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美下的理性之美
审美的三个层次是
审美的三个层次是审美的三个层次是 1第一种:感官美感官美来自于自然感官所面对的对象,是由感知能力建构的,是通过接受来自对象的刺激而形成的。
在感官美中,我们知道有一个外在的对象,一个对象存在于那里,它与我们相对,我们可以用感官和知觉去触摸它。
但是我们只知道那里有外来的东西存在,或者只知道那里有外来的东西,和我不一样。
第二种:理性美美是理性能力的建构。
理性美的特点是,它是人类理性主动建构的东西,所以它是不朽的,但理性美的东西中没有外在的东西,它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
当我们看到所有的外物时,我们不仅用我们的自然感官和我们的感性能力去接受外物的刺激,而且用我们的理性能力,或者说理性的眼睛去看待外物,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正式的、规范的世界,比如那圆圆的太阳,圆柱形的树干等等。
更重要的是,用理性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不再是生与死,而是包含着不朽与不灭的部分。
这个世界上不仅有现实的东西,还有理性的东西,理想的东西,现实的东西。
那么这是我们仅有的两种美感吗?还是来分析一下。
理性的形式规范和来自感官的刺激是两种完全异质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如何结合是一个大问题。
康德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理性形式是一个装满了来自感官的杂多的篮子。
所谓理性的形式来整理杂七杂八的感情。
康德的思路看似合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
没有办法解释两种异质的东西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杂多的感官刺激只能是杂多的,其中没有规则和形式。
而规律和形式不能落入感官现象。
也就是说,理想只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虽然要做这个做那个,但也只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
其实做这个做那个是不可能的,因为实践中没有理想,只有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做的。
当然,康德后来写了《判断力批判》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更严重的挑战是,感官美所面对的对象只是一个虚无的“有”,这个对象即是“有”,也是“没有”,它空洞抽象。
理性的对象中则根本没有外物,因此感官美和理性美的结合,只能是让空洞的对象装在一个空洞的形式中,空洞加上空洞仍然是空洞,在这两种美中都没有丰富的,具体的外物。
席勒作品美学分析
席勒作品美学分析席勒看到了美的本质是人类的全部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建设、创造和表达的结果。
他把美学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的美,即纯感觉的美;另一种是理性的美,即那种具有思想内涵的美。
他认为,艺术表现了人文化的道德和宗教信仰,是一种使人类感到愉悦的体验。
在《美学书信》中,席勒强调了艺术的自由和人的自由的关系。
他认为,艺术的自由和人的自由是相互联系的,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意志和情感,这与人的自由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艺术,艺术家抒发出他们的内心情感,观众也可以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与自由所达到的一种高度。
席勒把人的情感和思想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感性和理性。
在感性阶段,一个人主要通过直接感知来理解事物,他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获得愉悦。
而在理性阶段,人们认识到思考和理性的力量可以继续深化他们的理解和发现,从而启迪他们对世界的思想和理解。
这样,人们的美感和精神发展就可以和谐并存。
在《独断论》中,席勒强调了艺术和美德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艺术的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艺术家传达的道德信息能够让观众感到更深的情感,从而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人性的精神和人性的内在价值,从而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平。
最后,在《诗人的使命》中,席勒强调了艺术家的观念所造成的影响。
他认为,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不亚于艺术形式和技术,因为观念和思想是影响人的心灵和文化的核心。
艺术家应当用学问和体验来打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达到真正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席勒是一位具有深刻思考的美学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深刻探究了美学问题,并提出了独特的观点。
他把美学分为两种,强调了人的自由与艺术自由的相互关系,指出美德对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家的观念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于后来的艺术家和哲学家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谈美优秀作文
谈美: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人到宇宙美,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始终。
它如同空气和阳光般不可或缺,却又如同宇宙般深邃莫测。
谈美,并非仅仅是欣赏一幅画作、聆听一首乐曲,而是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深刻体悟,是对自身情感和理性的一种升华。
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人到宇宙,让我们一同探寻美的真谛。
一、感性之美:直觉与体验美最初的触动,源于感性。
我们被夕阳的余晖所惊艳,被花朵的芬芳所陶醉,被音乐的旋律所打动,这些都是感性体验的直接体现。
这种体验是本能的、直觉的,无需经过复杂的逻辑推理,就能感受到美的冲击和震撼。
孩童对色彩斑斓的玩具的喜爱,对自然奇观的惊叹,都是感性之美的最佳诠释。
这种感性之美,并非毫无章法。
它建立在人类共通的情感基础之上。
例如,对称与和谐往往给人以舒适和愉悦感,而对比与冲突则能激发人的兴奋和紧张感。
这些基本的审美原则,潜藏在我们的基因之中,引导着我们去感知和欣赏美。
然而,单纯的感性体验,往往是肤浅的、片面的。
它容易受到个人情绪、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客观性和普遍性。
因此,我们需要从感性走向理性,对美的本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二、理性之美:分析与解读理性之美,是对感性体验的升华和拓展。
