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积极意义

合集下载

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佛教以来,我深深地被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所吸引。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感悟着佛教的智慧,也不断地在心灵上得到了净化。

以下是我学佛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佛教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学佛之前,我总是感到人生无意义,迷茫而痛苦。

然而,自从接触佛教后,我逐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解脱,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心灵的满足。

二、佛教让我学会了宽容与慈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而佛教则教导我们要宽容待人,以慈悲为怀。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心中的怨恨,不再为过去的事情纠结。

我明白了,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

只有学会宽容,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和谐,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三、佛教让我懂得了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善恶有报。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因果报应的道理。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命运。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多做善事,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回报。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四、佛教让我学会了自我反省佛教强调自我反省,认为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佛教让我懂得了感恩佛教认为,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成。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感恩。

我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感谢亲朋好友的陪伴,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一切给予我帮助的人。

感恩让我学会了珍惜,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六、佛教让我懂得了放下佛教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执着,包括对物质的执着、对权力的执着、对名利的执着。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

我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不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放下让我感到轻松,让我的人生更加美好。

佛教精神的现实人生意义

佛教精神的现实人生意义

要的是“完成”这个过程,只要你经历了这个过程, 来破除这些执着“空”的消极断见。性空要求众生解
你必然会有所得。随缘处事的人生态度,给众生在这 除各种身心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获得一种玄妙的
繁忙的名利场中,给予了一片片刻清闲的绿洲。在此 涅槃境界。但佛教仍然不舍世间,他的立足点仍是人
绿洲之上,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找回本心,识得自 间社会,致力于众生的解脱,救众生于生死苦海,我
的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若能得到所求,便为吾之 大可不必执着于某一物。表面物的“有”之存在,往
所喜,若不得亦无忧,让苦乐得失皆随缘。
往依赖于众多物而存在,此有无自性,因此万有皆无
若心随缘,在面对各种社会相,我们便多了一 恒常之理,人生无常便是常,若众生执着于这些无恒
份豁达的心态,即使在喧嚣的外在环境中,依然能保 之有,便会陷入永无休止的追逐这“有”,把“有”
文艺探究 WEN YI TAN JIU
佛教精神的现实人生意义
吴 菲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印度,是世界上 是缘起论,佛教认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此
三大宗教之一。在佛教经典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人生 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哲理,它企图通过唤起人内心的自觉,将人们从苦痛 宇宙的万事万物皆由缘所起。“涅盘”,亦称寂灭、
持恬静、冷静。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佛家所谓的随 当作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欲将万物据为己有,哪里
缘,并不是消极处事亦不是避事,特别是中国的佛家, 知道他所追逐的仅为无恒的有。不懂得“空”的人生
它依然是建立在现实人生之上的,它要求的是一种以 是一种贪欲的人生,一个人若将“有”看得太重,便
“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在现实中,努力做好 会贪得无厌,以至欲壑难填,人永远填平不了欲望的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影响一、介绍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的传入佛教是在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的,当时中国正在经历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繁荣时期。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并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二、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1. 基于慈悲与智慧的价值观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的价值观,倡导人们心存慈悲、追求智慧,尊重生命,避免伤害他人。

这种价值观对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促进社会和谐与和平佛教强调无我、舍己为人、消除烦恼,崇尚和谐与平静。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佛教起到了促进社会稳定、减少争端和冲突的作用。

佛教教义中的“戒杀”、与众相处的修养等观念,对于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传播文化与智慧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积极推崇知识和智慧。

佛教寺庙成为文化中心,通过经书的翻译和传播,激发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佛教文化中的艺术创作、雕刻技艺以及印刷术等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影响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佛教所宣扬的禅宗、修行等观念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僧侣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佛教寺庙成为边远地区的文化中心,对于地方政治和社会组织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佛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提倡心灵健康和内心平静在现代社会,佛教文化对于提倡心灵健康和内心平静产生了重要影响。

诸如冥想、静心的修炼方法,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心理疗法。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习佛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来缓解压力和寻求内心的平静。

2. 促进社会和谐与关爱佛教文化中所倡导的慈悲和关爱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佛教教义中的“众生平等”观念可以激励人们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关爱。

3. 丰富文化多样性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现代的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佛教的厚重文化底蕴、经文的阐释、佛教艺术等都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

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

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佛教是一种源于印度的宗教,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汉朝以来,佛教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宗教历程。

