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巴陵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原文翻译及赏
析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原文
九日,天气晴朗,登山时没有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和横浪一起,对龙的文字皱眉。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现在我在找鲸鱼和蝾螈。
它们多鲜艳啊。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举手,战鼓从远处飘来。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歌声能激励强壮的人,也能摧毁恶魔的气氛。
握?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李白翻译的《九日爬巴陵,饮酒看洞庭水军》
九月九日又重阳,登高望远,天空万里无云。
神工鬼斧,山川形成,长江把楚汉,界
限分明。
狂风鼓动着江水,形成了一波波龙形的浪涛。
传说中,汉武帝在高大的楼船横渡
游览汾河的时候曾经大发感慨:气势何雄壮!如今的讨伐悖逆的军队楼船气势更为壮观,
旌旗飘扬。
洞庭湖上水步骑三军罗列,白羽箭影映射在酒杯中间。
战鼓隆隆震天响,那有
心情去采撷黄菊花。
舞动的剑气要把落山的红日重新托起,让太阳重新发出灿烂的光芒。
汉武帝说我给大家高歌一曲,可以鼓舞大家的斗志,有助于压制暴徒气势。
值此战乱时期,我们可不能以陶渊明为榜样,去东篱下采撷菊花。
李白《九日登巴陵买酒看洞庭水军》赏析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他在湖南
洞庭湖边的巴陵观看准备讨伐作乱的叛军演习时所作,李白在流放以后的颓废心情在这里
一扫而光,又重新焕发出他固有的光芒。
李白诗歌全集。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译文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译文《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译文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2、袁中道《游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袁中道《游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袁中道原文: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
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
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
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
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
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
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
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
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
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
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原文译文赏析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这首词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显示出作者留恋自然界的心态。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词吧。
《浣溪沙·洞庭》原文宋代: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
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
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
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
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注释(1)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赏析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
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
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
“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
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
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旗梢,即旗旓。
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
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全诗翻译赏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全诗翻译赏析秋登巴陵望洞庭李白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注释⑴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巴丘山。
巴丘山,位于岳阳南。
又名巴蛇冢。
传说后羿屠巴蛇于洞庭,蛇骨久积成丘,故得名。
⑵周览:纵览,四面瞭望。
⑶际海:岸边与水中。
⑷长沙浦:指由长沙而入洞庭之湘水。
⑸云梦:古代泽薮名,位于南郡华容县(今湖南潜江县)西南。
古云梦泽,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汉阳、沔阳、安陆、德安、荆州,皆其兼亘所及。
《艺文类聚》:宋玉《小言赋》曰:楚襄王登阳云之台,命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等并造《大言赋》。
赋毕,而宋玉受赏。
曰: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
⑹瞻光:瞻日月之光。
⑺阅水:阅逝去之水。
徂年:流年、年华。
《后汉书·马援传》: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⑻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⑼潺湲:水流动貌。
《汉书》:“河荡荡兮激潺湲。
”颜师古注:“潺湲,激流也。
”⑽郢人: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郢:春秋时楚国国都。
⑾采莲:梁武帝所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中有《采莲曲》。
此指江南女子采莲时所唱之歌。
名句赏析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①明湖:指洞庭湖。
②天光:日光。
这两句是说,在一个晴朗的秋日,诗人登上巴陵山,观赏洞庭湖的景色,但见日光映照在湖面之上,碧绿的湖水,清澈异常,这是秋日的景象。
湖光天色,一澄如洗,景象清幽。
译文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
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色。
秋天的物色多么苍茫,岸上与水色都明丽清朗。
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译文
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译文1、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译文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和翻译原文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解释《登岳阳楼》共二首,这是其中一首。
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
始建於唐代,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②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迟,缓慢。
③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
横分,这里指瓜分。
④徙倚(xíyǐ):徘徊。
⑤三年多难: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⑥凭危:指登楼。
凭,靠着。
危,指高处。
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陈与义生于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1138年(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他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
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
五言律如《雨》诗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
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
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
