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社会主义的兴起
中国女权发展的历史趋势
中国女权发展的历史趋势
中国女权发展的历史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女权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
女性开始反对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提倡婚姻自由、妇女教育和女性解放。
一些先驱女性如宋庆龄、胡适等成为女权运动的代表人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1976年):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段。
妇女解放成为共产的政策目标之一,女性地位有了显著提升。
妇女开始参与政治、工作和教育等领域,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女性发展和平等的法律和政策。
3. 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女性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女性开始广泛参与到经济生活中,妇女就业率逐步提高。
同时,在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家庭暴力、职场性别歧视等。
女权运动也逐渐崛起,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认同成为重要趋势,女性组织和社群不断壮大。
4. 当代社会(21世纪至今):近年来,女权运动在中国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女性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和呼声。
一些女性权益保护组织和行动
者积极推动性别平等议题的讨论和行动,促进了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认知。
虽然中国女权发展的历史趋势整体上呈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但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和困难,如性别歧视、家庭暴力、职场平等等问题。
在未来,中国女权运动有望继续发展,争取更为广泛和有力的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
女权社会主义
二,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
根源不在于生理方面,而在于社会方面 根源不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
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再生产劳动力的家务劳动的价值不被承认
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 不可忽视的原因----意识形态
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不在于生理方面,而在于社会方面
妇女体力弱小是 她们受压迫根源 反对 妇女之局限于家庭之内,并不是自然的现 象,而是文化的结果,是社会压迫的结果
1,社会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 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 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 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 少的功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
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两性分工,妇女只是进入了 一个特定的"女性劳动市场".她们集中在某些被视 为典型的女性职业岗位上,如护士,小学教员,秘书, 售货员等.
妇女的工作往往只是她们家庭角色的 延伸.例如妇女从事的小学教师这一 职业,实质上反映了她们在家庭内照 看孩子的角色.
妇女工作的报酬也明显低于男性,有 的只有男性工人工资的一半
谢谢! 谢谢!O(∩_∩)O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李潇玲
�
一,女权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和现实作用
1,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在揭露,抨击和反抗资本主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3,在维护妇女利益,推动妇女解放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4,把妇女解放与社会主义前途结合起来,具有积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女权社会主义形成.doc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女权社会主义形成20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其中的妇女理论也被西方女权社会主义者批判地运用。
女权社会主义者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对女性与男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权社会主义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当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妇女问题的部分,但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却多处渗透着妇女解放的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论述的重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妇女受奴役受压迫的根源、如何实现妇女解放以及妇女解放和人的解放之间的关联。
随后,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对这些理论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才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者们对妇女解放思想的阐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阶段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在马克思所著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阐述了妇女解放思想。
其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出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尖锐地指出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与这一现状的落后性,尽管没有直接和明确地指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但我们依稀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尖尖角。
第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浪潮并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其中,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就明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提到私有制是产生一切人压迫人制度的最终根源,也就是说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这就是妇女解放的实现途径。
第三,根据马克思提出的妇女解放的途径,恩格斯发表的《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对妇女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他特别强调它(专偶制)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婚姻和以前一样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专偶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恩格斯强调私有制、国家、阶级都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详细阐释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这就标志着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女权社会主义一、女权社会主义的兴起(一)女权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
