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医学遗传学-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诊断与治疗PPT
超声检查(US):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具有一定的局限 性
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重要方法之一 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位置和血流情况 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类型和程度 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肌电图检查:检测肌肉和神经的电活动, 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
血管发育异常:血管壁结构异常、 血管壁厚度异常
环境因素:感染、辐射、化学物质 等
其他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 失调等
疼痛: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
感觉障碍: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感觉障碍,可表现为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
运动障碍: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运动障碍,可表现为无力、瘫痪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尿失禁、便秘等
PART THREE
磁共振成像(MRI):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Hale Waihona Puke 血管造影(DS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具有一定的风 险
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影像学 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 疗、康复治疗等
PART FOUR
药物治疗:使用抗 凝血药物、抗血小 板药物等,降低血 栓形成风险
康复治疗:进行 康复训练,提高 生活质量
饮食控制:控制 饮食,避免高脂、 高糖食物
定期复查:定期 进行影像学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病情严重、 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微 创手术
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重要方法之一 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位置和血流情况 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类型和程度 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肌电图检查:检测肌肉和神经的电活动, 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
血管发育异常:血管壁结构异常、 血管壁厚度异常
环境因素:感染、辐射、化学物质 等
其他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 失调等
疼痛: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
感觉障碍: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感觉障碍,可表现为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
运动障碍: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运动障碍,可表现为无力、瘫痪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受压或缺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尿失禁、便秘等
PART THREE
磁共振成像(MRI):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Hale Waihona Puke 血管造影(DS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具有一定的风 险
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影像学 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 疗、康复治疗等
PART FOUR
药物治疗:使用抗 凝血药物、抗血小 板药物等,降低血 栓形成风险
康复治疗:进行 康复训练,提高 生活质量
饮食控制:控制 饮食,避免高脂、 高糖食物
定期复查:定期 进行影像学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病情严重、 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微 创手术
演示课件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ppt
位于脊髓内的血管畸形较为少见,其发生率占所有脊髓血管 畸形的10%~15%。性别分布男女近似。患者的年龄大多在40岁 以下,其中约半数病例的病变位于颈段脊髓,40%则发生于胸 腰段脊髓。
.精品课件.
6
病因
病因不明。
.精品课件.
7
临床表现
髓内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硬膜型者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常引 起髓内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约3/4的患者有出血史,且有1/3的 患者出现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进行性肢体肌无力、 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异常和性功能障碍。髓内血管畸形患者 中约1/5伴有髓内动脉瘤,而这些脊髓动脉瘤又常常位于供给髓 内的主要滋养血管。脊髓动脉瘤的患者大多可出现蛛网膜下隙 出血,且病史大多较长。病变位于中胸段的患者比病变位于其 他部位的患者预后要差,这可能与该区段侧支血管少及椎管矢 状径较小有关。
.精品课件.
12
治疗
髓内血管畸形的治疗常需血管内疗法与显微外科手术相互配 合。当脊髓后动脉的分支有多根动脉供应时,血管内治疗最为 有效。脊髓前动脉的注射造影因 为有可能损害正常的脊髓血流 而变得复杂,特别是在脊髓前动脉不终止于血管畸形处的情况 下更是如此。
暂时性球囊阻塞、异戊巴比妥试验和体感诱发电位有助于血 管内治疗病例的选择。聚乙烯乙醇和氰化丙烯酸盐为这类病变 血管内治疗的常用药物。
手术患者取俯卧位,手术全程连续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 诱发电位(MEP)监测。
.精品课件.
14
治疗
先行超过病变范围的椎板开窗术。切开硬膜及蛛网膜以后,辨 认并沿着这些滋养动脉分支,到与病灶连接处行锐性分离,游 离动脉分支,电凝和切断。在病变处行中线或旁中线切开脊髓。 用棉卷轻柔分离,直至能清楚地辨认病灶。动脉滋养血管随后 被分离、电凝并切断,将病灶轻轻地从静脉根部分离露出。位 于更腹侧的滋养动脉分支在分离的后期变得更为明显。小心地 使用宽头双极电凝以减少静脉曲张。术中需首先确定髓内病变 可否切除。
.精品课件.
6
病因
病因不明。
.精品课件.
