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论证

合集下载

对中西文化的几点看法

对中西文化的几点看法

对中西文化的几点看法【摘要】文化自信和“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出,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当代意义;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升其影响力,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也是应有之意。

本文就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形成基础、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及思维方式上异同比较,阐明各具的特色,在增加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两种文化在平等的前提下互鉴的必要性。

【关键词】农耕文明、家国同构、义务本位、权利本位当今世界,西方文化是影响最大的文化,是最强势的文化。

但是,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快速崛起,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快速提升。

中西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各具特色。

在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的意识下,中西文化互鉴也日益彰显出其重要性。

人类四大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

作为江河发源地的文明,其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农业,体现出农耕文明的特点。

但是,除中华文明以外,其他文明都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基于此历史事实,现在的西方文明就其文化传承来看,不能追溯到发源于“西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美索不达亚文明,其演化脉络大体应该是:克里特文明(爱琴海文明),到故典(地中海)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再到现代西方文化。

因此,从文化形成基础上来看,中华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西方文化根植于海洋文明。

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着文化的背景及表现。

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如何平衡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是中西文化中比较重要的课题。

中华文化中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影响最大的是宗法制度及理念。

中华文化有家国同构的历史传统。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上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逐步瓦解,但是其精神内核——家国一体的理念,虽经岁月侵蚀,但其随时而变,其披挂上时代特色,或多或少地影响至今。

近世中西文化论争(3):文化保守主义

近世中西文化论争(3):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西方语境下的文化保守主义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人的异化问题,所引发的回归传统道德的保守回应。

而作为世界思潮的文化保守主义则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球扩张发生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普遍精神现象。

资本主义的扩张是以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方位姿态展开的,它一旦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前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冲突,必然引发这些地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守回应。

可以说,发生在世界几乎所有现代化后发地区的文化保守主义,都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

近百年来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和传统儒学文化左右不逢源的困境,也恰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植根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在西学东渐和传统社会结构急遽变迁的冲击下,传统儒家提供的意义世界骤然坍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按照牟宗三的说法,“正可视为针对‘现代化底危机’的反应”。

在古汉语中,“保守”一词源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保守聊城”,其意为保卫和坚守,《辞海》中除列出《史记》所给含义,还有“维持旧状,不求改进”之意。

故“保守”时常与落后、守旧等词一同出现,与“进步”相对,偏于贬义。

然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保守”则另当别论了,它更侧重于稳重守成,强调稳定性、秩序性、渐进性和连续性的价值判断,与激进主义相对。

广义而言,文化保守的观念由来已久,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

某种意义上,我们们可以说孔子就是文化保守主义者。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不仅主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且还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

其流风所被,使后代的儒者对于文物制度的演变大多偏向于一种保守持重的态度,以至于近代以来,那些拒绝变革、坚持封建制度和文化的保守观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保持着相当强大的势力。

但由于这类观念与一般封建社会的文化保守观念无本质的差别,故尽管它是近代社会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从社会文化形态的角度审视,仍非我们所说的近代文化保守主义。

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之可能性论证

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之可能性论证
20 0 9年 l 1月 ( 1 期 , 第 11期 ) 第 l 总 5
【 哲学与当今世 界】
社 会 科学 家
S CI o AL S ENTI T CI S
No . O 9 v. O 2
( o1 , n rl .5 ) N .1 Ge ea 1 1 No
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之可能性论证
也存在着对话可能 的基本条件 : 同美学形 态的互补性 , 化 为必 需。 不 文 同时 , 任何美 学理论都有存在的理由 , 都有 自身 的独特 不可通约 的相对性 , 类似 的局限性, 共同的时代问题 , 同的学 价值 , 相 从而使与他者对话成为可能。 术 旨归 , 中西交流 的实践经验 , 等等。美学本质上是一种主体 间 具体到中西美学 而言 , 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具有互补性。在
新的、 不确 定 的 、 多元 的世界 取代传 统 的、 确定 的 、 元 的世 形上学或本体论 出发 ,去探求 艺术本体 的理念及其本质特征 , 一 界 。”l 当代文 化语境 中的美学 , [ 1 在 也必然 蕴含在这 “ 必要 的张 把艺术、 艺术价值与其 表现形式归纳为确定的形态并划分为不 力 ” 中 。 中西 美 学 问 的 比较 与 对 话 必 须 以 承认 美 学 的 有 限 性 同的流派( 之 如具象 、 象、 抽 再现 、 表现 、 写实、 浪漫等 ) 。比较而言 ,
的关键是 对话者的学术姿 态, 对话双方必须具有 自觉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 中西 美 学 ; 话 ; 能 性 对 可
中图分 类号 : 8 B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2 3 4 ( 09)10 2 - 4 10 — 2 02 0 1- 1 10
中西文化 的美学对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非不可能 ,因为存在障碍 的同时 , “ 放之 四海而皆准”都具有一 定的局限性 , , 与他者互 补、 互鉴成

