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救赎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迟子建是当代中国优秀作家之一,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
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中的几个故事,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远的反思,展示了生命的体悟与人性的救赎。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这个短篇小说,以一个偏远贫困的小站为背景,描绘了在那里相互熟悉的人们在腊八夜这个特殊时刻,由于一次小小的误解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这本小说集中的几个短篇小说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性。
首先,小说集中的《铁翻》讲述了一个极度疲惫的年轻铁路工人的故事。
他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生活的压力和疲劳下,他常常产生自卑感和嫉妒心理。
然而,通过与一个外地旅客的交流,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明白了坚持和努力的意义。
其次,小说集中的《腊八柚子》则讲述了一个饱受孤独和失望折磨的老人的故事。
他过去曾是一个知识分子,但在岁月流逝中,他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直到有一天,他在小站遇到了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天真和纯真重新点燃了老人对生活的希望。
通过与孤儿的接触,老人找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生命的意义,实现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
再次,小说集中的《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具有浓厚的魔幻色彩。
在这个故事中,小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只说话的鸟,这只鸟似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通过和鸟的对话,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珍贵。
这个故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表达了生命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救赎力量。
最后,《高铁时刻表》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情感故事。
以一个高铁列车的时刻表为线索,这个故事通过刻画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和分离,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逝去的思考。
故事通过情感的交织和对人性的反观,让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并为人性的复杂性所触动。
通过这些短篇小说,《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这本集子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关注,并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
这些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通过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传递出了对爱、希望和救赎的思考。
爱――人性唯一的救赎
爱――人性唯一的救赎一派肆意盎然的青翠,带着酥油茶的乳香,葱茏着广袤原野上豁达的胸襟。
草原上的神庇护着牧人的生活种种,用一种无法触摸的方式,轻诉着草原上被人情浸染的羊群、奔腾的马群,衍化着人的内心深处固有的生存法则,在内外冲撞中汩汩流溢出人性的淳厚和生命的厚重。
导演塞夫、麦丽斯夫妇的这部《天上草原》,虽不是很完美,但是他们的成就是不允许我们苛求太多,对于一个简单的故事,一群简单的男女,一种简单的生活来说,这也够了。
让我们有种亲近粗犷与细腻融处的腾格里塔拉的渴望,去啜饮塔里湖里洋溢的最原始的母爱,感触在一种简单生活里浸泡的人生、人性。
雪日干的回归,是一种灵魂救赎的回归,宝日玛的冷漠也只是她爱恨交集痛处的灼伤。
影片用他们的无言的抵触,淡化出他们之间的冷漠和隔阂,但宝日玛冷漠后的隐匿的倔强之爱,是用虎子作为权衡爱的砝码。
水与火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分别包围着两种极致的热烈,导演用类似意识流的告白,暗示人到这种天上草原才能豁然解脱一切枷锁,奔放出人本来面目来。
广袤的草原作为心理描写的基调,一切都要从这个根本的问题考虑,用雪日干出狱后的感慨来映衬,以一个沉默倔强的孩子视角来衡量那草原上种种冲撞,捕捉着草原里点点滴滴的人性。
虎子,一个被城市环境深深刺伤的羔羊。
父亲入狱,母亲出走,这种残酷在他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挥去的阴影。
来到草原,面对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温热突然袭来,让他受创伤的心灵难以接受。
两种不同的文化的对立,虎子用不说话来抵触着草原给他的爱。
对周围的一直不信任,让他对这种爱怀着一种怀疑,一种冷漠,一种反抗一种逃避。
草原的一点怯怯的欢欣,一丝淡淡的惆怅,像云雾一样在案头围绕。
虎子渐渐溶入这种草原的生活,生命里的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在牛羊马群的奔腾、呼号中,绽开去,他心底里最真的渴望冲口而出“腾格里、腾格里”。
人生本有许多的痛苦和苦难,那有什么可以依赖和信托?有什么可能够稍稍弥补必将来临的遗憾?谁有能把无法言说的困苦和忧烦磨碎?作为导演,塞夫、麦丽斯夫妇把一种答案放在了飘香的奶茶中,那是一种本元的力量――爱。
《窃听风暴》——人性的暴露与救赎
《窃听风暴》——人性的暴露与救赎德国电影《窃听风暴》展现了极权统治下,不同人们的人性变化。
影片通过展现极权体制下人性的扭曲、人性的感染力、人性的复苏与美好三个层次,以主角人性的回归与人们心灵的互相救赎为线索,最终传达了人心向善终得善果的美好期望。
一、极权统治下人性的扭曲极权政体一方面压抑着下层人民的人性,另一方面也使上层人民的人性不断膨胀,总的趋势是使人性扭曲恶劣。
国家机器,冷血无情。
影片开头有较长时间的声音空白,令人有些不知所措,营造了在国家安全局高压统治下的压抑气氛。
此时,魏斯曼正是这冷酷国家机器上的一颗优质螺丝钉。
他会为了证据采取疲劳逼供,退居二线授课时,不仅大肆宣扬这种审讯手法,还提醒学生们切记收集留有嫌疑人信息的“气味瓶”,甚至在面对学生质疑时,直接在其姓名栏打“x”。
长期以往,哪怕是老同学邀请他观看戏剧的娱乐放松时光,他仍会在职业直觉的指引下发现作家德莱曼本质上的“叛逆”。
之后,他更是利用极权的“合法性”,直接在作家房中安装了一套完整的窃听设备,置公民隐私于不顾。
而通过他对德莱曼邻居的一番威胁——秘密警察对于公民信息的详细掌握,我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极权大网已经将人包围的严丝合缝。
此时的魏斯曼俨然是一匹泯灭了人性的史塔西走狗。
见风使舵,玩弄人心。
魏斯曼的老同学古比兹也被这种极权体制渐渐同化。
一开始他曾打包票“德莱曼是最爱东德体制的一批人”,然而当他到场下同汉姆布芬部长聊天时,古比兹在体制内学会的察言观色告诉他,部长认为德莱曼有问题。
