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43张)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44张)(共44张PPT)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720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6:40:49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72021/8/72021/8/7Aug-217-Aug-21
胡惟庸案大捕杀
返回
明朝(1368-1644年)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位低权轻
皇帝 亲自掌管
内阁
明
兵
部
部
部
部
废除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
刑
工
部
部
明朝内阁的发展过程:
文渊阁 明成祖朱棣
课堂设问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B、
C、平定七国之乱 颁布推恩令
D、
7、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五代是指中原一带先后经历的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②、这一时期政权更替频繁 ③、南方局势相对稳定 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A、①② C、①④
B、④ D、①②③④
8、下例关于宋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衙互不统属,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B、枢密院分割丞相的财权 C、枢密院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D、“强枝弱干”、“守外虚内”的部兵原则
前者采取强制削夺的办法,后者采取渐进的缓和办法
结果前者使矛盾迅速激化引发七国之乱;后者 达到了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共38张PPT)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 绵不断的国家。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创中央 集权制度,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是中国统一多 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这期间,统一是中国 历史的主流。
禁军将领
节度使
州郡长官
通判
文臣
唐末藩镇割据与宋初的集权措施
角色换位:假如你是赵匡胤,你对以下哪些人比较担忧? 角色换位:宋太祖是如何解除他们的权利的?
唐末藩镇割据与宋初的集权措施
角色换位:宋太祖是如何解除他们的权利的? 禁军将领 节度使 州郡长官
兵 钱 权
设枢密院 设三衙 设通判
杯酒释兵权
地方财赋收 归中央
王国
嫡长子
推恩令
儿子丙
安史之乱
杨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 ……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官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白居易《长恨歌》
唐玄宗李隆基
唐末藩镇割据与宋初的集权措施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课标要求:1、列举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 的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 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
皇权
矛 盾
地方分权 相权
(1)比较两位的主张有何异同?
(2)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西汉初期的分权与集权
2、汉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晁错
主父偃
相同 都是为了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不同 削夺诸侯国的封地 削弱诸侯国力量
禁军将领
节度使
州郡长官
通判
文臣
唐末藩镇割据与宋初的集权措施
角色换位:假如你是赵匡胤,你对以下哪些人比较担忧? 角色换位:宋太祖是如何解除他们的权利的?
唐末藩镇割据与宋初的集权措施
角色换位:宋太祖是如何解除他们的权利的? 禁军将领 节度使 州郡长官
兵 钱 权
设枢密院 设三衙 设通判
杯酒释兵权
地方财赋收 归中央
王国
嫡长子
推恩令
儿子丙
安史之乱
杨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 ……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官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白居易《长恨歌》
唐玄宗李隆基
唐末藩镇割据与宋初的集权措施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课标要求:1、列举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 的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 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
皇权
矛 盾
地方分权 相权
(1)比较两位的主张有何异同?