它要求我们运用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去探究美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例如,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我们不仅要感受其色彩的绚丽、线条的流畅,更要分析其构图、用笔、意境等方面的艺术技巧,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
理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美。
它能帮助我们辨别真美与伪美,避免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
同时,理性分析也能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使我们能够欣赏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
例如,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其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在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其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音乐元素,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其结构、功能、风格等方面,从而更好地欣赏建筑的艺术价值。
感性与理性并重的个人总结
感性与理性并重的个人总结对于一个人而言,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感性和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排斥,但是它们却是一体两面,平衡两者才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一个人只追求感性,那么他的人生便可能充满了迷茫和无序,而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理性,他的人生则可能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
只有当感性和理性相辅相助,相互协调,才能够真正地体验和领悟这个世界的精彩与美好。
首先,个人智力是理性的具体体现。
智力可以让人在解决人生难题和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和有把握。
聪明的人们能够将其使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这些都是理性思维的体现。
此外,在社交交往中,个人的智力也能够为人进行决策和引领,从而更好地达成社交目标。
然而,有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有些聪明的人往往缺乏感性。
这种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聪明和理性思维而容易被情感和感性放在一边,从而变得对别人的情感缺乏共感和情感体察能力。
这些人在处理一些人际关系的事物时,可能会因为缺乏感性而犯愚蠢的错误。
只有当我们具备感性和理性双重优势时,才能够在人际关系中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感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性特征。
感性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整个世界的美好。
感性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某一段旋律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或者几行话语带给我们灵魂上的震撼。
感性不仅仅只是引发情感共鸣的作用,还可以引发对于数字和逻辑的深刻理解。
例如,一个人对于一个问题的深刻理解可以在感性的基础上准确地推断出结果,并且推断出来的结果也是与现实相符合的。
一个人只有在感性和理性并重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优秀的决策都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事情的各种因素,通过适当的分析和判断来做出合理的决策。
感性和理性互相补充,使得个人得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市场,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更好地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感性和理性并重也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感性与理性的选择
感性与理性的选择感性和理性是人类思维中两种不同的方式,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倾向于其中一种。
感性是指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直觉做出决定或行为,而理性是指根据逻辑、客观事实和推理进行思考和决策。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临感性和理性的选择,而选择哪一种方式往往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感性是人类基本的情感本能,它来源于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基于直觉和情感的思考方式。
在决策过程中,感性可能带来的是激情和冲动,甚至有时会因为冲动而犯下错误。
感性也是人类情感世界的表现,它可以使人更容易对事物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帮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美丽。
与感性不同,理性是一种更加客观、理性和冷静的思考方式。
在决策中,理性能够使人明晰思维,真正做出明智的选择。
通过理性思考,人们可以更加客观地观察事物,能够有效地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性还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冲动和贪婪的行为,让人们更加理智地处理问题。
在生活中,感性和理性可能会并存并起作用。
在做出一些重要决策时,很多人可能会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犹豫不决。
感性可能使人们在爱情中更加热烈和投入,但有时也可能因为感情冲动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而理性则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爱情,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感情问题。
在工作生活中,感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激情和动力,但理性也是决策和处理问题时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
理性和感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在实际生活中,感性和理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理性需要感性的支持来让人更深刻地感受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感性也需要理性的引导来避免冲动和错误。
