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d3a4a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3.png)
ppt课件
31
极限判断规则及标注
(2) 最大规则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均不得超过规定值。 在Ra(或Rz)后面标注“max”或“min”的标记
ppt课件
32
4、传输带和lr、ln的标注
① 传输带的标注
短滤波器—长滤波器 / Ra
(a) 标长—短滤波器
(b)标短滤波器“—” (c)标“—”长滤波器
0
Ra 1 n n i1
Zi
测得的 Ra 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Ra 参数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
形状高度方面的特征,一般用电动轮廓仪进行测量,因此是普遍采用
的评定参数。
ppt课件
17
2) 轮廓最大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最大轮廓峰
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
Rz=Rp+Rv
2
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表面粗糙度的含义。 2、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 3、理解并掌握有关术语的定义。 4、理解并掌握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5、掌握幅度参数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6、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ppt课件
3
本章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ppt课件
26
② 传输带和取样长
度的标注:传输
带是指两个滤波
器的截止波长值
之 间的波长范围
。长波滤波器的
截止波长值就是
取样长度lr。
表面粗糙度的单一要求标注示例
传输带的标注时,短波在前,长波在后,并用连字号“—”隔开。
在某些情况下,传输带的标注中,只标一个滤波器,也应保留连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PPT课件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2d00e10912a2161579292d.png)
12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2、间距特征参数
(1) 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取样长度l内轮廓的单峰间距Si的平均值
S(1/n)Si
单峰间距Si:两相邻轮廓单峰最高点在基准线上的投影长度
精选ppt课件2021
13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2)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取样长度l内轮廓微观不平度的间
能、导电导热性能和胶合强度等也有着 不同程度的影响。
精选ppt课件2021
43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术语(一)
取样长度l:评定表面粗糙度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应与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相适应。规定取样长度是为
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基度准对线表面粗糙测量结果的影响
,一般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应包含5个以上的波峰和波 谷。(标准见书P108 表5-1。)
5) 防腐性、密封性要求高、外表美观的表面,粗糙度值应小。
6) 表面粗糙度数值与形位公差的协调关系(表5-4) 7)已有专门标准对表面粗糙度作出要求的,按标准确定(齿轮齿面) 8)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参表表5-5和表5-6。
精选ppt课件2021
20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精选ppt课件2021
21
精选ppt课件2021
2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精选ppt课件2021
3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精选ppt课件2021
4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大 磨损大 寿命低 2、 对配合性质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3、 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 4、 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粗糙的表面易造成表面锈蚀 5、 对接触刚度、密封性、产品外观等的影响
第五章_表面粗糙度轮廓及检测
![第五章_表面粗糙度轮廓及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795ea587c1cfad6185fa729.png)
对加工后表面测得的Ra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
Ra参数值
Ra为常用参数,取值有两个系列, Ⅰ系列为优先系列
Ⅰ系列: 100,50,25,12.5,6.3,3.2,1.6,0.8,0.4,0.2,0.1, 0.05,0.025,0.012。
Ⅱ系列: 80,63,40,32,20,16,10,8,5,4,2.5,2.0,1.25,1, 0.63,0.5,0.32,0.25,0.16,0.125,0.08,0.063,0.04, 0.032,0.02,0.016,0.01,0.008。
定长度为连续的5个取样长度(即 ln 5 lr )。评定长度的标准化值见
表5-5。
3、长波和短波轮廓滤波器的截止波长
为了评价表面轮廓上各种几何形状误差中的某一几何形状误差,可以利用 轮廓滤波器来呈现这一几何形状误差,过滤掉其他的几何形状误差。
轮廓滤波器是指能将表面轮廓分离成长波成分和短波成分的滤波器,它们 所能抑制的波长称为截止波长。从短波截止波长至长波截止波长这两个极 限值之间的波长范围称为传输带。
图5-2 完工零件实际表面轮廓的形状和组成成分
粗糙度、波纹度、宏观形状通常按表面轮廓上相邻峰、谷间距 的大小来划分:
●粗糙度轮廓——相邻峰、谷间距小于1mm的表面轮廓。 ●波纹度轮廓——相邻峰、谷间距在1~10mm的表面轮廓。 ●宏观形状轮廓——相邻峰、谷间距大于10mm的表面轮廓。 在忽略由于粗糙度和波纹度引起的变化的条件下,表面总体形状 为宏观形状,其误差称为宏观形状误差或GB/T 1182-2008称谓的 形状误差。
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范围内,算术平均中线与轮廓走向一致,