那么德莱曼有问题他要找出来,没有问题他也要制造问题。
这促使他立刻批准了魏斯曼的跟踪任务,并暗示魏斯曼要找到作家的把柄——无论是什么。
之后,因为一次巧合,古比兹听到了下级对政治领袖的玩笑,古比兹引导那个可怜的准尉讲完了玩笑,在他乐不可支时严肃的询问他的姓名与部门,而古比兹又因为那士兵的紧张而开怀大笑,这种恶趣味足见高压政治对人性的扭曲。
以权谋私,偿其大欲。
极权统治下人性最为扭曲的莫过于处于权利中心的人物——文化部长汉姆布芬。
人性的救赎(1000字)
人性的救赎在冬日的灰白色天空下,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他正努力地追着一只的风筝。
这是《追风筝的人》故事结尾中的那个令我难忘的场景。
作者胡赛尼用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人性的本质和救赎,写出了这个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给我以深深的感动与心灵的震撼。
故事讲述了阿富汗一个名叫喀布尔的小城,一个富家少爷和仆人之间的友情、叛逆和救赎的故事。
他们之间原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差别:阿米尔是富家少爷,哈桑是仆人的私生子;阿米尔是正统的普什图人,哈桑是卑微的哈扎拉人……等级像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而阿米尔和哈桑却能跨越这一道道沟壑,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哈桑还曾对哈米尔许诺:“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傍晚戛然而止。
哈桑为保护阿米尔的风筝而被殴打,而阿米尔却怯懦地逃开了。
后来阿米尔内心交织着对哈桑的愧疚与宿敌的恐惧之情,最终诬陷乃至于逼走了哈桑。
信任被欺骗取代,人性开始堕落,黑暗在这个小城里扩散。
十二年之后,阿米尔在得知哈桑是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后,得知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受苦受难后,他决定再次踏上一条人性的光明大道。
于是,一场人性的救赎开始了。
阿米尔在找索拉博时,再次遇到自己儿时的宿敌——殴打哈桑的凶手,令自己恐惧的富家少爷。
然而,这次他选择了勇敢面对。
在他被殴打时,他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那个傍晚:血腥、残暴、种族歧视在蔓延,善良、真诚与信任被吞噬。
所不同的是,阿米尔这次坚定地用勇气捍卫了人性的正义,救赎了背叛友情的灵魂。
阿米尔找到了人性救赎的道路,成为了好人。
索拉博得到了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
小说的结局总是好的,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历经劫难而和好如初。
可是阿富汗广大的人民群众呢?他们惨遭战火的伤害,为了生存,互相欺骗,互相举报。
也许,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救赎。
读罢掩卷,深深思考:阿富汗人民之间的不信任与相互倾轧,何尝不是我们现今社会中一些阴暗面的缩影?有人在现今这个“快”时代的社会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欺骗社会,欺骗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对世面上的产品不信任。
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成长分析
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成长分析作者:方晓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32期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成长分析方晓(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摘要]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充分展示了人性善恶并存的特点,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
在经历了童年的错误选择之后,他重新回到阿富汗,找到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关键词]人性;救赎;成长;分析《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
卡勒德·胡赛尼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追风筝的人》笔触清淡,表达感情温婉含蓄,叙述笔调沉静中暗含忧伤。
它关注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在复杂变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一种从容平和的静美心态讲述了一个枝节复杂而情节动人的故事。
从故事中读者看到了人性善恶并存的本质,和主人公阿米尔最终通往救赎的心路历程。
1成长小说及其特点成长小说亦称启蒙小说(novel of initiation),此概念最初源于德国,是西方近代文学中颇重要也常见的一个类型。
简单说来,这类小说处理的是主角自幼年或少年至成年、自天真无知至成熟世故的历练过程:或许进入社会吃亏吃苦而逐渐明白世途艰难人心险恶,或许经历某个或某些重大事件而使人生有所领悟有所改变;而在这番的领悟和改变完成之际,故事亦於焉到达尾声。
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内涵,优秀的成长小说往往以生动的戏剧性的方式让事件和故事来表现和促进人物的认知发展,使它成为成长小说的重要情节素材和叙事策略。
人物的认知发展在成长小说中也因此具有了典型性和审美性。
《追风筝的人》可以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
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12岁那年,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
浮士德的悲剧:人性的挣扎与救赎
浮士德的悲剧:人性的挣扎与救赎1. 简介浮士德是由德国著名文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主人公浮士德为中心,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挣扎与救赎的主题。
2. 浮士德角色解读2.1 浮士德的追求和冲动浮士德是个博学多才、渴望无限知识和力量的智者。
他不甘于现有的人类知识限制,渴望超越尘世束缚,追求更高境界。
然而,这种追求逐渐演变成了内心深处不断膨胀的欲望和傲慢。
2.2 浮士德与魔鬼契约为了实现自己无限权力的愿望,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福斯特达成契约。
他用自己灵魂作为代价交换无限的知识和力量,但这也让他陷入了救赎之路的漫长挣扎。
2.3 浮士德的内心挣扎随着权力的增长,浮士德开始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困惑。
他追求知识和力量,却不断发现它们不能给予他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渐渐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与痛苦之中。
2.4 浮士德在援助人类中寻找救赎意识到自身境遇,浮士德试图通过帮助他人来弥补过去的错误,并寻找内心的救赎。
然而,他发现这一过程并非易事。
浮士德不断在自我对抗与追逐灵魂拯救之间挣扎。
