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台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1课《台阶》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1课《台阶》课件(共28张ppt)
写父亲的衰老,以此来说明超负荷的劳动已 经损害了他的健康,折耗了他的岁月,一个 人一生劳动,终究有用尽力气的时候.
第29段: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 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 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 机。
表现了父亲的失落和沮丧,表达了作者对父 亲的同情和怜悯,营造一种伤感的气氛.
13
19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
21 行动或对某些细微事物进行描写 , 它可以
22 是语言的细节描写 , 也可以是动作等的细
26 节描写 .
27
第5段对父亲的脚和洗脚的描写
29
父亲生活、劳动的艰辛
第13段“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 的台阶,那里载着几棵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 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表现父亲怎 样的思想感情?
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 新屋的?(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 作?) (阅读第10——16自然段)
每天捡砖、瓦、 鹅卵石等。往瓦罐 里塞角票等。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 不自在,他衰老了,累垮了。
问题探究:
1.“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 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倔强,不服老
第26段: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 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 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 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 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 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 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农村里 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 板凳。
(父亲砍柴传达了哪些信息?那时的“我”有怎样的感受?)

部编七下语文第11课《台阶》课文朗读+视频微课+图文讲解+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七下语文第11课《台阶》课文朗读+视频微课+图文讲解+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

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1991年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小说《传世之鼓》《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二、故事背景《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

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下了这篇小说。

三、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四、理解词义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低眉顺眼:形容驯良恭顺的样子。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五、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5):破题。

交代台阶的来历、台阶给“我们”带来的惬意和欢乐及家庭的贫苦。

第二部分(⑥-⑧):开端。

写父亲认为台阶低。

第三部分(9-15):发展。

写筑高台阶造新屋的艰辛准备过程。

第四部分(16-23):高潮。

写造屋及筑高台阶的过程。

第五部分(24-31):结局。

写父亲的心愿实现了,但人也老了。

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六、问题归纳1. “台阶”这个标题有什么作用?“台阶”是文章命题立意的核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和农民的本色,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11课《台阶》课件

11课《台阶》课件
11课《台阶》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技巧分析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台阶》课程简介
《台阶》是一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综合 01 性课程。
课程通过讲解台阶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 02 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
在中国文化中,台阶多被视为权 力和地位的象征。如故宫的台阶 高大且漫长,彰显皇家的威严和
尊贵。
西方文化中,台阶则更多地与宗 教、信仰相关联。例如,教堂的 台阶常被视为通往神圣之地的象
征。
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台阶则 常被赋予禅意和美学意义,成为 园林和建筑中重要的造景元素。
现代社会中台阶的变迁和影响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技巧分
04

独特艺术手法鉴赏
01
02
03
象征手法的运用
通过台阶的形象,象征人 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表 达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和感悟。
夸张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台阶数量和高度的 夸张描述,强调人生的艰 辛和不易,引发读者的共 鸣和思考。
对比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比台阶上下的不同 景象和人物心态,突出人 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 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应用3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像 父亲一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 敢面对并克服各种困难。
THANKS
感谢观看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01 02
父亲
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对尊严和地位有着强烈的追求。他通过自己的 努力和辛勤劳动,实现了建造台阶的梦想,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敬意 。

第11课《台阶》课件

第11课《台阶》课件

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
•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作业
不可以抄作 业哦!
完成练习册第11课
天道酬勤
父亲苦干大半辈 子盖起新屋,付出了 毕生的精力,才砌上 了有地位的台阶,你 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 个人物形象的?
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农民,他有志气,不 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 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 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非常厚道的农民,他用诚 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 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请 你 品 读
亲 是 一 个
——
分 析
朴 实
勤 劳
勇 敢
要 强
坚 强






总之: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
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
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
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
本文中心思想
作者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 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 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 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 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细节描写:1、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 情是很有意思的。请在文中找出来,表现 出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 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 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双手放在哪里都 不是。 表现出父亲一辈子低眉顺眼、 老实厚道的性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2.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掌握生字词及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与评价,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强化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家乡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1.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从文本中挖掘深层含义的习惯。
3.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难点。
4.在小组讨论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深度和逻辑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促进班级内的交流和互助。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台阶》这篇文章,还学会了如何通过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希望大家都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如果课后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台阶》这篇文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尝试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还不错,大家都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对家乡台阶的印象。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重点讲解了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让学生们明白了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还不是很熟悉,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关注,加强个别辅导。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升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台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台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台阶》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了解作者毕飞宇及其创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如“阶”、“踏”、“砌”等;分析课文主题,探讨父辈的奋斗历程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品味精彩句子,如“他在台阶上坐下来,仿佛一尊石像”;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其次,关于修辞手法的教授,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增加一些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修辞手法。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为了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参与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讨论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句和实际操作来指导。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哲理,如对父辈生活态度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教师应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针对学生们的疑问和不解,我认识到课后辅导和答疑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内容知识详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内容知识详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内容知识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当代小说家。