佛教理念在中国思想和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传播佛教的传入中国可以追溯至东汉末年,当时佛教大约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带来了大量的佛经和佛学思想。

随着佛法在中国的传播,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道德准则。

佛教的传统地位可见于历史之中。

在唐朝时期,随着玄奘法师归来带来的佛经翻译完成,佛学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风佛学,尤其是大唐玄宗时期,佛教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佛教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鼎盛。

二、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思想、文化、哲学、道德还是艺术等方面,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思想上来说,佛教主张“法无定法”,承认人人平等,重视个人内在的精神生活,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思想的交汇点,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佛教所强调的“慈悲为怀”、“修身养性”、“勤劳朴素”等道德准则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文化方面,佛教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

佛像和寺庙的出现也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和变革。

佛教的经典文学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容,而且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文学体系,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的启示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为今日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启示。

首先,佛教思想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为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其次,佛教思想对于道德观念的提升和重视,也在当代中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融合的今天,佛教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佛教的重大当代现实意义

佛教的重大当代现实意义

佛教的贡献与现实意义刘长乐说:“一朵生命的花朝着天空绽放,雨露折射出它素面的笑颜。

佛陀用一枝花朵,一个微笑赢得了世界的注目与尊敬。

佛教从创立那天起,就直指人性最难以克服的三大弱点:无知、贪欲和憎恨,为我们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带来了智慧的光芒。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与传播中,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以下重要贡献:1、非暴力。

佛教十善,以不杀为首,佛教五戒,列戒杀第一。

和平只能从非暴力和不相信武力而来。

2、平等心。

佛祖的教训可以用五个字概括:怜天下万物。

这是一种对全人类的慈悲、仁恕与谅解,这种开阔的平等主义正是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基石。

3、生死观。

佛教是一种全面关注生命内在真实和内在超越的学说和教育,它改变了近三十亿东方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与认识。

4、包容性。

佛教的平等心决定了其包容性,它大度地接纳别人,也深刻地改变自己,它坚信,包容无法改变过去,却能改变未来。

5、和谐论。

和尚和尚,以和为尚。

佛教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内心的和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和谐。

作为世界和东方主要的哲学与智慧,佛教的这些理念应该跨越文化、地域和民族,向西方和世界传播,以促进世界各种文化的交融、理解和共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都嫌不够,从总体上看,西方文化对佛教尚缺乏理解的兴趣,甚至存有一些偏见和误解。

以史为鉴,佛教的跨文化传播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思索与探究。

一是包容他人与他人包容(信心)。

佛教是个有严密体系、深刻内涵的宗教,它像药引一样可以治疗社会的疾病。

例如佛教的思想与孔子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使中国进入了长期的文化繁荣。

主动、灵活或被迫地改变自己,以获得他民族、他文化的理解,获得生根、开花、发展的权利,这是佛教在千年的传承中非常成功的经验与方法。

众所周知,各民族自觉不自觉的文化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而佛教却在非主流状态下自信、沉着地寻求其它文化的包容,在不失原则、不流血的前提下几乎传遍了整个亚洲,对西方也有相当的影响。

佛教教义的智慧启示

佛教教义的智慧启示

佛教教义的智慧启示佛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体系,崇尚慈悲、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它的教义深入人心,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佛教教义所传达的智慧,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智慧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无常与因果律佛教教义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的。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和流动,无论是人、物还是环境。

这个教义提醒我们不要过度依附于世俗的财富、名誉或其他表面的东西,因为它们都是瞬息即逝的。

相反,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心的平静与喜悦上,这才是真正持久和有意义的。

佛教教义还强调因果律,即一切现象都有其原因和结果。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过去行为所导致的。

这个教义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时刻保持善良和正直的品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良好的因果,并享受到积极的结果。

二、放下执著与欲望佛教教义告诉我们,苦难和痛苦是由执著和欲望所引起的。

当我们过度执着于某些事物或寄托过高的期望时,我们会陷入无尽的欲望循环中,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和解脱。

因此,佛教鼓励我们学会放下执著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放下执著并不意味着漠视或放弃追求目标,而是意味着放下对结果的执着和过分的贪欲。

我们应该专注于行动本身,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当下,而不是被未来的结果所困扰。