女权社会主义一、女权社会主义的兴起(一)女权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女权社会主义是女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物,既与女权运动有关,又与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源有关,共同构成了女权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现象,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根源。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男子对妇女的压迫,从而有着产生女权社会主义的思潮;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有着产生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特别是女权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是女权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叶兴起的女权运动被称为第一波女权运动,或者第一次女权运动的高潮。
20世纪30年代,西方妇女运动进入沉寂期,20世纪50年代,美国等国家开始进入动荡不安的时刻,出现了第二次妇女运动的高潮,产生了新女权运动。
(二)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来源第一,社会主义运动中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马克思的妇女解放理论。
第二,女权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
自由主义女权思想、波伏娃的女权主义思想、激进女权主义思想。
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某些思想。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对晚期资本主义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批判,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的思想。
(三)女权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女权社会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深化思想。
理论形态上分为两个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主要是一些信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女学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女权问题。
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同时,汲取了激进女权主义关于父权制的理论观点,并致力于把二者结合起来,以解释妇女的状况和解放问题。
(四)女权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第一,女权社会主义思潮是以女性为主体的思潮,具有明显的性别倾向。
西方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观的影响
来源。 自新 中国 的建 立 至今妇女 的地位 的变 化是显 著 的 , 她 不 仅 仅是 由于新 中 国的社会 变化 ,还有来 自西 方妇 女运 动 的理
论 与实践 。
一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妇 女观 是近代 以来无 产级 阶革命 和妇 女 解 放 运 动 的 产 物 。 其 核 心 思 想 应 当 汲 取 孙 中 山妇 女 解 放 思 想, 他倡 导男女 平等 , 主张 女性有 独立 的人格 以及受 教 育和 劳 动 的权 利 。 在长期 无产 阶级革命 实践 中 , 毛泽东 对 中国妇女 的 地位 和作用 的认识 逐步加 深 ,指 出 : “ 时代不 同 了 ,男女 都一 样。 男 同志能办 到的事情 , 女同 志也能办 得到 ” 邓小 平提 出 , 勤 俭建 国 、 勤俭持 家作为妇 联 的经常工 作并且 要求 长期 做下 去 , 并指 出 : “ 家庭 和睦也 是经 常要做 到工作 。 要处 理好 的 , 一是夫 妻关 系 , 二 是婆 媳关 系 , 三 是妯 娌关 系 , 四是父 母 子女 关 系等 等。 这 是我们广大妇女 应该 大力 发扬艰苦创 业精 神 ,以 自身的实 际行 动为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发展期 推动力 量 。 四 、 西 方 女 权 社 会 主 义 思 潮 对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妇 女 观
的 影 响
、
女 权 社 会 主 义 思 潮 的 历 史 沿 革
女 权 社 会 主 义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西 方 女 权 运 动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思潮 , 是 关于妇 女压 迫 、 妇 女解 放 的理论 。所有 理论 都有一 个 发展 和完善 的过程 ( 一)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时 期 的妇 女 观 。 1 9 世 纪初期 , “ 天赋人
当代社会思潮教学大纲[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级北京(石景山、化工)班、农业部班社会学专业《当代社会思潮》教学大纲课程主持人向春玲(标★者为重点掌握的内容)第一讲现代化及有关理论一、现代化理论(一)一般了解:现代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重点了解1、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2、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缺陷:★二、依附理论(一)一般了解1、普雷维什的“核心—边陲”理论。
2、弗兰克的依附理论。
(二)重点掌握★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现代化理论的分歧。
三、世界体系论重点掌握: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
★1、世界体系论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拓展而逐步形成的。
2、世界体系的结构,是由核心国家、边陲国家、半边陲国家等三部分组成的。
3、在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是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履行不同的经济职能。
4、在一定时期内,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的数目是不会改变的。
一些国家地位的上升,必然会伴随着另一些国家地位的下降。
因此,所有国家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
5、在世界体系崩溃之前,核心、半边陲、边陲这一结构是不会改变的。
但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是可以改变的。
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受到两重因素的影响:一是世界体系扩张的极限;二是反体系的力量。
思考题:1、现代化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如何对它进行评价?2、依附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主要存在哪些分歧?3、世界体系论有哪些主要观点?第二讲新自由主义一、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了解不同时期古典自由主义的特征和主要观点:(一)17-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产物。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自由主义具有了新的特征,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自由放任主义阶段。
实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1、把功利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
2、个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3、只要不妨碍他人,国家对个人的自由不可加以干涉;任何对自由的干涉都会造成社会停滞的后果。
女性解放的历史与现实
女性解放的历史与现实引言:自古以来,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
然而,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女性们逐渐开始反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为女性争取了许多权益,然而,女性的解放之路仍然充满艰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女性解放的历史与现实,旨在呼吁社会更加关注女性权益,推动女性解放的进程。
一、女性解放的历史1.1 古代女性的地位在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极为低下。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女性应该尽忠职守,侍奉丈夫和家庭,不应该参与社会活动。
而在古代希腊,女性被视为男性的财产,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1.2 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权主义运动在欧美兴起。
女性开始争取选举权、教育权和工作权等权利。
