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活动过程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2、按节奏吟诵《清明》(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
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五单元《传统节日》中的第17课《清明节》。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历史由来、民间习俗以及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清明节的相关习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传统的情感。
3. 通过诗词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清明节的起源、民间习俗以及相关诗词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清明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清明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1)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历史发展及民间习俗。
(2)讲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强调尊重传统、缅怀先人的重要性。
3. 诗词鉴赏(1)展示与清明节相关的古诗词,如杜牧的《清明》。
(2)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清明节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2)设计实践活动,如制作清明节手抄报、编写清明节故事等。
5.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运用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进行写作。
(2)分析清明节作文的写作技巧。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现场编写一篇清明节作文。
(2)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提高写作能力。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清明节的文化价值,倡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1. 清明节起源:寒食节发展:民间习俗文化内涵:尊重传统、缅怀先人2. 诗词鉴赏杜牧《清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清明节”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先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2. 清明节的意义3. 尊敬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 环保意识教育5. 实践活动安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尊敬先烈的情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尊敬先烈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清明节的看法,以及如何尊敬先烈。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相关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3. 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清明节的看法,以及如何尊敬先烈。
4. 案例分析:分析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
5. 实践活动安排: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相关实践活动,如扫墓、植树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尊敬先烈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文章,可以是感想、故事或散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节起源、习俗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尊敬先烈的情感态度。
3.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实际行动。
4. 学生对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清明节相关资料:历史文献、故事、诗歌等。
2. 环保案例:国内外环保行动的成功与失败案例。
3.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植树工具、清扫工具等。
4. 视频或图片资料: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先烈事迹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第二课时:讨论尊敬先烈和爱国主义精神。
3. 第三课时:分析环保案例,提高环保意识。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英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们的文明素养,倡导文明祭扫、绿色祭祀。
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2. 清明节的习俗3. 英烈事迹学习4. 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倡导5. 清明节主题活动三、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由来、意义和习俗2. 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倡导四、教学难点1. 清明节习俗的传承与实践2. 培养学生尊重英烈的情感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清明节的由来、意义和习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英烈事迹,引导学生尊重英烈。
3. 讨论法:探讨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方式和方法。
4. 实践活动法:组织清明节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清明节习俗。
一、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1. 讲解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起源于周代的寒食节,逐渐演变为纪念祖先和英烈的节日。
2. 阐述清明节的意义: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精神。
二、清明节的习俗1. 介绍清明节的习俗:祭扫、踏青、放风筝、插柳等。
2. 讲解习俗的内涵:祭扫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尊重,踏青是享受春天的美好,放风筝和插柳则是寓意吉祥和祈福。
三、英烈事迹学习1. 介绍英烈事迹:讲述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牺牲的英烈的感人事迹。
2. 引导学生尊重英烈:通过学习英烈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尊重和铭记英烈。
四、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倡导1. 分析文明祭扫的意义:文明祭扫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孝道精神的表现。
2. 倡导绿色祭祀:提倡环保、低碳的祭祀方式,如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
五、清明节主题活动1. 组织清明节实践活动:如祭扫英烈、踏青、放风筝等。
2. 引导学生体验清明节习俗: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清明节的氛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六、清明节的地理文化差异1. 介绍清明节在不同地区的习俗差异:如南方地区的踏青、放风筝,北方地区的扫墓、祭祖等。
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实施方案

【主题班会教案实施方案】清明节是中国尤其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理念。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我们在中学某班级主题班会中,将以“清明节传统教育”为主题,制定一个全面的教案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角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道德观念。
一、课程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意义和风俗习惯,了解清明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学习相关诗词歌赋,感受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传承优良的传统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清明节起源和意义: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含义,探讨清明节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信仰和社会意义。
2.清明节风俗习惯:讲述清明节的各种民俗风尚,如扫墓、踏青、插柳等,以及它们背后的文化符号和社会心理。
3.清明节诗词歌赋:推荐一些清明节相关的经典文学著作,如唐代杜牧的《清明》和宋代苏轼的《卜算子·咏柳》,探讨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内涵。
4.弘扬传统美德:讲述中国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比如孝顺、尊师重道、友爱互助、诚实守信等,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清明节的起源、意义和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诗词歌赋和文艺作品。
2.读书讲座:邀请文学专家或教师进行讲座,挑选经典作品和诗词,深度分析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
3.团队合作:让学生组成小组,自行收集清明节的相关资料,互相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清明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如扫墓、植树、祭祖等,以实践和体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答辩和口头报告:让学生在班级内就清明节的相关话题进行口头报告和答辩,检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2、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课前准备】诗歌、先烈事迹、跟清明有关的图片音乐、孟良崮及烈士陵园的介绍。