三、慈悲与无私的爱佛教教义以慈悲和无私的爱为核心价值。

它教导我们要超越个人利益,关心和帮助他人。

慈悲是一种广阔无边的心境,使我们能够包容和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无私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奉献,让我们愿意为他人的幸福和利益而付出。

通过培养慈悲和无私的爱,我们能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和争斗。

同时,慈悲和无私的爱也是培养内心平静和快乐的重要路径。

四、正见与智慧佛教教义强调正见和智慧的重要性。

正见是对事物真实本质的洞察,不受偏见和扭曲的干扰。

智慧是通过正见而产生的,它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超越表面的表象和误导。

通过正见和智慧,我们能够摆脱迷惑和困惑,看到更广阔、更普遍的真理。

佛教文化对当代的意义

佛教文化对当代的意义

佛教文化的当代意义佛教是世界最古老的一种宗教佛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的问题是人文问题(大多数的宗教,是借助于神的精神和理论来关注人文问题的)。

佛教从释迦牟尼创教的时候开始,就充满了重视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来进行自我解脱的这样一种人文精神。

佛教又是一种关注现实生活的宗教,是一种主张自力解脱的宗教佛教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得解脱,所谓“般若波罗密多”,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波罗密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般若波罗密多就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

佛教是一种治心的宗教“境由心造”,“百病由心生”,“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中国从唐代开始就流传着“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这样一种说法。

近年,在面对国际国内的双重紧张和焦虑的状况下,中国当局提出一个“双和模式”:即对内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

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

、中国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

崇尚和平和谐和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无疑会在中国佛教徒,乃至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其他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从精神层面将中国和世界和谐的步伐推向前进。

2009年3月26日至4月2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无锡灵山开幕,在台湾中台禅寺闭幕。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

这一主题,把“和谐”、“缘”、“和合”等几个体现东方文化和佛教智慧的理念融于一体,契合佛教经典教义的核心内涵,也符合国际范围内文化对话、交流、合作的潮流。

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不同,族种不同,文明与宗教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世界于多元中蕴含生机。

缘起理论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与基石,也是世界生住坏空的根本法则。

万物借缘而生灭,佛法依缘而成就。

阴阳相合、万物生长;众缘会聚、诸法生起。

和谐世界正是基于共同的追求,成于众缘的和合。

我们的世界需要一种“和”的精神与智慧,去化解矛盾、消弭纷争,去营造和谐、维护和平。

在今天中国,佛教已成为辅政的一种重要借助力量。

佛教的修行与人生意义

佛教的修行与人生意义

佛教的修行与人生意义佛教是一种以修行为核心的宗教,强调通过禅定、慈悲、舍己和智慧来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佛教的修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冥想、忏悔、礼佛、供养等。

这些修行方式不仅有益于个人的内心修养,还对社会和人生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修行的内在意义佛教修行的核心目标是超越苦难、解脱轮回,得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通过冥想和深思熟虑,人们可以认识到无常的真相,从而明白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

这种洞悉使个人具备平等、慈悲和智慧,超越个人欲望,提高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心,从而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均衡。

佛教修行的内在意义在于通过实践,使个体认识到人生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二、修行的外在意义佛教修行不仅对个体的内心有益,还对社会和人生意义产生积极的影响。

佛教教导人们具备慈悲心与智慧,以利他为中心,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鼓励人们以舍己为人的精神,无私地奉献和帮助他人。

修行者通过自身的改变,以行善行慈的方式影响他人,从而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佛教修行对人生意义的启示佛教修行对人生意义的启示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追求上。

佛教教导人们通过修行追求的不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解脱。

佛陀曾说:“生活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自由,自由的目的是平静,平静的目的是觉醒”。

佛教修行鼓励个人超越物质欲望,让心灵回归平静和内心的自由。

四、佛教修行实践的重要性佛教修行实践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更在于付诸实践和实际行动。

佛教强调直接体验与亲身实践,通过具体的修行方式和行为来提升修行者的智慧和慈悲心。

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体验佛教教义的内涵和真理,从而使修行者能够深刻地理解修行对于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金钱和物质的欲望日益增加,而内心的空虚感和困惑感也逐渐加深。

佛教修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助人们从内心深处探寻人生的真正意义,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解脱。

通过实践佛教修行,个体可以提升自身的智慧和慈悲心,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现代社会中佛教与禅修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社会中佛教与禅修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社会中佛教与禅修的价值与意义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由此演变出了禅修,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以其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人感觉焦虑、疲惫、无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与禅修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佛教教义着重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平等的。

