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乔门学校实验报告
小学期科研实验报告2
不同矿泉水中Ca ,Mg含量的测定看其是否达标一. 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原理,特别是通过控制试剂的酸碱度,温度及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在钙离子,镁离子等离子共存的情况下直接分别测定各离子的方法。
2、掌握络合滴定法中的直接滴定法和络合掩蔽法及其计算方法。
3、通过与各种矿泉水中的钙、镁含量特性指标为参照标准,来看所测定的矿泉水是否达标。
4、进一步掌握络合滴定法中多种金属离子共存于同一溶液中,EDTA均能与它们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如何判断能否进行准确滴定和分别滴定的判别式及相应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根据身体状况及地区饮用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矿泉水饮用,可以起到补充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的作用。
盛夏季节饮用矿泉水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矿物质,是有效手段。
选用矿泉水,不要选择限量指标超过国家。
如锂、锶、锌、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以及溶解性总固体。
其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符合上述成份,即可称为天然矿泉水标准规定的产品。
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达到矿如锂、锶、锌、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以及溶解性总固体。
其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符合上述成份,即可称为天然矿泉水泉水标准的界限指标。
2、EDTA常因吸附约0.3%的水份和其中含有少量杂质而不能直接作为标准溶液,因此需要准确标定其浓度。
用ZnO来准确标定其浓度。
3、实验所用到的反应式:Zn2+ + H2Y2- =ZnY 2- + 2H2+Zn2+ +EBT(蓝)=Zn-EBT(酒红色)ZnEBT(酒红色) +EDTA = Zn-EDTA +EBT(蓝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分析天平(AR 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万分之一天平);容量瓶(100,250ml), 移液管(10, 25ml) , 锥形瓶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各种滴定仪器等。
陇西县乔门学校两免一补情况汇报
陇西县乔门学校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本学年是我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改革中谋创新“的一年,也是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效益年,我校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以陇西教育改革为契机,着眼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着力于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品位提升,全面完成了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收费,无乱收费现象,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
现把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我校现有学生739人,其中初中476人,小学263人,全部按上级精神免除了课本费和学杂费,为了防止免除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开学报到前张榜公示一费制收费标准,之后每个班对免除对象登记造册并经学生和家长签名后在交教导处、校长审核方可通过,现有校外住宿生人,其中初中16人,小学人,全部按上级精神发放了每人500元的住宿生补助,也对每一位住宿生登记造册并经班主任、学生和家长同时签名后再在交教导处校长审核方可通过。
对于循环利用的教科书放假前由班主任负责回收交图书管理员处以备下一级学生使用。
我们知道,安全工作中的乱收费是生命线中的一条不敢触摸的“高压线”,我们将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决不能有一例违规事件发生。
陇西县乔门学校2011,、7、10
陇西县乔门学校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陇西县乔门学校
2011,、7、10。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酸碱中和反应一、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原理。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过程。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 碳酸钠溶液- 酚酞指示剂- 纸巾- 试管- 酸碱试纸2. 实验方法: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2) 在盐酸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将两个试管倒置,使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4)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5) 用酸碱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盐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同时,酸碱试纸显示溶液呈酸性。
2. 实验讨论:这个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和酸碱性的改变是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在本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由于酸碱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指示剂的颜色。
酸碱试纸则通过改变颜色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过程。
2. 酸碱中和反应会改变溶液的颜色和酸碱性。
3. 酸碱指示剂和酸碱试纸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五、实验的意义和应用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比如:1.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