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小学教师》《荷花》等。

现专业从事影视创作,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李森祥1975年入伍,时空的距离,使他产生了对故乡的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

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灵感与契机,他带着美学的思考,从容而艺术地审视故乡的人和事。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形象,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基本上侧重于“家族圈”的表现。

知识积累1.凼(dàng):(方言)水坑。

2.晌午(shǎng·wu):中午。

3.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4.烦躁(zào):烦闷焦躁。

5.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6.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7.揩(kāi):擦、抹。

8.疲倦:疲乏,困倦。

9.黏(nián)10.硌(gè)考题例析1.(2015·江苏扬州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B.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C.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D.“扬州市汉字听写大赛”前夕,老师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一定要胆大细心。

2.(2015·山东潍坊中考)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来源:学A.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B.对于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台阶》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台阶》课件(共25张PPT)
台阶
李森祥
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台阶”的内涵。 2.品读细节描写,感受小说中“父亲”的形象。 3.学习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理解小说的主题。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 作家。其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 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 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长篇小 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 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行文线索: 台阶
问题研讨
1.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眼
拓展: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文化底蕴角度看,“阴阳八 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 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 象征。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座,标志着最高皇 权。
合 作
6.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 得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

“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
造台阶要详写,可以突出主题。
总结形象
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看法。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 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 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当堂练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凹凼(ào) 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 阴凉(yīn) C.卵石(luǎn) 揩一把(kāi) D.砌缝(qì) 舀米(yǎo)
当堂练习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 )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 声。(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 失去了生机。(比喻)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内容知识详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内容知识详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课文内容知识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当代小说家。

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小学教师》《荷花》等。

现专业从事影视创作,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李森祥1975年入伍,时空的距离,使他产生了对故乡的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

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灵感与契机,他带着美学的思考,从容而艺术地审视故乡的人和事。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形象,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基本上侧重于“家族圈”的表现。

知识积累1.凼(dàng):(方言)水坑。

2.晌午(shǎng·wu):中午。

3.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4.烦躁(zào):烦闷焦躁。

5.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6.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7.揩(kāi):擦、抹。

8.疲倦:疲乏,困倦。

9.黏(nián)10.硌(gè)考题例析1.(2015·江苏扬州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B.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C.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D.“扬州市汉字听写大赛”前夕,老师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一定要胆大细心。

2.(2015·山东潍坊中考)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来源:学A.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B.对于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1课--台阶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1课--台阶ppt课件

同:都是写父亲。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
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
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
•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父亲用一辈子 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 的故事。
感知
父亲
台阶
父亲为什么要建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砖的捡,一角钱一 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
台 阶
李 森 祥
学习目标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学习父亲 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 详略的写法。
字词积累
凹凼( āo dàn)g 尴尬(
)gān gà
涎水 ( ni)án
胯骨( ) kuà
撬开( qià)o
磕( )烟灰kē
后用了一二十年。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了父亲终生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 详细,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 “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 造台阶要详写。
比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 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 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请分别说说 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门槛( k)ǎn 硌( )烦g躁è( zào )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偏题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应当在活动前给出更明确的讨论要求和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从讨论成果来看,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仍有待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启发和引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通过提问和反馈,帮助他们深入思考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象征手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象征的意义、分析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
-学生能掌握课文中“勤奋”、“坚韧”等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对比、象征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深入理解文中“台阶”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3)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2)分析课文《台阶》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绘来表现主题。
(3)感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台阶”的象征意义。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台阶》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台阶》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台阶》课文原文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

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

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

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

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

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

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

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

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

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

父亲把屁股坐在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

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

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

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

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

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

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6.增进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人际沟通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运用: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如“突兀”、“竣工”、“门槛”等,并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用法。
-文章结构:分析课文的整体结构,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文章结构:通过分析课文的起承转合,让学生学会如何构思一篇生动的记叙文。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的复杂情感,包括他的执着、挫折和喜悦。
-修辞手法运用:理解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奋斗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物形象:深入剖析父亲的形象,理解他的性格特点、内心情感和动机。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并能举例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口语交际: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举例:
-重点词语:“突兀”在文中的运用,表达了父亲形象的变化之快,使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表现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台阶》故事梗概

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台阶》故事梗概

七年级下册第《台阶》故事梗概
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总是对人家的高台阶羡慕不已。

他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为此却付出了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

写父亲为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大半生的辛劳。

本文主要写父亲为建房努力苦干一生。

《台阶》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的小说,描写的是落后的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

小说中的父亲就是这样,由于自家的台阶低,总感到低人一等,这种长期的心理文化压抑,使他“地眉顺眼”地过了一辈子,言语木讷,少言寡语,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谦卑的心理文化。

也正因为如此,父亲就把一生的追求目标锁定在要盖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上。

由于贫穷,这座九级台阶高的新屋,让父亲一年到头,不得适闲,捡砖拾瓦,抱土背石,用十二月的汗雨和泥,用六月的血霜垒屋。

为一草一木而拼搏,为一卵一石而奔命,春夏秋冬,脚不连地,数十年如一日。

屋盖成了,台阶垒起来了,而父亲却老了,身体也垮了。

从一下子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石板的壮年,一下子垮掉为连一挑水都不能但的老人。

