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荷兰风车》课堂练习题
风车国家荷兰(一)

•鲱鱼(Herring)
荷兰人吃鲱鱼的方式相当特殊,不是用煎或烘培 的,而是直接搭配洋葱生吃。这些鲱鱼都是先用 盐醃过一段时间,吃的时候,用手指拿著鱼尾, 鱼头向著嘴吧,大口条吞食。由于鯡鱼的骨头很 软,不必担心会被鱼刺刺伤,它反而含有丰富的 钙质与维他命D!醃过的鯡鱼其实腥味也不会太重, 搭配碎洋葱吃更是美味。
荷兰著名景点
梵高美術館 Rijksmuseum Vincent van Gogh
• 梵高是荷兰最有名的画家,但是他真正成名及世人给予的荣耀都在他 去世之后,关于他戏剧性的一生就像他的画作一般,充满艺术家特立 独行的风格。 梵高美术馆在西元1973年开幕,到1999年增建了由日本建筑师黑川 纪章设计的新馆,今年便是在此举行梵高逝世110週年纪念展。 梵高 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展示梵高各个时期的画作,随著他飘泊的一生, 每一阶段都可发现当时的生活环境融入了作品之中,让参观者更深切 瞭解这位印象派大师的创作歷程, 展出品除了丰富的绘画作品、素描还包括他的信件。
郁金香花田
•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荷兰座落在地球的盛 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 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 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荷兰的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开始时,风车仅用於磨 粉之类。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著特 别重大的意义。当时,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 位的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其中包括: 北欧各国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德国的大麻子和 亚麻子,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在荷兰的大港─ 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风车的磨坊、锯木 厂和造纸厂。 随著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风车在这项 艰巨的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当地的湿润多雨、 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他们对风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 给风车配上活动的顶篷。此外,為了能四面迎风,他们 又把风车的顶篷安装在滚轮上,被称為荷兰式风车。
荷兰风车参考答案

荷兰风车参考答案荷兰风车参考答案荷兰风车是荷兰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这些古老的风车不仅仅是美丽的建筑,更是荷兰人民的智慧结晶。
本文将介绍荷兰风车的历史、功能以及对荷兰文化的影响。
荷兰风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
当时,荷兰是一个低洼的国家,水位较高,常常发生洪水。
为了排除积水并保护土地,荷兰人开始建造风车。
最早的荷兰风车是垂直轴风车,使用人力或动物力驱动。
这些风车通过旋转的叶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水泵或磨坊。
随着技术的发展,水平轴风车逐渐取代了垂直轴风车,成为荷兰风车的主要形式。
荷兰风车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排水和磨坊。
荷兰是一个水陆交错的国家,大部分土地都位于海平面以下。
为了保护土地免受洪水侵袭,荷兰人修建了庞大的排水系统。
风车通过驱动水泵,将积水抽出并排入河流或海洋中。
这种排水系统被称为“polder”,是荷兰农业的基础。
另外,风车还被用于磨坊,将谷物磨成面粉。
这些风车磨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除了实用功能,荷兰风车还对荷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人民对风车的热爱和珍视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风车被广泛运用在绘画和文学作品中。
荷兰画家梵高的《星夜》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画中的风车成为了艺术的灵感之源。
其次,荷兰风车还成为了旅游景点。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荷兰,欣赏这些美丽的建筑并了解荷兰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荷兰风车也象征着荷兰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荷兰人民通过建造和维护风车,展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荷兰风车的数量逐渐减少。
现在,大部分荷兰风车已经停止工作,成为了博物馆或旅游景点。
尽管如此,荷兰人民对风车的热爱仍然存在。
许多风车被修复并保留下来,以保护荷兰的历史遗产。
此外,一些现代化的风力发电机开始在荷兰出现,取代了传统的风车。
这些风力发电机既保护了环境,又延续了荷兰风车的传统。
总结起来,荷兰风车是荷兰的骄傲和象征。
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建筑,更是荷兰人民的智慧结晶。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荷兰的风车》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荷兰的风车》教学设计学习目的:⑴学会8个字国,会认4个字。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车在荷兰人生活的重要作用,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舍本领会荷兰人对风车的喜欢,心得荷兰人的聪慧才智。
