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宾句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现代汉语双宾语句【内容摘要】双宾构造一个常见的句型,八十多年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介和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逐步正走向深入。

【关键词】双宾语传统语法生成语法双宾构造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一个重要句型。

近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介和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逐步正走向深入。

当代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生成语法理论等均已广泛运用到对双宾语句的梳理和详尽的语义、句法的分析中。

一、传统语法之下的双宾句研究1、双宾语的定义双宾语这一术语最先是由黎锦熙提出的。

《新著国语文法》提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格化的事物之间)交换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常带两个名词作宾语,叫做双宾语"这种带双宾语的句子里边,就有两个在宾位的名词"这两个宾位中,属于被交接之事物的叫‘正宾位’(即正式的宾语);属于接受事物之人的叫‘次宾位’(属副性宾语);次宾位常在前,而正宾位常在后。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和赵元任《中国话文法》河北教育出版社)等。

双宾句的全面研究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背景下进行的。

在这一时期,双宾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双宾句进行全面的描写,双宾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及动词的分类,双宾句的成句条件等。

此期,朱德熙认为,双宾语指“一个述语后边接连出现两个宾语”,这两个宾语分别称作近宾语和远宾语。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马庆株、李临定。

2、双宾动词的分类黎锦熙、刘世儒(1957)把双宾动词分成两大类:“授与”义的,如“送”“寄”“给”“赏”;“教示”义的,如“教”“告”“示”。

吕叔湘以是否与两个宾语同现将双宾动词分为四类:“称、叫”类,“问、请教”类、“借、贷”类及“求、告诉”类。

双宾句

双宾句

• 3.双宾句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变换之 后,宾语离位,句子就都不再是双宾句。句法结 构不同了,但语义结构、语义成分不变,例如:
• 伯父给我两本书——伯父(把(那)两本书)给 了我
• 王老师教过我们语文——王老师教过我们的语文
双宾句式的归纳
• 《新著国语文法》认为双宾语的句子可分为五式 • 1.阳货送孔夫子一盘肘子 • 2.阳货把一盘肘子送孔夫子 • 3.阳货送一盘肘子给孔夫子 • 4.阳货送给孔夫子一盘肘子 • 5.阳货把一盘肘子送给孔夫子
• 1.伯父给我两本书 • 2.你给了我很多帮助 • 3.我借他十块钱 • 4.王老师教过我们语文 • 5.他告诉我今天停电
例句
双宾句的特点
• 1.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 “称说”等意义。有的动词如“借、分”等即可 表示
• 2.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V谁”的问题,靠近动 词,前面无语音间歇,常由代词、名词充当;远 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借人,回答“V什么”的 问题,远离动词,前面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 一般比较复杂,可以由词、短语、复句形式充当。
• 即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双 宾句的动词必须是三价动词。离动词近的叫近宾 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三价动词
• 动词的“价”是仿照化学元素的化合价的原理而 提出来的,水的成分是H2O,其中氢是一价的, 氧是二价的,故而一个氧原子配两个氢原子。动 词的价也有类似的情形,以可以带双宾语的三价 动词为例,这样的三价动词需要配三样成分,即 主语、近宾语和远宾语。
The end,thank动词的特点 双宾句式的归纳
目录
双宾语的定义
• 双宾语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黎锦熙提出的。《新著 国语文法》中提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 之间(或人格化的事物之间)交换一种事物的, 如‘送’,‘寄’,‘赐’,‘给’,‘赏’等 常带两个名词作宾语,叫做双宾语。”这种双宾 语的句子里面,就有两个在宾位的名词。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作者:吕永海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04期我们先来简要分析下面的例句:①老师叫大家安静。

(兼语句)②吕老师教过我们语文。

(双宾句)例句①中,整句话的主语是“老师”,谓语是“叫大家安静”。

其中“叫大家安静”是兼语式,“大家”是兼语。

前一个动词“叫”含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安静)。

在兼语式部分中,“大家安静”又是主谓结构,主语是“大家”,谓语是“安静”。

例句②中,整句话的主语是“吕老师”,谓语(广义)是“教过我们语文”。

谓语动词是“教过”,两个宾语分别是“我们”和“语文”。

其中,“我们”离动词较近,是间接宾语,“语文”离动词较远,是直接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句与双宾句是两种较常见的特殊句式,由于这两种句式的形式和结构非常相似,所以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同学们常常会因辨析不清而导致误用。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呢?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一、从理解概念和把握句式的特点入手1.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兼语?什么是兼语句?兼语句有什么特点?所谓兼语,就是指句中某一部分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语句成分。