中西文化论争

中西文化论争

四、近代文化论争(一)“夷夏大防”与“师夷长技”之争1、两种不同文化观之争“夷夏大防”和“师夷长技”是鸦片战争以后在士大夫阵营中较有代表性的文化观。

两种文化观都来自华夏中心主义的夷夏观,但“师夷长技”文化观的进步性表现在:它能够审时度势,以“变通”的态度对待中西所处的地位,并能够有限度的承认西方的长处。

而“夷夏大防”观却无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及声光化电优越的事实,较典型地表现出一部分封建士大夫顽固的文化保守性。

此两种文化观的分歧和斗争在洋务运动时期表现得较为明显,倭仁和李鸿章就是这两种对立文化观的代表人物。

2、“师夷”与“拒夷”之争1、京师同文馆之争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严重。

奕 于1866年12月11日上奏朝廷,建议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以便培养懂得“制造轮船、机器诸法”的技术人才。

招生对象从过去只限招收十三四岁以下的八旗子弟,扩大到具有科举功名及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京外官员。

这一新方案的提出,标志着清朝中央当权的洋务派对于西方文化态度的一次重大变化,表明洋务派已正式采纳了“采西学”的文化政策。

这种做法,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应不应该采用西学,终于成为文化观念大辩论的公开主题。

顽固派对开设天文算学馆大加反对。

顽固派一贯视洋器、西学为邪术歪道,对设立同文馆本来就耿耿于怀,现在看到又要让有功名、有身份的人来入馆学习“夷学”,当然不能容忍。

山东道御史张盛藻上奏,指责奕 的建议是“重名利而轻气节”,如果让科甲正途人员去习西学,就会败坏“士习人心”,动摇国本。

大学士倭仁也上陈反对意见。

为了遏制顽固派掀起的反对浪潮,奕 等人也上折,再次陈述开设天文算学馆的重要性,指出倭仁散布的反对言论已经造成严重的后果。

同年杨廷熙等守旧官僚继续上书反对意见,再度掀起波澜。

杨廷熙的奏折还对总理衙门进行抨击,直接涉及清朝最高统治者。

清廷发布上谕,以严厉的语气申饬了杨廷熙,并连带责备了倭仁之非,而对奕 一派不得不来一番好言抚慰。

中西文化主要差异对比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影响

中西文化主要差异对比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影响

中西文化主要差异对比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影响要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要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深入地理解。

众所周知, “文化”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其中, 广义上的“文化”涵盖面十分广泛, 它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文明的总和, 它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而精神文化是指人类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狭义上层面上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这种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机构。

“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很多, 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

在本科专业英语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应对中西文化有深入的认识, 才能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

1 式上存在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首先表现在中西方人在思维模思维方式的含义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换句话说, 思维方式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民族文化中最深层次的部分。

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结构型的, 而与此不同的是,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直线型的。

反映在日常交际中, 这种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则具体表现为:中国人喜欢以隐晦含蓄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意思和想法, 而西方人则较喜欢以直白的方式来进行传意。

对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为利义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交往中, 西方人重利轻义, 中国人则相反, 重义轻利或利义二者兼顾。

第二为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关系。

中国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 而西方人则强调个体性和分析性。

差异之三是中西方的感情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差异之四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极具意会性,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极具直观性。

比如我们在文章或生活中喜欢用暗示, 或者喻古论今, 这种含蓄的表达需要我们去意会, 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与西方人的直接表达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例子

中西方文化差异例子

中西方文化差异例子
1.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强调菜肴的口感和烹饪技巧。

而西方饮食文化则更注重营养均衡和食物的原汁原味,强调生食、沙拉和烤肉等。

2. 家庭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要,尊老爱幼、孝道等价值观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较为突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

3. 礼仪文化:在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在社交场合非常注重礼仪,如尊老爱幼、谦虚有礼等。

