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复习提纲.doc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一、幼儿发展的生理特点1.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儿的身体发育较快,身高和体重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2.幼儿视力、听力和触觉的发展:幼儿的视力和听力逐渐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逐渐延长。

3.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发展快于小肌肉,适合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二、幼儿发展的心理特点1.幼儿认知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进入操作阶段。

2.幼儿语言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丰富,开始掌握语法规则。

3.幼儿情感发展:幼儿的情感呈现多样化,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三、幼儿发展的社会特点1.幼儿社交发展:幼儿开始与同龄儿童建立友谊关系,学会合作和分享。

2.幼儿自我概念发展:幼儿逐渐建立自我概念,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幼儿性别角色意识发展:幼儿开始认识性别差异,学习性别角色。

四、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1.生理发展阶段:出生-1岁2.意向行为阶段:1-2岁3.真实性思维阶段:2-7岁4.学前期:3-6岁5.潜伏期:7-12岁五、《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重点1.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2.掌握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特征;3.学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和评估工具。

六、复习备考方法1.多阅读学前儿童发展相关的书籍和资料;2.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加强实践经验;3.认真总结和整理知识点,进行笔记和复习。

七、《学前儿童发展》考试注意事项1.注意考试时间和地点,提前做好准备;2.注意带齐考试所需的文具和资料;3.注意考试的答题要求和时间分配。

通过以上的复习备考资料,相信您能够更好地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知识点,顺利通过考试。

祝您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儿童发展必考点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儿童发展必考点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儿童发展必考点最新版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儿童发展必考点最新版近年来,教师招聘考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学前儿童发展这一题型的考察点,更是备受考生关注。

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那么,本文将介绍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前儿童发展的必考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儿童发展的基本阶段儿童发展从出生到成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和需求。

考生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的成长。

1. 幼儿期:出生到3岁是儿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认知和运动来获取世界的认识。

他们开始学会说话、走路,并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幼儿期也是自我认同和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2. 学龄前儿童期:3岁到6岁是儿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或托儿所,接受系统的教育。

他们逐渐培养了社交技能和基本的学习能力,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少儿期:6岁到12岁是儿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进入小学阶段,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他们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二、儿童发展的重要领域除了儿童发展的基本阶段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重要领域,这些领域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成长质量和个人发展。

1. 身体发展:身体发展包括儿童的生长、运动和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身体发展对于儿童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考生需要了解促进儿童身体发展的方法和重要性。

2. 情感与社会发展:情感与社会发展是指儿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表达情感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这个领域主要与儿童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有关。