例如:他鼓励我好好学习(在这个句子中,“我”既是“鼓励”的宾语,又是“学习”的主语,身兼二任,所以叫兼语)。

兼语句就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或者是由兼语短语直接构成的非主谓句(无主句)。

从形式上来看,兼语短语的结构格式通常是“动+名+动”。

从结构上来看,兼语句大都可拆分成两个单句,都是前一个宾语成为后面的主语。

如“轮到你值班了”,就可分为“轮到你”“你值班”。

兼语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包含有“兼语”成分,“兼语”成分对前边的动词来说是宾语,对后边的词语来说又是主语。

作谓语的兼语短语通常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而成的,动宾短语中的动词大多是使令性动词。

例如:“老师教我们学语文”,“我们”既是“教”的宾语,又充当了“学”的主语,是兼语。

“我们学语文”就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学语文”)和一个主谓短语(“我们学语文”)套叠起来充当了整个句子的谓语。

双宾句

双宾句

如:三仙姑慢慢起来梳妆。 三仙姑起来,三仙姑梳妆。 先起来,后梳妆。 我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 我跳到黄河里去,我洗澡。 先跳到黄河里,再洗澡。
a 连续式:
几个动词短语分别表示主语先后依次连续发 出的动作行为。 他掉过脸来扫了我一眼。 明全摇摇头回答。 金厂长点着火深深地吸了一口烟。
朱德熙先生(1982) 在《语法讲义》中,把双 宾句的动词分为给予类、取得类和等同类。 关于双宾句的结构特点,朱德熙认为双宾语 是一个述宾短语带宾语的结构,后来他 (1982) 又认为双宾句是一个动词后跟两个 宾语,动词和两个宾语分别构成述宾关系,两 个宾语之间并没有结构上的联系。这个论述 比较接近今天对双宾语的认识。从70 年代 末到80 年代初,语言学界大部分语言学家认 为双宾句是述宾词组带宾语的结构。
3. 随着人们对双宾语现象认识的进一步加 深,人们发现,不光直接宾语可以指人,间接宾 语可以指物,而且两宾语可以指同一对象。 如: 5) 大家称他小诸葛。 6) 人们骂他吝啬鬼。 一般来说,两个宾语指同一对象的,第二个宾 语往往是第一个宾语的绰号、称呼,并且两 个宾语之间是一种比喻关系。
4. 张斌先生(2000) 明确指出:远宾语可以 是谓词性的, 如:“教我唱民族歌曲”,“问我怎么办才好”。 这样的例子很多: 7) 告诉妻子要去打仗。 8) 他问我明天去不去。 黄伯荣、张志公等同意这种观点。
现在一般认为的双宾语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型: (1)给予类双宾语句。:如:给他一本书。 (2)表称类双宾语句。如:叫他老黄牛。 (3)结果类双宾语句。如:烫了我一个泡。 (4)取得类双宾语句。:如:收到爸爸一封信。
E补充式
前一动词短语为述宾短语,而后一动词短语 的动词也能支配前面的宾语。 下了班,他还穿着工作服不换。 久别重逢,他紧握战友的手不放。

对外汉语双宾句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双宾句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双宾句教学研究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汉语双宾句及
其结构形式在汉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汉语双宾句的结构非常简单,但非常有效。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句子主
体和宾语。

主语指的是说话者对某件事的看法,而宾语指的是说话者的目的
或愿望。

因此,双宾句表达的是句子主体希望实现的,能成就的目的或愿望,从而使句子主体的期望成为可能。

所以,汉语双宾句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意愿,展示说话者希望能够实现的目标,激励说话者实现目标。

汉语双宾句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对未来的展望,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实
现目标和目标。

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可以着重强调这一结构,并给学生解答
关于双宾句使用的相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双宾句教学帮助学生学习
如何正确使用双宾句,如何灵活运用双宾句,以及双宾句带给说话者的期望
或意义。

此外,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双宾句的理解,丰富学生
在会话中使用双宾句的能力。