而西方文化中,礼仪相对简单,更强调平等和直接的表达。

4. 教育观念:中国教育观念注重学术成绩和考试分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压力。

而西方教育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

5. 时间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观念相对灵活,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较为严格,人们注重效率和准时性。

这些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例子,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差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摘要/本文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源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剖析其不同的自然观、世界观,寻求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

关键词/中西文化东方西方中国对比研究自然观西人崇拜自然,摹仿自然;国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西人征服自然,为己所用;国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

西人毕肖自然,赋予神性;国人体味自然,涵养人性。

一、中西文化比较东西方文化从思想根源到意识形态,存在着很大区别。

对待自然中:有生命的热爱赞美顺从软弱西:无生命的厌烦敌视抗争强势易卜辞说“天地之大德曰”,视自然为有生命的机体,而生命都体现出曲线式的律动,不是冷冰冰的几何形的点、线、面、体,而是高级的生命活动——感情,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清,水之美者”;“情,心之美者”;“晴,日之美者”。

情的本质——关心、顾念、珍惜。

中国人对自然是热爱与赞美的,但同时也又软弱顺从的一面。

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他们对于野蛮感到厌烦了,正如我们对文明感到厌烦一样”(《比利牛斯山游记》)。

对自然,西方文化是敌视与反抗的。

“不许自然有自由,一切都矫揉造作……人对无生命的东西毫无兴趣:不承认它们有灵魂和它们自己的美,只把它们当作仆从;或是活动的背景……树木、水、自然风光,失去它们的野性、拘束和荒僻的外貌”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这样评价西方人的自然观。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诺亚方舟:激进、跃动、分析、躁动和遐思、阳刚之美、一分为二,同中求异。

大禹治水:稳健、娴静、综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阴柔之美、合二为一,异中求同。

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进和稳健、跃动和娴静、分析和综合的差异。

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

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

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

中西文化概论

中西文化概论

-一.教父神学(Patristic)教父哲学是指处于圣经神学与经院神学之间的神学思想。

教父们为了使基督教更具吸引力和知识更充实,教父开始将《圣经》教训与古希腊罗马哲学融合。

[1]而在早期基督教时期(公元2-5世纪)的教父思想,由于是根据《圣经》和利用新柏拉图主义建立的,一般称为“教父哲学”。

在圣经神学与经院神学之间,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早期基督教神学发展中,教父哲学可谓是影响力最大的神学思想之一。

教父哲学以哲学论证很多现今的基本教义,主要的有神论、三位一体论、创世论、原罪论、救赎论和天国论等。

[2]教父哲学可说是经院神学的基础。

另一方面,教父哲学与托马斯主义都有相当的关联。

patristic n. (used with a sing. verb)1. The study of the lives, writings, and doctrines of the Church fathers.2. The writings of the Church fathers.二.经院主义(Scholasticism)经院主义指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基督教神融合起来并指出了这种融合对于人生的意义,这种融合后来被称为经院主义。

后来,经院主义泛化为在历史上任何哲学沦为死气沉沉的学术探讨,或和真实世界分家。

最好的经院主义例子是中期到晚期的中世纪(约1000-1500 AD),当时哲学家专注鸡毛蒜皮的逻辑争执,而几乎完全忽略伦理和政治哲学。

中世纪经院主义的特色,部分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原稿,只有逻辑的部分。

因此,经院主义一般常和亚里士多德思想关连。

20世纪的分析哲学,以逻辑实证和一般逻辑论者为主,有时被称为“新经院主义”,虽然一些欧陆哲学的潮流,例如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也同前者(分析哲学)一样脱离真实人类关怀。

1. the system of the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teaching predominant in the Middle Ages, based chiefly upon the authority of the church fathers and of Aristotle and his commentators2. narrow adherence to traditional teachings, doctrines, or methods三.唯理主义(rationalism)笛卡尔是法国唯理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理性,这显然是唯心论。

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中西文化差异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探讨“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一.研究课题名称:中西文化差异探讨(活动时间二个月)二.课题研究背景:人类世界是由多民族复合组成的。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下生存、繁衍、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在人类文化发生之初,生活在不同地理背景的人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

环境的差异构成民族文化差异的最初动因。

在漫长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界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民族文化的特色。

