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导读作业 孟子人性善述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人性善述论

摘要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是孟子人道精神在动乱不堪的时代的选择,孟子人性善的实现途径是自我反省和恪守道德规范。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基本观点、性质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孟子性善论。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内容基本观点性质现实意义

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提出系统人性理论的人,性善说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成为儒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人性学说之一。孟子在人性上主张性善,在《孟子·滕文公上》最早提到性善,“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人性理论,在当时及对后世的人性理论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孟子的很多思想都是从人性之善出发进行论证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

在政治治理上,孟子提出“保民而王”,孟子在论证实施仁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人性之善,孟子将性善作为仁政的基础,实施仁政便可实现王道。

在道德观念上,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导向,并且在论证时也认为作为性善之一的“义”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提出“取物以时”的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性善论的代表, 对性善论的阐述最为详细[],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孟子的思想,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基本观点、性质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孟子性善论。

一、孟子性善论的内容

(一)性善

孟子关于人性善的论述主要出于《告子上》和《公孙丑上》。

在《告子上》中孟子与告子、公都子展开了有关人性善的讨论,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从人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便是我所说的善良。言外之意,人天性中具有某种资质,这种资质在日后各种条件的促成下,可以发展成为现实中的善行,孟子于是将人向善的资质定义为人性善。

性善是孟子在人性上的独到见解,是一种价值选择、理念追求,孟子为我们明确了人生态度,指引了人生方向,告诉我们人生价值的共同追求是真、善、美。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讲人性之善,是就人心而言的。孟子认为人

的本性是善的,孟子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这句话里“人性”与“水”相对,“善”与“就下”相对,所以孟子是说人具有向善的本性,孟子阐述了善的内容是“四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炙。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徒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最基本的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

牛山之木尝美类,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莫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灌灌也。人见其灌灌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上》)

孟子以牛山作比,说明人的善性就像山上的林木,需要不断滋养方能壮大。既然善性需要滋养,就需要滋养的方式,孟子于是提出了滋养善性的方法。

(二)滋养善性的方法—尽心、知性而知天

《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二,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对个

人来说,充分发扬善良的本心,就能体会人性的真谛。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善性,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寿夭,都不三心二意,以此等待天命,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尽心、知性而知天的过程是从对内的探求开始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

很显然,对于人性的两种追求,孟子是以能否实现作为人性的必然,因而要努力顺从向善的天性,求其实现,不能让物质欲求损害了人的善性。他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公孙丑下》)

(三)以人性善为基础,治民以仁政。

对士君子而言,他们具有培养善性的意识和自觉,而普通人虽有善性,却缺少自觉,因为外界形势改变了他们的本性。“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颗;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

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样,水往山上流,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同样人也有不善,但那不是出于人的本性,而是形势改变本性的结果。所以君主要创造有利于培养善性的社会环境,孟子由此展开了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础,将培养善性与推行仁政联系起来,为诸侯国君指出了一条一统天下的道路,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将人性向善的可能性定义为人性善的目的。虽然他没有明确说明人性中的物质欲求具有向恶的可能性,但他在“养心莫善于寡欲”的论述中意识到物质欲求对培养善性的不利,这种不利在荀子那里直接成了人性恶的证据,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结果,由此展开了他的礼治主张。

二、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

(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

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不仅把心限定在善良和道德范围内,而且认为这个“心”是人人固有的。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说:“人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