【活动过程】(一)导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
你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二)、了解清明节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2、知识竞赛: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及国外清明节。
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发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
3、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三)祭扫烈士墓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方案(二篇)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方案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问题如。
有哪些体育活动。
秋千最早叫什么。
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
谁发明的。
什么叫探春。
___要植树。
___要插柳。
戴柳。
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
等等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抢答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习俗,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清明节的氛围,领悟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文内涵,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的有意义的清明节。
二、指导学生扎白色、黄色、紫色的纸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一生做单独的一朵,一学习小组做成一束,两组以上做成一个花圈。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与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缅怀先人烈士更有意义。
三模拟祭扫烈士现场: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___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___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___先烈的崇高精神。
设计意图。
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具体行动缅怀先人烈士,让学生的情感在具体活动中得到升华与提高。
四班会总结: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上完本节班会课后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班主任总结。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方案(二)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祖节日。
为了加深学生对清明节的了解,让他们知道如何尊重和缅怀祖先,亦或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学校将举办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以下是针对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的方案,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参考:一、班会主题确定:尊重祖先、爱护环境,共度清明节二、活动筹备工作:1. 内容整理:根据班级教师和学生的讨论,确定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包括清明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祭祀仪式、祭祀的意义和方法、环境保护与清明节等方面。
走进清明,继承传统,缅怀英雄,砥砺前行——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会教案

走进清明,继承传统,缅怀英雄,砥砺前行——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发展以及我国的清明节习俗。
1.2 教学内容: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讲解扫墓、踏青、放风筝等清明节习俗。
1.3 教学活动:通过PPT展示清明节的相关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清明节的意义和习俗。
第二章:学习清明节诗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清明节诗词的魅力,培养文学素养。
2.2 教学内容:选取几首经典的清明节诗词,进行解读和学习。
2.3 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词,讲解诗词背景和意境,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
第三章:缅怀英雄,传承红色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2 教学内容:介绍几位在清明节期间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
3.3 教学活动:观看革命先烈的事迹视频,学生代表发言,表达自己对英烈的敬意。
第四章:清明节的现代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清明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2 教学内容:分析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
4.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清明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五章:清明节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扫墓、踏青等。
5.3 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师现场指导,引导学生体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第六章:清明节的文化探索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
6.2 教学内容:探讨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包括传统习俗、诗词、历史等。
6.3 教学活动:开展清明节文化知识竞赛,学生分组抢答,增强对清明节文化的了解。
第七章:清明节与生命教育7.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清明节的学习,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敬畏生命的态度。
“清明节,向先烈致敬”的中学主题班会教案2篇

“清明节,向先烈致敬”的中学主题班会教案2篇主题班会教案1:清明节,向先烈致敬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2.学习先烈事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3.加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二、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2.清明节的相关资料或图片;3.先烈事迹的介绍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1.开场引导(1)播放一首民族乐曲;(2)展示清明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同学们思考“清明节”意味着什么。
2.了解清明节(1)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引导同学们回忆自己家乡的习俗;(2)分小组讨论,交流清明节的传统文化。
3.学习先烈事迹(1)观看先烈事迹的视频资料,介绍先烈的生平和事迹;(2)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向先烈敬献花篮,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4.班级建设,凝聚力提升(1)介绍班级的荣誉和班级纪律,强化班级凝聚力;(2)组织同学们进行班级口号创作和代表班级宣誓。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了解了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并学习了先烈的事迹,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体会和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题班会教案2:清明节,向先烈致敬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3.加强班级团结,提高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1.投影仪、音响设备;2.清明节的相关资料或图片;3.先烈事迹的介绍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1.开场引导(1)播放《我的祖国》视频;(2)向同学们提出“清明节,向先烈致敬”的主题。
2.了解清明节(1)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用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了解各地清明节的不同风俗习惯。
3.学习先烈事迹(1)介绍著名革命先烈的生平和事迹,比如:焦裕禄、雷锋等;(2)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同学的爱国情绪,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4篇)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活动准备: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二、介绍清明节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
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2、幼儿讲述3、教师小结(人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四、清明节的习俗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
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活动反思: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