3. 语言与沟通发展:语言与沟通发展是指儿童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

这个领域包括儿童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4. 认知与智力发展:认知与智力发展是指儿童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1.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a.定义认知发展b.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的关系c.知觉与认知的关系2.雷亚当斯认知发展理论a.传感期阶段b.运动期阶段c.操作期阶段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a.动态、灵活的思维b.想象力的增强c.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5.认知发展的评估方法a.观察法b.测验法c.记录法第二部分: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1.语言发展的定义与特点a.语言的定义与功能b.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学前儿童的语言习得a.语音习得b.词汇习得c.语法习得d.语用习得3.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a.家庭环境b.监督与引导c.学前教育的质量4.语言发展的评估方法a.听力测试b.表达能力测试c.交流能力测试第三部分: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1.社会情感发展的定义与特点a.定义社会情感发展b.社会情感发展的特点2.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与自尊a.自我概念的形成b.自尊的发展与影响因素3.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a.情绪的定义与特点b.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表达能力4.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与社会互动a.社会认知理论b.社会互动能力的发展5.社会情感发展的评估方法a.情绪观察法b.行为表现观察法c.问卷调查法第四部分:学前儿童的游戏与创造力发展1.游戏的定义与特点a.游戏的定义b.游戏的分类2.学前儿童的游戏特征a.角色扮演游戏b.互动与合作游戏c.创造性游戏3.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a.身体发展b.认知发展c.社会情感发展4.创造力的概念与特点a.创造力的定义与发展b.创造力的分类5.创造力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a.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b.问题解决能力第五部分:学前儿童的性别与性别角色发展1.性别意识的形成a.性别认同b.性别稳定性c.性别角色2.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a.性别角色特征b.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3.学前儿童的性别认知与性别偏好a.性别认知的特征b.性别偏好的形成与变化4.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a.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b.性别角色教育的策略第六部分:学前儿童的发展异常与干预1.学前儿童的发展异常分类a.智力发展异常b.语言发展异常c.行为发展异常d.情绪发展异常2.学前儿童发展异常的早期识别a.早期发现异常的重要性b.早期发现异常的方法3.学前儿童发展异常的干预措施a.个体化干预计划制定b.家庭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c.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4.学前儿童发展异常的评估与跟踪a.发展评估工具的选择与使用b.长期干预效果的评估与跟踪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涵盖了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游戏与创造力发展、性别与性别角色发展以及发展异常与干预等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36课时理论环节学时数:36课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先修课程:学前卫生学开课单位: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理论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和有关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的课程。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能够运用有关的理论来解释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初步学会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三、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1.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3.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4.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3.学前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痛觉的发展4.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5.幼儿观察的发展6.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1.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3.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4.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1.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3.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4.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4.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5.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6. 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7.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8.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9.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2.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3.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4. 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5. 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6.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7.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8. 幼儿口语的培养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1.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3.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4. 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表现5.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6.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第十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1.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2. 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 学前儿童意志的萌芽4. 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5. 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6. 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1.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2.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4.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5.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3.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4.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2.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3.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4.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5.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6.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7.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第十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4.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以及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5.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四、学时安排五、考核(一)主要考核内容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3.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4.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5.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6. 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7.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8.幼儿视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9.幼儿观察的发展10.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11.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2.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3.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14.想象概念及种类1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16.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17.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18.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9.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20.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21.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2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3.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24.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25.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26.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27.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28.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29.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30.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31. 幼儿口语的培养32.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3. 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34.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35.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36.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37.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38. 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39. 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40.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41.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42.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43.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44.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45.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46.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47.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48.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9.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5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5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5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5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54.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二)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

幼儿行为发展知识点总结

幼儿行为发展知识点总结

幼儿行为发展知识点总结幼儿的行为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值得关注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了解幼儿行为发展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对待孩子,也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幼儿行为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幼儿的认知发展1. 认知能力的形成幼儿时期是孩子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孩子在这个阶段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事物,小心观察和模仿,逐渐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2. 认知过程的特点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具有多样性、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的表现具有个体差异,发展水平不一,而且发展速度也不同。

3. 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幼儿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

二、幼儿的语言发展1. 语言习得的过程幼儿的语言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括语音发展、词汇发展、语法发展和交际能力的建立。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模仿、感知、思维和交往来习得语言。

2. 语言习得的特点幼儿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但需通过语言环境的刺激和实践来发展和提高语言能力。

他们在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3. 语言习得的阶段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幼儿经历了咿呀学语、一字学语、两字学语、短句学语和完整句学语等不同的习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

三、幼儿的情绪发展1. 情绪的形成和表达幼儿的情绪是由基本情绪(喜乐、愤怒、悲伤、恐惧等)和情感体验构成的。

他们通过面部表情、动作、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还受到社会化情境的影响。

2. 情绪的特点幼儿的情感体验本质上是主观的、丰富的和易变的。

在情绪表达和调节方面,他们还存在着自我中心性、易冲动性和情绪的不稳定性等特点。

3. 情绪的发展阶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中经历了情感的拓展、情感体验的丰富和情感调节能力的建立等不同阶段。

复习提纲(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1

复习提纲(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1

三、名词解释心理辅导(广义)是一个人向某个有心理痛苦的、特定的个体施以影响的活动。

生活地位是指儿童基于沟通与脚本的基础形成的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的综合感受。

无意说谎学前儿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于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而造成了说谎。

融合班将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置于普通班级学习的形式称为融合班。

生命风格指的是个体不断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应。

屏气发作又称“呼吸暂停症”,它以儿童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呼吸暂停为主要特征。