2. 酸碱中和反应在制药工业中用于中和药物的酸碱性,使药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 酸碱中和反应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中和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六、实验的不足和改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和酸碱性的改变,但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pH值和盐的产量来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标题:自行车鸣笛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鸣笛器的方法。
2.理解鸣笛器的原理。
3.观察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有何区别。
二、实验器材1.自行车。
2.不同材质的鸣笛器若干(例如:金属、塑料、木质等)。
3.计时器。
4.实验记录表。
5.安全工具(例如:手套、眼镜等)。
三、实验步骤1.将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固定在自行车上,让每种材质的鸣笛器相隔一定距离。
2.骑上自行车,以适当的速度行驶。
3.随后按下鸣笛器,记录下每种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注意标明每种材质的鸣笛器。
4.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四、实验原理鸣笛器是一种能发出声音的装置。
它的原理是当鸣笛器顶部的按钮被按下时,鸣笛器内部的喇叭会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气体震动产生的。
当按钮被按下时,气体会从鸣笛器内部的空间中挤压出来,通过鸣笛器顶部的出口。
气体的快速挤压和释放会引起空气分子的震动,从而形成声音。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有一些差别。
金属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响亮,音色清脆;塑料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轻柔,音色较为柔和;木质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低沉,音色较为浑厚。
六、实验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在振动时产生了不同的声波。
声波的特点包括音量大小、音调高低和音色等方面的差异。
2.金属鸣笛器发出的声音较响亮,是因为金属的振动传导效果好,能有效地将声音传递出去。
而塑料和木质的传导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发出的声音相对较轻柔。
3.不同材质的鸣笛器还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
音色是由声波中不同频率的成分组成的。
金属材料的鸣笛器由于其振动频率较高,所以形成的声音音色较为清脆。
而木质材料的鸣笛器由于其振动频率较低,所以形成的声音音色较为浑厚。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鸣笛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观察到了不同材质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的差异。
实验结果证明了材质对鸣笛器声音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这不仅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也增加了我对不同材料特性的认知。
陇西县乔门初中理科组2014-2015第二学期
陇西县乔门初中文科教研组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周次时间起止活动内容组织者负责者教者
1 3.2-3.6 开学注册报到整理校园安全教育校委会
2 3.9—3.1
3 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开学典礼暨校园读书节活动启动
仪式校委会
3 3.16—3.20 镜子工程启动仪式班级“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
赛校委会
4 3.23—3.27 七年级数学公开教学理科组
5 3.30—4.3 专题:如何提高理科课堂教学效率理科组
6 4.6—4.10 九年级数学公开教学理科组
7 4.13—4.17 第一次全校考试教导处
8 4.20—4.24 月考试卷分析,成绩分析八年级物理公开教学理科组
9 4.27—5.1 如何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理科组
10 5.4—5.8 七年级生物公开教学理科组
11 5.11—5.15 安全教育抗震防洪抗灾演练校委会
12 5.18—5.22 九年级化学公开教学理科组
13 5.25—5.29 迎接“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委会
14 6.1—6.5 第二次全校考试教导处
15 6.8—6.12 八年级生物公开教学理科组
16 6.15—6.19 九年级离校课程暨艺术表演初中毕业会考校委会
17 6.22—6.26 八年级数学公开教学理科组
18 6.29—7.3 如何做好期末复习理科组
19 7.6—7.10 期末复习计划理科组
20 7.13—7.17 期末考试教导处
21 7.20—7.24 试卷分析学期工作总结校委会。
西红柿鸡蛋实验报告
1. 探究西红柿鸡蛋的烹饪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 了解西红柿和鸡蛋的营养成分,分析其搭配的合理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烹饪技能。
二、实验材料1. 西红柿:新鲜、成熟的西红柿2个。
2. 鸡蛋:新鲜鸡蛋3个。
3. 食用油:适量。
4. 盐:适量。
5. 酱油:适量。
6. 糖:适量。
7. 鸡精:适量。
8. 炒锅:1个。
9. 筷子:1双。
10. 菜板:1块。
11. 刀:1把。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西红柿洗净,切成块状;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
2. 热锅凉油:将炒锅置于炉灶上,倒入适量食用油,待油热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液倒入锅中,用筷子快速翻炒至鸡蛋凝固成块状,出锅备用。
3. 炒西红柿:将锅中剩余的油倒入西红柿块,用中火翻炒,待西红柿出汁后,加入适量的盐、酱油、糖和鸡精,继续翻炒均匀。
4. 合炒:将炒好的鸡蛋块重新倒入锅中,与西红柿一起翻炒,使两者充分融合。
5. 出锅:待西红柿和鸡蛋炒至熟透,汤汁浓稠,即可出锅装盘。
1. 西红柿在烹饪过程中逐渐软化,出汁,颜色由红变深。
2. 鸡蛋在烹饪过程中由液态凝固成块状,颜色由透明变白。
3. 炒制过程中,锅中汤汁逐渐浓稠,味道鲜美。
五、实验分析1.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体理想的营养来源。
两者搭配,营养均衡,口感鲜美。
2. 烹饪过程中,注意火候控制,避免西红柿过熟变烂,鸡蛋过老变硬。
适当加入调味料,可提升菜肴的口感。
3. 在炒制过程中,注意翻炒,使食材受热均匀,防止粘锅。
六、实验结论1. 西红柿鸡蛋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
