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进展问题及政策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摘要: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融资困难、技术瓶颈、市场竞争激烈、人才流失等。

对策建议包括加强融资支持、加强创新驱动、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以及建立薪酬体系等。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融资困难、技术瓶颈、市场竞争激烈、人才流失、对策建议。

正文:我国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目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融资困难、技术瓶颈、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人才流失等。

首先,融资困难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难题。

由于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难以获得银行借贷支持。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同时,创新金融模式,推动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

其次,技术瓶颈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另一大难题。

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加强创新驱动。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市场竞争激烈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挑战。

民营企业应积极推行品牌战略,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最后,人才流失也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问题。

政府应建立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加强对高端人才引进和留用的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综上所述,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转型升级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转型升级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针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文讨论如何具体应用。

首先,在应对融资困难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融资支持。

例如,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鼓励商业银行针对民营企业推出专门的优惠贷款政策等。

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鼓励民营企业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通过发行股票吸收社会资本。

《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转型升级成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与意义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转型升级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1. 技术创新不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实现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2. 人才短缺:随着产业升级,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民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3. 融资难、融资贵: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4.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不够,导致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缺乏动力和信心。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部分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期的技术研发投入。

2. 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

3. 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足,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4.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府在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五、解决策略与建议1. 加强技术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支持。

2. 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民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人才培训、人才引进等支持。

3. 优化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门槛。

工业制造业的转型问题与战略建议

工业制造业的转型问题与战略建议

工业制造业的转型问题与战略建议一、工业制造业的转型问题1. 科技创新不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制造行业需要与时俱进地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技术水平滞后,缺乏竞争力。

2.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市场规模的变化,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这使得这些企业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3.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工业制造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传统制造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绿色、低碳的生产模式,是当前工业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二、战略建议1.加强科技创新:制造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引进。

国家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提供科研资金和税收减免等支持措施,激励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同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2.强化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应用: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制造企业应积极引进相关技术并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3.加强人才培养:培养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关键。

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青年选择工科专业,并提供相关教育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适性匹配度。

同时,建立校企合作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鼓励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化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趋势,制造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寻找合适的战略伙伴,并加速开展国际贸易。

通过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研发合作等方式,获取更多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提升自身竞争力。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国有企业在承担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的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一、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国有企业在许多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传统行业中更为突出。

这使得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行业已经逐渐落后,国有企业如何在这些行业中进行调整和转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经营机制不灵活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相对僵化,决策主要由上级部门统一安排,企业缺乏自主权和市场竞争意识,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不高,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 人才流失严重国有企业在薪酬和福利方面相对较低,而且职业晋升体系不够完善,这导致了一些优秀的员工流失,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4. 监管不到位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政府在监管国有企业方面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一些国有企业会出现利用政策漏洞和不良经营行为,甚至存在腐败乱象,这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

5. 资产负债率高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优化建议1.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有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国有企业向高附加值、绿色环保、高科技领域发展,逐步摆脱传统行业的束缚。

2. 深化企业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推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设立企业领导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适应能力。

基层反映:当前企业生存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当前企业生存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当前企业生存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当前企业生存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当前,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员工工资协商制度的推行、水电油气等上涨,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三方面比较突出的困难。

一、存在问题(一)企业资金链日益趋紧――企业投产开业难一是贷款难。

众多企业难以以机器设备、房屋等财产作为抵押,取得贷款。

二是融资渠道少。

大多数企业难以通过股权出质取得贷款,资金紧张的投资者只能借助于民间融资渠道。

三是资金难到位。

其中部分外商投资大项目,因为外方资金不能到位,或者难以到位,只能注销。

四是流入房地产资金过多。

其中相当一部分由制造业企业投资,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

部分企业进入“冬眠期”,选择停产或者歇业,期待在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开业。

(二)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传统产业转型难一是房地产业亏损多。

此前一段时间,部分制造业企业把房地产业作为转型发展、对外投资的重点之一,随着国家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2021年度内资企业年检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亏损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中小企业亏损多。