行为疗法行为主义学家认为,行为是一种再教育或在学习的过程。

通过行为疗法,适当的或有益的行为会被增强,同时偏差的或无益的行为会被消除。

行为疗法的作用是利用强化方式协助儿童达到预定的目标。

发展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可以分为接受性语言障碍和表达性语言障碍两类。

社会兴趣所谓“社会兴趣”,指的是一种想要与人亲近、归属、参与及合作的状态。

团体疗法某一个被治疗者在多数人的团体活动中,施以训练或教育,达到治疗效果;或几何问题行为发生原因相似,问题行为性质相近等多数被治疗者,在同一环境中施以同一训练方法。

情绪和行为异常儿童是指持久地、经常地表现出与所在的环境和气氛不相符合的行为和情绪表达的儿童。

心理防御性行为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作者,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机制或策略叫作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为防御性行为。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方面。

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与客体的区别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人的价值标准的认识。

系统脱敏法是一种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常被用于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能对自己所恐惧的场景进行想象的学前儿童。

生活脚本即是生活安排从幼年时期挑选出来的儿童自我状态。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提纲.doc12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提纲.doc123

第一章 1.学前特殊儿童的概念:是指学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概念的变化:.过去讨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从简单的“不正常”或者“异常”的角度去考察:(1)从医学的角度评价,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

(2)从心理学的角度评价,远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则被视为一种非正常的变态。

(3)从社会学的角度诗人,当一个人出现无法顺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无法建立正当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亦将之归为异常之类。

这样的观念在最近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儿童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认识到,所谓的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的上的差异状况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念及其内涵:概念: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内涵:这个基本概念包含三层含义:(1)是对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个体施以有别于一般教学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安置形态、教材教法以及辅助器材等,使受教育者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

(2)在肯定人的发展存在潜能的前提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儿童创设有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教育计划,促进各种差异儿童潜能的发展。

(3)在早期为各种不同差异的儿童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使他们在发展的关键期内获得适应其发展需要的良好发展机会。

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的分类:(1)心智偏异:包括智能超常和智能低下儿童。

(2)感觉障碍:包括听觉损伤与视觉损伤儿童。

(3)沟通异常:包括学习障碍与语言障碍儿童。

(3)行为异常:包括情绪困扰和社会不适应儿童。

(3)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包括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混合障碍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与分类角度:我国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把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区分为五种类型:(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

儿童发育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育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育知识点总结儿童发育是一个极为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儿童发育的知识对于家长、教育者以及医护人员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儿童发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儿童成长的过程。

1. 婴儿期发育婴儿期是儿童发育的最初阶段,通常从出生到一岁的时间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身体和脑部发育迅速,他们会学会坐、爬、站和走,并逐渐学会使用语言。

婴儿的发育过程受到家庭环境和照料者的影响,父母的关爱和抚养方式对婴儿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幼儿期发育幼儿期一般从一岁到三岁之间。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会不断提升,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语言刺激。

同时,幼儿期也是社交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适合年龄的游戏和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3. 学龄前期发育学龄前期通常指三岁到六岁之间,这一阶段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各系统逐渐成熟,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学龄前期是儿童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4. 学龄期发育学龄期通常指六岁到十二岁之间,这一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逐渐成熟,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学龄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观念。

5. 青春期发育青春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通常指女孩12岁到16岁,男孩14岁到18岁。

在这一阶段,性征逐渐出现,身体逐渐成熟,心理和情感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青春期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习理论一、奥斯贝尔意义接受理论1.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1)意义学习实质: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性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2.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实质: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实质是概念同化的过程(2)先行组织者二、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1.准备率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时。

当某一次给予某一反应,准备连接时,给予连接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2.练习率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也就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率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学习源于观察与模仿①观察学习,社会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以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②替代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社会强化的情况2.已经习得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四、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1.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

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2.把重点放在外形的形容词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动词,需要的满足的内部心理方面3.强调环境条件和自己,但不否认人们具有需求价值信念以及意图4.讨论的重点是先行的刺激-反应行为-行为的结果五、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频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马上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2.记忆力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先进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一)2024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一)2024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一)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自出生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帮助父母、教师和其他关心儿童成长的人更好地与他们交流和理解他们的需求。