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观察细密,造语工致。
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精编推荐系列】:描写荷花的诗句汇总
描写荷花的诗句汇总描写荷花的诗句汇总发布时间:2019-11-18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采莲曲》原文相催音中起,妆前日已光。
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
风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长。
波交散动楫,菱花拂度航。
低荷乳翠影,采袖新莲香。
归时会被唤,且试入兰房。
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采莲曲》原文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作者简介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
即南朝梁简文帝。
字世缵。
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
梁武帝第三子。
关于荷花的诗句——《秋登巴陵望洞庭》《秋登巴陵望洞庭》原文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关于荷花的诗句——《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原文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赏析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
关于荷花的诗句——《暮秋独游曲江》《暮秋独游曲江》原文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赏析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
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心上人。
关于荷花的诗句——《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原文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译文夏日的水亭格外凉爽,水中倒映着藤萝青竹,潭间散发出芰荷的芳香。
关于荷花的诗句——《苕溪》《苕溪》原文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
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闻乐与愁。
《苕溪》作者简介杜耒lěi(?1225),南宋诗人。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庭山作①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注释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①此时诗人谪居岳州,友人潭州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因友人入朝由衷高兴,故毫无凄婉之意。
B.“孤峰”虽不说是诗人自譬,但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见人之孤,有意无意中当有此一层意。
C.“浮”有动态感,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浮”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三句由虚转实,由写景转抒情,以神仙“不可接”暗指入朝如登九重天,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
E. 尾句写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暗合上句“不可接”,诗人心潮自是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
2.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无一字直接提到送别,诗人的送别意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1, 【答案】1.AD2.①首句,谪居送客,征帆远去,满目秋色,秋上心头,自有一股离别意。
②次句,“孤”因送别而生,“浮”因友人离开而生虚幻之感,送别后之孤独感油然而生。
③第三句,帝宫高入九重天,友人前往之地就如仙境一样难以接触,而诗人如同被贬入凡尘,送别时惆怅之情顿生。
④尾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心如潮水,随帆而逝,浓厚的别情与那一江之水融为一体,可谓满江送别意。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及手法鉴赏。
A项,“毫无凄婉”之意过于武断。
D项,由实转虚。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
结合题干提示“如何体现送别的”,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首句,谪居送客,征帆远去,满目秋色,秋上心头,自有一股离别意。
次句,“孤”因送别而生。
第三句,送别时惆怅之情顿生。
尾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谓满江送别意。
点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原文及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原文及赏析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原文及赏析原文: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唐代]李白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译文及注释:译文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竹林宴:用阮籍、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晋书·阮籍传》“(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
”此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李晔。
小阮:即阮咸,与阮籍相对,故称小阮。
桡乐:谓舟子行船之歌。
挠:舟揖也。
刬却:削去。
君山:—名洞庭山、湘山。
位于洞庭湖中。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赏析:《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
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
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作李晔。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
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诗意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过洞庭原文及翻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解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人与自然,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来画眉。
这里就是用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这是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色一作:山水翠)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淡并无风,有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解: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人与自然。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交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色:也并作“山水翠”。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原文注释及赏析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原文注释及赏析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原文注释及赏析【唐·贾至】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②。
【注释】①贾至因忠而遭贬,君门路断,谪守巴陵。
此时,作者与李白相遇,日酣杯酒。
一个深秋的晚上,贾至与李白、裴九驾轻舟同游巴陵胜景——洞庭湖,作此诗。
②湘娥:即娥皇、女英,是帝舜的两个妃子。
传说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二妃闻讯赶去,路断洞庭君山,恸哭流涕,投湘水而死。
1、这首诗诗描写了深秋季节诗人陪同友人泛舟洞庭湖所看到的哪些景象?答:看到了岸上枫叶飘落,湖中秋水荡漾;夜空白云飘浮,明月朗照的景象。
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写到,秋风萧萧,红叶纷飞,湖面澄澈,碧波粼粼,诗人借用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景色幽深的洞庭秋景图。
3.作者说“乘兴轻舟无远近,白云明月吊湘娥。
”既是“乘兴”,却为何又“吊湘娥”,如何理解?参考答案:、“乘兴”:眼前秋景幽深迷人,友人相聚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故乘兴而来,轻舟随水任意东西,惬意自由,无拘无束。