这条中线将轮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使上部分的各个峰面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6308e2136edb6f1aff001f3e.png)
波距λ<1mm 属于表面粗糙度 波距λ在1—10mm 属于表面波纹度 波距λ>10mm 属于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轮廓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表面光学性能、导 电导热性能和胶合强度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 响。
表面粗糙度轮廓技术要求及在图 样上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符号
在图样上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有三种: a为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获得; b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 c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 a b c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代号
a1、a2 处为粗糙度高度参数的 允许值(μm);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基本术语(一)
实际轮廓:实际轮廓
是指平面与实际表面 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按相截方向的不同, 它们又可分为横向实 际轮廓和纵向实际轮 廓。在评定表面粗糙 度时,除非特别指明, 通常均指横向实际轮 廓,即与加工纹理方 向垂直的轮廓。
取样长度lr
评定表面粗糙度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应与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相适应。规定取样长 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 轮廓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在一个取样长度 内应包含5个以上的波峰和波谷。(标准见 书P263 附表5-1。)
最低点。(如图)
平行于基准线并通过轮廓最高点的线称为峰顶线; 平行于基准线并通过轮廓最底点的线称为谷底线。 Nhomakorabea即:
Rz=Rp+Rv
Rp --轮廓最大峰高, Rv--轮廓最大谷深
公差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PPT优秀课件
![公差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8e11595727a5e9846a612d.png)
表面粗糙度代号中各种要求和数值的标注方法及其含义见表5—3所示 。
21
在零件图上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时,代号的尖端指向可见轮廓 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且必须从材料外 指向零件表面。见图5—12。零件所有的表面或某些表面具有 相同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
22
§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评定长度
取样长度
5
。二、基准线 基准线是指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取的基准。GB3505—83《表面粗 糙 度 术语 表面及其参数》规定下列中线作为基准线。
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 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是指具有理想直线形状并划分被测轮廓的基 准线(如图5—3所示),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到该基准线的 距离(轮廓偏距)的平方之和为最小。
13
三、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允许值的选择用
14
15
16
§4 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及其注法
在零件图上,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有三个,见图5—8。
表面可用任 何方法获得
表面用去除材 料的方法获得
表面用不去除材 料的方法获得
17
图5—9为表面粗糙度的各个特性参数及其数值和对零件表面的
其他要求在表面粗糙度符号中标注的位置,它们和表面粗糙度 符号就构成表面粗糙度代号。
1.高度特性参数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幅度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r内(图5-5),被测轮廓
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 =(∫0l∣y∣dx)/l
(5-1)
或近似为: Ra =(Σ∣ yi ∣)/n
(5-2)
8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r内(图5-6),被测轮廓 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深yvi的平均值 之和。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be1dc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0.png)
第5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5.1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5.1.1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微小峰谷高低程度和间距状况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
它是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也称为微观不平度。
实际上,加工得到的零件表面并不是完全理想的表面,完工零件的截面轮廓形状由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和表面形状误差叠加而成,如图5–1所示。