1917年,苏联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苏联政府积极推动妇女解放,为女性争取了许多权益。
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再次兴起,女性开始争取性别平等和反对性别歧视。
1.3 当代女性的地位当代女性的地位相比古代和过去的女性有了很大的改善,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女性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
例如,女性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女性在职场上晋升的机会也比男性要少;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女性在社会上遭受的性别歧视和性骚扰等问题。
二、女性解放的现实2.1 女性在职场的困境在职场中,女性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首先,女性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尤其是在同样的职位和工作经验下。
其次,女性在职场上的晋升机会也比男性要少,很多女性很难达到高层管理的位置。
此外,女性在职场中还经常遭受性别歧视和性骚扰,这些问题对女性的心理和职业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2 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困境在婚姻家庭中,女性也面临着很多的困境。
首先,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这使得女性很难在事业和家庭中取得平衡。
其次,女性在婚姻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很难获得自主权和决策权。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1. 国际妇女节起源三八妇女节,又称为国际妇女节,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和欧洲。
当时,妇女们开始觉醒,意识到自身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纷纷发起妇女解放运动。
2. 早期妇女运动早期妇女运动主要集中在争取选举权、劳动权益和教育权等方面。
这些运动通常由女性自发组织,她们通过游行、罢工和示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3. 社会主义女权兴起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这一运动主张女性应该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领域都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社会主义女权运动推动了妇女地位的提升,也为后来的妇女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
4. 节日设立目的1910年,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决定设立国际妇女节,以纪念妇女运动的历史和成果,同时推动全球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节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保护。
5. 妇女地位提升自三八妇女节设立以来,全球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庆祝方式与活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全球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游行、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旨在展示女性的成就和风采,同时呼吁社会关注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问题。
7. 当代妇女节意义在当代社会,三八妇女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纪念妇女运动历史和成果的象征,更是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保护的重要力量。
通过庆祝妇女节,我们可以反思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提高公众对妇女权益的认识和尊重。
8. 促进性别平等与和谐三八妇女节的庆祝与纪念活动,对于促进性别平等与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它不仅提醒人们关注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而且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同时,它也激励广大女性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西方女权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的启示西方女权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女权主义(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
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
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
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792年,英国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为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应当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待遇。
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直至1920年,美国通过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选举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妇女要求与男子有相同的经济、政治权力;以行动、实践为主,侧重于推动立法。
最为典型的是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运动与各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一系列运动。
这一阶段奠定了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也形成了女权运动是一场社会实践运动的基调。
教育、就业及政治权利的诉求归根结底是最求女性追求平等的社会角色地位,而不健全、非理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女权运动的最大障碍。
可以说,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视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
尽管其后女权主义思想理论有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环境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观念还是在女权主义者中根深蒂固。
第二代女权主义(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女权主义,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
女权主义者发现,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例如,得到选举权的妇女群体在政治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职业隔离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的问题凸现。
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有三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朱丽叶忒.米切尔,她最著名的“提出女性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就明白地亮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女权主义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女权主义作者:王丽莹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5期王丽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女权的目的是建构女性情谊的社会关系网,谱写女性组织动员力的现代理论。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女权主义的基本主张就是追求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人人平等自由,不该因性别的不同而遭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平等导致的社会矛盾愈发突出,女性也开始不断在不同领域争取和男性平等的权利。
【关键词】认识评价女权主义一、女权主义的溯源从女权主义的起源来看,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欧洲社会的女性地位十分低下。