尤其是部分新兴产业,如研发、设计、检测等,购买设备、引进人才等前期投入较大,软件、信息、动漫等产业资金投入多,产出慢,亏损再所难免。

三是传统产业亏损多。

众多企业研发、品牌等核心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困难。

(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失――企业科学管理难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

存在一股独大现象,所有权、经营权不分离,经营者、法定代表人个人行为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在遭遇资金链断裂等情况量,容易产生“老板跑路”等突发事件,在观念上,不容许别的投资者进来,错失发展的机会,致使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二是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小股东表决权难以实现,监事形同虚设,部分企业没有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以及借款协议,就向关联企业、股东直接借款,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风险,其中部分企业还存在抽逃注册资本等违法行为。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一、背景介绍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困难分析1·资金问题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压力的困扰。

由于资金匮乏,企业往往难以进行研发、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等关键性投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2·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不足的问题。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3·人才短缺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常常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招聘、培养和留住人才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

4·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常面临着规模经济的挑战。

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往往难以在价格、品牌和渠道等方面与大企业竞争,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三、对策建议1·资金支持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担保、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2·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外部技术和人才,加强企业内部的科研力量,提升技术水平。

3·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留住人才。

4·市场开拓中小企业应探索多元化的市场开拓策略。

通过差异化竞争,打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寻找细分市场的机会,避免与大型企业直接竞争。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政策文件、市场调研报告、企业财务数据等。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贷款担保:即由担保机构为企业借款提供担保,并为企业承担部分或全部还款责任的一种经济手段。

国有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国有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国有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转型与发展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

虽然国有企业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成为国家和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困境1. 规模大、结构臃肿国有企业历史悠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多数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建立,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占有资源的优势等,使得这些企业规模过于庞大,管理结构臃肿,生产经营效率低下。

2. 体制难以转型国有企业的生产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使得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和发展。

特别是在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更加突出。

3. 资金链紧张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本运作,而国有企业则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往往发展过程中靠相关政策支持,缺乏市场性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导致企业还存在很多困难。

二、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1. 提高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企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运营中,国有企业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保持技术更新的快速性,抓住技术创新的机会,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2. 资产重组与产业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运作成效下降,必须进行资产重组,调整企业结构,改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应当优化重组、协同创新,加速推进与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形成具有高度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3. 引进民企管理经验国有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有关的实践经验。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很多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困难分析1. 资金压力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由于资金限制,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承担这样的负担。

在银行贷款难、信用不足等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

2. 人才短缺技术人才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往往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高薪、高福利等因素吸引不了优秀的技术人才,导致企业无法招聘到所需的人才。

3. 市场定位模糊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时,很容易陷入市场定位模糊的困境。

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会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常常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往往徘徊于模仿和跟随的阶段。

三、对策建议1. 加强资金管理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资金。

建议中小企业积极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寻求风险投资、开展合作共享等方式来解决资金压力。

,通过优化企业内部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2. 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建立稳定的人才储备机制。

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实习和培训计划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人才。

,提升员工福利待遇,搭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 深耕细分市场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时,需要明确细分市场。

建议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找出适合自己产品的目标市场,并进行精准营销。

在市场定位模糊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垂直市场或者特定细分市场,提高企业的专业性和竞争力。

4. 强化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可以通过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入外部技术资源。

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第一篇:一、背景介绍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下面将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2.1 体制机制问题2.1.1 历史包袱: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集权管理体制和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决策效率低下,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

2.1.2 官僚主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一些官僚主义现象,延缓了项目进度,增加了成本。

2.2 技术能力问题2.2.1 缺乏新技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新形势下,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2.2.2 人才流失: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人才流失严重,技术队伍老龄化现象突出,新人输血不足。

2.3 市场竞争问题2.3.1 领域单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通常在某个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但面对市场竞争时,缺乏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力较弱。