例如,使用双宾句练习,游戏,图画或其他实
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了解这种句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通过上述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双宾句结构,而且
能够增强学生表述感情,发挥实用创新能力的能力,让他们对双宾句新的认
识和欣赏。

总之,汉语双宾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汉语的实际理解,而且
能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创新的思维能力。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现代汉语双宾句是汉语中常见的句式之一,指一个及物动词具有两个宾语的句子结构。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兼语句和双宾句都是在句子中出现两个宾语的句子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和语义功能。

兼语句:
1.结构:主语+动词+宾语+间接宾语
例子:他送给我一本书。

解释:动词"送"后面跟着的是直接宾语"一本书"和间接宾语"我"。

2.语义功能:兼语句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受益者或受事者,即接受直接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或行为。

例子:他送给我一本书。

这里的"我"是受益者,表示接受了直接宾语"一本书"所代表的礼物。

双宾句:
1.结构:主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例子:他给我一本书。

解释:动词"给"后面跟着的是直接宾语"一本书"和间接宾语"我"。

2.语义功能:双宾句中的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者行为的结果,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受益者或受事者。

例子:他给我一本书。

这里的"我"是受益者,表示接受了直接宾语"一本书"所代表的礼物。

总结:
1.结构上,兼语句中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之前,而双宾句中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之后。

2.语义上,兼语句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受益者,双宾句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受益者或受事者,直接宾语表示行为对象或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动词比较特殊,既可以构成兼语句也可以构成双宾句,具体情况需要根据语义来判断。

例如,"送"和"给"可以构成兼语句或双宾句。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下面我们分双宾句、连动句、兼语句、被动句和动量句进行介绍。

(一)双宾句动词带两个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

有些动词既可涉及人,又可涉及物,因而可带两个宾语。

这类动词一般表示给予、告语的意思,如与、赠、赐、谓等。

这是古今汉语都一样的。

但是古代汉语一般动词也可带双宾,这是古代汉语所特有的。

如: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孟子·万章下》)这种双宾句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为”字。

古书上有许多用动词“为”的句子带了双宾。

如不如早为之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此例中之“为赐”即“施恩”,其意指“国君您曾经已给晋君恩惠了”,但很容易被误解为被动句)(其他例子见教材第253页)(二)连动句连动句是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古今不同的是,古代两个动词之间常用“而”、“以”等连接,表示承接和目的。

如:公入而赋。

(三)兼语句用兼语词组充当谓语的叫兼语句,这种句子的前一动词往往含有“使令”的意思。

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句中的“我”既是“使”的宾语,又是“掌”的主语,是为兼语。

古今不同的是,古代的兼语常常可以省略。

如:杞子使()告于秦。

(四)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就是被动句。

下面谈三个问题:1.意念上的被动句意念上的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意义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昔者龙逢斩,比干剖。

(《庄子·胠箧》)龙逢是被夏桀斩的,比干是被纣王剖的。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甲骨文中就有,比如说:“鹿禽”(《粹953》)2.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下面这些不同的句型:“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为……所”式、“见……于”式、“被”字句。

下面分别说明。

A.用“于”的被动句这种句子是在动词谓语后用“于”字。

双宾句

双宾句

F 进层式:
前后两个动词短语包含一个重复使用的动词, 前面为述宾短语,后为述补短语。 他养花养得好 (也可以看作动词性成分做小主语得主谓谓 语句。) 他打乒乓球打得入了迷。
根据联结双宾句的动词的语义特点: 黎锦熙、刘世儒(1957) 后把双宾句分为 “教示”义(教、告、示) 和“授予”义(送、 寄、给、赏) 两大类; 赵元任(1968) 将双宾动词分为给予类、取 得类、教类和借类; 汤廷池(1980) 把双宾句的动词分为交接类、 消耗索取赢得类、暗含交接类。
朱德熙先生(1982) 在《语法讲义》中,把双 宾句的动词分为给予类、取得类和等同类。 关于双宾句的结构特点,朱德熙认为双宾语 是一个述宾短语带宾语的结构,后来他 (1982) 又认为双宾句是一个动词后跟两个 宾语,动词和两个宾语分别构成述宾关系,两 个宾语之间并没有结构上的联系。这个论述 比较接近今天对双宾语的认识。从70 年代 末到80 年代初,语言学界大部分语言学家认 为双宾句是述宾词组带宾语的结构。
双宾句
基本格式:主语+【述语+近宾语+远宾 语】
较早对双宾语现象进行研究的是黎锦熙先生,他 (1933)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提出了“正宾位、 次宾位”的概念,所谓正宾位,是指属于“被交接之 事物”,所谓次宾位,“指接受交接之人”。 杨树达(1934) 也在《高等国文法》中认为“双宾 语者,一表人,为间接宾语,一表物,为直接宾语。”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吕叔湘述宾短语,而后一动词短语 的动词也能支配前面的宾语。 下了班,他还穿着工作服不换。 久别重逢,他紧握战友的手不放。
E有无式:
前面是由存在动词“有”“无”“没有”等 组成的动词短语,表示主语施发后一动词短 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依据的条件。 小二黑满有资格跟别人谈恋爱。 他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再也没有勇气搭乘1176号公共汽车了。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本文将从双宾句的定义、特点、分类、句法结构、语义分析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双宾句的构成和用法规律。