在与人交往、处理问题、做决策等方面,需要结合起感性和理性两者来进行。
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需要不同程度的感性和理性。
在工作中,理性可能更加重要,例如在做决策、解决问题等方面,理性的思维方式会更加有效;而在与家人朋友交往、处理人际关系时,感性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感性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感性和理性的比重也会有所不同。
以“世界不能没有诗歌”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感性之美,理性之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1923年11月23日-2017年12月16日)不止一次描绘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屠岸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其精神就不会丰富,其气质就不会优雅,其文化就不会百花盛开、生气勃勃。
材料二:从1920年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至今,一个世纪即将过去,古代典籍对于当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已然成为天书,传统诗词与新时代价值之间的文化天堑即将形成。
对于这种现状,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深表担忧,她说,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守着这样丰富的文化宝藏却不自知,只是盲目地追求物利,这是现代年轻人的悲哀。
请你以“世界不能没有诗歌”为主题,根据对以上材料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感性之美,理性之光诗词,这种极为简练的文体,已流传了上千年。
从《诗经》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诗词的形式千变万化,诗词的意韵绵绵不尽,诗词在不断传承,也在不断创新,却从不间断。
时间抹平了山川,抹平了湖海,却没有抹平诗词的痕迹。
为何?“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老话流传至今,自有它的道理。
诗词总是带着诗意的美。
常读诗词的人总能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就比如读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能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与闲适;读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能体会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与壮志;读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能领悟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祈愿与祝福。
这些点点滴滴的诗意,在我们阅读与品味诗歌时渐渐在内心聚成一条川流不息的河,里面流淌着流芳千古的意韵,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让我们对生活拥有了无限的希望和企盼。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柔和,让我们得以用柔情来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生活。
因此,我们整个人的气质便犹如莲花的芬香,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在设计美学中的运用
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在设计美学中的运用【摘要】通过对设计的感性和理性的分析,论证了感性是产生艺术的原动力,理性是产生物象的必要条件,人的行为置于哲学的层面来看,都是在哲学审美基础上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表现。
从而得出结论,艺术需要通过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的方式来体现,理性需要艺术赋予灵感和热情,人的行为都是一种设计行为。
【关键词】理性;感性;美学观1 关于理性1.1 对理性的认识在古希腊时期,理性是一种宇宙理性或普遍理性,理性即一种建构宇宙秩序的力量或一种主体自主的创造能力。
中世纪时期,大部分哲学家们认为对上帝的认识是超越人类的感知与理性的能力范围的,理性的范围缩小为理智。
席勒清醒地认识到理性带来的危机,他认为正是教养本身给现代人性造成了这种创伤。
只要一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更明晰的思维使科学更明确的划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国家的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区别成为必然,那么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也就断裂了,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
1.2 理性认识在设计中的运用理性认识的逻辑性思维较强,在设计中体现的更理智,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和切身实际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它在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
但纯粹的理性在设计中是不可取的,纯粹理性对于其自身要求所驱迫,设计中过于注重功能性会被归为理性的设计,完全在使用的功能上下功夫,会忽略其造型的美观性。
理性认识在辩证法中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同时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细胞”,它的产生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飞跃。
如今,艺术需要通过理性的方式来显现,理性需要艺术赋予灵感和热情,人的行为都是一种设计行为,所以要合理的发挥理性认识在设计中的运用。
2 关于感性2.1 解析大师对感性的认识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写到:在人的身上可以区分出一种持久的东西和一种经常变动的东西,持久的东西称为人格,变动的东西称为状态。
这就在人身上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要求,它们是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两种基本法则。
爱情中的理性与感性
爱情中的理性与感性爱情是人类感情中最为复杂和深邃的一种,涉及到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渴望。