“吊湘娥”是因为洞庭自古就有传说,作者因自己的境遇与娥皇、女英的悲惨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故引以为同调,而面对清明的天地,皎洁的白云,晶莹的明月,怀幽思而吊古伤怀,寄托自己的感伤情绪。
赏析诗具体描写洞庭湖秋景。
扑入作者眼帘的还是一片萧瑟景象:“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位于洞庭湖岸边的`一枫树,红叶纷纷飘落。
澄澈的洞庭湖面,荡漾着粼粼碧波。
开头两句,以悠扬的音韵,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景象;秋风萧飒,红叶纷飞,波浪滚滚,一望无涯,景色幽深迷人。
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漂流,不论远近,任意东西。
“乘兴轻舟无近远”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们放任自然,超逸洒脱的性格。
他们乘兴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寰宇清朗,不由浮想联翩。
望洞庭的诗意和译文
望洞庭的诗意和译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望洞庭的诗意和译文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展望未来的诗句大全
展望未来的诗句大全《水调歌头》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早发白帝城》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鉴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春夜喜雨》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鉴赏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春天,杜甫这时居住在成都草堂。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龟虽寿》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己亥杂诗》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赏析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别董大》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鉴赏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鉴赏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
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乌江》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赏析出语掷地有声,正气凛然,不让须眉,虽身为女子,对靖康之变亦是激愤难当,奋笔书之而成此慷慨之音。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出处:诗句出自唐代李白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解释: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诗作原文: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原文翻译: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创作背景:乾元二年(759)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获释,迫不及待地返至江陵。
直到岳阳,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
于是李白、族叔李晔和被砭官的友人贾至一起同游洞庭湖。
李白写了月夜游洞庭湖的三首七言绝句,诗中以阮籍、阮咸叔侄喻李哗及己,抒写其豪兴。
赏析:《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
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
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作李晔。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
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诗意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注解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注解《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
其三刬却君山不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解】刬(chǎn)却:削去,铲掉。
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洞庭山、湘山。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白话译文】其三把君山削夺该存有多不好,可以使洞庭湖水平铺展去望而无边。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秋。
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
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赶忙返至江夏。
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
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
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
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因有此作。
【赏析】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
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
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
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
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_李白的诗词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唐]李白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分类标签:
重阳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全诗翻译赏析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全诗翻译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全诗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其一】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其二】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释】1.侍郎:官职名。
2.划却:铲掉。
3.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山。
4.醉杀:醉得很厉害,醉倒。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译文:【其一】今天我和族叔贤侍郎一起喝酒,就像当初阮家兄弟竹林七贤一样。
且容许老弟我三杯下肚以后,趁着酒兴,清狂一回。
【其二】夜晚从湖心玩月回来,酒船管弦齐奏,船浆齐挥。
悠闲的白鸥也不愿意我们离去,时不时飞来酒宴席上骚扰一番。
【其三】最好把君山给我铲去了,让湘江平平地流得更舒畅一些。
这巴陵的洞庭湖水都是好酒啊,让山水一起醉个脸通红!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这两句是说,月夜泛舟洞庭湖,白鸥闲暇无事,争先恐后绕着酒筵飞舞觅食。
措词自然明快,月明、鸥白、舟行,构成了一幅美的画面。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①巴陵:今湖南岳阳。
这两句诗,既是对洞庭湖秋天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千古愁、万古愤的流露——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情,意在言外。
赏析:《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
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
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
是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放还。
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
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呢?“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原来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
初中作文辅导古诗鉴赏:《送梁六自洞庭山》