一、双宾句的定义在现代汉语中,双宾句是一种谓语动词带两个宾语成分的句子结构,其中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益者,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者受益者。

例如:“我给你一本书。

”中,“一本书”为直接宾语,“你”为间接宾语。

二、双宾句的特点1. 谓语动词带两个宾语,一个为直接宾语,一个为间接宾语。

2. 宾语的位置一般在谓语动词的后面,语序一般为主语+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3. 直接宾语通常受到动作直接影响,间接宾语通常是完成动作的对象或受益者。

4. 双宾句能够丰富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三、双宾句的分类根据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将双宾句分为四种类型: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并列;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互换位置。

1. 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这种句型中,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例如:“我给你一本书。

”中,“一本书”为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你”为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2. 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这种句型中,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例如:“我给了你一本书。

”中,“你”为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一本书”为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3.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并列这种句型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并列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例如:“我给你和他一本书。

”中,“你”和“他”都为直接宾语,并列放在谓语动词“给”的后面。

4.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互换位置这种句型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

例如:“我给他一本书。

”可以改为:“我给一本书他。

”,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四、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可以分为主语、谓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四个组成部分。

古代汉语的叙述句

古代汉语的叙述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
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 也。《后汉书·张衡
——乱世厌恶美好的东西,不听音乐。 传》
毋吾以也。《论 语·先进》 ——人家不用我了。 “以”是动词,“用” 的意思 。
(BACK)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我不欺骗你,你不防备我。 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没有谁危害我了。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
公十五年》

无尔诈:无诈尔,不欺诈你。

无我虞:无虞我,不欺诈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
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
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
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 定代词“莫”。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平日闲居,就说,别人不知道我也。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这是两个并列的疑问句,同用一个动词“欺”,
但作宾语的“欺”“天”的位置却不同。“谁” 由于是疑问代词,故作宾语时前置。“天”由于 是一个名词,故作宾语时没有前置,而是放在了 动词“欺”的后面。 • 从上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只有疑问代词作宾语 时宾语才前置。其它代词作宾语时仍然同现代汉 语一致。还要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 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 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如 “又谁敢怨”。如果动词前面是用副词作状语时,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要放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
思考: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
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 十二年》 ——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 击他们呢?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内容摘要】双宾构造一个常见的句型,八十多年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介和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逐步正走向深入。

【关键词】双宾语传统语法生成语法双宾构造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一个重要句型。

近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介和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逐步正走向深入。

当代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生成语法理论等均已广泛运用到对双宾语句的梳理和详尽的语义、句法的分析中。

一、传统语法之下的双宾句研究1、双宾语的定义双宾语这一术语最先是由黎锦熙提出的。

《新著国语文法》提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格化的事物之间)交换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常带两个名词作宾语,叫做双宾语"这种带双宾语的句子里边,就有两个在宾位的名词"这两个宾位中,属于被交接之事物的叫‘正宾位’(即正式的宾语);属于接受事物之人的叫‘次宾位’(属副性宾语);次宾位常在前,而正宾位常在后。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和赵元任《中国话文法》河北教育出版社)等。

双宾句的全面研究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背景下进行的。

在这一时期,双宾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双宾句进行全面的描写,双宾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及动词的分类,双宾句的成句条件等。