上述三者通常按相邻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即按波距的大小来划分:波距小于l mm并大体呈周期变化的属于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波距在l mm~10 mm并呈周期变化的的属于表面波纹度(中间几何形状误差),波距大于10 mm而无明显并周期变化的属于表面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5.1.2 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 影响耐磨性2. 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3. 影响疲劳强度4. 影响耐腐蚀性此外,表面粗糙度还会影响结合的密封性、接触刚度、对流体流动的阻力、测量精度以及机器、仪器的外观质量等。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术语和定义1. 实际表面(real surface)实际表面是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表面,是物体与周围介质分离的表面(见图5–2)。
2. 表面轮廓(surface profile)表面轮廓是理想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见图5–2)。
按照相截方向的不同,表面轮廓又分为横向表面轮廓和纵向表面轮廓。
在评定和测量表面粗糙度时,除非特别指明,通常均指横向表面轮廓,即与实际表面加工纹理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轮廓。
3. 坐标系坐标系是确定表面结构参数的坐标体系(见图5–2)。
通常采用一个直角坐标系,其轴线形成一右旋笛卡尔坐标系,X轴与中线方向一致,Y轴也处于实际表面上,而Z轴则在从材料到周围介质的外延方向上。
4. 取样长度lr(sampling length)取样长度是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则特征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是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它至少包含5个以上轮廓峰和谷,如图5–3所示,取样长度lr的方向与轮廓走向一致。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课件标准版文档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课件标准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02b3318f8c75fbfc67db22b.png)
补了Ra、Rz不能测量极小面积的不足。
第十一页,共19页。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三节 表面(biǎomiàn)粗糙度的选用
一、评定参数的选用 1、 优先选用Ra;(不宜用于太粗或太光的表面) 2、 超精加工表面用Rz; 3、 微小面积用Ry;
Ry也可与Ra 、Rz联用,控制表面微观裂纹。 二、评定参数值的选用 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大的参数值。 方法:采用类比法选择 类比法选择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可先根据经验(jīngyàn)统计资料初步选定表 面粗糙度参数值,然后再对比工作条件作适当调整。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实际轮廓上五个最大轮 廓峰高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1 5
5 i 1 y pi
1 5
Rz=
5 i1
y vi
+
特点(tèdiǎn):测量、计算方便,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方面不如Ra全面。
第六页,共19页。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材料方法获得表面
:用去除(qù chú)
:用不去除(qù chú) 材料方法获得表面 第十五页,共19页值; b、加工方法(fāngfǎ); c、取样长度; d、加工纹理方向; e、加工余量; f、间距参数。
3、 图样标注 位置:标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上,及其延长线上 方向:符号尖端从材料外指向材料里
面锈蚀
第三页,共19页。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二节 表面(biǎomiàn)粗糙度的评定
一、基本术语 1、实际轮廓:平面与实际表 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2、取样长度L:用来判别具 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 一段基 准线长度。 目的:限制(xiànzhì)、减弱 几何形状误差及表面粗糙度对 测量结果的影响。 3、评定长度Ln:评定表面粗 糙度时所必须的一段长度。 一 般Ln=5L 4、基准线:用以评定表面粗
孔令晓版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孔令晓版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406740406137ee06eff918eb.png)
糙
GB/T 10610-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度 (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
的 方法》;
评 定
GB/T 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基
GB/T 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本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概
标 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注
按GB/131-2006,在图样上表示表面
符 结构图形符号有五种,见表所示。
号
及
代
号
公差与测量技术
2.表面结构的代号
符 号
为了明确表面结构要求,除了标注表
、 面结构参数和数值外,必要时应标注补充
代 要求。由表面结构符号和补充要求,共同
号 组成表面结构的代号。
及
标 注
表面结构补充 要求包括:表面
符 结构参数代号;
号 数值;传输带/取
及 代
样长度。
号
公差与测量技术
符
位位置置置aa:c和:注b注写:写表注加面写工结两方构个法的或、单多表一个面要表处求面理。结、标构涂注要
号
层表求或面。其结在他构位加参置工数a注工代写艺号第要、一求极个等限表。值面如和结车传构、输要磨带求、或,
、
位镀取方置等样法加长同d:工度a。注表。在写面如位表。:置面b纹注理写和第方二向个。表面结构
度 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
的 评
国家标准GB/T 3505-2000规定的评定表面 粗糙度的参数有高度参数、间距参数、混合参
定 数以及曲线和相关参数等。
评 定 参 数
公差与测量技术
【2017年整理】第5章表面粗糙度(答案)
![【2017年整理】第5章表面粗糙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6891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b.png)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一、判断题。