本文将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身体发展和性别认同等五个大点展开叙述。

正文内容一、儿童的认知发展1.1 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1.2 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1.3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1.4 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1.5 知觉与表象的发展二、儿童的情感发展2.1 情感的基本分类2.2 情绪的形成和表达2.3 情感的调节和控制2.4 情感和行为的关系2.5 自尊心的培养三、儿童的社会发展3.1 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3.2 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3 社会角色的意识和角色扮演的发展3.4 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的发展3.5 解决冲突和处理压力的能力的发展四、儿童的身体发展4.1 生理和运动能力的发展4.2 睡眠和休息的重要性4.3 饮食和营养的影响4.4 儿童阶段的生理变化4.5 蒙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五、儿童的性别认同5.1 性别认知的发展5.2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5.3 性别和身份认同的形成5.4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5.5 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总结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身体发展和性别认同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提供恰当的教育和照顾。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为父母、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并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复习提纲

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过程,影响因素★★含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有规律量变的过程,生理质变特点:方向性和顺序性影响因素:外部客观因素遗传连续性和阶段性环境和教育不平衡性主体内部因素个别差异性二,儿童发展理论流派,观点,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刺激与反应(S—R)“冷处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观察学习“双生子爬梯实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瑞士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前苏联心理学家感知运动,前运算,最近发展区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4个阶段)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8个矛盾)三,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年龄阶段特征0到3岁0到1个月身心高速发展1到6个月认生6到1 2个月抬头,翻身,坐,爬,站,走手眼协调依恋关系1到3岁2岁形成言语和思维3到6岁3到4岁小班情绪,模仿,直觉4到5岁中班游戏,具体形象思维,规则5到6岁大班好学好问,抽象逻辑思维,心理发展趋势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被动到主动零乱到成体系四,身体发育,动作发育,基本规律和特点★★★身体的发育体重与身高动作的发展头尾大小、无有肌肉的发展近远整体到局部骨骼的发展五,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感觉视觉知觉形状注意无意记忆形象记忆艾宾浩斯听觉大小有意情绪记忆遗忘曲线触觉方位运动记忆“先快后慢”痛觉时间逻辑记忆观察力想象无意、有意思维直觉行动言语口语不完整句(1到2岁)再造,创造具体形象完整句(2岁以后)想象,现实抽象逻辑书面语言六,情绪,情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情绪特点易冲动情绪情感的特点社会化基本情绪哭高级情感道德感不稳定丰富和深刻化笑美感外露性自我调节化恐惧理智感七,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个性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气质胆汁质神经系统强度个性倾向性多血质(巴甫洛夫)平衡性个性心理特征粘液质灵活性自我意识抑郁质性格活泼好动影响性格因素遗传自我意识3岁掌握“我”喜欢交往家庭自我认识好奇好问幼儿园教育自我评价模仿性强社会环境自我体验易冲动,自制力差社会实践活动自我控制社会性发展人际关系依恋无差别(出生到3个月)亲子关系民主型性别行为有差别(3到6个月)专制型亲社会行为特殊的情感联结(6个月到2岁)放任型攻击性行为八,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原因客观因素遗传因素主观因素需要自我意识孕期状况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生理成熟能力性格环境和教育因素九,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时间长期定期观察内容全面重点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问卷法结构式/封闭式非结构式/开放式综合性十,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常见问题发育迟缓体格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法运动系统脱敏法语言肯定性训练肥胖症睡眠障碍夜惊梦魇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遗尿症ABC理论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到10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情绪障碍焦虑沮丧恐惧行为问题任性自损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一,教育的本质,目的,作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及相关因素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心理学家们关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提供更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1.2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儿童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社会互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3 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认知发展对其学习、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儿童情感发展2.1 情感发展的特点儿童情感发展表现为情绪的多样性、情感的表达方式逐渐丰富等特点。

2.2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 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

三、儿童社会交往3.1 社会交往的发展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经历了单向互动、互惠互动和互为理解等阶段。

3.2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其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3 社会交往的益处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和情感连结。