在爱情中,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常常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着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理性和感性的关系在爱情中既相辅相成,又存在着冲突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爱情中的理性与感性,并分析二者相互关系对爱情的影响。
一、理性与感性在爱情中的作用爱情是情感世界中的主角,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情感的渴望。
在爱情中,理性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性给予爱情以稳定和持久的力量。
爱情的初期常常充满热情和冲动,但理性的充分发挥能够使爱情走进现实生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理智和清醒,从而使爱情得以稳固和延续。
其次,理性让人们在爱情中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爱情往往伴随着冲动和盲目,但理性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冷静地分析和思考,在选择伴侣和处理感情问题时能够遵循理性的原则,减少后悔和伤害。
感性在爱情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首先,感性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幸福。
爱情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它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感性的存在让爱情充满了温暖和美好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热爱。
其次,感性能够让人们用心倾听对方的声音和需求。
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需要双方用心去感知和分享。
感性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加敏感和体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增强了亲密关系。
二、理性与感性的相互关系理性和感性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在爱情中二者常常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理性的存在可以对感性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得感性的表达更加合理和有效。
爱情中的冲动和冲突常常需要理性的干预和调和,通过理智的思考和沟通,可以减少感性带来的一时冲动和误解,使爱情更加稳固。
感性的存在则让理性更加温暖和接地气。
爱情不仅仅是理性的决策和计划,更是感性的表达和体验。
感性能够让爱情更加真实和有温度,使得理性的选择和决策更加贴近人的内心需求。
然而,理性和感性并非没有冲突。
康德美学三大原理
康德美学三大原理康德美学是指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美学问题进行的研究。
康德主要关注美的定义和判断,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则:感性知识、审美判断力和美的目的论。
一、感性知识康德认为,美学的核心在于感性知识。
感性知识是指通过感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换句话说,感性知识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
感性知识的特点是直观性、非概念性和主观性。
感性知识是美学的基础,因为美学是与我们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对美的认知主要基于感性知识,而不是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是通过概念和推理获得的,这意味着理性知识是抽象的、普遍的和客观的,而感性知识则是具体的、个体的和主观的。
美学的讨论必须从感性知识出发。
二、审美判断力康德认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形成审美判断力。
所谓审美判断力,是指我们对美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审美判断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几个关键要素:想象力、理解力和统一性。
想象力是审美判断力的基础。
想象力是创造力,是思维与感官的结合。
想象力使我们能够形象化地想象出美的对象,这是我们对美的第一步认知。
理解力是审美判断力的关键。
理解力是通过比较、分类和分析对美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理解力是关键的,因为我们必须能够理解美的对象的各个方面,以形成清晰的审美判断。
统一性是审美判断力的核心。
统一性是指我们能够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印象,归纳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
这种统一性是创造审美体验的关键,因为它使我们能够从一个独立的感知经验中获得美的体验。
三、美的目的论康德认为,审美经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这种提高是通过美的经验而实现的。
美的经验可以使我们逃避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压力,进入一个更加美好、纯净和高尚的世界。
美的经验可以使我们更加仁慈、公正和有同情心,这是一个更好、更美的社会的基础。
美的目的论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美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更是一种道德上的理想。
美可以使我们更加有同情心、更加温柔、更加有毅力和品格,这些都是康德所追求的道德理想。
感性的艺术与艺术的理性
感性的艺术与艺术的理性艺术活动无论是从创造方面看或是从审美方面看,都是一种感性实践活动,当然是一种精神性的实践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
艺术创造的成果即艺术作品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为了满足人的情感生活需要;艺术审美活动则是一种“对象化”的情感活动,是以情感为主导的感性活动。
由于艺术活动的这种感性特征,常常使人们觉得艺术活动与理性无关,甚至认为是与理性根本对立的。
这是对艺术本质的误解。
时下一些人的种种论调,正是这种误解的表现。
有人认为,艺术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反对理性干预;有人说,艺术创作是自我表现,需要“个人化”,勿需承担什么社会责任;也有人说,艺术审美活动就是为了个体的情感宣泄和享乐,勿需谁来进行教育;等等,不一而足。
艺术与理性真的是“水火不容”吗?非也。
一完整的人性——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一致感性与理性的区分,是以人为本体,是从人性中区划出来的两个不同概念。
感性与理性都是人的属性,人的能力,人及其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外无所谓感性与理性。
艺术之所以有感性和理性,是因为艺术是人的艺术,是人的能力创造之物,是为人的精神生活所需要。