7
临床表现
髓内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硬膜型者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常引 起髓内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约3/4的患者有出血史,且有1/3的 患者出现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进行性肢体肌无力、 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异常和性功能障碍。髓内血管畸形患者 中约1/5伴有髓内动脉瘤,而这些脊髓动脉瘤又常常位于供给髓 内的主要滋养血管。脊髓动脉瘤的患者大多可出现蛛网膜下隙 出血,且病史大多较长。病变位于中胸段的患者比病变位于其 他部位的患者预后要差,这可能与该区段侧支血管少及椎管矢 状径较小有关。
.精品课件.
12
治疗
髓内血管畸形的治疗常需血管内疗法与显微外科手术相互配 合。当脊髓后动脉的分支有多根动脉供应时,血管内治疗最为 有效。脊髓前动脉的注射造影因 为有可能损害正常的脊髓血流 而变得复杂,特别是在脊髓前动脉不终止于血管畸形处的情况 下更是如此。
暂时性球囊阻塞、异戊巴比妥试验和体感诱发电位有助于血 管内治疗病例的选择。聚乙烯乙醇和氰化丙烯酸盐为这类病变 血管内治疗的常用药物。
手术患者取俯卧位,手术全程连续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 诱发电位(MEP)监测。
.精品课件.
14
治疗
先行超过病变范围的椎板开窗术。切开硬膜及蛛网膜以后,辨 认并沿着这些滋养动脉分支,到与病灶连接处行锐性分离,游 离动脉分支,电凝和切断。在病变处行中线或旁中线切开脊髓。 用棉卷轻柔分离,直至能清楚地辨认病灶。动脉滋养血管随后 被分离、电凝并切断,将病灶轻轻地从静脉根部分离露出。位 于更腹侧的滋养动脉分支在分离的后期变得更为明显。小心地 使用宽头双极电凝以减少静脉曲张。术中需首先确定髓内病变 可否切除。
脊髓血管畸形诊断与治疗PPT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 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抗感染、抗凝血、 康复训练等
介入治疗原理: 通过微创手术, 将导管插入病变 部位,进行栓塞 或切除
介入治疗方法: 包括栓塞、切除、 支架植入等
介入治疗优点: 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
介入治疗适应症: 适用于大部分脊 髓血管畸形患者, 尤其是复杂、难 治性病例
诊断:MRI、CT等影 像学检查结果
预后:恢复情况、复发 风险等
病例1:患者年龄、性 别、病史等基本信息
诊断:MRI、CT等影 像学检查结果
预后:恢复情况、复发 风险等
治疗方案:手术、药物、 康复等
症状:疼痛、麻木、无 力等
诊断方法:MRI、 CT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药物治疗 等
手术治疗:手术适应 症、手术方式、手术 风险等
介入治疗:介入适应 症、介入方式、介入 风险等
药物治疗:药物选择、 药物剂量、药物副作 用等
治疗效果:治疗成功 率、并发症发生率、 复发率等
治疗经验总结:治疗 原则、注意事项、治 疗效果评价等
汇报人:
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DSA):通 过注射造影剂, 观察脊髓血管的 形态和血流情况, 并进行介入治疗
临床表现:疼痛、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MRI、CTA、DSA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免疫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等 诊断标准:符合以上条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诊断
保持良好 的睡眠习 惯,保证 充足的睡 眠时间
避免长时 间站立或 坐立,适 当进行运 动锻炼
PART SIX
病例1:患者男性, 45岁,因下肢无 力、麻木就诊, MRI显示脊髓内 血管畸形,经手 术治疗后症状力就诊, MRI显示脊髓内 血管畸形,经保 守治疗后症状缓 解。
动静脉畸形ppt课件
护理评价
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平稳,心理状况良好 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恢复状况良好 患者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营养状况良好,能维持基本的生理需求 患者头部不适已有明显缓解,能够得到较 好的休息
1、合理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
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以防止 便秘 2.充分休息,适当运动,保持情绪乐 观,心情舒畅
11月10日:术后第一天,生命体征稳定 ,手术切口无红肿渗液。硬膜外引流出液 体约100ml。术后右眼视物较前无改善明 显,左眼基本正常。 11月11日:拔除硬膜外引流管,搬出监 护室。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向患者耐心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术 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告知患者无需担忧。 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让患者和病友交流, 最终能使患者放心手术,无后顾之忧。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肢 体活动的情况:
3、预防颅内压增高 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安心休养,避免 情绪激动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剧烈咳嗽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4、 术前24小时准备 (1)备皮,清洁; (2)术前禁食8~10小时,禁饮6~8小 时。 (3)保证良好睡眠; (4)术日晨交叉配血;留置导尿;更换 手术衣 (5)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 术前30min
诊疗进程
11月 3 日行三大常规,生化,感免,凝 血,胸片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1月9 日: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皮肤准备、 交叉配血以备术中用血、留置尿管。
11月9日:在全麻下行“左枕叶动静脉 畸形”切除术,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止 血、抑酸、补液等处理,并给予特级护 理、心电监护等。 术后留置尿管及硬膜 外引流管在位有效。