2. 烹饪过程中,注意火候、翻炒等技巧,可提高菜肴的口感。
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烹饪技能。
七、注意事项1. 选择新鲜、成熟的西红柿,以保证口感和营养价值。
2. 鸡蛋应选用新鲜鸡蛋,以确保口感和安全性。
三年级上科学试验报告
三年级上科学试验报告标题:酸碱中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条件,并观察中和反应的现象。
二、实验材料试管、漏斗、烧杯、酸、碱溶液、酸碱指示剂、水、红色菜叶。
三、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酸溶液。
2. 通过漏斗加入碱溶液,同时滴加酸碱指示剂。
3. 不断滴加碱溶液,同时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4. 当试管中的颜色变为中性时,停止滴加碱溶液,记录滴加的碱溶液体积。
四、实验结果1. 在滴加酸碱指示剂之前,酸溶液的颜色呈现红色。
2. 滴加碱溶液后,酸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变成橙色。
3. 当试管内的颜色变为橙色时,停止滴加碱溶液。
记录此时滴加的碱溶液体积为5ml。
五、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酸溶液和碱溶液反应后,酸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呈中性。
2. 中和点是指酸碱溶液反应到正好中性的时候,即酸和碱的分子数量相等。
3. 中和点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颜色变化的中间阶段正好是中和点。
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条件,具体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了酸碱溶液颜色变化的现象。
中和反应时,酸性和碱性逐渐减弱,最终呈中性。
中和点能够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这次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七、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不要乱倒酸碱溶液。
2.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3. 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酸碱溶液溅泼到皮肤和眼睛上,如发生意外,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本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本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材料1. 一根铁钉2. 一杯水3. 一块纸巾4. 一块磁铁三、实验步骤1. 将铁钉放在桌面上,并用纸巾擦干净。
2. 将磁铁靠近铁钉,观察并记录现象。
3. 将磁铁移开,再次观察并记录现象。
4. 将铁钉放入杯中的水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5. 取出铁钉,用纸巾擦干净,并再次观察并记录现象。
四、实验结果1. 当磁铁靠近铁钉时,铁钉会被吸引住,可以看到铁钉和磁铁之间有一种力。
2. 当磁铁移开时,铁钉不再被吸引,力消失。
3. 当铁钉放入水中时,铁钉不会被吸引住,力消失。
4. 当铁钉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再次靠近磁铁时,力重新出现。
五、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磁铁对铁物体具有吸引力。
2. 当磁铁靠近铁物体时,两者之间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被称为磁力。
3. 当磁铁移开或铁物体离开磁铁时,磁力消失。
4. 水可以阻止磁力的传递,铁物体在水中不会被磁铁吸引。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磁铁对铁物体具有吸引力,这种力被称为磁力。
当磁铁靠近铁物体时,两者之间会产生磁力,铁物体会被吸引住;当磁铁移开或铁物体离开磁铁时,磁力消失,铁物体不再被吸引。
水可以阻止磁力的传递,铁物体在水中不会被磁铁吸引。
七、实验思考1. 为什么铁物体会被磁铁吸引?铁物体会被磁铁吸引是因为铁物体内部的微小磁性颗粒会受到磁铁的磁力作用,从而被吸引住。
2. 为什么水可以阻止磁力的传递?水是一种非磁性物质,它不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因此可以阻止磁力的传递,使铁物体不再被磁铁吸引。
八、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观察它们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可以探究不同强度的磁铁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否有差别。
九、实验小结通过本实验,我了解到磁铁对铁物体具有吸引力,并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
2024年小学科学实验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小学科学实验总结范本实验标题:密闭条件下的氧气生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在密闭条件下,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过程,并了解氧气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材料:水果苹果、橙子、香蕉、果汁、矿泉水、玻璃瓶、漏斗、小口漏斗、小棉花球、蜡烛、酒精灯、酒精、灯泡、吸管实验步骤:1. 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并确保所有材料和设备整洁干净。
2. 将水果切成小块,将小棉花球浸湿水果汁中。
3. 在玻璃瓶底部放入一小撮酒精,点燃酒精,然后迅速将小棉花球放入玻璃瓶中。
4. 将漏斗的一端插入玻璃瓶中,将漏斗的另一端放入水中。
5. 用吸管将玻璃瓶中空气吸入到漏斗中,待水进入漏斗后,再将漏斗另一端提出水中。
6. 运用玻璃棒或其他方法将灯泡的两个铅直连接口封闭,在其中一个接口插入吸管。
7. 将吸管的另一端放入玻璃瓶内。
8. 松开插在毛细管里的玻璃棒,允许水进入玻璃瓶中。
9. 等待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灯泡中的气泡,并记录下气泡数量和颜色的变化。
10. 实验结束后将灯泡的两个接口打开,清理并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玻璃瓶内的气泡数量逐渐增多,气泡的颜色也从无色变为气泡。
这表明光合作用在密闭条件下发生了。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分析和解释:在实验中,当我们将水果浸入果汁中的小棉花球放入密闭的玻璃瓶中时,小棉花球所含的果汁被瓶内的酒精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瓶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瓶中的部分空气向外排放。
然后我们使用漏斗将水挤入玻璃瓶内,以取代排放出去的空气。
当我们将吸管插入玻璃瓶中,并提出吸管另一端的水时,一部分气体被排放到灯泡中,使灯泡中的气体逐渐增多,而灯泡中无氧气时,灯泡中的气泡颜色也改变,从无色变为气泡。