此期,朱德熙认为,双宾语指“一个述语后边接连出现两个宾语”,这两个宾语分别称作近宾语和远宾语。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马庆株、李临定。

2、双宾动词的分类黎锦熙、刘世儒(1957)把双宾动词分成两大类:“授与”义的,如“送”“寄”“给”“赏”;“教示”义的,如“教”“告”“示”。

吕叔湘以是否与两个宾语同现将双宾动词分为四类:“称、叫”类,“问、请教”类、“借、贷”类及“求、告诉”类。

不同于传统语法对双宾语的界定,必然导致不同的双宾动词分类,如李临定把双宾动词分为11类,即“给”类、“送”类、“拿”类、“吐”类、“问”类、“托”类、“叫”类、“欠”类”V给”类”VP”类和”习惯语”类型。

现代汉语双宾语本体知识

现代汉语双宾语本体知识
①伯父给我两本书 ②你给了我很多帮助 ③我借你十块钱(“向他 借”或“借给他”) ④他请教老师两个问题 ⑤我问她哪个办法好 ⑥大家叫她祥林嫂
双宾语句—变换式
双宾语有的可变换为双宾语句同义句,变换之后,宾语 离位,句子就都不再是双宾句。表层结构不同了,句法 成分就不同了,但里层结构,语义成分不变。
例①伯父给我两本书 =伯父【把(那)两本书】给了我 —— “两本书”加“那”变成有定事物
双宾语句—— (与事)苹果(受事) 动词语义特点 近宾语(间接宾语):
离动词近的宾语,一般 指人
远宾语(直接宾语): 离动词远的宾语,一般
指物 予”义(送、寄、给、赏) 两大类;
黎锦熙、 刘世儒
双宾语——动词分类
赵元任
将双宾动词分为 给予类、取得类、 教类和借类;
在《语法讲义》中,把双宾句的动词分为 给予类、取得类和等同类。关于双宾句 的结构特点,朱德熙认为双宾语是一个述 宾短语带宾语的结构,后来他(1982) 又 认为双宾句是一个动词后跟两个宾语,动 词和两个宾语分别构成述宾关系,两个宾 语之间并没有结构上的联系。这个论述
比较接近今天对双宾语的认识。从70 年 朱德熙
关于双宾语句你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双宾语句呢?
双宾语句的特点是什么呢?
ASBACMDDSEEHFFFIGGNGHEHHI.IIJ双JJKKKLLL宾MMMNN语NOOOP句PPQQQRRR
X
X
X
双宾语句——概念 双宾语句——基本格式 双宾语句——动词的语义特点 双宾语句——宾语性质
双宾语句——类型
代末到80 年代初,语言学界大部分语言 学家认为双宾句是述宾词组带宾语的结 构。
各方代表
把双宾句的动词分为交
汤廷池 接类、消耗索取赢得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结构浅析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结构浅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结构浅析姓名:危艳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邹哲承2006110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双宾句是语法学家们普遍注意到一个句法类型,关于双宾句的话题是常谈常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内具有统一性,对外要有排它性为标准,在第二部分规范了双宾句的基本格式,将变式(“把”字句和与格句)、宾语同位句以及“动宾式+宾语”组合结构和双宾句区分开来。

第三部分,论述了双宾句的句法性质和认知意义。

双宾语句和三价动词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了解双宾句的句法性质。

经分析后,我们发现双宾句是三价动词和其所必需的三个语义成分一起构成的一种特殊句式,但结构比由三价动词形成的其它句式更为紧凑。

因为不是所有的三价动词都能进入双宾句中,而且三价动词和双宾句式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所以双宾动词不是三价动词或者双及物动词。

然后,本文在对给予式双宾句和与格格式、表称双宾句和表称动词构成的兼语句、索取类双宾句式和索取类单纯动宾结构进行比较后,在分析了双宾句的形成动因后,总结出双宾句的句法意义:双宾句是从说话人的主观视点来考虑的,表示单一行为和单一过程,并将行为过程发生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语义成分完整精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句式。

第四部分,从取得类动词和领属关系的特殊性两个方面,谈领属关系和双宾句的关系。

取得类动词的语义是施动者取得对直接宾语的领有权,那么具有[人事]特征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关系只能是领属关系。