(2)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西汉初期的分权与集权
2、汉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晁错
主父偃
相同 都是为了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不同 削夺诸侯国的封地 削弱诸侯国力量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
王—国—《治安策》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儿子实甲行“推恩令”儿,子乙规定:诸侯
王死后,除侯嫡国长子继承王位 外,其侯他国子弟可王分国割王国嫡的长子 儿子一 守丙部统儿分辖子侯。土戊国 地侯国成儿为子侯己国列侯,由儿子郡丁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
• 1、西周:分封制 • 2、秦:郡县制 • 3、西汉: • (1)汉初(汉高祖):郡国并行制 (2)汉景帝:“七国之乱” ”(武力平定) (3)汉武帝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措施:推恩令、酹金夺爵、设刺史)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汉武帝
汉武帝(前156—前87 ),即刘彻,汉景帝子 ,公元前140—前87年在 位。在位期间,他强化 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采取了建立中朝(内朝 )、设置刺史、打击诸 侯国等强干弱枝的重要 措施,使汉朝出现大一 统的局面。
贾谊 主父偃
推恩令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 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 以义,国小则嫡亡长邪子继心承。”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 5、宋初(宋太祖)基本解决中央集权与 地方分权矛盾
• (1)措施: • ①收精兵②削实权③制钱谷 • (2)评价: • ①积极: • A改变……局面;B中央处于绝对上风; • ②局限: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讨饭) 1347年—1352年做和尚(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做皇帝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 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 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 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儿子实甲行“推恩令”儿,子乙规定:诸侯
王死后,除侯嫡国长子继承王位 外,其侯他国子弟可王分国割王国嫡的长子 儿子一 守丙部统儿分辖子侯。土戊国 地侯国成儿为子侯己国列侯,由儿子郡丁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
• 1、西周:分封制 • 2、秦:郡县制 • 3、西汉: • (1)汉初(汉高祖):郡国并行制 (2)汉景帝:“七国之乱” ”(武力平定) (3)汉武帝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措施:推恩令、酹金夺爵、设刺史)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汉武帝
汉武帝(前156—前87 ),即刘彻,汉景帝子 ,公元前140—前87年在 位。在位期间,他强化 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采取了建立中朝(内朝 )、设置刺史、打击诸 侯国等强干弱枝的重要 措施,使汉朝出现大一 统的局面。
贾谊 主父偃
推恩令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 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 以义,国小则嫡亡长邪子继心承。”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 5、宋初(宋太祖)基本解决中央集权与 地方分权矛盾
• (1)措施: • ①收精兵②削实权③制钱谷 • (2)评价: • ①积极: • A改变……局面;B中央处于绝对上风; • ②局限: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讨饭) 1347年—1352年做和尚(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做皇帝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 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 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 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精品课件
问题:导致唐朝中叶“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的唐朝陷入什么局面? 1、原因:
2、后果:
唐朝中央与藩镇力量对比图
边镇兵 : 中央军 49万 : 9万
二、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
问题:导致唐朝中叶“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的唐朝陷入什么局面? 1、原因: (1)为守卫疆土,在边境设军镇,派节度使;
度使
后周 郭威 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周世宗柴荣
十年开拓天下, 十年养百姓, 十年致太平。
四、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宋
太 祖 赵 匡
陈 桥 驿
胤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 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姓名:朱元璋 别名: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1344年—1347年做和尚(讨饭) 1347年—1352年做和尚(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做皇帝
血型:?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
父亲:朱氏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
同时期的西方
内阁制度 军机处的设立 的形成
专制制度顶峰、衰弱 (保守、落后)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 (开放、扩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件(32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中国成为被侵略对象(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件(32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有一天你们的部下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那时也由不得你们。”
2、后果:
唐朝中央与藩镇力量对比图
边镇兵 : 中央军 49万 : 9万
二、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
问题:导致唐朝中叶“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的唐朝陷入什么局面? 1、原因: (1)为守卫疆土,在边境设军镇,派节度使;
度使
后周 郭威 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周世宗柴荣
十年开拓天下, 十年养百姓, 十年致太平。
四、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宋
太 祖 赵 匡
陈 桥 驿
胤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 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姓名:朱元璋 别名: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1344年—1347年做和尚(讨饭) 1347年—1352年做和尚(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做皇帝
血型:?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
父亲:朱氏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
同时期的西方
内阁制度 军机处的设立 的形成
专制制度顶峰、衰弱 (保守、落后)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 (开放、扩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件(32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中国成为被侵略对象(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件(32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有一天你们的部下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那时也由不得你们。”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优质课件(31张)(共31张PPT)
