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实用全息穴位图谱解

合集下载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展开全文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膊手部穴位图、人体腿部穴位图、脚底穴位图详细图解各个穴位的功能。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天突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璇玑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中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关元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治疗脐周痛带脉穴: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治疗腹痛气冲穴: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治疗哮喘肩中俞穴: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穴: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穴: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穴: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穴: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穴: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商阳穴: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合谷穴: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阳溪穴: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治疗齿痛、半身不遂曲池穴: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肩髃穴: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治疗喘息中魁穴: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前谷穴:治疗吐血、耳鸣、手痛后溪穴:治疗肘臂痛麻、耳聋中渚穴: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腕骨穴:治疗腕痛、麻痹、指肿阳谷穴: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养老穴:治疗肩臂痛麻、弱视外关穴: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支正穴: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小海穴: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青灵穴: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曲泽穴: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穴: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间使穴: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穴:治疗头痛内关穴: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大陵穴:治疗心脏病、热病神门穴: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鱼际穴: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穴:治疗心脏病劳宫穴: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好书推荐:学习穴位,看《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就够了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伏兔穴: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上巨虚穴: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条口穴: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丰隆穴: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膝阳关穴: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地机穴: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治疗腰腿痛悬钟穴: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治疗一切气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委中穴:治疗腰背痛浮郄穴: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委阳穴: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合阳穴: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穴:治疗一切筋痛筑宾穴:治疗腿痛承山穴:治疗内外伤痛飞扬穴: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跗阳穴: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昆仑穴: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穴: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金门穴:治疗癫痫、筋病京骨穴:治疗脚痛仆参穴:治疗足跟骨痛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丘墟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穴: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完整版)人体穴道图解(完整版)

(完整版)人体穴道图解(完整版)

人体穴道(那是相当的专业,让你大长见识)特效穴位: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最全人体穴位图及常见病按摩手法(带图)

最全人体穴位图及常见病按摩手法(带图)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全身穴位图

全身穴位图

全身穴位图——很值得收藏的哦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一、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图九、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十、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十一、手掌反射区图十二、双足全息图十三、针灸穴位图(1)十四、针灸穴位图(2)十五、针灸穴位图(3)十六、足背侧反射区十七、足底反射图区十八、足内侧反射区图常用穴位按摩方法(附图解)----五脏相对五行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这是馨儿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对应大人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人体全息经络图

人体全息经络图

人体全息经络图左手为气脉:2、食指尖节指肚为甲人(胆经)1、中指指肚为乙日(肝经)、3、中食指肌(手横纹右上端,食指与中指之间(未到中指掌肌区域)为丙月-通达肺经。

4、无名指中节指肚为丁时(大肠经)5、小指尖节指肚为戌刻(脾经)6、无名指尖节指肚为己分(胃经)7、无指肌(手横纹上端,四指下掌部肌肉)为庚秒-通达心经。

8、食指中节指肚为辛行(小肠经)9、鱼肌(立掌中线左侧,位于大拇指根部肌肌区域)为壬气--通达膀胱10、掌肌(立掌中线右侧,位于掌边肌肌区域)癸血--通达肾经11、小指肌(手横纹右上端,四指与小指之间肌肌区域)通达为地支--通达心包经。

12、中指中节指肚为正果---通达(三焦经)13、拇指尖节指肚为童子--通达(阴经)、右手为血脉:1、中指尖节指肚为子鼠穴(胆经)2、食指尖节指肚为丑牛(肝经)、3、中食指肌(手横纹右上端,食指与中指之间(未达中指掌肌区域)为寅虎穴-通达肺经。

4、无名指中节指肚为卯兔穴(大肠经)5、小指尖节指肚为辰龙穴(脾经)6、无名指尖节指肚为巳蛇穴(胃经)7、无指肌(手横纹上端,四指下掌部肌肉)为午马穴-通达心经。

8、食指中节指肚为未羊穴(小肠经)9、鱼肌(立掌中线左侧,位于大拇指根部肌肌区域)为申猴穴--通达膀胱10、掌肌(立掌中线右侧,位于掌边肌肌区域)酉鸡穴--通达肾经11、小指肌(手横纹右上端,四指与小指之间肌肌区域)通达为戌狗穴--心包经。

12、中指中节指肚为亥猪穴---(三焦经)13、拇指尖节指肚为童子穴--(阴经)、人体侧面有一条轮廓经,这条经脉是人体中的一条隐形经脉,触之显之,不触即隐之,所以一直未被世人发现。