感性与理性不同:感性的事物是具体的、个别的、多样的,可以直觉;理性的事物是抽象的、普遍的、单一的,可以思考而不可以直觉。
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上,西方现代哲学更偏重理性,认为理性才是人的本质所在,因而才说“人是理性的动物”(康德语)。
理性主义哲学由于过分强调理性,并使理性走向极端从而压制感性,防碍感性的发展,所以后现代主义哲学又反其道而行之,大批理性而高扬感性。
其实,感性与理性并非水火不容。
就人性来说,只有感性而无理性,或者只有理性而无感性的人,都是片面的人,唯有感性和理性的和谐一致,均衡发展,人性才是完整的,人格才是健全的。
这一点,美学家席勒已有卓越的论述。
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即27封信)中,对于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做了极其系统而深刻的论述。
尤其是第四封信、第六封信以及从第十一至第十八封信,在这十封信中围绕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从多方面论述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论述了如何才能达到和保持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一致。
你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
你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人类的理性和感性都是重要的,但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重要性。
理性是人类思考、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它使我们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决策。
感性则是人类的情感、直觉和审美的能力,它使我们能够体验丰富的情感和情绪,感知世界的美好。
在某些情况下,理性更为重要。
比如在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制定政策和规划未来时,理性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客观、理性的决策,避免受到情绪和偏见的影响。
此外,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解决纷争时,理性的思考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感性可能更为重要。
比如在艺术创作、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中,感性的表达和理解能够使人们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
此外,在做出个人重大决策时,感性的直觉和情感体验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衡。
因此,人类的理性和感性都是重要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思维世界。
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需要灵活运用理性和感性,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美感与灵性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详细内容1 这里所说的美感是狭义的,指审美当下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的性质如何,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综观有关美感的种种论述,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 、美感是感性的;2 、美感是理性的;3 、美感是感性、理性的统一。
“感性”一词在不同的作家那里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有关的美感讨论中,通常或指不假概念、判断、推理的直接性(如克罗齐);或指视、听、触、嗅等感官的运用及其相关对象的外部可感性质(如黑格尔);或指一种较低级的认识形式(如鲍姆嘉通);或指某种身体力量与生理感受(如居约、马歇尔、桑塔亚那等);等等。
美感与感性的关系也依上述理解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内容。
在把美感转到等同于主观快感上。
休漠和博克可说开了风气之先。
前者把美感视为一种“同情感”,后者则视为“类似爱的情欲”. 他们的观点后继有人。
弗洛伊德沿此方向走得更远。
他断言:“美感肯定是从性感这一领域中延伸出来的,对美的热爱中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性感目的。
对于性所追求的对象来说,‘美’和‘吸引力’是它最重要最必备的特征。
”○1 在这方面,D.H ,劳伦斯也差不多持同样的观点。
他认为:性欲和美原本浑然一体,就像火焰与火。
美的东西既是激起性欲的东西,那么很显然,引起的感受即美感也就是性感。
然而,这种把美感直接等同于本能欲望和生理快感的极端看法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承认它们只是美感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因素。
在中国当代美学中,朱光潜先生十分强调生理性的“节奏感”在美感生成中的重要作用。
但却区分了一般的快感与美感。
○2 然而也还有人特重美感的感性基础,坚持认为应从人的生理构造即肌体、感官与中枢神经的活动方式中去把握美感的结构体系。
○3另一些美学家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把美感的性质划入感性,特别是归结为生理性的快感或生物性的性欲,是看低了美感。
美感应该是某种更高东西的表现。
理性就是这种更高的东西。
但在不同的使用中,理性(the rational)也有不同的含义。
关于理性和感性的句子
关于理性和感性的句子1、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感性;如果没有感性,就要理性;如果没有理性,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她只有不幸。
2、恋爱的感觉是美丽的,犹如一场探险,有时不合常态的爱情反而更加激动人心。
但是,恋爱进程中的理性也同样重要,只懂得感性放纵而不知理性约束的人,一定会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塌糊涂。
3、恋爱时感性点,过日子理性点,穿衣服性感点。
4、一段爱情,是不需要别人理解的。
真情的说痴情的真矫情,感性的说理性的没人性,坚强的说勉强的不自强。
你不知道它的道理,可人人都有自己的爱情。
其实想说,它能够发生,已经很了不起了。
张嘉佳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它把我们的一颗心分作两边,左岸柔软,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左岸住着我们的欲望,祈盼,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左岸是梦境,右岸是生活。
6、从对个体的调查研究走向模型的创建,从感性的思维分析走向理性的科学论断,从专家的只言片语到系列专著文献的问世,事实证明,人才学不再是作坊豆腐,而是理论性很强的科学。
7、如果我是一个只会悲伤的人,我一定唱不好悲伤的歌。
我应该是一个理性和感性都很平衡的人。