3.患者出院后,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 不要随意减量和停药 4.定期返院进行全面复查,以免延误病 情 5.如有不适,应立即与我院咨询部或主 治医师取得联系,以便及时纠正。
脊髓血管畸形ppt参考课件
脊髓血管畸形-X线脊髓造影
➢ CT和MRI应用于临床之前的主要诊断方法 ➢ 表现为碘柱内粗大迂曲的蚯蚓状透亮影,静脉
团明显扩张时表现为团状允盈缺损 ➢ 可显示脊髓表面畸形血管的位置和范围,但不
能区别病变的确切类型及位于髓内、髓外
一、硬脊膜动静脉瘘
➢ 占全部脊髓血管畸形的80% ➢ 好发于中年人,男性多见,病变部位 在中胸段脊髓以下
脊髓动静脉畸形
➢ 解剖及病理生理学
• 动静脉之间盗血 脊髓缺血
神经功能障碍
引流静脉压力升高 + 血栓形成 占位效应
动脉瘤、病灶本身、静脉破裂 出血
•
血管球形AVM 仅累及脊髓
分型
幼稚型AVM 累及脊髓内外
脊髓动静脉畸形
影像学表现
➢ MR平扫及增强 表现为流空信号的扩张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
脊髓内畸形血管团 脊髓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脊髓水肿 增强扫描可见脊髓内强化 幼稚型AVM可见病灶扩展至椎体及椎旁软组织
根静脉 ➢椎管内、外静脉丛
脊髓的血管解剖
脊髓的主要供血动脉
脊髓的主要引流静脉
脊髓血管畸形的分型
➢ 硬脊膜动静脉瘘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 ➢ 髓周动静脉瘘 (Perimedull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 PAVF) ➢ 脊髓动静脉畸形 (Spin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SAVM) ➢ 海绵状血管畸形 (Cavernous Malformation, CM)
在,由来自肋间动脉、腰动脉、髂内动脉等硬膜 支供血,引流静脉通过根静脉向脊髓表面引流, 引流静脉迂曲扩张 ➢ DSA>MRA≥CTA
脊髓血管畸形课件
脊髓血管畸形课件
• 引言 • 病因和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防和康复 • 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脊髓血管畸形的定义、分类 、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方法,帮助医学生和医生更好地 了解和掌握这一疾病。
02
提高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认识,促 进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职业疗法
针对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疗法,帮 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
心理支持
脊髓血管畸形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 支持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
07
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
脊髓血管畸形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探索脊髓血管畸形的发病 机制,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分子 生物学过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方便、无创,适 用于轻度症状或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但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脊髓血管畸形 ,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有效手段,通过手术切除畸 形的血管团或栓塞异常血管,以解除病灶对脊髓的压迫,改 善神经功能。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治愈率高,适用于病情较重或药物治疗 无效的患者。但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引起并发症,需要严格 掌握手术适应症。
等。
肌力下降
病变部位以下的肌肉力量可能减弱,觉可能减弱或消 失,表现为痛觉、温觉、触觉等障 碍。
并发症
脊髓出血
脊髓血管畸形可能导致自发出血 或在外力作用下出血,引起脊髓
压迫和神经功能损伤。
脊髓水肿
脊髓血管畸形可能导致脊髓水肿, 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伤。
• 引言 • 病因和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防和康复 • 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脊髓血管畸形的定义、分类 、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方法,帮助医学生和医生更好地 了解和掌握这一疾病。
02
提高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认识,促 进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职业疗法
针对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疗法,帮 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
心理支持
脊髓血管畸形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 支持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
07
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
脊髓血管畸形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探索脊髓血管畸形的发病 机制,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分子 生物学过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方便、无创,适 用于轻度症状或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但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脊髓血管畸形 ,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有效手段,通过手术切除畸 形的血管团或栓塞异常血管,以解除病灶对脊髓的压迫,改 善神经功能。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治愈率高,适用于病情较重或药物治疗 无效的患者。但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引起并发症,需要严格 掌握手术适应症。