四、儿童发展心理障碍4.1 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种类儿童发展心理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多种类型。

4.2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4.3 家长和教育者的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5.1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5.2 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word整理版)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word整理版)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1、洛克的白板说2、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3、卢梭的儿童观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第一章导论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2、早期儿童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首创“问卷法”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①横断研究设计②纵向研究设计③纵向时序设计④微观发生学设计⑤跨文化研究⑥相关设计⑦实验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儿童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时间短,取样大,省时省力。

大样本更具代表性。

不易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不足——不能确切反映心理发展的延续性,有碍转折点的了解。

不能说明发展的因果关系,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的影响无法知道。

纵向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对同一个或同一群被试,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优点——可获得心理发展的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早期发展与后期心理的关系。

不足——被试的代表性问题。

时间长、耗资多,被试验规模有限,且可能中途流失(死亡、失踪)。

多次测验的学习效应或厌烦情绪,易受时代变迁和家庭变故的影响。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评估法、临床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1、观察法: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

实施要求:第一步,先采取自由地观察。

第二步,在假设指导下进行有系统地、有组织地观察。

第三步,控制某些变量后进行观察。

2、调查法: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特定的样本,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实施要求:①在调查时,要让被调查者对调查人员产生信任感。

②调查的环境要和谐,即让被调查者不感到有压力存在。

期末《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

期末《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

期末《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重点总结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个关键内容,包括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一、儿童的身体发展:
1.出生后身体发展迅速:出生时婴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成,但身体发育迅速,出生后几个月内增长迅速,体重迅速增加。

2.生长曲线:生长曲线显示了儿童身高和体重在不同年龄段的增长情况。

在婴儿期,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较快,而在青春期迅速增长。

二、儿童的认知发展:
2.儿童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包括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和思维等方面。

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记忆能力逐渐提高,语言能力也逐步发展。

三、儿童的情感发展:
2.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时期,儿童开始形成对自我的意识,并能够识别自己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3.情绪调节的发展: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通过表达情感来应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1.社会化需求:儿童需要与他人互动,与其他儿童建立友谊关系,并通过模仿和观察他人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2.情感理解和共情:儿童逐渐发展出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和共情能力,能够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并对其作出反应。

3.社会角色的认同:青春期是儿童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社会角色的阶段,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综上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关注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通过了解儿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育概论(1-9)复习提纲

教育概论(1-9)复习提纲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讨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①萌芽阶段:⑴《学记》,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人类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⑵《论演说家的培养》,古罗马,昆体良,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

②独立形态阶段:⑴16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⑵1762《爱弥儿》,卢梭,法国,系统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⑶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⑷1806《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学者,③多样化阶段:⑴《明日之学校》,杜威,美国,现代教育学代表学者,实用主义教育学派,“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儿童中心”、“学校即社会”。

⑵《教育学》,凯洛夫,苏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⑶1930《新教育大纲》,杨贤江,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④理论深化阶段:⑴1963《教育过程》,布鲁纳,⑵1958《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1975《教学与发展》,赞科夫,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⑶巴班斯基,苏联,把教学看做一个系统,最优处理教学问题3、教育的质的特点(教育的本质)①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②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③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与自我教育的活动4、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服务一定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5、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内容④教育活动方式6、现代教育的特点①学校教育逐渐普及②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③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④教育制度逐步完善7、未来教育的概念是一种新的理想教育,它强调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儿童成长知识点总结

儿童成长知识点总结

儿童成长知识点总结儿童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包含了社会、情感和智力各方面的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我们从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身体发育1. 出生后儿童身长体重发育曲线:新生儿期体重呈稳定下降逐渐增加趋势,身长曲线呈现逐渐向上增长趋势,到5岁正常体格指标与成人基本相似。

2. 头颅发育:宝宝头颅自胎太正在增长未来将达颅脑的目标大小。

新生儿时,头围大约占身高的1/4,到1岁是1/5,2~3 岁是1/6。

3. 成长发育规律:新生儿每月平均增重150~200g,体长2~3厘米,头围每月增0.5~1厘米。

1岁到3岁增长的身高大约等于出生时的2倍。

二、心理发育1. 准备工作:胎教,学习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做好父母的心理准备是很重要的。