结论:明朝内阁虽然有类似于宰相的职权, 但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它始终不是 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仅为皇 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没有决策权(取 决于批红);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明朝批内红阁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区别
不同点
中国
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权力大小 仅备顾问
对皇帝负责
性质
(2)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局 面的延续与扩大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宋 太
祖
(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
匡
(2)加强中央集权
胤
宋太祖 黄袍加 身处, 及系马 的老槐 树。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宰相赵普回答:
宰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
②汉景帝采取“削藩”措施
(2)解决:
直接原因
1)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
王的军事、政治权力收归中央
2)武帝以“推恩令”瓦解诸侯 王国;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酎 金夺爵。
汉
武
帝
加 强
2)地方
中
央
集
权
进一步巩固察和举发制展和了征大辟一制统的局
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
利的过分集中也带来了弊端
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盛唐时期出现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为守卫疆土,在边境设藩镇派节度使, 节度使拥兵自重。由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政 治败坏,只图享乐,不理朝政,任由奸相当 权,结果导致“安史之乱”。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藩镇割据
明朝批内红阁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区别
不同点
中国
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权力大小 仅备顾问
对皇帝负责
性质
(2)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局 面的延续与扩大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宋 太
祖
(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
匡
(2)加强中央集权
胤
宋太祖 黄袍加 身处, 及系马 的老槐 树。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宰相赵普回答:
宰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
②汉景帝采取“削藩”措施
(2)解决:
直接原因
1)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
王的军事、政治权力收归中央
2)武帝以“推恩令”瓦解诸侯 王国;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酎 金夺爵。
汉
武
帝
加 强
2)地方
中
央
集
权
进一步巩固察和举发制展和了征大辟一制统的局
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
利的过分集中也带来了弊端
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盛唐时期出现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为守卫疆土,在边境设藩镇派节度使, 节度使拥兵自重。由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政 治败坏,只图享乐,不理朝政,任由奸相当 权,结果导致“安史之乱”。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藩镇割据
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共44张PPT)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 “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 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 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统治者防止地方割据、加强 地方管理的方式
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 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 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 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刺史制度 汉高祖刘邦
2、唐末五代的割据战乱
(1)安史之乱
李隆基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选在君王侧。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官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
杨玉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甫
(1)废除丞相制度:
①原因:1.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2.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地教训;
②废除:明太祖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
(洪武十三年(1380年) )
③影响: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 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设立内阁
①原因: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2.设通判(监察); 3.文臣任州郡长官;
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设转运使——财赋 大部分运往京师,消除地方上的物质基础)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 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 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统治者防止地方割据、加强 地方管理的方式
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 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 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 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刺史制度 汉高祖刘邦
2、唐末五代的割据战乱
(1)安史之乱
李隆基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选在君王侧。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官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
杨玉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甫
(1)废除丞相制度:
①原因:1.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2.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地教训;
②废除:明太祖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
(洪武十三年(1380年) )
③影响: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 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设立内阁
①原因: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2.设通判(监察); 3.文臣任州郡长官;
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设转运使——财赋 大部分运往京师,消除地方上的物质基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课件(共39张PPT)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推恩令与削藩令的不同在哪里? 哪一个能更好的的解决王国问题?为什么
推恩令 酎金夺爵
一、制度的巩固 2、汉初的集权措施
十三州刺史图
刺史
以卑临尊, 分察诸郡 强干弱枝 纲举目张
一、制度的巩固 2、汉初的集权措施
汉武帝刚继 位时的西汉
疆域 汉武帝后 的西汉疆
域
一、制度的巩固 2、汉初的集权措施
三、制度的强化 3、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论从史出:
“明代的中央官制,废丞相、设内阁……其精神却是 划时代的。它使君主的权威,发展到极点,也使臣下的地 位,益趋低落。
