郎经岁音书断。
暗钟明月不归来,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漏痕斜罥菱丝碧。
古钗封寄玉关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
《天仙子》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
纳兰容若文献综述
纳兰——不只是爱情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1)摘要: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清初著名词人。
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引言:“一生恰如三月花。
”(2)是安意如对他的评价,但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许多人知道他不过是因为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罢了,但正是因为这句词,使许多人认为纳兰词中只有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词,认为爱情构成了他短暂的一生,但我认为:纳兰,不只是爱情。
主题:对于纳兰的评价,古今向来褒贬不一,争论至今未平。
比如罗慕华认为纳兰的作品“女性化”严重,缺乏阳刚之气。
而王国维却称赞纳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3)称赞的就是纳兰在边塞词上的造诣。
在纳兰性德的600多首词中,边塞词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值得一提。
既描绘了边塞雄浑郁勃之美,又刻画了塞外的苍凉凄清。
他以真挚的感情把建功立业的雄心与对现实中待卫生活的厌倦、爱国忧民的心怀与伤离念远的思愁、吊古伤今的喟叹与民族和睦的祝愿溶入词中,既体现了其进步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也可以使人体会出其中包含的无限幽怨和无尽伤感。
我认为如果纳兰真的是一个“女性化”的词人是写不出“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这样雄浑壮阔的词句的。
可见,征战沙场也是纳兰的人生理想之一。
他一生的挚友顾贞观是这样评价他的:“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
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纳兰的词作中充满了愁绪,其中虽有关于爱情的,但更多的确实关于自己身世的愁绪,比如:“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专业: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或争论焦点)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婉约词风的集大成者。
清朝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纳兰性德自幼聪慧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并以词人为后世所闻。
”【1】纳兰性德的著述十分富有,现存《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四卷,经解序跋三卷,序、记、书一卷,杂文一卷,《渌水亭杂识》四卷。
除此之外,他还编刻过《大易集义粹言》、《词元正韵》、《今词初集》、《通志堂经解》等书。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
其所在的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他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后被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礼部侍郎徐乾学。
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22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
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
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
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
(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
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
)次年(康熙二十四年)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婉约派,始于南宋时期的词流派。
徐师曾指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
纳兰词词意解析
纳兰词词意解析纳兰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表现力和深度的诗歌体裁之一。
纳兰词以其典雅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对纳兰词的词意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纳兰词是纳兰性德创作的作品,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通过对纳兰词中的多个词句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纳兰词的独特韵味和情感表达。
首先,纳兰词的词意深沉,常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痛苦和无奈。
例如《虞美人·听雨》一词中的“如此良辰美景,难得与君同看”表达了作者对幸福时刻的珍惜,同时又有别离之感。
这种深刻的词意使得纳兰词充满了触动人心的力量。
其次,纳兰词的词意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意象,使得其更有意境和艺术性。
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月照花林皆似霰,穿针引线雨纤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纷繁的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得纳兰词更加富有魅力。
此外,纳兰词的词意也常常与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在《玉楼春·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中,“短歌楼堕,春草年年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易逝的悲伤,同时也隐含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思考。
纳兰词的词意解析还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表达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展开。