在十七世纪前,英国的已婚妇女基本谈不上有何权利,就如英国基督教会的观念:“女人的意志应服从男子,男子是她的主人”。
也就是说,女人不能按她自己的意志生活,离开了男人,她既做不了任何事而且也干不成任何事。
男人怎么做她就怎么做,她应把男人当作主人来侍奉,她应畏惧男人,服从和臣服于男人。
在此背景下,英国爆发了较早的为女性合法参政权抗争的运动,大量妇女走上街头,誓死要求与男性同等的参政权。
从女权主义的社会认知来看,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妇女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二、女权主义的主要流派最早“称霸”的女权主义,是自由主义女权,其基本主张是要求机会平等,然而自由主义女权的好景并不长,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其短板逐渐暴露,女性在追求机会平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机会的平等默认了结果的不平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化了男权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事实。
因此女性们开始对自由主义女权不满,讨伐声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背景下,激进女权主义应运而生,她们以结果的平等为导向,以女性被迫害为前提假设,向社会提出特权诉求。
激进女权主义认为自由主义女权是向男权的妥协,特权与平权是水火不容的概念,这也是自由主义女权和激进主义女权的主要争论点。
社会学:性别平等与女权主义
社会学:性别平等与女权主义一、性别平等的概念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社会、家庭和经济等各个领域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它强调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性别而限制其发展和选择,而是要基于个体能力和价值来评判。
性别平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许多国际组织和政府致力于推动的目标。
二、女权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女权主义是一种追求性别平等的运动或理论体系。
它起源于18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对男女角色分工产生质疑而兴起。
女权主义通过争取妇女参政权、经济独立以及社会地位提升等途径来争取妇女平等地位,并对传统性别角色进行批判。
三、不同类型的女权主义1. 自由派女权主义自由派女权主义强调法律保护和个人自由,注重在公民领域争取妇女与男性享有相同的权利。
### 2.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把妇女的解放与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起来,认为通过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压迫才能实现妇女的解放。
### 3. 文化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关注性别在文化方面的影响,批判性地思考传统性别规范对妇女自由发展的限制,并尝试寻找重建性别观念和表达方式的途径。
### 4. 后现代/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质疑以往理论中过于二元对立、固化和排斥差异的特点。
它强调身体、性别多样性以及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
四、女权运动与社会变革女权运动常常是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变的重要力量。
通过争取平等法律保护、改革教育制度、增加职业机会等手段,女权运动不断推动性别平等议题进入公众讨论并引发社会意识觉醒。
五、未来挑战与展望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包括传统性别观念的存续、性别歧视的根深蒂固以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的改变等。
未来,为了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需要全球各界共同努力,呼吁政府立法保护和主张平权思想的宣传教育。
以上是关于社会学中性别平等与女权主义的简要介绍。
具体来说,《社会学:性别平等与女权主义》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性别平等的概念、女权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不同类型的女权主义、女权运动与社会变革以及未来挑战与展望。
中国女权历史发展历程
中国女权历史发展历程中国女权历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社会。
在古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男尊女卑的观念深植于社会。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中国女性的地位逐渐发生改变。
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兴起了一股女权主义运动,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发出了声音。
这股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宋庆龄。
她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女子学校的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高级干部。
她倡导妇女解放的思想,积极参与国共两党的革命活动,并担任了中国妇女联合会的主席。
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女性开始迈向平等的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这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与性别平等相关的政策,使女性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
例如,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女性的生育权得到了保障,同时也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工作和学习。
1976年,中国女权运动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年,中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妇女在婚姻、家庭、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这使得中国女性在法律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女性权益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大量的女性组织,如全国妇联等,为女性权益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然而,尽管在女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女性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在公平就业方面,女性在职业上仍然面临一些不平等待遇。
在家庭生活方面,依然存在着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女权运动仍然在不断前进。
中国的女权倡导者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宣传、社交媒体、公民运动等,积极呼吁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保护。
与此同时,公众对于女性权益的认识和意识也在逐渐提高。
总之,中国女权历史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到现代女性平等的追求,中国女性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探究
专家论坛FORUM9摘要:本文回顾和阐述了女权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产生的由来和发展,从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的主张做了总结和归纳,评析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和重要意义,以此来更深刻地研究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女性解放;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结合是其根源所在,为马克思主义和妇女解放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批判吸收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当代妇女权益和促进全球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由来“女权主义”可以用英语单词“feminism”来表示。
女权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强调的是女性权利、地位方面的诉求,追求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并最终导致了女权主义运动。