3. 人性的挣扎与救赎主题分析3.1 欲望与满足浮士德对无限知识和权力的追求展示了人类欲望的深度以及贪婪无止境。
人性需要通过适度的满足来找到真正的幸福,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在的物质享受。
3.2 自省与悔恨浮士德的内心挣扎表明了人类对自己行为后果负有责任的重要性。
只有经历深刻的悔恨和反思,人们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救赎之路。
3.3 善与恶浮士德的追求权力使他暴露出欺骗、背叛和罪恶等阴暗面。
但是,他通过为他人做出善行来试图弥补以往的过错。
作品揭示了善与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4. 结论《浮士德》这部戏剧作品展现了一个充满冲突、挣扎和矛盾的主人公形象。
通过浮士德个体生命中实际存在、直接参与或意味着发生在其周遭世界中一系列事情来反映佩戴进程中所带着最根本形态及困惑冲突奋斗及对待一份责任于实际发展中所要面对一系列的选择与决策与沟通及对待风险失衡等内容。
形势与政策论文4-人性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
人性的救赎----带着希望上路--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人的交际圈子一旦广了,就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到人性是如此复杂,即使是每天都朝夕相处的人,也不见得会了解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像俗话说的“人心隔肚皮”,而安迪却能在监狱那样复杂而艰难的环境中还能存着一颗良善的心,对比之下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在肖申克监狱中的每个人都无限渴望着自由与享受,安迪的救赎却不仅只限于自我,他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其他狱友获得一些心灵的慰藉,即使少而短暂,但那也是一种功德,更是一种心胸。
或许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安迪对自我的一种成功的救赎,是人性的救赎。
对他人的同情是一种珍贵的情感,是人性光辉的源头,安迪的救赎便是对这种人性最好的诠释。
瑞德说“他闷声不响的,他的步伐和谈吐简直是个异类,他像是在公园散步一样,无忧无虑,仿佛身披隐形衣,没错,打一开始我就喜欢他”,安迪的心境难道真如表面上一样平静吗?或许是,抑或不是,但不论怎样那一定来自于内心的坚定与睿智,用平静的心去观察和思考,在困境中找寻着不一样的出路,即使时间流逝,但希望不灭。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安迪无疑是后者,或许也是因着这一份与狱友们不一样的心境,安迪后来的举动才会使得他救赎不仅是自己吧。
安迪有一次举动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一次是在播音室里,他通过高音喇叭向囚犯们播放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让整个肖申克监狱都为之震撼。
华美的女高音带着空灵的自由在高墙内飞翔,那一张张曾经写满过罪恶的囚犯的面孔,还有平日里穷凶极恶的狱警们的面孔,都在这一刻变得虔诚高贵,听着这涤荡灵魂的天籁之音。
也许他们“听不懂意大利女士唱着的是什么,也根本没听懂,因为有些东西无需言语来表达。
但是每一个人都相信,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得无法用语言描绘,美得让人心痛。
歌声高亢悠扬,超越了囚犯们的梦想,就像一只美丽的小鸟飞进了高墙,使他们忘记了铁栏的束缚。
此时此刻,肖申克里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自由。
”音乐之美是夺不走的,人心之美也是夺不走的。
高考作文素材:道德沉没与人性救赎
高考作文素材:道德沉没与人性救赎一个在读的高校生,在关键时刻,舍下生命救下了两个孩子,换来的却是孩子母亲慌张的教唆孩子说谎,否认救人的事实,“就说他是自己掉下去的”。
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道德大陆在缓缓漂浮,没入黑色的海洋,干脆有诺亚方舟——人性的觉醒与救赎。
这是社会对道德的谋杀。
“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
”这句话看似可笑,实则上却又不无道理。
这次大事莫非就是那位母亲一个人的责任么?为什么这位母亲对为自己孩子牺牲的人,别说敬重和感谢,连承认都没有?由于怕了,自己的儿女为他人儿女而死,这是什么道理?信任每一位父母都不情愿这样,经过这样简洁的换位思索,这位母亲得到了一个“朴实”的结论:假如承认这件事,自己肯定会被那家人追究憎恨。
最终事情败露之后那位母亲诚惶诚恐的的拿着钱去祭祀。
最不幸的,不是见义勇为者,而是良心受到责备的人。
在物质社会中,死人没有利益,不会说话,不会反对,损失又怎样?这个看似损阴丧德的举动,莫非不是这个自我中心主义横行、物欲横流的、道德匿迹的社会暗流所造成的么?错的不只是那位母亲,更是社会的自私与冷漠,道德漂浮的放任。
这是人心中道德的自沉。
错的是世界,错的是社会,那么,我们没错么?融入这个道德匿迹的社会的我们没错么?当然有错,还是元凶级别的。
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换言之,这个社会所表现出的一切特质都是我们每个人行为的后果,就像分子的性质确定物质的性质一样。
一切我们所唾弃的社会问题都源于我们自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妙的明天。
”歌词所言甚是,惋惜我们好像喜爱从反面证明。
设防与哄骗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石,既然老人摔倒都没人敢去扶,更何况一个高校生淹死了,而且缘由还非常清晰:就是由于你家两个不争气的娃掉水里了,才害死人家一个高校生。
所以母亲选择了躲避,这也折射出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道德和利益时的拙劣选择。
然而,漂浮不代表陨灭。
这此大事的真正主角却应当是那位高校生一家。
见义勇为,多么令人怀念的词汇,这名高校生用生命证明白,道德长存,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父母“我们只需要一个抱歉”面对放弃了道德的母亲的行为,他们不予追究,他们只是想证明:道德,终究还是存在的。
论《追风筝的人》之人性的救赎
论《追风筝的人》之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描写了两个普通阿富汗男孩的成长故事,随着故事的铺陈,看到那个在战乱阴霾下人性都变得有些扭曲的阿富汗,最终主人公选择了勇敢对面,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但阿富汗的救赎、阿富汗的希望在哪里?仰望头顶的风筝,期望和平早日降临。
标签:《追风筝的人》;人性;选择;救赎儿时曾看过一部电影,两个男孩奋力追逐着天上的风筝,一个兔唇的男孩对另一个男孩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心里满是感动。
后来长大了,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追风筝的人》,合上书的那一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哈桑,那个兔唇的男孩,那个飞快追逐着风筝的男孩,那个让人心痛的男孩。
小说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以出生地阿富汗为故事发生地,借当地特有的穆斯林文化为背景,在他的笔下,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社会变化无穷,但人性中对道德的追求却永恒不变。