每一首词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考,如《木兰花慢·风回小院庭芜绿》中展现了作者对家园温暖的回忆,而《浣溪沙·疏影横斜水清浅》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总之,纳兰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词意的丰富和深刻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对纳兰词的词意解析,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形式的诗歌,并欣赏到其中蕴含的深情和审美价值。
纳兰词的词意解析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次领略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的旅程。
让我们一同沉浸于纳兰词的世界,感受其中的美妙与情感。
纳兰容若研究综述
纳兰容若研究综述摘要:纳兰容若(1655-1685),满洲人,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有“满清第一词人”、“国初第一词手”之称,王国维更是赞其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饮水词》,再有后人在他原有诗词基础上进行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
纳兰容若秉性多情,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其词哀感顽艳、真切自然、清新隽永、触动人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词风具有极大的兼容性、自成一派,对纳兰容若及纳兰词的研究成为了当今诗词研究的一大热潮。
本文从纳兰容若的思想、词作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出发,对纳兰词进行了研究与简析。
关键词:人物思想词作内容艺术风格一、关于纳兰容若的思想纳兰容若生长在裘马轻肥、钟鼎鸣食之家,父亲明珠位居宰辅,显要当朝,纳兰自己则身为皇帝的一等侍卫,“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
与其尊荣享乐,无所不备的贵族生活相对照,其词给人的感觉却是另一番情景:情调凄凉哀婉,气氛悲郁怆恻,字里行间充满怨恨幽愤、徒唤奈何之情态。
对于纳兰容若的这种思想矛盾的成因,历来著家说法不一:杨芳灿《纳兰词序》认为:“先生貂珥朱轮,生长华朊,其词则哀怨骚屑,类憔悴失职者之所为。
盖其三生慧业,不耐浮尘,寄思无端,抑郁不释,韵淡疑仙,思幽近鬼。
年之不永,即兆于斯。
”;吴绮《纳兰词原序》认为纳兰容若“资本神仙,虽无妨于富贵,而身游廊庙,恒自托于江湖”,“才由骨俊,疑前身或是青莲,思自胎深,想竞体俱成红豆也”;金梁外史识《饮水词》则说:“或言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
”以上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近现代研究者对其原因的解释大致有以下几种:1、家世家史使然。
纳兰的高祖及其部落曾惨遭努而哈赤的屠杀,这种烙印深深铭刻在纳兰的思想里,成为一种不敢明言的隐痛。
其父则权倾当朝,炽手可热,又纳贿擅权,结党营私,纳兰为全家的安全担心而忧郁。
纳兰词原文与解析
纳兰词原文与解析纳兰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纳兰容若短暂而悲剧的一生。
他的作品以婉约、豪放、忧郁为特点,深受后人喜爱。
本文将介绍一些纳兰词的原文,并对其进行解析。
1. 《采桑子》纳兰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最能体现他的忧郁情怀的作品之一。
原文如下:采桑子纳兰性德人间只有黄花白,青草黄昏陌上。
花底青楼人似玉,时人已老。
翠屏浅对金钗小,椒涂浓抹,搂搂错错,相逢何处?恨如花兮恨如柳,又似无端两相忆。
有些东西,人一旦失去,便会永远失去。
把玩他日依然在旁,眼前人却已是慈颜白发,觉得荒唐吗?解析:这首词以黄花、青草、黄昏等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男女之间的别离和离别之苦。
纳兰词特有的感情表达方式,令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2. 《浣溪沙·一曲阳关》这是纳兰词中最有名的一首,也是最能代表他豪放情怀的作品。
原文如下:浣溪沙 ·一曲阳关纳兰性德一曲阳关,一杯黄酒。
离人心事几时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游。
何须悲风伤别离,尊前跳来又去。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缕。
虽然已没精神,纵轻云之巅,踏天外之羽。
解析:这首词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纳兰容若对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的强烈渴望。
他希望能够通过逍遥自在的方式来摆脱世俗的束缚,飞上青云。
3. 《虞美人·听雨》这是纳兰词中最为婉约的一首,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愁。
原文如下:虞美人·听雨纳兰性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欲问江南情,越绝音之乱。
谁人曾无过,谁家贫不翻。
解析: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揭示了纳兰容若对命运无情的抱怨和对人生矛盾的思考。
他通过对年少、壮年和晚年的不同描写,表达了岁月易逝、人情冷暖的主题。
总结:纳兰词的原文揭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无论是忧郁、豪放还是婉约,纳兰词都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写令人动容。
纳兰性德词的解析
纳兰性德词的解析第一篇:纳兰性德词的解析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
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
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
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据说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的路上,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又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就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句,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面说明主人公情感之坚贞。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浅析纳兰词的题材内容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纳兰词的题材内容严雪珂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创作虽然没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也不像沉湎故国情殇的李煜和吟唱绣阁青楼的晏几道,但是给我们展现了以他为中心的个人世界和感人肺腑的情感,饱含了一个贵族青年的真情实感。