这一过程显示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结果。
实验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密闭条件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陇西县乔门学校2014-2015第二学期工作计划文稿
陇西县乔门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学校将认真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根据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及打造高效课堂的工作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继续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强化校本教研,以九年级中考、六年级小考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抓制度落实,规范教学行为,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常规管理;二是加强质量监控,抓好各年级学科质量跟踪管理,抓实六年级、九年级的全员质量跟踪管理,确保2015年小考有较大突破,中考稳中有升。
小学合格率进入全学区前列,初中升入普通高中人数达到或超过30人;三是加强教学指导,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学为中心,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二是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年轻的班主任队伍。
三、具体工作(一)队伍建设1、领导班子建设。
要创设宽松、和谐、融洽、信任的工作氛围;建设高效、民主、务实、关爱的工作作风;工作抓住时机,决策慎重、果断,办事雷厉风行,遇事决不能等一等、拖一拖、压一压;要深入工作之中,想事、干事、干好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引领教师不断提高。
在管理上要提高水平,认真执行学校工作计划;要搞好协调,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认真实施、抓出成效,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人格魅力等。
2、教师队伍建设。
要努力营造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的良好风气;加强师德修养,弘扬教育人道主义,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严禁用极其刻薄的语言刺激、侮辱学生;坚决不给学生搞有偿家教,坚决不为学生擅自订购辅导资料,坚决不将学生放逐于教室门外或置于办公室内长时间不理不问。
要学会合作,不断开阔自己的胸怀,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愉快合作。
小升初趣味家庭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升初成为了孩子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不仅要面临学业压力的增大,还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升初,我们家庭开展了一系列趣味实验,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报告。
实验目的1.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验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合作。
实验内容实验一:自制彩虹糖1. 实验材料:彩虹糖、水、玻璃杯、勺子、酒精灯、火柴、透明胶带。
2. 实验步骤:(1)将彩虹糖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水。
(2)用勺子搅拌,直至彩虹糖完全溶解。
(3)将透明胶带贴在玻璃杯边缘,将玻璃杯倾斜,观察彩虹糖溶液在透明胶带上的变化。
(4)点燃酒精灯,将玻璃杯加热,观察彩虹糖溶液的变化。
3. 实验结果:随着加热,彩虹糖溶液逐渐变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实验二:自制冰花1. 实验材料:水、白醋、色素、玻璃杯、冰块、细铁丝。
2. 实验步骤:(1)将水、白醋、色素按比例混合,倒入玻璃杯中。
(2)将冰块放入混合液中,观察冰块表面形成美丽的冰花。
(3)将细铁丝弯曲成不同形状,放入混合液中,观察冰花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冰块表面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冰花,且形状各异。
实验三:自制汽水1. 实验材料:小苏打、柠檬酸、玻璃杯、水、色素、吸管。
2. 实验步骤:(1)将小苏打和柠檬酸按比例混合,倒入玻璃杯中。
(2)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3)加入色素,搅拌均匀。
(4)将吸管插入玻璃杯,观察气泡的产生。
3. 实验结果:气泡不断从吸管中冒出,形成了一杯自制的汽水。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趣味家庭实验,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科学知识,提高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总结:1. 实验内容丰富多样,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小升初体育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心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我校在六年级开展了小升初体育实验活动。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小升初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和综合素养。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探索适合小升初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心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针对小升初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训练。
2. 实验方法:(1)分组教学:将学生按照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进行分组,以便更好地实施针对性教学。
(2)情景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技能。
(4)竞赛教学: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5)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前期: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标、内容和方法。