无论劳动阶层、白领阶层还是精英阶层都可听取佛教之道理。

佛教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生活、正意、正念、正定」,这些论述可以帮助人们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和意识。

五戒是佛教中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窃、不嫖妓、不饮酒、不说谎言」等,人们因得以依照佛教获得内心的净化,重塑自己的人格、提高个人修为。

其次,禅修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协助人们更好地塑造自己。

禅修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平静思维,重塑心灵和身体,以及实现内在平衡。

禅修可分为一些派别,例如坐禅、念佛、默想禅、西藏禅等等。

各个派别在被实践之后都有极高的治疗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注意健身、饮食等方面,但私人时间的竞争也让人们更加担忧。

禅修可以为大多数人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个人时间归来之后重新理解自己,掌握更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禅修同时有助于人们发现内在的领导能力和平衡性格,这是现代社会受欢迎的一点。

经由禅修,人们能够发现廉耻之心,强化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以及更有效地管理个人情绪。

人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网际关系和人际关系,朝向人生目标,追求内在平衡。

总之,佛教与禅修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教义将人心引导向善,鼓励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而禅修则是一种能助人们找到内心平衡、提高个人修为、塑造领导力和性格的修行方式。

这些特点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人们提供了追求内心平静、探求生命意义的精神归属感。

藏传佛教的教义思想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藏传佛教的教义思想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藏传佛教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摘要:当今地球环境日趋恶化,人类开始关注生态问题,各种生态文化思潮与文化价值观反思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藏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发掘与诠释正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就藏族本身而言,在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和精神活动中始终洋溢着浓厚的生态伦理文化,发掘这些优秀的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而藏传佛教也是一种信仰,他可以给人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奋进的动力、平和的心态。

【关键词】藏传佛教;生态;环境;宗教信仰; 社会影响一、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一)藏传佛教的“缘起论”思想藏传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就是缘起论。

“缘起”是指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不是孤立的存在。

缘起论是佛陀的基本教义,他的弟子阿说示曾经转述这一思想:“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

”[1]“因”就是条件,万法由条件而生,由条件而灭;超越了条件性,就是涅盘成佛。

这是释迦牟尼的基本教理。

原始藏传佛教将这一思想表述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在这里,“此”与“彼”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事物的存在与否,决定于条件。

只有将一物置于整体中,在众多条件的规定下,才能确定其存在。

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

关于缘起有一个专门的“颂”,常常刻在佛塔、佛像的基座或佛塔、佛像内,或佛像的光背处,称作“法身舍利偈”或“法身偈”,其内容汉译为:“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

”[3]万法依因缘而生灭,这就是缘起论的基本思想。

藏传佛教的“缘起”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体共生”的世界图景与生态关系。

在藏传佛教缘起论的解释系统中,世界上所有的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相互依存关系中。

这种“整体共生”的关系,为我们确立共生共荣的“整体生态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整体性的关系中,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及互入的关系。

佛教与人生意义探索灵性追求的指引

佛教与人生意义探索灵性追求的指引

佛教与人生意义探索灵性追求的指引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自诞生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它通过一系列的教导和修持法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探索人生意义和追求灵性的指引。

本文将探讨佛教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和对灵性追求的指导作用。

一、佛教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1.1 无常与苦佛教教义认为,人生无常,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人们在追逐名利、享受快乐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导致苦难的产生。

佛教通过这一观点告诫人们要认识到苦难的本质,以此来认识人生的意义。

1.2 生命的无常性佛教强调生命的无常性,即人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瞬息即逝的。

这一认识让人们明白生命的短暂和一切事物的虚幻性,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不再被自己或他人的诱惑所迷惑。

1.3 缘起佛教教义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缘起”。

它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无数因缘所构成的,没有一个事物能够单独存在。

这一观点告诉人们,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众生以及整个宇宙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佛教对灵性追求的指导2.1 禅修佛教中的禅修(即坐禅)是一种修行方法,通过纯粹地观照自己的呼吸和思维,让自己进入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禅修能够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明了事物的真实本性,从而更好地探索人生的意义。

2.2 慈悲与舍己佛教强调慈悲与舍己的精神。

慈悲意味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舍己则是指舍弃个人私利,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奉献。