前后五百数十年间,士大夫受着这种政治作风的熏 陶,外加八股文的桎梏,弄得人格沦丧,智慧闭塞。他们 除了以效忠一姓,猎取功名富贵为职志外,对国家社会, 已谈不到理想与抱负。”
——傅乐成《中国通史》
小组讨论: 议一议,明清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 的影响
历史的启迪:
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 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 机制弊端,让制度成熟而持久。
本课小结
第四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制度的巩固
1、郡国并行制 2、汉初的集权措施
二、制度的发展
1、北宋强干弱枝的新尝试 2、防旧弊与新弊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谢谢大家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1.8.7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8:38:3518:38:3518:388/7/2021 6:38:35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1.8.718:38:3518:38Aug-217-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8:38:3518:38:3518:38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1.8.721.8.718:38:3518:38:35August 7,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8月7日星期六下午6时38分35秒18:38:3521.8.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8月下午6时38分21.8.718:38August 7,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7日星期六6时38分35秒18:38:357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下午6时38分35秒下午6时38分18:38:3521.8.7
推恩令与削藩令的不同在哪里? 哪一个能更好的的解决王国问题?为什么
推恩令 酎金夺爵
一、制度的巩固 2、汉初的集权措施
十三州刺史图
刺史
以卑临尊, 分察诸郡 强干弱枝 纲举目张
一、制度的巩固 2、汉初的集权措施
汉武帝刚继 位时的西汉
疆域 汉武帝后 的西汉疆
域
一、制度的巩固 2、汉初的集权措施
三、制度的强化 3、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论从史出:
“明代的中央官制,废丞相、设内阁……其精神却是 划时代的。它使君主的权威,发展到极点,也使臣下的地 位,益趋低落。
前后五百数十年间,士大夫受着这种政治作风的熏 陶,外加八股文的桎梏,弄得人格沦丧,智慧闭塞。他们 除了以效忠一姓,猎取功名富贵为职志外,对国家社会, 已谈不到理想与抱负。”
——傅乐成《中国通史》
小组讨论: 议一议,明清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 的影响
历史的启迪:
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 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 机制弊端,让制度成熟而持久。
本课小结
第四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制度的巩固
1、郡国并行制 2、汉初的集权措施
二、制度的发展
1、北宋强干弱枝的新尝试 2、防旧弊与新弊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谢谢大家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1.8.7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8:38:3518:38:3518:388/7/2021 6:38:35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1.8.718:38:3518:38Aug-217-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8:38:3518:38:3518:38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1.8.721.8.718:38:3518:38:35August 7,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8月7日星期六下午6时38分35秒18:38:3521.8.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8月下午6时38分21.8.718:38August 7,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7日星期六6时38分35秒18:38:357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下午6时38分35秒下午6时38分18:38:3521.8.7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件共42张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
? 在唐朝后期150年 里,河北三镇的57 个节度使中,真正 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 人。唐朝的统一局 面破坏了,形成了 “藩镇割据”的局 面(。藩镇)部下各数万劲
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 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籓臣, 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李怀仙传》
五代十国时期
? 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 废帝自立,建立后梁 政权,唐朝灭亡。
?1.汉朝加强中央集权
–⑴背景:
?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西汉君臣怎样解决王国问题?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 国小则亡邪心。……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 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贾谊向汉文帝 的献策,引自《汉书·贾谊传》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向汉 景帝献策,引自晁错《削藩策》
、引导幼儿认识公共汽车、轮船、地
铁、火 车、飞 机等交 通工具 及相关 的交通 安
全常识
、鼓励幼儿大胆的提出问题
并学习 自己去 海、陆 、空立
体交通图
将
幼儿的问题展
示出来
如 怎样过马
路最安全
交通标志什么 样
轮船、飞机什
利用楼道墙面
展示幼儿对交
通相关知识的 认识
利用班内瓷砖
墙展示幼儿收
集来的资
料 ―― 幼儿去 过的地方、幼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 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 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汉武帝)令诸王得推恩封子弟为列侯,于是 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 三……
——《通典·职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背景: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
2、措施:(1)实行推恩令 →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2)设置刺史(位卑权重)→监察地方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措施:
①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兵:收精兵 ②原则:“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权:削实权
①所有州郡直属中央②设通判监督地方 ③文臣但任州郡长官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 修一《专制集权的不断 加强》课件(43张)
2020/8/24
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西周:分封制 (中央集权尚未真正形成) 2、秦朝: 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3、西汉:(汉初)郡国并行制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武帝)推恩令、刺史制度; 4、北宋: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5、元朝: 行省制
②地方:汉:推恩令、刺史 宋:将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
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
1、唐朝中叶“安史之乱”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平定“安史之乱”后,地方上设节度使;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质: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宋太祖赵匡胤
赵普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 十年间,帝王凡易八 姓,战斗不息,生民 涂炭,其故何也?”