在纳兰波澜不惊的人生经历中,他也只扮演过贵族公子和皇宫侍卫两个角色而已。
他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内容只能是对情感生活的无限感慨和官场经历的抒发不满,虽局限于此,但纳兰却在自己的一方净土里绽放光芒,多姿多彩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
他的词作充盈着对已故妻子的追忆和缅怀,对男女之间爱情的赞美,对边塞风光的细致描写,对江南美景的流连……这些都彰显了纳兰词的丰富内容,对于拓宽清词的题材,做出较大贡献。
关键词:国初第一词人;悼亡词;边塞词;江南词作者简介:严雪珂(1994-)女,江苏南京,硕士,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71-02一、凄苦的悼亡词纳兰笔下的文字总带着一股凄美哀伤的感情基调,直抵人心,令世人为之动容。
终其一生,他都在追求爱情和自由上的灵魂救赎。
纳兰的悼亡词展示出了他对生命的悲情苦叹和无奈反抗。
在纳兰早期的作品中,大多彰显的是一位斗志昂扬的青春少年,自从发妻卢氏难产而亡之后,词作的风格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纳兰创作的高峰期就源于此。
23岁至31岁这7年时间里,几乎无词不泪、无泪不词。
对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男子来说,这样的生活经历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往昔幸福的夫妻生活都成往事,温馨的爱情港湾也被摧毁。
被钱仲联断定为悼亡之作的四首《蝶恋花》,其一中写道“辛苦最怜天上月”,天上月自指亡妻,梦中与妻子相见,她身穿淡装素服,拉着纳兰的手只是哭,在离别之际说道:“衔恨愿为天上月”与“年年犹得向郎圆。
”妻子并不会作诗,纳兰借妻子之口表达了对亡妻的追思,以“天上月”入词,表示哀悼。
纳兰词全解析情感与艺术的结合
纳兰词全解析情感与艺术的结合纳兰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瑰宝,它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琢磨和欣赏的对象。
纳兰词的艺术魅力之所以深入人心,正是因为其中深刻地融合了情感和艺术。
纳兰词中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便是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作为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纳兰性情敏感,情感细腻。
他常常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事物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抒发。
比如《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一词中,“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不舍,“总无恨无悔”,则是词人对于命运的顺从和豁达的态度。
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和真挚性是纳兰词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纳兰词中最吸引人的当属其艺术上的功力。
纳兰词深受宋代文人文化的熏陶,他的词作中充满了精巧而富有变化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例如《木兰花慢·离离原上草》一词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运用对比和排比的手法,使描写更为生动有趣,意境更加深远。
此外,纳兰词的形象描写也非常出色,他善于通过点染细节的方式,塑造出深入人心的形象,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投入词作中。
情感与艺术的结合造就了纳兰词独特的魅力。
情感是纳兰词的灵魂,是其艺术表达的源泉。
正是因为纳兰词的情感真切,读者们才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艺术则是情感的载体,是纳兰词表达情感的形式。
纳兰词的艺术性取决于其精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情感和艺术相辅相成,使纳兰词成为了艺术与情感完美结合的代表作。
在纳兰词中,情感和艺术一同发挥作用,为读者带来了深度的享受。
纳兰词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情感的思考和探索。
同时,纳兰词也是一幅艺术的画卷,用细腻而瑰丽的笔触勾勒出了情感的世界。
纳兰词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深远,同时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
纵观纳兰词的作品,它们承载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情感和艺术的交织,给予了读者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纳兰词全集鉴赏
纳兰词全集鉴赏嘿,朋友,你要是想走进纳兰词的世界,那可真是一场超级美妙的旅程呢。
我呀,就像个老向导,带着你在这纳兰词全集的天地里好好逛一逛,品一品。
我有个朋友叫阿强,有一次他跟我讲:“这纳兰词啊,就像是古代版的流行歌曲歌词,字里行间都是感情。
”我当时就笑他,可后来仔细想想,还真有点这个意思。
纳兰容若就像一个超级有才华的音乐人,用文字谱写着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歌。
咱先说说纳兰词里的爱情词吧。
那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古代的爱情电影,每一个词都是一个画面。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另一个朋友小丽一起读“人生若只如初见”。
小丽当时就眼睛放光,说:“这一句啊,就像是在说我们所有人对爱情开始时候的那种美好向往。
一开始的时候,爱情就像刚盛开的花朵,娇艳欲滴。
”我连连点头,纳兰容若写爱情,写得那叫一个细腻。
他写对爱人的思念,就像一个人在黑暗里独自数着星星,每一颗星星都是他的思念。
他的词里那些关于爱情的小确幸、小悲伤,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爱情一样,有甜蜜也有苦涩。
再看看纳兰词里那些描写友情的。
我有个哥们儿,叫大刚。
他就特别喜欢纳兰容若写友情的词。
他说:“你看啊,纳兰容若对朋友的感情就像我们现在的铁哥们,真心实意的。
”我就想起纳兰词里的那种对朋友离别的惆怅。
就好像我自己每次和朋友分别的时候,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他的词里,朋友之间的情谊就像那陈酿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我和大刚有时候就像纳兰容若和他的朋友一样,虽然不会写诗作词来表达感情,但是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那种默契就和纳兰词里的友情有几分相似呢。