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传统文化与生活》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部分,详细内容为第一小节“清明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以及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清明节的起源、时间、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体会古人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重点:掌握清明节的基本知识,如起源、时间、习俗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读物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清明节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清明节的起源、时间、习俗、文化内涵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清明节习俗,增强课堂互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首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创作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或短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清明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500字。
2. 作业题目: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答案要求:至少搜集3首诗词,进行详细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扫墓、踏青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家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深度与广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互动;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讲好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教育。
在初中教育中,如何通过班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清明节,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这里,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讲好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确定在讲好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中,需要确定班会的主题。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主题:1. 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2. 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3.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二、班会内容编排在班会内容的编排中,需要根据主题确定班会的核心内容,并基础上进行编排。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班会开场白班会开场白可以说是班会的一张名片,需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入班会主题,从而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
2. 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可以通过课件、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引入清明节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关于清明节的起源和演变。
可以请老师或学生进行分别介绍,“东周时期的清明节”“唐朝的清明节”“清明节的现代化”。
3. 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习俗和传统活动,例如寒食节、扫墓、端午节饮食、插柳活动的由来等等。
也可以请学生自主收集到清明节的学习资料,预备台下进行展示。
4.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这一环节通过讲解清明节相关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清明节的意义。
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清华、名人都会在这一天完成扫墓和祭奠等相关仪式,清明节是我们一代人向历史致敬的时间、思念的日子,是在这一天及时与故人联系的重要时间点。
其中课件、视频等教育材料进行向学生进行讲解。
5. 清明节的思考和感悟经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后,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和对清明节的思考,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和生活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也可以进行口语训练或写作训练的作业安排,帮助学生巩固本次班会所学的知识。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1一、班会背景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节既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明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人们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更是把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记取祖先的辛苦,缅怀前辈的功德,是传统美德。
清明节即将来临,借此时机,加强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班会目标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通讲故事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习、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三、活动准备(一)班主任准备1、选出主持人2、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3、选择一些烈士的光荣事迹以及解放战争的录像片断(二)学生准备1、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2、选择一些烈士的光荣事迹3、布置黑板报四、班会过程:主持人(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主持人(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中学清明节安全班会课5篇

中学清明节安全班会课5篇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心如潮涌,潮涌是心,天天心情似潮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清明节安全班会课,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学清明节安全班会课(篇1)设计意图在一年当中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活动目标1、知道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大家都会为祖先们扫墓。
2、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3、扫墓时应该注意安全事项。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展示有关清明照片活动过程(一)看图讲讲。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看到了甚么?小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大家在扫墓。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小结3、演示画面三,扫墓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4、从文字上看,清明多是甚么意思?5、今天老师预备了很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
(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6、小结:清明不但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顺的天气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先人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二)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
中国古代的人不但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烈场面?2、幼儿欣赏清明节时发生的安全隐患事件3、发问:有甚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三)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活动反思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听懂,能够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让孩子想参与主动交谈会正确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引导孩子完成相应的活动目标。
清明节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20篇)

清明节的主题班会教案清明节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的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的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活动过程(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
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
(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
清明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导语】⼀年⼀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这是中华民族缅怀先⼈、祭祀祖先的传统节⽇,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清明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清明防⽕及假期安全教育” 活动⽬的: 1、⽂明祭祖。