小说再现了饱经磨难的阿富汗,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极度无助,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脆弱不堪,在愧疚中苦苦挣扎,就象是那只飘浮在天空中的风筝,那只无所归依的风筝。
但风筝最终会落地,会被孩子拾到,又寄托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风筝也是和平的象征,是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风筝也鞭策人们努力向善,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实现自我的救赎。
生活在天堂般的美国,远离故土,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应该只在梦中,但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却一时一刻也忘不了,那个他出生的地方,那个他最牵肠挂肚的人,哈桑,一个兔唇的男孩,他最忠实的奴仆,不,是他最亲密的童年伙伴,是他心底的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是他最心怀愧疚的人,是让他的心灵永远无法平静的人。
在一次访谈中,作者胡塞尼曾说过,小说中的主人公阿米尔的原型正是自己,小说中的很多场景是他小时候的记忆,这些故乡的情景萦绕在作者的心中,更是促成了这部小说的诞生。
追寻风筝的过程也是阿米尔进行自我心灵救赎的过程,当时的阿富汗贫富分化严重,教派冲突、民族歧视的社会环境让阿米尔的心里充满嫉妒和偏激,但随着人的成长,生活环境的变化,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心智的成熟让他开始正面自己的内心深处,面对那个曾经最不堪的自己,并回到生命最开始的地方开启了救赎之路。
人性的困境与救赎
人性的困境与救赎人性的困境,这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作为人类,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有时候我们甚至不得不在道德和欲望、善与恶之间作出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陷入困境,而我们又如何找到救赎呢?首先,人性的困境往往源于道德与欲望之间的冲突。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它规定了我们应该如何行为和与他人相处。
然而,人性的本质又使得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欲望的驱使。
我们时常面临着利益与道义之间的选择,例如在商业领域,我们面临着是否应该贪图暴利的考验;在感情层面,我们面临着是否选择背叛的困扰。
这些冲突使得我们陷入困境,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如何找到救赎的出路。
其次,人性的困境也可以来自对自己与他人的期望之间的摩擦。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经常会感受到来自外界对我们期待的压力。
无论是社会对我们成功的定义,还是家庭对我们选择的期待,我们常常面临着内外部的冲突。
我们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内心需求。
这时,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来平衡自我实现与他人期待之间的关系,找到救赎的途径。
此外,对于人性的困境,救赎来自于内心的成长和自我反省。
人类困境的本质是对于人性的摄取,而真正的救赎来自于我们对于自己的改变。
当我们面临道德与欲望的选择时,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约束和道德教育来避免困境的发生。
当我们面临内外部期望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内心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成长,我们可以逐渐摆脱人性困境的困扰,实现个人的救赎。
最后,对于人性的困境与救赎,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连接和关怀来找到答案。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存在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当我们陷入困境时,与他人的互动和共享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人的关怀和支持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心理困境,找到内心的救赎之路。
而我们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给予他们真诚的理解和温暖,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通过与他人的连接,我们可以共同摆脱人性的困境,共同实现救赎。
《似是故人来》:人性的救赎与毁灭
《似是故人来》:人性的救赎与毁灭文学院103班李娟10011149电影《似是故人来》主要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过后,战俘犯人杰克归来后冒名顶替一个农场主,实行土地分割制度,带领大家种植烟草,发家致富,并获得与农场主的妻子劳拉的爱情,然而当陷入真假杰克的抉择中,为了大家的利益,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视死如归的感动故事。
电影巧设悬念,情节紧凑,真假难辨,扣人心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人性得以拯救,善良不被泯灭的高大的人格形象,然而却不敌现实的残酷与无情,一颗璀璨明星最终陨落。
美国内战爆发以后,不少家庭丧失了支柱,倍受打击,加上土地贫瘠,这个南方小镇上长不出棉花来,人们都陷入灰色阴郁中。
杰克,该地的农场主,六年前被征入伍,后来被捕,整整六年杳无音信。
他是小镇人心中的大英雄,当他突然归来时,小镇重新焕发了生机,辛苦的人儿内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久久未开的舞会也重新登上了舞台。
电影一开头就有这样的一个画面,一个衣衫褴褛、筋疲力尽的人搬起石头,堆造坟墓,在那墓堆在全部掩盖之前,露出了一只血肉模糊的手。
这不仅交代了电影中故事的社会大背景,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思想的空间,我们不禁要问那只手是谁的呢?他跟这个埋掉尸体的人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当一个长镜头过后,这个一直行走于田野间的人物来到了这个小镇,和一个老头开起了玩笑,就立马被认知,原来是杰克。
很快小镇就轰动了,杰克的妻子劳拉精心打扮一番,牵着儿子的手来与他相认。
这个小男孩也许是影片中唯一一个一直保持着最真实、最纯真的眼光去打量这个突如其来的“爸爸”,并和他相处相交。
门口趴着的那个黑狗,也许是以前以前杰克最忠实的伙伴吧,当遇见主人时,不是摇尾乞怜的跑过来,而是以不和谐的叫声向杰克咆哮,这里也是影片所做的伏笔,暗示着这个杰克身份的可疑。
第二天小狗就死掉了,是影片的精心安排之处,我们不难猜想,这里可能是杰克杀的,解决掉怀疑他身份的一切,哪怕他只是一只狗而已。
最新 边缘人物人性的光辉与救赎——迟子建小说《白雪乌鸦》中人物形象-精品
边缘人物人性的光辉与救赎——迟子建小说《白雪乌鸦》中人物形象“我知道,只有把死亡中的活力写出来,我才能够获得解放。
”一、翟役生的人性救赎在《白雪乌鸦》的后记中,迟子建如是说。
“我感觉自己走在没有月亮的冬夜,被无边无际的寒冷和黑暗裹挟了,有一种要落入深渊的感觉。