初中作文辅导古诗鉴赏:《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严羽有一段论诗名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离了具体作品,这话似玄乎其玄;一当联系实际,便觉精辟深至。
且以这首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的力作来解剖一下吧。
这是谪居岳州的送别之作。
梁六为友人潭州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洞庭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
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
谪居送客,看征帆远去,该是何等凄婉的怀抱?“天涯一望断人肠”,首句似乎正要这么说。
但只说到“巴陵一望”,后三字忽然咽了下去,成了“洞庭秋”,纯乎是即目所见之景了。
这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
然而它能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
这不是景中具意么,只是“不可凑泊”,难以寻绎罢了。
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洞庭湖上,有座美丽的君山,日日与它见面,感觉也许不那么新鲜。
但在送人的今天看来,是异样的。
说穿来就是愈觉其“孤”。
否则何以不说“日见‘青山’水上浮”呢。
若要说这“孤峰”就是诗人在自譬,倒未见得。
其实何须用意,只要带了“有色眼镜”观物,物必著我之色彩。
因此,由峰之孤足见送人者心情之孤。
“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却于有意无意得之。
关于君山传说很多,一说它是湘君姊妹游息之所,一说“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这些神仙荒忽之说,使本来实在的君山变得有几分缥缈。
“水上浮”的“浮”字,除了表现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传达这样一种迷离扑朔之感。
诗人目睹君山,心接传说,不禁神驰。
三句遂由实写转虚写,由写景转抒情。
从字面上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不与别情有微妙的关系么?同时送同一人作的《岳州别梁六入朝》云:“梦见长安陌,朝宗实盛哉!”不也有同一种钦羡莫及之情么?送人入朝原不免触动谪宦之感,而去九重帝居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登仙”。
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全诗翻译赏析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贾至·其一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其二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其三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注释⑴巴陵:即今湖南省岳阳市。
李十二白:即李白。
裴九:即裴隐。
题中的数字是李白和裴隐在家族兄弟中的排行,当时流行这样的称谓。
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⑵旧游:昔日交游的友人。
宋苏辙《送柳子玉》诗:“旧游日零落,新辈谁与伍?”⑶湘山:山名,即君山,在洞庭湖中。
永望:远望。
《汉书·礼乐志二》:“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⑷孤鸿:孤单的鸿雁。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扁(piān)舟:小船。
唐王昌龄《卢溪主人》诗:“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⑸枫岸:多枫树的江岸。
⑹秋水:秋天的江湖水。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⑺乘兴: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⑻湘娥:指湘妃,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相传二人投湘水而死,遂为湘水之神。
《文选·张衡〈西京赋〉》:“感河冯,怀湘娥。
”李善注引王逸曰:“言尧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及,堕湘水中,因为湘夫人。
”⑼渚(zhǔ):水中陆地,即小岛。
⑽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三湘去,今还万死馀。
”五湖:此处指洞庭湖。
唐杜甫《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朱鹤龄注:“雁至衡阳则回。
此五湖当指洞庭湖言。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翻译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翻译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翻译如下:一、分段翻译:1、“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
”巴丘,即岳阳楼一带。
戍,即谪守,谪戍。
联系《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可知,第一句是写置身此楼,思接千载,不仅联想到此地的历史文化,联想到曾经谪戍此地的历史名人,可能自己现在的遭遇和历史上会集于此的迁客骚人的境遇是相似的,其心其情与古人也应该是相通的。
第二句是写“倌中望洞庭湖”所见,眺望洞庭湖,潮平两岸阔,湖面广远。
“淼淼”是水势浩大貌。
“苍苍”此处应该是无边无际、空阔辽远之意。
2、“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问人何淼淼”是以惊“问”来侧面衬托洞庭湖水势之大,湖面之辽阔。
两句合在一起,大意为暮色中望洞庭,愁绪潜滋暗长,水势浩大惊人的洞庭湖显得更加空阔辽远。
诗人之愁可能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愁,也可能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愁。
没有相应的背景介绍,我们不得而知。
3、“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这两句仍是描写所见之景,傍晚的洞庭湖湖水涌动、生气弥漫、吞天没日,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感情振起,壮景抒豪情,由前边的“暮愁”转为现在的“豪情”。
4、“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诗人的目光突然落在了一只孤舟之上,浩渺的湖面衬得小舟更加孤独,舟中“归客“想必此时归心似箭,盼着早点回到“潇湘”(应该是归客的家吧),我何尝不想像眼前这位“归客”一样驾舟回到“潇湘”呢?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如愿以偿啊?尾联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和思归之情。
二、原文: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唐】刘长卿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古诗_作者孟浩然_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
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赏析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登巴陵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注释
⑴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巴丘。
巴丘山,位于岳阳南。
又名巴蛇冢。
传说后羿屠巴蛇于洞庭,蛇骨久积成丘,故得名。
⑵周览:纵览,四面瞭望。
⑶际海:岸边与水中。
⑷长沙浦:指由长沙而入洞庭之湘水。
⑸云梦:古代泽薮名,位于南郡华容县(今湖南潜江县)西南。
古云梦泽,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汉阳、沔阳、安陆、德安、荆州,皆其兼亘所及。
《艺文类聚》:宋玉《小言赋》曰:楚襄王登阳云之台,命诸大夫差、唐勒、宋玉等并造《大言赋》。
赋毕,而宋玉受赏。
曰: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
⑹瞻光:瞻日月之光。
⑺阅水:阅逝去之水。
徂年:流年、年华。
《马援传》: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⑻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⑼潺湲:水流动貌。
《汉书》:河荡荡兮激潺湲。
颜师古注:潺湲,激流也。
⑽郢人: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春》《白》,国中属而和者
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郢:春秋时楚国国都。
⑾采莲:梁武帝所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中有《采莲曲》。
此指江南女子采莲时所唱之歌。
白话
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
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色。
的物色多么苍茫,岸上与水色都明丽清朗。
山色青翠掩映了远处的林木,水色碧绿没有清冷的烟气。
帆船轻漂,自江中向这里驶来,小鸟远去飞向日边。
长沙浦边秋清朗,云梦田上霜迹已空。
观览秋光使人叹惜头发脱落,注目湖水流过又令人悲悯流年已逝。
北边的小洲随波荡漾,湖水向东潺潺而流。
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采莲曲》。
听到这些歌声更让人肠断,凭靠山崖泪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