知道森林防⽕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通过对⽕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灾的主要原因,提⾼学⽣的防⽕意识,明确防⽕⾃救的重要性。
2、使学⽣懂得溺⽔的主要原因和⾃救的⽅法,强化防溺⽔的意识。
3、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些交通安全常识,提⾼学⽣交通安全意识,增强⾃我保护能⼒。
活动过程: (⼀)导⼊: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个重要的传统节⽇,是祭祖和扫墓的⽇⼦,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
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被已列⼊⾮物质⽂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法定国假⽇,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的重视。
然⽽,青少年学⽣虽然热切盼望清明⼩长假,但据我的初步调查不少青少年学⽣,对这个节⽇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的事,甚⾄认为是封建迷信,⽽扫墓扫墓时烧纸祭扫先者。
因此,知道森林防⽕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通过对⽕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灾的主要原因,提⾼学⽣的防⽕意识,明确防⽕⾃救的重要性。
认识各种灭⽕设备,掌握⼀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防⽕⾃救的⽅法。
学会本领,化险为夷。
提⾼学⽣的⾃救意识,培养应变能⼒。
学习利⽤各种⽅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搜集和处理信息能⼒、获取新知识能⼒、交流与合作能⼒。
培养学⽣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清明防⽕教育 1、介绍⽂明祭祖的重要性,不愚昧,不迷信。
2、介绍护林防⽕的重要意义。
3、列举事例,说说⽕灾的危害。
4、学习护林防⽕《⼗不准》: (1)不准烧⼭开荒、窖⽕籽; (2)不准在⼭上上坟烧纸点蜡、燃放鞭炮; (3)不准在⼭上煮烤⾷物; (4)不准在⼭上烧⽕取暖; (5)不准在⼭上吸烟; (6)不准在⼭上打⽕把; (7)不准烧⽥埂地边; (8)不准在⼭上烧灰积肥; (9)不准⼩孩在⼭边玩⽕; (10)不准烧⼭驱兽和电狩猎。
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5篇)

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育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所了解。
2、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引入投影仪《清明》引导齐读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清明节的由来教师介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都说说自己每年的清明节怎么过的。
学生自由发言。
四、清明节的风俗1、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2、清明节除了放风筝,还是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
关于扫墓你知道多少?让学生自由谈以前和长辈扫墓的情形,用几句话谈谈扫墓的经过。
3、目前,扫墓的形式越来越环保,仪式也得到简化,但是,你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扫墓?(缅怀英雄品质,珍惜现在生活。
)4、你知道哪些英雄故事?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课后反思学生的爱国热情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熏陶,在爱国这个教育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教案篇2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初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传统文化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和死亡,珍惜时间,关爱亲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正确理解和诠释清明节的意义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通过合作活动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清明节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
2.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有何特殊之处。
3.展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清明节相关的主题,如祭祀先祖、扫墓、踏青等,设计一幅海报或制作一个小视频,展示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4.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各组作品的特点和亮点,以及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5.延伸(15分钟)教师分发一些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或文章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选择一篇进行朗读或朗诵。
并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清明节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时间、关爱亲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
2.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海报或制作视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作品的特点和亮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4.诗词朗读:通过阅读和朗读诗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包括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作品的创意程度。
2.听取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3.评价学生的朗读或朗诵表现,包括语调、语速、语气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班会教学,学生对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创作,感受到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初中生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一、主题班会教案:1. 导入(5分钟)•老师准备一段关于清明节的视频或图片,并播放给学生观看。
•老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这一节日的兴趣。
2. 学习(15分钟)•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并分发给每组一份短文《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学生小组内自行阅读短文,并讨论短文中所提到的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各小组组长汇报给全班,介绍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印象深刻的内容。
3. 分享(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与生活中的珍惜和感恩的关系,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家人的想念。
•学生主动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珍惜和感恩的事物或人。
4. 告诉(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如扫墓、祭祖等。
•老师解释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地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5.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班会的内容,并强调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要珍惜生命,感恩亲人。
•老师提醒学生在清明节期间注意安全和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度过愉快的假期。
二、反思:本次主题班会教案以清明节为主要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清明节的意义,并培养学生珍惜和感恩的价值观。
下面对教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首先,导入部分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然而,在教案中可能还需要增加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更贴切的例子或故事,以便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学习部分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但是,对于不善于表达或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在分享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这对于培养学生感恩和珍惜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但是,需要提醒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的隐私,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在告诉清明节主要习俗的部分,教师需要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出一些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建议和做法。
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策划指南