还有啊,纳兰词里描写的塞外风光。
我跟我的旅行爱好者朋友小辉聊起这个。
小辉特别兴奋,他说:“纳兰容若笔下的塞外就像是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
”我仿佛能看到纳兰容若骑着马,在塞外的草原上驰骋,他把看到的一切都写进了词里。
那塞外的风沙,在他的词里就像一群奔腾的野马,那种豪迈的感觉让人热血沸腾。
我就跟小辉说:“咱虽然没有纳兰容若那么好的文采,但是咱们看到美景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是一样的呀。
纳兰性德诗词研究-(1)资料
纳兰性德诗词研究-(1)文献检索论文人间惆怅客心事泪纵横——纳兰性德诗词研究院(系)名称:文学院专业名称:新闻学学生年级:1 0学生姓名:蔡秋茗陈绮婷刘颖莹钟颖婷学生学号:10105031002 1010503100610105031030 10105031067 授课教师:闻祥花二○一一年十二月人间惆怅客心事泪纵横——纳兰性德诗词研究摘要纳兰性德,一个迷一般的男子,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1年,但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赋、词、杂识等作品,表现出多方面的文学才能。
其中,词作尤为出色。
其《纳兰词》共收词作342首。
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
本文从生平经历、爱情史、词作艺术风格和与李煜词的对比来一一解读纳兰性德的诗词。
关键词:纳兰性德,历史背景,爱情,艺术风格,李煜词前言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即公元1655年1月19日),在北京诞生了一位词坛巨擘,这位才华横逸的大词人就是可与陈维崧、朱彝尊等辈颉颃的清代初期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性德原名成德,后避东宫允礽讳遂改性德。
字容若,小字成哥,号楞伽山人。
性德的先祖原是蒙古人,姓上默特,后灭纳兰部,占其领地遂改姓纳兰,居叶赫之地,自明初内附后金,随清入关,为满洲正黄旗。
其父为纳兰明珠,武英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为康熙朝权重一时的宰相。
其母为觉罗氏,一品夫人。
娶妻卢氏,赠淑人,为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先卒。
继室官氏,赠淑人。
后娶妾沈宛。
有二子一女。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他一袭白色缎子丝袍,内衫绣着贵气淡色的月季纹饰花边,墨黑的头发被羊脂玉发簪挽起,腰系玄纹白玉腰带,脚踏白鹿雍皮靴,浑身散发着一股异于兰麝木香的檀香味。
他手执一卷书,漠漠地在庭院踯躅徘徊。
他不食人间烟火,似九天垂云而下的仙者,以高贵清逸,非凡脱俗,名垂人间。
纳兰才华横溢,多愁善感,心思细腻,能诗擅词,尤工小令。
出身显贵,仕途昌盛,“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词,在繁花似锦的词坛里却瞩目璀璨。
纳兰词研究现状介绍
纳兰词研究现状介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之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
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纳兰词全集阅读札记
《李清照纳兰词全集》阅读札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1)1. 关于《李清照纳兰词全集》简介 (2)2. 作者背景及生平 (3)二、词集内容分析 (3)1. 李清照词作特点 (5)2. 纳兰词的艺术风格及影响 (6)三、作品比较分析 (7)1. 李清照与纳兰词人的相似之处 (8)2. 两者之间的差异与特点对比 (10)四、阅读感悟与启示 (11)1. 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12)2. 作品对现代读者的启示与影响 (13)五、疑难问题探讨与解析 (15)1. 词作中的难解词句解析 (16)2. 学术争议与观点碰撞 (18)一、书籍概述《李清照纳兰词全集》是一本汇集了中国古代两位著名词人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主要收录了李清照的婉约词和纳兰性德的豪放词,展现了中国古代词坛的辉煌成就。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领略到古代词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
李清照的词以其婉约、清新、细腻著称,善于抒发女性情感,描绘自然景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她的作品情感真挚,被誉为“词坛瑰宝”。
纳兰性德则是清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他的词豪放奔放、意境深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
本书不仅收录了两位词人的经典作品,还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词人的卓越才华,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后续的章节中,本书还介绍了两位词人的生平事迹、创作历程以及对中国古代词坛的影响。
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两位词人的文化地位和历史贡献。
本书还探讨了古代词的发展脉络、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和学术价值。
《李清照纳兰词全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词的学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1. 关于《李清照纳兰词全集》简介《李清照纳兰词全集》是一部集古典诗词之大成的文学巨著,其中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词人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30年来纳兰词研究综述1980年——1989年陈慧星:谈言情之作纳兰词,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 1981第1期。
简茂森:容若词艺散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81第5期。
邓伟: 词人纳兰性德思想初论,辽宁大学学报, 1981第6期。
黄天骥:纳兰性德和纳兰词,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1期。
冯统一纳兰性德和饮水词[J ] 读书, 1982年第11期。
冯统:纳兰词的行世,文献,1983年第2期。
徐育民:纳兰词“凄婉”风格形成的原因,文史哲,1983年第3期。
方红心:论试纳兰性德的感伤词,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84年第1期。