2.3.2 品牌建设不足: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较弱,无法与一些知名民营企业相抗衡。

三、对策建议3.1 体制机制改革3.1.1 强化企业治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内部治理,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3.1.2 引入市场机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

3.2 加强技术创新3.2.1 增加科研投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3.2.2 引进新技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3.3 拓宽市场渠道3.3.1 多元化发展: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拓宽业务范围,多元化发展,降低行业风险。

3.3.2 品牌建设: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有企业:指由国家出资设立或控股的企业。

2. 市场机制:指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一种经济机制。

数字时代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数字时代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29数字时代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史学壮 石家庄铁道大学摘 要: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但由于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规模和性质的差异,我国不同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程度也参差不齐。

因此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的角度,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探讨我国不同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一、引言数字经济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经济。

其以信息和数据为核心资源,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2022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具体政策举措,目的是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不同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给出对策和建议。

二、不同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分析实体经济是指以实际物质产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形态的经济体系,包括制造业、零售业等产业;非实体经济是指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经济形态,例如金融业、教育业等产业。

两者之间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主要差别如下。

第一,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非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而非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传递。

所以对于非实体经济而言,数字化转型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第二,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更注重内部管理和资源优化,非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更注重市场拓展和用户体验。

因此,基于两者的不同特点,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的角度,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探讨我国不同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就业机会和创新的孵化器的重要角色。

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变化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分析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资金问题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常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无法支持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等需要大量投入的项目。

2·技术问题许多中小企业在技术方面的积累相对薄弱,难以进行技术创新和应对市场竞争。

3·市场问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售渠道少,市场覆盖面窄。

4·人才问题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具备新技术、新行业的专业人才来支持,但人才市场的供求矛盾使得这一点成为一个难题。

5·管理问题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不成熟和不规范的问题,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

三、对策分析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扶持,降低其资金压力。

2·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支持服务。

3·拓宽市场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寻找合作伙伴,开拓新的市场渠道,通过跨界合作、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4·人才引进与培养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招聘外部专业人才等方式来填补人才缺口,并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5·强化内部管理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资金需求表2·技术创新计划书3·市场拓展计划4·人才引进与培养方案5·内部管理制度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小企业:指根据国家部门的规定,根据企业注册资本、年营业额、从业人数等多个指标确定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的企业。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逐年提升。

但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许多转型升级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外部环境压力由于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外部环境因素压力增大,给民营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民营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应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政策方面尽可能获取优惠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品牌差距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许多民营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较小,导致产品在市场中难以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塑造,培育和提高企业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可以采取市场营销和传媒宣传等手段,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此外,也要注重维护企业品牌信誉,实施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形象。

三、缺乏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和提高品质的基石,但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民营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其缺乏更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如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积极拓展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快速提升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四、用工成本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调整,用工成本逐渐攀升,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企业可以完善人才管理体系,注重文化塑造和培育,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此外,企业还可以探寻新的用工模式,如招收实习生、引进外籍劳动力等,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心、创新思维、提高整体管理能力,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针对公司转型发展的献计献策、踔厉奋发以及思考建议

针对公司转型发展的献计献策、踔厉奋发以及思考建议

公司转型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公司转型发展的献计献策、踔厉奋发以及思考建议成为了每个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将针对公司转型发展给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加强市场调研,提前预知市场变化在公司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强市场调研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了解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公司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了提前预知市场的变化,公司可以加强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

二、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在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创新是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公司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品的升级和降低生产成本。

三、构建良好的公司文化,凝聚员工的向心力良好的公司文化是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司可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感到归属和认同,增强员工的向心力。

四、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在公司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公司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五、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是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

公司可以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推动产品出口,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建设是公司转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公司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企业文化活动,组织员工参加团队建设和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运营内部管理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基础。

公司可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运营流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八、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优化产品结构是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

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展望

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展望

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是在我国,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深入实施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然后详细分析我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接着深入探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后提出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和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当前,我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资源,以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效率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表现出了明显的行业特色。