⑷学习作者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⑸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讲讲边读边想,从而对风车“’”最忠实”的作用有较深的理解,对作者热爱赞美风车的思想感情也会有较深的心得。
教学准备:胶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醒课习题,导入新课⑴提醒课习题⑵荷兰的风车给人们带来那些帮助呢二、初读课文要求: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⑵思考:课文主要写风车和人类的那些关系?三、读后检查⑴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⑵指名交流。
四、学习2-3自然段⑴自由朗诵2-3自然段:风车在荷兰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⑵全班交流,品读关键的句子:“因此,尽管荷兰世世代代都要受到大海的威逼,但是有了风车,依然能够不断开展生产,成为一个闻名中外的发达国家。
”大海怎样威逼荷兰的?了解荷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风车是怎样帮助荷兰人开展生产的?勾画句子,讲议交流,指导朗诵,领会风车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品格,感受作者对风车的喜欢与告状赞美之情。
讨论、小结,了解拟人化写法的妙处。
⑶荷兰人是怎样赞美风车的?为什么称“风车是的功臣?”品读句子:“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领会荷兰人发挥聪慧才智,奋斗努力,借助风车像上帝一样创造了奇迹的骄傲感。
品读句子:“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的功臣。
”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风车是的功臣“?有感情地朗诵这两句话。
⑷老师小结写法(抓事物作用方面的特点,有拟人化的手法写作的方法)和学法(抓关键词句学习的谅方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风车在荷兰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练习册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练习册答案浙教版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企鹅北极熊〔订正:它们生活+“在〞〕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背景冰天雪地;企鹅、北极熊身被厚厚的羽毛和绒毛;从电视或网上得到的知识,只要合理即可。
2.荷兰风车主要用来将堤坝内的海水抽到外海,使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围海造田;此外还磨面粉。
3.请将以下资源与其开展的生产建设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晒盐a.土地②采伐木材b.海洋③建设工厂c.森林④放牧⑤捕鱼4.请将以下体育活动与其开展的地理环境用直线连接起来。
a.赛马①滨海地区b.登山②我国东北地区(冬季)c.冲浪③河湖地区d.溜冰④山地地区e.赛龙舟⑤草原地区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B2.A3.B4.A5.D6.D7.B8.D9.A10.B11.B12.A13.D14.A15.A16.B17.A18.B 课后稳固1.⑴1∶80000000(2)②①②①(3)小详细2.A沙漠B时令河C长城D铁路E水电站F山峰G湖泊H公路3.缩小图上距离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北南北东西北南西东地图上的文字说明或数字标注4.略单元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B2.B3.B4.B5.C6.C7.B8.C9.C10.A11.D12.A13.D14.B15.A16.D17.C18.D19.D20.B二、综合题19.(1)经纬网指向标(2)指向标正北(3)西南-东北正东(4)南北(5)东南20.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图上l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050km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1:800000000100km1:1000000021.(1)甲小详细(2)西南正东⑶大致以长江〔北〕口为界〔江苏省启东市启东角到到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分黄海和东海〕。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观察地球仪,比拟经线和纬线及经度和纬度,填写下表。
经线纬线相互关系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形状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圆圈)自成圆圈长度等长不等长(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指示方向南北东西起点线本初子午线(O 经线)赤道(0 纬线)位置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最长的纬线且距南、北极相等的纬线圈经纬分度自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180°自赤道向南、北各90°经纬度数自O 经线分别向东、西度数增大到180 由赤道分别向南、北度数增大到90 书面表示0°经线以东为东经,记做‘“E〞,以西为西经,记做“W〞赤道以南为南纬,记做“S〞,以北为北纬,记做“N〞半球划分20 W-160 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荷兰风车》美术教案汇总《荷兰风车》美术教案通用范文