”据史料记载,这场鼠疫中,共死亡五千余人,也就是说,十人中大约就有三人死亡,从文章开篇,一直到最后,每一章都在描写死亡,似乎这才是最应该发生的事,当所有的人都在对抗着鼠疫的时候,在为失去亲人而悲痛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希望这整一个世界被鼠疫吞噬。
翟役生是一个太监,十四岁时因为贫穷,甘愿净身,入宫做了太监,说是身下缺了一件东西,身上却是样样不缺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划得来。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产物,他们或手握重权,祸乱朝纲,当然,这也只是少数,大多是卖身于宫廷之中,日夜服侍皇帝和后宫妃子,忍受屈辱,稍加不慎,便是一顿鞭打。
这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社会群体,在主流社会中没有藏身的一个位置。
在20世纪初,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败,这个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
而翟役生恰巧就是处在这样一个节点上,这一时期,为大众所熟知的,是《霸王别姬》当中的大太监——张公公,对健全男性身体的向往,与翟役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与张公公所不同的是,翟役生在宫中受尽侮辱之后,对人命的轻贱,对世俗社会的憎恨,展现了其特殊的生存状态,道出新旧交替时期人物命运变迁的轨迹,再现了那个特殊时代中这一边缘群体的惨淡命运,他们身上承载的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随着他们的消失,吹响了新中国的号角。
《白雪乌鸦》中翟役生的第一次亮相,是他缠着徐义德用泥给他捏一个高升(太监净身时割下的玩意,要是没这个,死后连祖坟都进不去),徐义德给他捏大了不满意,捏小了不满意,最后翟役生哭了,因为他计算不出他那玩意要是不割,到了这年龄会是什么身量。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女孩发现自己身上缺少男孩身上所长的东西便产生了被阉割的感觉,由此导致了她消极、受虐、自恋的倾向,女性的谦逊和嫉妒都与她的“阴茎羡慕”有关。
人性的扭曲与救赎读后感
人性的扭曲与救赎读后感人性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话题,而在《人性的扭曲与救赎》这本书中,作者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深度探讨了人性的扭曲和救赎。
阅读完之后,我对人性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对于人性可能呈现的多面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命题和描写,深刻地展示了人性的扭曲。
主人公的扭曲主要体现在他的自大、残忍和冷漠上。
他追逐权力和物质的欲望如魔鬼一般,让他逐渐堕落成一个没有人性的存在。
这种人性扭曲的揭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都是有弱点和缺点的人,当我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欲望而践踏他人的尊严和伤害他人的时候,我们的人性就会被扭曲。
这使得我不禁反思自己,我是否也存在潜在的扭曲,而我应该如何做到内心的纯净和善良。
然而,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正是这些亮点给了我对于扭曲人性的一线救赎和希望。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次要角色体现出了善良、友善、有原则的一面,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勾勒出了人性救赎的蓝图。
他们的善良点燃了人性中的光芒,唤醒了主人公已经遗忘的良知和善良。
在这样的故事情节中,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救赎的可能性,无论曾经的错误有多么严重,只要我们保持真善美的本质,救赎就不会远离。
这本书还让我思考到人性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背景,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是基于他们的人性。
这种复杂性使我意识到人性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定义,每个人的人性都是独特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理解和包容他人的差异和矛盾,不轻易对他人进行评判,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处境。
通过阅读《人性的扭曲与救赎》,我不仅得到了小说的情节和故事的体验,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思索。
我们无法否认人性的扭曲的存在,但也要相信人性的救赎。
我们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善举和善行来改变自己和他人。
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中,我们才有可能摆脱扭曲的人性,找到真正的救赎和解脱。
从《罪与罚》看人性的挣扎与救赎
从《罪与罚》看人性的挣扎与救赎《罪与罚》是一部描绘人性挣扎与救赎的小说。
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贫困潦倒的大学生,他被无政府主义思想所毒害,认为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地为所欲为。
为了生存,他杀死了一位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纯情的妹妹。
在事情发生后,他开始经历强烈的内心煎熬和扪心自问的过程,思虑良多,最终在基督徒索尼娅的教导下,投案自首。
这部小说从人性、社会、历史三个维度对犯罪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小说也深刻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无奈现状和人性扭曲的根源。
作者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造诣,将犯罪和救赎之间的辩证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挣扎与救赎是主线。
他的挣扎源于内心的矛盾和道德的冲突,而他的救赎则来自于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认识。
这种挣扎与救赎的过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
拉斯柯尔尼科夫既有无政府主义的狂热,也有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道德的追求。
他的行为既有残忍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
这种多面性的人性描绘,使得小说更加真实和引人入胜。
此外,小说还通过索尼娅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索尼娅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性,她的存在让拉斯柯尔尼科夫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她的教诲和救赎,使得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走上了忏悔和自首的道路。