人体一共有十五条经脉。

分别是: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另外还有轮廓经(奇经)与内外经八脉。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

超珍贵的全息手穴图,请多利用以保健身体(值得珍藏!) 看电视,等人,等车,都可以做的保健手操要健康就要自己动喔!《全息手穴图》身体的健康反应在双手穴道的反射区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

十指对力强心脏,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甲角切切精神爽:五指养生速查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的对应经络和对应器官: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小指小肠经络心、肾脏、循环系统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甲半月颜色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的作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天突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璇玑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的作用: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的作用: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的作用: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中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的作用: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的作用: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关元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的作用: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的作用: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的作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的作用: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的作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的作用: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的作用:治疗脐周痛带脉穴的作用: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的作用: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的作用:治疗腹痛气冲穴的作用: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穴的作用: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商阳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合谷穴的作用: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阳溪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的作用: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的作用: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的作用: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半身不遂曲池穴的作用: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肩髃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的作用: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的作用: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的作用: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的作用: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的作用: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的作用: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的作用:治疗喘息中魁穴的作用: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的作用: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的作用: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前谷穴的作用:治疗吐血、耳鸣、手痛后溪穴的作用:治疗肘臂痛麻、耳聋中渚穴的作用: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腕骨穴的作用:治疗腕痛、麻痹、指肿阳谷穴的作用: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养老穴的作用:治疗肩臂痛麻、弱视外关穴的作用: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支正穴的作用: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小海穴的作用: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青灵穴的作用: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曲泽穴的作用: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穴的作用: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间使穴的作用: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穴的作用:治疗头痛内关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大陵穴的作用:治疗心脏病、热病神门穴的作用: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鱼际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穴的作用:治疗心脏病劳宫穴的作用: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伏兔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的作用: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的作用: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上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条口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丰隆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的作用: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的作用: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的作用: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膝阳关穴的作用: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地机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的作用: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悬钟穴的作用: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的作用: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的作用:治疗一切气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委中穴的作用:治疗腰背痛浮郄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委阳穴的作用: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合阳穴的作用: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穴的作用:治疗一切筋痛筑宾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承山穴的作用:治疗内外伤痛飞扬穴的作用: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跗阳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昆仑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穴的作用: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金门穴的作用:治疗癫痫、筋病京骨穴的作用:治疗脚痛仆参穴的作用:治疗足跟骨痛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涌泉穴的作用: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丘墟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的作用: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的作用: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的作用: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

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

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前头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双躯横前额部,沿着发际卧左右;正中为头合着用,反向依次对脏腑。

后头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后头部位背缩影,百会脑户一线行;头颈接背连腰骶,枕骨上方治眼睛;顶后斜带对颈肩,枕下旁带调平衡。

侧头部全息穴区示意图两个斜带分前后,倒立人形下为头;四肢病变对侧寻,头身侧面疾莫愁。

《额中带》主治头面部及口、鼻、舌、咽喉疾病。

《额旁1带》主治心、肺、胸膈等上焦疾病。

《额旁2带》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疾病。

《额旁3带》主治肾、膀胱、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疾病。

《额顶带》主治上、中、下三焦疾病。

此带分为3等分、前1/3治疗胸部心肺等上焦疾病;中1/3治疗上腹部肝胆脾胃等中焦疾病;后1/3治疗下腹部大小肠及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疾病.《顶颞前斜带》主治全身运动障碍的病症(瘫痪、震颤、疼痛、浮肿等)《顶颞后斜带》主治全身感觉障碍的病症(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两斜带均分为3等分,上1/3治疗对侧下肢、髋关节及臀部的病症;中1/3治疗对侧上肢的病症;下肢1/3治疗同侧侧头部及口腔疾病。

《顶枕带》主治头颈、腰背、腰骶及眼部病症。

全带分为3等分,上1/3主治头颈病症;中1/3主治腰背部病症;下1/3主治腰骶部病症及各种眼病。

《顶后斜带》主治颈肩部疾病。

《枕下旁带》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后头痛以及偏瘫肢体的精细运动障碍等。

手背部全身穴区示意图第三掌骨对脊椎,中指根下颈椎位;阳池穴上对腰骶,中间诊查腰和背。

足底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双足并立人缩影,拇指位头肢边行;趾下肺脏左连心,左脾右肝胃胰中;足心肾连膀胱腑,大小肠下生殖宫。