8、用感性感受生活,用理性思考人生!9、人其实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理性的时候近乎残酷,感性的时候近乎白痴。
10、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11、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她把我们的一颗心分作两边,左岸柔软,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
左岸住着我们的欲望,期盼,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左岸是梦境,右岸是生活。
12、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13、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
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
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
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
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
他把科学分为三类: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
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
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
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
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
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美学思想:朱光潜先生评价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时说:“最显著的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1. 引言1.1 引言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作品《美育书简》是关于艺术教育和人性发展的重要著作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席勒强调了感性和理性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
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能力。
感性使人们能够感受和体验世界,而理性则帮助人们思考和理解世界。
艺术教育应该致力于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发展,让学生在创作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既能够发挥想象力和情感,又能够运用逻辑和分析能力。
席勒还提出了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认为艺术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在道德、智力和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艺术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良好道德观念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实现人性的充分发展。
席勒的《美育书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帮助我们理解艺术教育与人性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我们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更有思想、更有情感、更有人文素养的人。
2. 正文2.1 美育书简的作者以及其作品背景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是德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和文论家,被誉为“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诗歌《歌颂善良》,戏剧《劳伦斯·塞格尔》和《例如:麦克贝思》等。
他也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对德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美育书简》是席勒的一部关于艺术教育和人性发展的重要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席勒探讨了感性与理性在艺术教育中的平衡和重要性。
他认为,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性,让他们能够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还要培养他们的理性,让他们能够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结构和内涵。
席勒的作品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
在他成长的年代,德国正处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时期,这为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高考作文】理性的美
【高考作文】理性的美理性的美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充满诱惑和神秘的词语。
对于美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其中又有着共同的一点,那就是美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美可以是一朵盛开的鲜花,可以是一首动人的乐曲,也可以是一件极具设计感的家具。
当我们去探究美的本质,其实美并不是局限于个人情感的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出自理性的认知。
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的美,一种是理性的美。
感性的美是指那些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的事物,比如美丽的景色、动人的音乐、优雅的舞姿等。
这种美是通过我们的感官来感受和体验的,它让我们产生愉悦和惊叹,让我们陶醉其中。
而理性的美则是另一种层次的美,它是一种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认知和体验。
理性的美是通过我们的思维和理性来感知和理解的,它是一种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体现了对事物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