2. 婴儿期:孩子是由大脑发育的初期,这个时期的整体发展是为了后期发展的基石。

3. 幼儿期:婴幼儿是大脑的迅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感官的认识、动手能力和言语的发展。

4. 儿童期:此阶段是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会影响孩子成长,所学到的东西都会成为他们的良好基础。

三、社交发育1.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同伴关系:学龄儿童是朝着自己的同龄人过渡,他们将开启同龄人间的交往和激烈的比赛,同龄人间的关系在对一个孩子的性格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四、性格发展1. 宝宝的性格:一般来说,每个孩子在出生时,他的性格特征或多或少都已具备,但这并不是说孩子的性格不能被改变。

2. 外来因素对性格的影响: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对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

五、认知发展1. 思维观念:如今儿童对于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看待钱财等都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都是因为他们在认知上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2. 记忆力发展:儿童时期的记忆力虽然是处于发育的阶段,但是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锻炼和提高。

六、情商培养1. 分辨情感:儿童时期对情感的分辨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情感教育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人办这些。

学前教育学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学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纲要绪论一、识记:1、幼儿教育着重研究3~6岁儿童的教育。

幼儿教育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幼儿教育现象及问题,以揭示幼儿教育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2、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组建的“性格形成新学园"中的“幼儿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也是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

3、1837年,德国的福禄倍尔创办的幼儿园,是世界上第一所名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机构.4、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立的湖北省立幼稚园--湖北蒙养院,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张之洞使我国的幼儿教育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他厘定了中国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第一次确定了蒙养院在学制中的地位.5、世界上幼儿公共教育的思想源于公元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幼儿公共教育思想最早见于康有为的《大同书》,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倡导幼儿公育的思想家。

6、幼儿教育专业的双重性质:教育性、福利性。

7、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8、2001年《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中指出“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9、在我国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园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10、幼儿管理体制强调以社区为依托,政府统筹规划,教育部门主管协调;教育部门办的示范园和社会力量办的示范园为骨干;社区内各早期教育和服务机构相互联系;有关部门和人员(如社区和家长)共同参与。

11、我国幼儿教育专业发展的方针是:政府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

12、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管理和政府职责分工是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

二、名词解释13、幼儿教育广义:包括专门机构的幼儿教育、社会幼儿教育和家庭幼儿教育。

狭义:只是专门机构的幼儿教育。

14、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关于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领域。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尤为关键,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学习能力。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儿童成长。

礼仪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儿童如何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社交能力。

儿童学会礼仪,有助于他们在与他人互动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出彬彬有礼的性格。

情绪管理学前儿童的情绪管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培养儿童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表达方式,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形成初步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我意识对儿童的自尊心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教育者需要引导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社会认知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分享和合作。

了解社会认知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

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有助于教育者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成长。

通过对礼仪教育、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学前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洛克的白板说
■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
■卢梭的儿童观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
第一章导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1882年徳国牛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
普莱尔《儿童心理》
■早期儿童心理学代表人物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首创“问卷法”
儿童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
■纵向时序设计
■微观发生学设计
■跨文化研究
■相关设计
■实验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
■纵向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评估法、临床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争论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关于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争论
■关于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争论
■关于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争论
■关于发展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争论
■关于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理论派别
■ 一、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构成、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本我的含义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八个阶段的冲突及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感
四种同一性状态玛西亚,划分的同一性四种状态及含义
■同一性完成
■同一性延迟
■同一性拒斥
■同一性混乱
■四、华生的行为主义
■小阿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
■五、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及时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过程、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玩偶实验
■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心理发展的结构:格式、同化和顺应、平衡
■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思维的基本单元
格式(scheme),最初的格式来自于无条件反射。