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明太祖与奏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皇太帝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
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明 年天太 正内祖 月,朱 十内元 一外璋 (诸于13司明80送洪.2到武.1皇7十)宫三,的
皇帝很忙!! 奏章共1660件。这些废奏除丞章了相有中讲书一省件和事丞的相,制也度有,讲
两三件事的,共计有并3宣29布1件成事为,定皇制帝。平均一天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皇权强化的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思考: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成为我国古代专 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1)机构简陋(非正式的国家机关) (2)品级不高,随时被撤换; (3)跪受笔录,负责传达 (4)完全听命于皇帝
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 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3)特点:①非法定机构; ②没有决策权; ③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二)清朝: 设军机处
1、原因:(1)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直接) (2)清初,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3)加强皇权(根本)
2、设立:雍正年间
3、职能: 参与处理军务政事,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4、影响明:代(内1)阁简和化清处代理军政机务处手,续都,没提有高决行策政权效,率二;者只
(有章可循)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 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 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 备于雍正朝。奏折运转处理程序, 因“阁臣不得与闻”,而避开阁臣干 预,特别是官员之间互相告密、互 相监督,强化了皇帝专制权力。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是参与机(要2)政标务志。着虽专有制宰皇相权之高责度,发却展无(宰顶相峰之)权▲;
中央行政制度(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朝 尚书台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确立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皇权空前 强化,到 达顶峰
根据上图,说说郡国并行制带来什么危害? 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王国势力日益
膨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开始激化;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 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公元前154年 ,吴、楚等七 个诸侯王发动 叛乱。历史上 称为“七国之 乱”。
景帝决心平 叛,命太尉 周亚夫和大 将军窦婴率 军,三个月 后平定叛乱 。
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今 所以治之,亦无他奇 巧,惟稍夺其权,制 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
祖与赵普定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
厚禄为条件,解除兵权。开宝二年(969年),又用同样手段,
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防止分裂割据。
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
狗烹”相比式剥夺兵权, 避免政治动荡。
元 朝 行 省 制 度
行省制,全称“行中书省”制,代表最高行政 机关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 国家统一。这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对后世影响巨大。
要吏处吏 理207户件户 文件,礼礼411件事兵。兵
邢邢
工工
(朱元璋)自己写诗道:
“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披背。”
2、明成祖设内阁
(1)原因:废丞相后,事务繁多;
(2)过程: ①明太祖: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皇帝顾问) ②明成祖: 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③明中期以后:“票拟”权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儿子实甲行“推恩令”儿,子乙规定:诸侯
王死后,除侯嫡国长子继承王位 外,其侯他国子弟可王分国割王国嫡的长子 儿子一 守丙部统儿分辖子侯。土戊国 地侯国成儿为子侯己国列侯,由儿子郡丁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前156—前 87),即刘彻,汉景 帝子,公元前140—前 87年在位。在位期间 ,他强化皇权,使汉朝 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钱:制钱谷 设转运使,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3、影响:
①利:改变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央与地方 的矛盾基本解决。
②弊:造成“三冗(官、兵、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相同: ①中央: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②地方: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 ①中央:汉:中朝 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财权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 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 切。……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 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 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 存在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特点: ①皇权至高无上②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③两对矛盾的斗争
趋势: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影响:积极+消极
朝代 中央 建立 秦 三公九卿制
地方
郡县制
选官
军功爵制
巩固 汉 中朝
初:郡国并行 察举制 刺史、推恩令
完善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后:节度使 藩镇割据
科举制
发展 宋 二府三司制 钱、权、兵
早期政 治制度
夏: 公共权力 商: 内外服制度
单元知识结构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专制 主义 中央 集权 制度
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成因:①经:小农经济②政:地主阶级③思:法家 内容:①中央制度②地方制度③选官制度④监察制度 过程:起源(战国) 建立(秦) 巩固(汉)
完善(隋唐) 加强(宋元) 强化(明清)
汉高祖刘邦
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 土。”