朱国民:纳兰词艺术探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孙通海:试论纳兰词的内容、风格及其创作背景,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3期。
张弘:纳兰词评价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85年第4期。
楚庄:纳兰性德和纳兰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
李红雨,关纪新:纳兰词的审美价值,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
王杰:纳兰词及其美学价值,满族研究,1986年第2期。
祝注先:论纳兰性德的思想发展,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86年第2期。
宁大年:跌宕流连,写其所难言——略论纳兰词的风格和师承,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宋培效:纳兰词与李煜之比较,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铁男:《人间词话》中纳兰词评语的注释与说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姚崇实:纳兰词的意境创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宋公然:略论纳兰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别廷峰:纳兰性德赋的艺术特色[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樊淑媛:纳兰词艺术感染力探析——从艺术形象的似真性和幻真性谈起,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马乃骝,寇宗基:读纳兰性德的边塞诗词[J]. 新疆社会科学, 1987,第4期。
姚崇实. 纳兰性德婚姻略考,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87年第4期。
董天策:试论纳兰词的哀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周涛:浅论纳兰性德词形成的根本原因,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88第3期。
宋培效:试论纳兰性德的豪放词,承德师专学报, 1988年第4期。
吴晓红:随缘性情漾溢成——纳兰词风初探,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李欣:“哀感顽艳”之绝唱——纳兰性德创作动机浅论,黑河学刊, 1989,第2期。
1990年——1999年杨勇:论纳兰容若的个性气质对其词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马乃骝:《饮水诗词》研究拾零,晋阳学刊,1991年第6期。
寇宗基:开创“兰学”研究的新局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黎东朝:善制凄凉曲的圣手——试论纳兰性德词的表现艺术,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刘宝琴:试析“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1年第4期。
乔玲希:论纳兰性德凄婉兼悲壮词风的形成原因,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
王同书:词苑国色哀歌绝唱(下)——纳兰词新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年第2期。
黄士吉:纳兰性德的悼亡词,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1期。
龚维英:哀感顽艳的纳兰词——兼论纳兰词构成的“文学现象”,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中田勇次郎马乃骝:论词人纳兰性德,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王国玺:清新自然蕴藉秀美——试探纳兰词的美学风貌,社会科学辑刊, 1993年第2期。
杨子怡:从纳兰性德作品看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个性,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
岑玲:纳兰词感伤风格的文化心理成因,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期。
张一明:纳兰诗词与《红楼梦》,满族研究,1994年第4期。
张秉戊:纳兰词感伤的心理分析,北京社会科学, 1995年第1期。
徐培均:言情之妙品──论纳兰性德词,中国韵文学刊,1995年第2期。
杨杰:一棵缠绵藤,两朵凄婉花──谈李煜和纳兰容若词作的亲缘关系,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刘德鸿:论纳兰性德的思想轨迹上,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张秉戍:纳兰词感伤的心理解析,北京社会科学, 1995年第1期。
张德锤:论纳兰性德的悲剧品格,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
雷建平: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
姚崇实.:纳兰词中的梦,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
徐培均言情之妙晶——试论纳兰性德词,词学研讨会论文集, 1996。
韩苺:纳兰性德词中的满族风情,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岑玲:纳兰词感伤风格的文化心理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96年第3期。
段莉萍:一曲封建社会的挽歌──简析“哀感顽艳”的纳兰性德词风的形成原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
宋效培: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7第4期。
王卓:纳兰性德词个性寻源,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
孙克强: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文学评论,1998 年第4 期。
陈水云:文学传统与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期。
华德柱:试论纳兰词的忧郁,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1期。
王雯:别样清幽, 自然标格——谈纳兰性德的咏物词,松辽学刊(社科版) , 1999第1期。
吉广舆:纳兰性德填词情愫探微,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王雯: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谈纳兰性德的咏物词,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岑玲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简论纳兰性德的咏物词,遵义师专学报, 1999第3期。
