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全解

合集下载

英语认知语言学

英语认知语言学

英语认知语言学英语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英语语言的认知过程和结构的学科领域。

它涉及到对英语的理解、产生和使用的认知机制和规律进行探究。

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来介绍英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语音认知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语音的认知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和使用语言至关重要。

在英语认知语言学中,研究者通过分析声音的特点、语音单位和发音过程来探究语音的认知机制。

其中,声音的特点指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节和音调等音位学要素;语音单位则是指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所处于注意的最小单位,比如音素的串联等;而发音过程则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生成声音的过程,包括声带、发音器官的协调等。

二、词汇认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研究词汇的认知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词汇的构成和用法。

英语认知语言学关注词汇的存储、识别和产生等过程。

在存储方面,研究者通过研究一词多义、词义辨析和词汇关联等现象来揭示词汇存储的机制;在识别方面,研究者研究人们在理解语言时如何通过语境和词汇特征等信息进行词汇的识别;在产生方面,研究者关注人们在表达时如何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词汇。

三、语法认知语法是指语言的句法结构,研究语法的认知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英语认知语言学中,研究者关注句法的生成、解析和回避等过程。

在生成方面,研究者研究人们如何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模式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在解析方面,研究者研究人们如何通过语法知识和上下文信息进行句子的解析;在回避方面,研究者研究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如何避免语法错误和困惑。

四、语义认知语义是指语言的意义系统,研究语义的认知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英语认知语言学关注词义、句义和篇义等层面的研究。

在词义方面,研究者研究词汇的意义构成和扩展,探究词义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在句义方面,研究者关注句子的意义生成和解释过程,研究语义角色和语义关联等现象;在篇义方面,研究者研究文本和篇章的意义结构和组织方式。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在语言学领域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过程的分支学科。

通过研究人类认知系统如何处理和理解语言,认知语言学试图探寻语言习得、语言使用以及语言理解背后的认知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相关实践应用。

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结合了心理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它关注如何人类的认知系统利用符号系统来组织和理解语言,探究语言如何影响人类思维和表达方式。

认知语言学强调个体在语言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处理方式,从而揭示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语言认知过程。

其中,实验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揭示出不同语言任务对认知系统的影响。

另外,神经科学方法、计算模型和语料库分析等也被广泛运用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从不同角度揭示语言处理的认知机制。

四、认知语言学的实践应用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心理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理解语言认知机制,我们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语言学习效率;或者通过干预认知过程,帮助患有语言障碍的个体进行康复治疗;同时,认知语言学还为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五、结论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不仅为理解人类语言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应用性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继续推动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并为人类认知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解读

认知语言学解读
• 朗奴·兰盖克 (Ronald Langacker,1942年12月27日-): 认知文法的提倡者。
•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 是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 王士元: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 士,另一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 原型 • 范畴化、基本范畴 • 上下位 • 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孕育,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1987年,美国
莱考夫《范畴》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形
成;1989年,勒内·德尔文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
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标志着认知语
言学的正式诞生。90年代中期以后,认知语言学
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 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
• 乔治·雷可夫 (George P. Lakoff1941年-):认知语言 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比喻(隐喻)是日常语言 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力。
• 2.范畴化:
范畴化,也叫做归类,是比较的一个特例。 一个范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 类别的参照标准,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 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标例示这一标准,不 完全符合的目标是对标准的扩展。
范畴化,简单地说,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归为同 一类型的过程。例如: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把 不同的人统称为“人”,这就是一种范畴化。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目录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定义、 背景、代表人物)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三、思考探究 四、认知语言学的优与缺 五、认知语言学在中国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在
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在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代表人物:国外--Rosch,Lakoff, Langacker,Fillmore等 国内—束定芳,熊学亮,桂诗春,袁毓林, 张 辉,张艳芳 等.
Langacker
Langacker
Ronald W. Langacker(兰艾克),北京语 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世界著名语言学家, 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兰艾克博士于 1966年取得美国伊利斯诺大学语言学博士 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他曾应邀在 35所大学讲学,先后担任过15个杂志的主 编或顾问,著有专著15种,论文171篇;培 养博士31人,博士后50人,参加各类学术 会议及讲学307次。 Ronald W. Langacker教授工作于美国加利 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他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提出了“空间语法”,在80年代逐步发 展其学术思想,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语言学理论。
用来源指称结果,如“我们去吃火锅”(火锅指代的是火锅 里的食物)。等等。
二者的联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它建立在人
们的心理联想上。---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的映射, 建立在相依性的基础上。 联系—Radden (2000)认为隐喻和转喻组成一个 连续体,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认为他们 都是从出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事实上二者有时很 难区分。如“骑士队的詹姆斯是头狮子”。这个句 子可以看成是个隐喻表达即“人是动物”(不同 域)。同时如果把“人”和“动物”归入同一认知 域—“生命体”,且二者有某些相同特性如强悍、敏 捷、迅猛等,那么也可把它看成是个转喻表达。
二 学科特点
综合性(边缘性).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相互交
叉渗透形成的新兴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神 经病理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完整版)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完整版)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意象图式 (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研究意象图式关于研究人们怎样建构范围、形成观点、剖析隐喻、理解意义、推行推理等过程拥有重要意义。