等。
肌力下降
病变部位以下的肌肉力量可能减弱,觉可能减弱或消 失,表现为痛觉、温觉、触觉等障 碍。
并发症
脊髓出血
脊髓血管畸形可能导致自发出血 或在外力作用下出血,引起脊髓
压迫和神经功能损伤。
脊髓水肿
脊髓血管畸形可能导致脊髓水肿, 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伤。
动静脉畸形ppt课件
盗血现象:脑血流动力学上的紊乱
AVM区域内血管阻力低于周边正常脑组织毛 细血管床的阻力,形成高灌注;而周边毛细 血管床长期处于低流量、低灌注状态,造成 正常脑供血不足,脑组织慢性缺血的现象
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 癫痫 头痛 局灶症状
(一)颅内出血:
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52~77% 常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时急性发作 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呕吐 重者意识丧失、颈项强直、kerning征
围手术期的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
讲解有关脑血管造影检查及栓塞治疗 的方法,介绍成功病例及治疗的必要性,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讲解造影检查及栓塞手术中可能出现的 异常感觉和注意事项
术前心理护理
造影剂快速推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颈部发 热、头脑短暂空白或黑蒙,使患者有充分的 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使手术顺利进行
(三)滞管
发生的原因:微导管注胶后粘管,无法拔出留于 体内;脑血管痉挛拔管困难;供血 动脉过于弯曲;导管质量问题
处理原则:可带管生存,但需长期抗凝
栓塞常见并发症的原因
(四)缺血: 因正常血管被误栓塞; 术中或术后血管痉挛等引起
(五)误栓: 正常动脉及引流静脉被误栓, 造成正常动脉供血区缺血及引 流不畅
颅内动静脉畸形 治疗及护理
概 述
AVM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
1854年 Luschka最早描述颅内动静脉畸形 1898年 Hoffmann首先临床诊断颅内AVM畸形 1935年 Dott第一个报道颅内AVM畸形的脑血
管造影表现。可明确诊断AVM的部位 大小、供血动脉以及引流静脉 ——里程碑
概述
脑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是AVM最常见原因之一 AVM是一团相互缠绕的、管径大小不同的异
动静脉畸形PPT演示课件
肢体远端缺血
动静脉畸形可能盗取远 端肢体的血液,导致远
端肢体缺血。
心力衰竭
长期动静脉畸形可能导 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
心力衰竭。
04
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MRI检查
可显示骨骼变化,如骨肥厚、增长和 变形等,明确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和范 围。
对于软组织动静脉畸形显示效果较好 ,可明确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
患肢皮温升高
动静脉畸形使得患肢血流 量增加,皮温升高。
体征
局部搏动性肿块
动静脉畸形部位可触及搏动的肿 块,与心脏搏动一致。
震颤
在动静脉畸形部位,可触及震颤。
杂音
使用听诊器在动静脉畸形部位可闻 及连续性血管杂音。
并发症
出血
动静脉畸形可能导致血 管破裂,引发出血。
血栓形成
动静脉畸形部位的血流 异常,容易形成血栓。
保持清洁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信心 。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01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动静脉畸形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
、治疗方法和预后等。
生活方式指导
02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
吸烟和饮酒等。
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
对于家族中有动静脉畸形病史的人群,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评估 ,了解相关风险。
避免外伤
避免头部、面部等部位的剧烈外伤,降低动静脉畸形的发生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 等,有助于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动静脉畸形 ppt课件
动静脉畸形
头痛
多为颅内出血的结果,有些病人在出
血前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头痛。
可能与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窦的 扩张有关,或因AVM出血引起。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神经功 能障碍
脑内血肿可致急性偏瘫;
AVM增大的团块效应可出现进行性神经 功能缺损:运动、感觉、视野以及语言功 能障碍。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左颞枕叶AVM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右枕动静脉畸形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DSA:诊断AVM的金标准,静脉显影早,可见畸形血管团,供应动
脉增粗,引流静脉早期出现,还能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如高流 量动静脉瘘、脑盗血及病灶内或其他部位可能合并的动脉瘤等。
神 经 外 科
额叶后部AVM
右顶枕AVM
动静脉畸形 右顶部小AVM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左顶叶动静脉畸形并出血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治疗前如何来评估病变风险?