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灭亡的原因,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郡国并行制
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 P17课本
上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说明君权日益加强;
二、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明朝
1、明太祖废丞相
(1)原因: ①历史:吸取元朝丞相专权的教训;
材料:自②秦直始接皇:置宰丞相相胡,惟庸不专旋权踵;而亡。汉、 宋因之,③虽根有本贤:相加,强然皇其权;间所用者,多有小 (2人),过程专:权裁乱撤政中。书我省朝,废罢除相丞…相…,事皇皆帝朝亲自廷掌总管之六部 ,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 (3立)丞影响相:。标志1600多年丞—相—制《度明被太废祖除;实录》
1、消极 (1)政治:①延缓封建社会衰落,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
②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容易失误; (2)经济: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4)外交: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与西方国家差距;
2、积极 (1)政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2)经济:组建大型工程,保护小农经济; (3)文化:加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材料二:(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 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 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 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宰相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任免
决策者
要经皇帝及大臣 商议
侍从咨询为主
直接由皇帝意 愿决定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讨饭) 1347年—1352年做和尚(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做皇帝
批红(皇帝) 高于 票拟(内阁)
问题:有人认为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 相,你认为对吗?
内阁首辅==宰相
材料一: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郡国并行制
(1)原因:刘邦错误地分析秦亡的原因 (2)内容:“汉承秦制”,地方上郡县与封国并行;
2、措施:(1)实行推恩令 →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2)设置刺史(位卑权重)→监察地方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措施:
①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兵:收精兵 ②原则:“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权:削实权
①所有州郡直属中央②设通判监督地方 ③文臣但任州郡长官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 修一《专制集权的不断 加强》课件(43张)
2020/8/24
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西周:分封制 (中央集权尚未真正形成) 2、秦朝: 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3、西汉:(汉初)郡国并行制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武帝)推恩令、刺史制度; 4、北宋: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5、元朝: 行省制
②地方:汉:推恩令、刺史 宋:将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
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
1、唐朝中叶“安史之乱”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平定“安史之乱”后,地方上设节度使;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质: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宋太祖赵匡胤
赵普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 十年间,帝王凡易八 姓,战斗不息,生民 涂炭,其故何也?”
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明太祖与奏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皇太帝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
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明 年天太 正内祖 月,朱 十内元 一外璋 (诸于13司明80送洪.2到武.1皇7十)宫三,的
皇帝很忙!! 奏章共1660件。这些废奏除丞章了相有中讲书一省件和事丞的相,制也度有,讲
两三件事的,共计有并3宣29布1件成事为,定皇制帝。平均一天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皇权强化的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思考: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成为我国古代专 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1)机构简陋(非正式的国家机关) (2)品级不高,随时被撤换; (3)跪受笔录,负责传达 (4)完全听命于皇帝
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 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3)特点:①非法定机构; ②没有决策权; ③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二)清朝: 设军机处
1、原因:(1)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直接) (2)清初,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3)加强皇权(根本)
2、设立:雍正年间
3、职能: 参与处理军务政事,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4、影响明:代(内1)阁简和化清处代理军政机务处手,续都,没提有高决行策政权效,率二;者只
(有章可循)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 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 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 备于雍正朝。奏折运转处理程序, 因“阁臣不得与闻”,而避开阁臣干 预,特别是官员之间互相告密、互 相监督,强化了皇帝专制权力。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是参与机(要2)政标务志。着虽专有制宰皇相权之高责度,发却展无(宰顶相峰之)权▲;
中央行政制度(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朝 尚书台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确立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皇权空前 强化,到 达顶峰
根据上图,说说郡国并行制带来什么危害? 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王国势力日益