手掌部全息穴区示意图人体微缩在手掌,头面中指下位相;胃居掌心斜上肝,环指小指下肺脏;大小鱼际心与肠,腕上生殖肾膀胱。

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区示意图脏腑体表有投影,刮拭此处是捷径;直接排除内毒素,方便快捷祛病痛。

耳部全息穴区示意图小小耳廓倒人形,耳轮四肢头耳垂;上耳窝为中下腹,下耳窝处对心肺;窝边外缘查脊椎,中间软骨末端胃。

人体穴位图1

人体穴位图1

人体穴位图三阴交穴经络腧穴耳针耳穴穴道刺激穴
道疗法
◆头部穴位图解(正面)◆头部穴位图解(背面)◆头部穴位图解(侧面)◆胸部腹部穴位图解◆人体背部穴位图解一◆人体背部穴位图解二◆人体上肢穴位图解◆人体下肢穴位图解◆人体足部穴位图解◆数脊椎骨窍门图解◆人体穴位图◆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部穴位图(背面)
◆人体前部穴位图
◆人体背部穴位图
◆上肢内侧穴位图
◆上肢外侧穴位图
◆下肢内侧穴位图
◆下肢外侧穴位图
◆耳部全息穴位图
◆人体骨骼名称图
◆三阴交穴
足部穴位图解耳部穴位图解背部穴位图解
人体穴位示意图
人体穴位分布图。