可转让领属关系最大的特点是,转让领属过程需要三个必要元素:施者(得者)、受者(损者)、转移物,而双宾句可以将三个必要元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五部分,论述了二价动词是怎样进入双宾句的,哪些二价动词可以进入双宾句。

动词的配价并不能决定句式的语义成分数量出现的多少,句式可以临时决定动词的配价,这给二价动词进入双宾句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第六部分,认为双宾句应该三分,只有结构层次三分才能体现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和语法意义。

双宾句举例

双宾句举例

双宾句举例双宾句举例一(我们)走进了教室。

(老师)讲了很长时间。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你)只管跑去参加别的活动,不要紧,放心吧!不好意思,请坐。

正在吃饭呢!以下是关于双宾句的例子。

1:他看见了那个漂亮的水晶花瓶。

(他们)没有钱。

2:凡卡抬起头来。

3:陈红对王明说:“我昨天晚上熬夜背书。

” 4:写着一个接一个地卷子。

5:高老师说:“这种做法,叫做先生。

” 6:李红很高兴。

7:黑人多么需要光明啊! 8:太阳能反射出灿烂的金光。

9:大地的积雪融化了。

10:爸爸说:“明天带你去新华书店买课外书。

” 11:她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12:那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13:严格禁止向运动员出售香烟。

14:周一和周五,我总是可以在家里打扫房间。

15:他真是越来越讨厌他了。

16:数学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17: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

18:唐朝有两个名字。

19:西瓜真甜。

20:他读过许多关于昆虫的书。

21:他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

22:只要能改掉粗心的毛病,就能提高成绩。

23:老师、校长和教导主任都鼓励他努力学习。

24:语文试卷上印着这样的题目: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25:他写了一封短信。

二:给李老师送别的时候,朱红握着他的手。

三:中秋节,我想起了远方的爸爸妈妈。

四:老师批评了小明,小明很害怕。

五:今天早晨,温度达到零下八度。

六:姐姐回来了,穿得很漂亮。

七:语文测验,李华获得了100分。

八: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使他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九: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它里面装满了喜悦。

十:你不妨学一学乌鸦喝水的故事。

十一:明年春天,我要种一盆仙人掌。

十二:我们的钢琴得了二等奖。

十三:小刚把苹果削成薄片,再切成细丝。

十四:高老师没有理睬我们。

十五:松鼠喜欢吃榛子。

十六: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到了。

十七:公园里的花都开了。

十八:小弟弟捡到一块橡皮。

十九:袁枚是清朝著名的诗人。

二十:雨点越来越小。

老师收到他的回信,脸上露出了笑容。

双宾句名词解释

双宾句名词解释

双宾句名词解释
双宾句(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跟着两个宾语的句子结构。

其中,第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接受动作的直接承受者;第二个宾语是间接宾语(Indirect Object),表示动作的受益者或对象。

在英语中,双宾句的常见结构是:动词+ 直接宾语+ 间接宾语。

例如:
1. He gave me a book.(他给了我一本书。


-动词:gave
-直接宾语:a book
-间接宾语:me
2. She bought her daughter a toy.(她给她的女儿买了一个玩具。


-动词:bought
-直接宾语:a toy
-间接宾语:her daughter
研究双宾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结构和语法:研究双宾句的结构和语法特点,包括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规律、双宾句的变换和转换等。

2.语义和语用:研究双宾句的语义含义和语用功能,探讨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角色和关系,以及双宾句在交际中的使用情况。

3.句法分析和语料库研究:通过句法分析和语料库研究,探索双宾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频率、句法结构变化和语义变化等现象。

4.跨语言比较:比较不同语言中双宾句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探讨双宾句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情况。

双宾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子结构,对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双宾句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揭示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丰富语言学理论,并为语言教学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古汉语的两种特殊双宾句

古汉语的两种特殊双宾句

一九八 四 年十 月 三十 日
也 可 以 用 介词



和 间接 宾 语 组 成 介 宾
) 2 l (
君 实有 臣 而 杀 之 其 谓 君 何 ?
( 咤左 传 成 公 十七 年 》 )

,
短 语 置 于 直 接 宾 语后 面 作 补 语 的形 式 表 达 双宾 语的 内容


:
这 种 双 宾 句 的 动 词 谓 语只 有
状和脑 的外型 同古典 尼人 的相 应特点 颇为 相似

特 殊的 吻 合
,
正 是 这 种 吻 合 为进 化 论 提 供

新生 婴儿的 喉部 位 置 很 高

,
这 正
( 《民
了最可 靠的根据

好是 低 等猿 类和 类人猿 的特征 英 德 特 人 会说 话 吗 ?