理性的美更多的是基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来解读,它不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层面,更加关注事物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在科学领域,我们将物理定律、化学反应等抽象为数学公式和科学理论,这些看似晦涩难懂的东西其实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抽象。
而在艺术领域,我们将艺术品解读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表达,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情感在我们的理性思维下得以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正因为如此,理性的美更加深邃和广阔,它不仅能够引导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更能够启发我们对事物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理性的美,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了解和探索世界,拓展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在理性的引导下,不断地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
理性的美并不是排斥感性的美,而是二者相辅相成。
感性的美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情感反应,它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和情感,让我们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而理性的美则是对感性美的深层次认知和解构,它让我们不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层面,更能够通过深入思考和理性推理来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只有在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引导下,我们才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体验美。
在当代社会,感性美似乎更加受到追捧和热捧,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感性的体验来感受和追求美。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性和理性是我们人类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它们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将二者对立起来,将它们分割开来,似乎它们互不相容。
实际上,感性和理性本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
感性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它是人类个体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人类深层次的思考和创作。
感性使得我们能够从内心感受到美、善和真,能够在这样的感受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感性的力量在艺术领域尤为突出,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是感性表达的典型方式。
然而感性也有其局限性。
它容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干扰,产生片面的观点和喜好。
感性主义者往往倾向于依靠个人直觉和直观感受来判断问题,无法理性客观地审视和思考。
感性的冲动也容易导致冲动行为,造成不理智的结果。
因此,理性的引导和纠正势在必行。
理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是我们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思考来认识世界的能力。
理性的思考使得我们能够超越个体的局限性,从客观规律和普遍原则出发,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我们才能明确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决策。
理性的力量在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然而理性也有其弊端。
过分追求理性可能导致僵化和狭隘,忽视了个体的感受和情感需求。
理性主义者往往倾向于一切以理论为基础,将个体的情感排除在外。
过于强调逻辑推理和形式化思考可能导致人们失去对人情世故的敏感,无法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将感性和理性进行统一,以达到最佳的认知和决策结果。
感性需要理性的引导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而理性需要感性的启迪来寻求更全面的认知和审视。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是简单地取舍其中之一,而是在互补中取得平衡。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来实现这种统一。
在感性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和音乐来激发自己的感性思维。
在理性方面,我们可以学习科学方法和推理思维,培养逻辑分析和思辨能力。
感性的爱 理性的美-爱是感性之物还是理性之物
感性的爱理性的美|爱是感性之物还是理性之物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的短篇小说《一位正派女人》(A Respectable Woman,1894),全文不足1470个英语单词,却按着时间顺序,展示了19世纪末的美国,一位已婚的女主人公,面对突然来家小住的丈夫的大学同学以及随后近一年时间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2003)中的Unit 1 Section A The Temptation of a Respectable Woman(《一位正派女人受到的诱惑》)就由此改编而来,反响较大。
由于凯特・肖邦女性意识的超前,她唯一的长篇小说《觉醒》就曾遭遇到半个世纪之久的“冷遇”,就算到了现在,《觉醒》“发表已超过百年,今日已经是美国大中学校的教材,但有趣的是,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写的情节梗概和其他人一样,可见这部小说非常微妙”,她的《一位正派女人》《一个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等短篇也是如此,非常微妙。