三.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中西文化主要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2、了解中西文化各自的体质;3、分析中西文化各自的利与弊;4、通过对差异的比较,看两者的相融;四.研究内容、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1.调查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与方面;2.学生调查在语言,教育,饮食及家庭观念之间的差异;3.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五.课题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访问记录、收集数据、调查表六.活动的过程:1、研究小组成员分工:(1)记录,访问;(2)收集数据,查资料;(3)分析总结,成果展示;2.研究的进展计划:研究阶段时间安排(周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目标课题生成与小组建立第1周成立小组形成小组研究方案第2周提出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开题论证与交流第3周交流问题研究方案的实施第4周访问、上网查资料中期班级交流第5周对活动的总结、归纳资料整理与分析第6周收集数据、整理形成研究结果第7周得出结论成果交流与展示第8周交流成果终期评价与反思第9周提出新建议。

中西方文化比较(1)

中西方文化比较(1)

第一章●第一位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对人类文化现象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是英国学者泰勒,他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比较方法强调以对象间的可比性为前提,它要求参与比较的材料应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矛盾的同一性,例如相近的或历史背景,相同的学科范畴或近似的命题,相似的内容和倾向或同类型的历史人物等第二章中西方文化寻根●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自由与文化》中指出的那样:“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文化条件简直就像生理条件一样,影响并决定人的意志。

文化条件被视为‘自然的现象,它们的变动反而被认为违反自然。

●中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的比较:一、中国文化的自然基础: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多次外族的入侵而终究能保持文化的延续与完整,未曾像其他古老文明那样遭致毁灭或中断,正是赖干这不可多得的广阔内陆基地。

2、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正是这些千姿百志的自然景观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色,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加上由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资源十分丰富,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

4、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一方面,它所面对的水域是浩渺无际的太平洋,海对于上古的中国人只意味着陆地的尽头,自然的天限,因而这些海洋就不能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

另一方面,在内陆地区的外缘,有西部的崇山峻岭和充满烟瘴的热带大林莽,它使中国与东南地区的文化交往与传递变得艰难。

积极影响:促使中国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

消极影响: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和自诩世界中心,妄自尊大的大国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华夏文明的不断进步。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的态度。(反面论证)(进一层)
第四段:(8节)中华传统文化现在
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再进一层)
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1.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法 对比把握住相应的范畴进行比较,显得条理 分明。 举例有代表性,表述点到为止,比较概括。 2.语言: ㈠干净利落,用词造句注意把握分寸。 ㈡生动形象,“资源”——“矿藏”—— “富矿” ——”矿脉”——”勘察”
对拥有无限力量的 神的追求,带来对极限 的追求。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是一篇文化论 文。文章的题目是论题,揭示了论述的范围。 如果将它补全了,就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 资源的角度看两种文化的 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短长,以及我们
说 长 论 短
西 方
感性文化的极度表现(体育) -------感性生命力的探究,肉体的沉醉。 说 长 理性文化的极度表现 (科学) -------理性生命力的探究,精神的沉醉。 论 艺术-科学化(模仿说)体育化(宣 泄说)------失去审美情感的魅力。 短
陈炎



1 对中西两种文化进行考察,提出观点。 2 谈西方文化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极度 表现。 3 西方文化对于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两极 的极端追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艺术与 工艺不发达。 4 中国文化由于其根本观念形成了传统体 育与科学均不发达的局面。 5 中国文化在感性与理性交融地带造就艺 术与工艺特别发达。 6 中国文化的体育与科学受到艺术与工艺 的制约,带有艺术化和工艺化的影子,显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与《中国与
西方的文化资源》分别从不同领域 论述了文明对话的意义,两篇文章 有那些异同?




同:结论大致相同,两种文化应该取长补 短,共同发展。 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异:《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以历史考 察探究两种文化的关系正反对比揭露错误 认识和偏见的失误所在。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着眼于现 状的分析,两两比较,从文化结构到具体 领域比较两者的差异短长。

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陷入危机漩涡之时, 中西文化论争激烈之际, 即为冯友兰所称的以“用新文化批判旧文化” *1] (P287) 为时代精神的近代文化思潮的第二期。

期间, 各种文化倡论蜂拥而至。

在反传统的文化思潮处于主流态势的学术背景下, 把为“孔子发挥外, 更不作旁的事” *2] (P344) 作为人生目标的梁漱溟, 以独到的思维体系、方法和宽泛的考察视角对中西文化及其关系加以审视, 提出了个性鲜明的中西文化观。