总的来说,《罪与罚》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挣扎与救赎的小说。
它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反思,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哲学和社会意义,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罪与罚,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救赎和出路。
《雾都孤儿》:社会边缘人的人性救赎
雾都孤儿:社会边缘人的人性救赎引言《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一部经典小说,于1859年首次出版。
本书以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贫困、不公和苦难的社会环境。
主要角色奥利弗·特威斯特(Oliver Twist)是一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孤儿,在无尽的磨难中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和幸福。
奥利弗的孤儿身世与边缘化奥利弗从小失去双亲,进入了贫民窟中残酷的孤儿院生活。
他因为年幼无知和单纯善良而成为其他孩子们欺负和剥削的对象。
这种身世注定了他陷入边缘化的命运,在社会等级体系中无法获得平等待遇。
社会对边缘人群态度与对待方式《雾都孤儿》通过塑造各种角色来展示当时社会对待边缘人群体态度的不同,其中包括慷慨无私的查尔斯·巴黎和冷酷无情的费金先生等。
社会大众对边缘人群往往持有歧视、偏见与排斥的态度,将他们视为社会问题而非个体。
奥利弗在劫难逃中寻求救赎奥利弗在一系列与犯罪集团相连的事件中被卷入黑暗世界。
然而,他保持着一颗纯净和善良的心,在压抑、恶劣的环境中始终坚持自己内心深处对美好世界的渴望与信念。
这种对人性救赎的追求成为小说核心。
其他角色:对比展示救赎之路小说中还出现了其他角色,如奥利弗的朋友道奇夫人和爱恩斯堡,以及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与关爱的人物。
通过这些角色间的呼应与反差,作者展示了救赎之路上个体选择和道义力量收获幸福与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奥利弗最终找到了救赎与幸福尽管奥利弗经历了种种考验,但他始终保持善良与正直。
在作者的笔下,奥利弗终于获得了人性的救赎和幸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庭与归宿。
总结《雾都孤儿》通过描述奥利弗特威斯特这个社会边缘人的生活经历,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阶级间的严重不平等和对边缘人群的冷漠态度。
然而,小说却充满了希望和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并展示了善良、坚持和道义力量能够战胜一切恶劣环境,实现人性救赎与幸福的可能性。
2人性的堕落与救赎解读 肖申克的救赎 童琳玲
人性的堕落与救赎:解读小说《肖申克的救赎》童琳玲邓宏春一、引言美国著名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却因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杀而含冤入狱,被判终身监禁。
安迪并没有抱怨人生的不公,一蹶不振,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从天堂到地狱的人生厄运,在肖申克监狱暗无天日的肉体与精神的禁锢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人生智慧开始实施自己的出逃计划,并且巧妙地掩盖逃过了狱警的眼睛,以每日一尘一土的速度,瞒天过海,在19年之后的一个夜晚,从500码长的污水管道中爬出,终获自由。
当夜,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暗示着他人生的风雨洗礼,同时他也帮助和影响了狱友,使他们获得了救赎。
作者以监狱这一特殊的场合作为故事的背景,以深沉的笔墨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堕落与救赎,小说的精彩情节在带给读者巨大的震撼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无尽的人生思索和启迪。
二、《肖申克的救赎》中人性的堕落众所周知,监狱不仅是禁锢身体之地,更是对犯罪者的心灵改造的场所。
人心的善与恶、美与丑在这里发生争斗,最终使善战胜恶与丑,实现对那些非常态的、游离于社会规则之外的人的体制化。
监狱长和狱警,本该是正义的维护者和人性善的代表,但他们却坏事做尽。
在肖申克监狱,法律形同虚设,人性的凶残和贪婪暴露无遗。
以监狱长为首的狱警凶狠残暴,对囚犯滥用私刑甚至草菅人命,和安迪一同入狱的“胖子”因为不服管教而被活活打死就是一例;他们收取贿赂就可以无视罪犯作奸犯科;对收不到贿赂的罪犯,任由他们被轮暴;他们甚至迫使犯人无偿劳动,中饱私囊;道貌岸然的监狱长虽然能够对《圣经》倒背如流,但其实是一个阴险、贪婪、残酷且不择手段的可怕人物,他胁迫安迪为他做假账,当安迪蒙冤的事情即将真相大白之际,他怕洗钱的罪行曝光,便加害证人汤米,做剥夺他人自由的罪人,他作为正义和法律的维护者,却把原本正义的改造之所变成了人间地狱,人性的丑恶和肮脏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人性的扭曲与救赎的故事
人性的扭曲与救赎的故事在人类的进程中,人性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某些情况下,人性可能会被扭曲到极致,使人们失去了原有的善良和道德。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揭示出人性的扭曲同样可以被救赎。
本文将通过两个真实的故事来剖析人性的扭曲与救赎。
**故事一:贪婪的商人**曾经有一位商人,名叫杰克,他拥有一家家族企业。
杰克贪婪而野心勃勃,不择手段地扩大自己的财富。
他常常欺压竞争对手,动用手段迫使其他小企业倒闭。
杰克为了追求金钱,往往不考虑道德和社会责任。
然而,命运给了杰克一个教训。
一次,杰克听信了一位不法商人的投资建议,结果他的企业一夜之间破产。
身无分文的杰克被迫走上了街头,成为一个乞丐。
这一切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贪婪的本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难和反思,杰克决定重建自己,修正自己的错误。
他开始从零开始,在社会上重新塑造了自己的形象。
他慈善捐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渐渐地,他重新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并成功地重建了自己的企业。
从此以后,他变得谦逊和宽容,并将自己的财富用来帮助更多的人。
**故事二:罪恶的暴力犯罪分子**这是一个关于罪恶和救赎的真实故事。
曾经有一名年轻人,名叫约翰,从小生活在一个困苦的家庭中,他饱受欺凌和虐待的折磨。
渐渐地,他变得冷酷和暴力,与犯罪团伙结盟,成为一名恶名昭彰的暴力犯罪分子。
约翰的恶行愈演愈烈,他几乎无所不为。
他因为一起枪击案而被捕入狱,判处长期监禁。
然而,监狱的生活改变了约翰。
在狱中,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感到了内心深处的悔过。
在狱中,约翰开始接受教育和心理辅导。
他读了许多关于情绪管理和道德伦理的书籍,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冲动。
他还参加了各种改造课程,学习了劳动技能。
最终,约翰的改变引起了狱警和社会上的关注。
他的积极表现得到了认可,获得了提前释放的机会。