一般使用Spetzler-Martin分级法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Spetzler-Martin 分级法
畸形血管特征
计分
AVM大小
<3cm
1
3-6cm
2
>6cm
3
AVM部位
神
经
外 科
右枕顶动静脉畸形栓塞前后
动静脉畸形
额叶后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前后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右枕叶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前后
神 经 外 科
动静脉畸形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r刀):放射治疗可使AVM的病变区形成血
脊髓动静脉畸形 PPT
• 髓内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短路于脊髓内
小结
脊髓动静脉畸形的MRI特征表现: • 畸形血管血液的蜿蜒迂曲的低信号流空征象 脊髓血管造影 • 是目前脊髓动静脉畸形确诊与分类的惟一方法
感谢您的聆听!
脊髓动静脉畸形
脊髓动静脉畸形
相关基础解剖 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小结
相关解剖概述
脊髓的被膜 脊髓的血管
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蛛网膜 软脊膜
软脊膜 蛛网膜 硬脊膜
硬脊膜
位置
• 上:附于枕骨大孔 与硬脑膜相延续
• 下:包裹马尾与终丝 末端附于尾骨
• 两侧:与脊神经外膜相延
硬脊膜
硬膜外隙
• 位置 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间
• 内容 脊神经根、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淋巴管与椎内静脉丛
硬脊膜
硬膜下隙
• 硬脊膜与脊蛛网膜之间 潜在间隙
• 其间无特不结构
蛛网膜
结构
• 半透明薄膜
位置
• 硬脊膜与软脊膜间 • 与脑蛛网膜直截了当延续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 内容:脑脊液
蛛网膜
终池
• 位置:自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 • 内容:脑积液、马尾 • 交通:脑蛛网膜下隙
概述
• 占脊髓动静脉畸形的15-20% • 多数是来自椎体并延伸到硬膜外间隙 • 病变多发生于30-60岁 • 病变多位于胸段(T2-6) • 病程长、主要是血管巢的压迫症状
硬膜外动静脉畸形
病理
• 硬膜外动静脉短路 • 引流静脉迂曲扩张 • 供血动脉增粗 • 脊髓血循环障碍
瘤巢出血 脊髓缺血、变性
硬膜外动静脉畸形
MRI表现
• 病变位于脊髓后方、侧方 • 矢状位:病变呈梭形,长轴与脊髓平行 • T1WI 高信号(出血)不均匀, • T2WI 特不高信号,周边呈低信号网状影
小结
脊髓动静脉畸形的MRI特征表现: • 畸形血管血液的蜿蜒迂曲的低信号流空征象 脊髓血管造影 • 是目前脊髓动静脉畸形确诊与分类的惟一方法
感谢您的聆听!
脊髓动静脉畸形
脊髓动静脉畸形
相关基础解剖 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小结
相关解剖概述
脊髓的被膜 脊髓的血管
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蛛网膜 软脊膜
软脊膜 蛛网膜 硬脊膜
硬脊膜
位置
• 上:附于枕骨大孔 与硬脑膜相延续
• 下:包裹马尾与终丝 末端附于尾骨
• 两侧:与脊神经外膜相延
硬脊膜
硬膜外隙
• 位置 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间
• 内容 脊神经根、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淋巴管与椎内静脉丛
硬脊膜
硬膜下隙
• 硬脊膜与脊蛛网膜之间 潜在间隙
• 其间无特不结构
蛛网膜
结构
• 半透明薄膜
位置
• 硬脊膜与软脊膜间 • 与脑蛛网膜直截了当延续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 内容:脑脊液
蛛网膜
终池
• 位置:自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 • 内容:脑积液、马尾 • 交通:脑蛛网膜下隙
概述
• 占脊髓动静脉畸形的15-20% • 多数是来自椎体并延伸到硬膜外间隙 • 病变多发生于30-60岁 • 病变多位于胸段(T2-6) • 病程长、主要是血管巢的压迫症状
硬膜外动静脉畸形
病理
• 硬膜外动静脉短路 • 引流静脉迂曲扩张 • 供血动脉增粗 • 脊髓血循环障碍
瘤巢出血 脊髓缺血、变性
硬膜外动静脉畸形
MRI表现
• 病变位于脊髓后方、侧方 • 矢状位:病变呈梭形,长轴与脊髓平行 • T1WI 高信号(出血)不均匀, • T2WI 特不高信号,周边呈低信号网状影
动静脉畸形教学演示课件
碍。
诊断方法和标准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 、频率、严重程度等。
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神 经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包括CT、MRI、DSA等,可明确畸形血管 团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脑组织 的关系。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结果,可作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同时, 需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
04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X线平片检查
01
02
03
骨骼改变
动静脉畸形常导致骨骼发 育异常,X线平片可显示 骨骼增厚、变形或骨质疏 松等改变。
软组织肿块
X线平片可显示软组织肿 块,但无法明确其内部结 构。
钙化灶
部分动静脉畸形可见钙化 灶,X线平片可显示高密 度影。
CT扫描检查
明确病变范围
CT扫描可清晰显示动静脉 畸形的病变范围,包括病 变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
手术方式选择及操作技巧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如切除术、栓塞术、激光治疗等。
操作技巧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 经。同时,要彻底止血,防止术后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给予患 者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促进康复。
显示内部结构
CT扫描可显示动静脉畸形 的内部结构,如供血动脉 、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 等。
评估出血风险
通过CT扫描可评估动静脉 畸形的出血风险,为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MRI检查