张兵:清词研究二十年,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2000年——2010年项小玲: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J ] 南平师专学报, 2000第1期。
姚晓菲:纳兰性德边塞词论略,昌吉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赵维国:论纳兰性德词的生命意识及审美取向,阜阳师范学院(社科版),2000年第3期。
邹云湖:纳兰词风格探源,许昌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
宋公然:苍凉悲慨写边声──评纳兰容若的塞上词,绥化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赵晓红: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思想战线,2000年第6期。
寇宗基:纳兰性德与《红楼梦》,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徐承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悲剧意蕴,名作欣赏,2001年第3期。
.汪龙麟:纳兰词研究的世纪回顾,文学评论, 2001年第3期。
季祝平:试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
胥洪泉:论纳兰性德的尚南情结,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李雷:晏几道与纳兰性德之比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2第2期。
马乃骝:读《饮水诗词》与《红楼梦》小札,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胥洪泉:论纳兰词的兴亡之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
孙谦:一阙悲歌泪暗流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凄婉词风形成原因试论,龙岩师专学报, 2002年第5期。
王升云:试析纳兰性德爱情词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
党月异:论纳兰性德的友情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
何富鉴:从纳兰性德与李煜的写梦词看“容若小词,直追后主”,承德民族师专学,2003年第4期。
赵红卫:纳兰词凄婉意境探析,潍坊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吕菲:长箫一支同心曲梦里清辉各自明——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梦”词之异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郑亚芳:试论纳兰边塞词的时代个性,龙岩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
亓元: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的对象,满语研究,2005年第2期。
吕菲:痴情两公子风华二词人——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之比较,2006年第2期。
吕菲: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中的月亮意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刘萱:论纳兰性德对佛学的感悟及在创作中的体现,满族研究, 2006年第3期。
于佩琴:论纳兰性德的编辑思想,满族研究,2006年第4期。
邹自振:《小山词》与《饮水词》,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鄢嫣:论纳兰性德词对“愁雨"意象内涵的充实,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姚菲菲:莫将兴废话分明——试析纳兰性德边塞词中的历史兴亡感,文教资料, 2007年第7期。
陈水云,陈敏:纳兰性德文学接受述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曹明升:清人论宋词绝句脞说,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姜新,张小芹:近年来纳兰性德研究数字分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第8期。
李晓明:论纳兰性德诗词意象体系,时代文学,2008年第14期。
郁玉英,王兆鹏:清人词学视野中的宋词经典,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韩文进:繁华如梦总无凭——纳兰梦词文化心理学探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叶嘉莹:清词在《花间》两宋词之轨迹上的演化——兼论清人对于词之美感特质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韩文进:论清词对宋词题材的开拓,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张小芹:纳兰性德词作中“瘦”字赏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年第7期。
曹明升:时文章法与清人的宋词作法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9月第5期。
谢华平:纳兰性德词风探源[J],长城,2009年第10期。
张小芹,汤云娟:李清照和纳兰性德词作中“瘦”字词的异同,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11月第4期陈桂娟:纳兰性德地位问题的再思考,山花,2009年第18期。
茅家雯:论纳兰性德词中雨的意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李金莲:两番别离两番情——纳兰性德两首离别词赏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牟第2期。
曹明升:论清人的宋词史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张玉龙:怀古与经典——清初怀古词与清词复兴,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郑忠孝: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审美特质新论,时代文学,2010年第11期。
李红雨:纳兰性德的词学主张与审美倾向——兼谈王国维对其“未染汉人风气”之评的认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11月第6期。
研究报告近30年来,纳兰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论文数以百计,研究中心主要集中在纳兰性德思想、题材类型、创作特色、词风成因、对传统的继承这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