1.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F2.R z参数由于测量点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Ra参数充分。
T 3.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小好。
F4.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
T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
F7.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
T8.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F9.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值应小。
T二、选择题1.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AB。
A.耐磨性好。
B.配合精度高。
C.抗疲劳强度差.D.传动灵敏性差。
E.加工容易。
2.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D.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
C.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D.尺寸精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E.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参数值应大。
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E。
A.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微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B.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宏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C.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波纹度误差。
D.经过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车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
E.介于表面宏观形状误差与微观形状误差之间的是波纹度误差。
4.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ABD。
A.可见轮廓线上。
B.尺寸界线上。
C.虚线上。
D.符号尖端从材料外指向被标注表面。
E.符号尖端从材料内指向被标注表面。
三、问答题。
(1)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由于零件的表面粗糙不平装配后,引起实际间隙的增大或减小了实际过盈,从而引起配合性质的改变或降低了配合的边接强度。
2)对耐磨性的影响因零件表面粗糙不平,两个零件作相寻运动时,会影响它们之间的磨擦性能,并且粗糙的表面会主生较大的磨擦阻力。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67d6cc2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0.png)
3、绘制元件引脚
执行菜单命令Place→Pins,可将编辑模式 切换到放置引脚模式。此时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 一个大十字符号及一条短线,可如下图所示按顺 序放置8根引脚。
在放置引脚时可以按Space键使其旋转到所 需角度。
4、编辑管脚
双击所要编辑的引脚,或者先选中该引脚, 然后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取 Properties命令,进入“引脚属性”对话框,如 下图所示,在对话框中对引脚进行属性修改。
• 一、基本术语 • 1.取样长度lr • 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准长度称为取样长度. 用l
r 表示. 它至少包图5 -2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含5 个以上轮廓 峰和谷. 如图5 - 2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在于限制和减弱其他几何形状误差. 特别是表面 波度对测量的影响. 表面越粗糙. 取样长度应越大.
• 2. 评定长度ln • 由于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不均匀性. • 各处有一定差异. 为了合理地反映表面粗糙度特征. 在测量和评定时所
规定的一段最小长度称为评定长度. 用ln 表示.评定长度可包含一个 或几个取样长度. 如图5 -2 所示. 一般情况下. 取ln =5lr. 如 被测表面均匀性较好. 可选用小于5lr 的评定长度. 若均匀性较差. 可选用大于5lr 的评定长度.
它们又同时叠加在同一表面轮廓上. 因此. 在测量评定三类轮廓上的参 数时. 必须先将表面轮廓在特定仪器上进行滤波. 以便分离获得所需波 长范围的轮廓. 这种可将轮廓分成长波和短波成分的仪器称为轮廓滤 波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2) 传输带 • 由两个不同截止波长的滤波器分离获得的轮廓波长范围则称为传输带.
1_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
![1_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https://img.taocdn.com/s3/m/4b27b17658fafab069dc0254.png)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概述
5.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零件表面越粗糙,表面间的接触面积
就越小,单位面积受力就越大,峰顶处的局部塑性变形就
越大,接触刚度降低,进而影响零件的工作精度和抗振性。
6.对结合密封性的影响 粗糙不平的两个结合表面,仅在局部点 上接触,必然产生缝隙,影响密封性。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其加工方法是不同的,因此,经济效果 也是不同的,在选择表面粗糙度数值时必须予以考虑。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应用及检测
表5-11 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值(单位:μm)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应用及检测