高分辨率成像
诊断方法和标准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 、频率、严重程度等。
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神 经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包括CT、MRI、DSA等,可明确畸形血管 团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脑组织 的关系。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结果,可作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同时, 需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
04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X线平片检查
01
02
03
骨骼改变
动静脉畸形常导致骨骼发 育异常,X线平片可显示 骨骼增厚、变形或骨质疏 松等改变。
软组织肿块
X线平片可显示软组织肿 块,但无法明确其内部结 构。
钙化灶
部分动静脉畸形可见钙化 灶,X线平片可显示高密 度影。
CT扫描检查
明确病变范围
CT扫描可清晰显示动静脉 畸形的病变范围,包括病 变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
手术方式选择及操作技巧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如切除术、栓塞术、激光治疗等。
操作技巧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 经。同时,要彻底止血,防止术后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给予患 者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促进康复。
显示内部结构
CT扫描可显示动静脉畸形 的内部结构,如供血动脉 、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 等。
评估出血风险
通过CT扫描可评估动静脉 畸形的出血风险,为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MRI检查
高分辨率成像
动静脉畸形ppt课件
动脉瘤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薄弱部分膨出形成的,通常呈囊状,而动静 脉畸形则呈不规则状。
深部静脉血栓
深部静脉血栓会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出现动静 脉畸形的血管扩张和皮肤温度升高等表现。
04
治疗与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动静脉畸形引 起的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常见的 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凝剂和抗 肿瘤药物等。
其他治疗方式
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或硬化剂注入动静脉畸形内,阻断血流, 达到治疗目的。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治疗效果受病 变大小、位置等因素影响。
放射治疗
通过放射线破坏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逐渐闭 塞,达到治疗目的。放射治疗对深部或重要器官旁的动静脉 畸形有一定疗效,但可能存在放射性损伤和并发症。
血管平滑肌发育不全
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发育不 全,导致血管壁薄弱,容易发生扩张 和出血。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动静脉畸形常表现为局部的血管 扩张、皮肤温度升高、疼痛等症
状。
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发热、 消瘦等表现,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
并发症
动静脉畸形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 坏死,以及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临床研究
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并探索更 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
01
深入了解动静脉畸形的发病机制,为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提供
理论支持。
跨学科合作
02
加强医学影像学、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等学科之间的合作,
共同推进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提高公众认知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薄弱部分膨出形成的,通常呈囊状,而动静 脉畸形则呈不规则状。
深部静脉血栓
深部静脉血栓会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出现动静 脉畸形的血管扩张和皮肤温度升高等表现。
04
治疗与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动静脉畸形引 起的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常见的 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凝剂和抗 肿瘤药物等。
其他治疗方式
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或硬化剂注入动静脉畸形内,阻断血流, 达到治疗目的。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治疗效果受病 变大小、位置等因素影响。
放射治疗
通过放射线破坏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逐渐闭 塞,达到治疗目的。放射治疗对深部或重要器官旁的动静脉 畸形有一定疗效,但可能存在放射性损伤和并发症。
血管平滑肌发育不全
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发育不 全,导致血管壁薄弱,容易发生扩张 和出血。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动静脉畸形常表现为局部的血管 扩张、皮肤温度升高、疼痛等症
状。
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发热、 消瘦等表现,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
并发症