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实验中期:按照实验方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运动技能。
3. 实验后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身体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实验,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2. 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体育技能,如跳绳、跑步、球类运动等。
3. 心理素质得到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自信、勇敢、坚持等良好品质。
4. 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通过竞赛和游戏活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xx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年级观察植物观察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草(多种)、大树(多种)、放大镜实验器材1、观察准备好的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2、画出轮廓图;3、找出小草的相同点;实验过程4、观察大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并画出轮廓图;5、找出大树的相同点;6、比较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现象或者实验结果1、小草的相同点: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较弱;2、大树的相同点:茎比较密切、坚硬、支持力强。
小组成员时间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实验名称实验目的xx 年级 观察植物 观察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草(多种)、大树(多种)、放大镜实验器材1、观察准备好的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的特点;2、画出轮廓图;3、找出小草的相同点;实验过程 4、观察大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并画出轮廓图;5、找出大树的相同点;6、比较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现象或者实验结果小组成员 时间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xx 年级六时间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小组成员验证鸟喙的形状与功能特点是否相符实验目的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颗粒、兔子娃娃1、准备好器材;2、按书13页表格要求,逐一进行实验;3、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表格中;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同形状的工具可以拾取不同的物品。
可是如果进行交换拾取,有的就非常艰难,有的根本不能进行拾取。
实验现象或者实验结果不同形状的工具能够方便的拾取不同的物品,如果工具的形状与拾取的物品不符合,则拾取很艰难甚至根本不能进行。
实验器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xx 年级六时间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小组成员验证鸟喙的形状与功能特点是否相符实验目的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颗粒、兔子娃娃1、准备好器材;2、按书13页表格要求,逐一进行实验;3、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表格中;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报告摘要
实验题目:探究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中铜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蒸馏水、硫酸铜溶液、培养皿、移液枪、电子天平、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1)将小麦种子浸泡在蒸馏水中24小时,使其吸水膨胀。
(2)将浸泡好的小麦种子均匀播种在培养皿中,每皿50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3)将硫酸铜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0.1mg/L、0.5mg/L、1.0mg/L、2.0mg/L、4.0mg/L),分别处理小麦幼苗。
(4)每隔3天更换一次培养液,并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
(5)在实验结束时,测量小麦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系长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小麦幼苗株高的影响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的株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在低浓度(0.1mg/L、0.5mg/L)下,小麦幼苗株高显著增加;而在高浓度(2.0mg/L、4.0mg/L)下,小麦幼苗株高显著降低。
2. 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小麦幼苗叶面积的影响与株高变化趋势相似,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的叶面积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在低浓度下,叶面积显著增加;而在高浓度下,叶面积显著降低。
3. 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小麦幼苗根系长度的影响在低浓度下,小麦幼苗根系长度随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浓度下,根系长度随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4. 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小麦幼苗生物量的影响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的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在低浓度下,生物量显著增加;而在高浓度下,生物量显著降低。
四、结论1. 适中的硫酸铜浓度(0.1mg/L、0.5mg/L)有利于小麦幼苗的生长,可促进株高、叶面积和根系长度的增加,提高生物量。
2. 高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株高、叶面积和根系长度降低,生物量减少。