人体穴位大全图解

人体穴位大全图解

⼈体⽳位⼤全图解⼈体⽳位⼤全图解⼈体⽳位正⾯图⼈体⽳位背⾯图⾜太阳膀胱经⽳ 睛明 Jingming (BL1) 攒⽵ Cuanzhu (BL2) 眉冲 Meichong (BL3) 曲差 Qucha (BL4) 五处 Wuchu (BL5) 承光 chengguang (BL6) 通天 Tongtian (BL7) 络却 Luoque (BL8) ⽟枕 YuZhen (BL9) 天柱 Tianzhu (BL10) ⼤杼 Dazhu (BL11) 风门 Fengmen (BL12) 肺俞 Feishu (BL13) 厥阴俞 Jueyinshu (BL14) ⼼俞 Xinshu (BL15) 督俞 Dushu (BL16) 膈俞 Geshu (BL17) 肝俞 Ganshu (BL18) 胆俞 Danshu (BL19) 脾俞 Pishu (BL20) 胃俞 weishu (BL21) 三焦俞 Sanjiaoshu (BL22) 肾俞 Shenshu (BL23) ⽓海俞 Qihaishu (BL24) ⼤肠俞 Dachangshu (BL25) 关元俞 Guanyuanshu (BL26) ⼩肠俞 xinochaogshu (BL27) 膀胱俞 Pangguangshu (BL28) 中膂俞 Zhonglushu (BL29) ⽩环俞 Baihuanshu (BL30) 上髎 Shangliao (BL31) 次髎 Ciliao (BL32) 中髎 Zhongliao (BL33) 下髎 Xialiao (BL34) 会阳 Huiyang (BL35) 承扶 Chengfu (BL36) 殷门 Yinmen (BL37) 浮郄 Fuxi (BL38) 委阳 Weiyans (BL39) 委中 WeiZhong (BL40) 附分 Fufen (BL41) 魄户 Pohu (BL42) 膏肓 Gaohuans (BL43) 神堂 Shentang (BL44) 譩譆 Yixi (BL45) 膈关 Geguan (BL46) 魂门 Hunmen (BL47) 阳纲 Yanggang (BL48) 意舍 Yishe (BL49) 胃仓 Weicang (BL50) 肓门 Huangmen (BL51) 志室 zhishi (BL52) 胞肓 Baohuang (BL53) 秩边 zhibian (BL54) 合阳 heyang (BL55) 承筋 Chengjin (BL56) 承⼭ Chengshan (BL57) 飞扬 Feiyang (BL58) 跗阳 Fuyang (BL59) 昆仑 Kunlun (BL60) 仆参 Pucan (BL61) 申脉 shenmai (BL62) ⾦门 Jinmen (BL63) 京⾻ Jinggu (BL64) 束⾻ Shugu (BL65) ⾜通⾕ Zutonggu (BL66) ⾄阴 zhiyin (BL67)督脉⽳ 长强 Changgqian (DU1) 腰俞 Yaoshu (DU2) 腰阳关 Yaoyangguan (DU3) 命门 Mingmen (DU4) 悬枢 Xuanshu (DU5) 脊中 Jizhong (DU6) 中枢 zhongshu (DU7) 筋缩 Jinsuo (DU8) ⾄阳 Zhiyang (DU9) 灵台 Lingtai (DU10) 神道 Shendao (DU11) ⾝柱 Shenzhu (DU12) 陶道 Taodao (DU13) ⼤椎 DaiZhui (DU14) 哑门 Yamen (DU15) 风府 Fengfu (DU16) 脑户 Naohu (DU17) 强间 Qiangjian (DU18) 后顶 Houdins (DU19) 百会 Baihui (DU20) 前顶 Qianding (DU21) 囟会 Xinhui (DU22) 上星 shangxing (DU23) 神庭 Shenting (DU24) 素髎 Suliao (DU25) ⽔沟 Shuigou (DU26) 兑端 DuiDuan (DU27) 龈交 Yinjiao (DU28)经外⽳ 背部⽳ 定喘 Dingchuan (Ex-B1) 夹脊 Jiaji (Ex-B2) 胃脘下俞 Weiwanxiashu (Ex-B3) 痞根 Pigen (Ex-B4) 下极俞 Xijishu (Ex-B5) 腰宜 Yaoyi (Ex-B6) 腰眼 Yaoyan (EX-B7) ⼗七椎 Shiqizhui (EX-B8) 腰奇 Yaoqi (EX-B9) 胸腹部⽳ ⼦宫 Zigong (EX-CA1) 颈臂⽳ 头颈部⽳ 四神聪 siShencong (EX-HN1) 当阳 Dangyang (EX-HN2) 印堂 Yintang (EX-HN3) 鱼腰 Yuyao (EX-HN4) 太阳 Taiyang (EX-HN5) ⽿尖 Erjian (EX-HN6) 球后 Qiuhou (Ex-HN7) 上迎⾹ Shangyingxiang (Ex-HN8) 内迎⾹ Neiyingxiang (EX-HN9) 聚泉 Juquan (EX-HN10) 海泉 Haiquan (Ex-HN11) ⾦津 Jinjin (EX-HN12) ⽟液 Yuye (EX-HN13) 翳明 Yiming (Ex-HN14) 颈百劳 Jingbailao (EX-HN15) 安眠⽳ 下肢⽳ 髋⾻ Kuangu (EX-LE1) 鹤顶 Heding (Ex-LE2) 百⾍窝 Baichongwo (EX-LE3) 内膝眼 Neixiyan (Ex-LE4) 膝眼 Xiyan (EX-LE5) 胆囊 Dannang (Ex-LE6) 阑尾 Lanwei (EX-LE7) 内踝尖 Neihuaijian (EX-LE8) 外踝尖 Waihuaijian (EX-LE9) ⼋风 Bafeng (EX-LE10) 独阴 