他重新融入了社会,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而最让人欣慰的是,约翰成立了一家组织,致力于帮助那些在狱中走上正途的人们。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1. 引言1.1 概述《神曲》是意大利文学家但丁·阿里吉耶里创作的一部史诗诗歌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描绘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境界为主线,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宗教信仰,探索了人性中的考验与救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展开探讨,并分别从考验和救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狱境界并分析其中对人性的考验,接着我们将聚焦于炼狱境界,并针对人性在其中所经历的考验进行详细解析。
最后,我们将关注天堂境界,探讨人性在那里面临的转变和考验。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呈现《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对人性造成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境界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人性在不同环境中所面临的考验,并探讨对这些考验如何进行救赎。
通过分析人性的弱点与挣扎,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自身生命意义、实现个人完善与救赎的视角。
同时,本文也旨在向读者展示《神曲》作为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价值与重要性。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地狱的考验与救赎2.1 地狱的描绘地狱作为《神曲》中的第一部分,被描绘成一个充满苦难和折磨的恶劣环境。
在这个地方,那些堕落的罪魁祸首以及背离了上帝旨意的人们必须忍受各种残酷无情的惩罚和痛苦。
地狱被描述为由九个圈层组成,每个圈层都代表着不同的罪恶类型,并对应着逐渐严重升级的惩罚。
这些描绘使读者真实感受到了地狱中可怕而令人震惊的景象。
2.2 人性在地狱中的考验在地狱中,人性经历着极度艰难和残酷的考验。
这片无边际黑暗之中,战胜了欲望、贪婪和诸多其他罪行所引起的后悔感变得尤为困难。
人们在面对永恒折磨时展现出了最原始和最底层的本性。
他们沉浸于自己的罪恶之中,对上帝和其他人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和怨恨。
这个过程迫使人们直面自己内心中的黑暗面,并对其负责。
2.3 地狱中的救赎机会然而,《神曲》中并未将地狱作为永恒的困境,而是给予人们一丝希望和救赎机会。
关于人性的救赎的句子
关于人性的救赎的句子1、宿命并非是放弃,而是回归,回到生命初创时的天然状态,才会理解它的清新活力与真正使命,那些在人性欲念与自我膨胀中被遗忘被轻易丢弃的本心,成为我们将被世界丢弃的那一瞬间的唯一救赎。
那么偶然即命运。
出处:时间与静默的歌2、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人性是如此脆弱。
感动只是一时的感性,而在那之后你将会被彻底排除在外,被抛入无底的深渊,等待救赎你的人。
可是,没有人还会记得你了,因为现在的你一无所事。
3、作家胡赛尼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4、人生到底是自我毁灭还是自我救赎?或是这二者兼而有之。
毁灭与救赎我感觉不矛盾,矛盾的是人心。
结局不一定完美,但必须触动人心,面对人性我还是抱着乐观的态度的,或许这是我的死穴。
5、当你杀掉所有人,正准备自杀时,却发现再晚一些所有人都可以得到救赎。
你是选择停下背负着罪孽活着,还是继续选择死亡?但是,无论你选择了什么,这便是人性,善恶难分。
6、当所有人想救赎我时,我都拒绝了。
当我自己想救赎我时,他们远离了。
这就是人性,那也是人性。
世间最冰冷的不是寒霜,而是来自人身躯的人心。
7、寸么是真正的人生。
这是个问题苏灿有时候会思考,是肖申克救赎那种一个小男人忍辱负重厚积薄发的勇气,还是英国病人那孱弱的身体与人类爱和道德进行的人性之对抗。
对于苏灿这个重生者的人生来讲,他的人生也许只是能够前往这个。
世界毫无遗憾的活上一趟就好。
出处:重生之大涅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的救赎[摘要] 《生死朗读》不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因为它却涉及到了比爱情更深的主题,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人性的反思。
《生死朗读》传达的是“人性本善”的理念,一般情况下,人性是可以被救赎的。
人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于它的可改造性或者说可完善性。
就如女主人公汉娜,从“朗读”中得到救赎,“朗读”前与后的差别就是生与死的距离,以死谢罪是人性被救赎后的惟一选择。
[关键词] 《生死朗读》;人性;救赎一段畸形的恋情,一位正义的律师,一个良知逐渐觉醒的纳粹,因朗读而深恋,因朗读而觉醒,“朗读”前与后的差别却是生与死的距离。
朗读的过程是人性救赎的过程。
这不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影片,爱情只是点缀红花的绿叶,影片的主题更深刻,也具有普世性,是超越一切国境与阶级的人类永恒的主题――人性。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救赎的故事,一名女纳粹在“朗读”的感召下找回了已经丧失的人性,然而人性的回归却是痛苦的开始……一、影片概述整部影片以迈克和汉娜的爱情为主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恋爱阶段、审判阶段和监狱阶段。
1 恋爱阶段一次偶遇,将迈克和汉娜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作为曾经漠视生命的女纳粹,面对受病痛折磨的迈克却心生怜悯之心,主动将他送回家。
影片的开头并未交代米娜的过去,让人感觉到的是她的善良和热情。
这为后续的表达做了铺垫,这不是一个十恶不赦、无可救药之徒,“帮助”闪烁了一丝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个良知未泯的女人,只有尚存一丝良知的人才能被拯救,也应该被拯救而回归到“人”的行列。
两人迅速坠入爱河,让他们感情日益加深的不是性爱而是朗读,每次相遇,朗读必不可少。
通过朗读,汉娜体味到了人间的各种感情,她会为书中的不幸而落泪,会为奇迹的产生而欢喜。
朗读正在拯救着这个曾经冷漠、无视生命价值的女人。
曾经麻木的表情由喜怒哀乐代替,只有拥有情感的人才拥有人性。
恋爱阶段中不乏争吵,但总体是甜蜜的,甜蜜的情景由几个短镜头在快速切换中实现,每一个短镜头都显示出汉娜情感的回归。
在迈克的朗读中,汉娜的面部表情一览无余:大笑、微笑、痛哭、惊讶、沉重。
有一次,迈克读到“她觉得他裸着的皮肉紧贴着她……”汉娜面色凝重地说道:“这很恶心,(读这类书)你应该感到羞耻。
”此时,她已经感受到了道德的束缚,或者可以更深一点说,人性的束缚。
事实上,这个女人一直都有着自尊,这就是她宁愿死也不愿说出自己不识字的事实。
2 审判阶段如果说恋爱阶段让汉娜良知萌生,审判阶段则是她处于萌芽状态的良知与深埋心底的无知以及由无知引发的无情的激烈交锋。
在庭审中,面对众人的指责,汉娜感到迷茫,良知隐隐告诉她,她的所做所为(挑选俘虏去集中营送死;面对室内被大火围困的“囚犯”无动于衷地紧闭大门,任由她们被活活烧死)是惨无人道的,但无知却让她坚信这是遵从上级的命令,是合情合理的。
面对所有的指责,汉娜没有像其他纳粹一样否认罪行,只要做过的她都一一承认,在她心里,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切只是在执行任务。