正因其文化见解与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指向在某种程度上相悖, 使其在众多思想家中脱颖而出, 独树一帜, 获得“东方文化派的保守人物”、“封建守旧派”、“文化保守主义者”、“中国当代新儒家的前驱”等种种称号, 并被视为当时国内学术思想界颇具争议的文化人物。

一、梁漱溟中西文化观的论证思路当各家各派为中西文化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梁漱溟没有随波逐流地追随某一派, 而是在文化论争的波澜中大胆地提出其对文化的独特见解。

他强调必须在整体意义上以全人类文化为背景进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比较, 而且, 应当在这种比较中, “把一家文化中的地位、关系、前途、希望统通表定” *2] (P353) 清晰, 并为其在文化总关系中求一个适当的位置。

他首先从文化的概念出发, 认为“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3+ ( P 7) , 即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 就是说, 文化是由生活决定的。

然后, 由生活引出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意欲, 认为意欲是生活的决定因素, 根据意欲得到满足的程度推出了人生的三大问题, 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问题。

从这三大问题中引出了人类生活的三大路向: 其一, 向前面要求一个; 其二, 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 其三, 转身向后去要求。

接着, 以三大文化路向说为依据, 对东西文化进行考察, 比较各文化的特异色彩及其根本精神的差异, 最后对世界未来之文化进行预见, 并提出在文化问题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3+ ( P50) 。

“中体西用”论共5页

“中体西用”论共5页

“中体西用”论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该文化模式萌芽于经世派的“师夷长技”说,其最初框架表现在冯桂芬的《校豳庐抗议》一书中。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形成文化思潮且演变为政治实践活动。

其全称最早出自一八九六年四月沈寿康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匡时策》:“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般地认为最早明确阐述这一概念的是一八九六年八月,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辅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

今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此是立学宗旨。

日后分科设教,及推广各省,一切均应抱定此意,千变万化,语不离宗”。

一八九八年,张之洞《劝学篇》对中体西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概括和阐发,成为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文化观的顶点体现。

中体西用文化观孕育的早期维新思潮又超越了中体西用自身,并且限定了“中体”的内涵,促使中体西用逐渐发生实质性的流变。

维新改良时期,中体西用不入时代的主流,其落伍为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守旧文化模式。

二十世纪初,康有为为首的文化复古主义者又起逆流,麇集在中体西用的麾下,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时代精神相悖离。

最终,中体西用在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风暴中被彻底荡涤出局。

中体西用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嘉道年间兴起的经世致用思潮。

这次再兴的经世之学冲破了清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的桎梏。

突破了规避现实的训诂名物、典章制度的考据学风,主张究心时务以经世匡济天下为己任,愤然针砭时弊、呼吁变法。

所属之事多为国内的漕运、盐政、治水、农事、治边、救灾、理财、吏治等当务之急。

这种面对现实、提倡解放思想、呼吁变法革新的学风和务实精神为中国走出中世纪、扬弃封建的守旧文化、创造新时代文化模式以及迎接社会巨变和突然遭遇的西方文化作了思想上、文化上、人才上的必要准备。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互鉴而丰富。请你再用世界古代史所学的一例内容进行论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互鉴而丰富。请你再用世界古代史所学的一例内容进行论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互鉴而丰富。

请你再用世界古代史所学的一例内容进行论证
历史上的文明交流和互鉴已被证明对世界的文明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经验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六世纪,当时巴比伦人和古希腊人交流学习,让当代的文明受益良多。

巴比伦人拥有了深厚的建造技术,曾建造出拉姆塔斯,这是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塔,可以看到绵延到地平线的金字塔,这种文明技术对古希腊人大有帮助,他们学习了巴比伦人使用几何计算科学建造石灰石建筑的知识。

据记载,最先能够计算圆周率3.14并用它建造非常完美的圆顶结构是古希腊人,古希腊人受巴比伦人的影响创造出世界上建筑上品尝之旅最完美的结构,比如雅典的卫城及威尼斯的很多宏伟的桥梁等。

古希腊人在文化上也受到了巴比伦人的影响,他们有着渊博的文化和较高的著作文明,他们拥有大量的诗歌文学作品,这也使古希腊的文化底蕴更加的丰富。

今日的世界,中西文明交流仍然持续不断。

西方文化影响日渐加剧,让世界各地的文化得以融合和发展,不论是美食、古老的建筑,还是宗教信仰,都使世界变得多彩丰富。

尽管有时候会伴随着种种分歧,但文明交流也必将是一种和平的方式,帮助它们发展出更多的新的东西和文化,扩大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理解,以使世界更加美好。