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观点。

18 世纪时康德议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以为图式是“连结感知和观点的纽带,是成立观点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需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构造” ( 王寅, 2007:172) 。

而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不到某物时却仍旧可以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色,而这正是在没有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状况下,人们仍旧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初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观点。

他们将它定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连续再现的动向模式,这个构造给我们的经验以连结性和构造性。

(Johnson ,1987:xiv)Gibbs 和Colston(1995) 描绘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向模拟表征,而 Oakley(2004) 以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构造映照到观点构造而对感性经验推行的压缩性的再描绘。

( 李福印, 2007:81) 认知语言学家们赞赞成象图式是鉴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来源理,并且认知过程包含: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围化、观点化、意义等过程。

因此,意象图式只可是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连续经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产买卖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构造的结果” ( 王寅, 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

因此,意象图式也是鉴于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构造。

二、意象图式的种类象图式表现了这样的特色,并且与空间观点联系密切。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知识的根本。
学科发展历程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朗 奴·兰盖克提出空间语法),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 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 尔文(ReneDirven) 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y) 召 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此次大会宣布于1990年 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 成立国际认知语言学( ICLA) , 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 入稳步个特例。一个范 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 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 标例示(instantiate)这一标准,不完全符合的目标是 对标准的扩展(extension)。
经典范畴理论的如下特征 1 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 要条件决定 2 特征是二元 3 范畴具有清晰边界 4 范畴 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eg2.钟书能 阮薇.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 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
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 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 且物体 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又被 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 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原型 范畴化、基本范畴、上下位 命题模式、意象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意象图示
1.原型(prototype):
是物体范畴最好、最 典型的成员, 所有其他成 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 型性。
eg1. 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 鸟的原型为画眉鸟;而对于 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 麻雀; 麻雀在中国人的认 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

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

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

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隐喻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知语言学全解

认知语言学全解

陈忠著 ,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005年 , 第1页第一章认知语言学概说第一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及其背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并以1989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为准,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式成立。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G.Lokoff;R.W Langacker ;C.Fillmore;M.Johnson;R.TayIor;Haiman,M.John;D.Geeraerts;P.Kay等。

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争议》;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l 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理论》;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自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

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

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件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用科学概念结构保持一致。

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认知诺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

一方面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在结构方面也参照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

换言之,语言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之上的。

语言不能脱离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而独立运作。

识解 认知语言学

识解 认知语言学

识解认知语言学我们来了解一下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产物,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能力。

它研究的是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交叉领域,旨在揭示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机制。

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理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之一是语言的模糊性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语言表达经常是不精确和模糊的,而不是清晰和准确的。

这是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反映,而人类思维往往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理解和表达语言。

例如,我们常常用“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来描述时间的价值。

这个理论揭示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隐喻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认知语言学还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和眼动追踪等。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探究语言的认知过程,并验证相关理论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方法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证基础。