(一)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高潮主要集中在英国和美国,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觉醒和自由平等的追求密不可分。
广大女性加入到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受教育、立法、经济上应当与男性平等,以争取女性发政治权利为重心,坚决向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做斗争。
最终争取到财产权、接受高等教育和选举权等权利,对以后的女权主义运动有很大影响。
第二次女权运动从发源于美国,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集中在美国、英国和法国,而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女权运动的斗争则是全方面的和更加激进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主张彻底变革社会制度来实现妇女解放。
第三次女权主义运动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
(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并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催生了两个思想并不完全相同的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八大事件
女权主义八大事件1、女权启蒙:女权主义思想萌芽女权启蒙,百年八大女权事件的开端,使得女权主义思想开始萌芽。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被尊为女权运动的先驱,她有着桀骜不驯的思想和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她拒绝婚姻,直到很晚才结婚,有一个非婚生的孩子。
1792年,还写了一本女权启蒙的重要著作《女权辩护》,她在书中强调,妇女除了应该成为贤妻良母外,还应该被看作是独立的人,应该拥有个人权利,反对18世纪英国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种种限制和价值观。
《女权辩护》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作品之一。
2、美国芝加哥劳动妇女罢工游行: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国际劳动妇女节成立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
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以象征着经济保障和良好生活质量的“面包和玫瑰”为口号,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
1910年,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发出倡议,设定一年中的一天为“国际妇女节”。
3、妇女选举权运动:妇女选举权确立选举权之母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曾说:“只有等妇女拥有了选举权,践踏我们文明世界的可怕的恶魔才会被永远驱逐。
”争取选举权最大的抗议活动发生在1913年。
约有5000到8000名妇女选举权主张者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一路示威游行,经过了白宫,引来了成千上百的围观者。
很多抗议者遭到人群中反对妇女选举权人士的袭击。
他们或口水相向,或掷物伤人,有的甚至施以拳脚。
不少妇女在游行中受了伤,但暴力引起的公愤也为妇女选举权运动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4、节育运动:计划生育蔓延各国妇女玛格丽特·桑格是美国计划生育运动创始人,计划生育运动的国际领袖,1921年,她创立“美国避孕联盟”,提出计划生育工作是女权的组成部分,必须让每个女人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生不生孩子、何时生孩子、生几个孩子。
西方女权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的启示西方女权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女权主义(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
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
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
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792年,英国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为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应当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待遇。
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直至1920年,美国通过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选举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妇女要求与男子有相同的经济、政治权力;以行动、实践为主,侧重于推动立法。
最为典型的是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运动与各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一系列运动。
这一阶段奠定了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也形成了女权运动是一场社会实践运动的基调。
教育、就业及政治权利的诉求归根结底是最求女性追求平等的社会角色地位,而不健全、非理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女权运动的最大障碍。
可以说,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视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
尽管其后女权主义思想理论有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环境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观念还是在女权主义者中根深蒂固。
第二代女权主义(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女权主义,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
女权主义者发现,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例如,得到选举权的妇女群体在政治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职业隔离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的问题凸现。
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有三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朱丽叶忒.米切尔,她最著名的“提出女性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就明白地亮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中国女权历史发展历程
中国女权历史发展历程中国女权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这个时期西方的妇女权益运动开始影响到中国。
这段时期,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儒家传统观念的主导,妇女地位低下,受到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歧视。
20世纪初,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妇女的解放,并成立了一些女性组织。
这些组织宣传女性应该获得平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并且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争取平等权益。
1924年中国国民党成立后,推动性别平等成为该党的一个目标之一。
然而,国共内战以及随后的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女性权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提高妇女的地位。
这包括废除合法宣布的强制婚姻、鼓励女性参加农业生产和工作、推动普及妇女教育等。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女性的地位又受到了削弱,妇女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明显下降。
改革开放以后,女性地位的改善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政府在1980年代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妇女权益,例如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提高对家庭暴力的重视,并鼓励女性参与经济领域。