表5-11 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值(单位:μm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的粗糙
度数值小。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应用及检测
4)承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和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位,表面粗糙度数 值要求较小。 5)配合性质要求高的配合表面(如小间隙配合)、受重载荷作用的 要求联接强度高的过盈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6)对同一公差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或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表5-3 取样长度l的数值(单位:mm)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表5-4 取样长度l和评定长度与,,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图5-10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
2.间距参数 (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微观不 平度间距的平均值。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图5-8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1.高度评定参数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 术平均值(图5-8)。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l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 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图5-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表面粗糙度评定方向、基准、评定长度: ⑴ 横向轮廓:与实际表面加工纹理方向垂直的轮廓。
6
⑵ 基准线: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大小的参考线。
GB/T1031-2009规定:以轮廓最小二乘中线——取样长度内, 使被测轮廓上各点偏距平方和为最小的基准线,按最小二乘法拟定。 分 为:粗糙度轮廓中线、波纹度轮廓中线和原始轮廓中线
1 8
★ 表面粗糙度表面特征的经济加工方法:
★ 粗加工非结合面: Ra>10 ★ 半精加工结合面:
10>Ra>2.5
★ 精加工结合面、工作面:
2.5>Ra>1.25
★ 精加工配合面:
1.25>Ra>0.32
★ 精密配合面:
0.32>Ra>0.08
★ 镜面:
1 9
0.04>Ra>0.01
★ 轴、孔表面粗糙度大小推荐值:
① 最大轮廓峰高Rp ③ 轮廓最大高度Rz :Rz=Rp+Rv
1 0
② 最大轮廓谷深Rv ④ 轮廓单元平均高度Rc:
RC
1
m
m
Z ti i
1
⑤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个取样长度lr内,被测轮廓线上各点距中线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Z
Z1
Z2
算术平均偏差Ra
Ra
Z3
Zi
Zn
x
1 lr Ra Z ( x) dx lr 0
一般应包含五个以上的轮廓峰、谷;
⑷ 评定长度:评定轮廓表面粗糙度所必须的一段表面长度。 标准评定长度ln:一般按五个取样长度确定ln=5lr ;被测表面比较均匀 时,可选ln<5lr;若均匀性差,则选ln>5lr。
8
4、 表面轮廓几何参数: ① 轮廓峰:被评定轮廓上连接轮廓与X轴两相邻交点的向外的轮廓部分
2 0
★ 各种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2 1
§5-4 表面粗糙度标注
一、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符号 意义及说明 表示未指定工艺方法的表面——不单独使用,仅用于简化代号标注或加 工工艺图样中 表示表面特征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只有在其含义是“被加工表 面”时才可单独使用。 表示表面特征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或者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 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表示允许用任何工艺方法获得的表面,在报告或合同中用“APA”表示。 表示允许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在报告或合同中用“MRR”表示。 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在报告或合同中用“MMR”表示。
超过极限值有两种含义: 当给定上限值时, 超过是指大于给定值; 当
给定下限值时, 超过是指小于给定值。 最大规则: 运用本规则时, 被检的整个表面上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 应超过给定的极限值。 16%规则是所有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默认规则。即当参数代号后未 标注写“max”字样时, 均默认为应用 16%规则( 例如 Ra0.8) 。反 之, 则应用最大规则( 例如 Ramax0.8)
3
波距s<1mm;其波距和波高之比一般小于50。
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1、适当的利于减少零件运动表面间的摩擦和磨损;
2、过大的粗糙度值降低配合精度的稳定性;
3、表面粗糙时,易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 4、粗糙表面的抗腐蚀性低 5、粗糙表面对零件表面的接触刚度、密封性、表面反射能力和产品 外观等诸方面有不利影响。
★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方法: 优先选Ra :粗糙度参数值在(0.025~6.3) um 幅度参数Ra、 Rz 选Rz :粗糙度参数值在(6.3 ~ 100)um 和 评定参数选用
(0.008 ~ 0.020 )um范围;
附加参数---有特殊要求选用RSm , Rmr(c)
RSm ——有密封性、对涂漆性能、抗裂纹和抗腐蚀等要求时; Rmr(c)——有对耐磨性和接触刚度等有要求时,但同时要给出C值。
位及运动速度高,单位面积压力大,受交变载荷的表面或防腐性能、密
封性能、外表美观度等要求高的表面宜选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② 配合零件表面粗糙度值与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应协,一般:
精度
普通精度 较高精度 中等精度
1 7