这座九级台阶高的屋就成了父亲的人生坐标,就是父亲生命的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第十一课:台阶(2017届)(杨)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农民勤俭和坚韧的性格,了解他们艰苦的生活,体会作者对土地家园和父老相亲的深厚感情。

2.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体会作者把浓厚的情感蕴含在叙述中的叙事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农民勤俭和坚韧的性格,了解他们艰苦的生活,体会作者对土地家园和父老相亲的深厚感情。

2.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把浓厚的情感蕴含在叙述中的叙事手法。

教学突破:要重视小说的三要素,但不能架空分析,要通过语言的分析来落实“三要素”: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通过有关文字的分析,认识小说所写的背景;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发展的规律,来体会小说巧妙的构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疑,生疑,析疑,真正做到“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教法与学法:阅读理解,诵读感悟,合作探究,适当点拨,讨论释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对对自己父亲的评价:慈爱、严厉、坚强、平凡、执著……
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不仅有许多歌曲在歌唱他们,还有许多文学作品也在赞美他们。

当代小说家李森祥就在他的一篇获奖小说中塑造了一位农家父亲的形象。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起去感受这位父亲的内心世界。

二、打开知识的大门:
(一)温故知新:谈谈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1.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包括衣着和肖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这些人物描写方法也叫细节描写);从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小说的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4.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5.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6.小说的分类:小说一般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小小说)。

7.阅读小说的方法:读情节——析人物——揭根源。

(二)作者和作品:
李森祥,当代小说家,著有小说集《台阶》。

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

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

要求:
(一)读懂文意,找出生字词,正音辨形:
低眉顺眼蹿(cuàn)大庭广众茬(chá)
(二)想一想: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三)本文作者充满感情地回顾父亲的故事,艰辛的劳动,朴素的愿望,这就是一位农民的一生。

全文共31段,请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大意:第一部分(第1—8段),写台阶曾给家人带来满足,可是父亲认为台阶低。

第二部分(第9—16段),写父亲为造新屋新台阶辛勤劳动,攒钱攒物。

第三部分(第17—23段),写父亲在造新屋新台阶时的艰辛。

第四部分(第24—31段),写我们家住进了新屋,有了值得自豪的台阶,父亲老了。

四、合作探究,解疑释惑:
(一)说一说: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容易进水,也表明在家乡没有地位,被人看不起。

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父亲渴望自己家在乡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性格:忠厚要强(厚道要强)(有志气、有理想、有追求)。

(板书:老屋三级台阶“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忠厚要强(厚道要强))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捡砖、捡瓦、存角票、种田、捡卵石、砍柴、编草鞋、踏黄泥……
性格:吃苦耐劳(勤劳朴实)
小结父亲的形象:“父亲”是一个忠厚要强(厚道要强),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人。

(板书:新屋九级台阶“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忠厚要强(厚道要强))
吃苦耐劳(勤劳朴实)(二)议一议: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在九级的高台阶筑好之后,他为什么又感到失落?(“探究•练习”一)
在父亲生活的环境里,“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筑一个高台阶,是父亲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是父亲的精神寄托。

实现这个理想,既是为自己的价值实现,也是为家庭,为孩子。

九级的高台阶筑好之后,也就实现了他的全部追求和理想,他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而且对这高的台阶并不适应,所以又有了失落感。

(三)品一品: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细节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再从文中找出这样的细节加以体会;还可以把你平时作文中描写细节的语句摘出来与同学交流。

(“探究•练习”二)
1.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示例:“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个细节表现了父亲对筑一个高台阶的向往和执着。

2.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枝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

“走”“递烟”“送茶”等动作细节,表现了父亲筑一个高台阶的理想将要实现时的兴奋,也表现了父亲对农民兄弟劳动的尊重。

3.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这个写汗珠的细节,表现父亲为筑台阶所付出的辛劳,同时也表现了父亲筑台阶时的满足。

五、拓展思维,盘点收获: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忠厚要强,勤劳朴实的人,他向着美好的生活不断地追求着,他坚韧顽强的品质令我们感动。

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在就让我们提起笔来,也来写写我们自己的父亲吧!
请采用这样的格式:
最难忘的是父亲的时候,他。

面对父亲,我要说:“________________。


六、结束语:
文章以“台阶”为线索,通过父亲的几个生活片段的描写,写出了父亲为维持家庭的生计不辞劳苦,为了自己家的台阶能高些这个朴素的愿望,耗费了全部的力量。

表现了父亲勤劳朴实、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性格,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作者也试图告诉读者,要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贫穷。

课后学习:1.识记常用词语;2.熟读课文,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完成“探究•练习”一。

教学反思:一、可以用“三问”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分析人物。

一问: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二问: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三问: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二、抓住关键的一句。

全文关键的一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抓住这个关键句,就容易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