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策划指南一、背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来临之际,开展一次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班会,有益于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激发传统爱国情结,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案策划、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提出初中清明节传统教育主题班会的完整策划指南。
二、教案策划1. 教学主题:传统文化与清明节2. 教学时长:60分钟3. 参与对象: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4. 教学资源准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教学器材5. 教学内容:(1)研究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2)播放相关视频,展示清明节传统文化的形象与氛围(3)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纪念逝者和传承文化的意义,培养感恩敬畏、爱国爱家、学会担当责任(4)安排清明节爱国主题作品展示6. 教学过程:(1)热身:播放相关音乐,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是什么节日(2)互动交流: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收集信息,进行集体展示(3)展览和点评:指导学生制作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作品,并组织展览和点评(4)自我反思:学生到老师办公室进行反思的环节7.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8. 教育效果考核:开展清明节致表演,班级团队负责演出,以展现学生对清明节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三、教育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2. 通过学习清明节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觉3. 培养学生感恩敬畏、爱国爱家、学会担当责任的综合素质4.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5.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清明节的仪式和表演,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清明节的气氛。
同时,还可以通过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 互动交流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四班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xx英烈xx一、班会背景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节既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明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人们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更是把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记取祖先的辛苦,缅怀前辈的功德,是传统美德。
清明节即将来临,借此时机,加强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班会目标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更有具体、详实的了解。
2.通过讲故事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习、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三、活动准备(一)班主任准备1.选出主持人2.搜集及清明节有关的资料3.选择一些烈士的光荣事迹以及解放战争的故事(二)学生准备1.搜集及清明节有关的资料2.选择一些烈士的xx事迹3.布置黑板报四、班会过程主持人(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主持人(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主持人(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主持人(女):而近百年黑暗及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主持人(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及奋斗中含恨而去。
主持人(女):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传承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努力学习,热爱祖国。
(一)了解清明节1.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
谈到清明节,自然会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
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
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
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
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及清明合而为一了。
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节主要吃寒食。
2.祭扫烈士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重破远及行孝品德的具体体现。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二)清明感怀故事——xx祭祖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三)提到烈士,说说自己知道的烈士。
(四)下周就是清明节了,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英雄,更不会忘记那些屈辱。
清明节成为了法定节假日,放假三天,同学们普遍感到高兴,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让人感到淡淡的哀愁。
下面让们怀着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诗朗诵:1、《清明》xx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xx。
2、《寒食》(xx)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xx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五)结合革命先烈的精神,让我们谈一谈你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要怎么做,怎样把先烈的精神付诸到实际的生活中?(六)活动总结:我们缅怀先烈的崇高品质,虽然他们已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可贵品质却永远激励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此来告慰长眠地下的英灵。
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以纪念为主题的情绪节日中,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篇二: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纪念先烈、报效祖国、圆梦中华”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班级:七一班班主任:xx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的气氛。
2、通过历史人物,学习先人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扫墓”的意义,教育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手工材料、放风筝、踏青的录像片段。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清明节是4月份的4、5、6号的其中一天。
2、了解清明节的名称及来历。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及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3、讲述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后来,由于清明及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及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4、通过看录像片,使学生知道清明节前后自然界的许多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清新。
5、(播放课件)了解清明节人们的各项不同的活动:春耕、植树、播种、扫墓、荡秋千、放风筝等。
6、通过看图或观看录像,理解什么是扫墓?知道英雄人物的故事。
7、教师和学生一起登录中国文明网,为英雄献花,留言,进行网上扫墓的活动。
活动总结:通过班会,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分享英雄的光荣和幸福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分享英雄的光荣和幸福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篇三:主题班会教案:《清明佳节缅怀感恩》班会材料班主任班会材料清明佳节xx感恩一、清明简介: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及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二、清明节日起源: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三、清明及寒食清明节在很多地方都有着寒食的习俗,你知道“寒食”的起源吗?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
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清明节及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
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
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
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后来,由于清明节及寒食节日子接近,渐渐地清明及寒食就合二为一了,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个别称,也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四、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
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