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03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文言文阅读

杭州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印也。嘉靖间,倭f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

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檎,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之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也△■接.货嚴曼水.断.煎庭两.桥.

亂疼惠矣羞诱倭入? ”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檎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

饥甚。我兵穴舟窒枷@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f姚长子,裹其所磔肉齑,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无主后®者,,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醢®—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注】①脔(lua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室铷: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铷:败絮。⑧蹙(cu):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a):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少。⑦醢(Mih 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山阴王氏也(被雇用的人)

B.倭寧绍兴(盗贼)

C.乡人冬姚长子(以……为义)

D.f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答案】B

【解析】“倭寇绍兴”一句中“寇”为动词,意为“侵犯”。

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答案】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解析】断句题主要考察两点,一是语感,二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句主要从理解的角度去翻译。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①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檎矣。(3分)【答案】你们极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

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抓住了。

【解析】注意“辈”表复数,“若辈”指“你们”,“即往”后省

略“化人坛”,翻译时注意省略部分要加上,“俟”翻译成“等到”。

②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2分)

【答案】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

【解析】这里“仓卒”指“仓促”,“救死不暇”前省略主语“姚

长子”,翻译时注意加上,另外“全”指“保全”,“朵梓”指

“父老乡亲”。翻译时,注意句子的连贯性。

10.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4分)

【答案】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

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

姚长子那样的义士。

【解析】在《姚长子墓志铭》中,作者为姚长子这位以自己的牺牲

为代价,计歼倭寇百三十人,解救全乡百姓于劫难的佣仆树碑立

传,赞颂其风节功绩:“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

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朵梓之乡。”焉知作者树碑立传的目的,

是借姚长子这位典型人物,赞颂抗倭义烈,赞颂抗清英雄。其中

所蕴涵的爱国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嘉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8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公鉴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莫辞酒味薄.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见异.思迁

17.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18.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

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5分)

16.(3分)C

17.(3分)书儿手夺之/ 曲作三四 /盘揉若软绵 /掷诸地。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8.(5分)参考示例:

《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形象(也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所以略写战场厮杀场面;本文详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经过,意在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塑造书儿,把书儿武功写得越是高强,越能与她虽日受鞭挞,仍能“俯首顺受”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评分标准:共5分。每篇文章分析2分,目的意图分析1分,意符即可。

湖州

与子俨等疏①(节选)

【东晋】陶渊明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②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④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⑤,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⑥仰止,景行⑦行止。”虽不能尔,至心⑧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②大分:指寿命;③役:从事。④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⑤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⑥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⑦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⑧至心:至诚之心。

14.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

..(两小无猜)

(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没齿难忘)

15.用“/”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16.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