通过培养慈悲心和舍己心,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追求自己真正的灵性。

2.3 身口意净化佛教教义认为,人们的身体和言语以及内心都应该得到净化。

通过守戒、修证和禅修等修行方法,人们可以净化自己的身体和言语,同时培养善良和慈悲的内心,从而更好地追求灵性和理解人生的意义。

三、佛教对人生的积极影响3.1 减少痛苦佛教通过教导人们认识到生命的苦难本质,从而减少痛苦。

当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不再依附于物质享受时,心中产生了一种超越痛苦的力量。

佛教对大众心理的影响与教育意义

佛教对大众心理的影响与教育意义

佛教对大众心理的影响与教育意义佛教作为一种理性宗教,深入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对大众心理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佛教信仰关注整个人类幸福的目标,其核心思想包括因果律和慈悲心。

这些思想激发着人的内在力量,改变着人的世界观,深刻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

对于大众心理影响方面,佛教的教导无疑有所帮助。

佛教强调因缘关系,它通过教导人们遵守自然规律,认识到自己受到命运的影响,让人们不再将自己生命中的遭遇归于他人或事件的过错。

这种因缘关系的理念体现了佛教对自由意志的较低看法,这对于那些感到被社会或环境所束缚,困在问题中的人们非常有益。

悟空所表现出的思想也是如此,佛祖为他解释道:“不要把自己交给命运或者真理,而是学会区分这一切,并把握自己的命运”。

此外,佛教的“无我”思想也对人类大众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无我”是佛教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指的是个人认为自己只是大格局中很小的一部分,而自我是没有真正意义的。

在佛教的思想里,一份真正的幸福解脱不是与自我相互作用,而是通过透过自我约束的观念明白人生。

佛教的五戒教义,包括戒杀生、戒偷盗、戒淫乱、戒妄语和戒饮酒,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而制定。

通过约束个人行为,以此保证社会或自己长远利益。

此外,佛教在培养个人素质方面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佛教对大众心理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慈悲心。

由于佛教重视圆满生命的目标,因此它不断鼓励人们也要对他人感到关爱和同情。

佛教的慈悲心这一方面继承了中国文化所提倡的“仁”,并且融合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

佛教的这种慈悲心让个人感到自己与他人有关,而且,尤其告诉人道德长期、文化的普及,还可以帮助人们得到更多的共情和同理心,通过这样,将增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提高社会和睦与统一人,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和品质,使其向高尚、完美、典雅的人格中发展。

当然,佛教对个人身心平衡也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个人建立信心、强化意志力、保持健康。

佛教给人许多解脱的思想,可以消除内心的烦躁和漠然、破除传统价值、释放内心天性等方面等多方面起到很大的好处。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中国是佛教的重要传播地之一,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深深影响了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

本文将探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和艺术的深刻影响。

1.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时随着一些印度僧人的到来,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该宗教以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和哲学理念,深深吸引了中国人民的关注。

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通过口头传承和书信沟通完成的,这使得佛教迅速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

2. 佛教的发展和繁荣佛教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各个历史时期负责推动佛教发展的各个朝代的支持。

无论是南北朝、唐朝还是宋朝,国家的统治者都积极支持佛教的传播,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和塔庙。

佛教经典被翻译成汉语,为民众所了解,且佛教教义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导致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巅峰。

3. 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在宗教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佛教的宗教仪式和僧众生活的规范,培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次,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佛教鼓励个人修行和内心的宁静,有助于人们摆脱烦恼和欲望的困扰,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佛教思想和艺术形式渗透到中国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刻等方方面面。

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推动了汉语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本土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在绘画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如石窟、壁画和佛像等,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

5. 佛教的现状和发展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程,如今在中国依然有着广泛的信仰群体。

中国的佛教活动包括诵经、修行、禅坐等,吸引了许多人寻求心灵安宁和修身养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影响了宗教信仰,还对中国社会、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的传入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人认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样。

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与中国其他宗教对话等角度来谈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和意义。

一、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佛教进入中国后不仅发扬光大了自己的信仰,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和文化遗产。

佛教在中国受到了网络舆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视,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传统中,最重要的是其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体现在其道德伦理的传递上。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普及了一系列的道德教义。

佛教的道德源于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化,同时在中国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价值观。