然而,面对悲伤的幸存者的哭诉和法官的质疑“你不知道这是让她们去死吗?”尚存的良知让她迷茫和不解,沉默一阵后,她艰难地反问法官:“要是你,你会怎么做?”脸上写满问号和纠结。
法庭上,汉娜慢慢地感到了自己一直坚定的信仰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但良知未被彻底唤醒的她仍然对所做的一切无法彻底忏悔。
汉娜的内心一直在挣扎着,在人性与信仰中抉择着。
当曾经的同伙诬陷她是主凶,报告是她写的时,她的信仰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摧毁,一瞬间她似乎认识到了信仰带来的后果――无情无义和厚颜无耻。
最终,她选择了接受制裁,只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当要求核对字迹时,她承认报告是自己所写,事实上,她根本不识字)。
也可以说,她选择了人性中的自尊和自爱。
汉娜接受法院最后宣判的那天出现了汉娜擦身体的裸露镜头。
通过这个镜头表现出了汉娜那颗敢于面对自己曾犯下的罪过而平静接受惩罚的心,也隐射出汉娜洗清了自己身上的污浊而获得了救赎。
3 监狱阶段这一阶段是影片的高潮阶段,汉娜得到了真正的救赎,体现了“为你朗读为你救赎”的影片主题。
虽然分隔多年。
迈克仍然对汉娜念念不忘。
但他们已不可能在一起,迈克惟一能做的就是救赎汉娜,通过朗读!监狱的生活对汉娜而言是洗涤灵魂的历程,迈克朗读的每一本书汉娜都会去监狱图书室借来“阅读”,慢慢地,汉娜读懂了每本书的含义,也读懂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人性。
这时的汉娜已不再是当年的冷漠无情的汉娜,经过“朗读”洗礼的汉娜已经变的有情有义,有血有肉。
她深深为曾经的麻木感到羞耻并为之忏悔。
即使提前释放,她也无法释怀曾经的所作所为。
她的自杀一部分是因为迈克无法重新接纳她,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恢复良知的她自己无法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以命偿命”是她惟一能够为死者所做的,将自己积攒的为数不多的钱捐给曾经被自己迫害致死的人的后代,是她能做的惟一的忏悔之举。
她是站在书上吊死的,这是一个寓意:是书让她良知觉醒,而良知觉醒的结果就是以死谢罪……汉娜虽然死了,但她死的有尊严,因为她是作为一个“人”死去的。
二、《生死朗读》的启示人性与战争是永久不变的话题,一直受到众多导演的青睐,由此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等。
《生死朗读》的时代背景也与战争有关,但却避开直接的血与肉的战争场景,而是从侧面描述战争与战争中的人性。
1 狂热的信仰让人迷失人性希特勒毫无疑问是历史的罪人,是人类的罪人,他对于生命的蔑视和种族的歧视违反生命最基本的意义,为世人所唾弃。
然而他却具有将这种妖魔化的信仰为许多人所接受的能力,那些人执着地坚信着自身民族独一无二的伟大性,漠视其他民族的人的生命,特别是他们所认为的“最最卑劣的”民族――犹太民族。
汉娜就是被希特勒“教化”后而迷失了人性。
法兰西启蒙学者霍尔巴赫认为:“人类是邪恶的,但并非天生邪恶,而是环境使他如此。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汉娜只知道“服从命令”是无上光荣的。
她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质疑“服从命令”的正确性。
邪恶的不理智的信仰可以让人迷失本性,失去做人的根本――人性。
法庭上,作为因一位集中营幸存者写下的书而被曝光的6名纳粹看守之一,法官不断向她要一个解释,要她解释为什么她们会眼睁睁看着犹太人被烧死在教堂里也不肯打开门放她们逃生?!汉娜说那是她们身为看守的职责,她反问法官:“换了你会怎么做?”不得不承认,温丝莱特演的出神入化,那种无辜的表情和疑惑的眼神都深刻地反映出一个迷失本性的女人的思维模式与常人相异。
2 战争让人丧失人性一旦邪恶的信仰有了用武之地,便会变态地释放。
战争是有着邪恶信仰的人聚集起来的产物,因为邪恶,其摧毁力是巨大的。
“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个人的体力虽然比另一个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个人敏捷;但这一切总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不能像人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密谋或者与其他处在同一种危险下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死最强的人。
”战争将纳粹的信仰得以付诸实践,屠杀生命让他们完全丧失人性。
纳粹屠杀犹太人仅仅是二战的一瞥,还有多少事实无法涵盖,二战这一场灾难到底毁灭了多少人的命运,改变了什么同样无法计算,无法弥补。
而更痛彻心怀的是人残杀人,残杀与自己构造相同的种群。
汉娜也参与了屠杀,虽然不是亲手屠杀。
但却比亲手屠杀更残忍,亲自将活人“送上绝路”,面对生命在大火中的叫喊,漠然以对,任由一个个生命被烧成灰烬。
战争是催化剂,血与肉交织的场面让人彻底丧失本性。
3 知识让人迷途知返“知识就是力量”在《生死朗读》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一种挣脱邪恶信仰的力量。
在法庭上,汉娜仍然无法摆脱信仰的束缚,尽管她内心在做着挣扎,‘但信仰还是压倒了“人性”。
像汉娜这样的妇女。
她们软弱、没有依靠甚至没有文化,然而却在无知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次惨绝人寰的罪行。
在监狱里,通过“朗读”,其实可以更准确一点说,通过知识的洗礼,汉娜终于找回良知,拥有了挣脱邪恶信仰的力量,她终于彻底悔悟了,曾经的所作所为令她羞愧难当。
她需要给自己的良知一个交代,需要给为她所害死的人一个交代,也需要证明她自己人性尚存。
在她看来,只有死才可以达到目的,才可以彻底洗涤自己肮脏的灵魂。
虽身在监狱,人性回归的汉娜意识到与受害者相比,自己的经历不具有悲剧性,受害者死了,自己还活着,这种苍白地生存其实比死亡更加可怕,就好比是坠入了无间地狱,汉娜最终以自尽的方式反省自己犯下的罪。
三、战争与人性《生死朗读》不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因为它却涉及到了比爱情更深刻的主题――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人性的反思。
《生死朗读》传达的是“人性本善”的理念,一般情况下,人性是可以被救赎的。
站在人人平等的石阶上,站在不同角度的人生中,也许我们不该用仇恨的眼光去看待一个等待拯救的人。
相反,我们应该接受她的被拯救。
事实上,每个人都渴望生命的延续,那是一种本能,是希望。
当一个人用生命去反抗她曾经的信仰,捍卫人性的尊严时,无论他曾经做过什么,我们都应该宽恕他,当然是从道德上宽恕他而不是法律上,至少这是一种勇敢的升华。
《生死朗读》同样谴责战争,战争到底是强者对弱者生命权利的掠夺,但跟其他战争片不同之处在于《生死朗读》着力表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而不是生命。
战争让人丧失人性,做出惨绝人寰之事却并不察觉。
《异端的权利》作者茨威格感叹:上帝的决定何等莫测高深,他所创造的人是那样的不全和无德,他们不断地倾向于堕落和罪恶:他们不能辨别神圣;他们急于再次投入罪恶的深渊。
0以卢梭为代表的近代理性主义――激进主义者相信正是社会才是恶的惟一来源,正是恶劣的社会环境、罪恶的社会制度才使人腐败堕落。
但战争结束后,狂热的心逐渐平静,人性是可以被救赎的。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人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于其可改造性,或者说可完善性。
”就如汉娜,从淤泥中走出,她的死有一种新的涵义,仿佛开始了新的生命,回归人性后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