识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语言的认知加工、语义理解和语用推理等。

在语言的认知加工方面,研究人员关注人类如何理解和产生语言。

他们研究人类的注意力、记忆和推理等认知过程,以揭示语言的认知基础。

在语义理解方面,研究人员研究人类如何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意义。

他们关注词义、句法和语篇等语言层面的信息,以及词汇、语法和语用等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语义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在语用推理方面,研究人员研究人类如何根据语境和目标来推断和理解语言。

他们研究人类的共指理解、指代消解和推理等语用过程,以揭示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功能。

识解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语言的认知加工、语义理解和语用推理等方面,揭示了语言是如何被认知、理解和产生的。

通过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语言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范畴化”categoriz 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

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

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

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

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

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

”[2]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运作和理解的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是关注语言的认知过程,即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思考、理解和表达信息。

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语义(词义和句义)、句法结构(句子的组织方式)、语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目的)、语音(声音和音调的产生和感知)以及语篇分析(文本的组织和解读)。

在过去几十年中,认知语言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传统的形式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认知语言学则更注重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

它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表达方式、词汇习惯和语义理解有着差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然后依次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关键要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要点,并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思路而设置的。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供信息,并使整篇文章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文采用以下结构来呈现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和要点: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认知语言学进行概述,向读者介绍其背景和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将给出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写作意图。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我们将围绕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我们将依次介绍三个主要要点,分别阐述它们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每个要点将以独立的小节来呈现,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了解认知语言学的不同方面。

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旨在探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指的是个体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思维、学习、记忆等心理活动。

语言则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我们能够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图。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的认知结构、语言习得、语言运用等方面。

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产生和使用机制,揭示语言习得的规律,促进语言教学和语言治疗的发展。

本文将就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概述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分析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认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介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希望能够全面深入地探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认知角度和理解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以及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我们将探讨认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

同时,本文还将总结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的概念,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意义,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语言习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让读者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2.正文2.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中认知机制的学科。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指的是指认知过程,即个体对信息的感知、思考、理解和记忆等心理活动。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习得和使用离不开认知过程,语言是认知活动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解读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解读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

即下图方式: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

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

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知识创造未来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习得、使用和理解的学科。

它探讨语言与人类思维、知觉和记忆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
言学的核心观点是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们
通过语言来组织和表达他们的思想。

这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语言习得、语言产生、语义理解、语音和语法结
构的认知过程等。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包括实验和观察。

通过实验研究,认知语言学家试图了解语言的认知过程,
例如我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结构的。

观察研究则致
力于观察和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和策略。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认知语义学,
它关注语义的认知过程和概念的表示。

另一种是认知语言
处理模型,它试图解释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语言习得、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法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它对教育、
语言治疗、机器翻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与其他学科,如神经科学、计算机科
学和心理学等有着广泛的交叉研究。

1。

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

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

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第一讲:认知语言学概述本讲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它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性。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学科,探索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人类认知的过程。

通过运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认知语言学试图理解语言产生、理解和运用的认知机制和规律。

第二讲:语言和认知本讲将探讨语言和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们将分析语言如何反映人类的思维机制,以及思维如何通过语言表达。

通过探索人类语言的特点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理解语言是如何帮助我们组织和交流思想的。

第三讲:语言的结构本讲将重点研究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

我们将探讨语音是如何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如何构成句子,以及语法和语义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含义。

第四讲:语言的使用本讲将关注语言的使用,包括语用学和交际行为。

我们将探讨语言是如何用于实际交流中的,并研究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规则和效果。

第五讲:语言的变化本讲将研究语言的变化和语言变体。

我们将探讨语言是如何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

通过了解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第六讲:语言的习得本讲将关注语言习得的过程。

我们将研究儿童如何习得母语,以及成人如何学习第二语言。

通过探索语言习得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困难。

第七讲:语言的障碍本讲将探讨语言障碍的原因和特点。

我们将研究语言障碍的种类和症状,以及语言障碍对个体日常交流和学习的影响。

通过了解语言障碍,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有语言障碍的人群。

第八讲:语言与思维本讲将深入研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通过探讨语言如何塑造和影响人类思维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不同文化之间的认知差异。