比如,佛教的教义强调无我、法空、因缘等观念,即说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能超越物质世界,生命和物质是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因此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不伤生,不妄语、不妄想、不妄行,这些生命伦理观念对于完成人道主义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体现在其影响和参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一整套的经文、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

比如佛教强调慈悲心,鼓励人们向低落的社会阶层提供援助和关注,这种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正义意识和人文精神,这种传统的价值意义贯穿在许多中国社会制度中。

二、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最早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

在那个时候,佛教的宗教教义被看做一种与传统儒道思想相异的东西,而且被一些人视为异端、危害社会的东西。

然而,随着汉朝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唐朝时期,佛教在文化、艺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佛教在现实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历史

佛教在现实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历史

(现实意义)佛教除了提升世人的道德外,还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最简单,就说佛教在降低人贪欲这一条上的积极意义。

首先欲望过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为了追求欲望过于偏重经济发展,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

当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这儿着重强调的就是从根本上着手。

什么是根本?就是降低人的贪欲。

只有贪欲才是人们向自然过度索取的原动力。

贪欲低了环境保护才可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长久。

我们不用说中国,像美国,算是很重视环保的了,但美国每年向空气排放的污染却还是最重,为什么?因为人们都想着便利享受,用车最多,消耗能源也最多。

贪欲不降,人们对环境的损害无论如何也降不到哪儿去。

实际上以美国那样的经济发达程度,经济上只要能维持持续发展不下降就可以了,关键是要保护好环境,多发展宗教、文化事业,这样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快乐幸福。

其次欲望过高,更容易导致经济发展出现为一己私利而破坏他人利益的负面行为,比如贪建筑工程款而造成豆腐渣工程,又如为节约成本,煤矿安全措施不到位,还有各种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或不守商业信用的违约行为,这些几乎都是为了一己贪欲,而最终害人害己。

现在贪欲降低,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的开始追求自心的快乐,这种为贪欲铤而走险、自害害人的行为自然就少了,经济发展也会效率更高。

再次,发展经济本身不是最终目的,经济是为人服务的,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们生活得快乐。

以刺激欲望来发展经济,有点本末倒置。

快乐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一种精神状态,并不单纯决定于外在物质条件。

人通过欲望满足获得的快乐,大致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快乐大小=实际所得/欲望大小。

降低欲望直接导致快乐增大。

第四是发展经济本身的付出。

因为发展经济要花时间和精力,尤其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快,人忙于事,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没多少,还谈得上什么快乐呢。

中国圣贤老子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生活简单,俭朴,人心也质朴,这样人其实也最快乐满足。

佛教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用

佛教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用

佛教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用佛教作为一种古老而庞大的宗教体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关注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还提供了一系列的修行方法和智慧教导,以帮助人们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本文将探讨佛教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佛教的核心教义与心理健康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八正道、五蕴等,这些教义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而深远的作用。

首先,四圣谛揭示了人们的痛苦本质以及解脱之道。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承受着各种压力和焦虑,而佛教通过四圣谛的教导,让人们认识到痛苦的存在并寻求解脱的方法。

这种认知能力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使人们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其次,八正道为人们提供了实践的指导原则,以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方面的修炼方法。

这些修行方法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一种积极的行为准则。

通过修行八正道,人们可以摆脱负面情绪的纠缠,培养正面的心态,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部分:佛教修行在现代心理健康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佛教修行的思想和方法也逐渐被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中。

下面将介绍几个佛教修行对于心理健康的应用。

1. 冥想与正念训练冥想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实践方法之一,通过冥想,个体可以进入内心的宁静与专注状态。

在冥想过程中,个体通过观照自身的思维和感觉,意识到内心的变化与流动,从而改变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

正念训练则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于当下的专注和觉知,避免过多的思维纷扰和情绪波动。

这些修行方法在现代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被广泛应用,如焦虑症、抑郁症和心理压力等。

研究表明,冥想和正念训练能够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2. 思想转化与慈悲心培养佛教鼓励人们摆脱负面的思维方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深受亿万信徒的推崇和追随。

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被认为能够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思想对个人的影响佛教强调内观与修行,主张通过静心冥思、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站在超越一切烦恼的角度看待人生。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佛教注重觉知和正念的培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与自己的情绪和念头保持距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被繁忙的生活所压迫,容易迷失自我,佛教的内观修行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减轻压力和焦虑。