动静脉畸形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 坏死,以及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临床研究
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并探索更 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
01
深入了解动静脉畸形的发病机制,为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提供
理论支持。
跨学科合作
02
加强医学影像学、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等学科之间的合作,
共同推进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提高公众认知
动静脉畸形病症PPT演示课件
02
动静脉畸形分类与特点
分类标准
01
02
03
形态学分类
根据动静脉畸形的形态和 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如毛 细血管扩张、海绵状血管 瘤、蔓状血管瘤等。
血流动力学分类
根据动静脉畸形内的血流 速度和压力进行分类,如 高流速、低流速动静脉畸 形。
遗传学分类
根据动静脉畸形的遗传特 征进行分类,如家族性、 散发性动静脉畸形。
08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回顾
发病机制研究
通过对动静脉畸形的深入研究,我们已经初步揭示了其发 病机制,包括基因突变、血管生成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 等多个方面。
诊断技术进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超声、CT、 MRI等多种手段对动静脉畸形进行准确诊断。
治疗方法创新
针对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不断创新,包括手术切除、介 入栓塞、放射治疗等多种手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05
治疗策略及手段
保守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降压、降脂等药物,控制病 情发展,缓解症状。
压迫治疗
通过外部压迫,减少畸形血管内 的血流量,降低病变部位的血压
。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能量破坏畸形血管内壁 ,使其逐渐闭塞。
手术治疗方法
畸形血管切除术
将病变的动静脉畸形血管完全切除,达到根治的 目的。
血管重建术
背景:动静脉畸形可发生在身体的任 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大脑、脊髓和皮 肤。这种病变可能导致疼痛、出血、 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发病率和危害
发病率
动静脉畸形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具体发病率因部位和人群而异。例如,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病率约为 0.01%-0.5%。
危害
动静脉畸形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发生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常见的危害包括出血、血 栓形成、盗血综合征(指由于病变血管的高流量导致周围正常组织缺血)以及心功能不全等。此外, 病变部位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脊髓病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Pathway of the proprioceptive sensibility
脊髓病基础知识
23 23
Reflex Arc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although the brain may perceive the painful stimulus, the reflex arc
7. Occipital sinus
8. Spinal dura mater 9 . Superior trunk of
brachial
plexust
由于脊髓与脊柱在生长发育的速度上不一致,
因而脊髓的节段与脊柱节段不一致。
3 3
1. Gracile tubercle 2.Cuneate tubercle 3.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4. Posterior intermediate sulcus 5. lstVcereterb ailcalsaprte al ganglion 6.Motor root of first cervical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感觉中枢一神经申枢-运动神经-效应器 4
脊髓白质固有束示意图
髌腱反射示意图
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图
2 2
1. Ppoasrteireiotar l bmoanrgein of 2.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3. Confluence of sinuses
4.
Transverse
sinus
5.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6 . Lesser occipital nerve
脊髓病基础知识
23 23
Reflex Arc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although the brain may perceive the painful stimulus, the reflex arc
7. Occipital sinus
8. Spinal dura mater 9 . Superior trunk of
brachial
plexust
由于脊髓与脊柱在生长发育的速度上不一致,
因而脊髓的节段与脊柱节段不一致。
3 3
1. Gracile tubercle 2.Cuneate tubercle 3.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4. Posterior intermediate sulcus 5. lstVcereterb ailcalsaprte al ganglion 6.Motor root of first cervical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感觉中枢一神经申枢-运动神经-效应器 4
脊髓白质固有束示意图
髌腱反射示意图
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图
2 2
1. Ppoasrteireiotar l bmoanrgein of 2.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3. Confluence of sinuses
4.