醋酸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2. 了解醋酸的性质和用途;3. 掌握醋酸与金属反应的实验原理和方法;4. 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醋酸(CH3COOH)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味和刺激性。
醋酸能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醋酸盐和氢气。
实验中,我们选用锌片作为反应物,通过观察氢气的产生来验证醋酸与金属反应的原理。
反应方程式如下:Zn + 2CH3COOH → (CH3COO)2Zn + H2↑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试管夹、铁架台、镊子、滴管、量筒、锌片;2. 试剂: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2. 将锌片用镊子夹住,放入试管中;3. 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醋酸溶液;4.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氢气的产生;5.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6.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实验数据:(1)醋酸溶液的浓度:0.1mol/L;(2)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体积:50mL;(3)实验温度:25℃。
2.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醋酸与锌片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1)计算醋酸的物质的量:n(CH3COOH)= c × V = 0.1mol/L × 0.05L = 0.005mol(2)计算锌片的物质的量:由于反应方程式中,锌片与醋酸的化学计量比为1:2,所以锌片的物质的量为:n(Zn)= 0.005mol ÷ 2 = 0.0025mol(3)计算锌片的相对原子质量: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所以锌片的质量为:m(Zn)= n(Zn)× 相对原子质量= 0.0025mol × 65.38g/mol = 0.164g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产生气泡,氢气被收集在试管外部的气球中。
2. 实验结果:醋酸与锌片反应生成氢气,化学计量比为1:2。
发展中的陇西县乔门学校
发展中的陇西县乔门学校
佚名
【期刊名称】《甘肃教育》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陇西县乔门学校前身为乔门初中和乔门小学,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
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98名,教职工54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2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青年教学能手2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县优秀班主任4人,先后有1人获省“同丁奖”,1人获省级“巾帼扫盲奖”,23人(次)分别荣获市、县级荣誉称号,65人(次)承担市县优质观摩课,7人在省市录像课、论文竞赛中获奖,50余篇论文在闫内刊物上发表,【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陇西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适宜性分析
2.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甘肃陇西县中医药产业为例
3.陇西县全株玉米青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陇西县肉羊家庭养殖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九年制学校社团活动有效组织的研究——以定西市陇西县渭州学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审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审易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审易实验箱、电子天平、移液器、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材料:待测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溶剂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2)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3)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待测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溶剂等。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等。
(3)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时间、实验条件、实验现象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实验曲线。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如浓度、反应速率等。
(3)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待测物质与标准溶液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3)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
2. 分析(1)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数据表明,待测物质的浓度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3)实验结果表明,审易实验方法适用于待测物质的浓度测定。
五、实验结论1. 审易实验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实验方法,适用于待测物质的浓度测定。
2. 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审易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反思与体会1.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数据分析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熟练掌握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4. 通过本次实验,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