第九讲:语言的演化本讲将关注语言的演化和起源。

我们将研究语言在人类进化中的角色,以及语言起源的理论。

认知语言学各术语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各术语的认识

对认知语言学各术语的认识
1、原型与范畴
范畴:人们根据对事物的认识按其特点进行的划分归类。

原型:最能代表范畴特点的成员或是对范畴核心的抽象表征。

范畴是以原型为核心向外逐步扩展延伸而成的、区别于其他概念的类别。

范畴多用于对词汇的分类,如颜色类、水果类、交通类等;原型则作为该范畴的标签而存在。

2、图式
图式:将一般的、零散的概念进行压缩性、理论性的再表现,而生成的结构或模式。

图式多用在对句子结构的分析上,将句子语法化、形式化,如路径图式、“V一V”结构。

3、隐喻与转喻
隐喻;人们用一种清楚简单的概念来理解另一种较复杂概念的认知现象与手段。

转喻:在同一领域中用一种实体来代指另一种实体的认知现象。

隐喻和转喻在语言的使用中很广泛,几乎存在在任意一句话中,对于帮助我们表达思想和解释词义有重要作用。

隐喻多用于探究词或句子搭配组合的理据和缘由,如“字里行间充满了爱”;转喻同样也有这种作用,如“壶开了”、“他会说法语”。

4、ICM
ICM:人们通过已有经验对外界事物所形成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结构表述。

ICM多用于对词的定义上,反映的是词最典型、最规范、最理想的特征,如“母亲”、“bachelor”。

ICM类似于原型,但原型反映的事物外有一定的范围,构成范畴,而ICM并不强调外在范围的存在。

认知语言学各个术语的使用范围并没有严格明显的界限,它们共同存在于语言中,供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认识语言。

以上对各个术语研究领域的界定,我主要依靠老师的讲解与相关书籍中的举例,也不知是否客观、合乎事实。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

一、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旨在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神经基础和认知机制。

1.1 语音知觉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音,而语音的知觉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认知语言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听取语音时通常会将其分解为语音的不同部分,比如音位和音节。

1.2 语义和句法语言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语义和句法。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法,在语法的帮助下,人们能够产生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语义则是指句子的意义,它包括单词之间的关系、上下文以及语言中的语音、触感、视觉和其他感官信号。

1.3 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发展趋势。

二、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则是以比较的方式研究语言,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揭示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相比于认知语言学而言,对比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文化因素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相互联系。

2.1 语言的分类对比语言学的第一步是语言的分类。

语言可以按照某些特征分类,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

通常认为,语言可以分为语系、语族和语种。

语系是指互相间有关联的语言,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等。

语族则是指具有同一祖先语的语言,如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等。

语种则是指特定语言的不同形态,如英语、德语、法语等。

2.2 语言的结构对比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

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比如,中国话与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就很大,这导致两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和特有的音素。

2.3 语言与文化对比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名词解释考研真题

认知语言学名词解释考研真题

认知语言学名词解释考研真题
认知语言学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认知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与认知相关的语言产生、获得、使用、理解过程中的规律,以及与思维、记忆有关的语言知识结构模式。

对语言认知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名词解释:一是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活动或过程,二是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活动或过程。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扩展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

对其学科性质尚有不同理解。

有学者认为是语言学的新兴学科;有学者认为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有学者则认为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范式或思潮,其特点是着重阐释语言与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不是与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等并列的分支学科。

关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或方法也各不相同。

主要有名词解释:框架语义学方法、认知语法方法、认知语义学方法、句式语法、隐喻研究方法、心理空间理论与信息流程理论等。

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所作的分析,是体验性的分析,这一点很重要。

认知语言学家们所说的cognitive linguistics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的科学。

对它的定义有很长一串,我们要了解的是:
1.认知语言学围绕什么做研究?——概念结构和意义
2.目的: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通过这种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怎么认识世界?我们的语言中是如何体现这种认知方式的?
而图形—背景理论就是由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认知方式,它被用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背后,人的认知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