《荷兰风车》美术教案汇总《荷兰风车》美术教案通用范文一、命题与说明:课件名称:《荷兰风车》课程说明:本课程以荷兰风车为主题,(参考ppt的作画步骤以及参考图片)老师先提供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参考,学生先了荷兰风车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根据素材加以自己的想法进行独立创作,创作内容不限制,注意学生不得完全照抄素材,素材只提供参考(如:学生可以跟各种物体结合创作。
建议学生多观察生活当中的一些有趣物象或者多临摹优秀的作品来提高自己创作能力以及多看优秀的动画电影和漫画作品),创作过程学生可大胆尝试把物体夸张化来丰富自己的画面效果,作画风格以及材料不限制目的: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作品来丰富自己的创作能力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风车的图片素材,了解风车是荷兰的标志以及风车对荷兰的重要性2.观察素材表现出风车的造型,并对周围环境刻画丰富画面。
3.运用绘画、晕染的方式,表现出花海里的风车,体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学习美术的乐趣,提高对画面的设计创造能力。
材料准备:卡纸,水彩笔,水彩颜料,勾线笔,马克笔,高光笔等1、本节课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的美术知识有:(1)对于风车的设计,要在了解风车的特征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设计,并且感受荷兰雅典等经常利用风车的国家的异国风光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风车的理解后画出自己眼中的风车。
(2)对于近大远小有了更深的认识,就是学习画一条有消失点的小路,渐行渐远的小路蜿蜒地消失于一点。
让学生理解并在生活中运用,也对以后的画面的构图有很大的帮助。
2、本节课向家长沟通的对孩子的评价用词有:(1)美术方面:色彩对比强烈、色彩丰富,用色大胆,画面有意境,小路蜿蜒深远,有空间感颜色很鲜艳、颜色很热烈,颜色很火热……洗笔干净、颜色干净,用水用色调配适中(2)能力方面:手和笔的配合非常协调,课堂踊跃积极表现、创新意识强,想象力开阔敢表现、专注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创造力强和老师的配合、互动很好、善于沟通、有团队意识课程总结:小朋友们可以互相点评,可以讲一讲今天学到了什么,老师整体点评,讲一讲孩子们的优点和缺点,提问今天的知识点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风车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风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9.牧场之国一课一练(含答案)

部编版⼩学语⽂五年级下册19.牧场之国⼀课⼀练(含答案)19.牧场之国1.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读⾳完全正确的⼀项是( )。
A.⽑毡(zān) 板凳(dèng) B.仪态(yí) 吆喝(yāo) C.哞哞声(móu) 牲畜(chù) D.膘肥体壮(biāo) 公爵(ji é)2.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并写在括号中。
(1) [quān juàn]⽜圈( ) 圆圈( ) 圈点( ) 圈养( )(2)[mó mú]模样( ) 模型( ) 模板( ) 模范( ) 3.看拼⾳,写词语。
极⽬yuǎn tiào( ),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群专注地吃草,⽜犊仪态duān zhuāng( ),⽼⽜⽆⽐威严。
成群的j ùn mǎ( ),匹匹膘肥体壮。
除了深深的野草zhē yǎn( )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fēi chí( )到远⽅。
4.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下⾯词语选择正确的字。
微光闪(烁铄)⾝强体(状壮)(舒抒)缓平稳(2)下列字诃的解释不准确的⼀项是( )。
A.眺:盯着看。
B.垠:边际。
C.悠然:悠闲的样⼦。
D.吆喝:⼤声喊叫。
(3)根据课⽂内容,在括号中填⼊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横线上的内容。
①在绿⾊的草原上,⽩⾊的绵⽺悠闲⽽舒适。
( )②⾮常⼴阔,看不到边界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
( )③⽜脖⼦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更是闭⼝不⾔,不声不响。
(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下列句⼦没有使⽤拟⼈的修辞⼿法的⼀项是( )。
A.⿊⾊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赞许。
B.⽜群吃草时⾮常专注,有时站⽴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C.成千上万的⼩鸡,成群结队的长⽑⼭⽺,在见不到⼀个⼈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的王国。
D.碧绿⾊的低地镶嵌在⼀条条运河之间。
(2)观察下图,⼩⽔獭在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在横线上写出富有情趣的句⼦。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水平练习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水平练习1. 请认真阅读《祖父的园子》选段,然后完成小题。
花开了。
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离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这段话,作者想表达______。
(请用上文中的一个词语填空)(2)这段文字的语言有何妙处?请进行评价。
2. 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00入园,18: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什么?3. 仔细研读统计图作答。