Transverse
sinus
5.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6 . Lesser occipital nerve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类
2020年10月2日
颗粒类
11
清除
治疗后6个月以上随访时疗效
栓塞材料 合计
胶类栓塞材料获得畸形血管完全 完全
部分
治愈
改善 无变化 恶化
胶
14
9
5
7
4
3
1
清除的百分比较高。 % row
column
(33.3%) (64.3%) (69.2%)
(35.7%) (17.2%)
(50%) (70.0%)
57 例 (55.3%) 无对变比化,
13 例 (12治.6疗%后) 恶1个化月. 疗效
手术组
2020年10月2日
9
治疗后1个月疗效
栓塞组治治愈 疗后改善1个无月变化疗效恶好化 于手合计
术组。 栓塞组
%within row
10 (29.4%)
8 (23.5%)
14 (41.2%)
2 (5.9%)
Person 2020年10月2日 Chi-Square X2 =29.462, df=3, p=0.000; p<0.05 6
结果 Ⅱ
103 例患者中,
34 例(33.0%)栓对塞比治疗。(栓塞组)
69 例(2畸7.2形%血)管单完纯全手清术除、率栓塞&手术 联合治疗. (手术组)
栓塞组
手术组
19 18.4%
4 9.3% 28.6%
14 13.6%
26 60.5% 45.6%
57 55.3%
7 16.3% 53.8%
43 41.7%
13 12.6%
103
Person 2020年10月2日 Chi-Square X2 =2.940, df=3, p=0.401; p>0.05 5
治疗后6个月以上随访时疗效
2020年10月2日
7
治疗方法
栓塞组
手术组
合计
手术组的畸形血管完全清除率高于栓
完塞全组清除。
14
46
60
%within row
23.3%
76.7%
100%
%wi手thin术col组um治n 疗后41.62%个月疗效66好.7%于栓塞5组8.3。%
部统分计清除学分析有2显0 著差异。23
%within row
(28.6%) (33.3%)
(21.4%) (7.1%) (25.0%) (12.5%)
颗粒胶类28栓塞4材料,24 治疗3 后6个8 月以9 上 7
疗效好于颗粒类栓塞材料。 % row
column
(66.7%) (14.3%) (30.8%)
(85.7%) (82.8%)
(10.7%) (30.0%)
(28.6%) (66.7%)
(32.1%) (25.0%) (75.0%) (87.5%)
合计 * % row
42
13
29
10
12
12
8
(30.9%) (69.1%) (23.8%) (28.6%) (28.6%) (19%)
部分清除 %within row %within column
0 (0.0%) (0.0%)
17 (39.5%) (51.5%)
14 (32.6%) (48.3%)
12
43
(27.9%)
(80.0%) (41.7%)
合计
26
33
29
15
103
(25.2%) (32.0%) (28.2%) (14.6%)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wciotlhuimn n
(52.6%) (57.1%) (24.6%) (15.4%)
34 (33.0%)
手术组 %within row %within
column
9 (13.0%) (47.4%)
6 (8.7%) (42.9%)
43 (62.3%) (75.4%)
11 (15.9%) (84.6%)
完全清1除个月疗效13 相同1。0
31
6
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within row
%within column
21.7% 68.4%
16.7% 71.4%
51.7% 54.4%
10.0% 46.2%
60 58.3%
部分清除 %within row %within column
合计
6 14.0% 31.6%
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 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2020年10月2日
1
目的:
评价髓内动静脉畸形不同治疗方法的短期 和长期疗效
介入栓塞,手术,栓塞&手术联合治疗。
2020年10月2日
2
方法 :
采 说 按畸用服运分等形照统力1脉其用为级血治计的9畸中8A:。管疗学结6m形1治-完后的 论0in患3愈2全影方 。o例0f者、f像清0法患&1。改除学获年者L善检和o得收有g、查部更u治6e无结个 分加了评变果月 清精2分1化将除以确6将例、治两上和治髓恶的疗组更疗内化分。随有效动为访4果个静。 SP栓患S塞者S 超为11完过.0全95清%除或,手低术于后此造标影准复的查患阴者性为的
46.5%
53.3%
%within column
58.8%
33.3%
43 100% 41.7%
合计
34 33%
69 67.0%
103
Person 2020年10月2日 Chi-Square X2 =6.085, df=1, p=0.014; p<0.05 8
结果 Ⅲ
103 例患者,治栓疗塞后组1 个月 疗效: 19 例 (18.4%) 治愈, 14 例 (13.6%) 改善,
部分清除
2020年10月2日
3
结果 Ⅰ
103例患者中 完全清除 60例(58.3%)畸形血管完全清除。 43例(41.7%)畸形血管部分清除。
对比治疗效果
短期 (1 个月随访) 长期 (6 个月随访)
2020பைடு நூலகம்10月2日
部分清除 4
治疗后1个月疗效
完全清除和治愈部分改清善除两无组变化间,恶治化 疗后合计
69 (67.0%)
合计
19(18.4%) 14(13.6%) 57(55.3%) 13(12.6%) 103
Person Chi-Square X2 =10.661, df=3, p=0.014; p<0.05
2020年10月2日
10
结果 Ⅳ
103例患者对, 4比2 例栓患塞者材栓料塞治疗
14 例 (33.3完%全) 使清用除胶百类分,比 28 例 (66治.7%疗)后使6用个颗月粒疗类效。
完全清除治愈组治疗改善后6无个变月化 疗效恶化,好合于计
部分清除组。 完全清除
%within row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within
column
26 (43.3%) (100.0%)
16 (26.7%) (48.5%)
15 (25.0%) (51.7%)
3 (5%) (20.0%)
60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