例如,制造业企业注重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生产;零售企业则借助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手段,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金融企业则通过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然而,尽管我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分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战略规划。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瓶颈等挑战,难以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我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加强战略规划、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成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转型发展路径与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转型发展路径与建议

碳中和战略对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一、企业转型发展发展路径“转型”是事物的结构形态、作用机理和人的价值观念等发生根本性转变。

产业升级或工业转型的实质是“工业所具有的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自发彰显”,是“工业的工具效用和价值实质间内在关系的再调整”,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自觉增进社会福利”。

企业转型是企业为更好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管理模式、业务结构、营销渠道等方面所采取的根本性变革,最终目的在于提质增效。

(一)创新为本,分类转型企业转型尤其要以创新为本,根据不同企业类型,探索创新的突破口,实现分类、分步转型。

依照国际国内市场主体性、企业品牌自主性、生产流通性,将我国企业划分为五类,并提出针对性、系统性的分类转型路径。

第一,对于以外贸接单为主的简单外向型生产企业,主要通过传统产品制造加工,向自主品牌、服务型制造、内外销并重、差异化竞争等转型发展;第二,对于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外向型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外贸转内销、集约式发展、创新路径优化等转型发展;第三,对于以纯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外贸流通型企业,主要通过海外市场拓展和内销网络构建以实现转型发展;第四,对于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传统企业,可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可持续供应链系统打造等推进转型发展;第五,对于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高精尖企业,其转型不在于具体业务上改变,而在于企业使命、理念、战略格局上的转变,通过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承担以技术创新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提升的时代使命和担当,助力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

(二)内需为主,精准对接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压舱石”和“稳定器”。

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各类需求主体构成的全领域、多层次并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等内外部条件、环境变化而动态调整的国内需求的总和。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内需市场所缺即为企业转型之所向,企业要紧紧围绕扩大内需战略,精准对接内需,实现按需生产,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第一章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然而,转型升级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章现状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困扰。

大型企业拥有较强的资源和品牌优势,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对策建议:________●加强市场分析和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找准自身定位。

●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塑造品牌形象。

2.资金短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小企业常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资金缺口限制了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投入。

对策建议:________●积极寻找扶持政策,争取政策性贷款和资金补贴。

●开展多元化融资,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人才短缺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常常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对策建议:________●合理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招聘具备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

●加强公司内部培训,提升现有员工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吸引优秀毕业生和研究人才。

4.技术落后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常常受制于技术的落后。

缺乏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技术,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对策建议:________●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化。

5.法律法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面临法律法规不确定性的问题。

政策规定的频繁变动和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加强,使得企业面临着更高的法律风险。

对策建议:________●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

●加强内部合规建设,合理规避风险。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激烈、资金周
转困难、技术短板、人才匮乏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难,以下是一些
建议和对策:
1. 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市场份额。

2. 资金周转困难: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如银行
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

加强财务管理,优化流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 技术短板: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新技术,提升产
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享技术资源
和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人才匮乏:中小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可以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提供实际岗位和培训机会,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5.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科技创新等支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减少行政审批和市场准入壁垒。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需要综合施策,包括加强市场竞争力、解决资金问题、提升技术能力、优化人才队伍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治理之策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治理之策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治理之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治理之策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这一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之策。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问题的存在1.1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长期以来依赖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特别是低附加值产业,这导致了产业结构失衡。

随着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我们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挑战。

1.2 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对于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控制能力较弱,制约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质量。

1.3 人力资源矛盾我国既有大量劳动力资源,又存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技能水平低下等问题。

这给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4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被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需要注重环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治理之策2.1 调整产业结构应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和创新,促使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领域转型。

2.2 加强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培养并吸引高端创新人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力。

2.3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政府应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鼓励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人力资源的适配性和竞争力。

2.4 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排放。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认为重点应放在创新上。