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也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观念的逐渐变化。
到了21世纪,中国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女性开始在教育、职业、政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女性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高层管理职位,女性也开始参与更多的社会公益活动。
此外,在家庭中,男女平等观念也逐渐被接受,男性开始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不平等现象。
例如,职场上女性面临性别歧视和职业晋升方面的困难,还有婚育压力等问题。
因此,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仍然是中国社会中需要不断努力的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权社会主义的兴起女权社会主义的兴起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受压迫者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历史根源。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危机和动荡,特别是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是女权社会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
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次女权运动高潮,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直接原因。
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妇女解放理论和女权运动中的妇女解放思想,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理论来源。
一、女权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㈠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现象,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根源。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对妇女的压迫,从而有着产生女权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根源;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而存在着产生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根源。
这两个方面的根源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女性工人既受着来自男性的压迫,又受着来自资本家的剥削。
因此,资本主义严酷的剥削和压迫的现实,不仅可以产生单独的女权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而且也可以产生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女权社会主义思潮。
㈡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女权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
大规模的女权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在19世纪中叶。
女权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接近的趋势,为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社会背景。
19世纪中叶兴起的女权运动被称为第一次女权运动高潮。
它的高潮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末。
这是妇女争取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法律权力的运动。
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国家,指向那些将妇女排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力之外的国家法律。
1848年7月美国女权运动者发布《妇女伤感宣言》。
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9号修正案》,明确规定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美不少国家的妇女赢得了选举权、财产继承权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
第一次女权运动高潮时期,大体上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宣言》发表于1948年2月。
后来的巴黎公社斗争,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及其联合,特别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
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妇女运动处于沉寂期。
主要原因是经济出现大萧条、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等。
“幸福的家庭主妇”又成了妇女人生的最高追求。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也走向低潮。
原因是,十月革命鼓舞的一些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相继失败,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的经济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等。
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出现了反抗资本主义现实的新左派运动,也出现了妇女运动的的二次高潮。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暴露出很多社会弊病,如经济滞胀、道德沦丧、犯罪增加、性病流行、核威胁加剧等。
因此,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又开展了起来。
史称“新社会运动”。
如种族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新左派运动、新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等。
新女权运动是新社会运动中的一个重要运动。
它是从新左派运动中形成和分化出来的。
新左派运动发生在美国,以大学生和年轻的知识分子为主体。
他们声援黑人,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反对侵越战争、反抗学校当局,猛烈抨击美国的社会制度。
这些左翼学生运动激发了妇女为自身解放而斗争的愿望。
开始妇女们参加到这一运动中,但这一运动中却有浓厚的大男子主义。
失望之余,使她们明白了“妇女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运动”。
1967年8月,妇女们在芝加哥举行大会,发表了《告左派妇女书》,号召开展一场新的“妇女解放运动”。
至此,第二次女权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爆发,而后波及西欧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相比第一次女权运动,第二次女权运动的目标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多领域,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等诸多方面。
而且,运动更为激进,它不是在现有制度上通过修改立法使社会改良,而是主张彻底变革社会制度,为妇女解放创造必要条件。
女权社会主义正是在第二次女权运动中形成的。
在这次女权运动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如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等。
二、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渊源㈠社会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⒈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探索,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来源之一。
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明确地将妇女解放问题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鲜明地提出了妇女解放的思想。
圣西门提出,一个社会如果不关心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安全,这个社会是不合理的。
傅立叶认为,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
欧文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并企图通过实践来实现男女平等。