一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从小家境富有,接受过八年的学校教育,精通法语,喜欢文学艺术,在自家的阁楼上更是广泛涉猎了作家福楼拜、莫泊桑,哲学家斯宾塞,科学家赫胥黎,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超验主义者爱默生和梭罗等人的作品;在她的个人生活经历中,短暂一生,前后痛失七位亲人,其中包括她的丈夫(卒于1883年)和母亲,这也使得她对于人生、对于爱情、婚姻和家庭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1899年,凯特・肖邦以她的长篇小说《觉醒》为20世纪的美国文学开了先河,《觉醒》成了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她本人也因此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列。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凯特・肖邦在《觉醒》中以她超前独特的思想和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向世人展示了一位酷爱艺术,已婚、育有两子的美丽女子爱德娜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到最后投身大海的全过程;那么《一位正派女人》则以简练独到的文字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面对婚姻中突然出现的第三者?故事中的人物不多,就三人:巴罗达太太(Mrs. Baroda)和她的丈夫加斯顿・巴罗达((Gaston Baroda),还有巴罗达的朋友古韦尔(Gouvernail),故事的情节按时间顺序展开、随着女主人公她丈夫朋友态度的变化而跌宕起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性美下的理性之美
摘要: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描述了古瓮上美丽的田园画面,充满了感官美。
但感官美之下更蕴含着智慧美。
本文通过谈论这首诗的感性美和理性美来分析济慈独特的美学思想:“美即真,真即美”,以及其带给我们的启发。
关键词:感性;理性;美;真
“希腊古瓮颂”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作品。
这是他的“五部名颂”中的第三首,它描写了一个希腊古瓮上的田园风光。
济慈羡慕它永恒的美丽和安静,最后理性地提出他的观点:美即真,真即美,从完全感性的描写转换到理性的阐述,展示了济慈与众不同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带给我们无限的启发。
以下笔者通过谈论希腊古瓮颂中的感性美和理性美来分析济慈
的美学思想。
一、感性之美
浪漫主义诗人通常使用自然的语言来抒发感情,提出美学观点。
在“希腊古瓮颂”中济慈提出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包含了深刻的感性美和理性美。
首先,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朦胧美。
济慈赋予古瓮上没有生命的意象以生命和思想。
充满了朦胧美。
济慈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描述这幅画,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听见了笛子里演奏的美妙音乐,看见了平和的村庄和树下的情侣。
他生动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济慈所说“听见的旋律很美妙,没有听见的会更
美”,想象的事物更有魅力,这就是其朦胧美。
在济慈看来没有听见的乐曲更加美妙,他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美妙世界。
想象在写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想象激发了作者创作的热情,也是想象引导了作品的创作过程。
“济慈诗歌的目的之一就是永不放弃对美好想象世界的创造,以此来反抗当时身处的肮脏世界。
”
他这种独特的想象使他的语言生动优美。
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甚至能够听见“给灵魂奏出无声的乐曲”,古瓮上人们过着田园般的生活,树下的恋人,朝拜的圣徒,就像正在上演的一个戏剧或电影,而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充满了感性之美。
其次,济慈的诗歌以感官美和多彩变换的意象著称,表现了他对美的敏感性。
尽管瓮上有许多毫不相干的意象。
但是济慈通过想象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济慈作为诗人的细腻敏感使他能够最大限度地感知尘世之美,而他出众的想象才华也能够把他从美好意象中得到的感想生动优美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
二、理性之美
诗歌的前几节通过想象描述了瓮上的画面,带给我们无限地感性美。
“济慈的诗歌显示出作者在诗体上的精确把握和本身具有的思想深度。
”同时其诗歌具有独特的美学哲理,即理性之美,给了我们生活的准则,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的意义。
首先,诗歌的最后一节使我们感受到济慈理性的回归:美即真,
真即美。
这一节济慈不再羡慕那冰冷的田园生活,而是回到了现实中,他认为真实的东西才是美丽的,而不是那些艺术上的意象。
这个真理是“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感受现实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现实中的东西都有美的因素,正如济慈可以在艺术品上发现美,他赞美普通事物的美,并且赋予它们生命和故事。
这里济慈告诉我们尽管瓮上的田园很美丽。
街道会永远寂静,新娘会永远纯洁,那群祭祀的人会永远沉浸在幸福中,但这都是“冰冷的牧歌”——他们不能享受真实的生活,不能经历变化的过程。
他们是美丽的。
但是真实的生活更美丽。
其次,济慈的颂歌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能够指导我们积极地面对生活的琐事。
当面对古瓮上平静的生活时,济慈能够发现天真的孩子,优美的音乐,欢快的树枝……所有的这些东西使他忘记了现实生活的繁琐。
但是当那个古瓮和它美丽的景象消失的时候,他还是需要面对现实生活的。
因此,诗人明白了尽管瓮上的田园生活很美。
但是真实的才美丽,美丽的也须是真实的。
再者,在济慈的诗歌中,他赞美瓮上美丽的景色,羡慕那种平静的生活。
然后他开始了对时间的深深思考。
“沉默的形体呵,你像是永恒,使人超越思想”,这里济慈在告诉我们时间可以破坏美丽,也可以带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等暮年使这一世代都凋落,只有你如旧。
”
济慈通过诗歌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同时他把感官美提升到理性的
层次来指引我们的生活,他能够在真实的东西中发现其蕴藏的精神哲理。
其诗歌不仅赞叹自然的美。
也在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
三、美和真是相互联系的
在“希腊古瓮颂”中,济慈的思想从赞扬瓮的美丽转变到提出富有哲理的准则:美即真,真即美。
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使我们看到了济慈与众不同的才华和他独特的美学思想。
济慈的诗对我们有深刻的意义,他能够在存在的事物中发现其蕴藏的道德和精神哲理。
我们知道像华兹华斯这样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认为自然中蕴含着真理,而济慈认为自然是美和发现美学思想的源泉。
济慈在诗歌中表述的美学思想是不同于前辈的。
真和美是相互联系的。
美中有真,真中有美,只有美丽的事物才是真实的,真实的事物也必定是美丽的。
这个准则表达了济慈对美和真的敏感的观察和喜爱。
这是一首充满感性美和理性美的颂歌。
参考文献:
1.john keats,《ode in a grecian urn》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炳善译,《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4.赵红英,《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