其次,佛教教导个人要正视生老病死,看待世间万象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这种超脱思维使得个人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虚无感。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主义盛行,佛教的这种思想能够提醒人们要重视内心的满足感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鼓励人们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同情心,并以智慧去理解世界。

这种慈悲与智慧的结合,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具备超越个人利益的视野。

在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冲突频繁的背景下,佛教的慈悲智慧具有重要价值。

二、佛教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教导的非暴力和和平思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佛教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使用武力和采取暴力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战争、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等问题仍然存在,佛教的和平理念为社会提供了和解和调和的方法。

其次,佛教强调伦理与道德的维护,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忍耐、忠诚等美德,这些美德的践行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危机、道德沦丧等问题十分突出,佛教的道德观无疑能够为社会提供正面的价值引导。

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佛教作为亚洲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它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处事哲学和一种社会伦理。

在实践中,佛教通过促进个人的内心修养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佛教鼓励个人的内心修养,倡导情感调和和心灵平静。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和烦恼,而佛教的修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从内心找到平静的力量。

它强调通过内心的净化和自我完善,才能达到心灵的平和和真正的快乐。

在这样的修行中,个人在内心中的自我探索和改变不仅能够自我修复,更可养成心寛的品德,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最终,这样的修行能够使每个人都更容易地适应社会环境,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生产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挑战。

其次,佛教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佛教教义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

佛教倡导的同理心理念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别人,尤其是在社会、家庭和职场中,这样的同理心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减少冲突和不和谐的因素。

此外,佛教教导人们去发展爱心,去关注他人的需要,从而在社会中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

诸如这样的健康关系可以使得个人在社会环境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进步。

最重要的是,佛教倡导了一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关系的观点。

佛教教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缘起性,它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关系,而无一物是孤立的存在。

这种观点推动了佛教的歧视观点,实践中各种歧视的传统理念,在佛教文化里都受到了挑战,而个人在社会中既与人共存又间接的与万物相连。

这样的观点有助于提高社会的依赖性和互动性。

比如,在现代社会中,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看待种族之间的关系有偏见,而佛教的缘起性理念可以改变人们的看待,将同等的价值观念之上,提高社会对人和人之间的尊重,从而推动社会向和谐的方向发展。

另外,佛教教义中的中道思想也有助于缓解社会因极端思维而带来的不和谐和冲突。

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试述佛教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哪些指导意义。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在世界东方文化里占有显要地位。佛教虽为宗教,但思辨性很强,各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极为丰富,能给人以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震撼。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
佛教思想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鼓励人们多做善事,这种精神观念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在现实生活,有相当多的人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以得到心灵的安慰。
(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
佛教伦理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众生平等观念、克制自我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这些伦理思想在佛经中就很好的展现出来了,随着在中国的发展,逐渐于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相结合,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在现代社会,佛教对人们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佛教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随着佛教伦理观念同传统观念的结合,佛教伦理观念逐渐为人们所借鉴和接纳,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办事,是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的,这些观念就起着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四)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人常常因工作、学习和生活而聚集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友关系、父子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关系的存在。况且人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着与人亲近的内在驱力,包括和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的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等。人与他人的关系涉及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由此也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习、工作方面的竞争力也日益加重,人们普遍地感觉到越来越难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在处理各自的情感和利益方面,往往会和他人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佛教可以净化人心,面对诸种纷繁的人际关系,可以在现代社会中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则是调和人际关际的润滑剂。可以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养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高姗姗佛教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所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人类精神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佛教此时正好充分发挥其心理辅导和治疗方面的功能,帮助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又会留给他们那些活着的亲人数倍的痛苦。

而这些自杀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问题和认知上面的障碍。

心理疾病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导致自杀轻生的后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亲友和家人带来很多负面因素,造成伤害和打击。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因此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离开不了心。

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

所以经上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

”可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皆由心造,我们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来不听从指挥,贪求五花八门的外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汲汲营营追求、计较、分别。

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
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如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如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佛陀以简便的法门告诉大众:佛法就是心法。

在佛教的教理教义中,还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佛教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在佛教唯识学中,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多。

佛教认为,我们所有的种种烦恼痛苦,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怎样地被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能够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心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容易被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就可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做个自在快乐的人了。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佛陀指示人际的关系,亲到母子夫妻、亲戚朋友,乃至怨家对头,都是由宿生之缘缔结而来的!没有缘就不会在一起:过去没有缘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间也不起反应的。