为减轻妇女的家务劳动,他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是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来源。
女权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继承和借鉴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以及人的本质及其异化的理论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虽不是直接阐述妇女问题的,但可以被运用于这样的目的。
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问题和妇女解放的思想。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中都在某种意义上涉及了妇女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妇女状况特别是劳动妇女受剥削的状况做了分析,提出了有关妇女解放的重要思想。
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
他明确指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功夫的时候,才有可能。
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
”1⒊德国社会主义者对妇女解放做了较多论述。
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之一倍倍尔在《妇女与社会主义》一书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妇女解放问题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他指出:“妇女完全解放、男女完全平等,是我们文明发展的目的之一,地球上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阻止这一目的的实践”[2]。
社会主义作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并建立新制度的运动,是与妇女解放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未来属于社会主义,而首先属于工人和妇女。
”[3]⑵德国社会主义女活动家克拉拉·蔡特金第一个举起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的旗帜,投身社会主义运动。
她提出,妇女千百年来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不能在“男人制定”的法律中寻找,只能在经状况和财产关系中寻找。
妇女要想得到解放,必须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参加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妇女的解放同人类的解放一样,最终必将是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的事业。
无产阶级只有不分性别地团结在一起,才能获得解放。
而社会主义事业只有吸收广妇女参加,才能取得胜利。
㈡女权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思想、波伏娃的女权主义思想以及激进女权主义思想等,都是女权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⒈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是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女权主义思想。
19世纪60年代英国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妇女的屈从地位》是自由主义女权思想的经典作品。
在20世纪的代表主要有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等人。
弗里丹在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一书,成为继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之后的又一部西女权主义运动的经典之作。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崇尚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原则,以个人自由、独立、天赋人权以及理性的意义等为依据来解释妇女解放。
它认为女人同男人一样,生来就具有理性,具有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无限潜力,只要有同等的机会,她们也能发挥与男人同等的智慧和才能。
男女角色与地位的差异,妇女与男子不平等的地位,根源于法律和政治上的不平等。
只要获得了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权力,妇女就可以靠每个人的努力得到解放。
女权社会主义在对其有所借鉴的同时,较多地采取了批判的态度。
⒉波伏娃的《第二性》(问世于1949年)被誉为女权主义的“圣经”,对西方女权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妇女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女权社会主义也都这样那样地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波伏娃从生理、心理、经济、历史等各个方面探究妇女的真实状况,大胆地提出了许多妇女面临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
她的“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这一名言,在女权主义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
社会造成了男女差别,而这是妇女从属地位的主要根源。
女人要获得自由和人的尊严,就要消灭这种人为的差别。
波伏娃的女权思想所具有的批判性态度和社会历史视野,对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女权社会主义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
因此,有人把波伏娃看做是女权社会主义的先驱。
⒊激进女权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第二次女权运动中形成的女权主义流派。
该流派与女权社会主义几乎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
其主要代表作有凯特·米丽特的《性政治》和费尔斯通的《性别辩证法》。
激进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是一个单独的阶级,而且是最受压迫的阶级;男人对女人的压迫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压迫,是其他社会压迫的基础和核心。
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制。
所谓父权制就是一种主张男人统治女人的制度。
这种制度以权力、统治和等级制为特征。
认为父权制最初根源于两性分工,是生物学上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妇女受压迫的命运。
因此,他们主张通过科学技术使妇女摆脱“生育和养育孩子的”任务,通过发展人工生殖技术,把生育和养育任务扩大到全社会,从而使妇女得到解放。
有人甚至主张消除性别区分、建立阴阳同体的文化,采取性分离主义,拒绝异性恋,提倡女同性恋等。
激进女权主义者关于父权制的思想对后期女权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㈢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某些思想也是女权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比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对晚期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批判,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的思想等。
三、女权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三、女权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包括前后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又分别表现为两个理论流派,前期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期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㈠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流派主要是一些信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女学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女权问题。
主要代表有美国的海迪·哈特曼、莉丝·沃格尔,英国的琳·詹姆斯等。
她们宣称把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源泉,继承了马克思注重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的传统,着力于妇女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的分析,倾向于关注与工作有关的妇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