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我认为政府在治理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进展、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大规模企业调研的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2013-1-21 10:07:5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1月11日本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全面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现状、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当前各级政府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反映企业的政策诉求,并提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研究背景及调查情况转型发展主要包括市场转型、经营转型、价值转型、产业转型、管理转型、绿色转型等六个方面。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企业的转型与发展。

关于企业转型发展,并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定义。

一般地讲,转型发展指企业通过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包括在产品、产业、商业模式、生产工艺、市场结构和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变革,以获取并提升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它不仅包括转型升级,也包括虽然没有实现升级,但通过转型使企业更加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和自身特点变化的情形。

基于上述转型发展的涵义以及企业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报告中的转型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市场转型:主要反映企业销售市场的结构调整情况;(2)经营转型:指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例如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3)价值转型:指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价值转型包括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也包括产品本身附加值的提高等,价值转型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升级等;(4)产业转型:主要考察企业在专业化水平分工和完善产业链,以及产业多元化程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5)管理转型:主要考察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方面的进展;(6)绿色转型:主要考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污染方面的进展。

本课题采用实地调研结合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

课题组分成6个调研小组,通过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座谈会、去企业实地访谈调研等形式,共对全国广东、浙江、上海、江苏、湖北、江西、辽宁、四川、北京等10个省区市约300家企业进行了访谈调研,与纺织服装、通用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行业协会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另外,课题组回收了1491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全部887家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

企业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调研中的多数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特色不鲜明、表现出明显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和压力还很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部分企业在提高附加价值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调研中的多数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特色不鲜明,表现出明显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在高速发展时期,这些企业受益于好的市场环境,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一旦遇到经济走缓,效益就明显下降,陷入经营困难或微利甚至亏损的状况。

——问卷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在沿价值链攀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销售服务等附加价值更高的非制造环节延伸,不断提高企业在微笑曲线的位置是转型发展的重要表现。

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的萎缩带来竞争加剧,本来利润率就偏低的生产制造环节的价值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而与此相比,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微笑曲线的两端利润空间相对较大。

从2007年到2011年,非制造环节对总利润贡献在10%以下的企业比重下降了18.4个百分点,在10%-50%的企业比重相应提高了15.1个百分点,超过50%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

向高附加值延伸也体现在公司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近70%的受访企业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属于国内先进水平,近20%的受访企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约90%的企业今后三年内还有改进生产装备(工艺)来升级的计划。

另外,81.8%的受访企业主导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并向高端化发展,也是企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形式。

——研发投入有所加大是促进企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原因企业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重不断上升。

调查表明,2011年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比重在10%以上的企业达到76.7%,累计比2007年提高10.9个百分点。

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

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2%的企业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19.8%下降为2011年的12.2%,在2%-4%的企业所占比例则从2007年的33%提高至41.7%,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10%及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从6.9%增加到8.9%。

(见表1)——强化品牌经营是众多企业的共识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由于发展品牌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特别是受市场容量、资金投入的限制,发展自主品牌的难度很大。

问卷调查中,不少受访企业开始由单一品牌向多品牌转变,拥有商标数量增长迅速。

例如拥有商标数量在5个以上的比例从2007年的32.3%上升至2011年的53.9%,提高了21.6个百分点。

(见表2)——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模式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是最主要的形式。

2007年,向上下游延伸占各种调整方式的76.5%,2009年为56.9%,2011年为67.7%,都超过了一半的比重。

企业主要倾向于在本产业内经营和升级。

调查表明,32.5%的受访企业2007年以来进行过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比重不断提高。

2007年在调查的874家企业中,有93家进行过产业结构调整,占比为10.6%;2009年调查的884家企业中有127家,占比提高到14.4%(不包括2007年进行过调整的情况),这一比重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19.3%。

——保持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的情形也较普遍保持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常见方式之一,2011年这一方式在各种方式中的比重为33.8%。