2、同化与顺应的含义
思维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的含义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8-11. 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 15岁)
■四个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及经典实验
■八、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最近发展区概念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
胎儿的发育过程
■胚胎期是发育的关键期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
生理发展的两个原则■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
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
■由近及远
■由粗到细
第四章儿童的认知发展
婴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空间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的发展:视崖实验
■方位知觉的发展:左右方位的发展
&3岁:上下方位
34岁:前后方位
厲5岁: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46岁:正确辨别上下前后,但左右尚未完善
注意
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30秒左右
■短时记忆容量:7± 2个组块
记忆策略
■复述
■组织
■精加工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儿童心理理论的
研究方法
错误信念任务成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表征能力的研究范式。

第五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标志
■ 1周岁左右,出现的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将整个口语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前言语期
语言的发展期
语言发展的理论
■先天论(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认知发展论(斯金纳的强化说)
■环境和学习论
早期的词汇发展
■理解的词汇多于产生的词汇。

■说出的词汇中,名词居多。

其次是动词。

句子的早期发展过程
■不完整句
单词句电报句(双词或多词)
■完整句
简单句复杂句复合句
单词句阶段
■时间
■含义
■特点
电报句阶段
■时间
词汇发展中的两种现象含义
■词义扩张(overextension )
■词义缩小(underextension )
第六章儿童智力的发展
卡特尔的流体-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
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

在青春期后开始缓慢下来,较早衰退。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语言能力
■数理逻辑能力
■空间能力
■音乐能力
常见的智力量表及其特点
比奈•西蒙量表
斯坦福•比奈量表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贝尔发展量表
智力的分布
■以10=100为中轴线的正态分布。

■正常儿童的智商为100左右。

■ IQ高于130 (智力超常)的人数和IQ低于70 (智力低下)的人数相等,均占3%。

■男女在智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性智力分布更趋中,男性智力分布相对离散。

智力的发展
第七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情绪发展的理论
■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
■生态学理论
加拿大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新生儿只有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映。

包括由强烈刺激引发的不协调的内脏和肌肉反应。

婴儿几种情绪的发展
■微笑的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情绪的含义:内疚、羞耻、尴尬、嫉妒、自豪
社会性参照
■在不确定情境中,婴儿主动从一个可信赖的人那里寻求情绪信息,以决定自己的行动。

第八章儿童人格的发展
婴儿的气质类型
■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类型说
依恋
■依恋形成的标志
■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的测量方法及类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
■专制型(authoritarian)
■权威型(authoritative)
■溺爱型(permissive)
■忽视型(indifferent)
游戏的分类
■联合游戏
■合作性游戏
同伴关系的类型
■受欢迎儿童
■被拒绝儿童
■被忽视儿童
■有争议儿童
■一般地位儿童
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
塞尔曼(Selman, 1980)
■0: 3・6岁,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
■1: 6・8岁,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2: 8・10岁,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
■3: 10-12岁,相互性角色采择
■4: 12-15岁以上,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婴儿自我意识的测量:点红测验
■在婴儿无知觉的情况下,在其鼻子上涂上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

■18-24个月的婴儿中,立即去摸自己的鼻子的人数迅速增加,开始出现自我意识。

■以婴儿在镜子前是否产生自我指向或该行为是否增加为标志确定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儿童自
我控制的研究方法
■延迟满足实验范式
第九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研究方法:临床法,对偶故事法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前道德阶段(5岁前)
他律道德阶段(5・7岁左右)
自律道德阶段(8・11岁以后)
青少年时期
他律道從发展阶股特点
(1) 规则由权威制定,不可更改。

(2) 判断行为好坏根据后果而非动机。

(3) 非此即彼。

(4) 单方面服从权威。

(5) 相信内在公正,赞同严厉的惩罚。

自律道傀阶段发展特点
(1) 规则根据协商制定,可以更改;
(2) 判断行为好坏更多的根据动机和意图;
(3) 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
对化;
(4) 惩罚较温和,带有补偿性。

(5) 不再相信内在的公正,认为认识到越轨行为可以隐蔽而不被觉察或惩罚。

柯尔伯格的道徳认知研究
■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法
■道德发展阶段:三阶六段论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认知和情感因素,如观点采择、亲社会道德推理、移情、自我概念。

■(2)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的影响、强化的作用、榜样的作用。

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如睾丸激素的水平、困难气质。

■(2)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家庭、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