现 在 世 界 上 研 究 史前 时 期 人 类 的 词

周 本纪 》 )

面 同 样 也 可 以带 两个 宾 语
( 1 ) 汤 使遗 之牛羊

:
( 6 )
请 奉 盆瓶 秦 王以 相 娱 乐
( 《史 记

—( 《孟 子
、v 、 , 沪 沪,
峨 、八 ,
.
廉 颇 蔺 相如 列 传 》 )
滕 文 公下 》 )
,
古 汉 语 双 宾句 可 以 用 直 接 宾 语 和 介词

而 造成 的


:
以 看 到的
,
谓 …… 曰

的 格式 就 是 这 种 用
,
( 11)
不如 早为 之 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宾句
一.定义:
双宾语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

野人予之块。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后稷教民稼穑。

(《孟子·许行》)
这两个宾语依次紧接动词之后,分别表示行为关涉到的人和事物。

通常一个指人,靠近动词,间接受动作的支配,称间接宾语(或近宾语);一个指物,远离动词,但直接接受动作的支配,称直接宾语(或远宾语)。

两个宾语分别跟述语发生述宾关系。

双宾语句在古今汉语中都存在,但比较起来,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为复杂多样,其语义和类型比现代汉语更多,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和误解,有些双宾语句式的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这些情况,往往给阅读古籍带来困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双宾语句的分类:
一般来说,人们从词义特征入手,或限定双宾动词的范围,或给双宾语分类。

双宾动词的范围较广,双宾语句的谓语动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六类,即:授受类、问告类、处置类、称谓类、使动类,为动类。

1.授受类:授受义双宾语句所表示的语义为将某种东西授给别人,或从别人处接受某种东西。

又可分为授予义和接受义两个小类。

授予义动词有“授、予、与、赐、锡、贻、遗、馈、归、赏、付、报、施、助、降、舍、输、供、资、属、献、介、弃、赍、厘、匈、借、分、假”等。

公赐之食。

(《左传·隐公元年》)
汤使遗之牛羊。

(《孟子·滕文公下》
接受义动词有“受、取、得、举、借、贷、假、藉、分”等,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我币。

(《谷梁传·僖公二年》)
珍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

(《孟子·告子下》)
“借、假、分”等词既可是授予义,又可是接受义,这种施受同辞现象所构成的歧义句,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区别。

2.问告类:其表示的语义为向别人告诉或询问某种事情。

可分为告诉义和询问义两种。

告诉义动词有“言、告、语、报、许、教、诲、戒、谢、嘱、宣告、指示”等。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
不可,是示之无魏也。

(《韩非子·说林下》)
询问义动词常见的只有“问”。

豹往到邺,问之民所疾苦。

(《史记·滑稽列传》)3.称谓类:是将近宾语所表示的人,物称为远宾语所表示的名称或术语。

表示称谓的动词,常见的有“谓、呼”,偶尔也用一些活用为动词后的名词表称谓,如“名、字、号、谥”等。

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种树郭橐驼传》)
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

(《史记·李斯列传》)
4.处置类:其表示的语义为将近宾语所表示的人,物处置到远宾语所表示的处所,或用远宾语所表示的工具,方式处置近宾语所表示的人、物。

前者为“处所类”,后者为“方式类”双宾语句。

表示处所的谓语动词为带有处置意味的动作动词,是开放的类,常见动词有:“处、置、传、纳、进、藏、积、投、陈、施、布、著、蓄、迁、斥”等。

夫差乃取其身流之江,抉其月,著之东门。

(《吕氏春秋·知化》)
有馈生鱼于子产,子产使校人蓄之池。

(《孟子·万章下》)表方式类双宾语动词,是开放的类,如“考、揆、稽、比、试、验、度、譬、卜、封、导、傅、托、益、加、置、悬”等。

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

(《汉书·贾谊传》)
5.使动类:是指具有使动意义动词谓语带两个宾语,动词与近宾语是使动关系,与远宾语是支配关系。

使动双宾语句,近宾语为使动宾语,语义为使近宾语发出使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且涉及远宾语。