Duyin (EX-LE11) ⽓端 Qiduan (EX-LE12) 上肢⽳ 肘尖 Zhoujian (EX-UE1) ⼆⽩ Erbai (EX-UE2) 中泉 Zhongquan (EX-UE3) 中魁 zhongkui (EX-UE4) ⼤⾻空 Dagukong (EX-UE5) ⼩⾻空 Xiaogukong (EX-UE6) 腰痛点 Yaotongdian (Ex-UE7) 外劳宫 wailaogong (EX-UE8) ⼋邪 Baxie (Ex-UE9) 四缝 Sifeng (Ex-UE10) ⼗宣 shixuan (Ex-UE11)⾜少阳胆经⽳ 瞳⼦髎 Tongziliao (GB1) 听会 Tinghui (GB2) 上关 Shangguan (GB3) 颔厌 Hanyan (GB4) 悬颅 Xuanlu (GB5) 悬厘 Xuanli (GB6) 曲鬓 Qubin (GB7) 率⾕ Shuaigu (GB8) 天冲 Tianchong (GB9) 浮⽩ Fubai (GB10) 头窍阴 Touqiaoyin (GB11) 完⾻ Wangu (GB12) 本神 Benshen (GB13) 阳⽩ Yangbai (GB14) 头临泣 Toulinqi (GB15) ⽬窗 Muchuang (GB16) 正营 zhengyins (GB17) 承灵 chegling (GB18) 脑空 Naokong (GB19) 风池 Fengchi (GB20) 肩井 Jianjing (GB21) 渊腋 Yuanye (GB22) 辄筋 Zhejin (GB23) ⽇⽉ Riyue (GB24) 京门 Jingmen (GB25) 带脉 Daimai (GB26) 五枢 Wushu (GB27) 维道 Weidao (GB28) 居髎 Juliao (GB29) 环跳 Huantiao (GB30) 风市 Fengshi (GB31) 中渎 Zhongdu (GB32) 膝阳关 Xiyangguan (GB33) 阳陵泉 Yanglingquan (GB34) 阳交 Yangjiao (GB35) 外丘 Waiqiu (GB36) 光明 Guangming (GB37) 阳辅 Yangfu (GB38) 悬钟 Xuanzhong (GB39) 丘墟 Qiuxu (GB40) ⾜临泣 zulinqi (GB41) 地五会 Diwuhui (GB42) 侠溪 Jiaxi (GB43) ⾜窍阴 Zuqiaoyin (GB44)⼿少阴⼼经⽳ 极泉 Jiquan (HT1) 青灵 Qingling (HT2) 少海 Shaohai (HT3) 灵道 Lingdao (HT4) 通⾥ Tongli (HT5) 阴郄 Yinxi (HT6) 神门 shenmen (HT7) 少府 Shaofu (HT8) 少冲 Shaochong (HT9)⾜少阴肾经⽳ 涌泉 Yongquan (KI1) 然⾕ Rangu (KI2) 太溪 Taixi (KI3) ⼤钟 Dazhong (KI4) ⽔泉 Shuiquan (KI5) 照海 Zhaohai (KI6) 复溜 Fuliu (KI7) 交信 Jiaoxin (KI8) 筑宾 zhubin (KI9) 阴⾕ Yingu (KI10) 横⾻ Henggu (KI11) ⼤赫 Dahe (KI12) ⽓⽳ Qixue (KI13) 四满 siman (KI14) 中注 Zhonszhu (KI15) 肓俞 Huangshu (KI16) 商曲 shangqu (KI17) ⽯关 Shiguan (KI18) 阴都 Yindu (KI19) 腹通⾕ Futonggu (KI20) 幽门 Youmen (KI21) 步廊 Bulang (KI22) 神封 Shenfeng (KI23) 灵墟 Lingxu (KI24) 神藏 shencang (KI25) 彧中 YuZhong (KI26) 俞府 shufu (KI27)⼿阳明⼤肠经⽳ 商阳 Shangyang (LI1) ⼆间 Erjian (LI2) 三间 sanjian (LI3) 合⾕ Hegu (LI4) 阳溪 Yangxi (LI5) 偏历 Pianli (LI6) 温溜 Wenliu (LI7) 下廉 xialian (LI8) 上廉 shanglian (LI9) ⼿三⾥ Shousanli (LI10) 曲池 Quchi (LI11) 肘髎 zhouliao (LI12) ⼿五⾥ Shouwuli (LI13) 臂臑 binao (LI14) 肩髃 Jianyu (LI15) 巨⾻ JUgu (LI16) 天⿍ Tianding (LI17) 扶突 Futu (LI18) ⼝⽲髎 Kouheliao (LI19) 迎⾹ Yingxiang (LI20)⾜厥阴肝经⽳ ⼤敦 Dadun (LR1) ⾏间 Xingjian (LR2) 太冲 Taichong (LR3) 中封 Zhongfeng (LR4) 蠡沟 Ligou (LR5) 中都 Zhongdu (LR6) 膝关 Xiguan (LR7) 曲泉 Ququan (LR8) 阴包 Yinbao (LR9) ⾜五⾥ Zuwuli (LR10) 阴廉 Yinlian (LR11) 急脉 Jimai (LR12) 章门 Zhangmen (LR13) 期门 Qimen (LR14)⼿太阴肺经⽳ 中府 Zhongfu (LU1) 云门 Yunmen (LU2) 天府 Tianfu (LU3) 侠⽩ Xiabai (LU4) 尺泽 Chize (LU5) 孔最 Kongzui (LU6) 列缺 Lieque (LU7) 经渠 Jingqu (LU8) 太渊 Taiyuan (LU9) 鱼际 Yuji (LU10) 少商 Shaoshang (LU11)⼿厥阴⼼包经⽳ 天池 Tianchi (PC1) 天泉 Tianquan (PC2) 曲泽 Quze (PC3) 郄门 Ximen (PC4) 间使 Jianshi (PC5) 内关 Neiguan (PC6) ⼤陵 Daling (PC7) 劳宫 Laogong (PC8) 中冲 zhongchong (PC9)任脉⽳ 会阴 Huiyin (RN1) 曲⾻ Qugu (RN2) 中极 Zhongji (RN3) 关元 Guanyuan (RN4) ⽯门 Shimen (RN5) ⽓海 Qihai (RN6) 阴交 Yinjiao (RN7) 神阙 Shenque (RN8) ⽔分 Shuifen (RN9) 下脘 Xiawan (RN10) 建⾥ Jianli (RN11) 中脘 Zhongwan (RN12) 上脘 Shangwan (RN13) 巨阙 Juque (RN14) 鸠尾 Jiuwei (RN15) 中庭 zhongting (RN16) 膻中 Danzhong (RN17) ⽟堂 Yutang (RN18) 紫宫 Zigong (RN19) 华盖 Huagai (RN20) 璇玑 Xuanji (RN21) 天突 Tiantu (RN22) 廉泉 Lianquan (RN23) 承浆 Chengjiang (RN24)⼿太阳⼩肠经⽳ 少泽 Shaoze (SI1) 前⾕ Qiangu (SI2) 后溪 Houxi (SI3) 腕⾻ Wangu (SI4) 阳⾕ Yanggu (SI5) 养⽼ Yanglao (SI6) ⽀正 Zhizheng (SI7) ⼩海 Xiaohai (SI8) 肩贞 Jianzhen (SI9) 臑俞 Naoshu (SI10) 天宗 Tianzong (SI11) 秉风 Bingfeng (SI12) 曲垣 Quyuan (SI13) 肩外俞 Jianwaishu (SI14) 肩中俞 Jianzhongshu (SI15) 天窗 Tianchuang (SI16) 天容 Tianrong (SI17) 颧髎 Quanliao (SI18) 听宫 Tinggong (SI19)⼿少阳三焦经⽳ 关冲 Guanchong (SJ1) 液门 Yemen (SJ2) 中渚 ZhongZhu (SJ3) 阳池 Yangchi (SJ4) 外关 Waiguan (SJ5) ⽀沟 zhigou (SJ6) 会宗 Huizong (SJ7) 三阳络 Sanyangluo (SJ8) 四渎 Sidu (SJ9) 天井 Tianjing (SJ10) 清冷渊 Qinglengyuan (SJ11) 消泺 Xiaoluo (SJ12) 臑会 Naohui (SJ13) 肩髎 Jianliao (SJ14) 天髎 TianLiao (SJ15) 天牖 Tianyou (SJ16) 翳风 Yifeng (SJ17) 瘛脉 Chimai (SJ18) 颅息 Luxi (SJ19) ⾓孙 Jiaosun (SJ20) ⽿门 Ermen (SJ21) ⽿和髎 Erheliao (SJ22) 丝⽵空 Sizhukong (SJ23)⾜太阴脾经⽳ 隐⽩ Yinbai (SP1) ⼤都 Dadu (SP2) 太⽩ Taibai (SP3) 公孙 Gongsun (SP4) 商丘 Shansqiu (SP5) 三阴交 Sanyinjiao (SP6) 漏⾕ Logu (SP7) 地机 Diji (SP8) 阴陵泉 Yinlingquan (SP9) ⾎海 Xuehai (SP10) 箕门 Jimen (SP11) 冲门 Chongmen (SP12) 府舍 Fushe (SP13) 腹结 Fujie (SP14) ⼤横 Daheng (SP15) 腹哀 Fu'ai (SP16) ⾷窦(命关) Shidou (SP17) 天溪 Tianxi (SP18) 胸乡 Xiongxiang (SP19) 周荣 Zhourong (SP20) ⼤包 Dabao (SP21)⾜阳明胃经⽳ 承泣 Chengqi (ST1) 四⽩ sibai (ST2) 巨髎 juliao (ST3) 地仓 dicang (ST4) ⼤迎 Daying (ST5) 颊车 Jiache (ST6) 下关 xiaguan (ST7) 头维 Touwei (ST8) ⼈迎 Renyins (ST9) ⽔突 Shuitu (ST10) ⽓舍 Qishe (ST11) 缺盆 Quepen (ST12) ⽓户 Qihu (ST13) 库房 Kufang (ST14) 屋翳 wuyi (ST15) 膺窗 Yingchuang (ST16) 乳中 Ruzhong (ST17) 乳根 Rugen (ST18) 不容 Burong (ST19) 承满 chengman (ST20) 梁门 Liangmen (ST21) 关门 Guanmen (ST22) 太⼄ Taiyi (ST23) 滑⾁门 Huaroumen (ST24) 天枢 Tianshu (ST25) 外陵 wailing (ST26) ⼤巨 Daju (ST27) ⽔道 Shuidao (ST28) 归来 Guilai (ST29) ⽓冲 Qichong (ST30) 髀关 Biguan (ST31) 伏兔 Futu (ST32) 阴市 Yinshi (ST33) 梁丘 Liangqiu (ST34) 犊⿐ Dubi (ST35) ⾜三⾥ Zusanli (ST36) 上巨虚 Shangjuxu (ST37) 条⼝ Tiaokou (ST38) 下巨虚 Xiajuxu (ST39) 丰隆 Fenglong (ST40) 解溪 Jiexi (ST41) 冲阳 Chongyang (ST42) 陷⾕ xiangu (ST43) 内庭 Neiting (ST44) 厉兑 Lidui (ST45)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本框。

