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曾说:“请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过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请结合行为矫正原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答:这段话充分反映了行为主义对行为可塑性的认识。

个体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行为具有可塑造性,可以发生改变。研究者对一对同卵双胞胎进行的追踪研究,验证了环境因素比遗传的影响更大。有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在一岁大时,抚养环境发生变化,姐姐由一个农民家庭抚养,而妹妹则被送到一个城市中的医生家庭生活。到六、七岁时,姐妹俩的行为方式开始分化,妹妹变得粗犷、泼辣、大胆;而姐姐则表现出娇弱、文静、害羞等特点。由于同卵双胞胎具有完全一样的遗传基因,因此,姐妹俩的行为差异,不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而是她们后天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而塑造出来的。

2、举例说明正强化物的个体差异性?

答:对正强化物的选择有着年龄、性别和个体的差异。例如,对于儿童来说,通常最有效的社会性强化物包括:社会奖励、微笑、拥抱、拍肩、关注、抚摸、鼓掌、眨眼、表扬、“干得好!”、“很好!”等。但家长或老师轻轻地拍孩子的头作为强化物可能对低年龄、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主倾向,学生就不会特别愿意别人拍他的头了。性别差异也显而易见,女孩子很小就对芭比娃娃、贴纸、化妆、过家家等玩具或游戏感兴趣,而男孩子则更喜欢玩具汽车、玩具飞机、恐龙模型、枪支玩具等。不同个体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对于糖果、甜食,有人很喜欢而有的人则不太喜欢;对于辣的食物,有的人当作美食,有的人则避而远之;同样,对于肉食的喜爱,也是有差异的。此外还会有一些个体出现异食的情况,即对不能食用的、对人体也无益处的物质当作食物吞食。

3、简述惩罚的副作用。

答:1、强烈的惩罚可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

强烈的惩罚会使惩罚者和被惩罚者都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波动,引起他们的情绪反应,对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

2、容易产生条件惩罚物

惩罚的实施者、实施惩罚的环境等因素往往被纳入到惩罚的刺激情境中去,被惩罚者有可能产生对环境中一些中性刺激的厌恶,如学生逃学、不爱上某一门课等。

3、惩罚容易使儿童模仿

在实施体罚的过程中,被体罚者和旁观体罚的其他人,都有可能从中模仿到体罚,他们倾向于将体罚看作是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就导致儿童模仿。

4、惩罚容易导致使用者上瘾

惩罚的一般规律是立竿见影、见效快,但实际上维持效果不佳,通常被惩罚的行为经常会再次出现,这导致惩罚步步升级。而管理者往往只看到惩罚的即时效果,因而倾向于更多地选择惩罚方法,这就使部分教师习惯于使用惩罚,包括体罚措施。

5、惩罚只能抑制旧行为,并不建立新行为

从行为矫正的目标上看,形成良好行为与矫正问题行为同等重要,但惩罚则只能抑制旧行为,并不能帮助个体建立新行为。因此惩罚总体上是消极的管理方法,在使用时应谨慎。

4、请以校车中的事故为例分析将校车作为隔离场所的弊端?

答:这些频繁发生的校车事故,共同特点都是教师及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中将校车作为隔离幼儿的场所,在行为管理中没有明确目标,而是盲目进行的,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

隔离,是指当儿童表现某种不良行为时,及时撤除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

或削弱其此种不良行为的再现,或把个体转移到正强化物较少的环境中去,以降低不良行为出现率。

隔离是行为矫正的重要方法之一,强调通过暂时的分隔,使个体行为得以冷处理,减少冲突和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在实施隔离时明确要求不得将危险的场所作为隔离地点,隔离的时间应该在几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隔离时应当有成人的监护,防止意外发生,同时当儿童行为符合要求时,应当立即取消隔离。

实际上将儿童关在校车里的行为也属于隔离方式,但这一做法在多个层面上违背了隔离的基本要求,如隔离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隔离地点选择的错误、隔离时间的失控、隔离时无监管人员等,从而导致了这样严重的后果。

5、根据近年来出现的“彭宇案”等新闻事件,分析模仿的减弱行为效果。

答:模仿的减弱行为效果主要可体现为两种情况——

(一)抑制效果

抑制效果是指当学习者看到示范者因表现某种行为而受惩罚时,则学习者本来常表现的这种行为也会倾向于减少。

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彭宇案”就对人们的助人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该事件的起因是一个叫彭宇的年轻人在下公交车时遇到一位老人跌倒,他搀扶老人后又陪同去了医院,之后被老人的家人告上法庭要求彭宇赔偿一笔医疗费用,而法院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按照所谓的“常理”推测彭宇一定碰撞了老人,而判决彭宇应承担赔偿费用,尽管对此事件存在争议,但在媒体传播中,普通大众得到的信息是做好事会被冤枉,结果之后几年里各地接连出现了多起老人跌倒无人敢于救助的情况。这说明普通大众助人的行为通过此案例被一致了。电影《离别雷锋的日子》讲述了雷锋的战友在退伍后也热心助人,一次他驾驶汽车路过一个车祸现场,救助了受伤者,但却被赶来的家人当作了肇事者围了起来,尽管这一误解最终得到化解,但是类似的情境对其他驾驶员就产生了抑制的作用,因而导致社会上人们遇到别人危难时不愿意伸出援手的情况。另外,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防范腐败发生,纪检部门经常组织警示教育,让因贪污受

贿而落马的前官员现身说法,使在职的干部们对违法违纪行为产生抑制心理。这些都是利用了模仿的抑制原理。

除了因观察到惩罚结果而抑制行为外,还可以由于学习者观察示范者所表现的行为没有受到增强,所以本想表现的行为也受到抑制,如门被反锁了,一个人试图用力拧钥匙而不成功,第二个人就会想别的办法而不再重复不前者的行为;或者由于学习者观察示范者表现较为低频率的某种行为,学习者也受其影响而减少这种行为的出现率,例如在大会上,看到领导或受人尊敬的长者不吸烟,平时爱吸烟的普通人也努力克制自己吸烟的欲望,从而降低了该行为的发生频率。

(二)不相容行为效果

不相容行为效果是指如果学习者要模仿的良好行为与其原来就有的不良行为不能相容时,势必放弃原有的不良行为,选择新的良好行为。例如过去曾经有过反社会行为的青少年,在受到教育感化后,决心痛改前非,以前的行为与现在要表现出的行为格格不入,只能选新的行为,这就是不相容行为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