调研中,有不少企业成功地实现了跨行业发展。

例如广州TIT纺织厂从亏损企业通过跨行业转型,从传统的纺织加工企业转变为集多家知名服装服饰企业和设计产业链企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年产值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企业普遍重视通过引进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推动管理转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发展较好的公司普遍重视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

2007年约有30.4%的企业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这一比重到2011年上升到65.3%。

其他的如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电子商务等管理技术和工具的比重也都有大幅度提高。

——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总体上有一定降低。

在调查的企业中,12.8%的企业过去五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有显著降低,每年下降5%以上;52.6%的企业有一定降低,每年在1%-5%之间;34.7%的企业表示变化不明显。

但调研结果也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和压力还很不足。

从动力方面看,节能减排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并不显著。

从压力方面看,57.7%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占比较小,节能压力不大,还有22.5%的企业认为改进工艺或者加装节能装置费用较高,与收益相比不合算;61.8%的企业认为,排污收费占收入比重较小;35.6%的企业认为,改进工艺或者运行污染治理的成本很高,不合算。

——企业普遍加强了对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拓展步伐调查显示,近年来许多企业扩展了出口市场的分布范围:出口国家和地区在5个及以下的企业由2007年44.3%下降至2011年的33.5%,下降了9.8个百分点;而出口国家(地区)在20个以上的企业比例由2007年的14.2%提高到2011年的21.2%,累计上升了7.0个百分点。

不少企业除了继续巩固和开拓传统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外,不断加大力度开发新兴市场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困难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企业主要面临核心技术难以突破、高端人才普遍缺乏、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税费负担过重等主要困难。

——核心技术难以突破我国一些行业的整体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但很多基础和关键行业的核心技术长期不能突破,也难于从国外引进,给企业转型带来了巨大障碍。

例如,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有的尖端技术与国外差距大,精密传动等基础零部件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特种钢材冶炼技术缺乏,等等。

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不突破,产业竞争力就难以提高。

解决核心技术的问题,必须发挥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分散于产业链各价值环节的资源积聚起来,实现重点突破。

对此,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并开始了有益的尝试,例如纺织企业上下游合作,通过资源集成进行“产业链创新”,不断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具有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

——高端人才普遍缺乏调研中企业反映,真正需要的人才难觅难留。

当前既缺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也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30.7%的企业认为“缺乏高端人才”是当前妨碍企业转型的最大困难。

在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反映,对员工“跳槽”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核心岗位人才流动性过高,二、三线城市或一线城市偏僻地区的企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对此,很多企业表示从企业自身来说,准备在人力资源考核方面有所创新,建立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完善“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在保护员工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企业的权益。

——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一是市场准入问题。

调查显示,51.6%的企业认为“审批太多,许多行业难以进入”。

这一比例比排在第二位的“用地困难”高了近11个百分点。

受准入限制,企业或者直接被排除在“门槛”之外,或者即使拥有准入资格也难以实际进入,“玻璃门”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政府行政干预的问题。

一些企业反映当前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较多,例如很多地区开展的煤炭、钢铁产业整合实际上是政府主导下的行为,但整合容易,重组难。

三是流通环节的政府管制问题。

很多行业企业反映,我国的流通体制需要进一步市场化改革。

——税费负担过重一是税费高。

主要是各项费用和增值税率高,这几乎是所有被调研企业都提到的问题。

调查显示,48.7%的企业认为税费负担增加的原因是“税费比例提高”,41%的企业认为是“税费种类增加”。

很多企业反映,缴费项目多、数额大,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

二是“特惠型”财政政策改变不了整体税负高的现状。

这是不少行业企业的普遍感受。

特惠政策是指国务院不同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面向特定行业、特定企业出台的财税激励政策,是各级政府优化产业结构和引导企业发展的普遍做法。

尽管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并不利于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且容易形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甚至产生“寻租”行为。

政府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及效果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品牌的创建、加大人才培养、支持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有利于企业转型发展的产业组织建设等是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