人体穴位图(超全)

人体穴位图(超全)

WORD格式头部穴位图(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WORD格式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WORD格式。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璇玑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的作用: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的作用: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的作用:治疗胃肠胀痛、腹泻、不思饮食中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的作用: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的作用: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中极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的作用: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的作用: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的作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的作用: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的作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的作用:治疗腹泻、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的作用:治疗脐周痛带脉穴的作用: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的作用: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的作用:治疗腹痛气冲穴的作用: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泻、腹胀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商阳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阳溪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的作用: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的作用: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的作用: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半身不遂肩髃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的作用: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的作用: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的作用: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的作用: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的作用: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的作用: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的作用:治疗喘息中魁穴的作用: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的作用: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的作用: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伏兔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的作用: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的作用: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丰隆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的作用: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的作用: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的作用: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地机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的作用: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悬钟穴的作用: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的作用: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的作用:治疗一切疾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中封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的作用: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的作用: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的作用: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5
主治疾病: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攒竹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 处)即是。 主治疾病: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 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睛明穴: 取穴方法: 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 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 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 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瞳子髎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病征: 瞳子髎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承泣穴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参看:人体穴位图. 主治疾病: 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实用全息穴位图谱解
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
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
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
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
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
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
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
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
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
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
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
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
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
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
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
骶骨(S)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
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
附加小常识:
睡觉要南北方向,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地球磁场是南北向的,人体血液含铁量比较大,自然受影响,顺磁力线方向比较有利.
最常见的理论是睡觉过程中人体应当头朝北,脚冲南,和地球磁
力线方向一致。

因为,如果人的睡眠方向与地球磁力线方向垂直,地球磁场就会影响人体生物电流。

人体为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就必须消耗大量热能来提高代谢能力,睡眠自然受干扰。

不过我咨询的几位专家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身体应和纬度线平行
我们为什么会感觉疲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头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缺氧。

为什么躺着比坐着、站着更容易恢复体力?表面上看是躯干和四肢得到了放松,其实更重要的是平躺使得血液循环更方便运行到脑部。

科学家曾经做过测试,短时间内的倒立要比平躺更快让人恢复精力,虽然在倒立过程中身体依然是在用力的。

因此,睡觉时应当头部朝西。

因为我们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头朝西等于借了地球自转力,让血液更加容易向头部聚集。

头向西北最好,睡的方向是相当重要的。

中医学讲人体在睡眠过程中应当“立脉”、“立气”。

这个“立”其实是指让体内气脉走向跟大自然气脉相一致,这样血脉也就通畅。

我们知道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顺着山势和水势,气流的走向是西北方往东南方前进。

因此我建议人睡眠时头向西北方向,脚朝东南方向,这就让人体气脉与大自然一致了。

次之的方向是头朝西脚朝东,或者头朝北脚朝南。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个巨大的磁场,其磁力线由北极经地球表面而进入南极。

人体睡眠时的生物电流通道与地球磁力线方向相互垂直,那么地球磁场的磁力就成为人体生物电流的强大阻力。

可是人体要为恢复正常运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就得消耗大量热能,用
来提高代谢能力。

若是睡觉方向为搣东西攠向,机体从外界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补充,而磁场的磁力又得不到及时排除,所消耗的热量又以热的形态萦绕于周身,导致体温升高,则气血运行就会出现失常,产生病态,通常呈现出头昏、烦躁、失眠、颈椎酸疼等症状。