图一图二(1)图一显示一年级近视比例是______,三年级是______,六年级是______。
(2)由图一可以看出近视的比例和学生年级有关系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由图二显示近视原因比例最小的项目是______,最高的项目是______;玩手机近视的比例是______;三种电器对学生视力损害的比例合起来是______,由此可以说明______。
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伏枕)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探伸)了进来。
荷兰风车参考答案

荷兰风车参考答案荷兰风车参考答案荷兰风车是荷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风车之一。
它们不仅仅是用来磨谷物和抽水的工具,更是荷兰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在荷兰的乡村地区,风车依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荷兰风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荷兰人开始使用风车来排水。
由于荷兰地势低洼,常年受到海水的威胁,荷兰人发明了风车来抽水,保护他们的土地免受洪水侵袭。
风车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叶轮的旋转,将风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水泵或磨坊的运转。
荷兰风车的设计精巧,既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又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荷兰人发明了不同类型的风车,如杜伊恩风车、螺旋风车、螺旋桨风车等。
这些风车不仅能够抽水,还能磨谷物、制造木材和纺织品等。
荷兰人民利用风车的能力,发展了农业、工业和贸易,使荷兰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如今,虽然现代科技已经取代了风车在农业和工业中的作用,但荷兰人民对风车的热爱从未减退。
他们将风车作为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保留下来,让世人领略荷兰的风情和智慧。
荷兰乡村地区的风车群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在乡村地区,荷兰的城市中也有一些风车保留下来。
阿姆斯特丹的“维斯特尔维特”风车是荷兰最著名的城市风车之一。
它位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个公园内,是游客们必去的景点之一。
这座风车建于17世纪,曾经用来磨坊和制造颜料。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了荷兰风车的历史和技术。
荷兰风车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外观,更在于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
荷兰人民以风车为骄傲,将其视为自己的象征。
风车代表了荷兰人民的勤劳、创造力和对环境的关注。
荷兰人民通过风车的运作,将自然能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这种理念也体现在荷兰人民的生活方式中,他们注重环保、节约能源,致力于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总之,荷兰风车是荷兰的骄傲和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荷兰风车
一、先拼一拼,写一写,再给所写词语找反义词。
féi wò tōu lǎn gē sòng
()—()()—()()—()
二、选词填空。
夸耀夸奖炫耀
1.老师 ( )小明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好孩子。
2.荷兰风车从来不会 ( )谁的功劳大,也不会计较谁出的力气多。
3.听那傲慢的语气,我就知道她又在 ( )她自己了。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荷兰”的意思是“低地”。
( )
2.荷兰风车最大的用处就是帮人锯木、帮人磨麦。
()
3.“它们从来不会夸耀谁的功劳大,也不会计较谁出的力气多”,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4.荷兰人把不同的东西挂在风车上,或是把车叶摆成不同的形状,是为
了让风车变得更漂亮。
( )
四、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1.我们看到风车,就会想到荷兰;而谈起荷兰,也马上会联想到风车。
(这句话前后两个分句意思重复吗 ?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风车不只关心国家大事 ,他对家庭琐事也很感兴趣。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关心国家大事” , 主要体现在:“家庭琐事也很感兴趣”表现在:
五、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荷兰本来有近万座风车,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部分都“退休”了。
虽然风车的实际用途已经减少,但是荷兰人对风车的喜爱并没有减退,经常在民歌和文学作品中教颂风车。
他们总是把风车装饰得漂漂亮亮的:车叶上刻上精致的花纹,木板上涂上鲜艳的颜色,风车的台阶砖石刷得雪白。
每逢盛大的节日,人们更会在风车上挂上国旗,套上花环。
看来荷兰人把风车当做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 )
2.从文中找出排比句,用横线画出来。
3.第一句中的“退休“在这里的意思是
4.荷兰人对风车的喜爱并没有减退,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5.最后一句话表达了荷兰人对风车的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