膨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开始激化;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 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公元前154年 ,吴、楚等七 个诸侯王发动 叛乱。历史上 称为“七国之 乱”。
景帝决心平 叛,命太尉 周亚夫和大 将军窦婴率 军,三个月 后平定叛乱 。
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今 所以治之,亦无他奇 巧,惟稍夺其权,制 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
祖与赵普定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
厚禄为条件,解除兵权。开宝二年(969年),又用同样手段,
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防止分裂割据。
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
狗烹”相比式剥夺兵权, 避免政治动荡。
元 朝 行 省 制 度
行省制,全称“行中书省”制,代表最高行政 机关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 国家统一。这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对后世影响巨大。
要吏处吏 理207户件户 文件,礼礼411件事兵。兵
邢邢
工工
(朱元璋)自己写诗道:
“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披背。”
2、明成祖设内阁
(1)原因:废丞相后,事务繁多;
(2)过程: ①明太祖: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皇帝顾问) ②明成祖: 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③明中期以后:“票拟”权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儿子实甲行“推恩令”儿,子乙规定:诸侯
王死后,除侯嫡国长子继承王位 外,其侯他国子弟可王分国割王国嫡的长子 儿子一 守丙部统儿分辖子侯。土戊国 地侯国成儿为子侯己国列侯,由儿子郡丁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前156—前 87),即刘彻,汉景 帝子,公元前140—前 87年在位。在位期间 ,他强化皇权,使汉朝 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钱:制钱谷 设转运使,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3、影响:
①利:改变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央与地方 的矛盾基本解决。
②弊:造成“三冗(官、兵、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相同: ①中央: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②地方: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 ①中央:汉:中朝 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财权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 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 切。……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 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 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 存在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特点: ①皇权至高无上②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③两对矛盾的斗争
趋势: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影响:积极+消极
朝代 中央 建立 秦 三公九卿制
地方
郡县制
选官
军功爵制
巩固 汉 中朝
初:郡国并行 察举制 刺史、推恩令
完善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后:节度使 藩镇割据
科举制
发展 宋 二府三司制 钱、权、兵
早期政 治制度
夏: 公共权力 商: 内外服制度
单元知识结构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专制 主义 中央 集权 制度
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成因:①经:小农经济②政:地主阶级③思:法家 内容:①中央制度②地方制度③选官制度④监察制度 过程:起源(战国) 建立(秦) 巩固(汉)
完善(隋唐) 加强(宋元) 强化(明清)
汉高祖刘邦
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 土。”
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灭亡的原因,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郡国并行制
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 P17课本
上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说明君权日益加强;
二、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明朝
1、明太祖废丞相
(1)原因: ①历史:吸取元朝丞相专权的教训;
材料:自②秦直始接皇:置宰丞相相胡,惟庸不专旋权踵;而亡。汉、 宋因之,③虽根有本贤:相加,强然皇其权;间所用者,多有小 (2人),过程专:权裁乱撤政中。书我省朝,废罢除相丞…相…,事皇皆帝朝亲自廷掌总管之六部 ,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 (3立)丞影响相:。标志1600多年丞—相—制《度明被太废祖除;实录》
1、消极 (1)政治:①延缓封建社会衰落,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
②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容易失误; (2)经济: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4)外交: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与西方国家差距;
2、积极 (1)政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2)经济:组建大型工程,保护小农经济; (3)文化:加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材料二:(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 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 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 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宰相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任免
决策者
要经皇帝及大臣 商议
侍从咨询为主
直接由皇帝意 愿决定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讨饭) 1347年—1352年做和尚(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做皇帝
批红(皇帝) 高于 票拟(内阁)
问题:有人认为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 相,你认为对吗?
内阁首辅==宰相
材料一: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郡国并行制
(1)原因:刘邦错误地分析秦亡的原因 (2)内容:“汉承秦制”,地方上郡县与封国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