谓语为开放的类,既可以是动词,其中以及物动词居多,还可以是名词、形容词,甚至是数词。

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宜公二年》)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6.为动类:为动双宾语句动词和近宾语为“为动关系”,语义是“为近宾语而动且涉及远宾语”。

因古汉语中的“为”可介进原因、目的和关涉对象,所以近宾语可包括目的、原因和关涉三种宾语。

为动双宾语句可分为一般动词为动双宾语句、动词“为”构成的为动双宾语句两种。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论积贮疏》
不如早为之所。

(《左传·隐公元年》)
为之驾,比门上之车客。

(《战国策·齐策》)
注意:(1)古汉语中“为”后面带两个名词的情况,即“为+名+名”。

作为动词的“为”,它的基本义是“作、做”,这种情况下,尽管其后有两个名词,也不是双宾结构。

如:
为文王卿士(《左传》)
只有“为”用作“授与”义,作“授予”“施舍”时,“为+名+名”才能视为“为动双宾”结构,当然,这种情况很少。

(2)“为+之+名”式动词“为”后所带的“之”如果作领格用,当“他的”、“某某的”讲,则不是双宾结构;当“之”不作领格用的时候,动词“为”又恰好用作“授与”、“教示”义,即可视为双宾结构。

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项羽本记》)“为”作领格,不是双宾句。

不如早为之所。

(《左传·隐公元年》)“之”不作领格,为双宾结构。

三.双宾语的词序
1.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前后次序有时候可以颠倒。

,代词“之”如果作指物的直接宾语,就要与指人的间接宾语互换位置,而紧接动词之后。

如: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

(国语越语上)“之”虽是人,但是作为礼物送的,“之”作为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换了位置。

奉而献之历王……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韩非子》.
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

(《史记》)
对于互换位置的,,要注意把直接宾语“之”和间接宾语“之”加以区别。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郑伯克段于鄢》)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

(《介之推不言禄》)上两例“之”为指人的间接宾语。

2.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如果有前置的条件,有时会出现在动词前面。

如: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吕氏春秋·权勋)
四.学术界对双宾语的争议
有人认为双宾动词的范围不宜扩大,其动词只限于“授与”义、“教示”义的几类动词,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中可作如此解释的动词,否则,不能带有双宾语。

此外,对于“为”字,即“为+名(或“之”)+名”式是不是为动双宾结构,争议较大,讨论也最热烈。

因为它常随句中动词“为”的词义和代词“之”的功能变换而变换。

有时是双宾结构,有时又不是双宾结构。

[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为郝志伦的《古汉语双宾结构辨析》,成都大学学报1990.4.]
参考文献
1.王冠军《古汉语双宾结构再认识》,《天津师大学报》1986.1
2.张古学《古汉语双宾语结构的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2
3.张军《试论古汉语双宾语句》,《辽宁大学学报》1986.3
4.(法)贝罗贝《双宾语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1986.3
5.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中的双宾语问题》,《中国语文》198
6.5
6.蔡锐浩《谈古汉语中的使动双宾语句》,《南充师院学报(哲)》1986.增
7.张传忠《试论古汉语的双宾语句》,《学术交流》1987.3
8.李义琳《试析古汉语的双宾语》,《广西大学学报》1989.2
9.陈裕民《双宾语结构(V+N(,1)+N(,2))及其特点》,《鞍山师专学院》1989.2
10.张明修《谈“又献玉斗范增”是否双宾语及其它》,《鞍山师专学报》1989.2
11.梁国勤《谈古汉语双宾语句式的转换问题》,《辽宁教院学报》(社)1989.4
12.喻方葵《古今汉语双宾结构之我见》,《松辽学刊》1990.2
13.郝志伦《古汉语双宾结构辨析》,《成都大学学报》(社)1990.4
14.姜汉椿《谈〈左传〉的双宾语句》,《华东师大学报》1990.6
15.姚英《古汉语“介动式双宾语”浅说》,《蒲峪学刊》1991.1
16.刘恒志《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潍坊教院学报》1991.1
17.杨佐《古代汉语的双宾语及其变式》,《语文教学之友》199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