人际关系就是四种缘会:在感情
方面,不是报恩,就是报怨:在财物方面,不是讨债,就是还债,一切都不外乎这四种缘。

在佛法中,改善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有六度、四摄,四悉地,上供,下施等方法。

六度重菩萨内在德能的建设;四摄重在善巧摄受众生,处理与众生的关系:四悉地中,息灾和降伏为谴除事业中的种种违缘,增益和怀爱为帮助菩萨摄受众生,获得众生的敬爱;上供是通过供养三宝得到三宝的加持,增加自己的福报;下施是行四种布施,使众生欢喜,愿意随菩萨修学。

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则是调和人际关际的润滑剂。

可以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养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证。

一个拥有慈悲之心的人,必然会善待他人,关爱众生,看待别人如同自己的亲人。

《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

”《无量寿佛经》中亦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毋相憎嫉;有无相通,毋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说:“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
《善生经》中讲子女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一、奉能使无乏,二、有所为先白父母,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父母亦当以五事养育其子女,:一、制子不听为恶,二、指授示其善处,三、慈爱入骨彻髓,四、为子求善婚娶,
五、随时供给所需。

不过这里要注意,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不是没有原则的,它不能离开一个“正”字。

若父母不正,子女当劝令归正。

在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佛教指出世间朋友有多种多样,有贤友、诤友、亲友、仁友、德友、挚友、善友、慈友、悲友,此数者为良友;另有邪友、佞友、贪友、假友、怨友、害友,此数者为恶友。

良友是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

人若远离良友,则恶友增多。

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是不同于一般宗教的,它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有智慧的信仰,就是智信,而非迷信。

人的生死问题,必须在智慧的观照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依此人生观,去做人处世,便可以减少错误,并由此而消除因错误所带来的困难。

佛教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叫我们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实际的、圆满的、无碍的方法,和平等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人。

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可以作为构成这种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和来源。

“慈悲”一词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行也就是要脱离无边的苦海。

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又以拔苦为最根本。

佛教认为,人们只有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无我
利生、化他无倦的人生,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断除烦恼、完成人格的价值观,与慈悲济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菩萨正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弘扬,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实践,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

但是一般的人都有严重的我法执着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上首。

人在贪欲的驱使之下,就会想尽办法去追求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诸如名利、地位、金钱、美女等等。

而人的贪心是无止境的。

当一个人得到了近处的东西,还会希望拥有远处的东西,甚或是要把别人的也据为已有。

一旦得不到所希望拥有的东西时,又会加重自己的瞋心,有时还会不择手段地谋取。

有了贪心和瞋心,人也会同时具有了三毒中的痴心,于是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战争等的发生。

因此《杂阿含经》说:“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


为了对治众生不断膨胀的欲望,佛陀和历代祖师都劝诫弟子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

因为佛教认为世事无常,即使你现在拥有万贯家财,拥有娇妻爱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天灾人祸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一切都将会离你而去。

且不说身外之物是苦空无常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不会永恒存在。

一个人在生前无论多么富足,也不论如何风光,一旦身死命终,终究还是要两手空空而去,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

正确的人生观其实也包含着弥勒佛的精神。

弥勒佛在佛教里代表着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未来,我们从佛像那象征着福气的大耳朵、满面
的笑容和大大的肚子中可看到全部的生活智慧:因他表现出了一种现代人应当具有的达观而宽厚的生活态度。

每当我们礼拜弥勒佛的时候,都会从他那里感受到一种平直的心境和开怀的情感。

而这种人生观还体现在佛教的修行上,所谓“修行”不是专指宗教的行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内心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升华。

例如:人与人往来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仪;肯与人结缘;心思端正,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修行。

甚至在人际的相处上,以人我无问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

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这也是修行。

总的来说,面对人们普遍存在的贪心高涨,心态失衡的现实,佛教界人士应当利用其教义中有利于改善一般人人生态度的内容,从思想上来教育感化他们,让他们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态,在遭遇人生的成败之境时,应当做到“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此外,还应善用弥勒菩萨的宽容慈悲思想来培养现代人的宽容心态,塑造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

也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应当肩负起心灵教化的神圣职责,在化解心理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方面充当良师益友,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发挥其劝世导俗,恒顺众生的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