文化互鉴议论文

文化互鉴议论文

文化互鉴议论文丹麦设计师瓦格纳设计的“Y型椅“,既汲取了中国明式圈椅外形和意蕴的精髄,同时乂体现了北欧设计的简洁思想。

中国味与北欧风的完美融合,使得“Y 型椅”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从美洲传到中国的辣椒,最早只是被当作盐的代替品。

后来中国人创造出了许多“辣味十足“的美食,辣椒成为中国烹饪的重要食材。

而今,有些“辣味十足” 的美食已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曲此可见,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请以“文化互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范文:余秋雨先生说:“文化以交流为胜业,以传播为使命。

”我想此言诚然,但乂为何要说以交流、传播为使命、胜业呢?难道是为了促使一家之言统率天下,硬要将文化之千姿百态统而为一吗?更甚至实行文化侵略?我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其真正的答案也许便存在于文化互鉴。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文化互鉴是人类历史当行之道,更毋庸置疑有其积极意义。

从古时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中原丝织品吸收波斯风格,演化出丝织物的全新魅力,明清的青花瓷将外国纹样融入其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采;到如今各国的设计师通过互联网、论坛,越发达的交通,相互交流、碰撞出艺术上的火花,使得一件乂一件如“Y形椅” 一般的作品相继问世。

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艺术一一从来都需要靠文化互鉴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地球幅员辽阔,千姿白态,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础上,各式各样特色不同的文化应运而生。

从土黃色的大陆文明到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主张着安土重迁的慎重与主张着积极开拓的进取始终同时存在。

它们所倡导的文化内涵理念、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但无论高下好坏,各有长短,而我们乂当如何能兼具两者之长,让艺术这一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载体更好地发展呢?我想其答案也许便在于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就像古时的织品、花瓷,当下的“Y形椅”,兼取各家之长,方可为艺术之上的又一高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论战是由1915年《新青年》创立而开始的一场近代中国思想革命的论战。

它产生于辛亥革命之后中西文化的冲击以及爱国人士要求从思想方面改变中国固有之传统的争论,却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代表性阶段。

这场论战刺激了中国文化的新的觉醒和发展。

首先,论战经历了由认知单一走向多面评价的阶段。

杜亚泉和陈独秀分别站在东方固有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一边。

但由今天来看,二者都没有全面地为当时文化发展找到合适的道路。

故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有人提出了“中西调和论”,不能仅认为这种想法是中立的,此论具有了客观,公正的意义。

它既避免了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认识不全面,也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文化传统。

其二,论战随战争的发展而起伏变化。

但随此更为深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产生了怀疑。

甚至有许多人产生了向东方文明靠拢,寻求东方文明解救的想法。

《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证明。

中西文化论战的焦点已不仅限于文学文化,而是深入到了国家制度,进入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制传统之下所诞生的文化互相探索,融合,交流的阶段。

也是近代史思想上的一次碰撞。

最后,中西文化论战虽没有定论。

但却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初知识分子面对国家衰落之时的思想主张,也告诉了我们无论何时,因政治的风云变幻而产生的思想文化变革才是真正可以引起社会改变的途径,这场文化论战本源于二次革命的失败,而其结果却迎来了社会风气的开化,思想的解放和诸多知识分子文化理念的碰撞,实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争鸣的高峰。

一言陈之——文化的碰撞,融合,变革,争论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影响之后历史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杜亚泉对中西文化的主张是保守的,实质上仍然是“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

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如陈独秀等认为中西文化势不两立,不可调和,主张全盘西化。

梁启超认为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民主、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已“破产”,中国不应该盲目仿效“病态”的西方物质文明,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以担当起重建世界文明的使命。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不仅在精神上优于西洋文化,就其终极发展而言,也无悖于现代的要求,全世界都将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

有系统有理论地维护了儒家文化。

而瞿秋白等主张中国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在这场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中,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批判旧思想、旧文化,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而杜亚泉等保守派站在对立面加以反对,维护儒家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是逆潮流而动的。

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也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缺点和错误。

他们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但忽视甚至否认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

杜亚泉等人看到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但忽视甚至否认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

这都是缺乏科学的分析态度,因此,上述的激烈争论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而李大钊、瞿秋白等人宣传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才是真正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