几何公差t 与尺寸公差T t=0.6T t=0.4T t=0.25T t<0.25T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教学目标 基本内容: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标注及测量方法。
重 难 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及标注方法。 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选用。
操作技能: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
§5-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零件的表面形貌概述: 零件的表面在加工过程中,受工艺系统几何精度和动态因素的影响,使之产 1、零件表面的几何误差 生几何误差和几何形貌误差。 ⑴ 形 状 误 差: 机床几何精度引起的加工误差。 ⑵ 表面波纹度:
1 5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z —轮廓最大高度 RSm — 轮廓单元平均宽度 Rmr(c) —轮廓支承长度率
1. 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数值
Ra 数值
0.12 0.20 3.2 50
0.025 0.050 0.100
0.40 0.80 1.60
6.3 12.5 25
Rz 数值
0.025 0.40 6.3 100 1000
最高点——轮廓峰高Zp
② 轮廓谷:被评定轮廓上连接轮廓与X轴两相邻交点的向内的轮廓部分 最低点——轮廓谷深Zv ③ 轮廓单元: 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组合 。
9
二、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GB/T3505—2009规定三类轮廓评定参数——幅度参数、间距参数、
曲线及相关参数。
⑴ 幅度评定参数(高度参数) ★ 一个取样长度lr内的幅度评定参数: 最大高度Rz
工艺系统振动、发热和回转体
不平衡所引起的形状误差。 ⑶ 表面粗糙度: 加工过程中刀具与材料间的摩 擦、切屑分离时,金属层的塑性 变形及工艺系统高频振动所引起
2
的形状误差。
2、零件表面几何形状误差分布范围:
波距s: 相邻两峰或两谷之间的距离
★形 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以及表面几何形状误差总是同时生成并存在同一 状误 差:峰谷波距>10mm,峰谷波长与波高之比>1000的不平程度。 表面上综合影响零件的表面轮廓。 ★ 表面波纹度:峰谷波距在1~10mm,波距和波高比等于50~1000之间的 不平程度。GB/T3505-2009最新将其标准化 ★ 表面粗糙度(微观不平度):零件表面的微小峰谷形成的表面微观不平程度。
2 4
L” 。 “—” 若为单向下限值,则必需加注“ 来区别是短波还是长波。
轮廓参数极限值判断规则
完工零件表面按检验规范测得轮廓参数值后, 需与图样上给定的极
限比较, 以判定其是否合格。极限值判断规则有两种:
16%规则: 运用本规则时, 当被检表面测得的全部参数值中, 超过 极限值的个数不多于总个数 16%时, 该表面是合格的。
旧国标以轮廓算术平均中线——取样长度内,将被测轮廓分为面积 相等的上、下两部分的基准线。
7
⑶ 取样长度lr:用于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取样长度大小应适中,过长测量结果中可能包含表面波纹度的成分;
过短则不能客观反应表面粗糙度的实际情况。 标准规定:0.08、0.25、0.8、2.5、8.0和25mm等6个取样长度;取样长度
2 2
二. 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的内容及其注法
1. 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的内容 表面粗糙度单一要求(不可省略) 表面粗糙度 传输带 补充要求
要求标注的内容:
取样长度
加工工艺
加工余量等。
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的内容在图中注写的位置: a —表面粗糙度第一(单一)要求(μm) b —表面粗糙度第二要求(μm) c — 加工方法(车,铣) d— 表面纹理和纹理方向
0.050
0.100 0.20
1 6
0.80
1.60 3.2
12.5
25 50
200
400 800
§5-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GB/T3505-2009规定: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4类16个;以Ra、Rz
为基本参数,其余12个为辅助参数。
★ 选用原则: 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同时,考虑工艺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① 工作表面、摩擦表面、配合要求高的表面、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
2 5
2 6
2 7
3、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 (1) 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 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
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 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
1 近似 Ra n
Z
i 1
n
i
☆ 其他幅度参数 ⑥ 轮廓的均方根偏差Rq ⑦ 轮廓的偏斜度Rsk ★ 评定长度内的幅度评定参数 ⑧ 轮廓的陡度Rku
轮廓总高度 Rt:评定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与最大轮廓谷深之和。 Rt≥Rz
1 1
幅度参数比较
Ra反映表面轮廓信息较全面,概念直观,以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
可以直接读出Ra的数值。
Rz测量比较简单,对不允许有较深加工痕迹的表面(如控制应力集中) 和小零件表面有实用意义。
1 2
⑵ 间距参数 轮廓单元宽度Xsi: 中线与一个轮廓单元相交线段的长度。
轮廓单元平均宽度 RSm: 取样长度lr 内,轮廓单元宽度Xsi的平均值(常用)
Xs1 Xs2 Xs3 中线 Xs4 Xs5 Xs6
40 60 100
评定长度
c/%
⑷ 混合参数(形状参数)
1 4
用于评定均方根斜率大小。
★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从幅度参数(平均轮廓高度Ra、轮廓最大高度Rz)、间距参数Rsm 和相关参数Rmr(c)中选取。 以幅度参数Ra、Rz为主参数且Ra反映轮廓信息最多,能够较完整 全面的反映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 间距参数Rsm与形状参数Rmr(c)为辅助参数,一般不单独使用。 ☆ 常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基本参数 2个 辅助参数 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