若采用搣南北攠睡向,人体内的细胞电流方向即可与地球磁力线方向成平行状态,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排列则为定向排列,这样,气血运行便可通畅,代谢降低,能量消耗锐减,睡眠中的慢波、快波即能协调进行,加深睡眠深度,从而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身心健康。


想想在异地时,睡觉的方向是正南北向,的确舒心自在,所以。

据研究认为,头朝南或朝北睡觉,久而久之,有益于健康。

并表现为睡得好,精力充沛,食欲增加,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慢性病人,自觉症状有所改善。

头朝南或朝北睡觉有益的道理在于: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之间有一个大而弱的磁场,如果人体长期顺着地磁的南北方向,可使人体器官细胞有序化,调整和增进器官功能。

李白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月亮,必须得抬头看,不然你看见的月只是水中月,而思故乡,必须得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土地连结深情,传递的思念感应才会自然。

可见,李白对抬头和低头,有看似经典的认识,只是李白的脖颈不听使唤,该低头时却抬头,该抬头时却低头,搞得李白一辈子光碰头,有时被摔的鼻青脸肿的,但这时的李白爱喝酒,喝了酒就疯疯癫癫的,于是,李白就借着痛感籍着癫意把一肚子的酒吐出来,成就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

元萨都剌《北人冢上》诗:“低头下拜襟尽血,行路人情为惨切。

”可见,古人从心里是不喜欢低头的,喜欢的是抬头。

记得我以前在学校操场里喜欢低头,体育老师说我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还说我是一个没有阳光心态的人。

记得体育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瓜子之所以长的粒粒饱满,那是因为向日葵始终抬头向着太阳。


记得我第一次去应聘工作,应聘的工作人员看我低着头,直接就叫我回去了。

那我就抬起头吧,进家门的时候,由于我抬起头,我的头一下子就被碰出了血来,搞得我在家里好几天就不想出门的。

我走下坡的时候,依然是抬起头,这样显得自己有自信,冷不防,我一连向下栽了好几个跟斗,摔的我头破血流的。

48
写作时,只与写作为伴,就能听到内心的声音,飘忽的灵感也能捕捉,笔下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和思想。

就我为例,大学期间,常一个人钻在图书馆,早进晚出,看完一本书,常有感悟到笔尖,亦能有几篇散文杂评登报。

毕业后,到西双版纳工作,与内心的对话少之又少,每日工作之余,与友聚餐、喝酒、烧烤,不到凌晨绝不不回家,回家即一头醉晕埋进被子,日复一日,丧失了与灵魂独处的时间,自然再无创作灵感。

写作的人,几乎都远离正常人生活,也不遵守惯常的生活秩序。

安妮宝贝曾说,只有死去的繁华,能让我安静,所以,她常在黑暗中敲打键盘。

太温馨的生活,亦会使写作者陷于温柔之乡,懒得思考,更懒得动笔,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因为忽略家,忽略妻女,造成与林达的婚姻不睦,这或许不能怨路遥,因为他是个真正的写作者,是写作对孤独的需要,离间了他们的感情。

张爱玲,荒原上的孤独者,以23岁的人生阅历对人性作出冷酷、深邃、老道的剖析,生逢苍凉时代的孤独,成就了她文坛奇女的地位。

一代文学大师川端康成亦是孤独成就了他,出生不久,父母去世,7岁,祖母去世,10岁,姐姐去世,14岁,祖父去世,孤独是他500多篇小说永远的笔调,最终,他也选择在孤独中毁灭了自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在我少年时期,吃不饱、穿不暖,牵着一头牛或者羊,在四面看不到人的荒凉土地上孤独地生存。

饥饿和孤独是我写作的源泉。

所以说,很多人不是写不出来东西,只是缺乏独处的机会,一旦自处,孤独,下笔,无需微言大义,只需直言生活,定会渐渐文思汹涌,像有神魔推动。

这种深入骨髓的孤独,能让人打开灵感的黑匣子,在里面不能看到多少美好东西,却能自由的在一片完全属于自己内在精神空间翱翔,在孤独中煎熬自己、消耗自己的过程,亦生脱胎换骨升华自己的过程。

孤独的写作,让文学变得更具魅力。

所以,从现在开始,告别与日同醉,除去浮华,静下心来,提起笔与自己谈心,与孤独相伴,这是个决绝的行动,但是伟大作品都来自于孤独的写作,出自于决绝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